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去边度 - 标记
卓越未来 豆瓣
TRANSCENDENCE
6.7 (11 个评分) 作者: (美)R. U. 希利乌斯 / (美)杰·康奈尔 译者: 蔡瑜 / 陈灼 新星出版社 2016
人类将面对怎样的未来?本书作者R. U. 希利乌斯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乃至整个‘智人’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难与许多科技大家预测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发生的相提并论。”我们将通过科技手段将自己变为增强版的人类——即“超人类”。
这是一本关于超人类主义的全面指南书,让你通晓有关超人类主义那充满争议的科学、理念与文化。对于假想中能将我们带向超人类未来的多方面技术进步,譬如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神经科学、合成生物、机器人学等,本书对其背后的科学与哲学因素提供多维度的审视。
本书同时还提供了解读超人类主义亚文化的趣味视角,让你了解那些参与超人类主义技术运动的主要人物(雷·库兹韦尔,蒂莫西·利里),以及有影响力的机构(如谷歌、奇点大学、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的最新动向。至还有让你难辨真伪的“黑科技”“民科”“科学狂人”“科学幻想”……对于已经自觉具有超人类主义者思维的读者而言,这也是一本很贴心的参考书。
2016年12月20日 已读
一本超人类的神秘辞典。未来人考古,也许会发现这本书。
2016 读库 超人类
读库1603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本辑《读库》是2016年第三期,共有六篇文章。既有对日本东京独立书店的实地采访,也有对中国“三线建设”的回忆,此外还梳理了萧红的坎坷人生。本期中还关注了哥特式浪漫电影、比亚兹莱开启的书籍插图的黄金时代等。
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冲击下,爱书人吉井忍带着疑问分别走访了日本SPBS、森冈书店、专注于选书的BACH公司以及今野书店,与创始人或店长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安静坚持让人印象深刻。
艾苓及其母亲姜淑梅均有作品曾刊于《读库》。《毕业生》讲述艾苓的学生们毕业后多般景况,展示普通学生步入社会后,初次品尝生活的苦涩和欣喜。
“三线建设”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内地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和国防建设,继《读库1105》中刊发的《三线人》后,再次聚焦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事。本篇《三线轶事》回顾四川江油军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兴衰及三线人的生活起伏,让我们更接近这段历史及一个个活生生的三线人。
王鹤在《落红》里梳理了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坎坷人生。萧红以她的敏感性情与虚弱之躯,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或伤筋动骨,或撕心裂肺。
《猩红山峰》一片集心理惊悚、哥特恐怖与诱惑浪漫于一体。洪韵为我们揭示这部影片的多重观影价值,将导演德尔•托罗的制作理念及所隐藏的深度主旨娓娓道来。
比亚兹莱为我们开启了插图的黄金年代。他使出版物可以华丽且廉价,让人们对出版物有了装饰审美的追求。
读库1604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张立宪主编 2016 - 9
《读库1604》一共包含七篇文章。
首篇是贾行家的微博合集,91页,323篇,“条目间并没有关联,从哪里看起都一样”,描摹正在“困苦地活着”的“他们”。白描般冷静的笔触之下,是作者认为应该保持中性的“同情心”:“归人和过客,远道而来,映入眼底,又从另一面远去,如同我在他 们眼中的去来,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同情。”
2016年6月仙逝的蓝志贵先生,是中国摄影史上绕不过的一位重要人物,本辑第二篇介绍了蓝志贵先生的生平与创作经历,附有多幅蓝志贵先生的摄影作品及相关原始资料,很难想象使用世界顶级器材和彩色胶卷拍摄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西藏会是什么样子。
《从军记》是诗人瘂弦的一篇口述史,虽然和“诗”无关,但每一句都和“人”有关。一张招“生”告示,居然让身为流亡学生的瘂弦从此当上了“兵”。而国破之后的流亡,跨越半个中国的山河,你可能会在文中看到熟悉的地名,甚至是爱极的家乡小吃。
