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元年 - 标记
边城 豆瓣
8.6 (454 个评分)
作者:
沈从文
/
黄永玉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 4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这篇作品如沈从文的其他湘西作品,着眼于普通人、善良人的命运变迁,描摹了湘女翠翠阴差阳错的生活悲剧,诚如作者所言:“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来都显得相当理想化,颇有几分“君子田”的气象。当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隐伏着社会矛盾的影子。作者亦不曾讳言他的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边城》写出了一种如梦似幻之美,像摆渡、教子、救人、助人、送葬这些日常小事,在作者来都显得相当理想化,颇有几分“君子田”的气象。当然,矛盾也并非不存在,明眼人一看便知,作者所用的背景材料中便隐伏着社会矛盾的影子。作者亦不曾讳言他的写作意图是支持“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
月亮与六便士 豆瓣 Goodreads
The Moon and Sixpence
8.4 (292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徐淳刚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惊世杰作。就在此时,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之前,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惊世杰作。就在此时,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之前,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春雪 豆瓣 Goodreads
春の雪
9.0 (10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春雪》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川端康成把《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是作者“绚丽才华的升华”。三岛本人曾总结说:“《春雪》是王朝式的恋爱小说,即写所谓‘柔弱纤细’或‘和魂’”。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故事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子求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故事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子求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水云:沈从文散文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8
沈从文逝世30周年纪念版
获得沈从文长子沈龙朱认可推荐
再现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与深切乡愁
...................
【编辑推荐】
◆沈从文逝世30周年纪念版,沈从文长子沈龙朱认可推荐之作,尊重沈从文的文学地位与气质,严格比照张兆和编本四次精校。
◆ 所选篇目有《湘西》中的回忆,《湘行散记》中的写意、也有水云流动的四处风景和沈从文长居城市后的人生感悟,一本在手,读懂沈从文笔下的细腻与绣在文字里的乡愁。
◆ 乡土气、野气、静气合一。文字沉着,篇幅适中,装帧雅致。其文其质,无论冬夏,总能静心平气。
◆设计轻盈典雅,开本小巧便携,纸张轻盈舒展,装帧烫有珠光白,秀美精致,爱不释手。
◆ 用纸环保舒适,芬兰轻型原浆纸,不漂白,无添加,本色如其承载的文字。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沈从文散文精选集,选篇均以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与故土情结为背景。沈从文是在沅水上毕的业,数次在沅水上走走停停,记下途中所见、所感。所选散文有作者《湘西》中的回忆、《湘行散记》中的写意,也有水云流动的四处风景和从文长居城市后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些散文,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作者对水这一审美意象的眷恋,也可以体会到虽然离乡多年,但深刻于作者骨血中的、对故土无法割舍的情结。
...................
【名人推荐】
从文一方面很有修养,一方面也很孤僻,不失为一个特立独行之士。像这样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如何能不做了时代的牺牲?
——梁实秋
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汪曾祺
可以设想,非西方国家的评论家包括中国的在内,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金介甫
我们读他的作品,好像在沙漠炎曰中跋涉数百里长途之后,忽然走进一片阴森蓊郁的树林,放下肩头重担,拭去脸上热汗,在如茵软草上躺了下来。顷刻之间,那爽肌的空翠,沁心的凉风,使你四体松懈,百忧消散,像喝了美酒一般,不由得沉沉入梦。
——苏雪林
获得沈从文长子沈龙朱认可推荐
再现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与深切乡愁
...................
【编辑推荐】
◆沈从文逝世30周年纪念版,沈从文长子沈龙朱认可推荐之作,尊重沈从文的文学地位与气质,严格比照张兆和编本四次精校。
◆ 所选篇目有《湘西》中的回忆,《湘行散记》中的写意、也有水云流动的四处风景和沈从文长居城市后的人生感悟,一本在手,读懂沈从文笔下的细腻与绣在文字里的乡愁。
◆ 乡土气、野气、静气合一。文字沉着,篇幅适中,装帧雅致。其文其质,无论冬夏,总能静心平气。
◆设计轻盈典雅,开本小巧便携,纸张轻盈舒展,装帧烫有珠光白,秀美精致,爱不释手。
◆ 用纸环保舒适,芬兰轻型原浆纸,不漂白,无添加,本色如其承载的文字。
...................
