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祖宗之法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邓小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1
“祖宗之法”在宋人看来,是治理国事的“法宝”,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该有的治事态度;既包括维系制约精神的规矩设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本书就是讨论“祖宗之法”与宋代基本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宋代的政治格局在与“祖宗之法”的互动中得以最终确立。通过这种讨论,不仅揭开了宋代政治史的奥秘,同时也抓住了宋代制度史的精髓,揭示了北宋专制官僚文化精神的特点。
2021年1月2日 已读
冲着副标题来的,阅读体验充满了困惑。。。作者自己也一再强调“祖宗之法”始终是一个“言人人殊”的概念,内涵模糊,外延广泛,具体到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又往往对其有独特的理解。于是,全书以一个模糊的动态的概念为切入口,去观察动态的政治发展演变,而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事件中,祖宗之法又往往只是用来增加合法性的筹码,并不是推动事件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一个模糊的“祖宗之法”入手,最后往往以一个无涉矛盾核心的“祖宗之法”收束,阅读过程中始终对作者处理观察角度及论述的方式充满困惑。
中国古代史 历史 宋史
赵宋 豆瓣
正说宋朝十八帝
作者: 游彪 天地出版社
☆透过帝王视角轻松读懂宋史关键问题和历史脉络
☆还原脸谱化历史叙事背后有血有肉的真实个体,探寻君臣共治时代三百年赵宋王朝的兴衰嬗变
☆以人写史,一部简明生动的宋史普及佳作
------------------
宋朝一方面经济、社会和文化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国家财政和军事能力却积贫积弱,“三冗”问题尾大不掉,最终也亡于北方游牧民族之手。
这与宋朝早期开国君主创建的一套独特的政治制度有着怎样的关系?宋代的皇帝和士大夫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政治制度?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十八位帝王平庸之主居多,这些“平平无奇”的君主如何缔造一个古代中国的巅峰盛世?
身兼一家之主和一国之君双重角色的皇帝如何把握内廷与外政的平衡?疑雾重重的后宫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真相?皇帝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如何影响其个人性格命运,进而影响宋朝政局走向和关键抉择?
------------------
这是一部面向大众读者的宋史通俗读物。作者以宋朝从开国到灭亡的十八位皇帝的生平及其经历的历史大事件为线索,串联起从陈桥兵变到崖山之战的宋朝三百年历史风云:北宋建政初期的“祖宗之法”如何影响整个宋朝的政治走向,形成重文轻武的传统?王安石变法及围绕对变法的态度形成的持续数朝的新旧党争是怎样发展的?面对北方军事强敌辽国、西夏和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的不同的和战策略,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南迁后的南宋朝廷怎样巩固偏安一隅的格局……
本书以史实为依据,从人性的角度,细致还原了身兼“一国之君”和“一家之主”的两宋十八位皇帝的真实生命历程,以及在关键历史事件面前的命运抉择,以此描绘出两宋时期独特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史,呈现三百年赵宋王朝的兴衰嬗变。
2020年12月15日 已读
就是非常刻板印象的宋代帝王通史,并没有什么独到的个人见解。每篇开头的个人信息表格还算比较有意思,不过正文中有一些对于古地名注解是错的。最离谱的一例,在提到苏轼被贬儋州时,注说流放地是现今的海南省宜伦县。。。拜托,现今的海南根本没有一个叫宜伦县的地方,苏轼当年去的治所就在今天的儋州市附近。。。。
中国古代史 历史 宋史
北宋文化史述论 豆瓣
作者: 陈植锷 中华书局 2019 - 4
本书以“宋学”为核心,深入探讨了宋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了宋学若干重大主题和以议论精神为主的宋学基本精神,论述了宋学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等北宋文化各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北宋社会文化中无所不在的宋学及其时代精神。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豆瓣
The Age of Confucian Rule : The Song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7.3 (6 个评分) 作者: [德] 迪特·库恩 / Dieter Kuhn 译者: 李文锋 中信出版社 2016 - 10
★西方研究宋朝历史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德国著名汉学家迪特·库恩宋史力作,最新出版!
