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
小镇奇谈 豆瓣
8.2 (39 个评分) 作者: 七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8
哪怕掀翻整个宇宙,哪怕抹去九十年代,我们也要带你回来。
退去的历史大潮中淹埋着宇宙的秘密
失落的山中小镇里激荡着科幻传奇
银河奖、星云奖得主七月回首往事之作
用《群星》拯救成都,用《小镇奇谈》拯救自己
【内容简介】
我们走过的1999年,是真正的1999年吗?
当三线建设隐没于历史,神秘的山中小镇依然守护着共和国的核心机密。
可是,这里的居民浑然不觉,依然享受着千禧年到来前的喜悦。
只有四名少年因为同伴的消失,发现了小镇的异常,踏进了秘密的旋涡。
此刻,世界的时间线停滞不前,无数的可能性缠绕在了一起,大爆炸将临。
小镇毁灭在即,人类毁灭在即,宇宙毁灭在即,而那个神秘的透明生物依然沉默不语……
少年们能否令文明重启?
【名家推荐】
《小镇奇谈》有对宇宙终极命题的思索,有对少年人内心世界的描摹,更有对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怀念。每一位走过少年时代的读者,都会有独属于自己的代入感。作家七月将自己的创作母题上升至星空,下沉至现实,通过诡谲奇异的故事表现出来,很是让人着迷和惊喜。
——《唐人街探案》《球状闪电》导演 陈思诚
《小镇奇谈》的杰出不仅在于从封闭小镇一步跨越到宇宙基础层面的宏大构思,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从故事里读到那些典型的中国焦虑、中国情感和中国愤怒。无论如何,我很嫉妒七月的寻找和描述。我喜欢这个故事。
——《大角快跑》《饿塔》作者 潘海天
在我的印象里,科幻小说往往显得严肃深沉,可《小镇奇谈》里却有一股子浓浓的少年气。当科幻黄金时代的探索精神和少年人的执着追寻合二为一,这股纯真的力量足以发现宇宙的终极奥秘!
——《悟空传》作者 今何在
深瞳 豆瓣
作者: 陈楸帆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4 - 1
《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深瞳(获奖佳作珍藏版)》包含《深瞳》和《坟》,是陈楸帆的代表作品,其中《坟》发表于《科幻世界》2004年第5期,获首届校园科幻“原创之星”奖。
《深瞳》的故事从一连串离奇的自杀开始:莫名其妙坠落的老头、32个跳下地铁站台的乘客。死者的死亡原因匪夷所思,而后的线索却出人意料地将案情引向一个与刑事案件毫不相关的学术领域:眼科学。故事在这里华丽转身,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登场。所有的一切都暗示着世界正在发生某种变化,但人们对此却茫然不知……曲折的故事中,充满了发人深省的哲学思辨及科学预言。
2021年8月10日 已读
这本真的不行,没《荒潮》写的好,故事线太窜了,到后面神神叨叨,篇幅短出场人物还挺多,反正很失望,也许是早期作品的原因吧
科幻小说
怨仇星域Ⅱ 新伊甸 豆瓣
怨讐星域Ⅱ ニューエデン
作者: [日] 梶尾真治 译者: 张真 2021 - 10
第47届日本星云赏长篇获奖作品。“怨仇星域”系列第二册。
在遥远陌生的异星“应许之地”上,人们通过几个世代的努力,重建了文明社会——新伊甸。与此同时,对艾迪森一党的愤怒与憎恶,也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发酵。
光阴似箭,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号”迟迟未至。新伊甸人不禁开始怀疑,关于艾迪森的邪恶传说不过是另有目的的虚构故事。
直到有一天,天元山上的观测站接听到了来自宇宙的歌声。
怨仇星域Ⅰ 诺亚方舟 豆瓣
怨讐星域Ⅰ ノアズ・アーク
作者: [日] 梶尾真治 译者: 阿凯 / 贾雨桐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5
在未来,人类预测到地球可能受太阳耀斑膨胀影响而毁灭。
艾迪森总统带领三万人乘坐世代飞船“诺亚方舟号”暗中逃离地球。被抛弃的人类发现真相后,不愿坐以待毙。他们赌上性命,利用新发明的传送装置,尝试进行生存概率极低的星际传送。两路人马的目标,都直指一百七十光年之外的行星“应许之地”。
仇恨的种子在严酷荒凉的宇宙中逐渐发芽,它会化作生存的动力还是毁灭的武器?
