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如何改变世界 豆瓣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the Power of New Ideas
作者: [美] 戴维·伯恩斯坦 译者: 吴士宏 新星出版社 2006 - 4
商业企业家以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戴维·伯恩斯坦写道: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如何改变世界》讲述的就是这些卓越个体——有些来自美国,其他刚来自从巴西到欧牙利的许多国家——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民营部门提供了一本“卓越指南”。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抵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入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因为法维奥·罗萨的努力,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还有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领导和“行销”了一场全球儿童免疫运动,挽救了2500万个生命,也因此为自己树立了声望。再还有美国人彼尔·德雷顿,他创建了一个自愿者基地“阿育王”——资助和支持了这些社会企业家,以及千余个像他们那样的人,将它们的思想威力撒播到了世界各地。
这些非凡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没有被媒体大量报道的巨大变革:环顾世界,社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是民营部门,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社会企业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涉足到政府和企业已经失败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示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要告诉我们的是,凭着决心和创造精神,个人也能够创造出非凡成就。对那些追求在世上留下一个正面印记的人而言,这即是一本激励读物也是一本无价的行动指南。它将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豆瓣
作者: [美国] 彼得·德鲁克 译者: 吴振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 9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 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1.管理的新范式2.战略——新的必然趋势3.变革的引导者4.信息挑战5.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6.自我管理。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引向不正确的轨道。
《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第二辑(共5册) 豆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 6
《哈佛商业评论》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创刊于1922年,距今已有78年的历史。作为管理理论与初中方面的权威期刊之一,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高层管理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信,在这里对超越国界的各类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揭示难点所在,探索走向与趋势,致力于引导和传播工商管理领域中最前卫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方法,帮助管理者们不断更新理念,开阔视野,适应变化,与时代共进。本丛书按专题荟萃了90年代以来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精彩之作,以及被人们反复引用和复印的经典之作。《哈佛商业评论》的权威性、前瞻性、创新性、应变性和现实指导性等特点,使本丛书成为高级经理人、政论官员、企业管理者、管理学院教师和MBA,以及相关管理专业学生的首选读物。
把时间当作朋友 豆瓣 Goodreads
8.2 (151 个评分) 作者: 李笑来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 6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作者引述自己从事的职业中所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The Power of Less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Leo Babauta Hyperion 2009 - 1
A blueprint for taking our lives back from the clutter, noise and unnecessary work that fills a modern day. Babauta lays out simple, concise steps for growth through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teaches readers the art of living simply. He encourages the reader to place limits on themselves, his tips include: Focus only on the three most essential projects on your plate. Limit oneself to one large goal at a time. And keep emails to just five sentences. Babauta's lessons enable readers to do less, be more effective, get more done and simplify their lives.
人月神话 豆瓣 Goodreads
The Mythical Man-Month: Essay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8.1 (22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译者: 汪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 11