★第一部较为全面反映西方学界对宋代历史认识的著作,回到传统中国认知,考察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涵盖丰富,涉及诸多领域,从人来人往的店铺与市场中出售货品过剩,到缠足的起源、为口腔卫生找寻空间、墓室构造,不仅是专业学者的案头必备,更是普通读者的宋史必读之作!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是“哈佛中国史”丛书的第四卷。从10世纪唐代后期到宋帝国早期,中国发生的转变标志着中华帝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断裂——北方士族靠着谱牒的政治优势而形成的“旧世界”,在延续了几百年后最终在880—960年间的混乱和内战中消失了;随着士族的衰亡和士大夫阶级的出现,旧的治国之道被遗落。士大夫阶级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界定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
道与庶道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韩明士 译者: 皮庆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探讨了中国宗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民间诸神是否为现实官僚的投影。作者以宋、元时期源于江西抚州华盖山的三仙信仰、道教天心派为例,穿梭于古今之间,融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为一体,既提供了一幅宋、元时期抚州地方宗教实践的真实图景,又令人信服地指出,中国人眼中的神祗有两种模式——官僚模式与个人模式,也就是书中所说的“道”与“庶道”。信众固然会将神祗当作官员,但更常见的是以个人化方式向神祗祈求、许愿。神祗是官僚还是个人化的保护者,一直取决于信奉者、陈述者在何种语境,以及出于何种目的。
2020年7月19日 已读
书的内容很有意思,尤其是地方精英由军山神到华盖三仙信仰的转变,但是。。。。。翻译真的差,甚至连句型都是英文句型,每读一句都仿佛清楚地看到原文的句式。。。。
中国古代史 历史 宋史 宗教 社会学
回到宋朝long stay 豆瓣
作者: 馬驊 麥田 2018 - 8
如果穿越來到宋朝,
你應該具備哪些在宋朝生活必備的知識與常識?
最有趣、最輕鬆、最嚴謹的趣味宋史,
查閱近一百萬字史料,以通俗幽默的方式,帶你一覽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宋代文明。
強力推薦/
月關(暢銷書《回到明朝當王爺》、《錦衣夜行》作者)
每日一冷(《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作者)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胡川安(故事網站主編)
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劃排序)
就我所知歷史學有個說法,稱中國自北宋開始進入前現代。人口增加,都市興起,加上商賈活絡,百工俱興,〈清明上河圖〉裡的勾欄瓦舍,遊人畫舫,栩栩如真,再加上文獻保留較完整,穿越到宋代向來是普及書熱區。
如果《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這類的書你覺得可以,本書更全面關照了宋代的食衣住行,吃的玩的,只要宋朝有的都給我來一點。我覺得這類穿越普及書除了滿足我們對前現代想像,其間還有一種隱密的文明聯繫。我們終能演化成如今的模樣,並非朝夕的累積,於是透過這些回到過去的體貼,讓今日的我們無論進化到什麼樣的程度了,終不至於如宇宙孤兒般的存在。
——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一本讓你/妳回到中國最富庶的年代、最繁華城市的穿越指南。」
——胡川安(故事網站主編)

最貼心的宋朝穿越手冊,
這些事兒,你都知道嗎?
1.在宋代開封,做京漂的你怎麼辦理居住證?如何買房?
2.異地高考辦理哪些證件?怎樣考公務員?什麼?你想行賄走後門,那你就死定了!
3.在高薪高福利低風險的文官仕途中怎樣進階?
4.京都的時尚達人怎麼穿?宋代的小長假如何度過?
5.在宋朝開店,都辦哪些手續?屌絲怎樣才能逆襲成霸道總裁?
6.豆漿、油條?別逗了,宋時早點的豐富超乎你想像!
7.夜市都有哪些娛樂活動?宋代名人朋友圈都曬哪些?
8.不懂鬥茶、品酒、香道?那你怎麼能稱自己是宋人?
……
宋朝,被有識之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幸福感的朝代。
假如給您一次穿越的機會,假如您最想穿越到宋朝,那麼來吧,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您將成為這本書的主角,以一個宋朝人的身分原汁原味體驗一回那個時代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職場奮鬥和文化娛樂等民俗民風、社會生活。
帶著這本穿越宋朝的生活指南和必備攻略,開啟一段愉快而又難忘的旅程,做一個最具幸福感的宋朝人吧!