第47届日本星云赏长篇获奖作品
地球毁灭之际
三万人踏上无尽的太空旅行
七十亿人被抛弃
支撑日本科幻的温情大师
《献给美亚的珍珠》《回忆爱玛侬》《黄泉归来》作者
梶尾真治执笔十年 超越自我
书写波澜壮阔的生存与复仇史诗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N.K.杰米辛 译者: 雒城 天地出版社 2018 - 3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包括《第五季》《方尖碑之门》《巨石苍穹》三部作品。该系列故事发生在一个地震频发的世界中,讲述了原基人伊松和她带着巨大原基人力量的女儿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结灾季的故事。本书故事情节扣人心弦,通过构建起一幅宏大的世界末日景观,警示人们重视全球变暖危机。
老威尔的行星 豆瓣
老ヴォールの惑星
8.2 (15 个评分) 作者: [日]小川一水 译者: 丁丁虫 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10
《老威尔的行星》是小川一水的首部科幻中短篇集,收录了四篇质量上乘的作品,讲述不同的智慧生命在极端环境下如何生存。
与世隔绝、末日危机、真假人生、无边孤独……从个体、团队到种族,故事主人公将在危机中寻找生机,以及生命的意义。如果你感受过生与死、聚与离,拥有过伙伴又失去,那 么一定能与之共鸣,生出继续成长的勇气。
篇目:
《加尔纳夫卡迷宫》我们的成就越大,我们的悲哀就越浓。自然和世界本应奖励我们、赐予我们无上的荣耀,但在这个地下迷宫里,荣耀却无从寻觅,我们有的只是无可奈何的空虚。
《老威尔的行星》“威尔。我们是威尔。”
《幸福之匣》若一个人对人生已有足够的了解,便不会再热衷那样的世界。
《漂流者》(日本星云赏获奖作)对我来说,孤独不是过程,而是结局。不是说讨厌孤独就可以不孤独的。
时间龙 豆瓣
7.2 (13 个评分) 作者: 林燿德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4
台湾文学史的传奇,获得三十余项文学奖
林燿德科幻史诗力作
时报文学奖得奖作品扩写
⭐编辑推荐
巨大废铁神像头顶的幽蓝光环、以音乐定位心灵原点的理想主义宗教、如音符般巡弋飘扬于空中的伊莲虫、集体如一的奥玛蝶及自由幻化的梦兽族。《时间龙》对未来太空种种精神、物质如其实在的诗 意描绘,营造出一个自足完备、具体而微的科幻世界,予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及深刻的生命思考。
以“时间龙”这个欲望与毁灭的象征为题,殖民体制、星际资本、“人类信爱”标语底下权斗暗算、贫民窟之间种族血腥厮杀,这种种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类社会终极样貌,在小说家冷硬色调、怀疑一切既有价值的笔下铺展开来,呈现了“一部化繁为简的世界史缩影”。
作者林燿德是台湾当代文学史的传奇人物,他以短短十年的期间便写了三十余本著作,编著四十余种选集,在当代华文文学的诗、散文、小说、评论等领域均有不凡造诣。 他试图摆脱各种僵化思维、形式的包袱,高举“新世代”“世代交替”的旗帜,竭力消弭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界限,追求科幻、武侠等亚文化要素在文学上的实验。说林燿德留下的文学轨迹对华文文学的未来发展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应不为过。
⭐内容简介
唐氏跨国企业控制的地球联邦以放弃基尔星为条件而换取了新丽姬亚帝国的和平保证,围绕着新丽姬亚帝国对基尔星的接收,一幕幕鲜血与欲望的表演粉墨登场……三十年后,统治独立星奥玛近半世纪的大统领克里斯多娃被副统领王抗囚禁在人工游星之中。奥玛的危机不在于克里斯多娃被王抗取代,而在于谁将及时取代王抗……
⭐名人推荐
林燿德就像一轮从地平线上翻土而出的太阳,光芒四射,炫人眼目;三十多年来我们看到不少新人的崛起,但像林燿德这样的亮度和速度,尚属仅见!
