壊れない - 标记
最好的告别 豆瓣 Goodreads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8.9 (27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阿图·葛文德 译者: 王一方 主编 / 彭小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7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编辑推荐]
亚马逊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书。
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
奥巴马、李开复、余华、刘瑜、苗炜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2021年8月17日 已读
围绕如何面对死亡的话题展开的讨论。阅读的时候却有种人本质的希望和绝望的情感正是来自于生命中刻下的生与死。因而这里对死亡以及如何面对死亡的讨论,已经超越了个体死亡的范畴,如何面对概念的死亡,理想的死亡,文化的死亡,社会的死亡。整本书似乎也诠释了为什么超乎寻常的对广义的生命的执着需要用大量的痛苦来换取。几个我觉得值得回味的句子:(面对一些病人)你最不想做的就是揪住真相不放;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的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个冲动都是战斗;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尤其是第三句,可能还要继续(永远地)参悟,直到迎接死亡吧www最后读的时候也自我代入思考了一番,感觉比起接受耳聋,宁可接受眼瞎。。。
哲学 心理
夜晚的远足 豆瓣
8.8 (8 个评分) 作者: [日] 恩田陆 译者: 王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这本书让人恋恋不舍,时而悲伤惆怅,时而欢快明朗。它让人明白活着就该感到愉快,应该向身边所有的人表示感谢。八十公里的步行节,是北高中的一大传统活动,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意味着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远足。大家要坚持走上两天一夜,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好友或恋人一起走到终点。互不理睬但性格相似的融和贵子,一直被认为是地下情侣,可他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贵子在心里暗自打了赌,要在步行节上做一件事……
2021年8月6日 已读
这样青春的书配上口袋本感到了编辑满满的诚意(雾)。中学的时候班级经常会有远足和步行的活动,那些步行时三三两两的只言片语,在阅读的时候仿佛又浮现了出来。现在想来,集体步行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既是一览独一无二的风景,也是思想和情感自由的碰撞。“在一生当中不可能再来一次,坐在这个地方璁这种角度看这样的风景了哟。”
恩田陆 日本文学 青春
云雷岛事件 豆瓣
4.3 (7 个评分) 作者: 孙国栋 新星出版社 2019 - 7
平凡的公司职员吴寒峰跟随神秘女友汪雨涵来到了她的家乡,一座名叫云雷岛的海岛上,不料岛上的通信设施被人为破坏,命案也接踵而来。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案发现场都呈现所谓“密室”状态,凶手的作案手法似乎也暗含了金、木、水、火等“五行”相关的要素。无法解明真相、深感自己也在劫难逃的吴寒峰在最后关头将案件经过写在纸上、塞进瓶子,扔到了大海里。云雷岛上的命案真相是否还能水落石出?
2021年7月17日 已读
这是不是可出版的国产推理的“孙山”之作…不说人设动机有多刻板爽文了,柯学附体估计也写不出这样的新本格…不谈可行性水火的密室至少还有理论完成度,剩下俩是个啥……
国产推理 推理
字母表谜案 豆瓣 Goodreads
アルファベット・パズラーズ
7.3 (209 个评分) 作者: 大山诚一郎 译者: 曹逸冰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5
☠当你隐隐觉得不对劲,致命的恶意正悄悄逼近!
◮4个连接死亡的字母×4桩无人能解的谜案
◮《诡计博物馆》作者、短篇推理之神大山诚一郎封神出道之作!
◮令推理大师绫辻行人、阿津川辰海拍案叫绝,烧脑度99.99%!
◮登榜“本格推理BEST10”“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
◮快节奏、零废话、神反转。翻开《字母表谜案》,发现日常背后的致命恶意!
══════════════════
【名家评论】
◮大山诚一郎的作品就是诡谲又精致的密室乐曲。——麻耶雄嵩(推理小说作家)
◮《字母表谜案》让我从此一直追随大山老师,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无可衡量。——阿津川辰海(推理小说作家)
◮《字母表谜案》精妙绝伦,我一口气读完后,又读了一遍!——小岛秀夫(殿堂级游戏设计师)
══════════════════
【剧情介绍】
一座神秘的公寓,不定期举行推理合战。红茶、曲奇,搭配寒意逼人的谜案,与案件相关的字母似乎是重要线索。一群特殊的房客,联手组成侦探团,秘密追踪警视厅也难以锁定的幕后真凶。
有被毒妄想的贵妇人,竟应验般惨遭毒杀?
