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潘金莲的饺子 豆瓣
作者: 李舒 / 戴敦邦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3
【编辑推荐】
★《山河小岁月》《民国太太的厨房》作者李舒全新力作,金宇澄、徐累、陈晓卿、姜鹏倾情推荐。
★《金瓶梅》是中国市井文化的宝库,饮食是打开《金瓶梅》世界的钥匙。玉液珍馐,浮世男女,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写尽《金瓶梅》的吃与“痴”。
★玉皇李子透露了《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王婆念叨了什么食物竟然让西门庆都脸红?潘金莲和西门庆在葡萄架下到底吃了什么?是谁用一根柴禾就炖好一个猪头?《金瓶梅》里饮食的秘密一一揭晓。
★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戴敦邦亲绘插图,陆智昌担纲设计,带来绝佳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食色,性也!一部《金瓶梅》,有人见世俗,有人见人情,有人见风土,有人见限制级。 对于好美食的人来说,《金瓶梅》里的吃喝最迷人。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和西门庆吃顿饭,品尝潘金莲的饺子吧!
这是一本《金瓶梅》美食文化随笔集子。作者从“吃”下手,以传说中《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和书中人物西门庆、潘金莲、吴月娘、李瓶儿、李娇儿、庞春梅、孟玉楼等人物为中心,以四季节令的变化为线索,细细考究与他们有关的美食,揭露这些美食的历史、蕴含的文化,重现小说成书时代晚明的真实生活景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欲望与挣扎,将这些原本虚构的人物再次丰满生动地推出来,更为亲切,更为可爱,也更为真实。
除了作者李舒细致的考究和优美的文字外,本书还配有古典人物画大师戴敦邦亲绘的26幅插画,与文本相映成趣,珠联璧合。
【名家评论】
胡兰成形容《金瓶梅》的人物,如阴雨天没有洗的绸缎衣裳,有浓浓的人体气味。李舒最擅长从饮食下笔,重现男女这特殊的“气味”。她展示的食物图像,是开启本书的钥匙,盘盏之间,人物的哀愁与喜乐、欲望与挣扎,全都丰腴起来、生动了起来。
——金宇澄(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金瓶梅》——“色香味”,三字对应,不仅是人欲的底色,也是美食的表征。李舒的文字信手拈来,活色生香,以“饮食”说“男女”,借“灶台”言“床笫”,人间烟火气从古代飘到今天,读来满是酸甜苦辣的现实回味。
——徐累(艺术家)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李舒读《金瓶梅》,拂去情欲,只端一席餐食上来,透过各种家常小菜与珍馐美馔的有趣考证,旁征博引,为我们构建了一幅视角独特的中国古代生活图卷。
——陈晓卿(制片人,《舌尖上的中国》导演)
做一个吃货容易,做一个有学问的吃货不容易。李舒正奋斗在成为有学问的吃货的道路上。作为欲望的两大代表,食与色皆是人性。《金瓶梅》既能破色见空,想必也是能就食说法的。且听李舒怎么说吧。
——姜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2019年8月14日 已读
作者感觉年纪很轻,写东西蛮俏皮可爱的。虽然比起严肃的文集,看起来更像微信公众号长文辑成一本书了…不过我不讨厌。我很喜欢史实考据,也一直对《金瓶梅》颇有兴趣,(虽然不是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充其量是猎奇心理,惭愧惭愧)所以看得蛮愉快的。至于考据的正确与否,以我的知识储备实在是评判不了,姑且认为值得一看,起码能获取一些无用而有趣的知识不是?
