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尾s - 标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Goodreads 豆瓣
9.2 (251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 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潜规则 豆瓣
8.5 (35 个评分) 作者: 吴思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 1
相同ISBN的还有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凡的世界》(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第39卷)《林语堂作品集》(著名作家精品文丛系列)等,属于一书多号。
再活一次 豆瓣
Writing Down the Bones: Freeing the Writer Within
8.0 (9 个评分) 作者: 纳塔莉·戈德堡 译者: 韩良忆 南方出版社 2008 - 3
本书是作者多年创作与教学经验的总结,是教导创意写作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一种直接而朴素的方式告诉读者,她是如何练习写作的,怎么去想,拿什么题目练习,怎样对付编辑,如何突发异想而不受困。她教你相信自己,善待自己,开放心灵,试着描写自己的喜、乐、悲伤、痛苦、迷恋,放任想象力去尝试任何一种可能,从而让写作与人生都散发出热情。本书不但适合所有想写作的、想写出更好作品的人看,一个对写作与生活感到无力与挫败的人,也可以运用书中的方法和建议,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这本小书出版后即成为畅销名著,销售超过一百万册,是北美所有教授写作及写作治疗的人必读、必引述的一本书。
2012年12月31日 想读
游戏改变世界 豆瓣 Goodreads
Reality is Broken:Why Games Make Us Better and How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7.4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简·麦戈尼格尔 译者: 闾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9
◆《游戏改变世界》是著名未来学家、TED大会新锐演讲者简•麦戈尼格尔探索互联时代重要趋势的最新力作。在书中,作者指出: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和缺陷,游戏化可以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事例告诉我们,游戏击中了人类幸福的核心,提供了令人愉悦的奖励、刺激性的挑战和宏大的胜利,而这些都是现实世界十分匮乏的。她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借助游戏的力量,让生活变得像游戏一样精彩。
◆作者指出了游戏化将要实现的四大目标:更满意的工作、更有把握的成功、更强的社会联系及更宏大的意义,并用大量实践告诉我们该如何驾驭游戏的力量,解决现实问题,并提升幸福感。她告诫我们:如果人们继续忽视游戏,在不远的未来,就会处在极端不利的地位。
16型人格的自我修炼 豆瓣
作者: 彭萦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
MBTI性格评估工具是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类型理论制成的,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最实用的性格测试;它译成20多种语言,在7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于89%的100强公司、各大顶尖商学院以及高校。在个人上,它应用于自我完善、专业选择、职业发展、婚姻关系等;在公司和组织里,它应用于人才甄别、团队建议、团队沟通、冲突管理等。
在这个浮躁不安和物质导向的现实社会里,你可以通过MBTI来准确认识自己,不做一个职场橡皮人,也不做一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更不做他人价值观的牺牲品。通过MBTI你能更好的欣赏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完善自己的性格。
花间词 豆瓣
作者: 伊吹五月 编 重庆出版社 2012
这是一个有关花开的故事。由花间派词人韦庄与温庭筠的《浣溪沙》及《菩萨蛮》和唐朝散文家独孤及的《杂诗》改编。佛曰: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月下雪兰香,他静静走过,不为所动。长长久久,他们彼此凝望,此时无声胜有声……红颜如花,稍纵即逝,本篇集合各类以“花”为主题的诗词,赞美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豆瓣
そして私は一人になった
7.3 (2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山本文绪 译者: 李洁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1
★直木奖得主山本文绪 心灵疗愈日记
★三十二岁的作者,经历第一段一个人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自由了,却时时陷入不安,所以用一篇篇日记细致描绘每天心中的波澜。
★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工作,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做很多事,这样的“一个人”,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你是这样的“一个人”吗?——《知日》
★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着电视乐,一个人睡觉。感觉寂寞难耐的,定会找个人同住吧。但我并没觉得寂寞难耐。要说难耐的,反倒是想一个人的时候无法一个人。——山本文绪
三十二岁,我离了婚,又成了一个人。
一个人的日子固然寂寞,但更多时候是因寂寞而快乐。
一整天口也不开,读书、发呆、晒太阳,偶尔也会耐不住寂寞给朋友打电话
极致的幸福,存在于孤独的深海。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里,我逐渐与自己达成和解。