【内容简介】
本书为沈从文散文精选集,选篇均以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与故土情结为背景。沈从文是在沅水上毕的业,数次在沅水上走走停停,记下途中所见、所感。所选散文有作者《湘西》中的回忆、《湘行散记》中的写意,也有水云流动的四处风景和从文长居城市后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些散文,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作者对水这一审美意象的眷恋,也可以体会到虽然离乡多年,但深刻于作者骨血中的、对故土无法割舍的情结。
...................
【名人推荐】
从文一方面很有修养,一方面也很孤僻,不失为一个特立独行之士。像这样不肯随波逐流的人,如何能不做了时代的牺牲?
——梁实秋
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汪曾祺
可以设想,非西方国家的评论家包括中国的在内,总有一天会对沈从文作出公正的评价: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金介甫
我们读他的作品,好像在沙漠炎曰中跋涉数百里长途之后,忽然走进一片阴森蓊郁的树林,放下肩头重担,拭去脸上热汗,在如茵软草上躺了下来。顷刻之间,那爽肌的空翠,沁心的凉风,使你四体松懈,百忧消散,像喝了美酒一般,不由得沉沉入梦。
——苏雪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马汉麟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 9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书是马汉麟先生多年从事古汉语研究的作品,主要针对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等十四个重要方面做了解释和说明,对于当今的读者了解古代文化、扫清阅读古文中的障碍非常有帮助。是《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向广大读者而推出的插图典藏本。有两大特色——插图和笺注。插图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物照片、地图、解构图、复原图中精心遴选出来的,近两百帧,每帧配有简明的图注。为读者更全面、深刻、直观、明晰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实足的方便。笺注是为原文做的解说和评述,这样更便于读者领会马汉麟先生文字的高妙,明了古代文化的种种意趣,以及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同时美化版面,正文、笺注、图注部分字体各不相同,并且在笺注文字下配有底色,以和正文区别,一目了然。“五四”以来,我们和文言文的时代愈隔愈远,但是文化总源远流长,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和过去撞个正着。为了下次邂逅时不感突兀,请悉心阅读这本难得的文化说明书吧。
中国小说史略 豆瓣
9.5 (37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 1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共有二十八篇,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迄于清末谴责小说。还全面辑录了鲁迅先生关于古代小说研究的文字,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包括序言、通信等,从中可以了解他对古代小说之研究的演变过程。
《中国小说史略》率先把小说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加以系统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中国小说史的独立体系,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先生作了大量的史料勾稽、考证工作,并据此作了许多精当卓越、言简意赅的评论。此次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中国小说史研究专家郭豫适先生在其导读部分着重介绍了鲁迅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以利读者更好地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从而更进一步领略民国时期的学术风貌。
《中国小说史略》率先把小说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加以系统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建立了中国小说史的独立体系,为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先生作了大量的史料勾稽、考证工作,并据此作了许多精当卓越、言简意赅的评论。此次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中国小说史研究专家郭豫适先生在其导读部分着重介绍了鲁迅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以利读者更好地阅读《中国小说史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从而更进一步领略民国时期的学术风貌。
