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 标记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豆瓣
作者: 风笑天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 3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将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与实际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运用大量实例,通俗简明地介绍了各种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使读者能很好地掌握从选择调查题目开始,直到完成调查报告为止的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作者还结合自己二十几年学习、实践、讲授和研究社会调查方法的经验体会,介绍了许多专门的方法和技巧。
全书体系科学规范,内容取舍恰当,语言简明易懂,适合作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材和研究生、专科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十分便于实际调研部门人员和对社会调查感兴趣的其他读者自学及实践参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豆瓣
作者: 龙永红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分九章,主要包括: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的分布与数字特征、随机向量、参数估计等内容。
劳动经济学 豆瓣
作者: 乔治·J·鲍哈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7
《劳动经济学(第3版)》是当今最有影响、最受欢迎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将传统主题与现代理论及其进展相结合,为现代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前沿代表作。第三版的新内容:更多的政策应用与当前研究。增添了政策应用以及对最新研究的详尽描述。能够反映出当今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前沿动态。
许多新的范例与应用。新的范例涉及劳动力市场或美国之外的政策变化,比如印度尼西亚的学校建设项目是如何被用于估测学校正规教育的收益回报率的(第7章)以及对于失业问题的分析(第13章)。
新的章末材料。第三版对章末练习题进行了扩充(除第1章外,每章包含12道左右的练习题,而以前的版本中只有8~9道练习题)。使用过鲍哈斯以前版本的讲授者也获得了崭新的材料;学生们将从这些扩充的材料中获益匪浅。
战略管理 豆瓣
译者: 吕巍 2012 - 3
《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原书第9版)》全面地涵盖了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第9版加入了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刻揭示了企业对于如何在复杂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有效运用战略管理的新认知。《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原书第9版)》的两大特色在于:详细介绍了公司如何运用战略管理工具、技术和思想的诸多案例,这些工具、技术和思想多来自该领域内权威研究者的成果;同时,《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原书第9版)》具有浓厚的应用导向色彩,向读者展示了大量关于战略管理思想、技术和工具的范例和应用。
三体X 豆瓣 Goodreads
三体X:观想之宙
6.3 (68 个评分) 作者: 宝树 重庆出版社 2011 - 5
21世纪初叶,在三体人的入侵阴影中,人类曾将一个冰冻的大脑发射到太空中,去和三体人接触。两百年后,这个叫做云天明的大脑终于被三体人所俘获,复活的云天明在和三体人的梦境斗争中逐渐锻炼出超卓的心智,决定性地影响了人类和三体人的战争进程。但不久之后,和远远超出三体世界的神级文明化身“魂灵”的遭遇,让云天明得知一个名为“隐藏者”的神秘种族存在,他们可能掌握着宇宙和生命遥远起源的深层奥秘……
2012年6月10日 已读
云天明写得太神了有点负效应。智子是武藤兰和庄颜是刘XX都给我强烈卧槽的感觉。如果云天明是大刘的话,我只能说求ETO组织收留求星星特价出售求二向箔求宣誓“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
三体 中国 同人 宝树 小说
圆寂 豆瓣
作者: 笛安 2011 - 8
《圆寂》收入了笛安、颜歌、七堇年、蒋峰、祁又一等10位80后代表作家的10个中短篇小说。80后身上逼人的才气,在这些写作者的身上充分显示了出来。颜歌的《请带我到平乐去》,写得节制、冷静、干脆利落,堪与余华的小说媲美。笛安的《圆寂》,写得具有人性的温暖。祁又一的《失踪女》,将摇滚写进小说,整个作品摇滚的味道十足。七堇年的《蓝颜》代表了80后的风格,有点儿颓废,展示的是另类的人生,又带着一些网络的味道,语言鲜活灵动,那味道是60后、70后的作家写不出来的。
2012年6月5日 已读
去新书区转悠顺手拿的在图书馆里翻了一遍。第一个故事是几年前读过的印象很深,又读了一遍感觉还是很好。第二个故事勉强可以,不过后面的故事就没办法看了。看来还真是长大了所谓的青春文学也看不了了><
小说 笛安 青春
北京法源寺 豆瓣
8.3 (51 个评分) 作者: 李敖 中国友谊出版社 2004 - 8
《北京法源寺》是作者作为政治犯被关押期间所写的几部小说之一。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是论述之列。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北京法源寺》在小说理论上,有些地方是有意“破格”的。有些地方,它不重视过去的小说理论,也不重视现代的,因这它根本就不要成为“清宫秘史”式的无聊小说,也不愿成为新潮派的技巧小说,所以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该赶快“过桥”的,也就不多费笔墨,该大力发挥的,也不避萧伯纳一《一人演说》之谶。
2012年5月23日 已读
谭嗣同的"死事"决绝,康有为的先知孤独,佘法师的红尘义举,普净的革命情怀,西太后的无知内斗,光绪的无奈不甘,然而他们都死了,明月几时有呢?
