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读书
译边草 豆瓣
8.5 (11 个评分) 作者: 周克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本书分“译余偶拾”、“译书古事”、“走近普鲁斯特”三部分,是著名法国文学翻译家周克希先生记录其翻译生涯种种感受、体验、了悟、探讨的随笔集。其中“翻译要靠感觉”“好译文是改出来的”、“查词典这道坎儿”具见其心得,“折衷的译法”、“译应像写”、“用心灵去感受”、“追寻普鲁斯特之旅”谈翻译《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小王子》、《追寻逝去的时光》的体会,均深耐玩味。
2021年6月10日 已读
在微信读书读完的第100本书。
对周克希先生的初次印象是在小学三四年级拿到的那本《小王子》上面关于驯养的纠结,而在这部书中,前半部分主要涉及周老一生翻译之中在翻译这件事情上的感想与随思,虽散但神在,后半部分一是周老译作之中的背后故事,二是普鲁斯特。
翻译作为一项劳动,其中的艰辛实在难以为人所见,尤其当前的出版环境实在限制着翻译大家的出现,而周老在翻译上传奇的一生也令人感慨,复旦数学毕业、华东师大教数学、巴黎高师交流、转行译文社,曲折之中对文学的热爱、对翻译的热忱令人触动,在回忆转行中提到的人生就是割爱之路途也非常让人喜欢,清醒而美好的认识。

翻译家最重文字,当下文字的泛滥使得对于文字的鉴赏和追求都落下,要去品味和体会啊,另看不到周老翻译的全本《追忆逝去的时光》实在令人遗憾。
周克希 微信读书 散文随笔 文学理论 翻譯
犯人IA 豆瓣
犯人IA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ス・アンプリファー: 探偵AI2
5.7 (19 个评分) 作者: [日]早坂吝 译者: 王皎娇 新星出版社 2020
人工智能领域的天才学者合尾创不幸被一场大火吞噬。他给儿子合尾辅留下了两个AI——侦探相以与犯人以相。以相专职犯罪,相以则破解案件真相,作为双胞胎的AI两姐妹通过对战来不断成长。
经过与恐怖组织的对决,相以的能力得到了认可,以相则依旧下落不明。对马海岸惊现一具裸体男尸,死者竟然是当今日本首相之子,而种种线索表明,以相与这起命案有关。作为协助警方调查的AI顾问,相以与辅受邀来到首相官邸。双胞胎姐妹将迎来怎样的对决呢……
2021年6月7日 已读
好的,是我不适合这个风格。

