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水浒传:虚构中的史实 豆瓣
作者: (日) 宫崎市定 译者: 赵力杰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 8
宫崎市定在书中考证了众多的水浒人物,试图揭示作为小说的《水浒传》和宋代真实的历史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作者认为,《水浒传》并非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对一些人物性格的描写,竟与史实相当一致。被写进小说里的除了真实的历史之外,很多民间故事、稗官野史的东西不可谓少。另外也有很多能够反映当时世态、生活方式等宋代原本生活面貌的素材。透过文本与史料的考据,作者引领读者抽丝剥茧,挖掘隐藏在文学作品背后的有趣史实。
水浒寻宋 豆瓣
水浒乱弹
7.0 (8 个评分) 作者: 虞云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5
李清照夫妇闲时淘宝的大相国寺商业市场究竟怎么个热闹法?宋江同柴进吃酒的东京第一酒馆“樊楼”有何吸引人的光景?吸引燕青与李逵驻足听书的勾栏瓦舍到底有多精彩?武大郎在早市上卖的炊饼是实心儿的还是带馅儿的?历史上有几个李师师?扈三娘为何绰号“一丈青”?宋清的铁扇子又是什么模样?
在《水浒寻宋》中,虞云国教授贯通正史与笔记,糅合诗词、话本、戏曲、绘画,截取小说中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场景和具体可感的细节,将笼罩在《水浒》上面的层层迷雾拨开,还原为生动真切的宋朝社会生活面貌,独特而精妙的宋代社会细节进一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讲到北宋最豪华的酒楼,也是东京百年老店的樊楼,虞教授引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说,汴京“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谈到可以说是宋代娱乐中心的勾栏瓦舍,书内据《嗓淡行院》,说到市民百姓到瓦舍勾栏去的目的:“倦游柳陌恋烟花,且向棚栏玩俳优,赏一会妙舞清歌,瞅一会皓齿明眸,躲一会闲茶浪酒。”
书内收录的170余插图,以明代杨定见刊本、容与堂刊本《忠义水浒传》版画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主,更有其他反映社会生活图景的宋画名作,使人得以一览宋时生活的斑斓光景。
------------
这本书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世界,使我们对千年之前、水浒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仿佛亲历过一样的感受。这样的书,可不容易写。
虞云国先生探索并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水浒》新读法。作者曾为日本史学巨擘宫崎市定论水浒的著作写过一篇书评,提到《水浒》有历史学的、文学的、社会学的等多种读法,依愚之见,本书是这多种读法的综合,而其落实,则在“宋元社会风习”的还原上。要做到这一点,光有“眼光”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最需要的是“功夫”,是“学力”。一个俗语、一个称呼、一个物件,在博物学词典里都只是一个点,但在作者的笔下带出了一大片,穿行在这一大片学识中,你能感受到一大片历史的实存。作者读书多,腹笥丰,记诵博,运用活,一个名物牵头,大量小说、戏曲、诗歌、笔记里的有关材料,落英缤纷般抖落出来,书斋学究成了散花天女,不由你不赞叹“她”的锦绣手段。我们现在生活中,衣食器具,土地屋舍,日用而不知,不闻亦不问,谁会关心馒头的来历,谁会考究豆腐的做法,然而以今视昔则不同,跟着虞云国用史学的读法去读这些小东西,真有莫大的乐趣。
——陈克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严谨以史实互证,由文入史,路径一新。从一定意义上说,好的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一个时代的社会史。学者关注小说,对于历史学来说,实为幸事。
——王瑞来(史学专家,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虞云国这些年来的众多史学论著,既体现汉学的功力,又具有宋学的眼光,见解不同凡响,文笔生动优雅。
——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
