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鼠疫 Goodreads 豆瓣
La Peste 所属 作品: 鼠疫
9.1 (434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刘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8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银河铁道之夜 豆瓣
所属 作品: 银河铁道之夜
7.4 (16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泽贤治 译者: 王小燕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6
本书是宫泽贤治作品集,收录了《夜鹰星》《双子星》《猫的事务所》《奥兹贝尔和大象》和《银河铁道之夜》等五个故事。篇篇经典,图文并茂。
我辈孤雏 豆瓣 Goodreads
When We Were Orphans 所属 作品: 我辈孤雏
7.0 (4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石黑一雄 译者: 林为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英国伦敦,1930年代。少年得志的克利斯托夫·班克斯已经是全英国闻名遐迩的大侦探,他的破案传奇早已在伦敦社交圈中口口相传。然而,多年来,一桩未解的悬案却久久地在名侦探的心头挥之不去,那便是儿时他生身父母在旧上海滩的离奇失踪案。“追逐着父母消逝的暗影”,我们的主人公从纸醉金迷的伦敦上流社交圈一路寻觅,最终回到了侵华日军炮口下的上海。这绝非一次温存的归乡。在这座曾经车水马龙,如今遍地狼烟的城市中,等待着他的是一个黑暗的秘密,一个残酷的真相,而他那福尔摩斯式的童话人生也将如同他的儿时故乡一样,化作一片废墟……
惶然录 Eggplant.place 豆瓣
Livro do desassossego 所属 作品: 惶然录
8.8 (42 个评分) 作者: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韩少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7
★ 文字典雅、精准、洁净,充满了诗性之美和智性之魅,体现其对思想对生活一种智慧的悟力,穿透了尘世和自然。
★ 这是一本意蕴深厚的书,只要你不断阅读,你就会领悟佩索阿博大精深的感知。什么时候阅读都会像初次阅读那样,字里行间总有新的空间浮现出来。
★ 法国头牌大报《世界报》图书副刊刚刚评出1944年解放七十五年来在法国出版的全世界一百部最佳小说之一。
《惶然录》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都是“仿日记”的片断体。它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搜集整理而成。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是个精神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物质化的人……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确。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独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围,使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
日本沉没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沉没
6.7 (17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小松左京 译者: 高晓钢 / 张平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11
故事围绕着日本列岛展开。
小笠原群岛北部一个七十米高的小岛一夜之间沉入海底。负责调查工作的地球物理学权威田所博士与深海潜水艇驾驶 员小野寺俊夫潜入海底,在七千米深的日本海沟发现了大规模的异常现象。与此同时,日本列岛上也发生了新干线工 程被迫停工、高速公路大桥垮塌等事故,各地火山活动频繁、地震不断。为此,日本政府秘密召开了专家听证会,会 上田所发出了日本即将沉没的警报。将信将疑的政府部门立即制定了应付紧急状态的“D-1”计划,展开了绝密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京都大地震”和“东京大地震”的发生,日本面临沉没的事实越来越明朗化,日本政府不得 不在“D-1”计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旨在拯救日本民族的“D-2”计划。当日本沉没的消息公开时,国际社会立即展开了 救援活动,同时,打探日本沉没后远东局势的情报活动也开始了。
日本列岛沉没了。流离失所的日本人开始了历史性的流浪生活。
2021年11月19日 已读
看到天龙川都被“挪到”东京站八重洲出口“附近”终于还是决定看原版了orz。看完补:大体上翻译读起来还是舒服的,但有些细节翻译得草率,小松在原作里提及到的军方舰艇和飞行器都是1970s服役中的真实型号,这方面译者不做考证就硬翻很容易出错,编辑也是大意了,UH-1B、新明和PS-1、榛名号(JS Haruna)等多处有误。天龙川也不在东京。针对原作:主角不是人而是日本岛,只有“沉没”这个剧情线是完整的,人类角色大多是工具人,看不到性格特点,也没有真正连贯的故事线,赋予“所属XX部门的XX”的意义极为有限,直到尾声——主角“日本岛”覆灭——才显出点各自的人味来。再硬的科幻要成为小说也必须要有“软”的人做主角才行,论文无法自成小说。大题材下政治家和国际格局的描述更像是“为了证明我想到了就提一嘴”
外国文学 日本 科幻小说
日本沈没 下 豆瓣
作者: 小松 左京 KADOKAWA 2020 - 4
日本列島に驚くべき事態が起こりつつあるという田所博士の警告を受け、政府も極秘プロジェクトをスタートするが、関東地方を未曾有の大地震が襲い、東京は壊滅状態となってしまう。
日本沈没 上 豆瓣
作者: 小松 左京 KADOKAWA 2020 - 4