推理部分挺有意思,但是真的中规中矩,没有第一部AI介入的感觉。

以及这一部读起来也像序幕,总觉得故事还没开始。

最后那个行哉很让人喜欢。
微信读书 日本 日本推理 日系推理 早坂吝
侦探AI 豆瓣
探偵AIのリアル・ディープラーニング
6.6 (32 个评分) 作者: [日]早坂吝 译者: 东惠子 新星出版社 2020 - 9
★着火的密室,坠落的斑马,虚拟空间的正邪对决
★再诡异的案件,也找得到思路清奇的解答
★早坂吝 第五十届梅菲斯特奖得主 日本推理文坛新生代主力军
★备受读者期待 中文版初次译介
内容介绍
人工智能领域的天才学者合尾创不幸被一场大火吞噬。他给儿子合尾辅留下了两个AI——侦探相以与犯人以相。以相专职犯罪,相以则破解案件真相,作为双胞胎的AI两姐妹通过互相对战来不断成长。
突然现身的恐怖组织劫走了以相,不断制造令人费解的谜案。为了追查父母的死因,辅与相以开设了人工智能侦探事务所——经过深度学习的侦探能顺利解决这些案子吗……
2021年6月7日 已读
前面一部分涉及到的几个案子就真的很一般吧,虽然我这样看推理的人也就看那一段爽一下,但还是不足,以及人物设定这些也太二次元了。
最后一节好看,ai来分辨人的想法,以及以相的魅力都出来了,很好玩的一部分,是序幕,所以本来不打算看另一本的,现在要去看另一本了。
午夜文库 微信读书 日系推理 早坂吝 科幻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Eggplant.place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Se una notte d’inverno un viaggiatore
9.1 (154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萧天佑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用小说搭起迷宫,与读者你一起做文字和思想的游戏,正如情欲开放了男人和女人的时空,阅读,也让读者、作者和作品碎成万花筒里的玻璃,自由变幻着世界。繁华镜像之间,你是否看见了卡尔维诺的狡黠?
2021年6月7日 已读
算是重读,读大学时在pad上看过一次,当时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次中间还是隔了一些时间,慢慢的读完。
卡尔维诺的贪婪之处在于想要囊括一切,在这本书中,关于阅读他做到了,不论是阅读的起点与终点,中间的迷途,都借助于男主人公的变动得以完美呈现,中间的情节转折、一本本写完又没写完的书本都昭示着阅读的不同面向和不同思考,而我们所有的阅读形式和阅读形态都能在其中获得。
21.10.14重读,依旧是熟悉的感觉,这次读的稍微慢一点,故事真好,里面探求的意义多重而复杂,就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在阅读,在写作。
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 外国文学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微信读书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 豆瓣 Goodreads
We Wish to Inform You That Tomorrow We Will be Killed with Our Families:Stories from Rwanda
9.1 (44 个评分) 作者: [美]菲利普·古雷维奇 (Philip Gourevitch) 译者: 李磊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7
荣获——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乔治·波尔卡新闻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笔会/玛莎·阿尔布兰德奖第一非虚构奖、纽约公共图书馆海伦·伯恩斯坦奖、美国海外新闻俱乐部图书奖、《卫报》首作奖
◆将卢旺达大屠杀带回人们视线的第一手记录◆
一场并非久远、惨烈异常、不应忽视的历史悲剧
见证一个个危难与离散的时刻,以及人类历史的黑暗一页
揭露种族灭绝背后的扭曲神话、政治操纵和国际社会的无所作为
···
【内容简介】
1994年,卢旺达境内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对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西族展开全面屠杀,100天里至少有80万人遇害——大部分是用砍刀完成的。卢旺达大屠杀的累积死亡率几乎是死于大屠杀中犹太人的三倍,这也是自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以来死亡率最高的大规模屠杀。
本书作者菲利普·古雷维奇自1994年开始跟踪报道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先后6次前往卢旺达及其邻国,试图探究这场人道灾难的成因,倾听幸存者的讲述,并报道其余波。借由对各方当事人——幸存者、国际组织成员、包括现任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内的高级政要——的采访,古雷维奇以一种极具推进感的叙事,重构了卢旺达种族冲突的起源、恐怖和混乱而尴尬的劫后现实——大量的人口迁徙,复仇的诱惑和对正义的要求,人满为患的监狱和难民营。
