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猜火车 (1996) 豆瓣 Min reol TMDB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IMDb
Trainspotting
8.5 (1279 个评分) 导演: 丹尼·博伊尔 演员: 伊万·麦克格雷格 / 艾文·布莱纳
其它标题: Trainspotting / 迷幻列车(港)
苏格兰爱丁堡,雷登(伊万·麦克格雷格 饰)、土豆(艾文·布莱纳 饰)和病仔(约翰尼·李·米勒 饰)三个青年过着混沌糜烂的生活,他们吸毒、滥交、诈骗无所不为,而在如此肆无忌惮挥霍青春的过程中,毒品成为一切万恶之源。雷登对之亦爱亦恨,试图戒毒却最终重蹈覆辙。在一次纵情狂欢后,他们三个不知谁和少女爱丽森(Susan Vidler 饰)所生的婴儿死去。以此为开端,噩梦真正降临。土豆抢劫时锒铛入狱,雷登吸食毒品过量被送往医院抢救,后被强制戒毒。恐怖的幻觉和心底生气的恐惧迫使他不得不和毒品一刀两断。看似美好的新生活,但往日狐朋狗友贝格比(罗伯特·卡莱尔 饰)等找上门来,再度给他带来无限的烦恼……
本片根据欧文·威尔士(Irvine Welsh)的同名小说改编。
两杆大烟枪 (1998)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9.1 (1393 个评分) 导演: 盖·里奇 演员: 杰森·弗莱明 / 德克斯特·弗莱彻
其它标题: 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 够姜四小强(港)
艾迪(尼克·莫伦)思维敏捷,是个玩牌高手。在三个好友的支持下,艾迪携巨资参加了黑社会的高额赌局,不想落入圈套,欠下50万的赌债。为了还清赌债,艾迪和朋友们绞尽脑汁,最终算计到一群毒贩身上,并为打劫购买了两杆老式烟枪。
不想这群不安分的毒贩,正惦念着他们毒品供应商的钱,并在同一天实施了打劫。在毒贩们费尽周折,把毒品供应商熨的整整齐齐的钱款拿到手后,艾迪他们幸运的坐享其成。可是他们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抢劫案背后,更有厉害的角色参与其中。他们手里的两杆破烟枪也隐藏着不少故事。
在无知与莽撞中置身漩涡的他们能侥幸脱身么?笑料迭出的偶发事件里,穿插着小人物与大人物的辛酸幽默。
偷拐抢骗 (2000)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Snatch
8.4 (610 个评分) 导演: 盖·里奇 演员: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 丹尼斯·法里纳
其它标题: Snatch / 边个够我姜(港)
土耳其(杰森•斯坦森饰)是一位黑市拳击的经理人,不过他遇到了麻烦,本该参加比赛的选手被吉普赛人米奇(布拉德•皮特饰)一拳击倒。土耳其不得不选择在黑帮老大布里克(阿兰•福特饰)与吉塞人之间周旋,来获得生机。与此同时,四指弗兰克(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携带一颗86克拉的钻石来到伦敦,这件赃物引起了各路匪徒的兴趣,其中包括军火商老布(拉德•舍博德兹加饰)、杀手“子弹牙齿”托尼(维尼•琼斯饰)与黑人小混混维尼(罗比•吉饰)。这些心怀不轨的罪犯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完美计划,不想造化弄人,惊人的巧合引出一连串幽默的冷笑话。所有的一切都在伦敦的夜晚交织,究竟谁能够从中解脱?就在盖•瑞奇导演的《偷拐抢骗》中揭晓。
葬礼上的死亡 (200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Death at a Funeral
8.0 (294 个评分) 导演: 弗兰克·奥兹 演员: 马修·麦克费登 / 凯莉·霍威
其它标题: MR.후아유 / ハウエルズ家のちょっとおかしなお葬式
  丹尼尔(马修·麦克费登 Matthew Macfadyen 饰)是个久不得志的作家,而且一直生活在名作家哥哥罗伯特(拉珀特·格雷夫斯 Rupert Graves 饰)的阴影之下。默默担负赡养父母义务的他这次主办父亲的葬礼,却同样被哥哥喧宾夺主。
  本来严肃而又神圣的葬礼更是被堂姐的未婚夫,错食了迷幻药的可怜虫西蒙(艾伦·图代克 Alan Tudyk 饰),搅得一团糟。然而更大的危机在后面,一个神秘的侏儒男子(彼特·丁拉基 Peter Dinklage 饰)现身了,带着毁坏父亲所有声名的证据对丹尼尔进行敲诈。原来丹尼尔的父亲是同性恋,这个秘密眼看就要在他死后被揭开。
