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去边度 - 标记
鸟瞰古文明 豆瓣 Goodreads
L’Antiquité Retrouvée
9.0 (43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 译者: 严可婷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 - 10
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文明全景
借由细腻画笔,溯着时间之流,触碰千年前的繁华巨梦
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横跨九大地域,近百座建筑群跃然眼前
它们是古代统治者雄心与抱负的见证
也是我们理解古希腊、罗马、埃及文明的最佳途径
🌟 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是在信念与梦想中建构而成。
它们并不只辉煌于历史,其光芒也照耀了后世前进之路。
🌟 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凭借集绘画、建筑与考古学于一身的天赋, 将那些化为尘土,颓成残垣的古老废墟重新修葺。
📕 内容简介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最大的困难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切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还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通过眼前的复原图,凝视众多文明结晶,我们获得了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智力体验。
👩 编辑推荐
☆130幅复原图呈现古地中海文明三千纪的繁华与梦幻
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87个地区与城市,囊括巴比伦、迦太基、雅典、特洛伊、罗马等众多历史名城,将古地中海文明全景呈现。
☆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巨擘率领的专家团队,用纸笔精准重构历史发生之地
让-克劳德·戈尔万,建筑师,考古学家,曾指挥位于埃及卢克索的“法国·埃及·卡尔纳克神殿研究中心”逾10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发表古代城市复原图数百幅,更有超过千幅作品被阿尔勒考古博物馆收藏。作者及其团队(历史学家、碑文研究者、建筑师、地理学家等)从事专业城市复原图绘制工作30年,每一幅复原图的背后都包含着千万条信息。
☆图文结合,详解城市历史与其建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对城市规划,城市主要建筑的来历、规模、结构等方面的详实说明,深入古代城市的肌理。无形的历史受肉于各有魅力的城市,变得可以被触碰、抚摸。
☆ 地中海古城版“清明上河图”,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历史之美
冰冷的研究成果被转换成生动的水彩画作,错落有致的线条辅以层次分明的淡彩,宏大的景观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感官,让读者以苍鹰的视角看尽古地中海世界的繁华,又给予读者充足想象的空间,带领读者亲临其中,感受其美。
☆各色城市、各式建筑,多角度透视历史
历史不仅仅属于帝王将相,更属于芸芸众生;历史中的城市不仅仅有都城、重镇,也有着边境据点、乡野小镇。从帝王宫殿、神庙到普通人家、磨坊,本书所绘城市不仅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城,也有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地区,通过叙述后者平常而不失波澜的的生活,给人们另一个观察历史的角度。
2019年12月2日 想读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8.7 (527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 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原著改编,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2015年春季开播
— 《24个比利》作者人性关怀经典,全新完整译本
— 囊括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
— 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多 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 Reddit社交网站读者最爱百大书籍
—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 美剧《疑犯追踪》女主之一“根姐”(Root)最喜欢的书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丹尼尔.凯斯重要作品: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1966年)
《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1980年)
《24个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1981年)
《比利战争》(The Milligan Wars,1994年)
《镜像姊妹》(The Asylum Prophecies,2009年)
2019年12月2日 想读
古拉格之恋:一个爱情与求生的真实故事 豆瓣 Goodreads
Just Send Me Word:A True Story of Love and Survival in the Gulag