红楼梦 豆瓣
9.4 (14 个评分)
作者:
曹雪芹
三秦出版社
2016
- 11
本版前80回据脂本全新精校,以程高本后四十回补足全文。吸纳近几十年来重要的红学研究成果,参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当代校本,博采众长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勘误。在字词、文本结构、语言风格上全面恢复作者原笔文字。是《红楼梦》226年出版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读红楼必读脂批, 读懂并解密红楼的第一把钥匙,本版精选对当今读者真正有价值的脂批、配合简明注释及图解、工笔风格的精美大观园全图、功能性书签,都为了能让当今的读者更轻松地阅读,更容易地理解“原貌红楼梦”的精髓。
*
【版本特色】
一、 关于底本的选择
本版前八十回以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为底本(即甲戌本16回,甲戌本所缺据己卯本,甲、己皆缺据庚辰本),综合参考其它脂本,及程本系统重新勘校整理,以程本后四十回补足全文。
程本系统的本子只作部分参考,程本对作者原笔文字作了大面积的改动,虽然小部分的修缮有其合理性,但大部分的改动是非常糟糕的。如为了符合后40回结局而对前文的部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了重新规划,严重违背作者原意。也有因不理解作者原笔而发生的误改。更有些是带着卫道士习气的篡改,书中对市井人物的刻画和描写中,有大量粗俗的俚语表达,如第28回“那婆子道:你妈的屄……”第59回“这编的是你娘的屄……”等等。后期手抄本的整理者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在程本中尤为明显,几乎遭到全面删除,这导致了书中原本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扁平化。凡此种种对《红楼梦》的艺术价值都是一种严重的损伤。
*
同时本次勘校没有全部以庚辰本为底本,也是考虑到庚辰本亦有大量篡改痕迹,甲戌本与庚辰本之间的优劣之分,这里略举几例:
甲戌本 到坐下个病根儿
庚辰本 到作下个病根儿
甲戌本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长的这么大了?”
庚辰本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的这们大了?”
甲戌本 年小时,托着你那老的福
庚辰本 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文意已发生改变)
甲戌本 宝钗道:“也不觉什么,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也就罢了。”
庚辰本 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甲戌本 花谢花飞飞满天(葬花词)
庚辰本 花谢花飞花满天
甲戌本是唯一没有出现后人篡改痕迹而最接近原稿的一种本子,两相对照极易发现甲戌本最能体现《红楼梦》口语化创作的特征,精准、凝练、拙朴、灵动、逼真、贴近生活。
然而从庚辰本(己卯本)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改笔,往往是刻意地对原文进行补改,使之保持精确、完整的语法结构。这种改动看似更整齐规范,实则失去了文字原有的逼真和生动,呆板而又啰嗦,对《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是极大的损伤。
但甲戌本仅有16回,无法窥其全貌,对于甲戌本所缺的章回,只能通过甲戌本呈现的语言特征及规律作合理推演,以此为标准,作为各本异文作取舍的一大依据。由此尽可能地贴近作者原笔,尽可能地呈现《红楼梦》原始的语言风貌,而这一点是我们较为坚持也是大胆的尝试。此种汇校无异于百衲,但也唯有此种作法才能满足本版近乎苛刻的初衷,最大程度地接近原稿面目。
*
二、 本书的勘校思路
作为距作者去世尚有9年的稿本,再加上过录者的误抄,甲戌本自身也并非完美,因此即使在以甲戌本为底本的数回勘校中,也不得不参考其他各脂本。目前所存的各种脂本以及程高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我们勘校的一大原则就是:在各本出现异文时,并不简单地据底本做取舍,而是综合考虑各脂本之间的考据学知识、本书的创作环境,作者的写作风格、价值观倾向等方面。
基本准则如下:
1、在无明显讹误的情况下,尊重底本原文,不擅自妄补妄改;
2、对各脂本异文的取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受底本所限;
3、特殊情况下体现作者原意重于追究源本“原笔”;
4、各本皆“不通”的地方,无确切证据不擅改,按底本原文,以待论证。
5、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时,广泛收集更多的论证材料作最优取舍,不人云亦云,亦不受“权威版本”“权威红学家”所限。
*
三、 新版《红楼梦》正文的几大重要特点
1、 恢复手抄本时代的完整结构,即增加部分脂批(包括回前墨、回后评);
2、 恢复作者原笔的回前诗(部分章回)