傲慢与偏见(美音全3盒)/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 豆瓣
作者: 唐树珍 北京市外文音像出版社 2006 - 9
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可走,语言能力的强弱与掌握语言材料的多寡成正比,语言材料吸收量越大,语言能力提高越快。
2012年5月21日 已读
从品知人大上托下来的音频。虽然这本改写的过于简单又特别短,但是一点也不影响第一次听书的趣味。吐槽点就是伊丽莎白被写得好蠢我都捉急了。
傲慢与偏见 外国文学 英语阅读
知识笔记 豆瓣
作者: 朱锡庆 2011 - 9
《知识笔记》中国最近三十年的发展是一个堪称奇迹的伟大故事,收集细节,梳理脉络,无形之中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个阶段有一股非同寻常的知识增量。再追溯在中国之前的典型发展案例,比如十九世纪之后美国的发展,以及美国之前英国的发展,无一例外,都可以发现,在这个阶段在这个区域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知识增量。
为什么在某个时期会形成非同寻常的知识增量,又为什么在某个时期会形成如退潮一般的流量减少呢?要分析知识流量的涨落,必然要追根溯源到知识的活水源头。
这本集子对知识的几大源头作了一个梳理。尤其,活动本身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源头,被长久地忽视了。活动本身有一种重要的副产品,这就是经验知识,或者说,活动本身是经验知识之源。忽视这个来源的知识,有好多现象就不能理解,比如分工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制度内生于过程。忽视这个来源的知识,所有东西的起源都无法解释。还有,忽视这个来源的知识,有好多奥秘发现不了。比如,中国数以亿计的农转工,是通过活动边干边学来完成知识更新,其奥秘在于知识更新的成本为零,而且还有点收入养家糊口,是当时唯一可行的途径。作者对于湖湘学派始自胡氏父子以史为据的认识传统,对于经济学始自斯密以例立论的认识传统,深以为然。以依事说理的方式,集中讨论一个主题, 作为人类社会唯一发展动力的知识之源。
读者对象:学者、有经济知识背景的公司白领、公务员、大学生等。
2012年5月21日 已读
经济读物。知识经验的经济学解释让人耳目一新。观点逻辑性很强,有些又太武断。不知为何书里老是会出现大量重复的文字,姑且是认为书中没办法加超链接方便读者吧。
中国 朱锡庆 社会 经济学
Google将带来什么? 豆瓣
作者: [美国] 杰夫·贾维斯 译者: 陈庆新 / 赵艳峰 2009 - 8
《Google将带来什么?》是一本大胆探索、至关重要的书籍,追寻当今世界最紧迫问题的答案:Google将带来什么?在兼具预言、宣言、思想探险和生存手册性质的这样一《Google将带来什么?》里,互联网监督和博客先锋杰夫·贾维斯对Google这个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进行了逆向工程研究,发现了40种直截了当、清晰易懂的管理与生存原则。与此同时,他还向我们阐明了互联网一代的新世界观:尽管它具有挑战性,破坏性,但它也打开了为数巨大的新机遇之门。他的种种发现在表面上也许违反直觉,富于想象性,但事实上却富于实践性,尤其是富于预言性,一瞥之下,即可为每一位读者带来心灵上的顿悟之光: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从公司到政府,从民族到个人——都必须在Google时代做出变革。
因此,这是一本震惊世人、启迪思维的书。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Google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你自己的书。
社会保障学 豆瓣
作者: 郑功成 2005 - 7
《社会保障学》在阐述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及其内容的同时重视利用鲜活的材料,每章附有的相关案例既能给人以相应的启迪,又能增进读者对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了解与理解。
2012年5月7日 已读
期末大石头之一。书上废话和重复的内容太多了,言语很有多样性所以很难背,赶紧从我的记忆里消失吧!