8.2 (49 个评分) 作者: [英] 奥兰多·费吉斯 译者: 李广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8 其它标题: 古拉格之恋
本书是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是两位俄国青年,列夫和斯维塔。第二次世界大战把他俩拆散了14年,他们人散心不散,坚守着爱情。列夫在斯大林的劳改营中挣扎求生,他和女友秘密通信有1200多封。奥兰多·费吉思以这些密信为素材,写出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两个坚强的人,生逢乱世,在腥风血雨中呵护着爱情,坚贞不渝。
2019年11月24日 想读
布赖顿棒糖 豆瓣 谷歌图书
Brighton Rock
8.6 (8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 校注 傅惟慈 译者: 姚锦清 / 傅惟慈(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8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堕落比比皆是,可最惊心动魄的却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他作品中的人物卑琐、绝望至顶点,可是污泥中却能绽放人性的光彩;他称得上20世纪最严肃最悲观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家,可同时又是讲故事的圣手,是20世纪整个西方世界最具明星效应的大师级作家之一,英国20世纪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之一。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布赖顿棒糖》是最著名的“严肃小说”之一,以黑帮-侦探小说的为外壳,敷演了一出探索罪孽与救赎的精神悲剧。
“我大约十三岁上读的《布赖顿棒糖》。我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部严肃小说也可以是一部令人兴奋的小说——历险小说竟也能同时成为深刻的理念小说。”——伊恩·麦克尤恩
2019年11月23日 想读
史记的读法 豆瓣
8.2 (12 个评分) 作者: 杨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11
★ 白岩松、俞敏洪、许宏、梁文道、许知远等人共同推荐的《史记》入门读本
★ “看理想”口碑节目完整再现,看司马迁如何精准地捕捉人性的高光时刻
★ 打破《史记》的顺序,在司马迁的世界里看到历史
★ 用历史式读法还原社会时代背景,用文学式读法解读视角和态度
本书是看理想的口碑节目《古今:杨照史记百讲》精编而成。作者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学式读法”去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他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开始,解读司马迁的切身遭遇,进而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等篇章分析汉代初期的历史,表现司马迁对汉初政治运作的锐利观察。在多重时间维度的观念中,《史记》中的“表”和“书”可以突显司马迁的突破性创意;而本纪和列传的布局谋篇中,也可以发现司马迁眼中谁才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典范,哪些价值才是让他耗尽全部心神写完《史记》的动力所在。
2019年11月20日 想读
你往何处去 豆瓣
Quo Vadis
9.0 (12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亨利克·显克微支 译者: 林洪亮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5
《你往何处去》是闪耀于世界文学长廊的璀璨明珠、历史小说领域的巅峰杰作,作者以史家的视角、文学的手法为我们再现了基督教兴起与罗马帝国瞬间衰落的历史真相。该书在20世纪末的末世悲凉气息中首次出版,甫一问世便奇迹般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迅速被翻译成英、德、俄、法等40多种文字。《你往何处去》将一对深情男女置于罗马帝国对基督徒残酷镇压的大背景之中,用小说的笔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保罗、彼得、皇帝尼禄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史笔栩栩如生地展现基督教在兴起时期受到世俗力量血腥镇压的历史真相。罗马大火与使徒殉道,既将小说推向了高潮,又深邃地揭示了罗马帝国衰落的历史密码……
2019年11月20日 想读
光影的来处 豆瓣
作者: 卢玮銮主编 / 熊志琴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19 - 11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玮銮开设了“文学与影像比读”课程,以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作为研读对象,并邀请相关的演员、导演、作者为学生演讲及接受访问,对影像与文学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本书收录了张国荣、伍淑贤、许鞍华、刘以鬯的演讲及访谈记录。游走于影像与文学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中,他们的创作者说,出于文学,入于光影。文字与光影交错之间,互为参照。
2019年11月19日 想读
教父电影全剧本(全彩插图评注版) 豆瓣
The Annotated Godfather
9.3 (7 个评分) 作者: [美] 珍妮·M·琼斯 译者: 高远致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全球男人的圣经,政坛大佬的挚爱
世界影史神作,改编自美国出版史头号畅销书
姜文、《疯狂动物城》致敬对象
《2001太空漫游》导演10刷认证
豆瓣82万人9.3高分
IMDb长期占据No.1
你真的以为自己看懂《教父》了吗?