形容自己的文章“无足轻重”,是“屑末饾饤”,当然是文人学者的自谦之语。实际上,虞云国解读《水浒》,视角非常独特,可谓自成一家。他的水浒系列随笔,不像马幼渔的《水浒论衡》那样,研究《水浒》的版本流传和布局结构,也不似余嘉锡的《水浒三十六人考实》般,专注《水浒》人物行迹的学术考证,更不像萨孟武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从社会史的宏观角度,考察当时中国的社会阶层和民众生存状况。虞云国认为,类似的纯史实考证工作已经基本被前人完成,要解读《水浒》,必须另辟新路。他所说的新路就是,集中考察书中涉及的人情风物,以自己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基础,使小说和史实两者互证。
——韩戍(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 豆瓣
作者: 张十庆 2000 - 1
宋元时期,中国江南佛教惮寺发展至鼎盛,并传播至周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五山十刹系指当时寺格最高的五大刹和十次大刹。五山十刹图是入宋日僧所作的南宋禅寺大刹的实录,是有关江南寺院建筑最翔实、完整的重要文献资料,其绘卷被指定为日本国宝。但在我国,以五山十刹为代表的宋元禅寺建筑几乎已不复存在,对其面貌、形制等知之甚少。本书系作者在日留学期间收集部分版本的五山十刹图基础上,经数年整理、研究、分析、查考资料后编撰而成。书中探讨分析了五山十刹图的性质、意义、源流、谱系、年代、形式以及与江南寺院的关系,并分伽蓝配置、寺院建筑、家具法器、仪式作法和杂录五部分,对五山十刹图的内容逐一作了介绍。本书对认识、研究我国南宋禅寺建筑及宗教、文化、艺术、旅游和家具设计等均有重要价值,可供相关各界人士及文史爱好者阅读。
宋代中国的改革 豆瓣
Reform in Sung China: Wang An-shih(1021-1086) and His New Policies
7.9 (14 个评分) 作者: 刘子健 译者: 张钰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海外宋史领军人物刘子健成名力作,宋史名家虞云国长篇导读,邓小南、赵冬梅倾情推荐
首开士大夫政治研究之风气,士大夫政治研究的学术典范之作
☆ 批判性地融汇现代中国与日本学者的既有成果,集王安石变法研究之大成
重审士大夫政治的宿命,叩问传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底层逻辑
☆ 从政治思想、官僚行为、政府运作发掘尚未凸显的王安石新政的新面相
作为官僚理想主义者,富国强兵并非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标
☆ 试图以宋代历史为个案,向社会科学提供可以启发思考的“理论概括”
王安石新政的失败,是由官僚体制所依附的君主专制政体命中注定的!
————————————————————————-————————————
邓小南:
本书是宋史学界的典范之作。王安石及其新法新政,不仅是理解宋代历史的关键,也是影响近世中国的重要纽结。作者以白描笔法提纲挈领地勾勒出“宋代中国的改革”之简明全景,举重若轻地提炼出特定时代具有根本性质的议题,体现出作者卓越的洞察力。作者重视政治性、结构性的研究解析框架,阐释收放自如,其深广的观察视域、通透的思考境界、简捷的表述方式,无不予人以深刻启发。
柯睿格:
所有对中国改革运动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甚或专家都应将其作为他们首要的导游。
赵冬梅:
译介一本发表于半个世纪以前、用英文写就、面向英文学术世界的王安石变法研究著作,有必要吗?有!刘子健先生是迄今为止我所认识的最具学术企图心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者,他试图以宋代历史为个案,向社会科学提供可以启发思考的“理论概括”,比如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他的官僚分型理论,他对集权与专制主义关系、国家利益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思考,而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对历史事实的梳理之上。从刘先生的论述出发,研究可以继续深入,读者可以共同思考。
————————————————————————————————————