作者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颇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也有大量的软件工程实践。书中的内容来自布鲁克斯在IBM公司System 360家族和OS 360中的项目管理经验。初版的20年后,布鲁克斯重新审视了他原先的观点,增加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新增加的章节包括:原著中一些核心观点的精华;在经过了一个时代以后,Brooks博士对原先观点新的认识;1986年的经典文章《没有银弹》;对1986年所下论断(在10年内不会出现银弹)现在的认识。
人件 豆瓣
Peopleware
7.7 (7 个评分) 作者: Tom DeMarco / Timothy Lister 译者: UML China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 6
《人件(第2版)》专门讨论了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团队管理问题,并向人们的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作者汤姆·迪马可,蒂姆·李斯特在书中推崇人本管理思想,指出知识型企业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技术。《人件(第2版)》于1987年首次出版后,曾在西方引起了轰动,被誉为“对美国软件业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人件(第2版)》还对大中型组织中的软件开发团队如何运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人件》已成为软件图书中的经典之作。它和《人月神话》共同被誉为软件图书中“两朵最鲜艳的奇葩”。人们认为,《人月神话》关注“软件开发”本身,《人件》则关注软件开发中的“人”。因此,在成千上万的书架上,《人件》永远和《人月神话》并列在一起。《人件(第2版)》读者包括软件开发组织中的所有人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将从书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长尾战略 豆瓣
作者: 姜奇平 2007 - 4
长尾理论排山倒海而来,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无尽冲击,可是在仔细揣摩长尾实质的同时,人们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由于新经济的出现而应运而生的长尾理论,究竟能否应用于传统产业,抑或能否适用于中国当前的环境?本书正是结合本土案例,说明中国的本土企业早已不自觉地应用尾理论,践行着中国特色的长尾战略。长尾战略早已在中国扎根,并势必将影响商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谓长尾就是避开大热门,到冷门中去发大财。作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季节性地的内涵,对于那些觉得长尾理论还是云雾罩的玄奥学说的读者来说,本书绝对能让你轻松把握长尾战略的实践秘诀。
为了让读者能更顺利地在本土环境下运用长尾战略,作者更为本土的企业家量身打造了利基型、隐形冠军型、蓝海型、大规模定制型、体验型5种长尾战略,详加分析各种战略异同,并黛助鲜活的本土案例阐述了战略实施时应该遵循的法则,读者在亲身实践时定能少走不少弯路。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还创见性地提出了利润深池的概念,也就是在搜集整理庞大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各行业运用长尾的可能获利空间,为企业家更充分地开拓长尾世界提从了清晰指导。
群体的智慧 豆瓣
The Wisdom of Crowds
作者: [美] 詹姆斯·索罗维基 译者: 王宝泉 中信出版社 2010 - 10
《纽约时报》榜首畅销书,《商业周刊》《福布斯》杂志最佳商业图书
21世纪商务人士必读书,了解群体智慧时代的决策模式
告诉我们如何过日子、如何选择领导人、如何做生意以及如何思考这个世界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不论是选民还是投资者,是客户还是经理人,似乎都相信宝贵的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认为精英们做出的决策更加聪明,很少有人相信“乌合之众”也能像专家那样做得如此出色。
但《纽约客》杂志著名的专栏作家詹姆斯•索罗维基却认为我们要么是低估了群体的智慧,要么是高估了精英或者专家们的作用。例如,在搜寻美国沉没的核潜艇“天蝎号”时,缺少信息的大众做出的方位预测精确度超过了军事专家;美国的艾奥瓦电子市场更是准确预测出了施瓦辛格当选州长;好莱坞证券交易所也依靠群体的智慧预测电影的票房收入。
这是一个群体智慧的时代,信息业和传媒业的发展让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只要掌握了激发群体智慧的原则,我们就能在这纷繁的世界自如地生活着。群体的智慧能让著名时装生产商zara始终把握潮流,能让股票投资趋于理性。当然,群体的智慧也能告诉你:为什么会塞车?为什么一家受到顾客青睐的酒店不会人满为患?有什么好方法让你赢得竞猜节目的大奖?
专业主义 豆瓣
作者: [日本] 大前研一 译者: 裴立杰 中信出版社 2006 - 6
这本书着重阐释了真正的专家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的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以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洞见警示人们重新思考专业的内涵与效用,培养并吸纳专业人才。对于企业而言,《专业主义》匡正了世人对“专业”的误解,管理者可按图索骥,寻觅真正的一流人才;对于个人来说,《专业主义》着眼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修炼,为职业人士指明了一条修身之道。
发掘你的竞争力 豆瓣
作者: 李令彬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为什么好学生没有出路,坏学生反倒大有出路?
普通学生可以战胜北大清华学生跨进IBM;高中生可以年薪百万,搏击基金经理;小出纳可以成为猎头公司的抢手货;为什么好学生却只能在底端人才竞争中激烈搏杀?……
读这本书,你将换来的是:
学会取舍,抓住人生发展的关键点;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业;停止无谓重复,学会在每一次机会中提升自己;搭建人脉和职业平台,高效完成计划;更好地赚钱,留出时间做你热爱的事。最为重要的是,它将教会你如何更加聪明(而不是更加卖命)地工作,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更快得到加薪升职,走出职业发展新路径。一旦学会打造无可替代的高端竞争力,你将在不断自我升值中快乐谋生,享受生活,既能玩个痛快,又能干得漂亮!