【日本推理作家協会賞(第27回)】【新風賞(第8回)】【星雲賞日本長編部門(第5回)】鳥島の南東にある無人島が一夜にして海中に沈んだ。深海潜水艇の操艇責任者の小野寺は、地球物理学の田所博士とともに調査し、海底の異変に気付く。以後、日本各地で地震や火山噴火が頻発し…。日本SF史に輝くベストセラー。
护士的故事 豆瓣
The Language of Kindness: A Nurse's Story 所属 作品: 护士的故事
7.6 (9 个评分) 作者: [英] 克里斯蒂·沃森 译者: 王扬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 - 4
20年的护士生涯,我为此付出许多,但收获更多。我想同你分享这桩非凡事业中的悲伤与喜乐。跟我一起走进病房,历经出生到死亡;穿过儿童特护区,推开双扇门来到内科病房;响应电铃敲击的哔哔声,奔跑过走廊,路过药房和职工餐厅,来到急诊室。我们将探索医院本身,以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沿途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有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你可能早已熟悉这些人,因为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我们都受到过他人的照护。我们每个人,都是护士。
ossi di seppia 豆瓣
Eugenio Montale
作者: Eugenio Montale Mondadori (11 novembre 2003) 2003 - 11
Sinossi
"Ossi di seppia" è un grande classico, una tappa esistenziale nel cammino della poesia europea del Novecento, un'opera in cui la tensione ininterrotta del pensiero si esprime nella sintesi di uscite folgoranti, ma anche nell'articolarsi per immagini della meditazione lirica. Il libro si propone come strumento non solo di lettura ma anche di approfondimento e studio degli "Ossi di seppia". Il testo, corredato da un cappello introduttivo e da un commento a cura di Pietro Cataldi e Floriana d'Amely, è infatti accompagnato dall'importante saggio di uno dei nostri maggiori critici, Pier Vincenzo Mengaldo da un profilo biografico dell'autore, da una bibliografia sull'opera e da un intervento di un poeta e critico come Sergio Solmi.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豆瓣
作者: [美]欧·亨利 译者: 王晋华 2018 - 4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收录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欧·亨利的38篇经典短篇小说佳作,从各个角度展示欧·亨利的创作。
其中,有氤氲着“心酸的浪漫”的《麦琪的礼物》《*后的一片藤叶》《绿门》,有结局令人啼笑皆非的《警察与赞美诗》《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女巫的面包》,也有于无声处暖人心的《爱的奉献》《提线木偶》,还有看似一本正经、实则荒诞不经的《艾基·舍恩斯坦的爱情灵药》《失语症患者逍遥记》……
这些作品构思精巧、语言诙谐、脍炙人口,结局出人意料,极富生活气息,绘出了众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麦琪的礼物 Goodreads 豆瓣
所属 作品: 麦琪的礼物
8.7 (176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亨利 译者: 张经浩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 7
选收欧·亨利的小说34篇,国外当代文学类重要工具书介绍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均已收入。欧·亨利是位有独特风格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以巧妙的构思、夸张和幽默的文笔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生活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Ловесть о жизни 所属 作品: 一生的故事(全六册)
作者: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王丽丹 姜敏 许力 任明丽 王志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7
◉内容简介
本书为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自传体纪实长篇小说,共分为《遥远的年代》《动荡的青春》《未知世纪的开端》《满怀希望的时期》《投身南方》《漂泊的篇章》六卷。书中既有对往昔岁月的追溯回望、对创作历程的思考探索,亦有对大自然空灵淡远的诗化描绘,作者更是艺术化地书写了与之 同时代的作家 ,诸如布尔加科夫、巴别尔、谢维里亚宁等人的生平轶事。此外还着力刻画了船夫、马车夫等普通人物群像,行文间流溢着生活的厚重感和纯美诗意。从中可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可一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从沙皇俄国到苏联时期的社会历史图景。
◉名人推荐
您是什么人呢——小说家还是诗人?大概,是诗人。