宋代政治结构研究 豆瓣
宋代政治構造研究
作者: (日) 平田茂树 译者: 林松涛 / 朱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本书试图阐释宋代专制体制产生的过程和背景。作者从宏观和微观多种角度进行了探讨。宋代的士大夫是以科举为基础而产生出来的儒士,他们把“经世济民”作为政治信念,实则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其“升官发财”的梦想,为了在官场能出人头地,他们利用同乡、同宗、同学、同行等各种“关系”构筑起关系网,并利用各种关系策动政治斗争,树立党争派别,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加剧了中国“君主独裁政治”的形成。全书论点清晰,资料翔实,文风绵密,醒人深思。论文由林松涛、朱刚等文化学人担当翻译。
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豆瓣
作者: 李開周 時報出版 2014
杭州西湖東坡肉」蘇東坡愛吃肉,還嗜食生魚片。
「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脩愛喝酒,也喜歡鮮美螃蟹,退休後逐蟹而居。
「粗茶淡飯吃剩餅」王安石雖不講究美食,卻獨衷羊頭籤,這是什麼怪東西?
穿越時空回宋朝,那是最好吃的朝代
從宋朝開始,杯、盤、碗、筷等餐具才逐漸齊備,煎、炒、烹、炸等烹飪手法才初步完善。
川菜菜系到了宋朝才一枝獨秀,五顏六色的仿葷素食到宋朝才遍地開花,餐桌飯局的各種規矩也是到了宋朝才基本定型。
中國自古採「分餐制」,像日本料理般每人一份,後來演變成「共餐制」。
古代用餐時和西方人一樣,離不開刀叉,後來才改用筷子。
漢朝人吃飯時席地跪坐,到了宋朝才能好好坐在椅子上進食。
大開眼界的宋人飲食
◎鮑魚之肆的鮑魚不是鮑魚?
◎廣東菜竟然嚇死人?
◎古代也有食安問題,病死馬肉佯稱鹿肉?
◎今日拍賣市場上天價的宋瓷,居然是窮人用的器具?
◎敬酒時,為何大家共用一個酒杯?
◎宋朝沒冰箱,怎麼有冰品可吃?
◎宋朝已有川菜,但當時沒辣椒怎麼辦?
作者身為資深饕客,獨家考證史料、典故,化身主人翁帶著讀者穿越回到宋朝,從飲食習慣、食品種類和飯局座次等細節比較古今異同,細說為什麼當朝「最好吃」!除了介紹歷史文化、飲食特色,更帶領你體會當時的生活情趣。
宋辽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豆瓣
作者: 朱瑞熙 / 张邦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 10
宋辽西夏金是多民族纷争和融合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此期间,中国人风俗的变化主要有四项。一是居室从席地跪坐转变为垂足而坐,引起礼仪和家具等一系列变化,女真人传入的炕在北方开始逐渐普及;二是在衣料方面开始了棉取代传统的丝麻的漫长过程;三是大量用石炭作为民用燃料;四是汉文的口语化,以及标准语开始由洛阳话向今北京话的漫长转变进程。当时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城市的发展,市民即坊郭户的壮大,造就了文娱体育生活的丰富和活跃。说唱、杂剧、舞蹈、杂技、武术、相扑、足球、斗禽虫、双陆、骰子等,呈现了万花筒般的奇幻迷离。节日的多样化和节假日消费,至宋均盛。契丹人嗜食野味,而羊肉是宋宫肉食之尊。丝织品和绵冬服是常见衣装,而棉布和棉袍反而是稀珍物品。贵妇是乘牛车出行,而不是乘马车或驴车。
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书系之一种,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考察了宋、辽、西夏、金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涵盖饮食、服饰、交通、婚姻、宗教信仰等,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生活史专著。
大宋衣冠 豆瓣
作者: 傅伯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9
与以往通史式的服饰著作对宋代服饰点到为止的叙述相比,傅伯星先生的《宋代服饰史》,正如本书序一中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郑朝先生所评价的,可谓一部“画家演述的服装断代史”。《宋代服饰史》作者在阅读大量宋人记载后,以近三十余年的形象资料搜集,从美术切入,以画家的功力,以画入史,以图说史,以大量详实形象的美术资料,独辟蹊径地对宋史的服饰史进行图解研究,全书内容宏富,具体而微,不仅涉及帝后、官员、文人、武士、庶民、僧道、女子、小儿等的服饰,还细分为冬夏服饰、出行与居家之服、制服、便服、工作服等,更有相关的发式、鞋帽、带扣等诸多细节,搜罗之广、开掘之深由此可见。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 豆瓣
作者: 虞云国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细说宋朝(黎东方讲史之续)》编著者虞云国。作者以“讲史”的形式,叙述了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重大事件,以及宋太祖、辽太祖、金太祖、宋仁宗、宋宗、岳飞、秦桧、文天祥等重要人物,并对民间传说中的杨家将、包拯、狸猫换太子等进行了历史的阐述。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 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