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白夹竹桃 豆瓣
作者: [美] 珍妮特·菲奇 译者: 宋文伟 / 侯萍 译林出版社 2001 - 8
阿斯特丽德今年15岁,母亲英格丽德是位诗人。她们的生活不同凡俗,也充满快乐,直到有一天,有一个男人来到她们的生活中,英格丽德狂热地爱上了他。在被抛弃以后,英格丽德用自己最喜欢的夹竹桃花毒死了他。阿斯特丽德目睹母亲被捕,被判终生监禁。这个事件改变了母女俩的生命。突然之间,阿斯特丽德孤苦无依,一切只能依靠她自己。
在洛杉矶的若干个收养家庭之间辗转的日子里,阿斯特丽德明白,如果要在她所面对的这个冷酷的世界里活下去,就必须努力掌握生活的技艺,于是她不顾一切的用身边流变不居的环境锻造自己的品性,而母亲的影响通过一封封信件,从铁窗后面传递到阿斯特丽德身上,这几乎是她生活中唯一恒久的东西。
这是阿斯特丽德生命中难以忘怀的三年,在奥德赛一般的旅程中,她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收养家庭——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规矩,不同的危险,而她从中得到了不同的教训。要摆脱过去,获得自由,她必须了解独立和勇气的价值,学会愤怒与宽恕,爱与生存。这是一段自我救赎和自我发现的旅程,痛苦换来的是成熟,欢乐和真正的独立。
佛兰德斯的狗 豆瓣
作者: 奥维达 译者: 肖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7 - 1
一条灵狗与一个天才少年生死不渝的爱与友谊,许给孩子一份记忆,送给成人一柱光芒,抵御孤独与伤害的力量,成就爱与被爱的体验。
被誉为“关于人与狗的第一故事”,与《夏洛的网》齐名,感动一生的经典成长读物,已出版260多种英文版,并4度被拍摄成电影,阿甲、安意如、舒飞谦、匙河、苏七七倾力推荐。
拿到《佛兰德斯的狗》时,我不知道我会哭,眼泪像想要跃过幼稚园栏相杆的小孩,哪此欢跃鸸不受限制。被工作塞得满满当当的心,就像寒冷的房间里突然有了一线阳光,眼睛脆痛,受不了这灼热而滴下泪来。——安意如(作家)
所有那些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喜悦与磨难,能够对宠物给予爱意与付出,能够无条件地去尊重一个贫苦的农夫,或者在灵魂深处有着敏锐感知力的人,都会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在故事的最后一页我泣不成声。这个永恒的故事属于每一个人。——毕泽尔(美国书评人)
这个故事,有一种钻石一样的内核,在闪闪发光。——艾斯苔尔(小书房儿童文学网创办人)
最近出门遛狗受尽白眼和冷言冷语。读了这个故事很受鼓舞,爱狗的和恨狗的人,都应该来读一读。——阿甲(童书专家,红泥巴儿童村创始人)
奥维达作品的小主人公心中总是活跃着一种美的情感,尼洛的故事是美的梦幻的破灭过程。她的多数作品都是在描述幼小心灵中,一个艺术家的诞生。
传递深邃的爱与同情,缔造永恒的信念与勇气,百年经典、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不论你是否喜欢狗,你都没法绕开这个关于狗的故事,改编动画片名列“100个最经典动画场景”榜首。
尼洛是一个孤儿,和年迈的姥爷一起生活,他们过着穷苦的生活,靠卖牛奶为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收养了一只被虐待的大狗帕奇,尼洛与大狗的感人故事从此展开。
为了帮助这一家人,帕奇每天替他们拉车,跟尼洛一起进城。尼洛虽然贫穷,却拥有惊人的艺术天赋,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鲁本斯那样的大画家。尼洛深深地爱着一个美丽的女孩阿洛伊斯,她的父亲是全村最富有的人,不愿意女儿跟他这样的穷小子在一起。自尊的尼洛从此尽量远离阿洛伊斯,经常躲在一间小棚子里精心创作他最好的作品,准备在十二月参加安待卫普城举办的少年绘画比赛,拿到比赛的冠军。
然而,厄运却接连不断;姥爷一病不起,日子变得越发艰难,而村里又发生了火灾,全村的人居然都怀疑尼洛是纵火犯;姥爷在贫困交加的风雪夜撒手而去,因为没有钱交房租,房东勒令尼洛搬出赖以栖身的小屋。在圣诞节的前夕,只有老迈的帕奇和他不离不弃,绝望地在街头流浪……
永别了,武器 豆瓣
A Farewell To Arms
8.4 (3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林疑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永别了,武器》: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永别了,武器》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
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走到镜子里 豆瓣
作者: [英国] 刘易斯·卡罗尔 译者: 赵元任 商务 2002 - 1
本书是《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姐妹篇,本馆1988年曾改名《阿丽思漫游镜中世界》出版,今恢复原译名。它讲述了阿丽思梦游镜中世界的种种奇特遭遇。故事的主线是一盘正在下的国际象棋。主人公和她的两只小猫都成为棋子,在棋盘般的麦田里漫游,和那些棋子们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阿丽思克服种种磨难,变成了皇后。在这个想像的空间里,不仅时间颠倒,而且空间错位。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本书从英文原著中选取了数十幅随文墨图,同时配以令人重绘的彩图。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加名著的吸引力,带给小读者愉悦和满足。
告别薇安 豆瓣
6.7 (83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 1
城市黯淡的背景。白棉布裙的女孩。一个名字叫林的男人。不同的场景和情节。坚持的黑色
主题。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
推拿 豆瓣
8.2 (80 个评分) 作者: 毕飞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9
被誉为“最了解女性的男性作家”的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写作,摒弃了同情与关爱,本着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彻底,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
