壊れない - 标记
死亡幻術的門徒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謝如欣 尖端 2005
「各位,只要你們呼喚我的名字,不管什麼密室,我都能脫逃給你們看。」──正如這句自信滿滿的台詞一樣,能從各種狀況中脫逃的天才魔術師「有里匠幻」,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莫名地殺害了。不僅如此,都已成為一具冰冷屍體的他,居然還能在死後,施展出史上最大的幻術!?這幕後驚人的真相,將由犀川與西之園師徒將為您揭開!
2015年11月14日 已读
真是非常精彩。核心诡计和《XXXX》完全撞车,但从叙事和误导手段的使用来说和《XXXX》可谓是不分伯仲。而且必须再次吹一下解的唯一性。阅读感受非常好!
推理 森博嗣
封印再度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麦芽糖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岐阜县惠那市的望族——香山家拥有“天地之瓢”和“无我之匣”两样传家之宝。
上锁的“无我之匣”,它的钥匙就在“天地之瓢”里。但是钥匙比壶口大上许多,根本无法取出。
五十年前,香山家的继承人将钥匙放入“天地之瓢”后自杀,留下年幼的儿子。
究竟“无我之匣”是否能顺利开启?原本只是抱着一丝兴趣造访香山家的西之园萌绘,遇见了不可思议的事件!
2015年11月12日 已读
好看!核心诡计真的差一点点就猜出来了,我都想到xxxx了只差一步!森boss的书就像论文一样精致,不存在天马行空,解的存在唯一性做的非常棒!(机理另说)——然而女主绝症骗婚这种烂梗应该嗤之以鼻!
推理 森博嗣
诗般的杀意 豆瓣
詩的私的ジャック
7.2 (17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五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7
完美的密室,奇妙的伤口,以及对巨星结城稔的迷恋,是这两位连续遇害的女大学生间,所仅有的共通点。而摇滚歌手结城稔畅销曲中的歌词,跟命案现场的情形,竟又是不可思议地如此接近。隐藏在诗一般诡谲迷幻的疑云背后的真凶,究竟真的是他?还是另有其人?那双能写出诗一般美丽歌词的手,为何又要替它谱上如此残忍的旋律?诗一般诡异的举动,诗一般完美的手法,将再次挑战犀川师徒二人,和你我的推理极限。
2015年11月8日 已读
非常精彩的plot!现在越发觉得逻辑流是plot的一种,果然trick和plot二者必选其一。以及萌绘要夫妻店是什么情况。。。
推理 森博嗣
不会笑的数学家 豆瓣
笑わない数学者
6.4 (2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森博嗣 译者: 五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9
一场圣诞舞会在“传说中的数学家天王寺翔藏博士”居住的三星馆举办。正当大家在观看天体运转模型时,矗立在庭院中央的一尊猎户座铜像突然凭空消失。当天王寺博士脱口而出:“谁能够解开这个谜”时,铜像又再度出现,但是参加舞会的其中一位女生却离奇死亡。不仅如此,还在死者的房间里发现另一具尸体。应邀参加的犀川副教授与西之园萌绘,将发掘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真相。
2015年11月7日 已读
总的来说书的质量不错。诡计挺好猜的,大概在死人之前就猜出来了→__→。。。想想当时F我也几乎猜到了诡计——果然我的大脑还是适合理科诡计。
推理 森博嗣
密室蒐集家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大山誠一郎 原書房 2012 - 10
「混じりけなし、高純度・高品質の密室パズラー集」綾辻行人氏、麻耶雄嵩氏のダブル推薦!ゼロを代表する名作短編ミステリ「少年と少女の密室」をはじめ、密室蒐集家シリーズを収録したはじめての作品集。
2015年10月30日 已读
实在是太精彩了!密室一古典本格,密室二漂亮的新本格(难怪得了奖),密室三和密室四都是why did it的典范之作,密室五解答中规中矩,但挑战雪地无足迹做得也不错!
