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堂事件手帖 02 豆瓣
ビブリア古書堂の事件手帖2 〜栞子さんと謎めく日常〜
8.0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上延 著 / [日] 越岛羽空 绘 译者: 黄薇嫔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3 - 8
每一本旧书,都有着一段过去,一段专属于它自己与它主人的秘密——
在镰仓街道的一角,静静地坐落着一间默默经营旧书买卖的“文现里亚古书堂”旧书店。
如今,那位因伤住院的美丽女店主终于回来了。然而,书店里的情况与之前相比却有了小小的改变。看着店里那位与旧书艰苦战斗的菜鸟青年,女店主虽然有些不知所措,但内心深处却洋溢着淡淡的喜悦。
唯一不变的是,面对那些被带过来的,承载着书的主人秘密的旧书,女店主依旧与青年一起,时而尖锐,时而温柔地逐一解开人们隐藏在其中的谜团及心意。
2019年2月25日 已读
无论是观感还是情节铺陈,观感都比第一本提升很多,少数拥有前女友而且还能做朋友的男主角哦...不过提到胸部的次数也太多了些吧。第一部有几个过于简单的日常之谜,而这一部则是涉及到了亲情和时间等因素,感觉就好多啦...
推理 日本文学 轻小说
小说稗类 豆瓣
8.7 (43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此书曾于2004年出版,引起小说界和学界的瞩目,更是受到广大小说爱好者的追捧。此次为修订版,作者亲自写了一篇精彩纷呈的长序《志怪应逢天雨粟》。
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应该能体贴胡适把明、清之际的许多小说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虽然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中唐的元、白诗便戛然而止,压根儿没从小说上说明白:中国文学是如何“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创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话文学史》书成近70年后,胡适的意见乃至于诸多考证研究与观念的发明,不该只被看成是“奖掖小说”、“揄扬当代”而已。他所触及的课题倘若不被进一步发现、开展,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恐怕也“永永”不会明白:从施耐庵到吴跌人是如何……
在《小说稗类》中,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
饭局是门技术活 豆瓣
作者: 李国辉 云南人民 2012 - 5
《饭局是门技术活》是一本让你能够轻松玩转饭局的典藏之作。在中国,做事从来都离不开饭局。饭局上宾主皆欢,这件事情基本就成了;饭局上失误了,能成的事情也黄了。你想在社会上混,而且想混得好,就不能不懂饭局,不能不懂酒桌上迎来送往规矩。一句话能成事,一杯酒能办事。饭局上没有硝烟,却是战场;没有杀伐,却有成败。《饭局是门技术活》就是向你讲述饭局中那些我们平时不注意但却影响结果的各类问题,让你在饭局中把控全局。
鏡之孤城 豆瓣
かがみの孤城
8.7 (18 个评分) 作者: 辻村深月 译者: 劉愛夌 皇冠 2018 - 8
2018本屋大賞第1名!
「直木賞」名家最撼動人心的催淚神作!
日本全國書店店員最想銷售的書No.1!
勇奪日本7大獎榮耀!狂銷突破55萬冊!
隨書附贈:狼少女 X鏡世界 雙面書衣
★2017《國王的早午餐》節目年度書籍大賞!
★打敗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榮獲《達文西》雜誌「BOOK OF THE YEAR 2017」小說部門第1名!
★埼玉縣高校圖書館館員票選推薦書籍第1名!
★第11屆神奈川縣學校圖書館員大賞!
★ 2017熊本縣學校圖書館大賞!
★2017啟文堂書店文藝書大賞!
★辻村深月:為了正在垂頭喪氣的你,我寫下了這部作品!這本書不限於大人或小孩閱讀,感到無處容身的人、覺得沒有同伴的人,都適合讀這部作品。
★這本書寫給所有孩子和曾經是孩子的人!希望已經是大人的你,可以和14歲時的自己一起閱讀這部作品。
★欲罷不能只想一口氣讀完X無法預料的逆轉結局X即使知道結局也必須再讀一遍!
