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
從自由到壟斷(全2書) 豆瓣
作者: 朱嘉明 遠流出版 2012 - 1
凱恩斯在《貨幣論》裡頭有一句話:「如果以貨幣為主線,重新撰寫經濟史,那將是相當激動人心的。」這部《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兩千年》就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對中國歷史的一番梳理和解讀。
在這部耗時十年完成的著作,朱嘉明不僅思考當年中國大陸經濟改革之後,人民幣如何從沒有「含金量」、同時也不具備一般貨幣功能的通貨,走向市場經濟、進而發生通貨膨漲的過程,他更從歷史的脈絡,去看待貨幣在中國過去兩千年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有了許多新的見解。
秦始皇滅六國,中國從此走入中央集權的皇權統治,但其中當時的統治技術還不足以管理這麼大的國家,因而貨幣經濟這一塊,向來是歷朝歷代鞭長莫及的,也因此,中國的貨幣經濟向來表現出濃厚的自由經濟色彩。而秦朝本身的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統一幣制,造成通貨緊縮,「錢貴物賤」。
中國向來是以政治力量的強弱來評判一個朝代的表現。所以像南宋,一般認為是不及格的朝代,但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來看南宋,由於南宋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所積累的財富足以支撐與蒙古長達三十年的軍事對抗,甚至,在蒙古滅宋之後,宋朝的貴金屬財富成為蒙古維持一個橫跨歐亞帝國的資本。
像這樣不同於一般看待歷史的見解,在書中處處都是。而這本書就現實層面最重要的關注在於: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法幣改革以失敗告終,且為人民幣登場鋪了路。在作者眼中,人民幣是法幣的一種延續,而其基本想法都與凱因斯的貨幣思想相關。
目前的人民幣是一種「雙重」壟斷的貨幣,國家對貨幣發行權的壟斷和對支持人民幣的物資資源的壟斷。人民幣成了完全依賴於政府和國家信用的紙幣。在人民幣制度下,中國人民財富的形態只有人民幣,而人民幣為國家壟斷,國家透過人民幣供給數量和物價的不斷變動,實現國民財富的重分配。
在這樣的情形下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能否取代美元,以及如何控制通貨膨脹,都存在許多變數,本書在這部份,恰可提出多角度的觀照。
中国货币演变史 豆瓣
作者: 千家驹/郭彦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出现过布钱、刀币、圆钱、五铢钱、通宝、制钱、银两、银元、铜元以及牺牲品类金银币、谷帛币和纸币,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币材广泛,堪称世界货币之冠。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和经纬分明的图表,向读者介绍了各类货币在中国各个朝代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情况。对于历代农民起义军的货币和人民币亦作了专门介绍。
书中对中国历代货币的产生、发展及流变作了条理分明,言简意赅的阐说,尤其是大量的图表,更有助于读者对全书内容获得一个总体印象。本书是两位作者数十年潜心研究的结晶,问世后二十年来在钱币爱好者和研究者中已有定评。
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豆瓣
作者: 王毓铨 1990
再版的话
这本书是《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的修订版,原书早已绝版,需求者时所闻,至有人径函作者求索,或询问是否尚处可买到。近三十年来,先秦古钱出土地广量夫,且有前所未见旧作所无者,亟应补入旧作中些缺陷,也亟应改正。因友人建议,遂决意修订补充再版,并改名为《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修订补充的内容,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1、删除赝品,代以真品。
2、改正错误释文,删省疑问释之文,补入新出土古钱资料,并修改补充有关论述。
3、删除、更换并增添部分图版,改制部分图表。
本书之改订再版,得助于裘锡圭、吴荣曾二位先生者实多,1978年裘先生《战国货币考》发表,使过去许多疑雅钱文不少获得正读,尤以圆肩圆足三吼布钱文为最。修改前,作者曾函裘、吴二先生指教。他两位的指点是多方面的,条目很多,主要的是改正误读的钱文修改相应的论述,剔除赝品,增加“旆布”“两甾”并指出古钱之名布源于布帛之布,不源于农具镈,?、?不当读杲(梁),等等,细致的不能在这里详说。凡应据以修改的,多已采入本文。承蒙二位的好意,允许将他们写給我的长篇意见书附于本版之末,使读者可以知我是怎样根据他们的提示修改的,还什么是应当修改而没有修改的,还有什么是供我继续考虑修改的。
中国历史博物馆耿宗仁先生对修改工作极为热心。闻讯后,即驾临指导。建议于正文中增补楚“旆布”、银布两节,删除图版中古齐刀赝品两件,空首布赝品一件,更换图版,并惠赠馆原始布三品拓本,东周西周圜钱拓本,楚“旆布”二品拓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颔先生惠赠所著《魏币?布考释》,使我得据以改“虞”为“陕”。又蒙寄赠山西侯马出土的空首布二品照片及原平出土的小直刀四品拓本。
文物出版社俞篌尧先生也很热心,代为征得河南扶沟出土的银布照片。
对于以上诸位先生的热情帮助,作者于此深致谢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给予印刷出版方便,使作者得將新版贡献于读者,应于此一并深致谢
本版中错误不妥之处仍在所难免,尚祈海内外学人辱賜瞻
,幸甚。
1981.3·1
【注:?代表甲骨文原文】
中国货币论(上下) 豆瓣
作者: [奥] 耿爱德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5
本书作者为奥地利学者耿爱德,分为上、下两册。全书重点论述了中国的金属硬币,分为银部、金部、铜部三编,对中国货币之流通、种类、市场分布、产地、外汇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勾勒了中国货币发展脉络,对后人解读、研究中国货币,尤其是金属货币助益良多。
Gold 豆瓣
作者: Bernd Stefan Grewe C.H.BECK 2019 - 5
"Am Golde hängt, zum Golde drängt doch alles" - als Grabbeigabe findet es sich in frühen Kulturen, in Form von Kronjuwelen symbolisiert es Herrschermacht, während des Goldrausches zog es tausende Abenteurer in seinen Bann, in den Goldminen der Welt floriert bis heute das Geschäft der Ausbeuter auf Kosten der Arbeiter und noch bis weit ins 20. Jahrhundert diente es als Garant für Währungsstabilität.
Bernd-Stefan Grewe erläutert in seiner ebenso spannenden wie informativen Globalgeschichte dieses ganz besonderen Elements die politische, wirtschaftliche und kulturelle Bedeutung des Goldes für die Menschh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