从流行小说到传世经典
从无人看好的毒饼,到黑帮史诗
派拉蒙官方授权
完整剧本×幕后解密×独家访谈
权威译本,首度面世
正片、被删片段与花絮同步呈现,获得评论音轨式“双声道”体验
一举公开200余幅珍贵影像,128g哑粉纸全彩印刷
书封展开即获知名设计师操刀的精美概念海报
一定不容错过的重量级典藏
📖 编辑推荐
《教父》被公认为殿堂级史诗神作,豆瓣9.3分,IMDb长期排在第1,9座小金人揽入囊中,《2001太空漫游》导演库布里克10刷后严谨认证“确实是影史最佳”。相信很多影迷已反复看过了几十遍,对细节、台词津津乐道。不过,你真的看懂了吗?它究竟伟大在哪里?背后又有何等传奇?为什么你需要这本全彩插图评注版?《教父电影全剧本》将带你“真正读懂”这部结构精妙、细节丰富的经典之作。
◎ 派拉蒙官方出品剧本,融合多个关键版本的终稿
忠实记录普佐与科波拉亲密合作、打磨剧本的过程;综合了原著小说、诸多版本剧本及影片的其他版本,精心整理,最大限度地呈现作品完整面貌;对小说的改编、与成片的差异,以及后期剪掉了哪些戏,悉数收录于边栏;被删掉的几场戏也借由馆藏原始材料得以原汁原味还原。
◎ 二流小说如何蜕变为传世神作
科波拉认为小说流于低俗,大刀阔斧地理出了一条新的故事大纲,将黑帮权力战争演绎成家族史诗、灵魂炼狱。本书结合导演笔记,披露改编、拍摄及剪辑过程中的重要决定,拼贴令人难以想象的诞生之旅。
◎ 让8倍镜粉丝都有料可考、有梗可挖的解密地图
“黑手党”这个词全片都没出现?“马头威胁”来自西西里的“狗头警告”?科波拉走上层路线才保住白兰度?片场经常有人一言不合就脱裤子?桑尼真的把揍断了妹夫的肋骨?
亲访十余位主创,多视角爆料片场花絮;专题呈现演员小传、选角风云、名场面剖析。
◎ 幕后故事与每场戏同步精确呈现,宛若纪录片般的“评论音轨”式沉浸体验
你可以顺着剧本,在脑海中复现画面,细细咀嚼每一句台词;也可以一边观看影碟,享受影片自身艺术魅力的同时,将本书当成花絮中的评论音轨,听科波拉、普佐等亲自为你讲解创作灵感。权威译本,更是保证了尽可能不丢失关键信息,以及文化差异后的背景信息。(因为过往字幕版本的不准确,你很可能看了个假教父!)
◎ 从无人看好的毒饼,到黑帮史诗,30岁的科波拉“艰难创业”,缔造传奇
黑帮政府联袂施压,十五万人集资抗议
选角过程漫长惨烈,片场时刻剑拔弩张
高层玩家密切监视,时刻准备解雇导演
剧组人员虎视眈眈,暗中密谋“篡位”
为电影梦想负债累累的科波拉
如何集结完美卡司,驾驭天才团队
完成KPI,赢下每一场Battle,守护作品,捍卫作者尊严
——灾难性的绝望历程,如何造就电影史上璀璨夺目的伟大时刻
◎ 200余幅珍贵影像,含剧照、工作照及未曾公开的弃用画面;128g哑粉纸全彩印刷,封面采用黑卡印银烫彩虹金工艺,书封展开即获知名设计师操刀的的概念海报!
📖 名人推荐
《教父》太解渴了!太丰富了!太漂亮了!演员非常棒!摄影也非常棒!每段话都说到你心眼儿里面去,但超越一般人对于这样一身份的认识,让你觉得,这怎么是一怨妇啊!还这么优雅,又优雅又让你心疼。他把所有你原来浅薄的认识全扔掉,让你服!
——姜文
《教父》是易经,是智慧的总和,一切问题的答案。
——汤姆•汉克斯
科波拉为《教父》中的一切都找到了独特的形式和视觉风格,正因如此,这部电影成为某种稀缺品——从一本畅销书脱胎为一部真正的经典佳片。
——罗杰•伊伯特,第1位获普利策奖的影评人
如果有一部大众电影可以作为将商业与艺术完美融合的例证的话,那么《教父》无疑就是这样的电影……黑暗与光明的对比宛如歌剧,剧中有着无限开放的象征性,完美地诠释了影片的本质……《教父》把那么多丰富的内涵置于我们面前,我们永远不会对它感到乏味。
——宝琳•凯尔,《纽约客》影评人
媒体推荐
就像科波拉伴在你身边亲自讲解,陪你重温一遍《教父》这部经典。
——《财富》杂志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拍摄了一部充满残忍和感伤的美国生活编年史,它在这门大众娱乐艺术的种种限制之下游刃有余。
——《纽约时报》
甫一公映,已成经典。
——《洛杉矶时报》
📖 内容简介
《教父》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其诞生过程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个数次濒临流产的项目,何以破除重重魔咒,跨越圈层,最终领衔亿元票房俱乐部,成为无数世界重要人物的至爱?时移世易,何以在上映后近半个世纪令观众始终沉迷,影人频频致敬,甚至让现实中的黑帮争相模仿?
