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
人生删除事务所. 归零 豆瓣
dele2
作者: [日]本多孝好 译者: 吕灵芝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 - 10
💻犯过的错误我们无法抹去,但留下的记录可以。
死后,你不想示人的数字遗产由我们来删除。——人生删除事务所
🔌豆瓣年度TOP3同名高分神剧主线故事原著小说,
记录删除事务所的缘起与真正的结局。
----------dele----------
💾记忆会逐渐模糊,但是数据记录不会,因此只能删除。
人生删除事务所的工作,就是在委托人死后,代为删除他们不愿示人的“数字遗产”。
冷漠的程序员所长坂上圭司,和只想在法律边缘赚钱糊口的员工真柴祐太郎,每天都在地下事务所中,准备按需求删改委托人们遗留的人生。
而他们自己与删除数字遗产有关的过去,以及事务所的未来,也将因一件特殊委托而揭晓。
另收录两则全新支线故事。
📱这是为逝者“解忧”的事务所,也是数字网络时代的“入殓师”。
----------dele----------
💿毒舌电影×止庵×周云蓬×胡辛束力荐小说或日剧
毒舌电影:一部看完想卸载微信的鼎级悬疑剧。
止庵: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是一部优秀作品。
周云蓬:最近在读这本书。挺好看挺有趣的。很现代。
胡辛束:如果真的有人生删除事务所存在就好了。
💿豆瓣年度TOP3同名高分神剧的真正结局
山田孝之×菅田将晖主演。CONFiDENCE日剧大奖&日剧学院奖获奖作。
豆瓣16万条标记认证,删除事务所的缘起与归零都在这本书中。
💿日亚读者满5星推荐,与日剧截然不同的体验
日本读者:既能无缝代入日剧演员形象,故事发展又与日剧不同,看剧又看书让我收获了双倍的快乐。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接连发问的当代社会问题
你想好死后如何处理自己的手机、电脑、社交账号了吗?
💿《金色梦乡》作者伊坂幸太郎自愧不如的作家
日本杂志评选最受欢迎男作家伊坂幸太郎在接受采访时说:知道本多孝好后我大受打击。我打心底里觉得:这个人比我有意思多了!
2021年8月12日 已读
偶然看见两部都有就全部都再看了一遍,几个短篇都是经典日剧日影中的桥段,兜兜转转也把很多东西进行了解释和诠释,最重要的还是当下,现在不止是现在,同时勾连着过去与未来。
原著 微信读书 日本文学 本多孝好 短篇集
秦制两千年 豆瓣 Goodreads
8.1 (102 个评分) 作者: 谌旭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 - 7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选取了16个历史横断面,着重探讨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作者直指封建王朝的核心理念“外儒内法”,将秦制帝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常态化、规律化,探索帝国运转的内在理路,揭示其延绵长达两千余年的奥秘;深入每一个截点,解读信史文献,用严密的逻辑掲开王朝治世的面纱,也颠覆了世人许多想当然的认知。
这些历史横断面关联起来再现了两千年来秦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
2021年8月9日 已读
值得一读,将秦制定义为中央皇权借助官僚集团统治、追求最大的组织能力所以追求平民的原子化和无组织化。更偏向于统治技术的思路,即使是当下,依旧如此,党国党国,大同小异罢了。
最触动还是不论任何时代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奈,盛世乱世都是繁华人家的说辞,我们能做的就是苟活。
历史 微信读书 政治 政治学
异档案3 豆瓣
作者: 搜异者 新世界 2011 - 3
《异档案3:天命凶劫》内容简介:景小南在观看父母为她拍摄的纪念录像时,无意间发现婴儿时期的自己,竟然用眨眼的方式发出求救信号!这个信号就像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她尘封已久的记忆。她到底经历了什么,竟令今生的她不得不陷入致命的危机之中?茫然无措的景小南找到了“搜异者”简真,这一次,简真将如何解答这个难题?前世的记忆真的可以保存到今生吗。
2021年8月7日 已读
第四部应该没有实体书,后面四个故事,解汤药、命数以及最后的高凶危机可以串在一起去看,解汤药其中的继承思路很好玩,命数纳入计算之中蛮扯的,尤其数据处理这块,最后高凶危机太个人化了,就全看发挥。
但整本书中对于某一段历史的大胆暗示和描写确实让人感觉时代变了。
中国 微信读书 恐怖 神秘学
异档案2 豆瓣
作者: 搜异者 2011 - 3
一个来历不明的古怪镜框……透过它,薛柔看到了一位与自己宛如双生的女孩。透过它,仿佛开启的是一扇连接平行世界的大门。透过它,异世的神秘文明正悄无声息地渗透而来。神镜背后,是一场持续了三千年的抗衡,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对抗中的赌注。赢,人类继续前行;输,明天不再来临……
《平行凶间》神镜背后的惊天阴谋,平行世界的万年抗衡。《黑暗钓者》遥远国度的寒冷禁区,时间反复轮转,逆袭汹涌而来。
2021年8月7日 已读
平行凶间和黑暗钓者。从平行凶间起这部小说就走向玄幻了,就开始一般,黑暗钓者不行,过分故事,不够精巧。
微信读书 悬疑 惊悚 灵异 玄幻
异档案 豆瓣
作者: 搜异者 2011 - 1
长篇“搜异小说”《异档案》系列第一卷。
