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豆瓣
China Between Empire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8.2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陆威仪 / Mark Edward Lewis 译者: 李磊 中信出版社 2016 - 10
★哈佛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哈佛中国史丛书第二卷!
★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教授南北朝史新作,最新出版;★英语世界最好的南北朝史佳作,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为大众读者阅读南北朝史首选!
★论述清晰、极具说服力,史实编排甚为有序得当:历史、宗教、科技、文学和考古相继展开,一部新颖独特、妙趣横生的史学佳作!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二卷。从地理情况、世家大族、军事与战争、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外部关系、亲属关系、宗教信仰、文字与文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自统一的秦朝以来首个南北大分裂时期——南北朝的整体面貌,史料新颖,视角独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南北朝史佳作。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豆瓣
The Age of Confucian Rule : The Song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7.3 (6 个评分) 作者: [德] 迪特·库恩 / Dieter Kuhn 译者: 李文锋 中信出版社 2016 - 10
★西方研究宋朝历史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德国著名汉学家迪特·库恩宋史力作,最新出版!
★第一部较为全面反映西方学界对宋代历史认识的著作,回到传统中国认知,考察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涵盖丰富,涉及诸多领域,从人来人往的店铺与市场中出售货品过剩,到缠足的起源、为口腔卫生找寻空间、墓室构造,不仅是专业学者的案头必备,更是普通读者的宋史必读之作!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四卷。从10世纪唐代后期到宋帝国早期,中国发生的转变标志着中华帝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断裂——北方士族靠着谱牒的政治优势而形成的“旧世界”,在延续了几百年后最终在880—960年间的混乱和内战中消失了;随着士族的衰亡和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旧的治国之道被遗落。士大夫阶级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界定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豆瓣
China's Cosmopolitan Empire: The Tang Dynasty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陆威仪 译者: 张晓东 / 冯世明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6 - 10
★哈佛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哈佛中国史丛书第三卷!
★美国著名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教授唐史新作,最新出版;★英语世界最好的唐史佳作,简洁清晰,通俗易懂,为大众读者唐史首选!
★叙述清晰、细节丰富,又有大量引用、轶事、诗歌、图片支持,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唐史”,重新启发读者思考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三卷。一直以来,唐朝堪称中国的“黄金时代”,它在商业、宗教和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上所达到的成就,远非其他朝代所能匹敌。作者陆威仪抓住唐帝国疆域扩张到极限时的这一充满活力的时期,以西方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关照为支点,选择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历史较为关注的问题,站在中国的外围来观察和描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唐朝作为世界性帝国的诸层面,重点从商业(海陆贸易)、宗教和文化(文学、绘画、陶瓷等)等面向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浪漫气息的盛极一时的帝国景象。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豆瓣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 Qin and Han
8.5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陆威仪 译者: 王兴亮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6 - 10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一卷。如同古希腊和古罗马之于西方,秦和汉两个帝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本书就这一古典时代的5个主要特征进行深入探讨:1.在帝国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2.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政治结构之强化;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础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国家操控的、巩固帝国存在的文学经典;4.帝国内部的去军事化,和对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所开展的军事活动;5.农村地区富裕的豪强大族的兴旺——他们维持社会秩序,并在村落和权力中心之间建立起联系。本书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秦汉二朝的整体面貌,不仅覆盖广度令人惊叹,而且笔法精细,极为可读。
中国的道教 豆瓣
作者: [日]小林正美 译者: 王皓月 齐鲁书社 2010 - 1