3、 修正几处“脂批混入正文”的现象,此几处基本都是争议较多的历史疑案,本次编校经过详实论证,作了更正。比如第二十八回:
人民文学2008版《红楼梦》: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周汝昌所校2010版《石头记》: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六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
果麦新版《红楼梦》: 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脂批: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除此之外:还包括:
第1回:回首第一大段文字,由正文挪至回前墨。
第13回:只听得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脂批:正是丧音]。
第13回:只见秦业、秦钟并尤氏的几个眷属[脂批:伏后文,尤氏姐妹]也都来了(“尤氏姐妹”误入正文)
第19回:若说出名字来话长,[脂批:真真新鲜奇文]竟是写不出来的。
第63回: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脂批: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本是男子]
第66回:真真一对尤物[脂批:可巧,他又姓尤] (“他又姓尤”误入正文)
第77回:我待不说,又掌不住,你太也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岂是你读书的男人说的。草木怎么又关系起人来?[脂批:若不婆婆妈妈的,真也成了个呆子了。]
4、 第64、67回的底本选择问题
甲戌、己卯、庚辰三大脂本皆缺此二回,其中列藏本文字被认为是较早的文字,但第67回的列本文字过于糟糕,似非作者原笔,反而程本文字较为完善和流畅,故本次勘校,第64回以列本为底本,第67回以程乙本为底本校。
5、 对于差异较大的二十几个章回的回目,本版作了重新整理和采纳。确定非作者原笔而质量不佳的回目不再狗尾续貂(如第18、80回回目、)
6、 对第17、18回作了重新分回,回目尊作者原笔。
7、 重新整理多处因断句不当导致语句不通,甚至改变文意的现象。如第36回王熙凤指桑骂槐赵姨娘:
以往断句: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本校断句: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以往的断句由于对红楼梦口语化创作特点理解得不够,搞不清此处“咱们”的含义,如此断句直接改变了王熙凤的说话特征和形象。
8、 对原文的一些矛盾之处作了处理
如第27回“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嬛们都在园内顽耍”,此时尚未有“巧姐”之名,大姐后更名巧姐,据前文描述二者为同一人。此处当为作者笔误或改漏的文字,故本校删掉“巧姐”。
其他诸如 “待书” “侍书”,取最早出现的“待书”做统一;“茗烟”“焙茗”取“茗烟”作统一(程本补写交代了改名一事,但文笔拙劣)等。
9、 保留所有原文中较为精确的古汉语用字,而不作近义的现汉转化。对超过120组字词重新制定规范,在尽量保留作者原笔文字的同时也便于当今读者的阅读。
如“撮拥”之“撮”不作“簇”……再如“玩”“顽”,原文规律清晰:愚、钝、痴、淘气、游戏、小物件指向等皆为“顽”;赏、玩味等皆为“玩”,其规范原则更倾向字源字理。但我们发现目前市场几乎所有版本都对此混淆不清,或直接粗暴地以现汉规范。
*
四、 关于脂批的筛选标准
本校本力图尽可能地呈现《红楼梦》原貌,并通过脂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伟大名著,故遴选了对文本有提示及阐述意义的批语,删除一部分粗浅甚至是误导读者之批。本校本非研究型读本,其遴选标准更倾向于对当今读者具有导读和提示作用的客观性批语。具体细则如下:
1)具有导读意义的部分章回中三大脂本的回前墨、回后评,也包括戚序本较精彩的部分回前墨、回后评。
2)对隐晦正文作必要提示。
3)透露佚失的后几十回原稿里一些重要信息。
4)揭露作者身世、创作环境与创作历程。
5)部分对正文写作技巧的精彩分析。
6)部分与作者、书中人物的精彩互动。
另注:为便于阅读,所录脂批的出处及位置格式不再标明。
*
五、 关于注释
本书注释综合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成果,注重其准确性和针对性,不作主观阐述,不作考据性释义,不作延伸性及脱离文本本身的解释,不给读者带来额外的阅读负担,结合脂批、图解等方式力求方便当今读者阅读。具体细则如下:
1)注释力求简洁准确,非必要处不注明出处
2)文字释义无法满足读者的理解需求,辅以图注
3)对于诗、词、曲、赋不作详注,只对生僻字作基本注解
4)相同条目只注一次,有一词(字)多义的情况,作概括注释
5)作注的对象除正文,也包含脂批
6)文中有一些方言、俗语等,其不同的语境有不同微妙表达,无法通过注释来阐述其意,亦不强行作注,请读者自鉴
7)另有一些原文中的字、词其意难辨,这也涉及正文的勘校问题,不敢妄改原文,待有识之士解惑。
*
六、 主要参考书目
本书的校订借鉴了大量前人的校勘成果,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1.影印《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简称甲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2010年版)