“搜异网”的创办人简真,收到一条诡异的留言——“你想见到真的鬼吗?明天晚上六点到向阳厂门口!”具有特殊本能的他,被这条留言勾起了好奇心,只身前去赴约。然而,被束缚在此地的冤魂和诅咒却悄悄找上门——神秘工厂、临终视频、废弃高炉里被锁住的女孩……种种无解的线索像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这一切,简真失去了反抗的力量,甚至被陷害关进疯人院……生死关头,他以破釜沉舟的方式得以自救。然而,拨开重重迷雾后,事件背后的真相却竟然是……
2021年8月7日 已读
锁魂咒怨和十人夜会两节,第一个精神分裂可读,第二个串起故事其实不错,其中提到的人物在后面都有再提及,还算不错。
微信读书 恐怖 悬疑 灵异
何以笙箫默 豆瓣
6.1 (44 个评分) 作者: 顾漫 沈阳出版社 2011 - 1
我还记得与他们初遇在人群熙攘的超市,就像在后记里写的那样,忽然就冒出那样一种感触攫住了我。也许早一步,晚一步,他们不是他们,我不是我,谁知道呢,缘分总是那么玄之又玄。 我还记得那是大三的暑假,我在我的老台式机上,一遍遍的写着他们的重逢,写了十几遍,终于我满意了,他们也满意了。 我还记得我在学校的机房排队,等不及了,就拿出白纸先把情节记下来,生怕灵感转瞬即逝。 我还记得上课的时候他们也不安分,不断地在我脑袋里自行演绎着,让我不得不当个不专心的学生,一遍遍在笔记本上写着他们的名字,才能得到抒发后的平静。 一时间有些恍然。 好像是眨眼间,却已经很远了。 时间真是世间最残酷又最美好的东西。 从写这篇文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年,已经和以琛和默笙分开的时间一样漫长了。 嗨,以琛默笙,又见面了。
心流 豆瓣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7.4 (76 个评分) 作者: [美]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译者: 张定绮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11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2021年7月30日 已读
听了太多次心流这个词,所以找来读了下,很好玩也很贴近实际的视角,其实就是投入去做一件事,确定好目标,确保反馈,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在于作者将主观体验提到了很高的一个角度,在如今时代总是过分强调外在环境的情况下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主观的能力和力量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同时要去做复杂的事情,在复杂的过程中逐渐收获事情的进展和技巧的增长。
个人管理 微信读书 积极心理学
痴人之爱 豆瓣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竺家荣 译 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4
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异色之作
一部东方的《洛丽塔》,《一个人的好天气》《心》译者竺家荣全新译本精装上市
1. 《痴人之爱》是一生7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日本国宝级作家、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生涯的分水岭,集中体现了谷崎前期创作的异色风格。
2. 原著多次改编成电影,痴狂、迷乱的爱情物语余韵无穷。
3. 《痴人之爱》是一部东方的《洛丽塔》,极致诠释了爱情中的背叛和情欲。
4. 《一个人的好天气》《心》《晓寺》译者竺家荣全新译本精装上市。
2021年7月30日 已读
又想起来之前读《疯癫老人日记》时的那种背德感。
从女方视角来看这部小说,就能领会到所谓淫荡与背叛的必然性,奈绪美从来都是因为符号性的色情认知被接纳,而不是作为人本身的丰富性,以色情的眼睛去看待生活自然只能不断跳跃,而奈绪美后续的跳跃其实同理,二人从开始时的扭曲到反为奈绪美所控,这个调转的过程正是二人关系的变化之路。
微信读书 日本 日本文学 谷崎润一郎
白夜 豆瓣
Белые ночи
8.5 (134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4
《白夜》是作家四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浓厚抒情气息的中篇。小说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姑娘虽然有点失望,但信心依旧。主人公“幻想家”——彼得堡的一名穷知识分子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便安慰她并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最后房客终于出现,“幻想家”就压下刚刚升起的对娜斯坚卡的爱慕之情,为他们祝福。
2021年7月17日 已读
想不到陀也曾写出如此震撼人心得爱情小说。
四夜之中,两个孤独灵魂的相知,但除了夜晚我们还有其它生存的维度,所以夜晚中的语言和爱情,是人生中难得的奇遇,奇遇之后仍将回归现实生活,夜晚之中的故事和语言会留下,润泽干涸的心灵。
ps.封面非常好看,是译文经典这个类型的封面迄今唯一喜欢的一个。
俄国 小说 微信读书 爱情 苏俄文学
奶酪与蛆虫 豆瓣 Goodreads
The Cheese and the Worms