  在一团混乱中,葬礼断断续续的进行着。戏剧化的悲伤和幽默悄然向我们揭示葬礼的意义——带着挚爱的心情缅怀死者,也让生者将不如意的过去埋葬在葬礼上。 ©豆瓣
2011年3月12日 看过
搞笑、生活,剧情可以说很有意思.You have 2 go 4 what u want in life bcz u nver know how long u're gonna B here.And whether you succeed or failed,but u tried
喜剧 英国 黑色幽默
杀手没有假期 (2008)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In Bruges
8.2 (630 个评分) 导演: 马丁·麦克唐纳 演员: 科林·法瑞尔 / 布莱丹·格里森
其它标题: In Bruges / 在布鲁日
肯(布莱丹·格里森 饰)与雷(科林·法瑞尔 饰)是一对儿老带新的杀手搭档。他们在圣诞期间来到比利时古城布鲁日,预定将在这里接到联系人哈里(拉尔夫·费因斯 饰)带来的新任务。由于在不久前的一次暗杀中误杀了一名男童,怀着深深愧疚的雷情绪不稳,古城中的等待对他来说是一场难耐的煎熬。肯作为带领雷入行的前辈,试图帮助雷摆脱困境,但他的努力毫无收效。百无聊赖的雷在街上结识了女演员克洛伊(克蕾曼丝·波西 饰),这个神秘女孩引发了雷一系列的冒险经历,与此同时,肯再一次被哈里催促,原来此次任务的真相是暴怒的哈里要雷为他的误杀行为付出代价,肯面对被自己一手引入杀手行当的年轻人,难以做出抉择,两名杀手,在夜色中的古城各怀心事……
本片获2009年英国学院奖最佳剧本奖等多项褒奖。
2010年11月9日 看过
i want to go to bruges before i die_x000d_
i just know guy like you won't like me ,what kind of guy?good guy_x000d_
杀了那个神父,为了去地狱 _x000d_
做人要有原则,所以我要死_x000d_
配乐很赞
剧情 英国
摇滚黑帮 (2008)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RocknRolla
7.6 (198 个评分) 导演: 盖·里奇 演员: 杰拉德·巴特勒 / 汤姆·威尔金森
其它标题: RocknRolla / 摇滚帮
莱尼(汤姆•威尔金森 Tom Wilkinson 饰)是伦敦黑帮的头目,他手下有个得力干将艾奇(马克•斯特朗 Mark Strong 饰)。莱尼曾经做套逼小流氓头二(杰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饰)还债。结果,头二凭借情人史黛拉(桑迪•牛顿 Thandie Newton 饰)提供的情报,成功打劫,抢得巨款,还清了债务,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莱尼买通议员想进军房地产市场。为了重金担保,他从俄罗斯黑帮头目尤里(卡瑞尔•罗登 Karel Roden 饰)手中借来了一副名画。然而,这幅名画却不翼而飞。于是,一群人卷入了这场寻找名画的闹剧中,其中不乏有莱尼失散多年的儿子,盗卖皮草的毛贼,打不死的保镖,同性恋的律师等等。最后,在名画事件水落石出之时,黑帮最大告密者的身份也被揭穿……
2011年1月3日 看过
还是盖里奇式剧情,不过还是很有意思
英国 黑色幽默
相见恨晚 (1945)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Brief Encounter
8.0 (121 个评分) 导演: 大卫·里恩 演员: 西莉亚·约翰逊 / 特瑞沃·霍华德
其它标题: Brief Encounter / 偷情记(港)
Laura(西莉亚·约翰逊 Celia Johnson 饰)的生活简单而幸福: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一对可爱的儿女。每个周四她都习惯搭火车去附近的一个地方买东西。这天,在火车站旁的一间小餐厅,眼睛被吹进了沙子的她得到了医生Alec(特瑞沃·霍华德 Trevor Howard 饰)的帮助。几天后,她又在餐厅遇到了医生,由于桌子不够,两人便坐在一起吃饭,相谈甚欢。原来医生也已经结婚,每个星期二也来这里的本地医院帮忙。两人约定下星期再见面......频繁的见面和陪伴,让两个已经结了婚的人越来越渴望见到对方,他们知道,他们相爱了......但这样的爱情在那个年代注定无法长久,即使他们深爱着对方,最后也不得不分离。Alec告诉Laura,他即将去遥远的南非,留下了失魂落魄的Laura......