午夜零点神秘来电后,美术馆密室惊现死尸。
豪华游轮杀人现场,诡异的死亡留言无人能解。
绑架案中遇害幼童父亲的手记,字里行间令人细思极恐……
越细微的异常,越接近真相,也越令人不寒而栗!
【内文摘选】
☠死亡最残酷的意义并非肉体的毁灭,而是所有念想的消亡。
☠真凶潜伏于茫茫人海中,就好像沙滩上的一粒沙。寻找真凶,就如同寻找沙滩上的那一粒沙。
☠再伟大的侦探,有时候也得靠华生的错误推理才能看破真相。
☠一如天色忽暗的春日,命运也会在人生的道路上突然罩下黑影。
2021年7月5日 已读
依然认为大山老师的巅峰就是《少年少女的密室》了。Y的绑架反转和意外点其实都不错,如果拿来扩写成长篇,加入一些社会派的东西也许可以更精彩。其他三篇感觉都有一种核心不错很爽快,但拉垮的地方也是真拉垮(比如动机合理性之类的)。总体来说人物塑造也挺单薄的...以短篇连作的角度来评价,感觉比起《解体诸因》和《心灵侦探》的展开方式,这本《字母表疑案》倒是有些不伦不类了。
大山诚一郎 推理
心灵侦探城塚翡翠 豆瓣 Goodreads
medium 霊媒探偵城塚翡翠
7.7 (122 个评分) 作者: 相泽沙呼 译者: 罗亚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4
★2020年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宝岛社) TO1
★2020年本格推理小说(原书房) TO1
★2020年本格推理大奖(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 TO1
★2019年SR之会推理小说奖(推理书友会) TO1
★2019年Apple Books推理类佳小说 TO1
日本推理圈惊叹之作!
作者寄语+印签,献给中国读者!
日本插画师远田志帆精心绘制封面!
绫辻行人、有栖川有栖、青崎有吾、今村昌弘、斜线堂有纪、似鸟鸡、叶真中显……各大名家赞不绝口!
内容简介:
在能够通灵的女子——城塚翡翠的帮助下,推理小说作家香月史郎协助警察破获了一起又一起杀人案。城塚翡翠靠灵视获知凶手,香月史郎以此倒推作案手法,构建推理。随着他们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死亡也在慢慢地向城塚翡翠靠近……
2021年6月13日 已读
第一次读相泽老师,想着好久没有充值信仰就买了正版,结果证明还是值回票价的。在我看来作者挑战了两个(讲了就会泄底的)之前鲜有人涉足的推理小说范式,逻辑流的基本功也很扎实。最让人惊喜的是整个故事和人物的完成度,尾声篇短短的几段描写让角色一下子立体了起来,也很好地平衡了解答篇读者被搅和得不是滋味的胃袋(雾)。个人偏好上,觉得幕间的写作为了故事紧凑性有点过于短促,如果能学习一下岛田东野米泽灌水术塞进去一些暗黑童话美丽日常之类的故事的观感更好(你够。
推理 相泽沙呼
屋顶上的小丑 豆瓣
屋上の道化たち
5.5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吕灵芝 新星出版社 2019 - 7
银行的屋顶平台接连发生坠亡事件,死者中既有处于热恋中的幸福女职员,也有宣称“我绝不会自杀”的青年。留下大量盆栽、上吊离世的女演员,穿成圣诞老人模样的银行抢匪,竞相购买豪车的佛具店老板与拉面店老板……在著名的“奔跑青年”广告牌下,看似不相关的人们被奇妙的案件联系在一起。侦探御手洗洁能否看透真相,找到隐藏的凶手?
2021年5月5日 已读
真是地谜地解...岛粉如我,经过御手洗四大奇书的洗礼,还是觉得这书完全配得上第五大(不对)——话说回来抛去谜题,其实有点喜欢岛田以案件为骨架时不时兴起的回忆式散文式的描写。另外算是了解了格力高的黑历史23333,姑且加一星
岛田庄司 推理
The Problem of China 豆瓣
作者: Bertrand Russell BiblioBazaar 2007 - 2
A European lately arrived in China, if he is of a receptive and reflective disposition, finds himself confronted with a number of very puzzling questions, for many of which the problems of Western Europe will not have prepared him. Russian problems, it is true, have important affinities with those of China, but they have also important differences; moreover they are decidedly less complex.