大山诚一郎 推理
红与黑 豆瓣
8.1 (131 个评分) 作者: [法] 司汤达 译者: 张冠尧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小说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就希望借助个人的努力与奋斗跻身上流社会。
在法国与瑞士接壤的维立叶尔城,坐落在山坡上,美丽的杜伯河绕城而过,河岸上矗立着许多锯木厂。 市长德瑞那是个出身贵族,在扣上挂满勋章的人。
他五十岁左右,他的房子有全城最漂亮的花园,他的妻子是最有钱而又最漂亮的妻子,但他才智不足,“他只能办到严格地收讨他人的欠债,当他自己欠人家的债时,他愈迟还愈好”。在这座城市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贫民寄养所所长——哇列诺先生。他花了一万到一万两千法郎才弄到这个职位,他体格强壮棕红色的脸,黑而精粗的小胡子,在别人眼中他是个美男子,连市长都惧他三分。但市长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决心请一个家庭教师。
木匠索黑尔的儿子于连,由于精通拉丁文,被选作市长家的家庭教师。他约十八九岁,长得文弱清秀,两只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宁静时,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辉,又象是熟思和探寻的样子,但一瞬间,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由于他整天抱着书本不放,不愿做力气活,因而遭到全家的嫌弃与怨恨,经常被父亲和两个哥哥毒打。他小时疯狂地崇拜拿破伦,渴望像拿破仑那样身佩长剑,做世界的主人。认为拿破仑“由一个既卑微又穷困的下级军官,只靠他身佩的长剑,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但后来他又想当神甫,因为“如今我们眼见四十岁左右的神父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这就是说他们能拿到十万法郎,三倍于拿破仑当时手下的著名的大将的收入。”于是,他投拜在神甫西朗的门下,钻研起神学来。他仗着惊人的好记性把一本拉丁文《圣经》全背下来,这事轰动了全城。
市长的年轻漂亮的妻子是在修道院长大的,对像她丈夫那样庸俗粗鲁的男人,打心底里感到厌恶。由于没有爱情,她把心思全放在教养3 个孩子身上。她认为男人“除了金钱、权势、勋章的贪欲以外,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最初,她把于连想象为一个满面污垢的乡下佬,谁知见面时却大出她的意料:面前这个年轻人竟是这样白皙,眼睛又这样温柔动人。以为他“实际上是一个少女”故意假扮男装。她对于连产生好感,甚至觉得“只有在这个少年教士的心里,才有慷慨、高尚、仁爱”。瑞那夫人的女仆爱丽沙也爱上了于连,爱丽沙得到了一笔遗产,要西郎神父转达她对于连的爱慕,于连拒绝了女仆爱丽沙的爱情。瑞那夫人得知此事心里异常高兴,一股幸福的流泉泻落在她的心海里,她发觉自己对他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一种感情。
夏天市长一家搬到凡尼镇乡下花园别墅居住,晚上乘凉的时候,全家聚在一株菩提树下,于连无意间触到了瑞那夫人的手,她一下子缩回去了,于连以为瑞那夫人看不起他,便决心必须握住这只手。第二天晚上他果然做了,瑞那夫人的手被于连偷偷地紧握着,满足了他的自尊心。瑞那夫人被爱情与道德责任折腾得一夜未合眼。她决定用冷淡的态度去对待于连。可是当于连不在家时,她又忍不住对他的思念。而于连也变得更大胆,他在心里暗想:“我应该再进一步,务必要在这个女人身上达到目的才好。如果我以后发了财,有人耻笑我当家庭教师低贱,我就让大家了解,是爱情使我接受这位置的”。
深夜2 点闯进了她的房里。开始,她对于连的无礼行为很生气,但当她看到“他两眼充满眼泪”时,便同情起他来。她暗想,如果在10年前能爱上于连该多好。不过,在于连的心里则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他的爱完全是出于一种野心,一种因占有欲而产生的狂热。他那样贫穷,能够得到这么高贵、这么美丽的妇人,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了。
不久,皇帝驾临维立叶尔,在瑞那夫人的安排下,于连被聘当上了仪仗队队员,使他有在公众面前大出风头的机会。迎驾期间,于连作为陪祭教士参加瞻拜圣骸典礼。之后,他对木尔侯爵的侄子、年轻的安倍主教十分崇敬。心想,安倍主教如此年轻就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倍受女人的青睐,暗下决心“宁愿受宗教的制裁,也要达到令美人羡慕的境界”。
瑞那夫人心爱的儿子病危,她认为这是上帝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一种惩罚,她陷入了可怕的忏悔里。这时,爱丽沙又把夫人的事暗中告诉了哇列诺先生,他早先曾贪恋瑞那夫人的美色碰了一鼻子灰,便趁机给市长写了一封告密信。但市长担心如果把妻子赶出家门,自己将失去一大笔遗产,而且也有损于自己的名誉,采取“只怀疑而不证实”的办法。但在这座城市里,街谈巷议对瑞那夫人和于连却越来越不利。一次爱丽沙向西朗神父忏悔时,又谈出于连与瑞那夫人的秘密关系。关心于连的神父要他到省城贝尚松神学院进修。告别后的第三天夜里,于连又冒险赶回维立叶尔,与瑞那夫人见面,此时的瑞那夫人由于思念的痛苦,已憔悴得不像人样了。