这本由该片出品方派拉蒙影业官方授权的插图评注版剧本,能让你“真正读懂”《教父》,是影迷不可错过的重量级珍藏。展开此书,从缘起至落幕,200余幅正片与弃片画面,精心整理的终稿剧本与删剪段落,十余位主创的独家访谈,影帝戏骨的选角风云,宛若纪录片般“双声轨”式呈于眼前,以沉浸式体验重新拼贴史诗神作那令人难以想象的诞生之旅。
2019年11月19日 想读
腐败 豆瓣
Corrup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6.8 (5 个评分) 作者: [澳] 莱斯利·霍姆斯 译者: 胡伍玄 译林出版社 2019 - 11
腐败可以说是全球的首要问题,更甚于贫困、失业、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腐败被认为是导致全球范围内贫困的主要原因,它对于当今世界的危害不应被低估。这部通识读本阐释了为什么腐败在国际社会一直存在,却仅在近20年间才得到重视。作者从多个视角审视了腐败现象,比如影响腐败如何被界定的文化差异、腐败的后果、导致腐败的多种原因以及解决腐败问题的思路。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腐败日益成为全球问题。腐败涵盖的活动范围极广,从跨越全球的非法贩卖到恐怖主义,再到行贿受贿和任人唯亲;不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腐败都是经济不平等的主要推手。
在这部通识读本中,莱斯利·霍姆斯考察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定义腐败的棘手之处,以及在评估其规模和性质时出现的问题。对于腐败,霍姆斯从环境、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际等角度进行了极为重要的探讨,并对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解决之道提出了思路。
2019年11月19日 想读
日本書紀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日]舍人親王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11
★编辑推荐
◎日本正史之首,国内首次引进
《日本书纪》与《古事记》合称“记纪”,同为日本奈良时代早期成书、述及日本神话与历史的重要著作。《日本书纪》以汉文写成,对中国读者亦无文字障碍,却至今未在中国大陆出版整理本。我们此次出版,意在填补空白,为中国读者提供这一历史名著的原貌。
◎以权威版本参校,附有歌谣翻译
以庆长十五年古活字本为底本,以代表日本近代研究成果的大系本和代表当代研究进展的小学馆本参校。采新式标点、横排繁体。并将原文中的歌谣,翻译为中文,以便阅读。
◎封面故事:天之磐户
封面讲述了《日本书纪》中的一则神话故事:素戋呜尊肆意妄为,天照大神愤而闭居天石窟,苇原中国陷入长夜。于是天钿女命在天石窟前起舞,天照大神好奇细开磐户窥看,手力雄神趁机一举打开磐户——霎时,天照重返天原,日神之光满于六合。正封为手舞足蹈的天钿女命,封底为奋力打开磐户的手力雄神。故事的主角天照大神并未出现在画面中,构成了“缺席的在场”,别有趣味。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正史之首,官修“六国史”之第一种,述及神话时代至持统天皇让位(六九七年)间日本神话与历史,为日本神话与早期历史的最重要著作。其书为天武天皇(六七三—六八六年在位)于壬申之乱中得胜即位后下令编修,至七二〇年始完成进呈。全书共三十卷,以中国文言写成,略似中国古代正史之帝王本纪。该书将日本纷杂的神话梳理出体系,突出天皇的神授世系;除各代天皇的政治、经济、宗教活动,亦大量涉及与中国、朝鲜的外交关系,极具价值。在日本,此书与《古事记》并称“记纪”,向为朝廷定期诵读研究,是了解日本文化与历史的基本著作之一。
2019年11月18日 想读 这本书我的水平没法看了。我就是看着封面好看买的。
2019 后浪 日本史
喜宴 豆瓣
作者: 李安 / 冯光远 时报出版社 1993
电影<<喜宴>>的缘来及最初的剧本.