书中强调,和正常人一样,残疾人、盲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着同样需要尊重和关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推拿》最大的意义在于,写出了残疾人的快乐、忧伤、爱情、欲望、性、野心、狂想、颓唐,打破了我们对残疾人认知的情感牢笼。 由此引发读者对于盲人这一特殊群体、对于我们正常人人生的深刻反思。
黄金时代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黄金时代
9.0 (167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7 其它标题: 黄金时代
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了价值境界上的全线胜利。作者用一种机智的光辉烛照当年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使人的精神世界从悲惨暗淡的历史阴影中超拔出来。
红玫瑰与白玫瑰 豆瓣
8.3 (37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4
《红玫瑰与白玫瑰》收录了张爱玲1944年的中短篇小说作品。“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因为《红玫瑰与白玫瑰》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
点击链接进入:
《张爱玲全集(套装共12册)》
《张爱玲全集:六月新娘》
《异乡记》
《易经》
《张爱玲外集:雷峰塔》
《张爱玲全集: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
《海上花开:国语海上花列传1》
《半生缘》
《重访边城》
《流言》
《红楼梦魇》
《怨女》
《小团圆》
《倾城之恋》
《红玫瑰与白玫瑰》
《色,戒(简体版)》
《张爱玲私语录》
《传奇未完:张爱玲1920-1995》
相聚在特尔格特 豆瓣
作者: [德] 君特·格拉斯 译者: 黄明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十七世纪上半叶,德国各宗教派别、德意志皇帝和各诸侯之间的矛盾深重,冲突连绵不断,在经历了30年战争后,一批文人志士相聚在小城特尔格特,他们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在探讨诗歌、戏剧等严肃的学术问题的同时,还痛心疾首哀叹自身和祖国的命运;他们借助诗文,共谋祖国统一大业,可在高谈阔论的同时,又插科打诨,粗话连篇,荤话迭出,还“不拘小节”同女仆利女店主苟合;最后他们甚至还共同草拟了一份“和平呼吁”,但一场意外的大火将聚会场所和“呼吁书”化为灰烬,文人志士们所有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烟消云散。
小说中描述的那些诗人、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等,德国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在作者的笔下,他们的背后分别隐藏德国当今文坛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小说中的主人公西蒙·达赫和格仁豪森分别是德国当代最著名的文学团体“四七”社的负责人汉斯·维尔纳·里希特利作者格拉斯本人的化身。作者以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写了 “四七”社在上世纪60年代的活动,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书是作者最成功的小说之一,1979年出版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德国的畅销书。
回归 豆瓣
Die Heimkehr
作者: [德]本哈德·施林克 / Bernhard Schlink 译者: 吴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成年后,对小说念念不忘的德鲍尔开始寻找小说的作者。种种线索指向一个在二战期间身份多变、战后不知去向的纳粹理论家。在儿子的追问下,德鲍尔的母亲终于揭开埋藏了数十年的身世之谜。
当年的纳粹理论家此时已摇身一变,在美国成为名牌大学政治学权威教授德堡。德鲍尔来到德堡身边,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豆瓣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7.3 (13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珍妮特·温特森 译者: 于是 新星出版社 2010 - 7
1985年惠特布莱德奖获奖作品
英国英语系学生必读的经典读物
入选《卫报》死前必读的1000本小说
改编成BBC热门剧集,荣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大奖
讲述每个人都会有的爱、悲伤和愤怒
一部温暖、机智、有趣的成长小说
张悦然作序推荐 《鲤》杂志首次参与策划
————————————————————
二十年来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作家。
——戈尔•维达尔(美国作家)
珍妮特•温特森是这类题材的大师,一个极具天赋的作家。
——穆里尔•斯帕克(英国作家)
她不会装腔作势,只想坦诚地书写她想写的,我认为这很有启发性。
——萨拉•沃特斯(英国作家)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无疑是温特森小说世界的入口,故事从这里开始。而所有的故事,其实也都在这里了。与她的其他小说一样,这是本聪明而有趣的小说。
——张悦然(作家)
异位 豆瓣
アトポス
5.3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2011 - 6
在十六世纪的罗马尼亚,有一位伊丽莎白•巴托里女王,她为了永葆青春,将少女囚禁,用她们的鲜血来滋润自己衰老的躯体……
恐怖小说作家麦克•巴克雷在神秘被杀之后,他以伊丽莎白•巴托里为原型的小说遗作中的情节,却意外在虚荣之都好莱坞真实上演。
这个鲜血淋漓的“怪物”。是个相貌可憎又让人恶心的女人。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各方证据都指向了活跃于好莱坞的日本女星宋琦玲王奈。前往死海拍摄《莎乐美》外景的玲王奈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难道她真的被吸血鬼女王附身?拯救她的骑士又会是谁?