本书为《道教学译丛》之一。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崭新的道教史观,用大量的佐证和详尽的分析否定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一些通说,可以说是道教史上颇具革命性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公主之死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7.8 (33 个评分) 作者: 李贞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6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围绕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四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从他们的共识和歧异之处,可以一窥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以及汉唐期间女性法律地位状况。
道与庶道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韩明士 译者: 皮庆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探讨了中国宗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民间诸神是否为现实官僚的投影。作者以宋、元时期源于江西抚州华盖山的三仙信仰、道教天心派为例,穿梭于古今之间,融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为一体,既提供了一幅宋、元时期抚州地方宗教实践的真实图景,又令人信服地指出,中国人眼中的神祗有两种模式——官僚模式与个人模式,也就是书中所说的“道”与“庶道”。信众固然会将神祗当作官员,但更常见的是以个人化方式向神祗祈求、许愿。神祗是官僚还是个人化的保护者,一直取决于信奉者、陈述者在何种语境,以及出于何种目的。
2020年7月19日 已读
书的内容很有意思,尤其是地方精英由军山神到华盖三仙信仰的转变,但是。。。。。翻译真的差,甚至连句型都是英文句型,每读一句都仿佛清楚地看到原文的句式。。。。
中国古代史 历史 宋史 宗教 社会学
牲人祭 豆瓣
作者: 皮埃尔·伯恩鲍姆 译者: 唐运冠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本书通过一个犹太人的悲惨故事描绘了从欧洲近代早期肇始的排犹运动的起因。1669年,犹太人拉斐尔•列维无端被指控以邪教祭祀方式杀害了一名男孩,经过审判被确认罪行。*终,列维经过残忍的折磨而被处决。这次判决开创了之后一个世纪的“血祭诽谤”的开端。作者通过对史料的细致发觉,终于发现了这起事件的幕后黑手和真正成因。本书对欧洲排斥犹太人与种族歧视的历史有着深入揭示,对理解现代欧洲也有着重要意义。
宋案重审 豆瓣 Goodreads
9.8 (9 个评分) 作者: 尚小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2
——“过去一百年的宋案研究史,其实是一部失败的历史。”
·
·北大知名教授尚小明力作
·
·90%的材料为以往宋案研究者不曾利用,其中相当部分系首次公开。
·
·
百年宋案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于研究者错将“宋案”等同于“刺宋案”。本书彻底纠正了这一偏差,明确揭示“宋案”实际上是由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构陷“孙黄宋”、“匿名氏”攻击、低价购买公债以及刺杀宋教仁等多个情节次第演进与交错进行而酿成的复杂案件,并以极其细腻的考证,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各个情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彻底揭示出来,最终令人信服地揭开了宋案一系列谜团。
·
书中披露了大量民初政坛秘辛,对案件发生前后的许多矛盾现象也都给予了合乎事实与逻辑的解释。
革命与反革命 豆瓣
8.2 (15 个评分) 作者: 王奇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1
1949年以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史学界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基本上等同于中国革命史的书写。在业已“告别革命”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简单地放弃、淡忘或者否定那些曾经长期沉迷的观念,而有必要追问,那些早已成为我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革命话语和革命政治文化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又是如何演变的?由于近代中国革命离我们太近,我们常常因置身其中而对习以为常的问题缺乏敏感性。适度拉开一点距离,以一种“去熟悉化”的眼光来重新检视,也许能引发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本书的思考即就此而展开。
本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民国政治,其突出特点在于“去熟悉化”,即对民国史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譬如关于民国县长和保长的政治、生活情境、关于国民党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活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等等,都有新的诠释,也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回到宋朝long stay 豆瓣
作者: 馬驊 麥田 2018 - 8
如果穿越來到宋朝,
你應該具備哪些在宋朝生活必備的知識與常識?
最有趣、最輕鬆、最嚴謹的趣味宋史,
查閱近一百萬字史料,以通俗幽默的方式,帶你一覽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宋代文明。
強力推薦/
月關(暢銷書《回到明朝當王爺》、《錦衣夜行》作者)
每日一冷(《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作者)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胡川安(故事網站主編)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序)
就我所知歷史學有個說法,稱中國自北宋開始進入前現代。人口增加,都市興起,加上商賈活絡,百工俱興,〈清明上河圖〉裡的勾欄瓦舍,遊人畫舫,栩栩如真,再加上文獻保留較完整,穿越到宋代向來是普及書熱區。
如果《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這類的書你覺得可以,本書更全面關照了宋代的食衣住行,吃的玩的,只要宋朝有的都給我來一點。我覺得這類穿越普及書除了滿足我們對前現代想像,其間還有一種隱密的文明聯繫。我們終能演化成如今的模樣,並非朝夕的累積,於是透過這些回到過去的體貼,讓今日的我們無論進化到什麼樣的程度了,終不至於如宇宙孤兒般的存在。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一本讓你/妳回到中國最富庶的年代、最繁華城市的穿越指南。」
——胡川安(故事網站主編)

最貼心的宋朝穿越手冊,
這些事兒,你都知道嗎?