别告诉我你懂PPT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李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3
此书不同于其他PPT书籍,并没有讲述如何加入动画、如何调整艺术字等具体的PPT制作技巧,而是教你一种态度,一种让你爱上自己工作的热情,一种提高团队战斗力的工作方式。它是基于PPT之上的创意工作方法,不仅让你的PPT更加漂亮,还让你养成一种正确的职业态度和做人艺术,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较之以往的版本,加强版的正文会原汁原味地呈现作者在博雅五周年庆典上的演讲PPT,而光盘中除了作者最新的授课视频外,还有书中所有动画的揭秘,以及读者说“这个可以有”、栗子说“这个不愿加”的内容。
影响力 豆瓣 Goodreads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9.0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B·西奥迪尼 译者: 张力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人们对影响力的运用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应就会不知不觉地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你为什么会说“是”,这一转变中究竟蕴涵着怎样的心理策略?《影响力》这本妙趣横生的书将会告诉你。
长尾理论2.0 豆瓣
The Long Tail: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
作者: [英] 安德森 译者: 乔江涛 / 石晓燕 中信出版社 2009 - 5
《长尾理论2.0》是克里斯·安德森对所有问题最明确的回答。在此书中,他详细阐释了长尾的精华所在,揭示了长尾现象是如何从工业资本主义原动力——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矛盾中产生出来的。长尾现象虽然是明显的互联网现象,但其商务逻辑本身,却是从工业经济中自然而然“长”出来的,网络只是把酝酿了几十年的供应链革命的诸多要素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了。同时,长尾理论转化为行动,最有力、最可操作的就是营销长尾,通过口碑营销,长尾理论将在不可能情况下实现销售。所有的行业都有无限多样化的顾客。品种多样化趋势推动了从机构到个人的权利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控制着网络对话的人不是营销人员,而是用户。营销长尾带来了可信任的、真实的、自然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基层民众的意见,并最终影响到21世纪消费者的行为。
建议所有的商务人士都仔细研读这本“杰出而又及时的著作”。长尾理论是众多企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它将改变企业营销与生产的思维,带动新一波商业势力的消长。而长尾理论的影响不仅限于企业战略,也将左右人们的品位与价值判断。大众文化不再万夫莫故,小众文化也将有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唯有充分利用长尾理论的人,才能在未来呼风唤雨。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长尾理论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Long Tail, The,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
引爆流行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译者: 钱清 / 覃爱冬 中信出版社 2002 - 7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风潮研究为切入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以及产品常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迅速传播蔓延。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一场全城流感;如果个别工作人员对顾客大打出手,或几位涂鸦爱好者管不住自己,也能在地铁里掀起一场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爆发的那一刻,即达到临界水平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引爆点。
格拉德威尔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在书中分析了几种有利于开创流行风潮的性格特征,剖析了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风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商业邮寄广告等,并阐明其背后的导火索。通过大量深具说明力的研究,揭示出发起流行潮并保持其势头的原则和方法。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豆瓣
作者: Stephen R. Covey Free Press 1990 - 9
In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author Stephen R. Covey presents a holistic, integrated, principle-centered approach for solving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problems. With penetrating insights and pointed anecdotes, Covey reveals a step-by-step pathway for living with fairness, integrity, service, and human dignity -- principles that give us the security to adapt to change and the wisdom and power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ies that change creates.

Ingram
A revolutionary program to breaking patterns of self-defeating behavior and replacing them with a principle-centered approach to problem-solving. A pathway to wisdom and power. --This text refers to the Audio Cassette edition.

Book Info
A holistic, integrated approach to solving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problems by becoming principle-centered. Stephen Covey is chairman of the Covey Leadership Center and the nonprofit Institute for Principle-Centered Leadership. DLC: Success-Psychological aspects.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From the Publisher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is a comprehensive program based on developing an awareness of how perceptions and assumptions hinder success---in business as well as presonal relationships. Here's an approach that will help broaden your way of thinking and lead to greater opportunities and effective problem solving. Be Pro-Active: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o make things happen. Begin With an End in Mind: Start with a clear destination to understand where you are now, where you're going and what you value most. Put First Things First: Manage yourself. Organize and execute around priorities. Think Win/Win: See life as a cooperative, not a comprehensive arena where success is not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r exclusion of the success of others.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Understand then be understood to build the skills of empathetic listening that inspires openness and trust. Synergize: Apply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ve creativity and value differences. Renewal: Preserving and enhanving your greatest asset, yourself, by renewing the physical, spiritual, mental and social/emotional dimensions of your nature. Stephen R. Covey is the most respected motivator in the business world today. Learn to use his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and see how they can change your life.