这是一个好人和坏人之间的故事还是一个只有坏人的故事?国际社会对此负有多大程度的责任?一个多半由行凶者和受害者构成的国家能够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社会吗?这些内驱于这部见证文学的问题,使它成为一份绝无仅有的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深刻剖析。
···
年轻的菲利普·古雷维奇从非洲的屠杀现场带来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标志着他已跻身少数几位伟大记者之列,他们都冒着生命危险将黑暗的真相带给了这个对非洲一知半解的世界。他既有学者的头脑,又有优秀小说家的观察力,他的写作似由天使执笔。本书使他能够与迈克尔·赫尔、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和托拜厄斯·沃尔夫比肩。
——罗伯特·斯通(美国小说家、记者)
海外报道类作品的一座里程碑,自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以来几乎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邪恶编年史,古雷维奇扣人心弦的叙述值得人们阅读。
——乔纳森·兰德尔,《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读完这本让人难忘的书后,就再也不可能对社会、对人类、对自己还抱持着跟过去一样的感觉了。
——罗纳德·斯蒂尔(美国作家)
古雷维奇的书已跻身作为道德见证的新闻报道的最佳范例之列。
——兰斯·莫罗,《时代》
···
【编辑推荐】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记录了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短短100天里至少有80万人遇害,相当于每小时就有330人丧生。正是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将卢旺达这个在大部分地图上都必须将名字印在其边境线外的非洲内陆国家带到了大众眼前。对于这段苦难的记忆,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必修课。
◆本书展现了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众生相,作者极具推进感的叙事呈现出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大多数人绝望放弃,在遇害之前已如行尸走肉;少数人四处逃逸,和死亡博弈;也有人挺身而出,保持为“人”的底限,与不义抗争。
◆本书斩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1998)、乔治·波尔卡新闻奖( George K. Polk Award for Foreign Reporting)、《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卫报》首作奖(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1999)等,并多次再版。
◆本书催生了一系列从不同角度记述卢旺达大屠杀的文艺作品,如2005年轰动一时的好莱坞电影《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2004年出版的传记《跟魔鬼握手:人道主义在卢旺达的失败》(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The Failure of Humanity in Rwanda)以及2006年出版的幸存者的回忆录《宽恕,我唯一能做的——种族灭绝的幸存者告白》(Left to Tell: Discovering God Amidst the Rwandan Holocaust)。
◆作者对各方当事人——幸存者、国际组织成员、卢旺达高级政要——进行两人采访,从不同视角审视这段历史。
◆在聚焦事件的同时,作者还回溯了卢旺达种族冲突的起源,展现出混乱而尴尬的劫后现实。
2021年6月3日 已读
像是一系列短篇故事的合集,但同时贯穿着整个大屠杀的全境。
书中比较少对于罪恶本身的追问和论述,更多偏向于叙述其中发生的事情,前面一部分偏向于平民视角,大屠杀之中的一个个平民的遭遇,最让人痛心的就是幸存者提到的一个个具体的死亡;后一部分视角更大一些,也更冷谈一些,集中在环绕在整个国家的各种政治力量:卡加梅、联合国、扎伊尔、法国等等,悲剧在悲剧之后持续不断的发生,最后的故事似乎看到了希望。
之前对于卢旺达大屠杀印象就是人类学的最大罪恶之一,读这本书才意识到轻飘飘的文字中隐藏的血海,死亡,不断发生的死亡,身处其中的人、旁观的人、听到的人,以及未来的人,究竟应当如何去看待这一切,永远需要去追问!
喜欢卡加梅身上那种现实主义,迈步向前走,相信一些东西,同时坚决不能舍弃一些东西,从血海中走出。
历史 大屠杀 微信读书 社科 纪实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2 豆瓣
マツリカ・マハリタ
7.0 (8 个评分) 作者: [日] 相泽沙呼 译者: 靳园元 / 魏寒冰 新星出版社 2019 - 8
一直无法融入校园生活的高中生柴山祐希在命运的安排下认识了一名少女,叫茉莉花。少女以“柴犬”称呼柴山,霸道地指派他做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去调查校园怪谈。
在“魔女”茉莉花的帮助下,柴山也算交到了几个朋友,但这依旧没能彻底改变他忧郁的心情。相反,他开始更加在意茉莉花的过去。她到底是谁?是否也曾有过校园生活?围绕在少女身边的谜团吸引着少年,抑或说是少女本身让他挂念?
2021年5月31日 已读
媚宅向恋爱小说啦!推理部分可以忽略啦!