——高尔基
他懂得如何创造一种特殊的、神秘而优美的艺术氛围——我指的是在最高意义上来使用这些词汇。
——英娜•高夫
我要感谢他大师般的技巧,他的严谨、灵感,以及罕见的纯洁。这个温柔和善的人对自己却出奇地苛刻,以此捍卫作家这个崇高的称谓。…假如我今天想要去读帕乌斯托夫斯基,那不是因为赶上了他的某个纪念日,而是因为他是我始终不渝的爱,是我们的爱,我们共同的骄傲。
——伊•爱伦堡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清新自然,如阳光般明媚,其中蓄满凝缩了的青春能量。这些作品神采飞扬,激动人心,没有颓唐的情绪,有的是一如既往的南方的大海带着咸味的气息以及炎热的正午时分的光芒。
——尤里•邦达列夫
他不是一个像安徒生和格林那样的童话讲述者,他是一个故事讲述者,他用他的故事减轻了善的难度,减轻了人们用新的目光看世界的难度。
——什克洛夫斯基
魔鬼作坊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魔鬼作坊
作者: [捷克]雅辛·托波尔 译者: 李晖 花城出版社 2019 - 7
本书是蓝色东欧第五辑作品,故事发生在泰雷津。这座城镇是著名的城堡旧址,也是昔日的纳粹监狱。一位年轻小伙儿自幼在这里幸福成长,直到某天出现的一场变故导致他被迫离开。多年以后他重返泰雷津,并且参加了当地保护旧城的运动。然而没过多久,当权者开始进行残酷镇压,混乱也接踵而来。叙述者在不知不觉中只身逃往他国,但那里新近发生的系列可怖事件,又把他进一步推向他希望逃离的诸种罪恶。
直白、精彩、不乏黑色幽默。《魔鬼作坊》绘制出一幅让人深感困扰的画像。它描摹了两个东欧国家在如何面对旧日魂灵时的困惑,并且发出疑问:我们应当在哪一时刻将往事彻底交还给历史?
博物志 豆瓣
所属 作品: 博物志
作者: [法国] 勒纳尔 译者: 蔡惠廷 花城出版社 2004 - 5
《博物志》内容简介:他大清早从床上跳起,只在神志爽朗,心头清净,身子轻得好像夏衣一般的时候才出门。他一点儿吃的东西也不带。一路上,他饮着新鲜的空气,大力地吸着健康的香味。他把猎具留在家里,他只需把眼睁开便够了,眼睛用来当网罟,各种形象会来自投罗网的。
首先投入网里来的是路的形象。它夹在丰绕地结着野梅与桑椹的两道篱笆之间,露出它骨头般的光溜溜的石子和它破裂的血管似的车辙。
刀锋 豆瓣
所属 作品: The Razor's Edge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戴珩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 - 8
此书出版于1944年,是一部文学杰作。它是毛姆1940年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书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而且书中的“我”就用了毛姆自己的真名实姓。它是以20世纪侨居英国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写成的。小说重点写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拉里在飞行队里结识了一个好友――爱尔兰青年帕特西。帕特西是一个充满活力、技术高超的飞行员,在一次空中遭遇战中,他为了救助拉里而中弹牺牲。为此,拉里的精神受到了巨大震动,开始对人生感到迷们和不解,他弄不懂人生为什么会有恶和不幸。战争结束后,拉里没有像别人那样入大学深造,也没有去就业,而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为此,他先丢下未婚妻来到西方文化之都巴黎,两年以后,他又与未婚妻伊莎贝儿解除了婚约,开始从巴黎出发周游世界各地。后来到了印度,在那里,他和宗教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并和一位得道隐士共同生活了两年,通过研读《奥义书》,接受了吠陀经哲学。最后,终于了悟人生。他将自己的一点薄产分散给亲友,只身返回美国,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车司机,永远隐身于纽约喧嚣激荡的人海之中。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满怀敬意的笔触描绘了拉里探求人生意义的历程,深刻地反映了大战之后整个欧洲精神的空虚。小说通过拉里在西方徘徊无路,最后被迫去东方“取经”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一次大战和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和文化没落,并表现了作者企图从东方文化中获取新鲜血液来挽救其生命的愿望。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拉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示了两次大战之间那个特定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现了自己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尽管作者在本书开头声称,他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可述,但他还是凭借其高超的叙事技巧,牢牢地抓住了读者。作者本人在书中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旁观者和见证人。整个故事乍看起来似乎不太连贯,但实际上,由于作者的出场,巧妙地使其连接起来,并显得曲折有致。
诚如作者在小说中所说,他写这本书并不想阐述吠陀经哲学,他无意向读者推荐吠陀经哲学,也不想让人人都学拉里。他只是借助自己书中的人物,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为那个时代存照。
刀锋 豆瓣
所属 作品: The Razor's Edge
8.0 (1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秭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