—— 诗人 痖弦
林燿德以三十四年的生命游走人间,仅以十年的光阴写作出三十余本著作,他的成绩,确定在台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开始着手小说创作的林燿德进步却是神速惊人,当他的诗及散文都有驰骋场所之后,小说也就容易得到发表园地,这时的林燿德就像带着光速飞窜的神童,势不可当。从198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双星浮沈录》到1992年在《自由时报》连载长篇小说,到1994年正式出版的《时间龙》,其间删芟修改且进步的幅度让人惊讶不已。
—— 文学研究者 郑明娳
他(林燿德)是台湾文学史的巨大书写工程,横跨诗、散文、小说、评论。他散发的生命热力,都在前后世代的作家之上。在短短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他写出的作品是别的作家需要以一生来经营的。他积极参与活动,并访谈前辈与朋辈的作家,留下可观的历史文献。到今天,还不断受到广泛挖掘,却还无法拼凑完整的面貌。他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代表着世代交替,也代表着开创新局。他其实就是一桩未了的工程。
—— 文学研究者 陈芳明
私心里我始终视林燿德为既敌亦友的人物。想到他总是无限遗憾,如果他一直还在、如果他持续活跃写作,我们终究会要为了文学的目的与手段好好辩论一番的,我知道他不是会轻易可以说服的对手,我也不是。
—— 作家 杨照
林燿德曾自称“永远拒绝被编码的愚人”,于八九○年代的文坛极度活跃,充满企图心与创造力,在他逝后的十年,其作品仍受高度重视与研究。他的文学生涯,仿若一颗奋力燃烧的晶灿流星,超越时间的限制,至今仍兀自飞旋闪烁。
—— 诗人 杨宗翰
在《时间龙》中,我们看到林燿德翻转现实,以暴力书写展演出台湾文坛与政坛之骚乱与暴力而呈现当时文化集体潜意识的同时,“被嫌恶、被践踏、被捕猎”的“梦兽族”以及白衣神州人被刺的创伤场景却不自觉地反复出现。外省人后裔的被迫缄默或是否认出身,在此施虐与受虐欲望并陈的矛盾中充分展现,此矛盾也同时揭露了八○年代末期到九○年代前半期台湾整体文化场域尚未化解的不安与内在冲突。
—— 文化研究学者 刘纪蕙
⭐获奖记录
☆ 本书前身《双星浮沉录》获1984年时报文学奖科幻小说奖
作者曾获:
☆ 时报文学奖散文首奖、新诗推荐奖及评审奖
☆ 梁实秋文学奖散文创作奖首奖
☆ 联合报文学奖散文奖
☆ “国家文艺奖”散文奖
☆ “中国新诗学会”优秀青年诗人奖
☆《创世纪》三十五周年诗创作奖
☆ 金鼎奖图书主编奖暨文学创作类图书奖
十三层空间 豆瓣
Simulacron-3
8.6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加卢耶 译者: 赵伟轩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4
并不遥远的未来,一家技术超前的科技公司建立了虚拟世界“幻世-3”,通过收集其中的民意数据,为商业公司提供营销策略。然而,“幻世-3”项目的核心成员道格拉斯·霍尔却发现,随着程序的运行,身边出现了许多怪事:先是技术主管神秘死亡、同事失踪;接着“幻世-3”里的虚拟角色闯进了 这个世界;再后来,就连他所处世界的真实性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超越时代的科幻经典,对后来科幻小说的赛博朋克流派和《黑客帝国》等电影影响至深,1999年被改编成电影。
大事记
1964年:《幻世-3》(Simulacron-3)英文原版出版
1973年:改编电影《世界旦夕之间》Welt am Draht/World on a Wire
1999年:改编为电影《十三层空间》(The Thirteenth Floor)(又名:异次元骇客)
受本书影响拍摄的《黑客帝国》(The Matrix)上映
2017年:中文版以《十三层空间》之名正式出版
美国知名科幻作家迈克·雷斯尼克如此评价本书:
早在威廉·吉布森那本正式拉开“赛博朋克”运动序幕的经典之作《神经漫游者》问世的二十年之前,《十三层空间》就已经开创了“赛博朋克”。
犹太警察工会 豆瓣
The Yiddish Policemen’s Union
7.5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夏邦 译者: 陈震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雨果奖 ✡星云奖 ✡轨迹奖 ✡侧面奖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迈克尔 · 夏邦 跨界神作
一部横扫4项科幻大奖的侦探小说
一位冲破通俗与文学藩篱的叙事奇才
比现实更真实的平行世界
硬汉侦探 + 零硬伤烧脑凶杀案
架空版《漫长的告别》 致敬雷蒙德 · 钱德勒
冷硬派《高堡奇人》叫板菲利普 · 迪克
【离奇案情】
深夜,寄居廉价旅馆的落魄中年侦探被人叫醒,住在楼下的一个化名拉斯克的瘾君子脑袋里被人塞进了一颗子弹,身边留下一盘古怪的国际象棋残局……