2019年11月16日 想读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豆瓣
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
6.6 (24 个评分) 作者: [美] 基兰•塞蒂亚 译者: 潘驿炜 / 黎潇逸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8
成年人的词典里,没有容易二字。
无论你现在是20岁还是70岁,你都可能觉得已经过去的人生里出了一些岔子,其中有的部分无法修补,有的令人懊悔。
你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跳槽过于频繁,也有可能你正为要不要生孩子而纠结,或正在出轨边缘徘徊。
当你选择了一个方向、一份职业、一种生 活方式甚至一个人,也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
那些可能性让人着迷,甚至勾引你放弃现有的生活重新来过。
重启毕竟是一个高成本的选择,人生不是一场随时存档读档的游戏,在这之前你需要充分模拟、推演、检查,做好准备再上路。
这本书就是为这样的顾虑而准备的,它写给所有与不可逆的时间搏斗的人。
你能在这里快速学习哲学家如何给不同的事物赋分,表彰它们给予人生的不同价值,看到哲学家如何从自己的中年危机里突围,他们甚至写过多篇论文探讨是不是应该放弃上面提到的其他可能性。
即使你不打算改写人生,或者觉得人生过于乏味,这本书也能帮你换种思路,继续生活。
【编辑推荐】
★ 达标式的都市人生缺点东西
在都市搏斗的人们有着一些共享的人生目标,例如升任高管、创业上市或拿到教职,接下来则是安家落户、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女)……很多人耗费半生完成了这些但仍然没觉得“岁月静好”,这本书会提醒你,这种达标式的人生缺了点什么。
★ 零风险的重启预案
导演/医生/诗人/企业家……人生的无数选择每次只能取其一二,当你行至途中想要重新来过或者开启不同的人生,必然担心自己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能够获得什么回报。这本书会以作家和哲学家的虚构故事、实际案例和思想实验来为你解答困惑,整个过程如存取游戏进度般可在躺椅中完成。
★ 适合90后的“青年危机”自我诊疗手册
90后正在遭遇青年危机,当一年换两份工作成为年轻人的常态,我们更需要想清楚,选择不同的工作和方向意味着什么,必须为此放弃什么。
★ 无门槛的哲学工具书
本书会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哲学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没有技术门槛或专业壁垒,普通读者能够理解使用。
【名人评价】
笔调简洁而富于黑色幽默,这本书是高级人生技巧的哲学富矿,它也提供了富于反思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消解空虚感和和懊悔这些常伴随中年而来的感受。
——吉姆•霍尔特,《世界为何存在?》作者
作为一个自7岁以来就和中年危机形影不离的人,我觉得这本书给人教益和安慰。如果它不能帮你缩减腰围或者避开死亡,这恰恰说明了它是通往空虚路上一份友善的指南,如同一个忠实的伴侣或者宠物。它甚至能让你理解变成一个42岁的中年人的优点,至少它对我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约书亚•弗里斯,布克奖短名单《曼哈顿的孤独诊所》作者
2019年11月15日 想读
野猫调查报告 豆瓣
作者: 阿科 2013 - 10
《野猫调查报告》是一系列关于都市人生活状态的短篇小说集。
《野猫调查报告》红版是阿科的第一本原创图文小说集,与其同名的图文专栏曾在一一年连载于南方都市报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0372750/,2012年又以这个名字写一部短篇小说集,刊登于一二年四月的《人民文学》,从2012年下半年他修改了小说的部分内容,并加添了新的故事,配图成书,于2013年6月交付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全书由十一个小故事构成,配以大量插图,其形式介于绘本和传统的插图小说之间。