在這裡,你的眼淚會被收納,
你的煩惱會獲得理解。
在這裡,是世界僅存的安全之地。
在這裡,可以讓你的願望成真……
對國中生活充滿期待的「小心」安西心,才過了一個月就感到徹底絕望,因為她受到班上同學真田美織的欺負,但更讓她心寒的是,原本無話不說的好友小萌竟然也加入了排擠她的行列。
恐懼與不安緊緊糾纏著小心,只要一想到上學,她就渾身不對勁。小心開始足不出戶,將「心」封閉在自己的房間裡。
直到那一天,房間的大鏡子突然放射出七彩光芒,小心好奇地伸手一摸,整個人就被吸了進去!鏡子的彼端聳立著一座孤獨的城堡,小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一切是在作夢,此時一位戴著狼面具的女孩乍然現身:「安西心同學!恭喜妳被選為這座城堡的特別嘉賓!」
「這裡是哪裡?」「為什麼她會知道我的名字?」小心還來不及回神,城堡的鐵門便已緩緩地打開,裡面還有其他六名跟小心一樣的國中生。狼少女不疾不徐地向大家宣布:這裡藏著一把鑰匙,找出來的那個人,就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2019年2月24日 已读
我相信在青春期陷入过低谷的人一定会很有共鸣吧。即使核心诡计很容易猜到,即使所有元素都很俗套。但是巧妙的布局以及众多的伏线还是能让人在面对真相时得到感动。“我在未来等你”这句话,细井守没有拍出来的情感在这本书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结局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归校合战了,以及之后的原谅。友谊真是能让人重拾勇气去面对无望的茫茫人生啊...
推理 日本文学
最好的告别 豆瓣 Goodreads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8.9 (26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阿图·葛文德 译者: 王一方 主编 / 彭小华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7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
众多专家、媒体推荐。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新知》杂志主编苗炜:希望大家有机会能看看阿图•葛文德医生的著作,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医学,知道医学的局限和可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是阿图•葛文德最有力,也最感人的一本书。《自然》杂志:难得读到这样一本发人深省的书。
[编辑推荐]
亚马逊年度好书、《纽约时报》畅销书。
人终有一死,如何向死而生。“全球十大思想家”、美国著名外科医生划时代之作。
奥巴马、李开复、余华、刘瑜、苗炜力荐。
湛庐文化出品。
众病之王 豆瓣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9.0 (104 个评分) 作者: [美] 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 李虎 中信出版社 2013 - 2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黑暗的閘門 豆瓣 谷歌图书
9.2 (14 个评分) 作者: 夏濟安 译者: 萬芷均 / 陳琦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5 - 01 其它标题: 黑暗的閘門
本书所收之文章主要是对中国左翼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它是作者过世后,由其弟夏志清教授编辑而成。本书所讨论之左翼作家包括鲁迅、蒋光慈、左联五烈士以及瞿秋白,他们都是1949年以前共产党理念的同情者。《黑暗的闸门》全面检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文学审美和政治观点,是该领域的少数奠基性作品之一。
《黑暗的闸门》此前曾于1968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平装和精装本,并获得很高的评价。在东亚研究的顶级刊物上,几乎没有同类的研究可与之匹敌。
《黑暗的闸门》全面检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文学审美和政治观点,是该领域的少数奠基性作品之一。它深入梳理了左翼文学运动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是左翼作家自身理念的创作,另一方面它又严格地受二十世纪早期共产党宣传的意识形态条条框框限制。
夏济安的文章特别具有可读性,因为他的文学批评不仅有历史学的严谨,还特别有作家的感性眼光。同时此书还是研究鲁迅晚年文学最重要的学术论著之一,夏济安用自己的原创眼光和同情之感受,打开了鲁迅内心的『黑暗之门』,揭示出一个令人着迷的鬼神世界,社戏和民间迷信是它们的源泉。
「熔文学批评与传记、历史甚至是哲学于一炉─这是Sainte-Beuve,埃德蒙・威尔逊、雅克・巴赞和 George Steiner的传统。」
─李欧梵
(资料来源于中大出版社2015年秋新书目录)
读诗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Reading Poetry
9.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王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3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非暴力沟通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A Language of Life