本片改编自Noël Coward的独幕剧《Still Life》,获194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2011年9月17日 看过
Crush 伤别离 短暂而美好的浪漫 中产阶级的无聊生活
爱情 英国
浅坟 (1994) IMDb TMDB 豆瓣 维基数据
Shallow Grave
7.8 (83 个评分) 导演: 丹尼·博伊尔 演员: 凯瑞·福克斯 / 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其它标题: Shallow Grave / 同屋三分惊
亚历克斯(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大卫(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Christopher Eccleston 饰)和朱丽叶(凯瑞•福克斯 Kerry Fox 饰)三个好友合住在一户公寓内,三人征集新房客时问出各种怪异问题,玩的不亦乐乎,最后在朱丽叶主张下,吸纳了写作的单身男子雨果,岂料雨果入住不久就身亡在屋内,惊慌的三人发现了雨果装有巨额现金的箱子,金钱诱惑难以抵御,他们悄悄将雨果分尸掩埋。巨款在手的亚历克斯和朱丽叶春风得意,但会计员大卫却终日忧心忡忡,终于大卫在二人挥霍钱财后暴发,将钱箱搬到阁楼收藏看管。与此同时,两名匪徒为了寻找钱箱,一路大开杀戒,并闯入了三人的公寓,大卫突然发力将匪徒杀死,此时的大卫,已经愈发神经质,将事情引向了更加危险的方向……
格列佛游记 豆瓣
7.7 (1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乔纳森·斯威夫特 译者: 张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10
《格列佛游记》被不少人看作是深得孩子们喜爱的儿童读物。格列佛仿佛是孩子童——在小人国利立浦特,他随心搬移各种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流落到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后,他又如幼儿在成人世界里,感到惊恐而无奈。但是,过于强调这一画会或多或少掩盖作品的思想意义。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哈姆莱特 豆瓣
8.7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发条橙 莫扎特与狼帮 豆瓣
8.2 (16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伯吉斯 译者: 王之光 / 蒲隆 译林出版社 2001 - 5
《发条橙》是一部幻想小说,一个生活在英国未来社会的问题少年,由于青春斯躁动走上犯罪道路,破坏社会,五毒俱全,后受到社会制裁,被剥夺自由意志,经过思考与改造,他重新融入社会,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上帝手中的一只发条橙……
《莫扎特与狼帮》是一部多文本小说,描写了莫扎特的一生,借助对这位音乐家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音乐、人生、世界的思考。时间、古今、世界、人神、天堂人间等等界限都被打破了,形成了一部形式独特,内涵丰富的多文本作品,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
一九八四·动物农场 豆瓣
Nineteen Eighty-Four
9.6 (153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傅惟慈 / 董乐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4
《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个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评家如是说。
2010年1月4日 已读
专制的反思!很有内涵
政治 英国
哈姆莱特 豆瓣
Hamlet
8.8 (125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 1
本书是大学生必读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为依据,收录了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先生的话剧《哈姆莱特》。
本书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及学术性,该书不仅是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书籍,同时也是其他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促进专业学习的重要读物。可供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阅读收藏。
英雄凯撒 豆瓣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北京出版社 2000 - 3
英雄凯撒
最受敬仰的罗马英雄勃鲁托
斯,被卷入暗杀凯撒的计划中。
他是为了维护正义,还是满足野
心?经历了狼狈的逃亡后,他与
罗马联军展开激烈的决战,在战
场结束了悲剧性的一生。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The Moon and Sixpence
8.8 (53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为了寻找表现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经过一番离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离开文明世界,远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他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他同一个土著女子同居,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风病双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画了一幅表现伊甸园的伟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却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这幅画作付之一炬。通过这样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个性与天才的关系、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问题。同时这本书也引发了人们对摆脱世俗束缚逃离世俗社会寻找心灵家园这一话题的思考,而关于南太平洋小岛的自然民风的描写也引人向往。
