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傲慢与偏见 豆瓣
Pride and Prejudice
8.5 (35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张玲 / 张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 7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经典小说。作品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伊丽莎白、简和莉迪亚是贝内特家五个女儿中的三个姐妹,而夏洛蒂则是她们的邻居,也是伊丽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达西与宾利是好友,且与威克姆一起长大,而柯林斯则是贝内特家的远房亲戚。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宾利,一位未婚富家子弟,租赁了贝内特家附近的内瑟菲尔德庄园,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不久,宾利就与美丽贤淑的大小姐简相爱了。宾利的朋友达西对聪明直率的二小姐伊丽莎白颇有好感,却因在一次舞会上出言不逊使伊丽莎白对他心存偏见。品行不端的威克姆告诉伊丽莎白,他是达西庄园已故总管的儿子,与达西一起长大,达西的父亲先前许诺给他的教职,被达西无端剥夺了。而达西则因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及其他妹妹的缘故,劝说宾利中止与简的关系,结果四人不欢而散。威克姆对达西的诋毁,以及达西的劝说对简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柯林斯为心安理得地继承财产,决定从贝内特家五个漂亮的女儿之中挑选一个“妻子”,于是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后,他马上转向尚未婚配急于找到“归宿”的夏洛蒂小姐,竟然得到应允。伊丽莎白应邀到新婚的柯林斯和夏洛蒂夫妇家中做客,不期遇见前来探望凯瑟琳夫人的达西。达西为伊丽莎白所倾倒,向她求婚,但因其言辞的傲慢,遭到伊丽莎白的愤然拒绝。同时,伊丽莎白指责达西对威克姆冷酷无情,更不应该破坏宾利同简的爱情。事后达西写信为自己申辩,令伊丽莎白的偏见逐渐消除。
伊丽莎白随舅父舅妈出游时经过达西的庄园,以为达西不在,进去参观,不料达西突然归来,伊丽莎白感到十分窘迫。然而,达西丝毫没有以往的傲慢,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此时,伊丽莎白突然接到家信,得知威克姆带着妹妹莉迪亚私奔了!匆忙回家后,全家一筹莫展,不料达西暗访到两人的行踪,出资促成他们的婚事并安排了他们的生活,为贝内特一家保全了尊严。此事使伊丽莎白与达西尽释前嫌,宾利也和简重修旧好,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简爱(英文全本) 豆瓣
Jane Eyre
8.0 (298 个评分) 作者: [英] 夏洛蒂·勃朗特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 11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追赶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小说以其感人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奋斗史的刻划取胜,《简爱》也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
悲惨世界(上中下) 豆瓣
Les Misérables
9.2 (137 个评分) 作者: [法] 维克多·雨果 译者: 李丹 / 方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 6
这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源氏物语 豆瓣
7.8 (8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紫式部 译者: 丰子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7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为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本书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
金瓶梅词话(全两册)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兰陵笑笑生 / 校注 陶慕宁 译者: 陶慕宁 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8
整理校注情况(摘要)
1.使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影印明万历丁巳(1617)年《金瓶梅词话》为工作底本,缺页由日本大安株式会社一九六三年同版别部影印本配补。校勘本主要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间刊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清康熙间刊刻张竹坡批评的《第一奇书》本。
2.校勘以尽量保存“词话本”原貌为宗旨,文字大略可通或今思不通而当日未必不通者,不作改动。凡改动原文处,皆参核别本出校。明显的讹夺衍误而又无他书可校者,则斟酌厘定,并于校记中说明。
3.词话本中有部分俗体字、异体字、假借字或以方音直接录入的别字,在不影响阅读、理解的前提下,一般不予改动,以利博识。有些容易引起歧义者遵循现在简化字的写法,统一作某字,不一一出校。另有少量刻误之字,则径行改正,不出校。
4.词话本情节素材多有采撷自《水浒传》及宋、元、明话本小说者,凡遇此种情况,皆比对原书,《水浒传》用明容与堂刻本,其他话本小说采用《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等早期刊本。词话本明显舛错处,据他书改正,出校记说明。词话本与他书文字相异但文意可通处,不作改动,出校记说明。
5.以《盛世新声》、《词林摘艳》、《雍熙乐府》、《群音类选》等明代曲集校核词话本中散曲。凡词话本句意可通,合于曲律而文字异于诸曲集者,以词话本为准,不妄改。词话本乖于曲律,文字错谬处,则参酌诸书,择善而从,并出校记。