2021年5月2日 已读
最喜欢的部分是罗素对中国、日本、西欧、美国各自文化和价值观的分析和批判。罗素的很多糟糕方面的预期都不幸成为了现实。他在当时背景下所提出的“中西结合”的最佳解决方式如今来看并没能成为现实。贯彻始末的“强大政府“并没有如愿出现,日本也并没有反思自己的扩张欲可能带来的后果,最终历史走向了他所预期的风险最高,损失最惨重的道路。而从现在这个节点去比对罗素的分析,一是感慨当代社会在精神上并没有完全规避全盘西化可能性中诸多的弊端,很多在一百年前国人精神中尚且存在的闪光和自信并没能抵抗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侵蚀;二是他还是低估了他所总结的国人缺点中“贪婪、怯懦、无情”对中国政治走向的影响;最后则是更加凸显了毛真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English 历史 哲学 罗素
围城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豆瓣
围城
9.1 (796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 2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 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2021年4月20日 已读
因为“围城”这词在当代语境下的滥用,阅读之前险些忘记了有很大一部分在探讨婚姻。其实感觉题目的围城看似是写城,其实写的是城墙和城门吧。能把各种各样的琐事写出味道,钱钟书的文笔真是不错。但限于取材的原因,从头到尾数不清的酸味一开始觉得激爽,读到后面不免有些审美疲劳。结尾杨绛的解读写的是真好——也是拜之前读过《我们仨》所赐,《围城》的阅读体验有了额外的快乐。读的时候就一直在好奇这书怎样结尾才能满意,读到结尾在意犹未尽之时不得不佩服,如此收束真是吊足余味。调侃而论,倒是觉得比起什么讽刺向的文学作品,围城感觉更像是论坛感情/职业区精华帖合集。
中国文学 钱钟书
ダンガンロンパ霧切 3 豆瓣 Goodreads
6.8 (8 个评分) 作者: 北山猛邦 / 小松崎類 星海社 2014 - 11 其它标题: ダンガンロンパ霧切 3 [Danganronpa Kirigiri 3]
ノーマンズ・ホテル事件から生還した霧切響子と五月雨結を待ち受けていたのは新たなる“黒の挑戦”、難攻不落の「密室十二宮」! 絶体絶命の霧切の前に現れた最後のトリプルゼロクラス探偵・御鏡霊は敵か、味方か!? 原作ゲーム『ダンガンロンパ』のシナリオライター・小高和剛からの直々の指名を受け、「物理の北山」こと本格ミステリーの旗手・北山猛邦が描く超高校級の霧切響子の過去―。これぞ“本格×ダンガンロンパ”。
2021年3月27日 已读
为了凹设定北山老师也学岛田灌水啊(不)。密室写的有点敷衍而且不难猜,风格还是一如既往的爽快北山流。整个篇幅只占了1/3的案件要是直接放进弹丸作为游戏的一章倒是毫无违和感。最后校长出来怒刷存在感终于明白插图是啥意思了...
北山猛邦 推理 日本語
Mitochondria 豆瓣
作者: Scheffler, Immo E. 2007 - 11
"This volume inspires. It certainly will be much appreciated by cell biologists all over the world."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March 2009 This book is the eagerly awaited second edition of the best-selling Mitochondria, a book widely acknowledged as the first modern, truly comprehensive authored work on the important, scientifically fundamental topic of the cellular organelles known as mitochondria. This new edition brings readers completely up to date on the many significant finding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eight years since the book was first published. As in that seminal first edition, the second edition tackles the biochemistry, genetics, and pathology of mitochondria in different organisms. The new edition provides thorough updates of all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is vital organelle, its functions, ongoing research surrounding it, and its importance vis-à-vis a broad range of issues i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The book includes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current and developing technologies around mitochondrial research and discovery, and highlights subjects that are growing, such as the use of proteomics. This booki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for all geneticists, biologists, and educators in life sciences. It is also of interest for advanced students in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21年3月7日 已读
确实如介绍所说,基本是有关线粒体最棒的一本书,遗传、细胞、分子、代谢、疾病。尽管一些分子和细胞的内容因为年代原因有些过时了,但基本的生理和机理讲得非常清楚。整本书的叙述就像讲一个精致的故事,绝不是乏味的知识堆砌,而是历史与现实的不断交织。读过之后确实受益匪浅... 作者已经81岁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三版...