7.9 (72 个评分) 作者: [意]卡洛·金茨堡 译者: 鲁伊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最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接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编辑推荐: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抽丝剥茧,探索个体的知识来源与世界观,呈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
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他以相当不同的方式重述(甚至扭曲)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的挑战,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
2021年7月13日 已读
“起初时,这个世界空无一物,它像泡沫一样被海水拍击,然后它凝成了一块奶酪似的东西,后来又从里面生出了大堆蛆虫,这些蛆虫变成了人,其中最强大、最有智慧的成了上帝,其他人都要服从于祂……”

相信自己的智识,默默地超脱了时代但也消失在了历史之中的磨坊主,读起来很流畅,涉及到很多关于基督教教义的部分,即使对于教义理解不足,也能体会到磨坊主本人的思考与努力。
书写文化和口头文化两层之间的关系很吸引人,书写文化代表的阶级和內蕴的权力与口头文化的反叛与沉默形成的对比,而磨坊主社会地位居于阶级和文化的中间,为他们的思考和发言做了准备,对书写文化的阅读性质的了解,对口头文化的实践性质的感知,在他们的脑海中交织碰撞,凝成奶酪与蛆虫的想象。
2021 世界史 中世纪 名著 微信读书
孔子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 和辻哲郎 译者: 刘幸 译 / 陈玥 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 - 6
★中国古礼最重“天地君亲师”,孔子是其中的“师”。作者从《论语》研究这位“老师”,有四个切入点:一是与世界级的其他“老师”做比较,二是把《论语》当这位“老师”的传记读,三是分析《论语》的“地层叠压”,四是从语录体把握其形式特点。这四点,除第三点存在很大难度,方法可商,其他都是阅读《论语》的不二法门。
——北京大学 李零
★在对《论语》进行文本梳理、语句分析的同时,作者还以诗人的眼光来欣赏《论语》,以哲人的心灵来体悟《论语》,而这样的眼光与心灵,在诗人哲学家和辻哲郎的身上获得了有机的统一,也在他的这本不同凡响的《孔子》中获得了充分的展示。
——浙江大学 傅杰
★该书是日本著名哲学家和辻哲郎研究孔子的专著,作者精通东西方哲学,被誉为“日本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
书中提出了“人类的教师”的概念,将孔子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等先哲做比较,并分析了“世界四圣”为什么会成为圣人;梳理了四位先哲的传记,重点对与孔子相关的史料,如《孔子世家》《孟子》等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的不可信性;此外,作者从《论语》 原典出发,对这本书的成书早晚、编排次序、语录体特征进行了分析,重新考察了有子、颜渊、子路等重要人物。
总之,这是一本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经典小书,有宏观的世界文化比较,有敏锐的深刻洞察,也有充满哲思的人生感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形象。
2021年7月11日 已读
小书,有两点印象极深。
一是将孔子与释迦牟尼、耶稣、苏格拉底并置,作为人类的教师这一形象进行理解和分析,指出其思想都是在徒子徒孙身上层累而出为人所见。
二是对《论语》章节的分类,编纂的内在理路,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阐释很有趣,其后相随的原典批判也很有趣。
哲学 孔子 微信读书 日本 日本汉学
地下室手记 豆瓣 谷歌图书
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9.1 (45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漓江出版社 2019 - 10
《地下室手记》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的全部艺术特色,内容深刻,形式诡异,既像小说,又像忏悔录,又像哲学论文。作品主人公既像坏人,又像好人;既像小人,又像一个饱经沧桑、逆来顺受的人;既像英雄,又是“非英雄”,又什么都不像。……“地下室人”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的典型”,但是又有人认为,“地下室人”是俄国的哈姆雷特,是“多余人”的当代变形。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那个时代的“真理的探求者”。《地下室手记》成为一本越来越受到世人追捧的书,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五部长篇小说的总序,是其创作涯的里程碑。人心的深,人心的苦,人心的无奈与悲剧,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但又难以言说的,尽在此书中。
2021年7月9日 已读
陀氏读起来是真的令人痛苦,不断刺痛你,刺痛你思考己身、思考世界、思考你应该如何看、思考你应该如何做?