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及其失败的原因。全书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线,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分为变法、反变法和后变法三个阶段,完整地叙述了北宋后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变。作者指出,王安石的理想是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在这一点上,王安石与他的反对者并无二致 。问题在于王安石希望通过改造、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实现这一理想。由此,作者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官僚体制改革,聚焦吏役次官僚制,考察新政的政府运作,并以募役法这一新政核心制度作为个案研究,总结归纳新政的特点。本书的关注点不仅在于王安石变法本身,更在于王安石所代表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与纠葛。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与价值之所在。
宋朝阶级结构 豆瓣
作者: 王曾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1
《宋朝阶级结构(增订版)》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宋朝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兼及它们的政治地位。唐宋都是以租佃制为主导的农业社会,乡村的雇佣制处于从属地位,但阶级状况有所变动,而宋朝的户口口分类制度则是研究宋朝阶级结构的突破口。在宋朝社会各阶级中占第一位的,是处于最底层的农民,他们却又是灿烂宋文明的基石。宋朝农民备受地租、高利贷和官府的苛重税役的压榨,大部分耕地被地主兼并,许多农民必须兼雇工或他业以维生。宋朝另一主体阶级是地主,其中包括皇室、官户、吏户、乡村上户、僧道户、斡人、坊郭上户等阶层。《宋朝阶级结构(增订版)》特别强调了官户在总体上是一个寄生和腐朽的阶层。宋朝的非主体阶级主要是城居的坊郭户,其中包括大、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大工商业实行合伙制或雇佣制,但并未成为这个以租佃制为主的农业社会走向解体或没落的因素。宋朝的私家奴婢大部分雇佣化,社会地位略有提高,法律上被称为“人力”和“女使”。
2022年3月29日 已读
3.5星吧,受制于作者自身的学术背景,研究的着眼点和内容章节设计显得比较有时代感。不过内容涉及的史料比较丰富,作为参考书挑了自己需要的章节迅速读完的。
中国古代史 历史 宋史
年羹尧之死 豆瓣
6.8 (16 个评分) 作者: 郑小悠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3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着年羹尧与雍正君臣关系的演变历程,全面回顾了年羹尧一生从得意到失意的宦海浮沉:年少时科场高中,入仕后步步高升,在胤禛继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立下赫赫战功后位极人臣,但最终身死名裂。在此叙述之中,作品从新颖的角度,立体而真实地展现了年羹尧性格的复杂多面。
全书还依托奏章、信件、皇帝朱批等原始资料,立足于对史实的细致剖析,还原了雍正帝如何精心布下罗网,软硬兼施地分化甚至清洗年羹尧的军政势力集团,并最终下狠手诛杀年羹尧。此外,对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中的虚虚实实,细致地予以客观分析,并对其死因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
名家推荐:
历史普及读物不容易写,既要有趣,又要扎实,还要引发思考。小悠的作品,达到了这样的
要求。
——郭润涛(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雅俗共赏,神形俱备。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春荣秋叶落,古语剪灯香。
妙手追前史,殷鉴念尤长。
《年羹尧之死》——一位轰动朝野的人物史话。
——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
编辑推荐:
◎雍正曾向年羹尧誓言,二人要做“千古君臣知遇榜样”,可仅仅一年多之后年羹尧便被处死。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二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权臣年羹尧之死,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深不可测的帝王之心。
◎君与臣无法化解的矛盾,既源于不同性格的碰撞,更因为私人情谊与公务职责的难以调和。
◎揭秘年羹尧的姻亲关系圈和家庭生活,还原一个真实的年羹尧。
◎年羹尧在帮胤禛夺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雍正如何步步为营、恩威并用地策划一场“倒年”运动?
◎为何说雍正具有“重度文字表演型人格”,而年羹尧具有“独立人格”?
◎年羹尧被定九十二款大罪,到底有几款属实?