高行健短篇小说集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高行健 联合文学 2001 - 8
高行健小說內涵具多樣性,技巧繁複,場景的切片,割裂,造成豐富的戲劇性與電影效果,能穿越時代的侷限,並具體落實其沒有主義的美學觀。
本書為<給我老爺買魚竿>之增訂本,除原書中十七篇小說之外,特增補瞬間一篇,並經作者精心修訂,允為<高行健短篇小說集>。高行健是少數以技巧取勝了作家,他的劇本<車站>,<野人>,<彼岸>等,均曾引起廣泛的討論。
理由 豆瓣
8.1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部美雪 译者: 陈宝莲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1
《理由》内容简介:地产泡沫破灭。雨夜,警局接到报案:美好新城2025号,小系一家四口惨遭灭门……,在宫部美雪不动声色的细密叙述中,这起灭门血案有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将人与人的疏离与冷漠、人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人与社会的失调与错位,织成一幅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浮世绘,如白描、如特写、如慢镜头一样苍凉地从天垂挂。
杨度(全三册) 豆瓣
作者: 唐浩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7
长篇历史小说《杨度》原名“旷代逸才”,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优秀长篇小说奖。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岂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这部小说以杨度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把整个波澜起伏的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描绘得淋漓尽致。
北京法源寺 豆瓣
8.3 (51 个评分) 作者: 李敖 中国友谊出版社 2004 - 8
《北京法源寺》是作者作为政治犯被关押期间所写的几部小说之一。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北京法源寺》在小说理论上,有些地方是有意“破格”的。有些地方,它不重视过去的小说理论,也不重视现代的,因这它根本就不要成为“清宫秘史”式的无聊小说,也不愿成为新潮派的技巧小说,所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该赶快“过桥”的,也就不多费笔墨,该大力发挥的,也不避萧伯纳一《一人演说》之谶。
伽利略的苦恼 豆瓣
7.1 (6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袁斌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 - 9
东野圭吾写得最畅快的五篇小说。
事关科学,更关于人性。
幽微的人际关系,道德挣扎。科学的分歧论争。
且看神探汤川学如何解决他周遭各式各样的苦恼案件。
“人心也是一种科学,而且极为深奥。”连汤川学教授都烦恼的五个谜案。
坠楼 是跳楼自杀还是他杀?
操纵 无预警发生的火灾,恩师长子为何死于非命?
密室 密闭房间里房客神秘消失,封闭的密室泄露不单纯的案情……
指示 当科学遇上探测学,怎样看穿真相?
扰乱 如何不遇到被害人就致人于死?
达·芬奇密码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Da Vinci Code
7.8 (570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吴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2 其它标题: 达·芬奇密码
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在法国巴黎出差期间的一个午夜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得知卢浮宫博物馆年迈的馆长被人杀害在卢浮宫的博物馆里,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兰登与法国一位颇有天分的密码破译专家索菲·奈芙,在对一大堆怪异的密码进行整理的过程当中,发现一连串的线索就隐藏在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当中,深感震惊。这些线索,大家都清楚可见,然而却被画家巧妙地隐藏起来。兰登无意之中非常震惊地发现,已故的博物馆馆长是峋山隐修会(Priory of sion)的成员--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包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提切利、维克多·雨果与达芬奇,这无疑给他们增加了风险。兰登感觉到他们是在找寻一个石破天惊的历史秘密,这是个数世纪以来就证明了的既能给人启迪又很危险的秘密。在这场足迹遍及巴黎以及伦敦的追逐中,兰登与奈芙发现他们在跟一位始终不露面的幕后操纵者斗智斗勇。他们必须解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谜团,否则,峋山隐修会掩盖的秘密,那隐藏了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将永远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