太痛苦了,人生就是痛苦,能怎么选?虚伪,太虚伪了,人生的纠结与冲突就是一场宴会和一场寻欢作乐,在其中不断的认识到自己理应毁灭的本质,否定自身,但又不敢自毁,只能落在地下室中,苟活。
俄国文学 俄罗斯文学 微信读书 漓江出版社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耿济之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11
《卡拉马佐夫兄弟》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作品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2021年7月6日 已读
意犹未尽,卡拉马佐夫兄弟们的故事在继续前进,多希望陀氏也能继续写,前面的时候没沉进去感觉节奏慢觉得繁杂,沉进去之后意识到其中繁复的描写的意义,毕竟人的思考就是那么复杂和多义,阅读中长长的叙述很难不让人反观自身与周围。
就人物来看,最喜欢的还是伊留莎,未经折磨的善良的光芒。三兄弟中,米卡善恶深渊的两岸行走,但终究心有上帝,伊凡在科学理性的一端跋涉,以地上的为所有,然而终究难以判定出于己心的罪恶,阿廖沙在基督圣徒的道路上行进,以善良和温暖接触、理解和行动,相信爱。
格鲁申卡和卡捷琳娜作为女性的代表,相信爱,但同时被爱折磨,也用爱折磨着周围的世界,但最后心底里永远有上帝在。
人性 俄罗斯 小说 微信读书 文学
忍不住的“关怀” 豆瓣 Goodreads
8.5 (35 个评分) 作者: 杨奎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5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内容简介:对于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一个最大的历史悲剧就是,他们是最早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一群人,自认为最了解政治大势,最后却在政治场中最不知所措、动辄得咎、受人轻视。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讨论的三人,一位是燕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东荪,长期浸淫于政治活动之中,1949年后曾官居政务院委员;一位是报人王芸生,擅长政治评论,多年担任《大公报》主笔;一位是清华教授潘光旦,理科出身,对政治外行却一样曾积极想要为中国政治建言。三人在1949年以前都曾经在不同领域有过出色表现,1949年以后却先后遭遇滑铁卢,人生事业从此一蹶不振。
杨奎松教授不满足于像过去一样笼统地发出质问: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当年竟会停止思想,集体转向?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记录以及各种报刊、档案文献披露出来,他发现,事情并非那样简单。
2021年6月30日 已读
最喜欢的还是潘光旦一部分,可能是因为在社院读了那么久的书,自然就对这位中国社会学的最早人物颇有好感,而在阅读过程中对三人的着重点不同更让人同情和理解潘,张东荪集中在政治行动上,而王芸生以大公报串起来,潘光旦以不同时期的思想和遭遇勾勒。三人不同的位置,但其经历都折射出在新政权之下的变化,是真的求进步和倒向,但党永远因时势而选择不同作为,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被认真对待,然而在党面前,其实是一个人都没有的。
当代中国史 当代史 微信读书 杨奎松 近代史
杀戮之神 豆瓣
Le dieu du carnage
7.0 (14 个评分) 作者: [法]雅丝米娜·雷札 译者: 宫宝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7
平凡的一天,两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在公园发生争执,前者拿棍子将后者的嘴打破。这起不大不小的儿童纠纷,将两对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夫妇拉到了一起。他们从协商孩子的伤害事件开始,逐一揭开平静的生活表面下涌动的暗流,家庭之间、夫妻之间、男女之间,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不仅是对于文明和粗野这两个认知观念的怀疑和辩驳,同时也是西方人价值观的碰撞:是杀戮还是和平,是英雄主义还是沉默主义。
曾获托尼奖最佳戏剧奖、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喜剧奖,罗曼•波兰斯基同名电影获威尼斯电影节小金狮奖。
2021年6月23日 已读
一小时不到在手机上扫完。