English 专业书
尸人庄谜案 豆瓣 谷歌图书
屍人荘の殺人
6.9 (107 个评分) 作者: [日] 今村昌弘 译者: 吕灵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9
★新时代的推理奇迹,轰动日本出版届的屠榜新贵,继《嫌疑人X的献身》后,横扫三大推理榜的现象级神作。
囊括“《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 NO one”、“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NO one、本格推理Best10 N Oone、第27届鲇川哲也奖、第18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等多项大奖,成为近年来日本推理界少见的沸腾话题,国内读者早已翘首以盼。
★作者寄语中文版读者“等读完了这本书,咱们就是朋友了”。中文简体版特别附赠作者签名印签书签+尸人庄平面地图书签。日本著名插画师远田志帆绘制封面、国内知名设计师精心设计内外封装帧。
★以天才诡计,开启推理新时代!
尸人庄谜案关键词1:全新的双重密室
尸人庄谜案关键词2:奇想与推理的融合
尸人庄谜案关键词3:精彩绝伦的侦探推理秀
新奇元素,多重反转,融合悬疑、惊悚、科幻、幽默、生存游戏……故事神秘感和爽度爆表,展现推理小说的至高魅力。
★被火速改编为影视剧,电影版由人气影星神木隆之介、滨边美波、中村伦也主演,即将上映,漫画版登上《少年JUMP+》连载。
★绫辻行人、北村薰、有栖川有栖、似鸟鸡、青崎有吾、芦泽央、青柳碧人、相泽沙呼、宫内悠介、知念实希人、太田忠司、陈浩基……各大名家绝赞推荐!
内容简介
社团活动室内,有人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年谁来当祭品?”,
14名男女参加某社团的夏季合宿,仅仅一个半小时中,情形急转直下。
14人各怀叵测,却遭遇生死极限般的超现实袭击,众人被困于孤岛山庄,在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内,离奇的命案竟接踵而来……
完美的场所,奇异的手段,熊熊燃烧的憎恶之火,
这一切都是神的恶作剧,还是恶魔般的天启?
以仇恨之名操纵命运之人,也终将被仇恨所吞噬!
2021年2月26日 已读
评分一直在4星半左右游走,通篇读完感觉还是非常好地利用了设定。鉴于我的审美还是在设定/诡计而不在逻辑上,还是给五星——所以对于三起事件的评价也是1>3>2的(可能会和很多读者正相反)。弱点其实也很明显:动机、煽情和设定的引入。特别是设定的引入方式简直莫名其妙...人物上男女主的塑造应该是最失败的了,反而是配角各个出彩。好久没看新本格了,还是非常爽快的!
今村昌弘 推理
刑法学讲义 豆瓣 Goodreads
8.7 (38 个评分) 作者: 罗翔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0 - 8
全网爆红的“法律男神”罗翔教授为每一位普通读者写的刑法普及讲义。
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家庭、校园、职场、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处处都有违法犯罪行为,相应地,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刑法。
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津津有味”,读者直呼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全书通过分析真实刑法案件、张三的犯罪行为,激发读者用独立、睿智的法学思维去看待生活,提高法律感知能力。最后,每一位读者都能带着法学思维回归到工作、生活中去。
◇火爆全网!法律男神罗翔教授普法力作,超过900万人追着学
◇年轻人都在学,颠覆刑法认知,升级思维方式,守护自己的生命、身体和财产
◇识破网络诈骗、防治性骚扰、合理索赔、守护婚姻、处理意外,全方位打开法律感知力
◇法律界"郭德纲",让刑法变有趣,法律入门神书,享受法学和哲学的双重降维学习快感
◇2020年现象级出圈学者,1天涨粉百万,创造B站增粉记录,千万人点赞,1.5亿次观看
◇陈睿、罗振宇、罗永浩都在转发推荐的刑法老师
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这样法律传播者的愿望,也是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应有的态度。
——《人民日报》
法律可能让人觉得很生涩,离生活比较远。但是罗老师能让你知道法律跟生活是非常贴近的。他自己本身很懂,所以可以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出来。
——《南方周末》
罗翔老师不仅给你提供法律专业视角下的独特解读,还时不时来一场哲学教育,让你感受到一种被降维打击的快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满满。