兰兹曼侦探与表弟兼拍档着手调查,发现所有人都声称与死者不熟却又为之哀伤。不料,上级忽然下令,立即终止调查,还没收了兰兹曼的警徽和配枪,而此时距离整个警区被永久撤销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兰兹曼只能带着“犹太警察工会”会员卡继续寻找真相……
找出凶手的关键尽在残局之中,可兰兹曼却因为有一个性格乖僻的国际象棋高手父亲而从小就对国际象棋产生了生理性厌恶……
【平行世界】
在我们的世界中:
二战时期,六百万欧洲犹太人死于纳粹之手。
1947年,联合国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
1948年,以色列建国,并延续至今。
在夏邦建立的平行世界中:
1940年,美国开放阿拉斯加锡特卡接收欧洲犹太难民。死于纳粹之手的犹太人人数为两百万。
1948年,以色列建国,但仅三个月后即亡国。
同年,临时锡特卡联邦特区正式成立,过渡期为六十年。
故事就发生在2007年10月,特区到期、锡特卡回归美国、犹太人再次流离失所前的三个月。
【硬汉侦探】
我们的侦探就一个字:丧!
中年失婚
酗酒成瘾
妹妹驾驶飞机遭遇空难离世
因放弃可能重度畸形未出生的胎儿而婚姻破裂
前妻回来成为顶头上司
所在的警区还有三个月就要被永久撤销
即将失去国籍
……
对自己的人生束手无策的兰兹曼却固执地坚守着他唯一的人生信条:
什么是非对错、法律秩序我都可以忘却,但这个地方是我的家,那些房客是我的家人!他们就是再烂,我也绝不允许有人走进来,塞颗子弹到他们脑袋里!
神秘岛(全三册) 豆瓣
9.2 (19 个评分) 作者: [法] 儒勒·凡尔纳 译者: 联星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神秘岛》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该书叙述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从南军大本营里士满出逃。途中遭遇风暴,被抛到南太平滚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些落难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还把小岛建设成一个繁荣富 庶的乐园。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对奇异多姿的自然界的描写,并且把各种知识融会到惊心动魄的故事之中,因此出版至今虽然已有一百多年,但仍探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推崇和喜爱。
《神秘岛》中的主要人物共有五个,作者对他们并没有很多的正面描写,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和情节的深入,这些人物的性各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智慧冷静、坚毅果敢的工程师塞勒斯·史密斯,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的记者吉丁·史佩莱,心直口快、勇敢善良的水手潘克洛夫,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的少年赫伯特·布朗,忠心耿耿、心灵手巧的黑人纳布,此外还有改邪归正、忘我恭谦的罪犯艾尔通。
美丽新世界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BRAVE NEW WORLD, 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
9.2 (267 个评分) 作者: [英] 赫胥黎 译者: 陈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6 其它标题: 美丽新世界
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中央星站 豆瓣
Central Station
7.0 (12 个评分) 作者: [以] 拉维·提德哈 译者: 陈阳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1
【内容简介】
基因孩子、节点人类、增强元人类、数据吸血鬼、机械改造人、弃物之王、造神艺术家……
特拉维夫、中央星站、耶路撒冷、汤圆城、月球港、波吕港……
地球、火星、美茹河星、谷神星、土卫六、初始太空、混沌宇宙……
在不太遥远的未来,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离散过后,二十五万 人滞留中央星站。
城市破败,科技失控,生命廉价,数据泛滥,地球沦为宇宙中的垃圾场。
在遭受战争、离散、数据和科技入侵、“人”的定义饱受质疑。
生活在这里的各色“人类”继续着他们的进化……
--------------------------------------------------------------
【编辑推荐】
★ 轨迹奖、坎贝尔奖、世界奇幻小说奖、英国科幻小说协会奖、《卫报》最佳科幻小说奖、日本星云赏得主作品!