4.影印《石头记》苏联列宁格勒藏本(简称列藏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影印《杨继振藏本红楼梦》(简称杨藏本、梦稿本,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
6.影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简称蒙府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7.影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简称戚序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8.复印电子版《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南京图书馆藏抄本》(简称齐宁本)
9.影印《甲辰本红楼梦》(简称甲辰本,沈阳出版社2006年版)
10.复印电子版《舒元炜序本红楼梦》(简称舒序本)
11.复印电子版《郑正铎藏残本红楼梦》(简称郑藏本)
12.影印《程甲本红楼梦》(简称程甲本,沈阳出版社2006年版)
13.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9第七版)
14.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15.《红楼梦》人民文学新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16.郑庆山校订《脂本汇校石头记》(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17.蔡义江评注《红楼梦》(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18.俞平伯点评《红楼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周汝昌点评本《石头记》(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
七、大观园全图及图解
本版《大观园鸟瞰图》亦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大观园作了重新绘制,其工笔风格的全景式立体图却系首创。
本版《大观园》尽可能符合原文描述外,其山水布局、空间切割、地势的起伏、建筑特征等严格遵循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规则。
绘制这样一幅大观园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主体建筑的位置关系即特征需要符合原文描述,二是主体建筑及其之外的一切都要符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规则,并首次正确绘制出“芦雪广”的具体造型。
除此之外,本版《红楼梦》插图摒弃过去对场景、人物的描绘,而是对书中所提及的,对当今读者已经陌生的各种古代生活元素,来辅助读者的理解。
甚至小到一个书签,也希望能读者的阅读提供方便
*
*
*
希望这个新版本能为广大的红迷朋友、读者们提供多一种选择,红学研究无止境,鉴于《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性及编校团队的才力所限,深知本版定有疏漏,期待各位红学高手斧正,本书另有十余万字的校记,鉴于篇幅所限,未能随文出版,如有质疑请联络:hlm@guomai.cc。欢迎来函讨论
*
读红楼必读脂批, 读懂并解密红楼的第一把钥匙,本版精选对当今读者真正有价值的脂批、配合简明注释及图解、工笔风格的精美大观园全图、功能性书签,都为了能让当今的读者更轻松地阅读,更容易地理解“原貌红楼梦”的精髓。
*
【版本特色】
一、 关于底本的选择
本版前八十回以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为底本(即甲戌本16回,甲戌本所缺据己卯本,甲、己皆缺据庚辰本),综合参考其它脂本,及程本系统重新勘校整理,以程本后四十回补足全文。
程本系统的本子只作部分参考,程本对作者原笔文字作了大面积的改动,虽然小部分的修缮有其合理性,但大部分的改动是非常糟糕的。如为了符合后40回结局而对前文的部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了重新规划,严重违背作者原意。也有因不理解作者原笔而发生的误改。更有些是带着卫道士习气的篡改,书中对市井人物的刻画和描写中,有大量粗俗的俚语表达,如第28回“那婆子道:你妈的屄……”第59回“这编的是你娘的屄……”等等。后期手抄本的整理者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在程本中尤为明显,几乎遭到全面删除,这导致了书中原本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扁平化。凡此种种对《红楼梦》的艺术价值都是一种严重的损伤。
*
同时本次勘校没有全部以庚辰本为底本,也是考虑到庚辰本亦有大量篡改痕迹,甲戌本与庚辰本之间的优劣之分,这里略举几例:
甲戌本 到坐下个病根儿
庚辰本 到作下个病根儿
甲戌本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长的这么大了?”
庚辰本 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的这们大了?”