书籍开本为16.5cm * 24cm,页数140页。
2019年11月7日 想读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7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2019年11月4日 想读
朱令的四十五年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7 (36 个评分) 作者: 李佳佳 春山出版公司 2019 - 11 其它标题: 朱令的四十五年
☆★中國第一起互聯網求助事件☆★
本書是朱令事件迄今最完整的紀錄……我所著迷的,除了故事本身,還在於環繞在這個無辜殘損的生命四周的,豐富的時代細節,它像微縮膠片一樣記錄了中國的過去,並不太久的過去,也讓我們理解中國的現在。──李志 德
從未遺忘,不敢遺忘,希望有生之年看到真相
──一名中國網友對清大女學生朱令被下毒事件所下的注解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五號感到腹痛,繼而發展為全身劇痛。持續三天後開始脫髮,顏面神經麻痺,中樞眼肌麻痺,呼吸障礙,目前已失去自主呼吸能力。」
一九九五年,北京清華女學生朱令罹患怪病已四個月,從秀逸且多才多藝的學霸,變成躺在協和醫院加護病房、全身插滿儀器的病患。她的高中同學姑且試著以不甚流利的英文,將上述文字傳上當時在中國才剛起步的互聯網求援。不久後,回覆紛至,這些訊息帶來一個令人疑惑的詞:Thallium(鉈,有毒化合物),這是一種罕見的化學物質,並不是生活中隨便就可以接觸得到的。
之後半個月,全球專家共寄來七百七十六份電郵,其中一百零六份明確指出朱令是鉈中毒。朱令父母要求協和醫院為朱令進行铊中毒測試遭拒,請求學校協助未獲正面回應,甚至連朱令宿舍都莫名遭竊……一切的一切,都顯示整個事件正往詭譎的方向前進:協和不希望自身權威被挑戰;校方的不作為,則是不願承擔毒物管理不善、現場保護不力的失職責任;更恐怖的是,兇手極可能就是清華的學生、朱令的室友孫維──她是朱令身邊唯一能接觸到铊的人。
之後,朱令和她父母的人生就在醫療單位、公安部門以及法院間來回拉扯。即使諸多事證都指向孫維正是下毒者,然因為她的高幹家庭背景,此事件始終無法真正破案。如果不是一般市民、互聯網和海內外無數網友的持續關注與無私援助,朱令不可能存活到現在。
朱令的四十五年,講述的是網路社群、小市民與難以撼動的權力結構對抗的故事,也是在巨大的絕望中,看見不間斷的善意與微小希望的故事。
2019年11月4日 想读
周作人作品集(第一辑)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著作 /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周作人一向被称作“小品散文之王”,他的文章是中国白话散文的J致,同时代的鲁迅、胡适、俞平伯等大家都有点评。他博学广识,著作包罗万象,平和冲淡是其公认的文学风格,但其文章中也不乏凌厉忧愤。他的文章始终渗透出人文的观照,既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前瞻性,又包含有生活的平实和真诚,让读者在其冲淡、质朴的文字中既可品味到散文的经典美学意味,又可以领略丰富的人生,收获思想的智慧。止庵先生曾言:周作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之大成的人物,读他的作品,可以从历史、现实、文化、知识、修养、趣味各方面获益。其识见之广博,生活体验之细微,对社会人生之清醒与洞彻,能令人耳目一新,击节赞叹。
《周作人作品集》(第一辑)包括下列作品:《欧洲文学史》《自己的园地》《陀螺》《雨天的书》《冥土旅行》《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过去的生命》《艺术与生活》《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共二十种。包含了周作人作品中的散文、杂文、诗歌、译著、学术著作等各类经典,是在三十年前岳麓版的基础上一次全新修订。除了版式和装帧形式上与初版不同,做法一仍其旧,依旧遵循锺叔河先生当年出版此套书的初衷。
2019年11月2日 想读
不然你搬去火星啊 豆瓣
火星に住むつもりかい?