据说传奇设计师瓦伦蒂诺能让每一位时装模特蜕变成名门淑女,也能把每一位名门淑女幻化成时装模特。本辑第四篇文章中既有伊丽莎白•泰勒、奥黛丽•赫本这样的名媛,也有维鲁舒卡、孙菲菲这样的超模,她们全都身着瓦伦蒂诺时装,演绎着瓦伦蒂诺巧思与灵感之下的时尚潮流。
你有《环太平洋》,我有《环大西洋》;你有《超级战舰》,我有《美国战舰》。好莱坞一家名为“精神病院”的制作公司,以恶搞与创意游走于法律的边缘,以年年零亏本的纪录,成长为每年推出二三十部B级片的 “山寨之王”。
在基督教各教派中,有名有姓的圣徒数量据说在一万以上。大多数教堂也都是以圣徒命名的,例如,伦敦的圣保罗教堂、罗马的圣彼得教堂。欧美国家的人名和地名中凡是以“圣”开头的,也几乎都是源于某个圣徒,如法国作曲家圣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市等。
最后的短文《炼成共同偶像》来自读库老作者刘勃,讲述的是学术思想上多有对立的儒家、法家和道家,为何都将管仲当作正面人物,并将其奉为共同偶像。
扯平 豆瓣
Getting even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迪·艾伦 译者: 李伯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10
《扯平》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的第一部幽默文集,包含十七篇曾在《纽约客》等刊物上发表的短篇文章,集结了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写作成就,是其早期幽默才华的最佳体现。
伍迪•艾伦以充满智慧的戏谑笔调,将其笔下的每个严肃形象一一解构,描绘出落魄的死神、倒霉的德古拉伯爵、在乎发型的希特勒、喜欢恶作剧的拿破仑、歪打正着获取胜利的革命者……同时又煞有介事地将一些不入眼的人和事物拔高,例如为三明治发明者立传、让胖人为肥肉正言、大赞仿冒水墨画的功用等等。此处收录的文章没有一篇名为《扯平》,却篇篇点名文集的主题。
王昱珩解读三千字文 豆瓣
作者: 王昱珩 / 李振沣 2016 - 10
古有“千字文”,今有“三千字文”。
作为启蒙读物,全文三千字无一字重复。
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文辞华美,用韵工整。
本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解读三千字文,插图均出自王昱珩之手。绘画线条立体,精细入微;图片风格别致,让人心静。
精彩的释文与逼真的插图交相辉映,使得文因图而生姿态,图因文而入情理。
2016年11月24日 已读
对水哥是打心底佩服的,所以冲着签售买了签名版。能用三千字不重复成文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还有水哥的画也很厉害。内容上可做通识读物,对我来说这书不是用来读的,大概是用来认字词的。
2016 王昱珩
李尔王 豆瓣
9.2 (18 个评分) 作者: [英]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8
脍炙人口的故事
2016年10月21日 已读
莎翁的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在kindle里放很久了,之前看过约瑟夫格雷夫斯的独角戏《一个人的莎士比亚》,并借此增加了对莎翁的兴趣和对译者朱生豪的了解。这次戏剧节没看李尔王和哈姆雷特,那就先从剧本读起。抛下天堂的幸福,来受赤日的煎熬。
2016 kindle 朱生豪 莎士比亚
中国风俗丛谈 豆瓣
作者: 齐如山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
《中国风俗丛谈》讲述“入境观其风俗”,是说风俗反映文化以及国力:荀子此见写在《强国》。齐如山:“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言词尖刻了些,却不失恳切。过年、盖房、婚娶、送礼……分外风趣,读者可以随意鉴享;《农事的好风俗》、《商家的信用》……却不容你不用心去领略“风俗”何以为“文化”!风俗文化也是《杂著》“寓教于乐”的衷曲。至杂沓中国画、中国剧、中国小姐……则切进民族审美心理,使教化效率化了。《中国馔馐谭》是“以食为天”之大风大俗。由教人下厨而令人亲炙,兴之所至,且有一点超越感。中国旧日风俗之关,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从前的国民多不识字,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数都是古代传流下来的许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这些词句所感染,便成了传统的习惯。这些情形与西洋现在风尚不同,也可以说是相去太远,所以有人议论,说若永远保存这种情形,则不能与文明国竞争进化,将永远成为落伍的民族。其实不尽然,风俗与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离,但也不会因朴实而阻碍进化。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豆瓣