贝尚松是法国一座古城,城墙高大。初到神学院,那门上的铁十字架,修士的黑色道袍,和他们麻木不仁的面孔都使于连感到恐怖。院长彼拉神父是西郎神父的老相识,因此对于连特别关照。他对于连说:“嘻笑就是虚伪的舞台”。
在321个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平庸的青年,由此于连自信会迅速获得成功。他悄悄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统治下,我会是个军曹,在未来的神父当中,我将是个主教。”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院长竟让他当新旧约全书课程的辅导教师。
但神学院是个伪善的地方,他很快就堕入了忧郁之中。彼拉院长受到排挤辞职不干了,并介绍于连为木尔侯爵的秘书。彼拉神父专门给他介绍侯爵一家他说“你要十分注意,一个象我们这种行业的人,只有靠这些大人先生们才有前途……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如果你得不到人家的尊敬,你的不幸是注定的了”。
侯爵瘦削而矮小,有一对十分灵活的眼睛,头上带有金色假发。他是个极端保皇党人,法国大革命时,他逃亡国外,王朝复辟后,他在朝中取得了显赫的地位。于连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他抄写稿件和公文,侯爵对于连十分满意,派他去管理自己两个省的田庄,还负责自己与贝尚松代理主教福力列之间的诉讼通讯,后又派他到伦敦去搞外交,赠给他一枚十字勋章,这使于连感到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于连在贵族社会的熏陶下,很快学会了巴黎上流社会的艺术,成了一个花花公子,甚至在木尔小姐的眼里,他也已脱了外省青年的土气。木尔小姐名叫玛特儿,是一个有金栗色头发,体态匀称,非常秀丽的姑娘,但“这双眼睛透露出一种内心可怕的冷酷”。她读过许多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并被3 世纪前一段家史所激动:她的祖先木尔是皇后玛嘉瑞特的情夫,被国王处死后,皇后向刽子手买下了他的头,在深夜里亲自把它埋葬在蒙马特山脚下。她十分崇拜皇后的这种为爱情而敢冒大不韪的精神,她的名字玛特儿就是皇后的爱称。
起初,于连并不爱玛特儿那清高傲慢的性格,但想到“她却能够把社会上的好地位带给她丈夫”时,便热烈地追求起她来。玛特儿也知道于连出身低微,但她怀着一种“我敢于恋爱一个社会地位离我那样遥远的人,已算是伟大和勇敢了”的浪漫主义感情,因此,她在花园里主动挽着于连的胳膊,还主动给他写信宣布爱情。为了考验于连的胆量,她要于连在明亮的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房间去。于连照样做了,当晚她就委身于他了,过后玛特儿很快就后悔了 。
一次,他们在图书室相遇,她边哭边对于连说:“我恨我委身于第一个来到的人”于连感到痛苦,他摘下挂在墙上的一把古剑要杀死她,玛特儿一点都不害怕反而骄傲地走到于连面前,她认为于连爱她已经爱到要杀了她的程度,便又与他好起来。夜里于连再次爬进她的房间,她请求于连做她的“主人”,自己将永远做他的奴隶,表示要永远服从他。可是,只要于连稍许表露出爱慕的意思,她又转为愤怒,毫不掩饰的侮辱他,并公开宣布不再爱他。
因为于连的记忆力很好,木尔侯爵让他列席一次保王党人的秘密会议,会上有政府首相、红衣主教、将军。会后,木尔侯爵让于连把记在心里的会议记录冒着生命危险带到国外去。在驿站换马时,差点被敌方杀害,幸好他机警地逃脱了,与外国使节接上了头,然后留在那等回信。在那儿他遇到俄国柯哈莎夫王子,他是个情场老手,于连便把自己的爱情苦恼讲给他听,他建议于连假装去追求另一个女性,以达到降伏玛特儿的目的,并把自己的五十三封情书交给她,“把这些信转抄一份寄给你所选定的女性,这个女性必须是瞧你不起的对方的熟人。”
于连回到巴黎后,将这些情书一封封寄给元帅夫人,元帅夫人受了感动,给于连回信,玛特儿再也忍耐不住了,跪倒在于连的脚下,求他爱她,于连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看呀!这个骄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脚下了!”。不久,玛特儿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写信告诉父亲,要他原谅于连,并成全他们的婚事。侯爵在爱女坚持下,一再让步。先是给了他们一份田产,准备让他们结婚后搬到田庄去住。随后,又给于连寄去一张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授予贵族称号。
于连在骠骑兵驻地穿上军官制服,陶醉在个人野心满足的快乐中,“由于恩宠,刚刚才作了二天的中尉,他已经在盘算好至迟有象过去的大将军一样,在三十岁上,就能做到司令,那么到二十三岁,就应该在中尉以上。他只想到他的荣誉和他的儿子。”这时,他突然收到了玛特儿寄来的急信。信中说:一切都完了。于连急忙回去,原来瑞那夫人给木尔侯爵写信揭露了他们原先的关系。这时恼羞成怒的于连立即跳上去维拉叶尔的马车,买了一支手枪,随即赶到教堂,向正在祷告的瑞那夫人连发两枪,夫人当场中枪倒地。 于连因开枪杀人被捕了。