我们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活着,不论是什么事情最终的落点一定会是自己,就像其中的争论,性别、夫妻、理念,总有某一刻的同盟和某一刻的分裂。
小说 当代文学 微信读书 戏剧 文学
空空如也 豆瓣
空洞のなかみ
7.6 (27 个评分) 作者: [日]松重丰 译者: 曹逸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6
“这是身为演员的我,才能写出的故事。”
《孤独的美食家》主演 日本人气演员
松重丰 首部作品集
幽默笔触 戏作演员真实心象风景
真挚洒脱 剖白演艺生涯趣闻逸事
——————
本书是人气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主演、日本演员松重丰的首部作品集。由半自传体、连作短篇小说集《愚者谵言》与随笔集《演者戏言》两部分构成。
《愚者谵言》中“我”前往京都拍戏,陷入瓶颈后竟开始考虑转行。漫步雨中京都,邂逅广隆寺佛像与神秘的老人,开启了“我”的思考,真正的演员为何物?真正感动人心的演技是什么?在宛如时空穿越般、眼花缭乱的场景转换中,呈现了“我”丰富而跌宕的内心风景。
《演者戏言》为作者在杂志连载的人气随笔结集。松重丰以幽默风趣的文笔分享了日常生活、修业时代趣闻以及有关美食的诸多逸事。
2021年6月20日 已读
一个小时潦草看完,前半部分的一个个小故事太有演员的感觉,引入场景、发现故事。
后半部分实在好玩,叔真的是非常有趣和好玩的人物,一些细节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小说 微信读书 日本 美食 随笔
克拉拉与太阳 豆瓣
Klara and the Sun
7.9 (305 个评分)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译者: 宋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 3
“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
~
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的诺言。
在《克拉拉与太阳》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
~
“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
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
我说的是这个词的文学意义。
人心。你相信有这样东西吗?
某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
2021年6月17日 已读
喜欢克拉拉身上体现出的极致的善的那些东西,有对感情的学习与尝试、有对世界的理解和虔信,有对人心的靠近与合拢,是凭着自己的独特的深入的理解生存的。
而在克拉拉周围的人,乔西、母亲、里基、海伦,都是时代中不同状况的体现,克拉拉对太阳弯曲的理解创造的降神一般的奇迹温暖人心,而时代不为所动,继续往前。
人依旧以人自己的状态存在。
2021 上海译文出版社 微信读书 石黑一雄 诺贝尔文学奖
诡计博物馆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赤い博物館
7.2 (107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山诚一郎 译者: 吕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6 其它标题: 诡计博物馆
◆当25年前的证据开口说话,才发现凶手一直就在身边!
◆密室大奖NO.1、本格推理BEST10、“这本推理小说好厉害!”榜单作品
◆短篇推理之神大山诚一郎的悬案破解教科书
◆新本格派掌门绫辻行人× 殿堂级游戏设计师小岛秀夫盛赞
🚪内容简介:
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专门收集 无人能解的离奇悬案。
有一对奇怪的搭档,发誓破解瞒天过海的杀人诡计。
□1号悬案:一亿日元面包赎金事件
面包里的骇人钢针,消失在废弃别墅的社长,无人认领的巨额赎金。 动用警力两万余人,嫌犯至今下落不明。
□2号悬案:复仇日记事件
诡异坠楼的女学生,疯狂复仇的昔日恋人。 一本日记堪称铁证,却在数十年后重现端倪。
□3号悬案:交换杀人事件
参与交换杀人的凶手之一突然毙命,共犯藏匿于茫茫人海。必须发现连结两人之间那条看不见的线……
□4号悬案:世田谷区灭门事件
汽油和大火,氰化钾和红茶,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一切疑点指向当年年仅5岁的女孩。
□5号悬案:河畔第二次杀人事件
同样的弃尸地点、同样的凶器、同样位置的血迹、同样年龄的被害人!数十年前的骇人惨案重现,是有人恶意模仿,还是凶手再次挑衅?