甲戌本 年小时,托着你那老的福
庚辰本 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文意已发生改变)
甲戌本 宝钗道:“也不觉什么,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也就罢了。”
庚辰本 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甲戌本 花谢花飞飞满天(葬花词)
庚辰本 花谢花飞花满天
甲戌本是唯一没有出现后人篡改痕迹而最接近原稿的一种本子,两相对照极易发现甲戌本最能体现《红楼梦》口语化创作的特征,精准、凝练、拙朴、灵动、逼真、贴近生活。
然而从庚辰本(己卯本)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改笔,往往是刻意地对原文进行补改,使之保持精确、完整的语法结构。这种改动看似更整齐规范,实则失去了文字原有的逼真和生动,呆板而又啰嗦,对《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是极大的损伤。
但甲戌本仅有16回,无法窥其全貌,对于甲戌本所缺的章回,只能通过甲戌本呈现的语言特征及规律作合理推演,以此为标准,作为各本异文作取舍的一大依据。由此尽可能地贴近作者原笔,尽可能地呈现《红楼梦》原始的语言风貌,而这一点是我们较为坚持也是大胆的尝试。此种汇校无异于百衲,但也唯有此种作法才能满足本版近乎苛刻的初衷,最大程度地接近原稿面目。
*
二、 本书的勘校思路
作为距作者去世尚有9年的稿本,再加上过录者的误抄,甲戌本自身也并非完美,因此即使在以甲戌本为底本的数回勘校中,也不得不参考其他各脂本。目前所存的各种脂本以及程高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我们勘校的一大原则就是:在各本出现异文时,并不简单地据底本做取舍,而是综合考虑各脂本之间的考据学知识、本书的创作环境,作者的写作风格、价值观倾向等方面。
基本准则如下:
1、在无明显讹误的情况下,尊重底本原文,不擅自妄补妄改;
2、对各脂本异文的取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受底本所限;
3、特殊情况下体现作者原意重于追究源本“原笔”;
4、各本皆“不通”的地方,无确切证据不擅改,按底本原文,以待论证。
5、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时,广泛收集更多的论证材料作最优取舍,不人云亦云,亦不受“权威版本”“权威红学家”所限。
*
三、 新版《红楼梦》正文的几大重要特点
1、 恢复手抄本时代的完整结构,即增加部分脂批(包括回前墨、回后评);
2、 恢复作者原笔的回前诗(部分章回)
3、 修正几处“脂批混入正文”的现象,此几处基本都是争议较多的历史疑案,本次编校经过详实论证,作了更正。比如第二十八回:
人民文学2008版《红楼梦》: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周汝昌所校2010版《石头记》: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六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
果麦新版《红楼梦》: 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脂批: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除此之外:还包括:
第1回:回首第一大段文字,由正文挪至回前墨。
第13回:只听得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脂批:正是丧音]。
第13回:只见秦业、秦钟并尤氏的几个眷属[脂批:伏后文,尤氏姐妹]也都来了(“尤氏姐妹”误入正文)
第19回:若说出名字来话长,[脂批:真真新鲜奇文]竟是写不出来的。
第63回: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脂批: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本是男子]
第66回:真真一对尤物[脂批:可巧,他又姓尤] (“他又姓尤”误入正文)
第77回:我待不说,又掌不住,你太也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岂是你读书的男人说的。草木怎么又关系起人来?[脂批:若不婆婆妈妈的,真也成了个呆子了。]
4、 第64、67回的底本选择问题
甲戌、己卯、庚辰三大脂本皆缺此二回,其中列藏本文字被认为是较早的文字,但第67回的列本文字过于糟糕,似非作者原笔,反而程本文字较为完善和流畅,故本次勘校,第64回以列本为底本,第67回以程乙本为底本校。
5、 对于差异较大的二十几个章回的回目,本版作了重新整理和采纳。确定非作者原笔而质量不佳的回目不再狗尾续貂(如第18、80回回目、)
6、 对第17、18回作了重新分回,回目尊作者原笔。
7、 重新整理多处因断句不当导致语句不通,甚至改变文意的现象。如第36回王熙凤指桑骂槐赵姨娘:
以往断句: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本校断句: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
以往的断句由于对红楼梦口语化创作特点理解得不够,搞不清此处“咱们”的含义,如此断句直接改变了王熙凤的说话特征和形象。
8、 对原文的一些矛盾之处作了处理
如第27回“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嬛们都在园内顽耍”,此时尚未有“巧姐”之名,大姐后更名巧姐,据前文描述二者为同一人。此处当为作者笔误或改漏的文字,故本校删掉“巧姐”。