入狱后,他头脑冷静下来,对自己行为感到悔恨和耻辱。他意识到野心已经破灭,但死对他并不可怕。瑞那夫人受了枪伤并没有死。稍愈后,她买通狱吏,免得于连受虐待。于连知道后痛哭流涕。玛特儿也从巴黎赶来探监,为营救于连四处奔走,于连对此并不感动,只觉得愤怒。公审的时候,于连当众宣称他不祈求任何人的恩赐,他说:“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结果法庭宣布于连犯了蓄谋杀人罪,判处死刑。 瑞那夫人不顾一切前去探监。
于连这才知道,她给侯爵的那封信,是由听她忏悔的教士起草并强迫她写的。于连和瑞那夫人彼此饶恕了,他拒绝上诉,也拒绝做临终祷告,以示对封建贵族阶级专制的抗议。
在一个晴和的日子里,于连走上了断头台。玛特儿买下了他的头颅,按照她敬仰的玛嘉瑞特皇后的方式,亲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头颅。至于瑞那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抱吻着她的儿子,也离开了人间。
2015年10月28日 已读
填坑填完了!下卷的前半部分描写上流社会虚伪的社交部分有点看不下去,不过后面峰回路转之后情节实在精彩。特别要称赞的是节奏的掌握,最后10%的神转折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太好看了。只可惜自己世界史学得太差,大革命雅阁宾党这些梗理解起来实在不够溜。。。最后吐槽一句人妻vs傲娇真是后宫起火的永恒主题。。。
欧美文学 经典文学
断章のグリム〈1〉灰かぶり 豆瓣
作者: 甲田学人 (著) / 三日月かける (イラスト) アスキー・メディアワークス 2006 - 4
曰く、この世界に存在する怪現象は、全て“神の悪夢”の欠片である。この悪夢の泡は人間の意識に浮かび上がると、急速に人の恐怖や悪意や狂気と混ざり合う。そして、現実世界を変質させながら溢れ出し、悪夢の物語を作り上げる。だが、浮かび上がった悪夢の泡が非常に大きかった時、個性が希釈されて物語の『元型』に近くなる。明示的、暗示的、様々な形で『昔話』や『童話』のエピソードに似たものになる―。普通であることが信条の白野蒼衣と、過去を引きずりつつ悪夢と戦う時槻雪乃。人間の狂気が生み出した灰かぶりの悪夢の中で出会った二人が辿る物語とは―!?鬼才が贈る幻想新奇譚、登場。
2015年9月5日 已读
好久没看书了,一不小心翻到了之前被推荐的系列。暗黑童话的部分很喜欢,但整个世界观设定也太脑洞了,故事还是不够饱满啊。四星水准作。
甲田学人 轻小说
Molecular Modeling 豆瓣
作者: Holtje, Hans-Dieter/ Folkers, Gerd/ Sippl, Wolfgang/ Rognan, Didier/ Holtje, Hans-Dieter (EDT)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5年8月29日 已读
速食——连看带跳完成了。写的非常好,感觉确实是了解simulation非常合适的书籍。
English 专业书
恶魔岛幻想 豆瓣
アルカトラズ幻想
6.4 (7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阮航 新星出版社 2014 - 8
二战的阴云笼罩欧洲,大洋彼岸的美国似乎还一派祥和。突如其来的连环命案震惊了华盛顿,两位女性的尸体均遭到意图不明的猎奇性损毁,而动机似乎与重力学研究及恐龙灭亡之谜有关……
在全美安保最严密的监狱——恶魔岛,一次精心谋划的越狱行动在雨夜展开。三名逃犯似乎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其中的一位阴差阳错地进入了恶魔岛的地下世界,那里竟然存在着一个诡异的南瓜王国……
2015年8月10日 已读
4.25星作品。岛田老师还真的是在认真贯彻自己“本格米斯特里”的精神。这本看到最后的示意图部分就很容易猜到结局了。论文部分的脑洞开的很有趣!还是不错的作品!
岛田庄司 推理
虹の歯ブラシ 上木らいち発散 豆瓣 Bangumi
虹の歯ブラシ 上木らいち発散
8.3 (123 个评分) 作者: 早坂吝 講談社 2015 - 2 其它标题: 彩虹牙刷
「史上最もHな探偵」再臨!
「タイトル当て」を凌ぐ驚愕の企て!!
「ミステリが読みたい! 2015年版」(早川書房)新人賞受賞
「2015 本格ミステリ・ベスト10」(原書房)第6位
『○○○○○○○○殺人事件』で
鮮烈デビューした「奇才」による待望のメフィスト賞受賞第1作!
上木らいちは様々な客と援交している高校生で、名探偵でもある。
殺人現場に残された12枚の遺体のカラーコピー、
密室内で腕を切断され殺された教祖、
隣人のストーカーによる盲点をつく手口――
数々の難事件を自由奔放に解決するらいち。
その驚くべき秘密が明かされる時、本格ミステリはまた新たな扉を開く!
さらに過激で、さらに斬新な、傑作誕生!!
またしても書店員さん驚嘆!
本格としての趣向が凝らされ、そして………え!? 参りました。
紀伊國屋書店 ゆめタウン徳島店 朝加昌良さん
惚れ惚れするような「本格」ですがR指定です。
「オトナ」の貴方は読みましょう。ぜひ読みましょう!
ジュンク堂書店 池袋本店 矢部公美子さん
前作を凌駕する仕掛けの多彩さと
愛すべき狼藉ぶりを存分に堪能しました!
ときわ書房本店 宇田川拓也さん
Hな物語に目を奪われていると、真実を見失うぞ!
紀伊國屋書店 渋谷店 竹村真志さん
らいちがとってもキュート! その魅力が最大限に表れている!!
書泉ブックタワー 江連聡美さん
2015年8月7日 已读
感谢民翻巨巨!读完之后觉得实在太棒了!这是钝钝吊桥垮下来之后最精彩某类型的叙诡作品了!最后一章脑洞开的简直酸爽!这不是工口文,这是真本格哦哦哦!