2022年3月11日 已读
脑补了一下在雍正这种心理阴暗、自视甚高又极端敏感的人手底下工作的情形,天呐只能说幸好他死的早。
中国古代史 历史 清史
权力关系 豆瓣 谷歌图书
Powerful Relations: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作者: 柏文莉 译者: 刘云军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 - 6
本书以两宋宰相家族和浙江婺州地区本土精英家族为研究对象,以宋代家庭亲属关系、社会地位和政治势力三者交互联系为研究主题,通过大量史料展示出南北宋时期士大夫如何从唐朝以来的贵族精英转变为政治精英和地方精英,如何通过科举、婚姻、经济纽相互扶持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宋瓷笔记 豆瓣
作者: 刘涛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9
“瓷学”是一门中国特有的学问,是文物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十年前著有《宋辽金纪年瓷器》,堪称为专业工作者和古瓷收藏家、爱好者的“案头书”,而古瓷之翘楚、“瓷学”之热点,无疑当属宋瓷。
本书即围绕宋瓷谈鉴赏、论学术、记人事,不仅文字雅洁耐读,书中所收四百余幅插图,更是包罗宋词精粹,引人入胜。
中国宋代家具 豆瓣
作者: 邵晓峰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 3
简介:
《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是目前国内第一次对宋代家具进行的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大量图像、文献史料与实物资料的总结、归纳,并以图、史、物互证,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宋代家具世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书中分析了宋代家具的发展源泉与社会背景,根据卧具、坐具、承具、庋具、屏具、架具六大分类在整体上进行了剖析。在个案研究中,以画中家具为代表选取了《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文人家具、《清明上河图》中的市井家具、宋代绘画中的佛教家具、《宋代帝后像》中的皇室家具、宣化辽墓壁画中的家具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均是前人未曾深入涉及的重要内容,对它们的分析与探讨为宋代家具研究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信息,其间的一些设问与论证也将研究进展到新的层面,改写了家具史和绘画史中的某些内容。书中探析了宋代家具材料的运用状况与特征。论述了宋代家具在框架结构、收分与侧脚、束腰造型、椅子搭脑、栌斗形式与等级性、理性美、多样性方面与宋代建筑的密切联系。在分析宋代家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过程中提出宋代家具不但体现了起居方式的巨大转变,是当时社会习俗的重要载体,而且反映了宋代生活与设计的密切关系。而且从理念与风格、造型与结构、装饰等方面揭示了作为明式家具之源的宋代家具的艺术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宋代家具对现当代家具设计艺术的深刻启示。
序:
南京林业大学邵晓峰副教授所著的《中国宋代家具——研究与图像集成》,历时5载艰辛即将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邀我作序,我愉快地接受。因为这部30余万字1600余幅图片(含彩图110余幅)的学术专著,是江苏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出版图书,是填补中国宋代家具研究国内空白的好书,得到了中国博士后基金的资助。
任何时代的造物活动都是以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百工”技艺,最大也是用途最广的莫过于木工,所以木匠被称为“大匠”。虽说在席地而坐的时代就有不少种类的木器,但到高坐家具的产生时期,家具体系才算完成。不仅促成了起居方式的重大转变,在文化生活的氛围中和社会各层的习俗上也引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问题的阐明,都在邵晓峰新著《中国宋代家具》中得到论述。这既是一部研究家具的专著,又是阐述生活方式的论说。它虽然只写了一个宋代,实际上是上下关联,深刻说明了中国家具史的重大转折,即由席地而坐向高坐家具的过渡。他将宋代家具分作卧具(床、榻)、坐具(椅、凳、墩)、承具(桌、案、几)、庋具(箱盒、橱柜)、屏具(屏风)、架具(灯架、巾架、盆架、衣架、镜架、鼓架等)六大方面。表明在起居生活的诸方面已很周到、齐全。有些家具虽在宋代之前已经出现,但随着高坐家具的流行,其形制也必然有所改变。如果单纯从设计或制作的角度看,可以现代“人机工程学”和“工艺学”进行考量。但此书的显明之处是联系到人与物的关系,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有关的礼仪等,阐述了相当丰厚的一个文化层面,这些都表现在若干个案的研究中。
就我所知,此书是对宋代家具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一部著作,在此之前尚未见有如此全面者。邵晓峰以大量的图物互证、史论结合,既将家具本身理出一个设计的体系,又阐明了深刻的人文内涵。由此所揭示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宋代家具本身,对设计艺术理论、工艺美术史乃至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研究等,必然会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三届召集人 张道一教授