6.本书注释侧重于俗语、方言、隐语、歇后语及江湖切语的诠解,典章制度与一般故事从略。注释不务繁琐引证,但求简明扼要。
7.多年来《金瓶梅》点校及语词研究成果斐然,本书亦有所汲取,不敢掠美,仅将主要参考书布列于下,注文中不再一一标示:
姚灵犀《瓶外卮言》
魏子云《金瓶梅词话注释》
王利器主编《金瓶梅词典》
黄霖主编《金瓶梅大词典》
白维国《金瓶梅词典》
傅憎享《金瓶梅隐语揭秘》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戴鸿森校点《金瓶梅词话》
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李渔全集·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岳麓书社一九九五年版白维国、卜键校注《金瓶梅词话校注》
8.词话本内容有少量淫亵描写,虽与刻画人物性格不无关系,考虑到其负面影响,仍作了必要的删节。全书共删去四千三百字。
春雪 豆瓣
9.0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 - 10
松枝清显本是武将门第出身家道中落,父亲将他寄养在绫他伯爵家。18岁上他与伯爵的女儿聪子相恋但他优柔寡断,没有勇气接受聪子的求婚。聪子被皇上敕许给洞院宫三王子治典王之后,她通过老仆蓼科仍与清显保持联系。清显却与她发生了肉体关系,并且让她怀了孕。而老仆蓼科又与主人绫他伯爵关系暧昧,她秉承伯爵之意,教唆聪子以不是处女的姿态对松枝侯爵进行幽雅的复仇。清显在东大的同学本多繁邦的帮助下,继续与聪子幽会。伯爵发现自己的聪子怀孕后,后怕事情败露,让女儿去奈良月修寺躲风。聪子在月修寺私自削发为尼,有犯皇上之嫌,所以侯爵、伯爵两家乱了方寸,让医生开具假诊断书,以欺瞒皇上。清显在本多的帮助下,亲赴月修寺要会见聪子,被聪子婉拒了。清显心力交瘁。在返回东京的车厢里,生平常做梦的他做了最后一个梦,醒来喃喃自语:“还会见面的。一定还会再见面的,在瀑布下……。”清显回到东京次日就离开了人世,年仅20岁。
小说的艺术 豆瓣
L'art du roman
9.0 (42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董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8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
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
在路上 豆瓣 Goodreads
On the Road
7.7 (23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杰克·凯鲁亚克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10
青年学生萨尔为追求个性自由,与狄安(以卡萨迪为原型)、玛丽露等一伙男女开车横穿全美,一路狂喝滥饮,耽迷酒色,流浪吸毒,性放纵,在经过精疲力竭的漫长放荡后,开始笃信东方禅宗,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小说主人公及其伙伴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
《在路上》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一文化习俗,都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很大困难。
美丽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Brave New World
8.7 (20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王波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我们 豆瓣
7.8 (96 个评分) 作者: [俄] 尤金·扎米亚金 译者: 殷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0
作为第一部反乌托邦作品,《我们》针对的是极权主义的种种弊端。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的联众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主人公便叫“D-503号”。D-503号是一名联众国培养成人的数学家,他对联众国满怀忠诚,特地记起了笔记,想借之赞颂威哉壮哉的联众国。
怎料,联众国再发达文明,也仍旧奈何不了残留的人性。某个美艳过人的女性号码I-330突然出现,完全震撼了D-503号的纯洁心灵。在I-330的引诱下,D-503号一步步解放了本性,由小说开始时恨不能化身为机器的极端忠诚分子渐渐转变为有恨有爱,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凡人。不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I-330之所以接近D-503号,自有她的秘密计划。作品的结局是出乎意料、震撼人心的。
《我们》的写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来的《1984》、《美丽新世界》等反乌托邦作品。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豆瓣 Goodreads
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
9.3 (18 个评分) 作者: [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译者: 田大畏 等 群众出版社 1996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史诗般巨著《古拉格群岛》就是以这样沉痛的题辞开篇。1973年,索尔仁尼琴决定将这本书秘密送往西方发表,这成了苏联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可以说,苏联当局决定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将其强行驱逐到欧洲,与这本书的出版关系极大。
这部长达140 万字的巨著,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驾驭材料的能力。书中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重要的参考著作。
列克星敦的幽灵 豆瓣