——《第一财经》
外皮是喜感的口音,搞笑的例证;内核则是在多年的实践和思辨中寻求真理,催人上进,成为内容产业中的一股“清流”。这恐怕是罗翔之所以能持续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中国新闻周刊》
罗翔老师满足了人们对有力量的通识教育的想像。用荒诞、极端案件逗笑人的同时,夹带出对尊重生命、尊重常识和对理想主义的呼唤。
——《三联生活周刊》
“津津有味”是罗翔弹幕里的高频词。除此之外,人们喜欢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真性情。
2021年2月25日 已读
被科普的感觉很不错!书的整体口吻比较轻松,佐以大量的思想实验和实例(直到2020年)进行分析,有种看《学问猫》的感觉(雾)。私货是有的不过不多,在国内的社会风气下也算是三观很正了。整本书立场对入罪法益,出罪伦理的原则贯彻的比较好。有些冷知识很有意思:比如法律上的“文物”不包括无脊椎动物化石的23333
法律 罗翔
消失的13级台阶 豆瓣 Goodreads
13階段
8.4 (355 个评分) 作者: [日] 高野和明 译者: 赵建勋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内容简介】
一对老夫妇惨遭杀害。一切证据都指向树原亮,他却因车祸,恰好丧失了案发前后数小时的记忆……
死刑执行官南乡携手刚假释出狱的纯一调查,希望替这位丧失记忆的死刑犯洗清冤屈。但他们查到的唯一线索,就是树原亮记得自己曾“走在台阶上”。
距离树原亮被执行死刑的时间所剩无几,但这起案 件始终疑云重重,仅有的线索“台阶”仿佛也凭空消失了……
【编辑推荐】
🔹荣获日本推理小说至高荣誉江户川乱步奖!
🔸荣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第2名。
🔹入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榜单。
🔸作者高野和明曾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作品入围各大榜单。
🔹日本推理小说家宫部美雪好评盛赞,曾为本书写解说。
🔸曾改拍成电影,反町隆史、山崎努领衔主演!
🔹扑朔迷离的案件背后 ,是一次对死刑制度鞭辟入里的探讨。
🔸是否值得为一场痛快的复仇,陪葬掉自己的人生?
【名家评论】
这是一次很有勇气的尝试,文中处处能感受到作者的热忱。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非常推荐!——宫部美雪
直到故事最后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真相,故事的情节设想得天衣无缝!——北村薰
虽然内容有些沉重,但是这本书具备让人一鼓作气读完的磅礴气势。——北方谦三
所有优秀推理小说应具备的条件,这本书里都发挥得恰到好处,无可挑剔。——逢坂刚
2021年2月18日 已读
非常精彩的一部社会派推理。。作者用一个庞大的刑侦故事探讨死刑存在的意义和正当性,把其中涉及到的程序、社会、伦理、人性问题的复杂性以不同角度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我看来,沟通效率和表达清晰程度上强过很多蹦名词引经据典的空洞社科类讨论。撰写的文学性也很高,不管是哪个人物都刻画得非常生动。不太理解的是原作的《13階段》硬被翻译成《消失的13级台阶》,感觉莫名其妙,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推理 日本文学 高野和明
非线性成长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黄有璨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 10
本书是影响数百万人的新职业教育创业者、《运营之光》作者黄有璨关于职业发展、商业认知和个人成长的最新力作。
这本书最大的不同是其提出的个人成长底层逻辑和方法论,能指导读者自主地解决每个具体困难,而不是生搬硬套作者的过往经验。
全书以作者总结出来的个人成长范式“非线性成长”为主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身边高手的例子,帮助大家梳理在不确定环境下个人成长的三大阶段——“技能培养”“提升商业认知与系统思考能力”和“心性成长”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理性和感性在书中交替呈现。主线围绕三大阶段,充满了条分缕析的理性思辨色彩;辅线结合作者自身经历,既有纠结、自省,又有热情和坚信,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同时欣喜地发现认知和思维得以提升。
2021年2月16日 已读