8.1 (218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歇尔·卢森堡 译者: 阮胤华 华夏出版社 2009 - 1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敌视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 豆瓣 谷歌图书
9.3 (6 个评分) 作者: 邓晓芒 商务印书馆 2013 - 10
你如果能够把康德读懂,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你了。
不读康德,无以了解西方哲学,读本书让你步入现代哲学的门庭。
国内康德权威邓晓芒教授悉心讲解,不可错过!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康德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蓄水池”。也就是说,康德之前的哲学都流向康德,康德之后的哲学都来自康德。现代哲学所有的基本问题都是从康德那里来的。所以不读康德,就无以真正了解现代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是康德哲学的基础,了解康德哲学的体系必由此入门。邓晓芒老师还把这本书喻为国人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夏令营”,因为本书涉及高度思辨的哲学层次。“你如果能够把康德读懂,就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你了。”
邓晓芒老师是康德研究专家和康德著作的权威翻译者,本书是根据他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课程一学期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其最大的特色是全部口头表述,将康德哲学的严肃的学术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口语。
本书不是那种完全入门性质的读物,但又不是专门性的研究著作,也不是逐句解释的细致的推敲,而是深入浅出,同时注重整体关联,为读者提供的是对《纯粹理性批判》的较完整的把握。
本书适合于青年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作为系统阅读和学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本旷世名著的参考书。
形而上学与西方思维 豆瓣
作者: 谢文郁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6 - 6
人是在思想中生存的,不同的思想方式引导不同的生存。作为西方哲学的次一级学科,形而上学涉及的就是我们的思想方式问题,它并不疏离于人的生活。比如,我们说,“眼见为实”;但是,我们如何谈论那些不在感觉范围内却又和生存休戚相关的对象?有人说,“你命中注定就是穷鬼”,真的有“命运”吗?凭什么来理解或否定“命运”?这里涉及了理解的工具问题。简略来说,理解就是把那个需要理解的词(及其所指对象)放在主词位置上,然后填充谓词进行说明,这就是系词问题。系词问题不仅是语言学的问题。实际上,我们是在系词中思维和理解的,系词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形而上学就是关于系词的学问,西方哲学家就是在这个貌似疏离、高蹈的问题上,展开他们对生活最切近的追问的。本书将追踪西方历史上的这条线索,展现西方人因不同的系词论而维系的迥异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敲响密室之门 豆瓣
ノッキンオン・ロックドドア
7.2 (63 个评分) 作者: 青崎有吾 译者: 丁灵 新星出版社 2017 - 4
请问哪位才是侦探?
不好意思,我们两位都是。
没有门铃只凭敲门拜访的侦探事务所,既是搭档又是对手的两位年轻侦探,兼职做饭打扫的美少女高中生,零食不离口的女警,还有定期出现在旧书店的神秘人……一群看似古怪的人,却让狡猾的凶手无处遁形。专攻动机分析的片无冰雨与专注研究作案手法的御殿场倒理,哪怕是让人毫无头绪的案件,两位分工明确的侦探也能通过天衣无缝的合作和默契来解决!
2019年2月23日 已读
两个侦探全程搅基,比较喜欢第二篇尸体剪发之谜,第一篇的密室的诡计不怕被人一眼就看出来吗……
推理 日本文学
独眼少女 豆瓣
隻眼の少女
7.3 (6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麻耶雄嵩 译者: 张舟 新星出版社 2014 - 8
准备在初雪降临之日告别人世的大学生种田静马,来到了位于深山中的栖苅村。在这个“栖苅”大人以蓬莱之琴击败巨龙的地方,他遇到了拥有一只水晶义眼的御陵御影——一位出身侦探世家、年仅十七岁的天才美少女。在这“栖苅”传说之地,她将首次以侦探的身份,投身扑朔迷离的犯罪舞台……
2019年2月22日 已读
麻耶的崩坏和逻辑流的推演,两份喜悦相互重叠,本应像是梦幻一样的幸福时光,然而,为什么会有证据凭空出现,不知为何就认罪以及腹语术这样的糟烂桥段出现呢?冷娇,异服,只眼,持扇的少女本应成为我最喜欢的形象,本应和那要自杀的青年一样迎来救赎,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推理 日本文学
白昼的死角 豆瓣 Goodreads
白昼の死角
7.2 (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高木彬光 译者: 杨清淞 新星出版社 2016 - 4
“我是一名犯罪者。这十年来,我倾尽精力,专门研究法律的盲点。我不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还付诸实践。我曾在半天之内就建立起一个拥有几亿资本的上市公司,之后便让它瞬间消失;还以某国大使馆为舞台,在半年内将从大使到门卫的全部馆员骗了个遍。老师是否想听听这些事件呢?”