中国 散文随笔
雅舍谈吃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2017 - 4
本书是梁实秋先生在美食上的才华展示: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汤包、炸丸子……既有饭馆酒楼的看家菜,又有平民百姓的家常菜,一壶烫酒,两三好友,或对影独酌,都写得极好。
梁实秋笔下的“吃”,不只是舌尖上的味道,朴素的文字记录了那些温存的岁月,字里行间飘散的是人间烟火,旧时北平的那些味道,仿佛穿过时光,带着乡愁和忆旧。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饮食一端,是生活艺术中的重要项目,未可以小道视之。梁实秋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把各色吃食写得活色生香,读起来非常有趣,并在美食的“盛宴”中得以体味人生。
2019年8月14日 已读
2019年8月14日 评论 吃与乡愁 - 题为《雅舍谈吃》,文字的确是配得上这个雅字,细细品来似在饮茶,读之满口生香。书分三辑,第一辑主要是回忆北平的家乡风物了。近日都在北京,有些北平风韵,现时仍能见到,如夏天饮酸梅汤。(说到这个,清华的酸梅汤真是世界第一,好想带没喝过的人来尝尝。)第二辑说是品尝四海香,实际多是回忆江浙菜肴,捎带着北平和海外风味,蛮有趣的。第三辑则题为吃中有真意,有很多针对烹调相关的史实、古籍、词汇之考据(我最喜欢看这种东西)。不过想来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的文章,所援所写之内容大同小异——倒也可以理解,一个人的知识量毕竟是有穷的,信手拈来的例子可能的确没有几个。最能打动我的,果然还是第一辑。梁实秋先生原是北平人,后来寓居台湾,又旅居美国,想来已经是多年没有吃过家乡之味了。回忆北平的一菜一肴,字里行间满溢着淡淡乡愁。如今在异乡(i.e.美食的荒漠)求学的我,也只敢在回国时才敢读这书。读到写烧饼和油条(油炸鬼)时,看梁实秋先生满怀喜爱地叙写小时吃的“螺蛳转儿”烧饼夹麻花儿时那脆响,回忆到兴处,却又被现实打断:“如今我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言语间的寂寞,让我鼻子一酸。如果没有出国,怕也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同身受。说起来也可能是我老了,人老了泪点就低…之前看《我与地坛》,也是在飞机上差点没忍住眼泪。
中国 散文随笔 美食
檀香刑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12 - 10
《檀香刑》是作家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小说。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小说刻画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气质的戏班班主孙丙、具有正义感的高密知县钱丁、从京城刑部大堂告老还乡的刽子手赵甲以及他们的女儿、干女儿、儿媳妇孙眉娘、残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凯等等。
2019年8月14日 已读
2019年8月14日 评论 莫言的悦己作并悦不了我呢 - 莫言和贾平凹的文字,实是不符我的审美。我对这种字里行间带着泥水味的乡土文学并不感兴趣(可中国文坛久负盛名最多的却又是这样的作品…先按下不表)。莫言好像在后记里还颇得意自己的文笔。可合上书之后,竟不知留下了些什么感悟。只感觉是一部猎奇小说,刑罚确实描写得很刺激,但也仅此而已。实在不能到上升到家国情怀民族时代。所谓凤头豹尾猪肚之分,只有生硬之感,“凤头不华,猪肚不厚,豹尾不力”。人物塑造方面也几乎或混乱、或扁平,尽管好似想用多重人物的角度展示历史事件的意味,总也因为人物塑造的失败而达不到效果。非要再挖掘些什么,大抵就是写了些高密传统风俗、戏曲等,有记录风俗的意义。可我一外乡人,就像读《秦腔》时,只觉得细碎冗长一样,实在是无法对猫腔有什么感同身受。甚至每次看见小甲的部分,心里都没来由升腾出一股火来,满篇的咪呜喵。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作家总是刻意在书里要安排一个傻子,甚至有时主角就是傻子。诚然,使用偏见叙述者(biased narrator)是让小说变得趣味横生的美妙技巧,可为什么一定是个傻子呢…我总以为还是功力不够。话说远了,莫言作成此书,悦己的成分大概更大。既然是悦己之书,那悦不了我大概也是情理之中了。 下一本生死疲劳可能要缓缓在看,莫言这乡村魔幻现实主义的调调,暂时有点审美疲劳。
中国 长篇小说
乡村教师 豆瓣 Goodreads
8.6 (106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 吴再柱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9
1、本土科幻名家,均多次获得科幻最高奖“银河奖”,本土科幻的代表人物。 2、作家自选集,收录作者各个时期创作的代表作。 3、刘慈欣的《乡村教师》被改编成电影,下半年上映。 4、书中附有作者近照和亲笔题字签名(手写印刷),收录作者的创作年表和获奖情况等资料,制作精良,可作为科幻迷的收藏版本。
时间移民 豆瓣 Goodreads
时间移民
8.5 (93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12
中国科幻第一人,九届银河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作品。
未来,迫于环境恶化和人口压力,地球政府决定派出远征队伍,选取25岁以下的人类成员向未来移民。旅行队伍进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地球环境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最后一次航程,“大使”把时间定在未来11000年。在这未来的这个时代,地球基本恢复了原始生态,人类开始了新文明的起点。
最璀璨的银河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4 - 11
《最璀璨的银河—刘慈欣经典作品集》立于想象之巅,在繁星之上,在三体之前。作品集精选了刘慈欣的11篇经典短篇作品。这11篇作品中有7篇获得了中国科幻银河奖,本产品可谓是“最璀璨的银河”。正是这11部精彩的作品,给《三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些作品,像一群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三体》的前夜。没有这11部作品的“厚积”就没有《三体》的“薄发”。这11篇作品恢弘大气、想象绚丽,既注意极端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与人文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
冬牧场 豆瓣
8.8 (17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2 - 6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
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
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民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丰乳肥臀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12 - 10
