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解忧杂货店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ナミヤ雑貨店の奇蹟
8.2 (111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李盈春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5 其它标题: 解忧杂货店
现代人内心流失的东西,这家杂货店能帮你找回——
僻静的街道旁有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
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静子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
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
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会,将如何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如今回顾写作过程,我发现自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应该怎么做?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东野圭吾
2019年10月15日 已读
噢 我居然忘记标记这本书…其实是我看东野圭吾的第一本书 看了之后(因为赞誉颇多)觉得很失望…
推理小说 文学 日本 长篇小说
百年孤独 Goodreads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9.5 (1028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6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2019年9月1日 已读
“不愧是诺奖””不愧是经典名著”“这才是魔幻现实主义”
2019年9月2日 评论 因为短评不够写所以开个书评 - 虽说钱钟书说如果觉得鸡蛋好吃,不必认识下蛋的母鸡,可若想知道如何培育出好的鸡蛋,除了分析鸡蛋的化学成分,仔细研究是什么物质令鸡蛋变得美味之外,当然肯定要考略母鸡的品种母鸡的养育过程等等吧。考略八十年代成熟的一批作家的写作,如莫贾一派,最终都能追到马尔克斯的影响上。一直打算拜读这作品很久了,说实话刚在书店里看到授权翻译之类的就购入了此书,可是屡次三番鼓起勇气却总是被人名吓退。这次终于读完了,不过在人名方面意外地没遇到什么挫折…反而还觉得重复起名让人省去了记住多个名字的困扰嘞。 要我评价的话……真不愧是诺奖作品啊。得益于优秀的翻译, 其语言可谓是真的有惊心动魄的美。读完之后真心觉得“这才应该是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莫言写得那算什么“。不过也许这也是我停留在追求文字形式的美的初级阶段,不能接受莫贾等人“返璞归真”的文笔罢。(况且被称赞过的像烂茄子的手的比喻,也感觉不到有多精道啊。)我对传统文化感触莫深,所以对书的前半部分只是觉得奇诡瑰丽,但香蕉公司到来之后,律师虚与委蛇,直至三千多人血流遍野的惨剧,却在历史书上化为子虚乌有的这些情节,因为能对某些事件产生共感,让我产生不小的震撼,拍案叫绝。那两个章节的叙述,特别是对屠杀的描写,甚至包含一种音律感,让人寒毛倒竖又不能放下书只恨眼睛扫得不够快啊。之后的章节中唯一相信这段历史的奥雷利亚诺孤独地与老鸨和妓女争论时,我脊背发凉地领会了马尔克斯想要描绘出的荒诞与虚无。 说到这里,百年孤独人物刻画也是让我觉得惊讶得好的。小时候做名著阅读总是觉得标准答案给的人物特点不甚鲜明,甚至很多穿凿附会。可读完百年孤独合上书卷之后才发现这家族的每个人都十分鲜活——当然也许是因为布恩迪亚家族的人实际上并没有三代那么多,他们只是像圆圈一样不断地重复而已: “这个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无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轮将永远滚动下去” 。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的刻画,刻意安排的宿命感太重了。虽然这的确是基于宿命讲述的故事,也不能算是败笔。 由于没有系统写作的习惯,把杂乱的感想倾倒得差不多之后又不知道怎么收笔了。就最后再扯点不太相关的内容吧:刚刚想到在讨论另一本书的时候有人说“十万字肯定用不到6小时,他2小时就能读完”。可26万字的百年孤独我也读了快12小时(还是母语阅读)……大概就是我读书真的很慢了:P
哥伦比亚 文学 长篇小说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豆瓣
9.1 (13 个评分) 作者: Milan Kundera 译者: Michael Henry Heim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1999 - 5
在线阅读本书
Book Description
A young woman in love with a man torn between his love for her and his incorrigible womanizing; one of his mistresses and her humbly faithful lover -- these are the two couples whose story is told in this masterful novel. In a world in which lives are shaped by irrevocable choices and by fortuitous events, a world in which everything occurs but once, existence seems to lose its substance, its weight. Hence, we feel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not only as the consequence of our pristine actions but also in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two inevitably intertwine.