中国 教材 社保
豆瓣 Goodreads
7.7 (57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译者: 马振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3
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脚上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岁月。当人把速度性能托付给一台机器时,一切都变了:从这时候起,身体已置之度外,交给了一种无形的、非物质化的速度,纯粹的速度,实实在在的速度,令人出神的速度。
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啊,古时候闲荡的人到哪儿去啦?民歌小调中的游手好闲的英雄,这些漫游各地磨坊,在露天过夜的流浪汉,都到哪儿去啦?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捷克有一句谚语用来比喻他们甜蜜的悠闲生活:他们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凝望仁慈上帝窗户的人是不会厌倦的;他幸福。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蜕化成无所事事,这则是另一码事了。无所事事的人是失落的人,他厌倦,永远在寻找他所缺少的行动。
这是米兰·昆德拉移民法国后,用法文所写的第一部小说。相较于《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不朽》所探讨的沉重话题,《慢》的主题看上去令人惊奇:显然是昆德拉所有作品当中,主题最为轻松的小说。作者自己曾说:“作品没有任何一个严肃的词。”作者通过旅途中的驾驶事件,论及了速度、时间以及记忆、历史、遗忘等主題;以城堡为场景,穿插了美丽的爱情故事,并交织着当代与18世纪两个时空……
阮郎归 豆瓣
作者: 吕新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 - 2
《阮郎归》讲述的是一个横跨古今千年的故事,主要是以“四叔”与“我”两个死去的魂灵在阴间相遇,各自叙述过往,其间塑造了不同年代、不同性别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江南的盐商、城门的侍卫、修建皇陵的铁匠、交欢时死去的高僧、弑君的臣子、奇异家族短命的孩童……还看到了苏小姐(萧红)与鲁迅的交往片段……到了叔侄两个这一辈,一个是乡村干部,一个是潦倒的大学教授,无论是乡村干部间的权力争斗,还是学术界的黑幕,结果仍然是殊途同归。
2012年5月3日 已读
死亡无一例外都是冰冷的。就算知道无数种死亡也无法预知自己的那一个。
希腊精神 豆瓣 Goodreads
The Greek Way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依迪丝·汉密尔顿 (Edith Hamilton) 译者: 葛海滨 华夏出版社 2008 - 3
《希腊精神》全书分为十七章,前四章分析了东西方的差异并提出古希腊独特的存在理智与精神的平衡;中间通过对品达、阿里斯多芬、修昔低德、苏格拉底等人的分析阐释了希腊精神的演变;最后两章对比了古希腊和现代世界的方式。
2012年4月16日 已读
周濂推荐的书,果然十分好。
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 豆瓣
作者: 佟洵 编 1997
《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内容简介:佟洵同志多年来,专注于清朝宫廷史,北京地方史、宗教史的研究,现在,她又主编了《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一书,对人们了解佛教,以及在其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绚丽多彩的寺庙文化现象,很有帮助。
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反映人们世界观的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公元前后(西汉末、东汉初)传播到我国中原内地,4世纪初期至中叶传播到北京地区。佛教教义宣传“十二缘起”和“四谛”,用所谓的“三世两重因果”说明生死轮回的道理,用苦、集、灭、道来说明世间和出世两方面的因果关系,以及达到涅槃解脱的途径。所以,归根结底,佛教的产生和发展,和人们感到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的自我意识分不开。
2012年4月13日 已读
除了那些充数的资料其他都很好
送你一颗子弹 Goodreads 豆瓣
8.2 (524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1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2012年4月9日 已读
不喜欢这本书(博客文集?)的语气和叙述方式,好多就像在人人是转转的经不起推敲的文章一样....