推理 早坂吝
我的男人 豆瓣
私の男
6.8 (37 个评分) 作者: (日) 樱庭一树 译者: 林青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2
长大成人的花,即将迎接她的婚礼,至此,她终于能摆脱养父淳吾。蜜月之后,淳吾消失无踪,带走了壁橱里的那具尸体。曾经说好是变成白骨也不分离的家人,淳吾真的就此离开了花?时光一层层倒退,北方之海的一场灾难,夺去了花的家人,淳吾赶来收养花,这对奇特的父女,像纠缠在一起的两棵病态的树,艰难而又旁若无人地生长。背负着犯下的罪行,他们开始了逃亡。
2015年8月2日 已读
为什么我要看题材和口味这么奇怪的书——倒叙非常喜欢,樱庭老师的文笔真的相当好。有点遗憾最后的结尾突然收束,如果能回旋到现在时就好了。。。看了这个和赤朽叶不禁想樱庭老师叛逆期到底经历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日本文学 樱庭一树
所罗门的伪证 豆瓣
ソロモンの偽証
8.1 (49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徐建雄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9
少年的死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恶与善、虚伪与真实。
一九九〇年圣诞节的清晨,城东第三中学校园内的积雪之下发现一具尸体,死者是该校二年级的学生。这起很快被校方和警方认定为自杀的案件,却因一封匿名举报信揭发的谋杀疑云,渐渐演变成一场巨大的风波。
谎言和恶意层层累积,新闻媒体插手其中大肆渲染,大人们的欺瞒与懈怠让事件变得越发不可收拾。不良少年被指认为凶手,校长和班主任引咎辞职,新的牺牲者接二连三地出现……孩子们终于忍无可忍,他们要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找寻真相——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五日,赌上人生的校内审判,即将开庭!
中国哲学简史 豆瓣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9.1 (62 个评分) 作者: 冯友兰 译者: 涂又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
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
被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奉为生命灯塔,给了她战胜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
北京大学出版社独家拥有版权的冯友兰亲自指导翻译并认可的唯一版本!
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 ,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
季羡林、杨振宁、厉以宁、赵启正、李慎之、易中天、张颐武推荐阅读!
所获荣誉: “全国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简介:
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
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
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同样,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
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名家评论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 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陈来
2015年7月15日 已读
百家占了半本篇幅,足见先秦思想之活跃。整本书至少有30%的并没有看懂,如果注释再多一点就好了。佛学到禅宗那部分很精彩,又想回去看《铁鼠之槛》了。。。
冯友兰 哲学
中国,少了一味药 豆瓣
7.8 (28 个评分) 作者: 慕容雪村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
打入传销集团内部的真实记录
——《中国,少了一味药》序言
慕容雪村
(一)
2009年末,我混进了江西上饶的一个传销团伙,在其中生活了23天。那是一个未曾经历的世界,就像《西游记》中的盘丝洞和狮驼国,或者是爱丽丝穿过兔子洞所见到的那个古怪国度,每个事都很荒谬,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生于文革,长于大陆,自以为对人间荒谬略有所知,到了上饶才知道,原来我的经验不过是豹之一斑,而荒谬的年代从未真正终结,它就在我们身边。
在那黑暗的23天,我看到善良的好人被骗子愚弄,过着悲惨的生活;我看到人们离乡背井,为一个谎言虚耗时光;看到被践踏的伦理和情感,每个人都在欺骗自己的亲人;我看到病体孱弱的老人、营养不良的青年,他们经过了邪恶的教育,越发乖张,越发贫穷,对社会怀有深深的敌意;我看到家破人亡的惨剧,也看到洗脑的严重后果。我始终在问自己:为什么一个愚蠢的把戏竟能欺骗如此多的人?为什么传销者竟敢明目张胆地行骗?为什么传销一打不绝、再打不绝、总打不绝,甚至连“政府打击”本身都成为行骗的借口?
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片适合传销的土地,这就是一个适合传销的国家。所有传销者都有相同的特点:缺乏常识,没有起码的辨别能力;急功近利,除了钱什么都不在乎;他们无知、轻信、狂热、固执,只盯着不切实际的目标,却看不见近在眉睫的事实。这是传销者的肖像,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肖像。传销是社会之病,其病灶却深埋于我们的制度和文化之中,在每个人的肌肤之中,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它就会悄悄滋长。
23天中我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现在我把它写成一本书,书中没什么过人的见识,无助于升官发财,也无助于解决家庭纠纷,只有一些平常的人、平常的事,和一些人人都该知道的家常话。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常在自己的书里写一句话:供内服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剂苦药,可以在人们心中植下清醒的抗体,帮助他们抵御传销病毒。这邪恶的瘟疫肆虐已久,世间苦无良药,但愿我能为此做点什么。
(二)
传销不算什么新鲜事,每个中国人都听过,很多人都有切肤之痛,电视、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人们听多了,见惯了,就把它当成一只烂苹果,既不问它为什么腐烂,更不在乎它烂到什么程度,轻挥手就把它丢到脚下,任它在那里彻底烂透。
这是当代中国一个公开的秘密,就在每个人眼皮底下,却从来没人能真正看清传销。传销者不了解,因为他们格式化的脑袋已经无力辨别;普通人也不了解,因为他们离得太远,而且根本就不在乎;连那些神通广大的媒体人也缺乏真正的了解,他们报道传销、拍摄传销,却永远忽视传销,谁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传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怎样洗脑?洗脑又是怎样实现的?为什么传销者竟会为了一个愚蠢的谎言如此狂热?