6.6 (10 个评分) 作者: 张佳玮 译林出版社 2015 - 8
★消遣犯、恋物癖、典故控的接头读物
★掉书袋达人张佳玮分享的碎知识,软学问,萌趣味
★知道得再多也不会被灭口哦~
每一件事物的变革历史,都是从人类贪求快乐的本能出发,然后凝结下了类似的历史:最初的雏形、无数人的使用、匠人的盘算、新材质的使用,还有围绕着这个事物的愉悦与哀 伤。
——《器物的故事》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是一本趣闻典故随笔集。有吃茶喝水的悠然过往,也有大航海时代的漫漫征途,有背带裤和家具贴面的别致往事,还有春药男风的野史传说。这些事在张佳玮的笔下穿越时空,裹挟着古人的习俗和趣味来到我们眼前,替我们身边的器物讲一讲它们的故事,以及寄托其上的愉悦与哀伤。
谈修养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朱光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11
《谈修养》系其阐发人生修养途径的著作,半个多世纪来却淹没在其美学著译之底下,光芒不显。本次新刊,正着眼于其关于人生诸般极精微又极精明的见解。作者以其心理学的专长和思想文化的观察,把握个人心性与社群国族之间的互动,一一道破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蔽障,引导人生趋往康庄与丰盈。
2016年9月23日 已读
听过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自己的问题,不是道理的错。
2016 kindle 修养 朱光潜
茶书 豆瓣
8.0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冈仓天心 译者: 谷泉 新星出版社 2016 - 7
日本战国时代,茶道宗师千利休打扫满是落叶的庭院,他先是将地面清理得纤尘不染,然后轻摇树干,数片树叶飘零而落——一次无意间的侘寂之举即告完成。
千利休从茶道之中悟出侘寂之美。侘寂之美不可言说,有心无意任凭各人感受,真正领会者寥寥无几。千利休后为丰臣秀吉所忌,被赐切腹自尽,但侘寂思想随其所制茶杓 “泪”而一脉相传,为《茶书》所录述,亦经《茶书》而为世界所知晓。
日本驻美大使曾赠给建筑大师赖特一本书,赖特其后无数次向同行和学徒们讲述打开翻阅那一刻的感受:天哪,在遥远的东方,哲人早已为我们点明了建筑设计的本质。这本书就是《茶书》。
一百年前,旅居美国的冈仓天心有感于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的偏见与无知,用英文写就《茶书》。这册短短数万言的著作问世后,被视作东方美学宣言,成为欧美读者窥探远东文明的必读经典。
《茶书》通篇讲茶,却又通篇无茶。冈仓天心写作此书,意不在茶,而在于向世界推介东方传统美学思想。作为其精髓之一的侘寂世界观,在百年后的今天,仍深刻影响着当代设计哲学。从苹果、宜家到无印良品,从乔布斯、迪特•拉姆斯到柳宗悦、原研哉,这些名字的背后,有着千丝万缕、若即若离的共同精神渊源。
自民国始,《茶书》在国内就有多个中文译本,由小众社和读库联合出品的《茶书》,是重新进行翻译制作的版本。
冈仓天心的这部著作,英文名为The Book of Tea,中文译本多以《茶之书》为名。新版采用了更为精准的译名《茶书》。
译者谷泉,是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学者,对中日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深入研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结合英文、日文等多种语言版本反复参照印证,并对原文中的疏漏错误进行了考据修订。新版《茶书》的译文兼具学术的严谨和文笔的洒脱,是无限接近原著气质的中文版本。
特别收入谷泉的万言译后记《茶的战斗》。
2016年9月23日 已读
以茶见道,以茶见文化审美,以茶见人和战斗。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装帧质感。
2016 冈仓天心 散文 读库
夏目友人帐 豆瓣
小説・夏目友人帳
7.3 (15 个评分) 作者: 村井贞之 译者: 廖雯雯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6 - 9
【内容简介】
古董店主人遗留的奇妙信件。夏目走进店里,竟然听到了妖怪的声音?
课堂上传来的笛音只有她和夏目能听见,却成为她年少的心结,直到那个吹着笛子的妖怪再次出现……
人与鬼神的爱恋要怎样终场?操纵梦境的妖怪是否也能左右真实的情感呢?
参与动画《夏目友人帐 叁•肆》创作的脚本师村井贞之,所撰写的三篇原创故事。
成为众所期待的第一本《夏目友人帐》小说!