轻小说的味道,太有青春二次元的味道了。

这浓厚的sm感!

男主洋溢的斯德哥尔摩感、女主彻头彻尾的抖s,恋爱感拉满。
微信读书 推理 日系推理 短篇集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 豆瓣
マツリカ・マジョルカ
6.6 (17 个评分) 作者: 相泽沙呼 译者: 林千早 新星出版社 2017 - 10
性格忧郁的高一学生柴山祐希在命运的安排下认识了一名少女,叫茉莉花。少女穿着学生制服,美丽却阴暗,她声称自己住在已成废墟的大楼里,终日坐在窗边,用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校园。
柴山甘心成为茉莉花的“柴犬”,随时听命。主要任务是去调查流传于校园的古老怪谈,原始人、栏杆女、蟑螂男……茉莉花总能轻松地解开柴山带到废墟的离奇事件,却从不诉说环绕自身的谜。
她到底是谁?真的住在废墟之中吗?平日里她也过着普通的校园生活吗?习惯了逃避的柴山终于决定为她奋力狂奔……
2021年5月31日 已读
因为城塚翡翠过来看的这个。

就更偏向于校园风校园风的成长小说,几个推理故事涉及到的议题很欣赏:校园暴力、男女交往、集体裹挟,以及最大的少年如何承受身边的人自杀之痛。

柴犬的性格还是描述的很到位,前面一直觉得是社恐宅男,最后理解其社恐来源、以及茉莉花真的是很好玩的一个人。
微信读书 推理小说 日本推理 日系推理 短篇集
心灵侦探城塚翡翠 豆瓣 Goodreads
medium 霊媒探偵城塚翡翠
7.7 (122 个评分) 作者: 相泽沙呼 译者: 罗亚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4
★2020年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宝岛社) TO1
★2020年本格推理小说(原书房) TO1
★2020年本格推理大奖(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 TO1
★2019年SR之会推理小说奖(推理书友会) TO1
★2019年Apple Books推理类佳小说 TO1
日本推理圈惊叹之作!
作者寄语+印签,献给中国读者!
日本插画师远田志帆精心绘制封面!
绫辻行人、有栖川有栖、青崎有吾、今村昌弘、斜线堂有纪、似鸟鸡、叶真中显……各大名家赞不绝口!
内容简介:
在能够通灵的女子——城塚翡翠的帮助下,推理小说作家香月史郎协助警察破获了一起又一起杀人案。城塚翡翠靠灵视获知凶手,香月史郎以此倒推作案手法,构建推理。随着他们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死亡也在慢慢地向城塚翡翠靠近……
2021年5月30日 已读
通宵读物,担心课前迟到所以不睡然后看完了这个,看完之后马上去kindle入了正版。

太好玩了,太牛逼了,被作者玩弄,前面吊足人胃口进去,在最后一章又把一切都握回来。

城塚翡翠,我的超人。

太有趣了,一定要再读一遍。
小说 微信读书 推理 日本推理 日系
万历十五年 豆瓣 Goodreads
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
8.9 (44 个评分) 作者: (美)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8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我们与以往历史书中不同的海瑞、张居正……读黄仁宇的书,你会深刻体会“历史给人以智慧”!
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2021年5月30日 已读
之前应该读过一次,但这次重读还是感觉很有力。

选取不同位置的个人:皇帝、首辅、将军、官员、哲学家。
从他们每个人生存的处境来看这个庞大的帝国所处的困境:风起于青萍之末,道德治国的深化、不能适时而变的制度、仍未看到变化的人,共同接受这一场灾难。
万历十五年 中国历史 历史 微信读书 文化
2000年以来的西方 豆瓣 Goodreads
7.8 (19 个评分) 作者: 刘擎 一頁丨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 - 4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

本书为刘擎教授自2003年到2019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年度回顾,致力于从“内部视角”去观察西方,并为当今中国的公共讨论提供相关背景和线索。作者围绕重要的思想争端、事件和书籍,从政治发展趋势、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等方面,呈现西方世界在20世纪前二十年的思想图景。同时,书中还收录作者重要的演讲和访谈,从总体上评估全球秩序的困境与未来、西方社会的现状和主流趋势,探讨世界主义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系。
2021年5月27日 已读
在概念、现实、理论、学者、问题中跳跃的过程,从2009回头一直看到2003,感受最突出是曾经的一些边边角角的问题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世界左来右去,人类流窜其中。