1.在宋代開封,做京漂的你怎麼辦理居住證?如何買房?
2.異地高考辦理哪些證件?怎樣考公務員?什麼?你想行賄走後門,那你就死定了!
3.在高薪高福利低風險的文官仕途中怎樣進階?
4.京都的時尚達人怎麼穿?宋代的小長假如何度過?
5.在宋朝開店,都辦哪些手續?屌絲怎樣才能逆襲成霸道總裁?
6.豆漿、油條?別逗了,宋時早點的豐富超乎你想像!
7.夜市都有哪些娛樂活動?宋代名人朋友圈都曬哪些?
8.不懂鬥茶、品酒、香道?那你怎麼能稱自己是宋人?
……
宋朝,被有識之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幸福感的朝代。
假如給您一次穿越的機會,假如您最想穿越到宋朝,那麼來吧,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您將成為這本書的主角,以一個宋朝人的身分原汁原味體驗一回那個時代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職場奮鬥和文化娛樂等民俗民風、社會生活。
帶著這本穿越宋朝的生活指南和必備攻略,開啟一段愉快而又難忘的旅程,做一個最具幸福感的宋朝人吧!
宋代政治结构研究 豆瓣
宋代政治構造研究
作者: (日) 平田茂树 译者: 林松涛 / 朱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本书试图阐释宋代专制体制产生的过程和背景。作者从宏观和微观多种角度进行了探讨。宋代的士大夫是以科举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儒士,他们把“经世济民”作为政治信念,实则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其“升官发财”的梦想,为了在官场能出人头地,他们利用同乡、同宗、同学、同行等各种“关系”构筑起关系网,并利用各种关系策动政治斗争,树立党争派别,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加剧了中国“君主独裁政治”的形成。全书论点清晰,资料翔实,文风绵密,醒人深思。论文由林松涛、朱刚等文化学人担当翻译。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豆瓣
作者: 李開周 時報出版 2014
杭州西湖東坡肉」蘇東坡愛吃肉,還嗜食生魚片。
「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脩愛喝酒,也喜歡鮮美螃蟹,退休後逐蟹而居。
「粗茶淡飯吃剩餅」王安石雖不講究美食,卻獨衷羊頭籤,這是什麼怪東西?
穿越時空回宋朝,那是最好吃的朝代
從宋朝開始,杯、盤、碗、筷等餐具才逐漸齊備,煎、炒、烹、炸等烹飪手法才初步完善。
川菜菜系到了宋朝才一枝獨秀,五顏六色的仿葷素食到宋朝才遍地開花,餐桌飯局的各種規矩也是到了宋朝才基本定型。
中國自古採「分餐制」,像日本料理般每人一份,後來演變成「共餐制」。
古代用餐時和西方人一樣,離不開刀叉,後來才改用筷子。
漢朝人吃飯時席地跪坐,到了宋朝才能好好坐在椅子上進食。
大開眼界的宋人飲食
◎鮑魚之肆的鮑魚不是鮑魚?
◎廣東菜竟然嚇死人?
◎古代也有食安問題,病死馬肉佯稱鹿肉?
◎今日拍賣市場上天價的宋瓷,居然是窮人用的器具?
◎敬酒時,為何大家共用一個酒杯?
◎宋朝沒冰箱,怎麼有冰品可吃?
◎宋朝已有川菜,但當時沒辣椒怎麼辦?