《月亮和六便士》说问世后,以情节入胜、文字深刻在文坛轰动一时,人们争相传看。在小说中,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整个故事,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这更增加了它的传奇色彩,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
2011年10月2日 已读
1.此书过誉2.没一个已臻化境的艺术家肯定是自私的,因为仅仅存留自身的感受,他们是探索者,探索无限的内心宇宙
英国
美丽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Brave New World
8.7 (20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王波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达洛卫夫人 豆瓣 Eggplant.place
8.3 (2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孙梁 / 苏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女作家,意识流小说家的代表之一。《达洛卫夫人》是她的代表作。
《达洛卫夫人》描写了一位议员夫人一天的活动过程。全书以主人公为核心,以她的生日晚宴为枢纽,突出地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典型:代表上流社会及习惯势力的“大医师”布雷德肖和平民出生的史密斯;同时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上层阶级中形形式式的人物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画,让读者领略到典型意识流小说的各种特色,并以其“一天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的艺术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独特性,同时还告诉人们,意识流小说并非仅仅是艺术技巧的创新,它们也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
2010年10月12日 已读
写的很意识,每个人脑海里想的,整个小说有一种蒙上雾的感觉,文笔挺好,喜欢用感叹句,来提高感性的文笔感觉
意识流 英国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8 (314 个评分) 作者: [英]毛姆 译者: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里,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去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2010年10月22日 已读
毛姆对于“观察力”这一特质的深入描写,复杂的无时无刻变化的捉摸不透的就是人,有种当初看在路上的冲动,寻找寻求一个真理一个终点,换言之,我对毛姆在这本小说的叙事手段感到了新鲜
英国
人生的枷锁 谷歌图书 豆瓣
Of Human Bondage
8.9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张柏然 / 张增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经历了伤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凯里,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2010年11月29日 已读
毛姆开始嘲讽那些沉浸在书中的迂腐的理想主义知识分子,理想没有用,最后只有贫穷会扭曲他们的性格,最后生活中难免陷入平庸。_x000d_
有着和我相似的感情,喜欢上一个熟女,却发现根本是自己错了,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却发现长期的接触后,自己鄙视讨厌她,却无法自拔_x000d_
理想是枷锁,命中注定的虚无主义,因为生命没有意义_x000d_
每一章结束后都会用精妙的讽刺来证明事实的可悲与可笑_x000d_
关于巴黎文艺圈与伦敦贫民窟的纪实很到位
2010年11月29日 评论 继续摘抄几段感悟很深的 - 1 "我在巴黎的拉丁居民区见到过他;我在柏林、慕尼黑的寄宿公寓里见到过他。他住在佩鲁贾和阿西西的小旅馆里。他那样的人三五成群地伫立在佛罗伦萨的波提切利名画之前;他那样的人占满了罗马西斯廷教堂的座席。在意大利,他喝葡萄酒稍微多一点;他在德国喝起啤酒来,则是开怀痛饮,全无节制。凡属正确的东西,不问是什么,他一概膜拜顶礼。他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写一部皇皇巨著。想一想吧,一百四十七部惊世之作,蕴藏在一百四十七位大人物的心头;不幸的是,这一百四十七部惊世之作一部也写不出来。而世界呢,照样在前进。" 2 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得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成了一场共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过的书籍(由于经过必然的淘汰,留存下来的都是尽善至美的),还有长辈之间的交谈(他们是透过健忘的玫瑰色烟雾来回首往事的),都为他们开拓了一个虚假的生活前景。