这辈子最渴望做的那些事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meiya 2013 - 1
这是一个平凡女孩,她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生活中并无波澜,生命中也并无惊喜。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幸福并不是长路的终点,也不是大河的彼岸,而是这一路不断前行中的小小改变。有一天,她回头看了看,自己竟然跨越了那么大的一步,原来渴望并没有那么难以满足,梦想也并没有那么难以实现。原来只要一点点努力,我们都可以实现。
论中国 豆瓣
On China
8.5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基辛格 译者: 胡利平 / 林华 中信出版社 2012 - 10
基辛格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第二性 豆瓣
Le deuxième sexe
8.8 (34 个评分)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译者: 陶铁柱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 4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的“圣经”。成为西方妇女的必读之书。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演讲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颖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女人,为我们熟知而又陌生,自从地球有人类以来,她就成为永恒的主题,备受人们的赞誉、诅咒和诋毁。
伟大的女人和伟大的男人一样崇高、神圣;险恶的女人和狠毒的男人一样凶残、卑鄙。
第二性―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读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揭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堕胎、卖淫和两性的平等。
当代妇女问题探寻 历史与永恒的品味
译者前言
《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 Beauvior.1908-1986)是当代法国最杰出的存在主义的女权作家,也是学识渊博的女学问家。
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萨特的终身伴侣,他们虽然共同生活了50年,却没有结婚,因为“我们认为,按照我们的信念行事,认可这种非正式的婚姻状态,是合乎道德的”(引自《波伏娃自传》,第二卷)。
1943年,波伏娃的长篇小说《女宾》问世,从此,她一越而成为作家。
1945年,她以反法西斯为主题的小说《他人的血》出版,在法国引起强烈反响,她的作家才华得到公认,在短短的两年中,这部小说就再版了32次。
战后,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妇女研究方面,1946-1949年,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第二性》的创作,1949年,《第二性》在法国出版,立即轰动一时,被誉为“有史以来的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有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从而成为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经典。
1952年,该书被译成英文,在美国一版再版,成为当时美国的最为畅销的书籍之一。此后,该书被许多国家出版,成为各国妇女研究者的必读之书。
1986年,我国湖南文艺出版社在国内第一次出版了《第二性》的第二卷,书名为《第二性-女人》。
由于这个版本是根据台湾译本印制的,书中除有些术语和内地不尽相同外(如把“无产者”译成“普罗大众”),有些哲学性的论述被删节,也有的地方被望文生义,给读者造成明显的误解。
后来不久,友谊出版公司也出了一个译本,名为《女人是什么》,这个译本的译文要比台湾译本准确和流畅多了,只可惜它也只译了《第二性》的第二卷。
由于上述原因,国内目前还没有出版过《第二性》的全译本,虽然近十几年来我国妇女研究画业在逢勃发展,广大女人工作者、妇女理论研究者以及许多关心妇女问题的人,都希望能及早看到《第二性》的全译本。
本书分上下两卷,第一卷主要是从女性群体的角度去讨论女人问题,是全书的理论框架。
作者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雌雄两性的性生活,从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一直到复杂的哺乳动物,详细论述了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种种表现,揭示了动物界当中出现的雌雄分体、雌雄同体、雌雄间体和雌雄嵌体的有趣现象,认为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驳斥了将女性等同于子宫或卵巢的观点。
接着,作者介绍了精神分析学的妇女观,认为弗洛伊德的所谓的“恋父情结”,是根据他依照男性模式得出的“恋母情结”炮制出来的,实际上女性是否存在“恋父情结”,大可质疑;从而批判了弗洛伊德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把女性的生理、心理和处境归结为“性”的“性一元论”。
作者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妇女的论述,对妇女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私有制或世袭财产的私有制的出现,是妇女受压迫的一个根本性根源的观点,对研究妇女的历史和现状更是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作者认为,从经济角度研究妇女,是历史的一大进步,社会主义制度终将消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经济一元论”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社会),妇女的处境、权利与地位的变化,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作者接着讨论了东西方神话中的妇女权利与地位,指出了对处女的崇拜只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男性为了保证世袭财产能够在父系范围内继承,才确立的一种制度,而妇女因此才成为生产继承人的工具的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作者指出,与此相反,在私有制出现以前,即在远古时代,人们恰恰认为处女是“邪恶的”、“不吉利的”,并把处女交给过路人或神殿的僧侣。交给前者是因为,过路人对处女的“魔力”可能满不在乎,交给后者是因为,僧侣具有神圣的力量,可以战胜处女的“魔力”。