作者身為資深饕客,獨家考證史料、典故,化身主人翁帶著讀者穿越回到宋朝,從飲食習慣、食品種類和飯局座次等細節比較古今異同,細說為什麼當朝「最好吃」!除了介紹歷史文化、飲食特色,更帶領你體會當時的生活情趣。
南汉山城 (2017) 豆瓣 TMDB
남한산성
7.9 (143 个评分) 导演: 黄东赫 演员: 李秉宪 / 金允石
其它标题: 남한산성 / 天命の城
1636年(朝鲜仁祖十四年),“丙子胡乱”爆发,后金(清)派出十万军队入侵朝鲜,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汉阳城下,朝鲜王室被迫出走南汉山城。仁宗国王(朴海日 饰)困守孤城,进退维谷。
南汉山城之内,以金尚宪(金允石 饰)为首的主战派坚决主张与后金军队对抗到底,以崔鸣吉(李秉宪 饰)为首的主和派主张议和以保百姓太平。两派针锋相对,势不两立,都竭尽全力说服国王,而仁祖则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此时,南汉山城翘首以盼的援军却畏敌如虎,不惜暗杀朝廷密使,同时,清军提出的条件也愈发无法接受…
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豆瓣
作者: 朱瑞熙 / 张邦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 10
宋辽西夏金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此期间,中国人风俗的变化主要有四项。一是居室从席地跪坐转变为垂足而坐,引起礼仪和家具等一系列变化,女真人传入的炕在北方开始逐渐普及;二是在衣料方面开始了棉取代传统的丝麻的漫长过程;三是大量用石炭作为民用燃料;四是汉文的口语化,以及标准语开始由洛阳话向今北京话的漫长转变进程。当时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城市的发展,市民即坊郭户的壮大,造就了文娱体育生活的丰富和活跃。说唱、杂剧、舞蹈、杂技、武术、相扑、足球、斗禽虫、双陆、骰子等,呈现了万花筒般的奇幻迷离。节日的多样化和节假日消费,至宋均盛。契丹人嗜食野味,而羊肉是宋宫肉食之尊。丝织品和绵冬服是常见衣装,而棉布和棉袍反而是稀珍物品。贵妇是乘牛车出行,而不是乘马车或驴车。
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书系之一种,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考察了宋、辽、西夏、金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饮食、服饰、交通、婚姻、宗教信仰等,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生活史专著。
大宋衣冠 豆瓣
作者: 傅伯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9
与以往通史式的服饰著作对宋代服饰点到为止的叙述相比,傅伯星先生的《宋代服饰史》,正如本书序一中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郑朝先生所评价的,可谓一部“画家演述的服装断代史”。《宋代服饰史》作者在阅读大量宋人记载后,以近三十余年的形象资料搜集,从美术切入,以画家的功力,以画入史,以图说史,以大量详实形象的美术资料,独辟蹊径地对宋史的服饰史进行图解研究,全书内容宏富,具体而微,不仅涉及帝后、官员、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儿等的服饰,还细分为冬夏服饰、出行与居家之服、制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关的发式、鞋帽、带扣等诸多细节,搜罗之广、开掘之深由此可见。
秩序的沦陷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加] 卜正民 译者: 潘敏 商务印书馆 2015 - 10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例,描述了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并分析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的关系交织。“这里有通敌,有抵抗,但两者之外的其他行为要多得多。”借助对这种模糊行为的分析,作者考察了战争时期城市秩序的维持,以及生活其间的个人的心态、处境与选择,以求揭示一个复杂的战时社会。
2018年10月3日 已读
看完第一章的时候,我对全书抱有很大期待,然而看到后面就觉得期待过高,确实原始史料不够作者也很艰难
中国近代史 历史 抗战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 豆瓣
作者: 虞云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细说宋朝(黎东方讲史之续)》编著者虞云国。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述。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 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叫魂 豆瓣 Goodreads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1 (34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2 - 5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清高宗弘历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然而在乾隆盛世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从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冲击到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人心惶惶,官员为之疲于奔命,皇帝为之寝食不宁。在讲述叫魂故事的过程中,《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