当作年鉴类的参考书来看还不错,尤其后几年资料非常翔实。

附录里萨义德福柯波伏瓦萨特的故事有趣。
2021 当代史 微信读书 思想史 政治学
马可瓦尔多 豆瓣 Goodreads
Marcovaldo
8.8 (136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马小漠 译林出版社 2020 - 1
一年四季轮回 一季一个故事
在沟渠里仰望星星 一个小工眼中城市的奇趣与窃喜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化和都市的隐秘。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读者期盼已久、简体中文版首度问世的《马可瓦尔多》,是卡尔维诺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开启了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卡尔维诺在这一系列故事中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为其后来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马可瓦尔多式的那些小不幸和小欢喜,卡尔维诺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以此作为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2021年5月19日 已读
不止一个城市,不止一种思考方式。
还是喜欢细密的文字,缓慢地描绘出一种非常美好的场景,而我们的马可瓦尔多就是生活在细节中的人,他在城市的各个细节中发现生活,既过着庸常甚至残酷的现实生活,也有着绮丽而无人所知的美好故事,关于心情、关于天气、关于事物、关于城市。
吸引我们生活的绝不是残忍和单调。
伊塔洛·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 外国文学 小品 微信读书
自指引擎 豆瓣
Self-Reference ENGINE
7.6 (38 个评分) 作者: [日]圆城塔 译者: 丁丁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9
★日本芥川奖得主圆城塔处女作。
★菲利普•迪克奖特别奖项获奖作品。
★每一个故事的缝隙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一本拒绝99%读者的烧脑杰作。
然后在某一天,在阶梯的极限之高处,有庄严的声音宣布:真理即42。
——圆城塔
————————————
喜爱的姑娘“发疯”开枪乱打,因为她脑子里有一颗来自未来的子弹。
家里的阁楼上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箱,打开它可能需要宇宙终结的时间。
某天醒来,发现居住的村庄所有的东西都在自我复制。
祖母去世后,她的房子下发现了22个弗洛伊德,它们该当作什么垃圾处理?
……
————————————
20个短篇故事,以交错的情节讲述了一个时间线突然混乱的世界。从身边之物到具有超级运算能力的巨型智慧,每一个都沦陷在时间崩塌的时空里。这一切将以何种方式运转下去?又最终以何种方式恢复正常?想象力不可抵达的地方,正是所有故事的起点。
————————————
名家推荐:
圆城塔的小说常常能唤起我日常的恐惧:我所看见的世界也许是最不真实的世界。
——韩松
在时间迷失的宇宙里,圆城塔为我们重新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王晋康
阅读这本书太费脑了,但获得的阅读快感也是从未有过的。
——陈楸帆
阅读圆城塔的小说就像是攻略“黑暗之魂”系列。大脑在不断“受死”却又乐在其中。
——陆秋槎
在下不喝酒不练剑不打游戏读了三天三夜也没读懂,但就是读得爽,立刻推荐一千个人立刻!
——梁清散
2021年5月13日 已读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jpg
喜欢翻译之后的腔调和感觉,二十个故事在缝隙之间不断发生,里面的故事都很好玩,时空、语言、记忆、战争、人工智能。
喜欢的
小说 微信读书 日本 日本文学 日本科幻
笑忘书 豆瓣
7.0 (21 个评分) 作者: 梁左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8
《笑忘书》是梁左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作品集,是由著名作家王朔亲自整理、主编的,并写了悼词作序。
书中收录了许多梁左未曾发表过的小说和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窥探出梁左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是当代相声作家中少有的兼具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文人自由创作的根基和文化复兴的景况。
王朔、刘震云、冯小刚、葛优、英达、姜昆、马未都、陈佩斯、梁天、梁欢……近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精英,与梁左割不断的因缘。其中王朔、刘震云、英达、姜昆、梁天、梁欢等亲友所写的怀念梁左文章,也收录在书中。另,书中最新收录王朔、刘震云、马未都三篇追忆文章,作为新版序言。
2021年5月11日 已读
几个长篇都一般吧。
但是中间穿插出来的小的搞笑的点很好,真的很好玩很好玩的一个人,那些趣味盎然的语言。
以及中间涉及到的对于相声和春晚的理解,只能感叹说真理是简单明了的,但是人不行的话什么都好不起来。
中国文学 喜剧 大师 微信读书 杂文
刚多林的陷落 豆瓣
The Fall of Gondolin
9.6 (34 个评分) 作者: [英] J. R. R. 托尔金 /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编 译者: 邓嘉宛 / 石中歌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霍比特人》《魔戒》前传,中洲远古三大传说完结篇,整个中洲世界的基石。