正在温泉疗养的推理小说家高木彬光偶然遇到了自称“天才犯罪者”的鹤冈七郎,他的告白令高木震惊不已,一件件完美实施的罪行堪称艺术品。这份犯罪记录是否应该公开发表,烦恼不已的高木只得与好友伊吹检察官商讨,出于为世人敲响警钟的目的,伊吹支持高木将作品写出来。
鹤冈七郎,这个令人畏惧的天才,即将揭开他的神秘面纱……
全能侦探社 豆瓣
Dirk Gently's Holistic Detective Agency
8.1 (63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1
一部融合侦探、灵异、恐怖、推理、穿越、言情、喜剧与史诗的卓越大作。
——道格拉斯·亚当斯
一只死猫、一位电脑神童、一个相信世界是粉色的电僧、一个活了两百多年(可能还不止)的时间学教授、诗人柯勒律治、量子力学和比萨,这些东西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共通之处显然并不多。直到德克・简特利,一位自封的私家侦探,通过求解一场神秘的谋杀案,吃了很多比萨,发现一个鬼魂,拯救人类免于灭绝之后,所有的相关性才展现出来。
想要了解更多,请打开这本书(最好是买下它然后读它),或者与德克・简特利的整体侦探事务所联系。
------------------------------------------------------------------------------------
我读完之后,立即又重读了一遍。我迄今只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
是道格拉斯•亚当斯让我成了作家。
——尼尔•盖曼(《美国众神》作者)
令人愉快的、精彩纷呈的推理小说,背景设置在当下,但穿越了过去和未来。
——《时代周刊》
这位思想者将整个宇宙玩于股掌之间。
——《费城问询报》
道格拉斯・亚当斯将存在的极大可能性融入喜剧中。
——《洛杉矶时报》
精通古怪词汇和古怪故事的大师!
——《娱乐周刊》
这本书有着一种玩世不恭的魅力,加上冯内古特那种轻盈的风格和语调,美妙的文笔,怪诞的脑洞。一经打开就不可能放下,当然,也很有趣。
——《半岛时报》
道格拉斯·亚当斯是文学中的“巨蟒”,他的文字还折射出一种流行文化的奇异光芒。
——《芝加哥论坛报》
这是把赫伯特•乔治•威尔斯、G.K.切斯特顿和路易斯•卡罗尔的风格融合在一起,跨越不同时区的冒险侦探小说。
——《圣马特奥时报》
说道格拉斯•亚当斯是大西洋彼岸的一位疯狂智者,一座伟大的宝库,这话并不算大话。读这本书就像进行一场哲学思维的大型头脑体操训练,如果你没有被德克•简特利搞得精神错乱和古怪,是最好不过了。
——《圣地亚哥论坛报》
这本书充满了好笑的怪事,奇特的并置,还有关于一匹马的荒唐事情……迷人,令人愉快。
——《洛杉矶时报》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这本书里创造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它只不过比我们的现实世界稍微奇怪了一点儿。《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粉丝也定不会对此书失望。
——《派恩布拉夫商业报》
《全能侦探社》是道格拉斯•亚当斯最狂野的小说。
——《奥卡拉星旗报》
浮生取义 豆瓣
7.6 (108 个评分) 作者: 吴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11
简介
“舍生取义”,常常被用来赞美自杀的忠臣义士,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舍生”才能“取义”。毕竟,需要舍生的场合很少,但“义”却是每个人在生活日用、揖让进退之间都该看重的。作者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从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几个层次理解现代中国人的幸福与尊严。书中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缘情制礼,因礼成义,以理成人,以法立国”。
前言与鸣谢
在我们家乡的方言中,“过日子”被称为“过晌”。我大概5岁的时候,跟着我姥姥到她的娘家村去服侍她的母亲。当时我姥姥刚过70,我的太姥姥96岁。我总是听姥姥说“过晌”、“过晌”的,就禁不住问,到底什么是“过晌”呢?面对这样幼稚的问题,大人们自然会哄堂大笑,却也难以给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我的困惑自然不会打消,不过时间久了,这个词听得多了,好像就忘了我的疑问。直到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个问题,这个时候,我的姥姥也和当年的太姥姥一样年纪了。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一些司空见惯的词汇和说法,我们从来不去思考它背后的意义,因而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探讨的价值。但我们一旦认真对待这些词,就会发现,恰恰是这些看上去最平常的词,才有着巨大的力量。“过日子”和“做人”都是这样的词。我在2002年要下田野的时候,姥姥身体还非常好,没有什么病,知道我要到农村去作研究,就会和我讲起老家很多很多的事,使我恍惚间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到了农村里,我母亲不断帮我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帮我理解一个一个自杀背后的理由,我也在不断品味着姥姥给我讲的那些事情和道理,“过日子”这个词就在我脑子里逐渐清晰了起来。我最终决定把它当作理解自杀问题的最重要的概念工具,因为它使我能最好地理解这些普通人的生与死。
因此,面对那么多自杀者的悲惨故事,我一直在以我姥姥的人生当作参照系;甚至在理解西方思想中的人生理论时,姥姥的一生都成为我最根本的思想源泉。但没想到,在我回国半年后,姥姥病倒在了床上;就在我的书写到最后关头的时候,她未能等到看一眼,在自己99岁生日前几天,就驾鹤西去了;而且,最为遗憾的是,我女儿的出生竟然与此凑到了一起,使我无法抽身赶回,只能在妇产医院旁边的十字路口烧一点纸钱。