中国古代官窑制度 豆瓣
作者: 王光尧 编 紫禁城出版社 2004
该书分为唐宋时期的贡瓷与瓷业税收、监瓷窑务官的设置及其功能、对越窑瓷器所见“官样”铭的思考、宋代的官窑制度、唐宋官府窑业制度对高丽官窑制度的影响、元明清三代的官琉璃窑制度、明清两代官窑与御窑并存的特点、明代御器厂建厂的时间与原因、清代御窑厂的建立与终结时间以及清代御窑厂的生产和管理制度等多个课题,从不同的方面人手审视了唐宋元明清各代政府对瓷器生产的干预方式与介入程度、宫窑的设置和相应的管理方法等内容。其观点鲜明、论述较为精辟,虽说有的问题尚需继续讨论,但是该书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的相关问题,基本建立起了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的研究构架,这是本书的主要特点之一。
第二个主要特点是,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古陶瓷研究与陶瓷考古相结合的尝试。立足于文献、传世实物和考古材料三个方面,不仅考证瓷器、瓷器铭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把生产这些瓷器和出现这些铭记的原因作为论证的内容,尽可能地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同时,归纳、钩沉与历代窑业制度和瓷器生产相关的文献,并从传世实物和考古材料中寻求物证,以便最大限度地求得和接近历代官窑管理制度的真实。
美人图 豆瓣
作者: 孟晖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4
《美人图》是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研究者、作家孟晖的古典生活美学随笔集。作者深入浅出,探讨了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日常与美学创造。全书分为7辑——斗妍、情寄、佳节、红妆、服饰、起居和雅趣,孟晖生动细致地解读了古代女性如何营造美的氛围,打造美的风仪。古老的历史和沉静的古物中蕴藏着来 自古代的诗意,孟晖从古物和生活的关系着眼,从日常细节之处,体悟古人对美的仪式感的追求,唤起读者对古典之美的重新想象。
★百位美人跨越千年的生活智慧,随时翻阅的美学灵感宝典。
★古典生活研究者孟晖47篇美学随笔,一场中国传统美学的文艺复兴。
★一本书读懂中国古代女性对“美”的仪式感追求。唐代才女的文青之道、宋代后宫的制香秘辛;武则天的一日妆容变化、林黛玉也着迷波希米亚风的服装混搭;正月戴葫芦,元宵戴灯笼,春天戴花篮,端午戴符袋……
★异形腰封,全彩印刷、线装裸脊,特邀微博百万级文博摄影师动脉影亲选百余张珍贵文物摄影作品,再现古典精致生活。
★美是名词,也是动词。美人之美,不仅在皮相和骨相,更代表着女性对生活日常的思考与创造。古代女性的美学创造并不过时,《美人图》在沉静厚重的古物中,找到和当代生活连接的美学观念。
★步摇、胭脂、环佩、香囊、衣带……细致科普女性智慧所打造的风仪、韵致和氛围。
★本书封面采用中国传古色“纁” 色为主色调,古时女性的衣裳时常选用这种颜色,《美人图》以此为主色铺满全书,尽显女性古典雅致之美。
★妆容打扮、穿衣配饰、出行起居、生活雅趣......全方位展现女性生活美学智慧。
传媒与真相 豆瓣
作者: 内山精也 译者: 朱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 8
本书所收论文以苏轼、王安石以及黄庭坚等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为论题,考察了这些文人及其作品与政治、传媒以及与其他文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于过去一些学者涉及颇多的论题,作者通过新的视角,通过对资料的重新爬梳,得出了新的诊断,展现了海外学人对这些论题的研究所达到的深度。谁精微而严密,资料引证翔实,极具学术参考价值。
宋代地方政治研究 豆瓣
作者: 贾芳芳 人民出版社 2017 - 9
路、州、县三级的地方行政建置,是赵宋王朝对中国行政区划的重大贡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等级授职体制,在三级的地方行政框架下,演绎出了宋代地方政治生活的鲜活内容。对宋代地方日常政务运行的考察,是本书的主题所在。本书分五章,分别对宋代的三级地方政权结构、地方官府日常政务的运行模式,以及政务运行中涉及的官场内部的各种关系,进行了考述。以期通过这五部分的内容,再现宋代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对其得失成败进行分析论述。
谁谓荼苦 豆瓣
山家清供
8.0 (5 个评分) 作者: 翁彪 / 梦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 - 8
本书根据《山家清供》整理改编。《山家清供》,北宋林洪著,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豆、菌、笋、野菜等)、水果(梨、橙、栗、杏、李等)、动物(鸡、鸭、羊、鱼、虾、蟹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内容丰富,涉猎广泛。
内闱 豆瓣
The Inner Quarters : Marriage and the Lives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ung Period