★ 以色列科幻鬼才,曾击败史蒂芬·金和乔治·R.R.马丁斩获世界奇幻小说奖最佳小说奖
★吴岩 陈楸帆 刘宇昆 郝景芳 夏笳 王侃瑜 星河 张冉 姚向辉 陈灼 汪梅子... 联袂推荐
★ 横扫13家媒体年度选书 7年拿下16个国际科幻奖项;
★ 作者被《卫报》与菲利普·K·迪克,被《轨迹》杂志与库特·冯内古特相提并论;
★ 以色列文化底色,融合地道赛博朋克设定,科技蓬勃丰盛,灵魂复杂有趣;
★ 神诞生,然后死去。人类也是,唯爱永生。
★ 如果你想知道科幻小说在未来十年会是什么样,看它就知道了。
★ 做一个机器人,你需要信仰。做一个人类也是如此。
★ 即便科技能够取代人类很多功能,甚至连信仰的体验也能通过药物获得,人性依然有无法改变的部分:我们依然渴望爱与被爱,渴望亲友环绕,渴望相信。
-------------------------------------------------------------
【名家推荐】
创作科幻作品是拉维终生的理想。《中央星站》充满了新一代科幻人的担忧和渴望。这不是简单的科幻小说,而是一个多民族共存世界的投影,是对现在和未来的真实寓言。
——吴岩(科幻作家,《心灵探险》作者)
拉维·提德哈用《中央星站》重塑了一个狂野、梦幻及充满乡愁的未来的特拉维夫,也重塑了我们对于科幻小说的理解与期待。
——陈楸帆(科幻作家,《荒潮》作者)
一部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有复杂的政治与更复杂的灵魂。太迷人了。
——刘宇昆(科幻作家,《蒲公英王朝》作者,《三体》译者)
大宇航时代的星际中转站构成一座理想舞台,往来穿梭的过客既是动态背景,同时也是主要角色。《中央星站》集纳了当代科幻的诸多因素:星际开发与文明构建、基因生命培育、异族交往、依赖神经改造实现记忆植入、人工智能的情感表现与文化表达、虚拟现实与真实世界的交融互动……作家以赛伯朋克的叙述方式,颇具仪式感地对生命、对意识、对自我进行不断追寻与拷问,被有意打乱的复杂线索隐藏在不同视角下一组组状若碎片的镜头当中,最终又在作品中部逐渐汇聚并将故事推向高潮……
——星河(科幻作家,《时空死结》作者)
一部真正的赛博朋克小说,兼具菲利普▪迪克式的狂野想象和鲁迪▪拉克式的冷酷思考,令我想起1990年版的《全面回忆》:由无数新奇意象交织成的奇妙世界。非常美妙的阅读体验。
——张冉(科幻作家,《大饥之年》作者)
角色与角色相印证,故事与故事相关联,通过相互勾连的社区透视,我们宛如在特拉维夫的中央车站中穿梭,得窥一个光辉、混乱的未来。是文学与想象力的完美结合。
——郝景芳(科幻作家,《北京折叠》作者)
一幅斑驳而迷人的多元文化地形图,一座包罗万象的后人类蔓生都市,一部赛博朋克版的《四世同堂》。
——夏笳(科幻作家,《关妖精的瓶子》作者)
冷雨、雅法橙、机油和茴香的气味混杂,人类、血族、机械人和他者聚居,虚拟与现实、地球与太空、过去与未来在特拉维夫汇集,万千荒芜的记忆共同织构出属于中央星站的诗意。
——王侃瑜(科幻作家,《云雾2.2》作者)
这位以色列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未来世界像钻石般闪亮,科技蓬勃丰盛,灵魂复杂有趣。非常有特色。
——姚向辉(科幻作品译者)
作者笔下的特拉维夫,灿烂如初,又丰富如彼,一篇篇短故事连接成一个可信的或然未来。《中央星站》有种奇怪的魅力,我喜欢它的赛博朋克基调,还有那种魔法和科技已无法区分的世界观,更主要的是它对现实和未来的混合描写,让人看到一个多元化的时间线可以往何方延申。
——陈灼(科幻作品译者)
《中央星站》展现了一个英美视角之外的未来,在应许之地,在炙热的阳光与干燥的空气中,植根于另一种历史的未来。
——汪梅子(科幻作品译者)
提德哈,《卫报》将他与菲利普▪K.迪克相提并论,给了全世界一个对遥远未来迷人而富有想象力的描绘。
——查理▪斯弗雷特,《同谋犯》作者
提德哈在这个创造出来的美丽世界里展现了一个丰富的未来。
——大卫·布林,《星潮汹涌》作者
美丽,原创,充满闪光点——我想不出其他科幻小说像它一样。拉维·提德哈是多年来进入该领域最具特色的声音之一。
——阿拉斯泰尔·雷诺兹,《启示录》太空系列的作者