年轻人得靠自己去发现:过去念到过的书,过去听到过的话,全是谎言,谎言,谎言;而且每一次的发现,又无异是往那具已被钉在生活十字架上的身躯再打入一根钉子。不可思议的是,大凡每个经历过痛苦幻灭的人,由于受到内心那股抑制不住的强劲力量的驱使,又总是有意无意地再给现实生活添上一层虚幻的色彩。对于菲利普来说,世上再不会有比与海沃德为伍更糟糕的事了。 海沃德这个人是带着十足的书生气来观察周围一切的,没有一工点儿自己的看法;他很危险,是因为他欺骗自己,达到了真心诚意的地步。他真诚地错把自己的肉欲当作浪漫的恋情,错把自己的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还错把自己的无所事事看成哲人的超然物外。他心智平庸,却孜孜追求高尚娴雅,因而从他眼睛里望出去,所有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层感伤的金色雾纱,轮廓模糊不清,结果就显得比实际的形象大些。他在撒谎,却从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当别人点破他时,他却说谎言是美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3 “不知不觉间,菲利普养成了世上给人以最大乐趣的习惯——披览群书的习惯;他自己并没意识到,这一来却给自己找到了一个逃避人生忧患苦难的庇护所;他也没意识到,他正在为自己臆造出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境,转而又使得日常的现实世界成了痛苦失望的源泉。” 因为孤独和机缘巧合而过早投入到书本的虚拟世界中,对儿童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4 海沃德在街上邂逅他在剑桥大学时的一位名叫马卡利斯特的同窗,通过他,才发现了这家专售这种名贵的混合酒的酒菜馆。马卡利斯待既是交易所经纪人,又是个哲学家。每个星期,他都得光顾一次这家酒菜馆。于是,隔了没多久,菲利普、劳森和海沃德每逢星期二晚上必定聚首一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他们经常光顾这家酒菜馆。这对喜于交谈的人们来说,倒也不无禅益。马卡利斯特其人,大骨骼,身板宽阔,相比之下,个头却显得太矮了,一张宽大的脸上肉滚滚的,说起话来总是柔声细气的。他是康德[注]的弟干涸而总是从纯理性的观点出发看待一切事物u他就喜欢阐发自己的学说。菲利普怀着浓厚的兴趣谛听着,因为他早就认为世间再也没有别的学说比形而上学更能激起他的兴趣。不过,他对形而上学在解决人生事务方面是否有效还不那么有把握。他在布莱克斯泰勃冥思苦索而得出的那个小小的、巧妙的思想体系,看来在他迷恋米尔德丽德期间,并没有起什么影响。他不能确信理性在处理人生事务方面会有多大的禅益。在他看来,生活毕竞是生活,有其自身的规律。直到现在,他还清晰地记得先前那种左右着他一切言行的情感的威力,以及他对此束手无策,犹如他周身被绳索死死捆在地上一般。他从书中懂得了不少道理,可却只会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事物作出判断(他不知道自己跟别人是否有所不同)。他采取行动,从不权衡行动的利弊,也从不考虑其利害得失。但是,他始终感到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驱使着自己向前。他行动起来不是半心半意,而是全力以赴。那股左右着一切的力量看来与理性根本不搭界:理性的作用不过是向他指出获得他心心念念想获得的东西的途径而已。 5 “我想,这是因为我过去太爱你的缘故。我那股热情都耗尽了。一想起那种事情,我厌恶得浑身汗毛直竖。现在,每当我看见你,我就不能不联想起埃米尔和格里菲思来。我自己也无法控制,我想,这兴许是神经质吧。 6 在思念克朗肖的当儿,菲利普记起了他送给自己的那条波斯地毯。当时克朗肖曾说那条地毯可以为他揭示生活的奥秘。蓦然间,菲利普悟出了道理,不觉扑哧笑出声来。啊,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好比猜谜语,百思不得其解,但一经点破谜底,你简直不能想象自己怎么会一下被这谜语所难倒的。答案最明显不过了:生活毫无意义。地球不过是一颗穿越太空的星星的卫星罢了。在某些条件的作用下,生物便在地球上应运而生,而这些条件正是形成地球这颗行星的一部分。既然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地球开始有了生物,那么,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万物的生命就有个终结。人,并不比其他有生命的东西更有意义;人的出现,并非是造物的顶点,而不过是自然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罢了。菲利普想起了有关东罗马帝国国王的故事。那国王迫切希望了解人类的历史。一天,一位哲人给他送来了五百卷书籍,可国王朝政缠身,日理万机,无暇披卷破帙,便责成哲人将书带回,加以压缩综合。转眼过了二十年,哲人回来时,那部书籍经压缩只剩了五十卷,可此时,国王年近古稀,已无力啃这些伤脑筋的古籍了,便再次责成哲人将书缩短。转眼又过了二十年,老态龙钟、白发苍苍的哲人来到国王跟前,手里拿着一本写着国王孜孜寻求的知识的书,但是,国王此时已是奄奄一息,行将就木,即使就这么一本书,他也没有时间阅读了。这时候,哲人把人类历史归结为一行字,写好后呈上,上面写道: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想到这里,菲利普心头掠过一阵狂喜,正如他童年时当摆脱了笃信上帝的重压后所怀有的那种心情一样。在他看来,生活最后一副重担从肩上卸了下来,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彻底自由了。原先他以为自己人微言轻,无足轻重,而眼下却觉得自己顶天立地,强大无比。陡然间,他仿佛觉得自己同一直在迫害着他的残酷的命运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了。既然生活毫无意义,尘世也就无残忍可言。不论是做过的还是没来得及做的事,一概都无关宏旨。失败毫不足奇,成功也等于零。他不过是暂时占据在地球表层的芸芸众生中间的一个最不起眼的动物而已;然而,他又无所不能,因为他能从一片混饨之中探出其奥秘来。菲利普思想活跃,脑海里思潮翻腾;他感到乐不可支,心满意足,不禁深深地吸了几口气。他真想手舞足蹈,放喉高歌一番。几个月来,他还没有像此刻这么心舒神爽。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