From AudioFile
Jonathan Oliver employs a husky-voiced tone that proves the right match for this darkish story, one that requires of listeners a dollop of patience. Set first in Czechoslovakia, then in Switzerland, Kundera's story tells the sometimes laborious story of a womanizing Czech surgeon forced to flee the Russian invasion and take on menial roles, giving his passion for the flesh a slighly different perspective, as he is no longer a doctor but just a window-washer.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is current female-of-choice, the interesting and puzzling Tereza,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novel. Oliver is good, very good, pausing with great effect, having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low-key drama and contemplative musing
Book Dimension
length: (cm)19.7                 width:(cm)12.8
The Great Gatsby 豆瓣 Goodreads
The Great Gatsby
9.3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F·Scott Fitzgerald Penguin Books 2000 - 2
在线阅读本书
Jay Gatsby is the man who has everything. But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out of his reach ... Everybody who is anybody is seen at his glittering parties. Day and night his Long Island mansion buzzes with bright young things drinking, dancing and debating his mysterious character. For Gatsby - young, handsome, fabulously rich - always seems alone in the crowd, watching and waiting, though no one knows what for. Beneath the shimmering surface of his life he is hiding a secret: a silent longing that can never be fulfilled. And soon this destructive obsession will force his world to unravel.
围城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豆瓣
围城
9.1 (795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 2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后,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书长期无法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重印,仅在香港出现过盗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订之后,在中国大陆地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此后作者又曾小幅修改过几次。《围城》 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由于1949年后长期无法重印,这本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1960年代,旅美汉学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对本书作出很高的评价,这才重新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人们对它的评价一般集中在两方面,幽默的语言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从1990年代开始,也有人提出对本书的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说,并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之外,作者夹叙其间的文字也显着机智与幽默。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卖弄文字,语言显得尖酸刻薄。但这一说法并不为大多数人接受。
2019年8月23日 已读
读到结尾觉意犹未尽,却又觉得这样结尾最好。高中时觉此书索然无味,翻了没多时就放下了。可见有些书不至年龄积累了几番阅历也读不出什么滋味来:当然,也有可能是我鲁钝。称它是什么“婚姻圣经”(我还听人这么评过傲慢与偏见),虽然有一丝道理,可听起来又有点可笑。时评多论此是近代《儒林外史》,这倒是稍微贴切的;可又真据此理解为针砭时弊之作,决对又是把书看窄了。倒不是我非要附会,可那卑懦无能的方鸿渐,真有几分像我自己,“并不讨厌可全无用处”;柔嘉身上也有几分这种感觉:对一切全无兴趣却又有几分主见。小说里每个人物的丑态与性格能接刻画如此入木三分真是绝了,虽然不知道那个年代人是不是真都那样拌嘴?
另:我所购版本书末有杨绛先生之跋,讲了钱锺书先生写作本书之时种种。极可爱。
中国 文学 长篇小说
汤姆叔叔的小屋 豆瓣
8.0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托夫人 译者: 林玉鹏 译林出版社 2006 - 6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该书在1852年首次以单行本出版,立即获得巨大成功,第一周就销售一万册,当年就印行一百多次、三十五万册,这在19世纪中叶可是个天文数字了。该书在国外也大受欢迎,在英国当时有四十家出版社出版该书,销售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册。该书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也受到著名作家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乔治·桑、海涅、狄更斯等的高度赞扬。它曾被改编成戏剧、音乐剧等在美国各地舞台上演多年,现已被译成世界上四十多种文字。其魅力经久不衰,时间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本经典名著。
三体Ⅲ 豆瓣 Goodreads
死神永生
8.8 (1013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10 - 11
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宇宙的田园时代已经远去,昙花一现的终极之美最终变成任何智慧体都无法做出的梦,变成游吟诗人缥缈的残歌;宇宙的物竞天择已到了最惨烈的时刻,在亿万光年暗无天日的战场上,深渊最底层的毁灭力量被唤醒,太空变成了死神广阔的披风。
太阳系中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最后直面真相的,只有两双眼睛。
三体 豆瓣 Goodreads Bangumi
三体
8.6 (1455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01 其它标题: 地球往事:三体 / The Three-Body Problem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三体Ⅱ 豆瓣 Goodreads
黑暗森林
9.1 (1077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5
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
“面壁计划”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竞争中战而胜之?神秘的
“黑暗森林”究竟意味着什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谷歌图书 豆瓣
9.0 (179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许钧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别相信任何人 豆瓣
Before I go to sleep
6.4 (87 个评分) 作者: [英]S.J.沃森 译者: 胡绯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每天醒来,克丽丝汀都身处一个陌生的房间,身旁躺着一个不认识的男人。
当她面对镜子,发现自己居然老了20岁。那个男人会告诉他,你今年47岁,20年前遭遇严车祸,从此记忆受损。我是你的丈夫本,你很安全。
克丽丝汀的记忆只能保持一天,每天醒来,就再也不记得昨天发生过事。关于她世界里的一切,全部只能由本告知。不过每一天,她也会接到陌生的纳什医生来电,要她到衣橱后方找出日记。原来,克丽丝汀在睡前会写下今天的事作为“备忘录”,提醒明天失忆的自己。
就这样,克丽丝汀借着日记的累积,一天天重建了自己的历史,但细节渐渐和本以及纳什医生的说法产生矛盾。他到底该相信谁?