如果你想知道科幻小说在未来十年会是什么样,看它就知道了。
——加德纳·多佐伊斯,畅销书系《年度最佳科幻小说》编辑
-----------------------------------------------------------
【媒体推荐】
世界奇幻小说奖得主(获奖作品《躺着做梦的男人》)提德哈将文学和想象完美结合,将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定在高耸的太空港。在未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和阿拉伯雅法之间的边境小城,半机械的退伍军人向数据吸血鬼提供非法药物;机器人牧师布道并为人们举行割礼;鲍里斯竭力挽救父亲弗拉德,他迷失在了无法逃避的记忆洪流之中;出生于基因改造的孩子开始同时体验真实和虚拟的现实……家庭和信仰带回了他们并支撑着他们。提德哈愉快地融合了经典科幻概念、散文化的风格和概念,让人回忆起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文学作品。中央星站之下是人们满是尘土的生活,就像纳吉布·马福兹(Naguib Mahfouz)描绘的开罗街道一样,伤痕累累,熙熙攘攘。角色们在与压迫制度下形成的身份认同作斗争,就像奥尔汉•帕慕克(Orhan Pamuk)小说中无家可归的东方人和西方人所做的那样。然而,这无疑是科幻小说。各种信仰的读者都会为之着迷。
——《出版人周刊》星级评论
透过紧密勾连的社区透视,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迷人的未来。结论:提德哈(《躺着做梦的男人》《狂暴年代》)每一次出击都会创新,但无论他讲述什么故事,他惊人的天赋都保证提供一些新的、引人入胜的东西。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这只是绝妙作品的一个侧面——短小、内敛、丰富——它最真实的快乐是提德哈散布在文中的各种绝妙想法。
——NPR Books
一个不可思议的,多方面的故事,轻松地从一个角色过渡到另一个角色,就像一次在特拉维夫中心太空港的私人旅行。
——SF Crowsnest
为既光辉又混乱的文化多样性唱了一曲蔓延的颂歌。
——《卫报》
在爱与恐惧中,提德哈使我们想起了渴望与乡愁是多么令人心醉又令人振奋。
——《犹太人旗帜报》
一部绝妙的马赛克小说。
——《纽约科幻评论》
提德哈创造了一个有质感的、原创的未来,与真实的历史和经济紧张相呼应,同时用经典科幻小说中充满人性的深思熟虑的回声来满足资深读者。
——《芝加哥论坛报》
《中央星站》将科幻小说中长久以来看不见的文化情感与经典科幻小说中的情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相当优雅的故事。
——《轨迹》
《中央星站》无疑是我最近读过的短篇小说中最好的一部。高贵性感,情感丰富,无论多么复杂,都如水晶般清澈。
——Tor.com
在故事的第一段,我闻到了特拉维夫的味道——肉类烹饪,汗水,沙子和地中海的空气。我看到了城市广场,洋溢着生命、欢笑和语言。我觉得好像回到了家。
——《柳莺》
令人窒息的兴奋……一组奇妙的、有创意的、相互关联的故事,充满了各种感官细节,并致敬了众多科幻设定。
——《星级医学一览》
呼吸 豆瓣 Goodreads
Exhalation: Stories
8.7 (367 个评分) 作者: [美] 姜峯楠 译者: 耿辉 / Ent 译林出版社 2019 - 12
特德·姜作品新结集,内藏《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呼吸》《前路迢迢》《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双面真相》《大寂静》《脐》《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九篇作品——
炼金术士之门,自由穿梭时空,科幻版的一千零一夜如何展开?