曾经治愈过无数人的漫画,得以用文字的形式再现。
【点评】
本书原创的三个故事里镶嵌着各种小小的谜团,还有主角们一步步捡拾起谜之碎片时的趣味,以及寻到答案与真相后那种一切迎刃而解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这种构思相当厉害也十分喜欢。
——绿川幸
●《夏目友人帐》日本白泉社正式授权中文简体版小说。《夏目友人帐》连载10周年纪念日,白泉社推出了系列企划活动。企划之一就是《夏目友人帐》将初次小说化!由参与动画《夏目友人帐》系列脚本创作的脚本家村井贞之执笔。创作了三篇从未公开上映的故事。漫画原作者绿川幸看后非常喜欢,为此书亲自手绘封面及内页插画。
●绿川幸手绘的封面和插画,原动画脚本家撰写的治愈故事,中二病译者完美转化的即视感文字以及个性化双封面设计,满足夏目友们珍藏的一切需求。
2016年9月21日 已读
夏目,为何能够如此温柔。最喜欢的动漫之一,小说文字显得有些无力,又或是翻译不足,但夏目永远是温暖的夏目。
2016 夏目友人帐 小说
如果你永不畏惧 豆瓣
作者: 孙一萌 2016 - 8
2016年9月11日 已读
从新浪博客的时代就开始关注萌姐至今,因为科比关注萌姐,因为萌姐而更了解科比。支持萌姐新书,这才是追星的正确姿势,真·头号科蜜。
2016 孙一萌 科比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3 (98 个评分) 作者: J.K. Rowling Scholastic Paperbacks 1999 - 9
Harry Potter has never played a sport while flying on a broomstick. He's never worn a Cloak of Invisibility, befriended a giant, or helped hatch a dragon. All Harry knows is a miserable life with the Dursleys, his horrible aunt and uncle, and their abominable son, Dudley. Harry's room is a tiny cupboard under the stairs, and he hasn't had a birthday party in ten years.
But all that is about to change when a mysterious letter arrives by owl messenger: a letter with an invitation to a wonderful place he never dreamed existed. There he finds not only friends, aerial sports, and magic around every corner, but a great destiny that's been waiting for him... if Harry can survive the encounter.
2016年9月10日 已读
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有6本再接再厉。其实罗琳的文字本身就足够流畅通俗,加上情节早已了然于胸,比想象中容易很多。今年第三本原版书。
2016 HarryPotter kindle 英文原版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 豆瓣
The Ultimate Music Guide: Led Zeppelin
9.5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英国UNCUT编辑部 译者: 乐童翻译组—张守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8
【内容简介】
UNCUT《经典摇滚音乐指南》全套图书涵盖30个著名西方经典摇滚音乐人及乐队的权威访谈精彩实录、所有专辑的深度解读,全景重现摇滚史上那些经典形象和伟大瞬间。中文版邀请权威摇滚类图书译者董楠监制,重新进行包装设计,致敬并重塑经典。
《经典摇滚音乐指南 齐柏林 飞艇》
齐柏林飞艇1968年到1975年的华丽创作能够跻身于史上最伟大摇滚音乐之列。由强力鼓手John Bonham和非凡贝斯手John-Paul Jones打基础,Jimmy Page的即兴和独奏塑形,再由气势昂扬的Robert Plant打头阵,他们构成了齐柏林飞艇这个终极硬摇滚乐队,意义非凡。《经典摇滚音乐指南:齐柏林飞艇》详尽地阐述了他们的每张专辑,同时囊括大量独家史料,记录了乐队从60年代的辉煌时期到1980年解散。对于所有对伟大音乐感兴趣的人,这是一本必有的佳作。
【编辑推荐】
★让我们重新定义偶像!青春不灭,摇滚不死!
★全球摇滚乐迷人手一本的权威摇滚音乐杂志UNCUT,首次引进中国,再现30个著名摇滚乐队及音乐人的完整音乐人生:全系列共30本,每本详细解读1个乐队或音乐人,按季度出版,完整再现伟大摇滚时代的传奇历史。包括大卫·鲍伊、鲍勃·迪伦、齐柏林飞艇、披头士、滚石乐队、皇后乐队……
★未读X乐童联手引爆对偶像的话题性讨论,力邀国内著名音乐人(崔健、高晓松、郑钧、汪峰)及名人站台推荐,发起大规模线下系列活动及系列视频节目,让“偶像”谈“偶像”改写的无数人生。
★随书附送大幅精美乐队海报:独家照片完美复刻,近距离接触青春时期的IDOL。
★「未读•艺术家」倾力巨献
赌徒 豆瓣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刘宗次 等译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4
我无法停止爱你 豆瓣
Ray Charles: Men and Music
作者: [美] 迈克尔·莱顿 译者: 钟鑫雨优钵罗花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 1
作为一名音乐改革家,雷·查尔斯将节奏布鲁斯、黑人福音音乐及流行音乐共冶于一炉,顺理成章地在美国乐坛叱咤风云超过五十载,成为成功战胜体残、逆境和种族歧视的国宝级人物,一个美国神话的典型范本。
雷·查尔斯出生在佛罗里达州的格林维尔,幼年家境贫寒。六岁失明是他人生的首个悲剧,十四岁时,雷又成了孤儿。音乐上的天赋异禀和决心,使他选择演绎一些难度极大的电动点唱机歌曲,同时也与毒品海洛因抗争,最终他争取到了大西洋唱片公司的一纸录音合约。与别的节奏布鲁斯歌手不同,雷·查尔斯在他的音乐生涯伊始,就牢牢掌控了职业生涯自主权,从演绎五十年代中期的福音灵歌,到突破业界藩篱,广泛涉猎乡村歌曲、爵士乐,以及六十年代的热门歌曲等不同类别的音乐。