レキシントンの幽霊
7.9 (38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9
《列克星敦的幽灵》是村上春树1991-1996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共7篇。
独处于郊外旧宅给人看家,夜半客厅里居然响起了恐怖的说笑声,捱到天亮去窥看却无人迹可觅(《列克星敦的幽灵》);肌肉冰冷的手指挂霜的“冰男”娶到了娇妻已是大幸,当上了冷库保管员也算是人尽其才,可他还不安分偏要去南极生活定居(《冰男》);近乎完美的妻子偏生有购衣癖,一个房间整个改建成了衣装室,待她死后那密密麻麻的衣服真叫他愁死(《托尼瀑谷》);“我”的好友刚被台风卷走,却又横浮在第二波巨浪的浪尖上冲“我”咧嘴一笑,这一笑吓得“我”四十年连游泳都怕见(《第七位男士》)……
这些作品构思新颖奇特、诡异,充满神秘恐怖色彩,与作者其它作品风格上较有区别,是他受美国文学影响的产物。其中《列克星顿时的幽灵》和《冰男》曾收入漓江出版社的短篇小说集《象的失踪》中。
去中国的小船 豆瓣
7.4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 6
《去中国的小船》是村上春树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收入“穷婶母的故事”、“纽约煤矿的悲剧”、“袋鼠通讯”、“下午最后的草坪”等七篇小说,其幽默和深沉的风格已展现于作品中。
小城 豆瓣
8.2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刘丽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2
约翰·布莱尔·克雷顿,一个正在突破边缘的作家;法兰西斯·巴克伦,前警察局长,下届市长候选人的热门人选,一个正在崩溃边缘的中年人;苏珊·波玛伦斯,一个美丽不可方物、品味脱俗的民俗艺术画廊老板,探索她深不可测的情欲世界;莫瑞·温特斯,一个老谋深算的刑案律师,偏好谋杀案,因为证人比较少;杰利·潘科,好不容易才从醉乡挣脱的清洁工,总是黎明即起,打扫这个城市的宿醉……
在9·11悲剧的阴影里,芸芸众生被一条看不见的绳索紧紧束缚。一个平凡的人,摇身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用最简单的武器,横眉冷对整个城市。
长安乱 豆瓣 Goodreads
长安乱
7.1 (237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 8
武林纷乱,朝廷为了掩盖真相,坐视不理,一时间豪强并起,争夺武林盟主的宝座,首当其冲的就是武林两大门派少林和武当。
少林派中有一个五岁进入少林的少年,这个少年身怀异禀,天赋不同,玩世不恭。在纷纷扰扰的江湖恩怨中,他从小到大目睹了太多的门派仇杀。
他十八岁下山闯荡江湖,一个神秘的老头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得到了老头赠送的当世奇兵,并用它夺取了武林盟主的称号。可是他却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到底是什么在左右一个少年的命运呢?到底是什么是这个少年——释然——最为珍视的东西呢?
平凡的世界(全三部) 豆瓣 Goodreads
8.4 (336 个评分) 作者: 路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豆瓣
8.1 (15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 8
37岁的男主人公,在东京市区拥有两家兴旺的酒吧,还有娇美的妻子,可爱的女儿,他是一位真正的成功人士。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感到饥饿干渴,事业和家庭都填补不了,而让他那缺憾的部分充盈起来的,是他小学时的女友岛本。岛本不愿吐露自己的经历、身份、只希望他就这样接受眼前的自己,只把她当成小学时那个爱古典乐的女孩。然而,就在他接受了这不可能接受的条件时,两人却在箱根别墅度过了销魂的一夜。翌晨,她一去杳然、再无踪迹可寻了。
此间的少年 豆瓣
8.1 (199 个评分) 作者: 江南 华文出版社 2004 - 1
《此间的少年》讲述的是让人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早上要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
在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杨康和穆念慈则从中学起就是同学,念慈对杨康的单恋多年无果,最后选择的人却是彭连虎。
脑中存着金庸小说先前的印象,再徜徉于这样全新的故事中,是一种双重的温习,而这双重的回忆最后归结为一点,便是几乎每个人都经过过或正在经历的轻狂无畏的少年时光。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 豆瓣
Les Tribulations d'un Chinois en Chine
7.3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王仁才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0 - 3
19世纪中期,在中国有一位年轻、富裕而且非常西方化的纨绔子弟金福,他冷漠无情,厌倦生活,听不进他最忠实的朋友加老师王先生的真诚相劝。在金福准备结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股票下跌,已经破产了。于是他给自己买了份高额人寿保险后准备自杀。但他没有勇气,只好把自己托付给王先生,并与他签定了一份自杀协议书。出于礼节,王先生同意在人寿保险协议终止前杀掉他。
此后,金福经历了一连串曲折的经历,每次都希望自己能死掉,结果却屡屡失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并没有破产,同时也收到王先生的来信,说自杀协议书已经被转交给一名杀手老孙。金福立刻出发去寻找王先生与老孙,希望能在杀手动手前,取消这个协议。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金福深刻明白了生命与幸福的真谛,可就在这时,老孙手下抓住了他。金福被蒙住了眼睛带到老孙面前,等待命运的安排……
凡尔纳一生没到过中国,但他对中国了解甚多。与同时代其他欧洲作家不一样,凡尔纳在本书中积极地塑造了一个中国主人公的中国式生活,他把各种文化、历史、社会、语言等信息和评论融合在一起,创作了一部集旅游、冒险为一体的幽默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