8.6 (96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译者: 星野空 新星出版社 2016 - 8
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患于未然,日本警方特设立“安全地区”,并派“和平警察”驻守。同时在多处安置摄像头,监管地区内居民的衣食住行,一旦发现可疑人物,便立刻实施逮捕,甚至处刑。
此法令一出,普通百姓顿觉安心。
然而,当有一天,和平警察深夜来访,抓走了你信赖的邻居、朋友或亲人,你心中会不会产生怀疑?
正义的天平从来没有平衡过;助人为乐终害己;流言总比实话传得快。这样的世界是不会变好的,如果你不爽,那不然……你搬去火星住啊。
2019年10月31日 想读
追捕祝融星 豆瓣
THE HUNT FOR VULCAN
作者: [美]托马斯·利文森 译者: 高爽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10
一颗不存在的行星
见证从牛顿力学到广义相对论的科学革命
入围 2016 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终选名单
⭐ 编辑推荐
☆ 当前唯一一部讲述这颗人类想象中的行星的作品
☆ 从天王星到祝融星,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相对论,从细微之处洞察科学如何进步
☆ 步入爱 因斯坦的世界,跟随爱因斯坦的视角,从头开始理解相对论,打开对宇宙的新认知
☆ 记述了历史上两次著名的日全食事件,回到历史现场,使读者切身感受人类在科学道路上永不畏惧、永不停息的精神
⭐ 内容简介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 1859 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1915 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 名人推荐
一部兼具可读性与启发性的作品,戏剧性地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寻找一颗不存在的行星,以及爱因斯坦如何用科学史上最美丽的理论解开了关于这颗行星谜团的传奇。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它关乎人们对探索的追求,以及在理解宇宙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获得的喜悦。
——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追捕祝融星》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学作品。作品架构精美,历史背景丰富,并且调研极具深度。最重要的是,它所讲述的故事很棒。利文森讲述了真实的科学事业图景,其中既有好的假设和坏的假设,也有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有激情、人类的自我价值,以及对于认识并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奇异而壮丽的宇宙的渴望。
——《偶然的宇宙》作者艾伦·莱特曼(Alan Lightman)
被遗忘的祝融星的故事再也不会不为人知了。托马斯·利文森告诉我们:它来自哪里,它如何消失,以及,为什么它的神韵在今天仍暗藏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如何运作——无论成败。
—— 尼尔·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
作为一名作家,托马斯·利文森的高超之处在于,将科学思想的演变放入适当的历史背景中,让我们看到它更为广泛的影响。在这本引人入胜、信息量丰富的书中,利文森优雅地让我们学习了物理定律和在物理学进步中不那么循规蹈矩的方法。
—— 莉萨·兰德尔(Lisa Randall)(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暗物质和恐龙》作者)
《追捕祝融星》是科学写作中的代表性作品。利文森向我们揭开了富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和现在被人们遗忘的祝融星背后的物理学,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发展的。在此过程中,他还揭示了我们在努力时——即便是经验十足——无法避免自欺欺人对我们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仅知识丰富、充满激情,并且诙谐风趣——这也是它的深刻之处。
—— 朱诺·迪亚斯(Junot Díaz)
托马斯·利文森精彩地讲述了牛顿、爱因斯坦和失踪的祝融星的故事,展现了在决定宇宙命运时观测和计算之间的冲突。
——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宇宙终极粒子》作者
⭐ 媒体推荐
精彩!这是一个迷人的故事,讲述了科学史上一个被人遗忘的事件。
——《华尔街日报》
迷人!这本来是一个关于科学如何发展的故事,但在托马斯·利文森浪漫的笔触下,它几乎成了小说。
——《华盛顿邮报》
作者精彩地讲述了祝融星的故事 —— 从艾萨克·牛顿开始,贯穿科学史,优雅地揭示了科学思想进化的本质和爱因斯坦所创造的革命性奇迹。
——《自然》
本书抓住了人们不懈追寻这个天体的激动人心之处。
——《科学》
这部作品是一个结构严谨、节奏明快的科学写作范例,精彩而又通俗地记述了数学和物理学与天文观测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利文森巧妙地吸引读者去探索科学家是如何思考和争论的,以及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出版商周刊》
◎ 获奖信息
★入选《环球科学》2019年“最美科学阅读”榜单
2019年10月3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