我的每一口呼吸,都让这个宇宙离死亡更近一步。
自由意志并不存在,只是你相信这一点之前,它并不具有杀伤力。
科幻小说中随处可见人造生物,就像从宙斯头部跳出的雅典娜,这些人造生物一出现就完全成形。但意识并不是这样工作的,软件体真实的生命周期是什么样?
我的保姆是台机器,对一个新生儿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记忆一直在欺骗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并未发现。如果每个人都开始持续记录生命日志,文明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我们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可一开始,人类并不知道这一点。
如果平行空间的确存在,且可以发生对话,你会用怎样的方式穷尽生活的可能?
謀殺克拉拉 豆瓣
クララ殺し
7.0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小林泰三 译者: Rappa 獨步文化 2018 - 3
100%想像不能的真相,挑動神經的心理戰
童話王國的邪惡殺人計畫,等待你「上線」破解!
★經典童話《胡桃鉗》(闇黑版) ╳ 大逃殺GAME推理
★暢銷話題作《謀殺愛麗絲》姊妹篇
★迷幻甜美書封──日本知名插畫家丹地陽子特別繪製
【故事簡介】
要是在地球找不到樂趣,
不如前往「另一個世界」奪回屬於你的故事?
理科研究生井森建,經常做詭異的夢。在夢裡,他是一隻叫「比爾」的蜥蜴,與名為愛麗絲的女孩和各種奇妙的生物,一起住在不可思議王國。然而,一天夜裡,他不小心迷路,來到國境外的一座翠綠的山上,遇見輪椅美少女克拉拉和老爺爺,對方提議:我們在「另一邊」也見個面吧。
翌日早晨,井森果然在大學的校門前碰上自稱「克拉拉」的女生。她告訴井森,前陣子遭遇車禍,肇事者逃逸,之後就不斷收到恐嚇信,威脅要取她性命……井森該如何找出凶手,保護兩個世界的克拉拉?
★井森(蜥蜴比爾)發現的遊戲規則:
1. 每個人在夢中都有對應的化身。
2. 化身和本人的外貌、性格、智力,不一定相同。
1. 萬一在夢中死去,在現實中也會死去,反之亦然。
【本書特色】
◆巧妙融合《胡桃鉗》原作世界觀,並保留《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趣味:無厘頭循環對話,大玩諧音、雙關語,讓人不知不覺嗜讀上癮!
◆角色互動如《鵝媽媽童謠》般荒謬殘酷,發笑之餘背脊發寒!
【關於《胡桃鉗》原作者──E .T. A 霍夫曼】
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作家、作曲家。作品多神祕怪誕,慣以誇張手法對現實進行諷刺和揭露,對華格納、托馬斯‧曼,及大仲馬、巴爾扎克、杜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等人都有很大影響。
小松与大盗贼 豆瓣
作者: 拉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10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火热举行期间,扬名星际的外星大盗贼抓住机会,从宇宙文明的警官手中成功脱逃。
与此同时,实为黑客高手的上海少女杨小松也碰上了离奇古怪之事——在震惊上海的网络瘫痪事件发生后,她的平板电脑“神灵附体”了!
与大盗贼邂逅之后,杨小松和大盗贼遭遇了一系列怪诞诡奇的经历,外星杀手的追杀,酒吧老板的神秘收藏,章鱼保罗神奇预言的真相……这一切的一切,竟事关宇宙的生死存亡!