作者还以司汤达和D・H・劳伦斯等五位作家为例,讨论了西方文学对妇女的态度。
万物既伟大又渺小 豆瓣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8.4 (48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林滢 / 林慰君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0 - 5
年轻的兽医吉米·哈利踌躇满志地来到乡间工作,谁知道等待他的却是层出不穷的“惨事”。半夜穿睡衣出诊,被人一捧一逗地揶揄不说,饿得要崩溃,却忘了带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明治被端走;挨马踢狗咬也就罢了,还被一只小京巴认作干叔叔,除了礼物竟然还送签名照;好不容易约上了心仪的女孩,结果窘事连连,一波三折……
除了那些让人捧腹的趣事之外,吉米·哈利还用充满柔情的笔触描写了英国乡间怡人的风景,以及在那里生活着的纯朴而热情的人们。他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拥抱生活,并将其优雅地表现于笔端,带给读者同样的感动与欢乐。
色铅笔的清新手记 豆瓣
作者: 轶菡 / 周小兜 2012 - 10
《色铅笔的清新手记》,本书是国内首本两位人气手绘作者轶菡和周小兜的合作彩色铅笔教程。共分7章,先讲解了彩色铅笔的准备和入门知识,然后通过年轻读者喜欢的动植物、小物、美食、旅行等主题,娓娓将彩色铅笔如何温柔表现的技巧一一道来。全书还穿插了两位人气作者轻松的对话与对画面效果的探讨,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手绘作品的质朴清新感,指导读者如何绘制;另一方面更引导读者关注寻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幸福,让美好的画面及愉快的绘画过程抚慰心灵。
情人 豆瓣 Goodreads
L'Amant
8.0 (601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30岁前的每一天 豆瓣
水湄物语
6.3 (35 个评分) 作者: 水湄物语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
梦想,是专属于青春的烂漫色彩,倘若在30岁之前不能实现它,随岁月尘封,只剩唏嘘。
你离30岁还有多久,有哪些事情,30岁前不做一定会后悔呢?
这本书是豆瓣红人水湄物语的首部作品。
写给年轻人的,最现实的梦想管理指南: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变得有钱,变得有时间,有对幸福感知力。
“自我规划”+“理财投资入门”+“记事本的时间管理”是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有效方法。激情加技巧,聚集正能量,打败梦想道路上的小怪兽。
在30岁以前,改变自己,养成好习惯,每天离梦想近一点。在30岁以后,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或许你还可以影响别人,改变世界。
2012年12月5日 想读
欢喜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吴伯凡 / 梁冬 中信出版社 2012 - 11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内容简介:欢喜是一种状态,它是幸福自在的标志,也是充盈人生的基础。人们之所以会痛苦、郁闷、焦虑、沮丧、恐惧,之所以有怨、恨、恼、怒、烦,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心;心灵被禁锢,心智模式错误,自然无法发射和接收幸福的信号。
《冬吴相对论•心时代文集之一:欢喜》的两位作者,吴伯凡博学多识,梁冬机智豁达,他们融合东西方智慧,在故事和幽默中明说事理,在轻松写意之中播种心性改变的种子。用梁冬老师的话说,就是“让我们能快乐地把常识变成哲理,又把哲理变成笑话”。为什么说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疾病?“抱怨”病毒的危害何在?人生为什么要养喜神去杀机?搞好了定位,就能成功吗?非典型性雄辩症患者是如何赢得辩论输掉世界?是什么决定一个人的财商?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门,它是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是人生的另一幅图景,它通往快乐、幸福、充实、成就,但只有用欢喜才能打开它。
海报:
爱的算法 豆瓣 Goodreads
8.0 (6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刘宇昆 译者: 陶若华 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9
玫瑰的芬芳,苹果的酸甜,人类只有拥有肉体才感受得到。如果有一天,人类集体抛弃肉体,思维进化为虚拟环境中的数据流,那将是怎样的世界?在本书开篇的“未来三部曲”中,刘宇昆为我们讲述了三个从现在的世界过渡到未来虚拟世界的故事。这几个故事从普通家庭生活入手,渐渐显出世界的全貌,以小见大,引人思考。
除此之外,本书收录的另外十篇小说,也都是刘宇昆出道以来的创作精华。这些作品既有硬朗的技术细节,又不乏多元的文化思考,代表着当下世界短篇科幻创作的最高水平。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豆瓣
6.0 (29 个评分) 作者: meiya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
每个在城市中学习工作的人,都会被这本书深深的打动。
在奋斗的道路上,我们都想快起来,快一点成功,快一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是人就是这样的,越是着急,事情越是做不好。工作会拖延,情绪变糟糕,压力让人焦躁。
本书的作者meiya跟我们大家一样,“独自在城市中努力的奋斗着”。她把自己这些情况都写下来,涉及到“开始爱好者”,空有梦想,不付诸行动、拖延症、注意力涣散症、负面情绪、缺乏运动,身体亚健康等等,分享有效、有趣的解决方法。她和大家一起,练习“把心慢下来,让行动快起来”。