《滚石》杂志的资深编辑、著名音乐记者、乐评人迈克尔·莱顿,自六十年代起就对雷·查尔斯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访谈,实不愧为记录雷·查尔斯职业生涯的最佳人选。
本书初版后立即大获好评,成为关于雷·查尔斯的权威传记。此次的修订版增加了雷·查尔斯生命中最后十年的生活内容。如果你是一个美国音乐迷,想了解这位美国最伟大的大师,这本传记就绝不容错过。
2016年8月16日 已读 人生坎坷着实不易。作者对RC有很深的情感。
2016 RayCharles 传记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豆瓣 Goodreads
7.7 (87 个评分) 作者: J.K. Rowling / Jack Thorne Arthur A. Levine Books 2016 - 7
Based on an original new story by J.K. Rowling, Jack Thorne and John Tiffany, a new play by Jack Thorne,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is the eighth story in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and the first official Harry Potter story to be presented on stage. The play will receive its world premiere in London’s West End on July 30, 2016.
It was always difficult being Harry Potter and it isn’t much easier now that he is an overworked employee of the Ministry of Magic, a husband and father of three school-age children.
While Harry grapples with a past that refuses to stay where it belongs, his youngest son Albus must struggle with the weight of a family legacy he never wanted. As past and present fuse ominously, both father and son learn the uncomfortable truth: sometimes, darkness comes from unexpected places.
2016年8月7日 已读
真是迫不及待读完。因为是舞台剧剧本,不像小说那样描写饱满,但这并不妨碍我自动脑补了一部完整版电影。哈德和好,S&A十分有爱,Snape的出现又赚足眼泪,良心官方。等中文版上市再看一遍。
2016 HarryPotter kindle 小说 英文原版
废都 豆瓣
6.8 (39 个评分) 作者: 贾平凹 作家出版社 2009 - 7
贾平凹是《红楼》解人,他在《废都》中的艺术雄心就是达到那种《红楼梦》式的境界:无限地实,也无限地虚,越实越虚,愈虚愈实。
一部《废都》是一张关系之网。《废都》一个隐蔽的成就,是让广义的、日常生活层面的社会结构进入了中国当代小说。
贾平凹复活了传统中一系列基本的人生情景,基本的情感模式,复活了传统中人感受世界与人生的眼光和修辞,它们不再仅仅属于古人,我们忽然意识到,这些其实一直在我们心里,我们的基因里就睡着古人,我们无名的酸楚与喜乐与牢骚在《废都》中有名了,却原来是古今同慨。比如乐与哀、闹与静、入世与超脱、红火与冷清、浮名与浮名之累……
——勇敢地表达和肯定了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心,勇敢地质疑和批判了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灵魂。此即《废都》。
2016年7月31日 已读
确实又废又丧又荒淫。不喜欢文字里塑造的女性角色,完全的男性视角出发,女性角色就是粗鄙的附属品;更不喜欢男性角色,真实到令人讨厌。但却让读者透过文字看懂那个时代背景就是那么“废”,当今又何尝不是。不过西安还是要去的。
2016 kindle 小说 贾平凹
白话文学史 豆瓣
7.4 (5 个评分) 作者: 胡适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 1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开风气的人物,他的《白话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一)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二)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三)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总之,要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6年7月28日 已读
这本书背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主张白话文运动。所以书中看不上传统古文学的观点也就可以理解。
2016 kindle 胡适
吃主儿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王敦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1
作者是世家子弟,他以京腔十足的文笔,讲述了他生活中三位最亲近的“吃主儿”的故事,记述了从选料采买,到如何烹调、如何下箸的许多学问,介绍了百多种王氏家常菜的烹调诀窍,不是菜谱却胜似菜谱。最珍贵的是,文中记述了作者的父亲王世襄先生对烹饪的研究和创新故事以及他家精于厨艺的老家人对饮食烹饪精到的理解,以“各家所长,兼收并用;依我所好,为我所用;量材入馔,物尽其用;绝不可墨守陈规,一味拘泥”的观念贯穿全书。
2016年7月26日 已读
这本书是前两年和妈妈逛街在sm一家服装店的书架上买的。我也不懂服装店为什么会卖书。
2016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