🚪名人媒体盛赞!
◆《诡计博物馆》是最高水平的本格推理,既提示线索又难以猜出真相,让人尝尽解谜的乐趣!——饭城勇三(日本书评家)
◆我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了《诡计博物馆》,这是最厉害的大山诚一郎。——小岛秀夫(殿堂级游戏设计师)
◆大山诚一郎的最高杰作就是《诡计博物馆》!——文春文库
◆被岛田庄司监修的年刊《本格推理世界》评选为年度“黄金的本格”作品。
◆TBS改编日剧收视率高飙,由著名演员松下由树、津田宽治领衔主演。
◆快节奏、零废话、神推理!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
◆翻开《诡计博物馆》,看穿隐藏在身边的悬案真凶!
风格练习 豆瓣
Exercices de style
7.4 (56 个评分) 作者: 雷蒙·格诺 译者: 袁筱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风格练习》是法国作家雷蒙•格诺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首次出版于1947年,1963年由伽利玛出版社再版时作了修改。这本书以九十九种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公共汽车上,有个年轻男子,衣着外貌有些乖张,与人发生争执,但很快就离开原地抢了个空座;之后不久,他又出现在圣拉萨尔火车站,与另一年轻人在一起,两人在讨论外套上衣扣的事情。
1949年,《风格练习》首次被改编成戏剧,在圣日耳曼德普雷的红玫瑰酒馆上演。1954年被改编成歌曲,在布鲁塞尔的口袋剧场演出。1980年再次被改编成戏剧,在蒙帕纳斯剧院演出,并在法国电视三台播放。二十一世纪以来,新的改编剧目每年都上演,还产生了各种语言的变体和滑稽模仿,在文学杂志和互联网上流传。
这本书已出版三十五种语言版本;其中,意大利语译本由著名作家翁贝托•埃科翻译。
2021年6月13日 已读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提到去读,很好玩的一部书,探究对于一件事情的不同写作视角,但因为是非常重的写作实验,所以翻译在前言中提到的相关感受很明显,一些东西确实是翻译驾驭不了的。
99篇是真的有一些非常好玩的篇目存在,尤其强调不同侧面书写部分,感受到了文字叙述的魅力,文笔果然还是好玩。
写作 外国文学 小說 微信读书 法国
给孩子的散文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李陀 / 北岛 中信出版社 2015 - 6
《给孩子的散文》是著名诗人北岛和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陀联袂选编的最新作品。继《给孩子的诗》之后,北岛联袂文学批评家李陀,探勘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宝藏,采撷一个世纪的创作芳华,编选《给孩子的散文》,再度带来阅读的冲击。《给孩子的散文》收录散文46篇,涉及45位中国现当代作家,所选篇目,无论文风、样式,还是内容、题材、立意,无一不体现了作家们的郑重态度与高妙技巧,也是后来者最佳的学习、摹仿典范。《给孩子的散文》中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和李陀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与《给孩子的散文》相遇,孩子们的情感、美感、心性、知性,被如许精选的文字所浸润、滋养,一生都将受益匪浅。孩子们能通过《给孩子的散文》,领略散文的“包罗万象”,感受名作的巧思、大家的文心,进而体会世界的广阔、人生的丰富。
《给孩子的散文》的编选刊行,是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散文成就的总结致敬,是对未来写作的热切期许。《给孩子的散文》也让孩子们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触摸经典、亲近文学。
“为孩子留下一部作品”,“读散文就像穿越田野,无边无际,遍地花开。合上书打开书,我们眼前会展开更广阔的世界。”《给孩子的散文》作为开放性的经典散文选本,因编者北岛和李陀的眼光与热忱,品质的特出和优异,势必在汉语世界产生广泛、持久而巨大的影响。
2021年6月11日 已读
不是给孩子了,是给成年的朋友们,散文的味道需要时间和年龄来体会和感受。

再次感受到文字的重要性吧,怎么我手写我心是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的事情。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随笔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