其他诸如 “待书” “侍书”,取最早出现的“待书”做统一;“茗烟”“焙茗”取“茗烟”作统一(程本补写交代了改名一事,但文笔拙劣)等。
9、 保留所有原文中较为精确的古汉语用字,而不作近义的现汉转化。对超过120组字词重新制定规范,在尽量保留作者原笔文字的同时也便于当今读者的阅读。
如“撮拥”之“撮”不作“簇”……再如“玩”“顽”,原文规律清晰:愚、钝、痴、淘气、游戏、小物件指向等皆为“顽”;赏、玩味等皆为“玩”,其规范原则更倾向字源字理。但我们发现目前市场几乎所有版本都对此混淆不清,或直接粗暴地以现汉规范。
*
四、 关于脂批的筛选标准
本校本力图尽可能地呈现《红楼梦》原貌,并通过脂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伟大名著,故遴选了对文本有提示及阐述意义的批语,删除一部分粗浅甚至是误导读者之批。本校本非研究型读本,其遴选标准更倾向于对当今读者具有导读和提示作用的客观性批语。具体细则如下:
1)具有导读意义的部分章回中三大脂本的回前墨、回后评,也包括戚序本较精彩的部分回前墨、回后评。
2)对隐晦正文作必要提示。
3)透露佚失的后几十回原稿里一些重要信息。
4)揭露作者身世、创作环境与创作历程。
5)部分对正文写作技巧的精彩分析。
6)部分与作者、书中人物的精彩互动。
另注:为便于阅读,所录脂批的出处及位置格式不再标明。
*
五、 关于注释
本书注释综合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成果,注重其准确性和针对性,不作主观阐述,不作考据性释义,不作延伸性及脱离文本本身的解释,不给读者带来额外的阅读负担,结合脂批、图解等方式力求方便当今读者阅读。具体细则如下:
1)注释力求简洁准确,非必要处不注明出处
2)文字释义无法满足读者的理解需求,辅以图注
3)对于诗、词、曲、赋不作详注,只对生僻字作基本注解
4)相同条目只注一次,有一词(字)多义的情况,作概括注释
5)作注的对象除正文,也包含脂批
6)文中有一些方言、俗语等,其不同的语境有不同微妙表达,无法通过注释来阐述其意,亦不强行作注,请读者自鉴
7)另有一些原文中的字、词其意难辨,这也涉及正文的勘校问题,不敢妄改原文,待有识之士解惑。
*
六、 主要参考书目
本书的校订借鉴了大量前人的校勘成果,主要参考书目如下:
1.影印《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简称甲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2010年版)
4.影印《石头记》苏联列宁格勒藏本(简称列藏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5.影印《杨继振藏本红楼梦》(简称杨藏本、梦稿本,沈阳出版社2008年版)
6.影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简称蒙府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7.影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简称戚序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8.复印电子版《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南京图书馆藏抄本》(简称齐宁本)
9.影印《甲辰本红楼梦》(简称甲辰本,沈阳出版社2006年版)
10.复印电子版《舒元炜序本红楼梦》(简称舒序本)
11.复印电子版《郑正铎藏残本红楼梦》(简称郑藏本)
12.影印《程甲本红楼梦》(简称程甲本,沈阳出版社2006年版)
13.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作家出版社2009第七版)
14.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15.《红楼梦》人民文学新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16.郑庆山校订《脂本汇校石头记》(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17.蔡义江评注《红楼梦》(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18.俞平伯点评《红楼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周汝昌点评本《石头记》(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
七、大观园全图及图解
本版《大观园鸟瞰图》亦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大观园作了重新绘制,其工笔风格的全景式立体图却系首创。
本版《大观园》尽可能符合原文描述外,其山水布局、空间切割、地势的起伏、建筑特征等严格遵循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规则。
绘制这样一幅大观园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主体建筑的位置关系即特征需要符合原文描述,二是主体建筑及其之外的一切都要符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规则,并首次正确绘制出“芦雪广”的具体造型。
除此之外,本版《红楼梦》插图摒弃过去对场景、人物的描绘,而是对书中所提及的,对当今读者已经陌生的各种古代生活元素,来辅助读者的理解。
甚至小到一个书签,也希望能读者的阅读提供方便
*
*
*
希望这个新版本能为广大的红迷朋友、读者们提供多一种选择,红学研究无止境,鉴于《红楼梦》版本的复杂性及编校团队的才力所限,深知本版定有疏漏,期待各位红学高手斧正,本书另有十余万字的校记,鉴于篇幅所限,未能随文出版,如有质疑请联络:hlm@guomai.cc。欢迎来函讨论
