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
Der Prozeß 豆瓣
作者: Franz Kafka Suhrkamp Verlag 2000 - 6
Diese Ausgabe der »Suhrkamp BasisBibliothek - Arbeitstexte für Schule und Studium« bietet nicht nur Franz Kafkas Roman Der Prozeß, sondern auch die unvollendeten Kapitel, die vom Autor gestrichenen Stellen sowie die Nachworte des Herausgebers Max Brod. Ergänzt wird diese Edition durch einen Kommentar, der alle für das Verständnis des Buches erforderlichen Informationen enthält: die Entstehungs- und Textgeschichte, einen Forschungsüberblick, Literaturhinweise sowie ausführliche Wort- und Sacherläuterungen. Der Kommentar ist entsprechend den neuen Rechtschreibregeln verfasst.
Radical Constructivism 豆瓣
作者: Ernst von Glasersfeld Routledge 1996 - 6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s a theory of knowing that provides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questions about reality, truth, language and human understanding. It introduces a change to many basic ideas, and consequentl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general attitude towards the world we experience. By generating awareness of the thinker's active role in building up concepts, the new orientation liberates the individual from spurious tethers and shows that it is ultimately ourselve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what we think and do. To educators, the book suggest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s not to convey ready-made knowledge but to teach the art of constructing it. In this volume, Glaserfeld offers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t is an elegantly and thoroughly argued account of this epistemological position, providing a profound analysis of its concepts. The book traces two genealogies of the theory. The first is the constructivist strand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from the pre-Socratics via Jean Piaget to the present. The second is his ow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illustrating how a number of lines of thought became synthesised in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Given its diverse roots, the first full articulation of the theory is likely to have an influence that extends beyo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8.6 (334 个评分)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女子暗恋男主人公18年,直至临死才决定向他告白。
精神分析引论 豆瓣 Goodreads
8.1 (42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高觉敷 商务印书馆 1984 - 11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以后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最重要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概念的方法都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精深的表述。
里尔克诗选 豆瓣
9.0 (2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黄灿然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7
《里尔克诗选》收入的《杜依诺哀歌》和《献给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是里尔克晚年呕心沥血的杰作,也是20世纪诗歌的重要里程碑。
给青年诗人的信 豆瓣
Briefe an einen jungen Dichter
9.4 (22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冯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2
《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
“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这本书附录译者随笔《里尔克》及其选译里尔克斯文《论“山水”》、小说片段《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和诗歌等,是诗人创作的独特展示。
茨威格散文选 豆瓣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2002 - 4
茨威格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激情的著名作家,他思想深邃,感情丰富,目光敏锐,笔触细腻。他非常善于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题材和历史事件进行独到的观察和独特的描述,他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本书收录了茨威格的散文代表作以及一些著名人物传记的精彩片断,珠玑璀璨,异彩灼人。
拉丁语汉语简明词典 豆瓣
作者: [奥] 雷立柏 编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 6
·21世纪中国首部综合性拉丁语汉语辞典。
·语文为主,兼顾百科,收录常用常见拉丁词汇15000余条。
·释义准确,简明精当,标注详尽。
·条目编排清晰醒目,便于读者查询。
·附录图表丰富实用,利于读者进阶学习。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豆瓣
A free and prosperous commonwealth
9.0 (8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译者: 韩光明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 1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相当陌生的。许多人观念中的自由主义其实仅仅局限于它作为政治思潮的方面。其实,自由主义是包含了经济、政治,国家与个人、政府与制度的社会思潮。本书详尽的介绍了自由主义的特征,它的政策的基础、它的经济政策、外交政策、自由主义与政党、自由主义的前途诸多方面。作者认为,自由主义是一种比较博大的观念,它表示一种囊括全部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自由主义选择生产资料私有制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
路德维希・冯・米瑟斯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前曾长期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经济学。《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是米瑟斯于1927年发表的一部著作。该书的原名是《自由主义》,1962年在美国出版英译本,名为《自由与成功的共同富裕》。中译本是我们根据1927年德国耶拿出版社的德文版翻译而成的。
国民经济学原理 豆瓣
Grundsätze der Volkswirtschaftslehre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卡尔·门格尔 译者: 刘絜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国民经济学原理》:奥地利学派始于1871年,其时,门格尔发表《国民经济学原理》,这本著作篇幅不大,却足以同《国富论》、《纯粹经济学要义》媲美。由于该书阐述了边际效用理论,故而门格尔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经济学开创者之一。
社会实在问题 豆瓣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
作者: [奥] 阿尔弗雷德·许茨 译者: 霍桂桓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3
《社会实在问题》包括三个部分:社会科学方法论;现象学与社会科学;符号,实在和社会。本书具体阐述了在采取韦伯意义上的“社会行动”过程中,个体的主观意义的产生和形成机制,对主体间际理解和沟通进行了系统深刻的学术探讨和说明,从而为当代社会哲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术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