在研究和写作当中,我以前一直觉得很平凡的姥姥,却显得那么伟大起来。姥姥于1908年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经历了两度江山易主,以及日本侵华、大饥荒、文化大革命这些灾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丈夫和公公相继辞世时,她五十多岁,带着五个未成年的女儿,我母亲是老四。我的太姥爷,也就是她的公公,走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定要让几个女孩子读书。当时正是六十年代初,生活状况很不好,但她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变卖家产,甚至卖掉了祖上传下的珍宝,宁愿让邻里讥嘲她不过日子,也要使自己的五个女儿都读书成才。
姥姥一生虽遭际坎坷,而言谈举止未尝逾礼,乐观豁达,宠辱不惊,侍奉翁姑尽心尽力,教育后辈有张有弛,在远近乡里更是扶危济困,善名远播。最终求仁得仁,福寿百年。一个世纪的沧桑变幻,在她和她的家庭面前都变得苍白无力,烟消云散。中国人过日子的方式究竟有怎样的力量,在这位普通农妇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姥姥生病的这一年多里,我母亲就慢慢写下了姥姥的一生。我之所以要把她写的一些内容附在本书的最后,不仅是为了纪念老人家,更重要的是,希望能从正面,而不仅仅是自杀者这样的反面,来窥见现代中国人过日子的智慧和境界。之所以说是现代,是因为,虽然姥姥在我们看来还是太传统了,但她面对的问题完全是现代中国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定可以从她那里学到很多。
正是因为姥姥对我的思考的重要意义,我违反了一般鸣谢的惯例,把自己家的人放在了最前面而不是最后,希望读者能够谅解。人到中年,在经历了一些事情,读了一些书之后,才会慢慢体会到中国思想的深厚,才知道日常生活是一部最值得读的书。希望此书在终结了我对自杀研究的同时,开启对“过日子”的更多思考。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年读书的经验,特别是西学的思考,那些日常生活的力量还是很难显露出来的。在我的过日子和做人的过程中,诸多师友的提携与警醒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本书中一再表明的,除了亲人之外,我们还需要师友和国家,才能为自己建构一个立体的人生格局,才能为过日子添加更多的味道。因此,我必须把崇高的敬意献给我的老师:慷慨豪爽的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和她的夫人凯博艺(Joan Kleinman)、温文尔雅的曼斯费尔德(Harvey Mansfield)教授、随和宽厚的屈佑天(James Watson)教授和他的夫人体贴的华屈若碧(Rubie Watson)教授、博学的卡顿(Steve Caton)教授、和蔼的古德(Byron Good)教授,使我在康桥的日子充满了各种色彩;而杜维明教授不仅直接为我提供了经济支持,也让我深深理解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困难。国内的王守常教授、刘小枫教授、甘阳教授、王铭铭教授、杨念群教授、萧国亮教授、景军教授则使我的一切思考都无法和中国问题割舍开来。
若是一一列举给过我帮助的朋师友,势必成为一个极为冗长的名单。但我还是要提到,李猛一如既往地和我一同深入对每个问题的思考,如果没有他,这本书的完成是不可能的,应星、王利平、徐晓宏则曾经和我同下田野,与我一起体会了实地研究的艰难与收获。吴增定、渠敬东、赵晓力、周飞舟、毛亮、强世功、汪庆华、郭金华,张跃宏、李诚等与我作了多次讨论,帮我修正了很多问题。此外,不得不提到的是,与我一同赴美的同学胡宗泽和我共同渡过了初到美国最艰难的阶段,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而林国华和郑文龙二兄使我没有陷入美国专业教育的泥沼中,也令我感激不尽。我特别还要感谢我的师妹何江穗。她曾经费尽辛苦,帮我将我姥姥口述的十几盘磁带录成文字。
回国之后,北大哲学系的赵敦华、陈来、张志刚、孙尚扬、尚新建、李四龙等教授为我新的研究和教学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初为人师的我逐渐开始进入一种新的伦理关系。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极大的快乐。能够让学生们有所收获,已经成为我现在继续研究的主要动力。感谢我所有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还要感谢哈佛-燕京学社、弗里德曼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对我的研究的经济支持。
本文中的一些章节陆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过,在此感谢这些刊物允许此处重刊:1.1以“自杀中的‘正义’问题”刊于《社会学家茶座》第十八辑,2.1和2.3以“论‘过日子’”刊于《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 6期,4.2以“夫妇之礼与家庭之义:一个个案分析”刊于《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文集(三联书店,2007)。
吴 飞
2008年7月于北京
誰無罪 豆瓣
Der Fall Collini
作者: 費迪南.馮.席拉赫 Ferdinand von Schirach 译者: 薛文瑜 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3 - 4
吳念真導演說:「等待馮.席拉赫的新書就像等待一個節日、一個女人。」
《罪行》《罪咎》後,更過癮、更動人的法律本質辯證
撼動德國,以「柯里尼案」揭露惡法之罪!使部長下令,全面檢視司法沉痾!