★奥斯卡奖得主、奇幻插画大师艾伦·李倾情创作8幅彩色插图、15幅黑白插图。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最后一次整理其父作品,为中洲远古三大传说的合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这个 述及图奥在刚多林的旅居、他与伊缀尔·凯勒布琳达尔的结合、埃雅仁迪尔的出生、迈格林的背叛、城邦的陷落和幸存者的逃离的故事,这个在家父对第一纪元的想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故事,家父平生写出的完整版本却仅有一个,便是那部创作于青年时代的文稿,这样的事实可谓极不寻常。——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继《贝伦与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之后,《刚多林的陷落》作为中洲远古时代的三大传说最终章,见证了第一纪元终于走向终结。这三大传说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组成部分,更是《精灵宝钻》必不可少的基石。
《刚多林的陷落》也是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编辑整理的最后一部托尔金作品。
--------------
这是托尔金耗费一生所写的故事,虽是个悲剧,你却可看到作者对中洲世界无尽的热情。——《娱乐周刊》
这是一本托尔金迷绝对想要拥有的书,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即使那些人认为他们已经熟知这个故事了。——《今日圣路易斯》
本书会提醒罗琳所有的读者,罗琳一系列作品中的探索、寻找身份认同,以及笼罩人心的邪恶等许多的主题,是源自托尔金(并其他作家)。两位作者都使用神话、法术和奇幻故事为架构,呈现出这些巨大的议题。——《今日美国》
我热爱托尔金。他的言语词句如同自然万物,如同岩壁的结构与瀑布的奔流。对于我,如果痴心达到托尔金的写作水准,就如同妄想像樱桃树一般绽放花枝,像一只小松鼠想攀上树顶,像一场平常降水想被称作暴风骤雨。——尼尔·盖曼(《美国众神》作者)
2021年5月6日 已读
最喜欢的是各个版本的不同,托老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与处处落实的文笔。
就故事来说,主要就是图奥和乌欧牟。
图奥和图林彼此不知名的擦肩而过,正折射了两人不同的命运,图奥和图林像是两个极端,图林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图奥善听人言智勇双全,刚多林的陷落无可避免,根源在于爱努们的放弃,希望只能寄托于埃雅仁迪尔之上,最亮的星辰。
J.R.R.托尔金 奇幻文学 微信读书 托尔金 文学
胡林的子女 豆瓣
The Children of Húrin
9.5 (30 个评分) 作者: [英] J. R. R. 托尔金 著 /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编 译者: 邓嘉宛 / 石中歌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 8
胡林的子女的传奇,是J.R.R.托尔金教授创造的瑰丽世界——中洲里最重要的故事之一。与“贝伦与露西恩”“刚多林的陷落”并称中洲远古时代的三大传说;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组成部分,更是《精灵宝钻》必不可少的基石。悲剧英雄图林的经历,有世界各地神话的遗绪,又有赫克托耳、科里奥兰纳斯等辈的悲怆。堕落的维拉魔苟斯擒获人类族长胡林,对其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强迫其屈服。胡林的凛然让魔苟斯心生毒计,转而诅咒胡林的儿女——图林和涅诺尔兄妹,并强迫胡林眼见两人遭遇种种不幸……
2021年5月6日 已读
最具有命运色彩的一部。
命定之途的步步逼近,图林的悲剧从理性层面来说就是勇有余谋不足,进而不断做出错误的选择。
但最触动人的地方则在于图林(图伦拔--命运主宰者)的抗争,一直在努力抗争,即使是不断的诅咒和阴影笼罩,但一直到最后才真正绝望。
但愿如魔苟斯预言世界终结之时会是图林手刃大敌。
J.R.R.托尔金 史诗 小说 微信读书 托尔金
哪啊哪啊神去村 豆瓣
神去なあなあ日常
7.3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浦紫苑 译者: 王蕴洁 文治图书·北京联合出版社 2020 - 4
在一无所有的年纪,找到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燃爆的青春治愈物语——爱真的需要勇气! 心中有爱,森森不息。
宫崎骏一读再读,强烈推荐:“这是一个好故事,我真的想把它拍成动画!”
同名原著改编电影,荣获第38届日本电影学院大奖。
115100热评,豆瓣评分8.5,第1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日本电影。
由日本知名影星染谷将太、长泽雅美 、伊藤英明主演。
我,平野勇气,18岁。正值青春期的废柴,被路边的小广告骗到山林,拎着斧头,穿着工装,在“神去村”的树上爬来爬去。总是哭着喊着想回家,却慢慢发现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早已成为我难以割舍的家。如果你问我:“爱是什么?” 我会说:“哪啊哪啊!”
2021年5月4日 已读
恬淡而美好的存在。
另一种生活,在更接近自然的情况下,有着坐着不同工作的人、忙着不同的事情,争吵也是不同的内容,生长着不同的风俗,除了城市生活之外还保存着另一种世界观,他们吵着哪啊哪啊,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同时开心的生活着。
山中砍树那一段莫名想起树王,所以就觉得乘坐巨书下来是非常危险以至于不能实现的事情,另外勇气对直纪的单相思也很不错,允许暧昧,接受缓慢同时认可失败。
山灵信仰,真的有神灵栖居于其中。
三浦紫苑 小说 微信读书 日本文学
贝伦与露西恩 豆瓣
Beren and Lúthien