唉,忍着无聊和反胃读完了一本和自己相性八字不合的成功学,是否也可以算是倒逼成长?其实书里还是有可数的有意思的观点,比如不要笃信自己完成一件任务的力量而是尝试“向外看”可以更有效率地解决更大的问题,但大部分第二人称的吹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在现在这个节点看也是体验了一把以后自己开店之后可能会不得不浸染的东西。两个特别搞笑的点,一个是作者用鲁尼发展的“不够成功”来吹捧“C罗自律”,一个是作者用“人人”“饭否”的失败吹捧“美团”和“字节跳动”的成功,美其名曰“心性成长“——当然这还不算作者自己标榜自己从”理想主义“到”商业价值资本至上“的”成长“。感觉确实看到了这本书会成为“高分好评”成功学的原因hhhhh
成功学 畅销书
呐喊 豆瓣 Goodreads
9.5 (52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 - 1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1918年,新文化运动正值高峰。鲁迅因为和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的一场关于“铁屋子”的谈话,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至1922年,五四大潮渐落,鲁迅应陈独秀之邀,将之前的小说结集出版,目的在于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并且慰藉那些在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无畏地前进。
新版《呐喊》完整收录鲁迅从1918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自序一篇,以及陈丹青先生专门为新版撰写的读后记长文一篇。
2021年2月4日 已读
意犹未尽。小说是几个个人,社会是一大群人,鲁迅写小说写出了整个社会。《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和童年/动物有关的几篇总能读出可爱和温暖,但我比较喜欢的还是有群像的故事:《狂人日记》、《药》、《明天》、《风波》、《阿Q正传》,是康大叔、蓝皮阿五、九斤老太和赵白眼,身上满满都是没什么进步的社会的影子,那么平凡又那么犀利。
中国文学 鲁迅
知更鸟 豆瓣 Goodreads
Rødstrupe
8.3 (26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尤·奈斯博 译者: 林立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2
一把目的不明,威力巨大的狙击步枪,悄悄流入挪威,指向一桩尚未被人发觉、暗中酝酿的罪案。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发现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他决定,要在生命结束前,为自己遭到背叛的人生,为六十年的辛酸与委屈,执行最后的正义。
出色的警探、长官眼中的麻烦人物哈利·霍勒在一次保护总统的任务后被明升暗降地调去密勤局,却顺着一份看似寻常的报告的线索,发觉街头命案、跨国军火走私案之间暗藏的联系。而接二连三看似毫无关系的命案,引导他逐步打开了那通向过往的大门。一切线索都指向了一九四二,指向了那个天寒地冻的战场……当孤注一掷的凶手,遇上紧追不舍的哈利,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2021年1月29日 已读
风格上有点近似漫长的告别,但是战争部分的描写升华了整本书想要表现的主题。无论是主线还是支线,以及视角切换的模式,整本书的感觉就像是一首大型赋格曲。作者的文笔真的很好,战争的残酷,政治的荒唐和爱情的浪漫调和在一起,读起来爽快。翻译也很棒,日式翻译腔读多了真觉得这本是清流...
尤·奈斯博 推理 欧美文学
醉步男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玩具修理者
8.4 (292 个评分) 作者: [日]小林泰三 译者: 丁丁虫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9 - 10
本书收录时间旅行小说《醉步男》+日式恐怖小说《玩具修理者》。
——————————————
血沼,我以后大概都不会和你相遇了。
话没说完,小竹田在我眼前消失了。不仅仅是人消失不见,连他放在桌子上的威士忌也消失了。仿佛从头到尾都只有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酒馆里。
一阵寒意袭上身来。
大概别人的一生中从 来都不会碰上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好友的事,但是我却碰上了。这可真是一件至死都忘不了的事情。不过,这件事情真的发生过吗?那个名叫小竹田的男子——今天第一次见的老朋友,真的存在过吗?