7.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沛霞 译者: 胡志宏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 5
《内闺: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考察的宋朝是一个纷繁复杂、充满变化的时代。一方面,缠足开始流行,士人开始倡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另一方面,我们接触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印象女性的婚姻和财产权得到进一步保障。在这本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里,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内容异常丰富的画卷,宋代女性的生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内外之别,祭祀庆典,安排婚嫁,侍奉公婆,养育后代,内闺争宠,守节再嫁……从而显示妇女史是动态的历史,是富有多种可能性的历史。由此读者不仅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宋代女性群像,还能在社会变迁中把握她们的选择和才智。
2021年5月7日 已读
非常详细,关于入赘的部分有点惊到我,当然也有很多内容看得我气个半死。。。。
中国古代史 女性主义 宋史
潘金莲的发型 豆瓣
作者: 孟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10
《潘金莲的发型》是孟晖的第一本随笔集,出版后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此次再版,我们尝试把这本随笔集一拆为三,涉及服饰的部分、涉及饮食与起居的部分、涉及文学作品欣赏的部分各自独立,做成三本小书,分别名为《潘金莲的发型》、《花露天香》和《想念梦幻的桂旗》,让读者可以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部分,也更方便随身携带和存放。
潘金莲早已成了太有名的人物,她在历代读者心中激起的反应之复杂,大概没有其他文学人物能比。对于这种深入人心的形象,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对之加以想象,这也是常情。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看法,是以手长腿长,瘦骨嶙峋到状如病鬼,并且还尽可能地把这把瘦骨都暴露在外的女人为至美,看到潘金莲的整体造型很可能状如金字塔,许多人不免要吃一惊……
前秦史 豆瓣
作者: 蒋福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8
【内容简介】
氐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相继建立过前仇池国、前秦、后凉、后仇池国等政权,后来逐渐与汉族融合。前秦的建立及统一北方,无疑是氐族历史上最光辉的阶段。
本书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既深入探索了少数民族建国史的一般规律,又准确把握了前秦兴衰的特征。论述了前秦政权兴衰的全过程,弥补了十六国史研究的多处空白。
【名家推荐】
《前秦史》在王仲荦等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有重大的突破,从而将十六国史的研究,推向更加深入的阶段,这在学术界当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
——朱大渭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会长)
【编辑推荐】
◆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蒋福亚代表作,“十六国史新编”之一,朱大渭先生赞赏有加的魏晋南北朝史名作。
◆参考正史、类书、典志、地志、农书、文集等文献资料,旁征碑铭资料,突破性解读苻坚政变始末、王猛执法、淝水之战性质等史学界聚讼纷纭的问题。
◆全面论述前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过程中连缀介绍与之相关其他北方民族政权,钩沉一千六百多年前整个北方各民族的争斗融合。
2021年4月14日 已读
三星半吧,为苻生平反那一段蛮有意思。然则,个别地方有点奇怪,比如第三章为佐证苻坚优待他族上层分子,引用了一段关于周虓史料,到了第四章又对同一段史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记载不可靠。。。最最锤墙的是,书中涉及这么多的部族迁徙及战役,竟然不配任何地图,令人发指ಥ_ಥ
中国古代史 历史 魏晋南北朝史
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 豆瓣
作者: 栾保群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5 - 1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受众未被明确或暗示虚构的前提下,被捏造及传播的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论即是谣言。谶语,即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本书主要将中国古代社会的谣言与谶语按时间事件所写,揭露谣言与谶语的“真实性”,阐明。谣言与谶语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统治者的需要而编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