9.2 (37 个评分) 作者: [英] J. R. R. 托尔金 著 / [英]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编 译者: 石中歌 / 杜蕴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6
凡人贝伦与出身不朽的精灵一族的露西恩相爱,然而他们的爱情起初无法得到露西恩的父亲——精灵王辛葛的首肯。为使贝伦知难而退,辛葛提出了求娶露西恩的条件:贝伦必须完成一个看似没有希望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传奇的核心,它促使贝伦与露西恩一同立下了无上的英雄功绩:从初代黑暗魔君,比后世的索隆还要强大恐怖的魔苟斯那里,夺回一颗精灵宝钻。
贝伦与露西恩的传奇,是J.R.R. 托尔金教授创造的瑰丽世界——中洲里最重要的故事之一。它位列中洲远古时代的三大传说当中,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组成部分,更是《精灵宝钻》必不可少的基石,同时在作者自己的人生中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去世的前一年,J.R.R. 托尔金曾在一封信中述及他对亡妻的怀念。他写道:“她就是后来成为《精灵宝钻》首要部分的那个故事的源头……但故事脱离了正轨,我被抛下了,而我无法去铁面无情的曼督斯面前恳求。”
在本书中,克里斯托弗·托尔金作出了全新的尝试:将故事从大背景中抽取出来,利用作者本人在不同创作阶段写出的一系列文稿,对人物与情节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对比,从而向读者展示贝伦与露西恩的故事在数十年的光阴中所经历的演变全貌。
2021年5月4日 已读
伟大的爱情长诗。
最勇敢的凡人和最美丽的神灵的冒险之旅,少年少女的爱情故事。
古早版本里两个人略显娇憨的对话,危险之前的犹豫与推辞,危难之中互相的支持。
起舞吧,努西恩。
以及看着小托整理出来的脉络更加感慨托老的强悍之处,每一枝小小的故事都能生长出出繁密的树荫。
J.R.R.托尔金 中土 微信读书 托尔金 英国文学
大宋之变 豆瓣
6.5 (15 个评分) 作者: 赵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5
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这样饱受争议,有人说它积贫积弱,有人说它文明辉煌。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认为,从1063年英宗即位,到1086年哲宗初司马光离世,二十四年间,宋朝政治由盛转衰,堪称“大宋之变”。
本书以司马光的后半生为线索,推演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政坛风云,深入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司马相业等历史细节,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充分展现韩琦、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文人政治家在历史大变局中的抗争与博弈,再现共治时代末期知识分子的荣光与屈辱。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推理,典雅流畅的语言,探究大宋之变的错综因果和历史真相,揭示朝代兴衰、帝国统治的深层根源。
2021年5月2日 已读
作为一本通俗类读物,非常优秀,以司马光的后半生将宋史中变串了起来。
非常喜欢其中对于政治风气的理解,风气一旦混浊就绝难回返,落入下作之后因着人性只会更恶。而王安石的改革确实过分勇猛精进,一道德的思路在巨大时代的博弈中是难以维持的,而司马光更多的才能还是在于敢言和能言,而非真正的改革家。其中真正让人感觉改革有技巧有方法的还是张方平、王安石、章惇三人。
政治生态、制度设计,只有人性掺入之中才能显出幽微和真实。
2021 中国史 司马光 宋代 宋史
文化不是味精 豆瓣
8.0 (9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3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录的文章为阿城先生亲自选定,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先生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体例也为阿城先生亲自编订。
散文随笔集。分为文化、电影、绘画与摄影、音乐、人物等部分,谈及的话题十分广泛,显示了阿城先生浩瀚惊人的知识范畴。
2021年4月30日 已读
杂谈,但是很有趣。
喜欢阿城的地方就在他的文笔可以触及生活中的一切,并从中寻找到的美好的地方。
印象最深是其中提及父亲的钟惦斐的几篇,以及自己跑来跑去过程中遇到的人的描写。
中国文学 微信读书 散文 文化 阿城
脱腔 豆瓣 Goodreads
8.3 (6 个评分) 作者: 阿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3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录的文章为阿城先生亲自选定,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先生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体例亦为阿城先生亲自编订。
散文随笔、谈话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任《华夏人文地理》主编期间为其所写文字的集结;第二部分主题为阅读,内容为阿城先生读书所得所感;第三部分主题为谈话,集结了诸多与名家对谈的文章及记者访谈文章。
2021年4月27日 已读
还是阿城的味道。
前面一部分实在太散,读起来有种小报精华的感觉。
后面的谈话实在好,读起来很舒服,也很诚恳,能看到怨气,能看到人,能看到所热爱的。
以及间中有很多重复的。
微信读书 文化 文学 谈话 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