《丰乳肥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母亲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她含辛茹苦、艰难地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 小说里,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无私,是爱,是奉献,是生命的载体,小说热情讴歌母亲的伟大,以及对生命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在这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
九篇雪 豆瓣
7.7 (27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九篇雪》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写的是在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气的全部故事。通过码庄子、搭帐篷、做生意、赶牛、牧羊、找麻雀、住山野、走戈壁、挑水、吃抓肉、打工等一组组活生生的真实生活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不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这些古老而又富有尊严的真实生活,充满灵性,宁静而又厚重,是一部令人如痴如醉而又深藏原始野性的西域牧歌。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还包括《又见炊烟》、《草言草语》、《草木一村》。
兄弟(下) 豆瓣
7.1 (118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 3
宋钢在下部里面遭遇的命运是他所在的工厂破产,他也越来越潦倒,后来因为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他在40多岁时自杀了。他自杀时,林红和李光头正在同一张床上。宋钢在临死之前,给林红和李光头都写了一封信。
林红是一个典型的连接今天和过去的女性,不同于8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性。宋钢的死,让她在生意场上变得像以前的李光头一样很成功,而李光头则变得没有了任何欲望,挣钱没有了任何兴趣,唯一的愿望就是,上太空,把哥哥的骨灰盒拿到太空去。
在尾声里,余华交代了李光头的命运。“他要上太空去。他还专门请了两个俄罗斯留学生教他俄语,还进行体能锻炼。因为李光头在电视里看到,在太空的轨道上,每天可以看16次日出和16次日落。李光头要把宋钢的骨灰盒放在,太空的轨道上,让宋钢遨游在月亮和星星之间,最后,李光头用俄语说:‘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了’。”
兄弟(上) 豆瓣
8.2 (184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 8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尘埃落定 豆瓣
8.4 (23 个评分) 作者: 阿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4
一个声势显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时代的预感和举止,成为土司制度兴衰的见证人。小说故事精彩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目光,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阿勒泰的角落 豆瓣
8.8 (102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3 - 9
若无意指认那在伤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们本来的生命,那么,总还有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认领。
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绝唱。
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 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
全新推出典藏版《阿勒泰的角落》: 手绘双封,全景展开,全书纯质纸精致印刷,收录李娟创作的新版自序,新增16幅全面展示阿勒泰之美的摄影作品,并随书附赠四季主题手绘精装书签一套。
每次重读《阿勒泰的角落》,总能真切地看到独自站在荒野中,努力而耐心地体会着种种美感的过去的自己……漫长过程中,一点一滴贯穿其间的那种逐渐成长、逐渐宁静、逐渐睁开眼睛的平衡感,也许正是此时全部希望生活的根基与凭持吧。——李娟
说部之乱 豆瓣 Goodreads
Chaos of Fiction
7.9 (90 个评分) 作者: 朱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4
他们想在那一切不外是谜的地方找到答案。
——帕斯卡尔
本书收入朱岳24篇未曾结集出版过的小说。
小说控制人类造成的末日危机;文学阅读可以转化为战斗力的 微型宇宙;词语之间的战争与玄秘境界;迷宫制造大师之间的疯狂竞争……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 小说以独特的风格,丰沛的想象力,创造出—个个怪诞而富有诗意的世界。
..........................
※2015获得荣誉※
★ 豆瓣读书2015年度榜单/中国文学
★ 荒岛图书馆岛民选出的2015年度书单
★ 方所2015年度十大好书
★ 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入围/新京报书评周刊上半年好书榜
★ 凤凰好书榜2015年度优秀小说30种
★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5年度百本好书
★ 金华晚报2015年好书榜
★ 百道好书榜2015年榜/文学类TOP100
...........................................
※作者 × 书评人 × 媒体推荐※
“幻想”是博尔赫斯小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而在想象力方面,朱岳无疑是一位高手,大概用“惊人”二字形容也并不为过。他在小说里描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而这些令人兴趣盎然的杜撰和想象常常又被涂抹上一层幽默色彩,其效果十分有趣。
——著名书评人,比目鱼《刻小说的人》
我很喜欢朱岳的文字,简练、轻快,且充满自信以及对读者的信任,这些恰恰都是短篇小说弥足珍贵的品质。
——青年文学批评家,张定浩《批评的准备》
朱岳小说中的潜规则常常建基于高度的智性或超凡的想像,对于读者而言,它是一种邀请,也是一种挑战——读者有时不得不如侦探一般,翻译这些潜规则。
——著名书评人btr
蒙着眼睛的旅行者 豆瓣
8.2 (21 个评分) 作者: 朱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8
新增17篇小说
脑洞大开、文字游戏、虚构的乐趣
...................