看起来,我到底是醉得不轻了。
——————————————
今后若是论及小林泰三的唯一性,《醉步男》与《玩具修理者》的这本合集会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至今我还能回想起读完《醉步男》时那种真切的眩晕感,在所有的意义上,《醉步男》都是打破定型的作品。——井上雅彦(日本小说家)
《醉步男》在当时出版的时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作品,它让我们在一部可怕而令人心碎的科幻小说中阅读逻辑幻想。——大野万纪(日本科幻评论家、书评人、翻译家)
这是作者小林泰三充满“逻辑恐怖”的作品。登场人物越是讨论关于现代物理学所采取的时间论和意识的问题,越会朝着噩梦般的、绝望的结论而坠落。当被问到“让梦想坠落的恐怖”时,这是我最先推荐的作品。——ミニキャッパー周平(JUMP j BOOKS编辑)
作为恐怖杰作而闻名的《玩具修理者》是日本恐怖小说大奖获奖作品,但更可怕、令人兴奋的杰作是同时收录的《醉步男》。读完之后,你会想回到开头再读一遍。——纪伊国屋书店
2021年1月25日 已读
醉步男时间系诡计的构建感觉远远好过命运石之门,但是这类故事的通病就是几乎无法解决所有的矛盾,波函数/量子力学/时间反演之类的硬科幻部分也并经不起推敲(虽然很有意思)。玩具修理者还挺不错的,作为读者一开始的关注点在一系列猎奇的设定下被逐渐转移,到最后两句话重新回收,蛮精彩的!
小林泰三 日本文学 科幻
The Thirteen Problem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Ltd 2002 - 3
The Tuesday Night Club is a venue where locals challenge Miss Marple to solve recent crimes...One Tuesday evening a group gathers at Miss Marple's house and the conversation turns to unsolved crimes! The case of the disappearing bloodstains; the thief who committed his crime twice over; the message on the death-bed of a poisoned man which read 'heap of fish'; the strange case of the invisible will; a spiritualist who warned that 'Blue Geranium' meant death! Now pit your wits against the powers of deduction of the 'Tuesday Night Club'.
2021年1月22日 已读
比波洛12短篇好看很多,确实大部分故事都有改写成长篇的潜力。蓝色天竺葵全本最佳,在“不可能犯罪”的布局下完美契合了“机械”诡计和心理误导。最后四篇故事布局复杂,质量也很高!不见血的谋杀和简单直白的人心阴暗面,确实非常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
English 推理 阿加莎·克里斯蒂
Membrane Dynamics and Domains 豆瓣
作者: Quinn, Peter J. 编 2004 - 7
This volume assembles contemporary evidence of domain formation in membranes gathered by leading researchers in fields ranging from membrane biophysics to cell biology. Questions relating to how non-random membrane arrangements are defined, detected and monitored to characterise their dynamic behaviour are addressed. The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membrane rafts are examined and the different mechanisms employed to create membrane microdomains are considered. Evidence relat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membrane microdomain 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embrane biogenesis and homeostasis is discussed. The role of membrane domain formation in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transduced via membranes to evoke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is examined and examples of where membrane domain structures are involved in infection and disease states are provided.
2020年12月16日 已读
中规中矩的一本参考书,现在来看有一半多的知识过时了。偏分子机理/物化的几章写得很好,2,4,5,10四章精读有非常大的收获。其他几章就能看出蛋白质中心的研究者们强行和脂扯关系的用力感。看里面对成像/质谱/电镜技术的描述不禁感慨15年生物物理技术的剧变。说到底”脂筏“模型不过是最可能的一种假说而已...
English 专业书
来自新世界 (上下) 豆瓣
新世界より
8.9 (14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贵志祐介 译者: 丁丁虫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
“离开小町回头去看,有一件事我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的小町,很扭曲。
为了维持小町的安定和秩序,不断杀害孩子们的小町,还能称之为人类的社会吗?人类从涂满鲜血的历史中走过,才抵达如今的状态。然而即使是和过去最黑暗的时代相比,今天的小町也是并不值得自豪的替代品。
我们已经无法在神栖六十六町活下去了。小町不许我们活下去。只要被打上了失格的烙印,便无法再回到当初了。这不是对待人类的方式,而是和甄选不良品一样的做法,你不觉得吗?当烧瓷窖开启的时候,走型的、有裂纹的瓷器,等待它们的就是被敲碎的命运。”
2020年12月14日 已读
非常精彩的带有一点点推理元素的科幻——想来自己第一次看偏向生物方向的科幻(之前都是物理/电子一类的),阅读感觉还是很棒的。小说的体裁让整个故事依托的新世界充满饱满的细节。大段有关人类对化鼠虐杀的描写对于反映全书的核心思想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怪奇的生物有着猎奇的设定却充满着来自大自然的灵感让人觉得合理。读完之后对于为什么这个世界下的最高监管机构叫做“伦理”委员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日本文学 科幻 貴志祐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