未来是湿的 豆瓣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克莱·舍基 译者: 胡泳 / 沈满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5
一位妇女丢掉了手机,但征召了一群志愿者将其从盗窃者手中夺回。一个旅客在乘坐飞机时领受恶劣服务,她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动了一场全民运动。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啸中,公民们用可拍照手机提供了比摄影记者更完备的记录。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由管理甚少的参与者们撰写的……
不论在何处,你都能看见人们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一部集众人之力的百科全书、一个丢失手机的传奇,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乃至更多事情的影响实际上有着共同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的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聚集一群人并使之行动原本对资源有极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努力都被置于一种制度的垄断之下。今天,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
如同印刷机放大了个人的头脑,电话加强了双向沟通,一系列新工具如即时通信、移动电话、网络日志和维基百科也强化了群体交流。因为人类天生就擅长群体工作,所有能够强化群体努力的东西终会改变社会。商业模式以一种令人头晕目眩的速度被改变,更大的社会影响达到极为深刻的程度,以致我们无法认识。现在一个拥有笔记本电脑的人可以掀起一场颠覆10亿美元产业的运动。
在本书中,克雷·舍基,一个新文化的最敏锐的观察者,对此种社会革命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给予了明晰而富有穿透力的解析,并思考了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
免费 豆瓣
Free: The Future of a Radical Price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克里斯·安德森 译者: 蒋旭峰 / 冯斌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在《免费:商业的未来 》这本书,克里斯·安德森认为,新型的“免费”并不是一种左口袋出、右口袋进的营销策略,而是一种把货物和服务的成本压低到零的新型卓越能力。在上世纪“免费”是一种强有力的推销手段,而在21世纪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究竟什么是免费商业模式?根据克里斯·安德森的说法,这种新型的“免费”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以电脑字节为基础上的经济学,而非过去建立在物理原子基础上的经济学。这是数字化时代一个独有特征,如果某样东西成了软件,那么它的成本和价格也会不可避免地趋于零。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
对我们个人来说,“免费”是一种涤荡旧有思维的商业体验,而对企业来说,“免费”更多的是一种生存法则,一种可以改变旧有发展模式而实现脱胎换骨的“动力机器”。
从历史看管理(第二版) 豆瓣
作者: 许倬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路径来阐释现代管理学,推陈出新地揭示了有关制度、系统的演变原理,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可贵参照。
许先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很难得地记录了两千多年来的管理历程。从商周到清末,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努力完善政府的职业化管理,由此成就了变化无穷的中国管理系统。经济体作为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公司,小到个体,无一不在变化中自我调试,以求胜出。恰如短跑竞赛,在预设的鸣枪“砰”之后,跑道上的选手风驰电掣,但最终谁能折桂,有很多变数就在其中。
中国几千年来,文官组织的成效得失,颇可从历史记录中勾勒其轮廓。为此,我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讨论,可谓是史学专业对管理学专业的他山之石,或可为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提供另一观察的角度。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许倬云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一定有许多可供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只从国外引进管理知识,我们必须发掘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不仅要洋为中用,而且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相信,读者从本书中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史学大家提炼的管理智慧。我希望,本书的出版将不仅激励更多的历史学者投身于管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会使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对历史发生兴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维迎
责编推荐
比艰深史学研究更浅显,
比管理理论更生动,
史学与管理学互动,
生动而到位的阐释,
相信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为各位读者提炼的管理智慧将使您受益匪浅。
The One Thing You Need To Know 豆瓣
作者: Marcus Buckingham Simon & Schuster Audio 2005 - 3
The principal author of the extraordinary bestsellers "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 and "Now, Discover Your Strengths" offers a dramatically new way to understand the art of success. Great managing, great leading, and career success -- Buckingham draws on a wealth of examples to reveal the single controlling insight that lies at the heart of each. Lose sight of this "one thing" and even your best efforts will be diminished or compromised. Success comes to those who remain mindful of the core insight, understand all of its ramifications, and orient their decisions around it. Buckingham backs his arguments with authoritative research from a wide variety of sources, including his own data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individuals at every level of an organization, from CEOs to hotel maids and stockboys. In every way a groundbreaking audiobook, "The One Thing You Need to Know" offers essential performance and career lessons for businesspeople at all career s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