根据可信的统计,到2010年,中国大陆的传销者已经接近或超过一千万,这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些人大多都是受害者,最终将一无所获,两手空空。他们经过了长期的邪恶教育,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善迟钝症”,人格扭曲、藐视道德、仇恨社会。接下来将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困局:在不远的将来,就在我们身边,将有1000万个赤贫而且走投无路的人。1000万双怨毒的眼,1000万双颤抖的手,1000万个陈胜吴广。
2009年2月28日修订的《刑法》中新增了“组织、领导传销罪”,把“传销”定义为“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活动。这个定语很长,读起来也很枯燥,是迄今为止对“传销”最权威的定义,但远远谈不上准确,“一定顺序”云云,更是说的含混而笼统,远远达不到法律所要求的精准。
这个定义所讲的“传销”还是上个世纪的事。20年间这病毒几经变异,早已不复当年的面目,现在绝大多数团伙都不提供任何商品和服务,只是单纯的欺诈和拉人头(活跃在广西等地的“纯资本运作”就是明证),在我看来,“传销”二字本身就是个错误,而且早已过时——既然没有“销”,又谈何“传销”?把“诈骗”称为“传销”,这本身就在误导民众和混淆概念。我也反对把此罪名列入“扰乱市场秩序罪”或“非法经营罪”,因为它扰乱的不仅是市场秩序,更是基本的公序良俗;它不仅骗钱,而且害人,乱人心智、坏人健康、毁人家庭,如果把这时代的道德比喻成一个满身流血的病汉,传销者干的就是往他身上一把一把地洒盐。
按照《刑法》,普通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盗窃罪甚至可以判死刑,与此相比,“组织、领导传销罪”的社会危害更大,对人的摧残更深,而量刑却明显过轻,对普通传销行为只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才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用法律术语讲,这是明显的“罪刑不相适应”,罪恶极大,惩罚却极轻,与其说是在打击传销,还不如说是在鼓励传销。
如果可能,我希望给这种罪行以更准确的命名(例如参照国外法律,将之命名为“金字塔诈骗计划”),在刑法中单独列罪,或者归并到“金融诈骗罪”或“非法集资罪”。与它所犯下的巨大罪恶相比,除了死刑,再重的刑罚都不算过分。
(三)
金字塔诈骗计划在所有国家都是犯罪行为。然而中国政府却在此问题上一再失误,1990年轻启邪恶之门,使大量的传销团伙甚嚣尘上;1998年取缔传销,却又留下了一扇祸患之门,保留了一些类似的含混的型态,同时在概念上极度糊涂,把传销、直销、金字塔诈骗计划混为一谈,导致大多数国民都在此问题上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常见的误解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认为传销在国外是合法的,只有在中国才是被禁上的;
二、认为传销是进步的新事物,而传统的卖场销售是落后的旧事物;
三、认为传销本身不是坏事(否则当初国家怎会批准?),只是因为人的素质不高,好事才变成了坏事;
四、认为传销分为两种:合法传销与非法传销;
五、认为传销确实能够赚钱,只是政府不允许。
这些全是错的。我们平常所说的“传销”,其实就是“金字塔诈骗计划”,它在哪里、在任何时候都是犯罪行为。除了幕后最大的黑手,普通参与者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要赔光一切,赔上时间、金钱、健康,赔上亲情、友情与爱情,甚至还要赔上生命。
20年间这种病毒已经产生了几代变种,光我知道的名目就不下20个,除了所谓的“连锁销售”,还有(纯)资本运作、直复营销、直复加盟、框架营销、网络营销、网络加盟、人际连锁、人际加盟、加油站……每个名目背后都是数不清的团伙,每个团伙都有数千、数万乃至数十万人。
这是经济邪教,也是恐怖的瘟疫,20年间千万人身陷其中,千万亿资金流失。数不清的家破人亡,数不清的兄弟反目,数不清的流离失所,数不清的罪恶,数不清的灾难……
然而这眼皮底下的罪恶却一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政府视之为疥癣之疾,普通民众视之为蠢人才会上当的把戏,媒体渲染一下、报道一下,转过身就丢到脑后。人们依然漠视,依然姑息,依然纵容。而传销者就躲在旁边的黑暗洞窟中,被骗、骗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睁着血红的眼,怨毒地瞪视着整个世界……
在《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揭开封皮,放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从此开启了一个动荡流血的时代,千万人死亡,千万人于路痛哭。这故事与中国传销如出一辙,巧得很,妖魔飞走的地方就在江西龙虎山,离上饶很近,在那里,我曾亲眼目睹这些转世的妖魔如何横行人间。
(四)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就能被别人洗了脑?我的经历证明:洗脑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只要合适的环境、足够的时间,给一个人洗脑不会比格式化一张电脑磁盘更困难。人类的理性貌似强大,实则从来都不可靠,把狼驯化成狗很困难,把人变成蠢人则十分简单,要想把一个正常人变成传销者,只要抬抬手就可以了。
为了洗脑,每个团伙都会编造大量谎言,这些谎言可以分为三大类:
首先是“合法性谎言”,为了证明自己合法,每个传销团伙都会竭力与“传销”本身划清界线,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在发达国家中发明的“新生事物”,国家支持这个新事物,引进他们,暗中扶持他们,并且为他们制定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大到入伙费交多少钱,小到每顿饭吃多少米、吃几瓣蒜,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法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会编造大量的领导讲话、会议精神、媒体报道,把层层光环都扯到自己身上,然而我们知道:这世上能发光的不仅是太阳,污水里冒出的肥皂泡也会偶尔泛出微光。
其次是“伟大使命谎言”,此处他们要虚构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经济危机、物价飞涨、民生凋敝、企业破产……而更加不堪的是中国居然加入了WTO,洋货即将大举入侵,到时没破产的也要破产,破了产的再破一次,真叫个“国势糜烂,不可想矣”。正是这种种内忧外患,国家才破例引进了他们,要靠他们振兴中华、抵御列强、发展经济、造福人群……,一句话,中国的未来就指望他们了。为了这个伟大的使命,大多数团伙都会强迫他们的成员饿肚子,即使饿得要死,这些可怜的人们依然觉得自己在拯救国家。
再次是“美妙前景谎言”,每个团伙都会以百倍乃至几百倍的暴利来引诱新人,投入3800元,两年回报380万;投入36800,回报1500万……,为了证明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他们还会虚构出许多有名有姓的发财故事,把马云、黄光裕这样的企业家也指认为传销英雄。这本来只是个单纯的金钱骗局,但在传销者口中,它还同时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成才之后,国家会扶持他们做官,扶持他们经商,甚至会安排他们免费出国深造。这些话是如此难以置信,但是他们每个人都信以为真。
除了谎言,传销团伙还有一套完整的洗脑程序:先创造出一个真空环境,禁止成员接触任何外界信息;然后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所谓“行业就是一个大家庭”,使成员放松警惕、消除顾虑;还有宗教般的仪式、军事化的管制,使人无条件服从,并能从中体会到宗教般的神圣与狂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些谎言要讲上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在全国各地,在大江南北,在每个城市的黑暗角落中,这些荒谬的理论和言语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我说过,人是虚弱的动物,而语言的暴力就是最大的暴力,这是与世隔绝的黑暗洞窟,当狼牙棒高高举起,再坚硬的脑袋也只是一堆血肉之泥。
他们制造愚蠢。于是,一个白痴诞生了,两个白痴诞生了,一千万个白痴诞生了……
他们鼓吹仇恨。于是,一个反社会的暴徒走出来,两个反社会的暴徒走出来,一千万个反社会的暴徒走出来……
(五)
1960年安徽凤阳的武店公社有个医生叫王善生,那时正是大饥荒时期,许多人患有浮肿、闭经和子宫下垂,公社干部找王医生来治疗,他看了看,说治不了,因为“少了一味药。”
那味药就是粮食。
50年后,有一种社会之病久治不愈,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就是常识。
18世纪时托玛斯.潘恩写过一本小册子,名字就叫《常识》,这本书的重要性堪比1776年的《独立宣言》,夸张点说,正是这本书造就了美国两百多年的繁荣昌盛。而在当下中国,在传销肆虐的当下,人们最缺的也正是这个:常识。
常识并不总是令人激动,但它不可或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说出一些常识,更希望它能够唤起整个社会对传销的重视,不要假装它不存在,也不要假装看不见,正视现实,从我们的制度和文化中检讨其成因,分析其现状,然后采取合理而富于人性化的措施,挽救失足者,惩治作恶者。传销者做的是坏事,可他们大多数都不是坏人。他们需要的是仁慈的帮助,而不是残酷的惩罚。需要惩罚的是这邪恶的骗局本身,更是形成和助长这邪恶骗局的制度。
我希望看到希望。这希望很简单: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让贫弱者从苦难中脱身,让邪恶远离每一颗善良的心。
2010年9月,广州
2015年7月15日 已读
读完以后觉得很沉重,唉。
纪实文学
巧克力遊戲 豆瓣
チョコレートゲーム
作者: 岡嶋二人 译者: 葉韋利 獨步文化 2010 - 9
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空前絕後的傳奇拍檔岡嶋二人又一代表作
1985年《週刊文春》Mystery Best10第五名
1986年第39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得獎作
對父親而言,孩子永遠是最難解的謎團,他是否有機會找出答案……?
得知兒子省吾突然出現一連串不良行為的作家‧近內泰洋,打算和兒子長談之際,
卻遭遇了省吾不尋常的反抗,並發現了他全身布滿傷痕。
難以理解省吾行為的近內,決定探查可能的原因之際,發生了省吾同學連續遭到殺害的案件,更麻煩的是省吾就此消失了蹤影……
被害者生前顫抖著留下的「都是傑克的錯」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
而看似和省吾的失蹤有關的「巧克力遊戲」又是什麼?