惠福帝姬 Ⅰ:香凝黄昏月 豆瓣
作者:
蔓殊菲儿
2015
- 3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马球场上惊鸿一瞥,他身为卑微举子,对面纱吹落的帝姬一见倾心。蔡河水畔,他情不自禁,欲掳她北上。怎料身份曝露,刺客突袭,有情人就此分离……
轻纱舞罢南朝梦,丁香簪发最相思。他身为金国悍将,随大军率铁骑南下灭宋。金军帐内相见,惠福才知,自己魂牵梦萦的男子,竟是敌国王子完颜皓。金将欺凌,金帅觊觎,惠福命途多舛,他以命相护,却又将她囚禁,强取豪夺……国破身辱,生死不能,面对他的深情痴緾,她的恨与爱如春草疯长,故国旧臣出现,惠福的芳心将归于何处?
轻纱舞罢南朝梦,丁香簪发最相思。他身为金国悍将,随大军率铁骑南下灭宋。金军帐内相见,惠福才知,自己魂牵梦萦的男子,竟是敌国王子完颜皓。金将欺凌,金帅觊觎,惠福命途多舛,他以命相护,却又将她囚禁,强取豪夺……国破身辱,生死不能,面对他的深情痴緾,她的恨与爱如春草疯长,故国旧臣出现,惠福的芳心将归于何处?
非暴力沟通 豆瓣
作者:
[美] 马歇尔·卢森堡
译者:
阮胤华
华夏出版社
2015
- 1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沟通方式,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通。
如今,在这个地球上,暴力事件频发,人们的仇恨、矛盾、对立上升到一定程度,似乎必须酿成流血事件才算得以发泄。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和动力,我们完全可以从提升内在自我出发,改善这个局面,改善人类社会的未来,缔造永久的和平。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学习非暴力沟通方式,使用这种爱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倾听对方的请求,达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和真正的和谐共处。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培育对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和谐互助。在使用爱的语言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己爱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沟通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它的培训目前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非暴力沟通》入选了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这次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制作了珍藏版,致力于使非暴力沟通的理念进一步得到推广。
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通。
如今,在这个地球上,暴力事件频发,人们的仇恨、矛盾、对立上升到一定程度,似乎必须酿成流血事件才算得以发泄。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和动力,我们完全可以从提升内在自我出发,改善这个局面,改善人类社会的未来,缔造永久的和平。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学习非暴力沟通方式,使用这种爱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倾听对方的请求,达到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和真正的和谐共处。这,并不是天方夜谭。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培育对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和谐互助。在使用爱的语言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己爱的能力。
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沟通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它的培训目前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非暴力沟通》入选了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这次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制作了珍藏版,致力于使非暴力沟通的理念进一步得到推广。
中国文学史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讲述
/
叶龙 记录整理
天地出版社
2016
- 3
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明朝那些事儿(1-9) 豆瓣
8.7 (263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
- 4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作品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