今天醒来,她翻开日记,只见第一页写着:别相信本。
狼图腾 豆瓣 Goodreads
狼图腾
7.7 (296 个评分) 作者: 姜戎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 4
《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厦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窗边的小豆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
8.9 (561 个评分) 作者: [日] 黑柳彻子 著 / 岩崎千弘 图 译者: 赵玉皎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 1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洛丽塔 豆瓣 Goodreads
Lolita
7.9 (37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主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1
《洛丽塔》原著问世五十年来第一部中文全译本。纳博科夫最著名最有争议的小说杰作。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 豆瓣
向日葵の咲かない夏
8.2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道尾秀介 译者: 于彤彤 新星出版社 2011 - 10
那年夏天,我同学S君上吊,死了,我明明看到他的尸体,大家却说我骗人……喂,你相信投胎转世吗?那……那个死掉的S君,七天之后,竟然在我房里现身啦!只不过,他变成了一个……
The Annotated Lolita 豆瓣
作者: Vladimir Nabokov / Alfred Appel Jr. Vintage 1991 - 4
The annotated text of this modern classic. It assiduously illuminates the extravagant wordplay and the frequent literary allusions, parodies, and cross-references. Edited with a preface,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Alfred Appel, Jr.
檀香刑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12 - 10
《檀香刑》是作家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小说。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小说刻画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气质的戏班班主孙丙、具有正义感的高密知县钱丁、从京城刑部大堂告老还乡的刽子手赵甲以及他们的女儿、干女儿、儿媳妇孙眉娘、残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凯等等。
2019年8月14日 已读
2019年8月14日 评论 莫言的悦己作并悦不了我呢 - 莫言和贾平凹的文字,实是不符我的审美。我对这种字里行间带着泥水味的乡土文学并不感兴趣(可中国文坛久负盛名最多的却又是这样的作品…先按下不表)。莫言好像在后记里还颇得意自己的文笔。可合上书之后,竟不知留下了些什么感悟。只感觉是一部猎奇小说,刑罚确实描写得很刺激,但也仅此而已。实在不能到上升到家国情怀民族时代。所谓凤头豹尾猪肚之分,只有生硬之感,“凤头不华,猪肚不厚,豹尾不力”。人物塑造方面也几乎或混乱、或扁平,尽管好似想用多重人物的角度展示历史事件的意味,总也因为人物塑造的失败而达不到效果。非要再挖掘些什么,大抵就是写了些高密传统风俗、戏曲等,有记录风俗的意义。可我一外乡人,就像读《秦腔》时,只觉得细碎冗长一样,实在是无法对猫腔有什么感同身受。甚至每次看见小甲的部分,心里都没来由升腾出一股火来,满篇的咪呜喵。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作家总是刻意在书里要安排一个傻子,甚至有时主角就是傻子。诚然,使用偏见叙述者(biased narrator)是让小说变得趣味横生的美妙技巧,可为什么一定是个傻子呢…我总以为还是功力不够。话说远了,莫言作成此书,悦己的成分大概更大。既然是悦己之书,那悦不了我大概也是情理之中了。 下一本生死疲劳可能要缓缓在看,莫言这乡村魔幻现实主义的调调,暂时有点审美疲劳。
中国 长篇小说
The Lover 豆瓣
L'Amant
作者: Marguerite Duras 译者: Barbara Bray Pantheon Books 1998 - 9
An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 with more than one million copies in print and a winner of France’s Prix Goncourt, The Lover has been acclaimed by critics all over the world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in 1984.
Set in the prewar Indochina of Marguerite Duras’s childhood, this is the haunting tale of a tumultuous affair between an adolescent French girl and her Chinese lover. In spare yet luminous prose, Duras evokes life on the margins of Saigon in the waning days of France’s colonial empire, and its representation in the passion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unforgettable outcasts.
Long unavailable in hardcover, this edition of The Lover includes a new introduction by Maxine Hong Kingston that looks back at Duras's world from an intriguing new perspective—that of a visitor to Vietnam today.
2019年8月14日 已读
I'd say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is better than 王道乾's Chinese translation. Most likely due to the similarity between European languages.
法国 英文原版 长篇小说
情人 豆瓣 Goodreads
L'Amant
8.0 (59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丰乳肥臀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作家出版社 2012 - 10
《丰乳肥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长篇小说。 母亲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她含辛茹苦、艰难地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 小说里,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无私,是爱,是奉献,是生命的载体,小说热情讴歌母亲的伟大,以及对生命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在这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