她还通过自己丰富的生命体验告诉大家: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人心智的成熟和精神的自由。
这也是一本促人行动的书,“允许自己慢慢来,才能重新上路”。认真的过好每天,认真的对待生命。试读的读者说,看完书,就想明早去跑步,锻炼身体。或者耐心把一些基本的事做好,开始慢慢来;学习接纳生活中的痛苦,并记录下每一份微幸福。
自私的基因 豆瓣 Goodreads
The Selfish Gene
9.0 (46 个评分) 作者: (英)里查德.道金斯 译者: 卢允中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 10
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每一物种之内,某些个体比另一些个体留下更多的生存后代,因此,这些得以繁殖的幸运者的可遗传特性(基因),在其下一代中的数量就变得更加可观。基因的非随机性的区分繁殖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造就了我们,因此,要想了解我们的自身特性,就必须懂得自然选择。
尽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进化学说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关键所系(特别是同
孟德尔的遗传学相结合时),但却一直为许多人所忽视。社会科学领域内一系列研究部门相继兴起,致力于建立一种达尔文前和孟德尔前派的社会和心理世界的观点。甚至在生物学领域中,忽视和滥用达尔文学说的情况一直令人诧异。无论造成这种异常发展的原因究竟何在。有迹象表明,这种状况即将告终。达尔文和孟德尔所进行的伟大工作已为日渐增多的科学工作者所发展,其中著名者主要有菲希尔(R.A.Fisher),汉密尔顿(w.D.Hamilton),威廉斯(G.C.Williams)和史密斯(J.Maynard Smith)。现在,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介绍给大家,这是第一次。
道金斯对社会学说中这一崭新工作的主要论题逐一作了介绍: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概念,遗传学上的自私的定义,进犯行为的进化,亲族学说(包括亲子关系和群居昆虫的进化),性比率学说;相互利他主义,欺骗行为和性差别的自然选择。道金斯精通这一基本理论,他胸有成竹,以令人钦佩的清晰文体展示了这一崭新的工作。由于他在生物学方面的造诣颇深,他能够使读者领略生物学文献中的丰富多彩和引人人胜之处。凡遇他的观点同已发表的著作的论点有分歧时,他的评论,就象他在指出我的一处谬误时一样,无不一箭中的。同时,道金斯不遗余力地把据以论证的逻辑推理交待清楚,俾使读者能够运用这种逻辑推理再去扩展这些论据(甚至可以和道金斯本人展开争论)。这些论据可以向许多方面扩展。例如,如果(按道金斯的论证)欺骗行为是动物间交往的基本活动的话,就一定存在有对欺骗行为的强烈的选择性,而动物也转而必须选择一定程度的自我欺骗,使某些行为和动机变成无意识的,从而不致因蛛丝马迹的自觉迹象,把正在进行的欺骗行为败露。因此,说自然选择有利于神经系统是更准确地反映了世界的形象这种传统观点,肯定是一种关于智力进化的非常幼稚的观点。
近年来社会学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由此引起了一股小小的逆流。例如,有人断言,近年来社会学说方面的这种进展,事实上是为了阻止社会前进的周期性阴谋的一部分,其方式是把这种社会的前进说成在遗传上似乎是不可能的。还有,把一些相似而又不堪一驳的观点罗致在一起,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即达尔文的社会学说,其政治含义是反动的。这种讲法同事实情况大有径庭。菲希尔和汉密尔顿首次清楚地证明了遗传上性别的均等性。从群居昆虫得到的理论和大量数据表明,亲代没有主宰其子代的固有趋势(反之亦然)。而且亲代投资和雌性选择的概念,为观察性别差异奠定了客观的和公正的基础,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展,超越了一般把妇女的力量和权利归根于毫无实际意义的生物学上的特性这一泥潭中所作的努力。总之,达尔文主义的社会学说使我们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将对我们受苦受难的许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心是孤独的猎手 豆瓣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8.7 (132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 陈笑黎 上海三联书店 2005 - 8
《心是孤独的猎手》作者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
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主旨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豆瓣
How to Get Control of Your Time and Your Life
7.3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兰·拉金 译者: 刘祥亚 金城出版社 2005 - 9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告诫人们,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时间”这回事。如果你跟很多人一样,也是因为“太忙”而没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的话,那请你一定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他们比你更忙,结果却完成了更多的工作。这些人并没有比你拥有更多的时间。他们只是学会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已!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巧,就像驾驶一样,有效利用时间,不是成为时间的奴隶,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切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成功管理自己的时间,这就是所有成功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