危急关头,宇宙大盗贼和地球小黑客联手上演了一出救世奇迹。
推荐词:
中国赛伯朋克风格科幻优秀之作,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描写和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完美结合。—— 著名科幻作家 王晋康
中国版《银河系漫游指南》。拉拉在小说中毫不吝惜地挥洒天才般的想象,制造出一个宏大、狂乱却很有趣的世界。警告:此书的副作用是颠覆人生观,意志薄弱者慎入。—— 更新代科幻作家 江 波
比起穿越到古代和思考未来而言,以大家都熟悉的现实环境为背景创作科幻小说,更考验作者的功力。你既不能说得太过——否则读者会指责你胡编滥造,又不能畏手畏脚——那就失去了科幻小说的醍醐味。拉拉巧妙而熟练地避开了这个矛盾,用《银河系漫游指南》那种轻松、诙谐的方式,以小见大地讲了一个恢弘的冒险故事。《小松与大盗贼》也许不是《三体》式的科幻经典,也许不是好莱坞式的大作,但就“有趣”和“精彩”来说,它绝对值得一读。—— 2012角川华语轻小说大赛金奖得主、新锐科幻作家 墨熊
湿婆之舞 豆瓣
作者: 江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10
《湿婆之舞》收录了实力派科幻作家江波近十年发表的主要优秀作品,其中,《洪荒世界》、《太阳战争》、《银河漂流》合称“洪荒世界”三部曲,发表后广受资深科幻迷喜爱;《湿婆之舞》获2008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提名奖,《时空追缉》力夺2009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杰作奖。这些精美的科幻小说,雄浑壮美,恢弘瑰丽,技术含量很高,充分展现了江波的学识修养和过人的前瞻想象。
2019年10月13日 已读
前面的短篇很有意思,后面的洪荒世界三部曲反而觉得没什么意思
科幻小说
城 科幻三部曲 豆瓣
作者: 张系国 三联书店 2000 - 3
张系国在《城(科幻三部曲)》中建构了一个呼回世界,但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上,他发明了呼回文字,发明了呼回的“独悟哲学”和独悟姿势,制定了呼回世界的伦理规范、婚姻制度,制造了索伦城浩瀚的历史叙述,描绘了精致的“安留纪末叶呼回世界地图”,他甚至为呼回人发明了一种叫“独悟棋”的游戏。而在那些繁密的脚注中,张系国旁征博引地球各国权威学术机构对呼回史的研究(当然是杜撰的)。为了构建这样一个“虚幻的真实世界”,张系国几乎是无所不用其极,迫使读者放弃先在的对“科幻小说”的不信任感,完全进人到呼回世界的故事中去。
呼回世界之于张系国,就像美国南方小镇之于福克纳,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是一个永远叙写不尽的自足世界。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豆瓣
I, Robot
8.9 (72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
让我们回到两万多年前,机•丹尼尔还未被制造出来的那个年代,当时地球还是个可住人的行星,人类正忙于制造机器人……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三、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三大法则的逻辑无懈可击吗?这三大法则,是让机器人更温顺了,还是更危险了?“美国机器人公司”首席机器人心理学家苏珊•凯文,讲述了她记忆中最深刻的9次事故……
系列简介:
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Best All-Time Novel Series)—世界SF小说协会,1966年,俄亥俄州
《银河帝国》,您正要翻开的这本书,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最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
在一个由250 0万个住人行星构成的帝国里,有一个叫谢顿的年轻人,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星球;32岁那年,他带着改变帝国命运的秘密,来到全银河的首都:川陀行星。从他面见帝国皇帝的那一刻起,战争的硝烟、末日的恐惧,立刻弥漫到整个银河……
出版六十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如美国总统小布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美国宇航局航天员、本•拉登),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翻开本书,开始享受“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Best All-Time Novel Series)”。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豆瓣
Robots and Empire
9.2 (61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1
机器人与帝国》故事分别发生在奥罗拉世界、索拉利世界、贝莱世界和地球。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索拉利世界上已空无一人,只剩下机器人留守,索拉利人都到哪里去了? 地球人的殖民运动蓬勃发展,地球及其银河殖民者的壮大,使外世界感到恐慌。外世界的领先者奥罗拉人觉得情势紧急,要维护 外世界的强势,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遏制地球和殖民世界继续开拓银河的势头。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牢记地球殖民者老祖宗伊利亚·贝莱的告诫:如果不扩展,不追求进步,世界就会日趋衰败。为了拯救地球及其殖民者,拯救人类,促使地球人及外世界人向外发展,建立一个崭新的银河帝国,丹尼尔和吉斯卡自觉肩负起这一重任。但是,“机器人学三大法则”束缚着他们的手脚。是严守“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眼看地球走向毁灭,还是违背法则毁灭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