如果侵蝕正義的敵人,正是我們賴以維持秩序的法律,
你會選擇因循服從,還是挺身奮戰?
若法律殺人,又該由誰賠罪?
★德國最會說故事的律師作家,第一部長篇小說!
案外案延伸閱讀!隨書加贈馮.席拉赫短篇作品〈麵包師〉
多年來課堂上他認真學習法律和釋義,努力理解刑事訴訟的一切,
然而直到今天,他才發覺現實竟是另一回事:
原來真正要緊的,是那些受剝削欺凌的人。
柏林豪華飯店裡發生的殘暴命案,在司法世界掀起滔天巨浪。
85歲的財團企業家遭凶手自後腦連開四槍,面目全非。嫌犯旋即自首並詳述犯案過程,但是對殺人動機三緘其口。地位崇高的企業家與甫自賓士車廠退休的模具工嫌犯之間,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警方毫無線索。
承接此案的辯護律師,懷抱著年輕的壯志,堅持徹查真相,卻發現死者竟是他好友的祖父,更是成長過程中對他情義深重的長輩。情感糾葛、案情膠著,挫敗之餘,辯護律師逐漸踏入險境,卻執意在司法的顢頇巨輪之下,搶救岌岌可危的最後正義……
豆瓣
7.3 (35 个评分) 作者: (日)麻耶雄嵩 译者: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2012 - 9
阿基里斯俱乐部是一个专门进行冒险探索的大学生社团。这次,一行人来到了传说中的“流萤馆”。
十年前,馆主音乐家加贺萤司曾在馆中大开杀戒,而后力竭而死,他的动机至今成谜。十年后,学长佐世保出资重建了“流萤馆”,将其完全恢复至加贺生前的样子。然而,他却得到了和加贺相同的命运,在众人来到之后离奇被杀。
伴随着倾盆暴雨,一行人被困在了“流萤馆”中。雨渐渐化作点点杀意,弥漫在这座被萤火虫包围的建筑之中。
2019年2月18日 已读
麻神开篇第一页(大概)就泄底。虽然叙述性诡计被我看破了(大概),但是推出最终凶手的依据还是很有趣的,我一开始还以为是三重叙诡,结果却是这么奇妙但平凡的切入点啊。另外凶手信息差的博弈,想想也很有意思。脑洞大的旋律部分只要不影响崩坏,胡写应该也没关系吧。尾声部分其实要是改动一两句话的话可以再崩坏一把的..
推理 日本文学
夏与冬的奏鸣曲 豆瓣
夏と冬の奏鳴曲
6.9 (41 个评分) 作者: (日)麻耶雄嵩 译者: 中森 / 圆圆 新星出版社 2012 - 6
二十年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在孤岛上建立了乌托邦。他们将一位名叫“和音”的少女奉为神明,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然而,神却无情地幻灭了,理想主义者只能背负着宿命回到现实中。
二十年后,大家重新聚会到曾经属于神的国度。他们惊奇地发现,一个与“和音”一模一样的少女出现在了眼前。难道那个消失的神明,已经悄然复活?!
神明似乎并不想宽恕背叛者。在一个盛夏的夜晚,天空居然飘下了片片雪花;接着,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报复开始了……
2019年2月18日 已读
雪地密室的解答(神父分雪)印证了摩西分海的现实可能性?本书神在布局,最后一百页的三个爆点(电影,表里女主,麦卡托之言)完全让读者陷入一脸蒙蔽的状态。这...这就结束了?看了评论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其实玄学部分看着头疼但是跟诡计还是很相关的。邪教在写变态诡计的时候真是个好的借口啊。我一开始还以为和音是初音未来什么的呢...
推理 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