深刻描寫〈親子〉之謎的苦澀青春推理小說。
2015年7月14日 已读
三星半作品,题材和切入点很新颖,写的也还不错——但终究难以抹去社会派的影子。谜题本身不是很有趣。80年代的日本社会可真是冷血。。。
冈岛二人 推理
泪流不止(上、下) 豆瓣
涙流れるままに
6.4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袁斌 新星出版社 2012 - 3
上册
吉敷在公园偶遇一名对着虚空做诡异演讲的妇女,仔细一听才发现,原来她是在为丈夫伸冤。她声称自己的丈夫蒙受了不白之冤,已被关押四十年之久,随时可能执行死刑!身为刑警的吉敷已不知多少次经历这种事,然而这次,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他有些犹豫了……
另一方面,通子午夜梦醒,再次回 忆起童年时的恐怖经历,为了对抗这频繁来袭的不安,通子决定这次要彻底理清旧事。但记忆里有许多不解之谜,怎么都找不到答案,也不知该如何寻找答案……
下册
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警视厅搜查一课刑警吉敷竹史决心为老妇人伸冤。他来到事发地盛冈,开始调查发生在四十年之前的“恩田事件”,却无意间发现此事与前妻通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案牵连出本已埋葬了的记忆,物是人非,当年的爱恨如今还剩几分?
孤身奋战的吉敷一边解决陈年冤案,一边寻找前妻通子……他能否解开这个谜?又能否与通子再续前缘?
溢出眼眶的泪,滑至唇边时会换来一个微笑,还是寂寥地淌下,汇入泪海……
2015年7月9日 已读
我居然看完了——都说这本通子黑但最后明明洗白了。说白了就是为了树立吉敷的好男人形象不得不给通子写点黑历史。以及岛田老师写小黄书的功力毕竟不如肠效菌,灌水功力还是不错。对了这书并没有什么推理→→
岛田庄司 推理
莫札特不唱摇篮曲 豆瓣
モーツァルトは子守唄を歌わない
8.3 (7 个评分) 作者: 森雅裕 译者: 汪仲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 - 5
1791年12月,莫札特死於陋巷,全維也納都在謠傳他是被毒死的。十八年後就在莫札特〈搖籃曲〉出版當天,樂譜行老闆竟變成一具濕淋淋的焦屍,撰寫〈魔笛〉的劇作家則被關進瘋人院。貝多芬鍥而不捨的調查,原來...
2015年7月6日 已读
简直像在看贝多芬X车尔尼同人!全书一气呵成,推理乏善可陈但是这种八卦同人就是看的过瘾23333——森雅裕这个贝多芬粉+莫扎特黑。。。死法也很有18-19世纪风格23333。。。
推理 森雅裕
星笼之海 豆瓣
星籠の海
6.6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吕灵芝 新星出版社 2014 - 8
神秘的濑户内海自古就是战争要塞,藏着数不清的历史秘密。女历史学家偶然得到了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料——旧时的海战出征图。图中精准描绘出当时用于出征的战舰,而战舰侧面写着两个红色的小字:“星笼”。这两个谜一般的字意味着什么?女历史学家为此踏上探寻之路,不料,邪恶也在慢慢逼近。
闲得发慌的御手洗在插手石冈的约会事宜时,偶然听到一起离奇案件。位于濑户内海边的一个小岛,近来总是在海上发现不知从哪里漂来的尸体。御手洗轻松便找到浮尸的来源地,不过牵扯出庞大、诡异,甚至可怕的幕后集团。御手洗毅然与之宣战!
神秘的濑户内海啊,夜晚升起的星光能否照亮你深藏的秘密呢?
2015年6月25日 已读
四星半水准作,因为私心岛田就给五星了。plot还是不错的,没啥诡计,“星笼”也是炒作概念。精心准备的大叔X正太线在结尾收束还是很赞的。
岛田庄司 推理
中華小廚師 17 豆瓣
作者: 小川悅司 译者: 柯明鈺 東立出版社 1999 - 11
(完結篇)和覬覦傳說中廚具的五虎星之料理對決,在北京的紫禁城展開了!深信黑暗力量的凱由,做出有毒的藥膳料理破魔八陣,而阿昂則以黃金球與之對抗。這黃金球究竟是?阿昂震撼中國料理界的壯烈死鬥,終於到了最終結局了!
2015年6月22日 已读
补完了,超级好看啊!——不过到了后面果然就变成超能力料理了——见证从本格料理走向新本格料理的路程【不对。。。
漫画
天使的伤痕 豆瓣
作者: [日] 西村京太郎 译者: 中森 新星出版社 2012 - 10
记者田岛在三角山无意间看到了一个胸插匕首的男人滚下山崖,他临死前只说了“天使”二字。警方根据几条线索找到了艺名为“天使•片岗”的脱衣舞女,谁知她竟在匆忙出逃时遭遇了车祸。随后,三角山死者生前所住公寓的管理员又被毒杀……
田岛为完成独家报道,试图利用手中的线索交换警方的内部消息。不料,此举却扯出了他的恋人昌子与此案的微妙关系……
2015年6月9日 已读
一小时速食,三星半水平。果然当时还是社会派大行其道。。。
推理 西村京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