1944年,在二战的硝烟中,《刀锋》出现在饱受战争煎熬的读者面前。实际上,本书的写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作者在美国游历时写就的。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青年莱雷为好友在战争中猝然死亡,而开始向自己的内心展开深刻的追问: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战后,拉里在故乡感受着美国建设一个“宏伟而繁荣的时代”的热潮,却难以置身其间。他执拗地要寻求心中那个让他难以割舍的疑问。他在书籍中发掘,在静思中梳理。为此,他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与热情,甚至解除了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之后远遁法国,再后,开始周游世界。在印度,他从东方的《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
土星之环 豆瓣
Die Ringe des Saturn 所属 作品: 土星之环
8.6 (61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 闵志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8
☀内容简介
悼念上升的幻觉
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
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
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
本书是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回忆讲述各种奇异的故事,如托马斯·布朗的头颅、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康拉德的非洲之行、中国的宫廷火车、糖与艺术的历史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耶路撒冷神庙的模型、诺维奇的蚕桑业,等等。
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媒体推荐
塞巴尔德的书写具有道德重量和忧倦智慧,它超越了文学,进入了神谕般的境界。
在现代文学中他的声音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存在,也许还需要十年才能完全领会其言语的重量和精细。
——《纽约客》
这本书就像一个你想永远做下去的梦。
塞巴尔德完成了每个作家梦寐以求的工作。《土星之环》闪耀着人类心灵的光辉和坚韧。
——《纽约时报书评》
塞巴尔德就是这样罕有的存在:一个无法效仿的创作者,他创造的不同凡响的句子像水晶一般,同时折射并放大了它们的意义。
——《书单杂志》
秘鲁传说 豆瓣
Tradiciones peruanas 所属 作品: 秘鲁传说
作者: [秘] 里卡多·帕尔马 译者: 白凤森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1
秘鲁文学之父帕尔马不朽之作
流传秘鲁民间的《一千零一夜》
历史、民俗、传说、逸闻……
鲜活再现秘鲁三百年历史风貌
◎内容简介
《秘鲁传说》是秘鲁作家里卡多·帕尔马的代表作品,“传说”是里卡多·帕尔马创造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一种把历史纪事、逸闻传奇和风俗故事融为一体的秘鲁 式文学。书中讲述的故事自印卡时期始,到共和国时期结束,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艺术创作,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鲜活地凸现出来,生动地再现了三百年间秘鲁的历史风貌。
关于“传说”的创作,它的出发点或借口,可以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则未被证实的传闻,一则珍闻掌故,一件人物传奇,一句谚语或俏皮话,一个成语……题材确定后,以这个事件或人物(或拟人化的东西)为核心,运用想象力进行艺术加工,结构情节,编织对话,描写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编辑推荐
🌟一部妙趣横生的秘鲁风情画卷,鲜活再现秘鲁三百年的历史风貌。
🌟西班牙美洲文学经典重现,评价极高的秘鲁文学遗产。
🌟秘鲁“文学鼻祖”里卡多·帕尔马脱离西班牙文学规范,走向发现本土艺术才能的第一步。
🌟印卡人的美丽传说,西班牙人的残酷统治,波澜壮阔的独立战争,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秘鲁传说》通过新创的文学体裁,将秘鲁的历史纪事、逸闻传奇和风俗故事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秘鲁生活图景。
◎名人推荐
传说是民间故事又不是民间故事,是历史又不是历史。它的形式轻松而愉快,叙述迅速而幽默。这就像做糖衣丸,把它们分发给公众,自己用不着有顾虑点儿,一点儿谎话,一剂从来都是极少的真实性,加 上一大堆既文雅又粗俗的文笔,这便是创作《传说》的处方。
——阿图罗·托雷斯—里奥塞科,《拉丁美洲文学简史》
传说不是轶事,不是历史,不是民间文学,不是风俗主义场景的组合,不是想象的产物也不是现实的产物。不是这一切,也是这一切,是一系列文章、故事、传奇、风俗画面、轶事和趣闻的几乎无穷无尽的展览。
——西班牙文学史家迪亚斯-埃查里
◎后浪文学「西语文学补完计划」第四本,此系列已出版《一千零一次死亡》《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帝国轶闻》
豆瓣
Il Gattopardo 所属 作品:
9.8 (8 个评分) 作者: (意)兰佩杜萨 译者: 费慧茹 艾敏 等译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 5
目 录
译者序言
E.M.福斯特引言
豹 (费慧茹 艾敏 译)
第一章 亲王其人
第二章 多纳富伽塔
第三章 堂法布里契奥的烦恼
第四章 多纳富伽塔之恋
第五章 彼罗内神父返乡
第六章 舞会
第七章 亲王之死
第八章 尾声
莉海娅 (袁华清 译)
瞎眼的猫 (费慧茹 译)
幸福与法规 (吕同六 译)
我幼年呆过的地方 (郝一匡 译)
编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