ETS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第3版 豆瓣
The Official Guide to the TOEFL iBT with CD-ROM, Third Edition
8.2 (1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第3版) 》:ETS中国独家授权版本,新托福考生的必备权威辅导书。
Find out all about the TOEFL Internet-based Test
Practice with hundreds of real TOEFL questions and essay topics
Read ETS raters' comments on actual responses
The People Who Make the Test!
2012年3月29日 已读
定位 豆瓣
Positioning: The Battle for Your Mind
7.5 (34 个评分) 作者: 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 / 阿尔·里斯(AL Ries) 译者: 谢伟山 / 苑爱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1
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首选《定位》。
本书提出了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史上百本最佳商业经典”第一名(《FORTUNE》2009评选)
本书阐述“定位”观念的产生,剖析“满足需求”无法赢得顾客的原因,给出如何进入顾客心智以赢得选择的定位之道。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揭示了现代企业经营的本质(争夺顾客),为企业阐明了获胜的要诀(赢得心智之战),是商业人士的必读之作。
美国史上百本最佳商业经典第一名, 美国CEO最怕被竞争对手读到的商界奇书,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营销最大的观念。本书是特劳特成名作,深入阐述了定位理论和操作方法,并配有丰富的实战案例解析,指导企业家成功企业定位,获取商业成功。
2012年3月26日 已读
不喜欢这本书的序,说什么定位是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完全是给自己咨询公司做推销而已。
定位 战略 特劳特 管理 美国
兄弟 豆瓣
8.0 (46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0 - 7
小说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组织行为学 豆瓣
作者: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7
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最严重的问题也是“人”。本书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活动机制,为管理者走进员工的内心世界,创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真知灼见。

本书是美国组织行为学权威、圣迭戈大学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撰写的经典管理教科书,自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9次,持续畅销20年,被美国许多大学和商学院选定为教材,并受到世界各地管理学界师生和企业界读者的欢迎。

本书共6篇19章,围绕组织行为学这个中心内容,分别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的角度,论述了组织管理中“人”的行为问题。尤其是作者从大量的研究案例和数据中归纳出许多新颖而独辟蹊径的观点,如群体;冲突的观点,作者认为一定程度的冲突有利于改善组织的运作绩效等,此类论述常常使人耳目一新。本书不仅语言生动活泼,仿佛在与读者对话交流,而且取材丰富,内容精彩,如“新闻中的组织行为学”等专题,都是采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流行故事,使读者在轻松愉快阅读的同时,领会消化了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体例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每章的末尾,作者都设计了“团体练习”和“案例分析”专题,用于读者的自我评价;根据每章的主题,作者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正论”和“反论”的辩论题,让读者在辩论中自己总结答案,寓教于乐,使组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得到提高;这个新版本增加了全球化,多元化、道德的整合,以及“神话还是科学”等主题框,目的在于帮助读者认识建立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组织行为学,能够为我们提供真知灼见,并有利于读者理解、解释和管理工作中“人”的行为。

本书的读者群极为广泛,不仅适用于全国各地经济管理院校管理专业的广大教师、本科生、研究生、MBA和EMBA教学,各类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而且适用于管理咨询顾问。组织问题研究专家,以及对组织行为学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作为必读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