※内容简介※
这里有一个用10根面条做手指、曲别针连接肢体的患病姑娘......《我可怜的女朋友》
这里有偷金鱼的女贼与头顶茄子皮的侦探的爱情故事......《诗人与侦探》
这里有朝生暮死、命如蜉蝣的男人和女人,相视一笑是最大的奢侈和浪漫......《马尔特兰湖畔的男女》
这里有从地 里长出来的耄耋老人, 逐渐长成壮年、少年、儿童、婴儿,最终经由女人的子宫重新变为种子......《轮回》
这里有可以溶解一切事物、甚至是浩瀚星空的万能溶剂......《万能溶剂》
这里有致力于研究睡眠艺术的专家......《睡觉大师》
这里有起初是女孩,30岁后变成男人,在阴暗的小酒馆里追忆粉红色少女时代的胡须大汉......《两性图式》
...................
翻开这本书,仿佛掉进了爱丽丝的兔子洞,来到一个光怪陆离的文字世界,这里的符号似是而非,能指游离于所指,常识让位于脑洞。
这个角色代表什么?这个情节在影射什么?这个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如果你习惯于“阅读全文并总结中心思想”,这一切将会使你陷入思维混乱。你试图在看似杂乱拼凑实质精心构筑的话语迷宫中找到通向“意义”的出口,最终徒劳无功。于是你发现,你才是蒙着眼睛的旅行者。
如果你只是单纯地迷恋神秘主义、白日梦、反现实,喜欢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享受文字游戏和脑力锻炼,这就是你在寻找的那本书。
“你只能经历这些小说,而别想理解它们。”
...............
※推荐语※
◎ 朱岳的小说和博尔赫斯的东西确实有相似之处——短小、内容远离现实世界、充满想象力、有趣、带有学者气质。
——比目鱼
◎ 这是一类属于智慧的小说,精细,反抒情,猜谜语,文字游戏。它也许不是那么流行,但在它的爱好者心中具有无上的地位。
——NullPointer
◎ (1) 有浓重模仿痕迹的原创性。 (2) 发明家式的、哲学式的想象力。 (3) 虚构的乐趣。
——btr
人间草木 豆瓣
9.2 (18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4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这是一部写给所有文学爱好者的最珍贵的名家经典作品,本书通过精选汪曾祺先生的多篇经典散文,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堪称当代小品文的经典,让读者足不出户便能领略一代散文大师作品的风采。
生活,是很好玩的 豆瓣
9.0 (28 个评分) 作者: 汪曾祺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 - 1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备受推崇的“生活家”汪曾祺的散文精选集。
生活家,就是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有趣之人。
汪曾祺就是是一位生活家。
对生活心存热爱,从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活得有情趣,对世间万物皆有情,体察得细致。
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最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中的乐趣。一个平凡的景,经过汪曾祺的视角,便美得天真烂漫。
他的字到何处,何处便有画境。
“生活,是很好玩的”是他的一句名言,代表了他的人生态度。他以一颗赤忱之心,把一切都写活了。
本书分为有味、草木和春秋三辑,从美食、植物、旧事等三个部分来展现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编辑推荐
汪曾祺一生颠沛坎坷,却写出了今人所没有的慢与闲。
平常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饭,因他而变得生动有趣。
他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他想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
他的文风干净清雅,结尾淡如炊烟,余味但击人心,足以留下内伤。
读一点他的散文,你会更热爱这个世界。
名人推荐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像曾祺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今天是没有了。他的语言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张兆和
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平凹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铁凝
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冯唐
猫城记 豆瓣
作者: 老舍
本书包含老舍先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猫城记》《小坡的生日》。
老舍先生在1932年完成了一部当时称得上异类的作品《猫城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猫城记》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部超越时代的作品。当这部作品被译介到西方时,其题材及风格便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
《小坡的生日》以生活在南洋(即新加坡)的男孩小坡和他的妹妹仙坡为主人公,讲述了小坡生活中的种种趣事。老舍借用小孩的口吻、小孩的眼光“对南洋的事情作小小的讽刺”,暗示了一个“所谓不属于儿童世界的思想”,就是“联合世界上弱小民族共同奋斗”。
许三观卖血记 Goodreads 豆瓣
9.1 (25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2 - 9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活着 Goodreads 豆瓣
9.2 (907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2 - 8
《活着(新版)》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新版)》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4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