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去边度 - 标记
游戏结束 豆瓣
Game Over: How Nintendo Conquered the World
7.7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戴维·谢弗 译者: 吕敏 新星出版社 2020 - 1
1983年,雅达利冲击爆发,大量劣质游戏与疯狂的价格战,导致北美电子游戏市场陷入大萧条,行业营收自三十二亿美元一度骤降至一亿美元,跌幅高达97%,大批游戏公司宣告破产。与此同时,位于日本京都、以花札起家的任天堂在山内溥掌舵下,于同年成功推出家用游戏主机红白机,继而于1985年将其推向大洋彼岸。由荒川实一手打造的北美任天堂,直面已成废墟的游戏行业及噤若寒蝉的零售渠道,打响一场史无前例的销售战役,几乎以一己之力重塑北美电子游戏市场。
经过几年辛勤耕耘,任天堂不仅一举奠定龙头地位,还以严苛的权利金制度和首创的锁机芯片,构建起家用游戏机的基本商业模式,对现代电子游戏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大获成功后,这家日本游戏企业成为日美贸易摩擦中最显眼的标靶,陷入困境的任天堂究竟会成功上演大逆转,还是难免“游戏结束”?
*一手访谈回顾任天堂发展历程*
*详尽资料再现红白机北美战役*
*三十五万字描绘业界风云变幻*
*业界新霸主巧妙化解商战危机*
*谍战式重述俄罗斯方块争夺战*
本书是对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期间,全球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历史的一次详细回顾,主角自然是此时所向披靡的任天堂。作者戴维·谢弗以大量第一手访谈资料,围绕山内溥、荒川实、宫本茂、霍华德·林肯等一众日美核心成员的奋斗历程,以胜似小说的生动笔法,将任天堂自花札厂商切入电子游戏领域,最终借助红白机成长为业界霸主的全过程娓娓道来。
主线之外,本书亦延伸介绍雅达利、南梦宫、艺电、世嘉、索尼等诸多业界大厂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及诺兰·布什内尔、中村雅哉、中岛英行、特里普·霍金斯、奥拉夫·奥拉夫松等业界名宿与任天堂的恩怨情仇。此外,本书还详细记述了围绕《俄罗斯方块》扑朔迷离的版权争夺战,精采程度堪比谍战小说。
2020年7月5日 想读
乐理自学指南 豆瓣
作者: (美)布林霍尔 译者: 樊建勤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 3
《乐理自学指南》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内容包括:谱表、线、间、高音谱表、高音谱表的线、高音谱表的间、比纵线、音名测验、纸音谱表、低音谱表线、低音谱表的音、大谱表、练习谱号和弧线、加线、复习大谱表、音符和休止符、复习音高、复习相关联的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大调音阶和调号一升号调、大调音阶和调号一降号调等。
2020年7月3日 想读
六日改 豆瓣
作者: 唐映枫 2020 - 6
*内容简介
一首词,出三稿,改六日。《六日改》为独立音乐人唐映枫作品首次结集出版,完整收录《浓烟下的诗歌电台》《鱼干铺里》《一如年少模样》《硬骨见鹿集》《鸟的世相》《无法清分的事物》《三旬》等专辑作品和作者近年创作的随笔、杂文等。其词作诗性很强,或庶几为现代诗;随笔、杂文等多采撷自日常生活中的灵感,抒写其对音乐和生活特有的理解与感悟,含蓄隽永,思辨性与趣味性兼具。
*推荐语
唐映枫是个会写感情的词人。在我看来,《理想三旬》《儿时》这两首歌词之所以能打动那么多人,是因为他具有让字里行间充盈真挚感情的能力。毋庸讳言,这两首词作也让陈鸿宇和刘昊霖一夜成名,但陈鸿宇和刘昊霖同样功不可没——遇到契合的音乐,歌词才会有表现力,因为歌词一旦进入音乐,它的声调、节奏等音乐性因素就被音乐重建了。唐映枫是个幸运儿,遇到了未必最好却最适合他的词曲创作搭档。连最嫉妒他的人都得承认,《理想三旬》《儿时》词曲的契合度堪称完美。
——陈震(译者)
今年随新书《我们都是有歌的人》做活动签售时,每当朋友们提问:“唱片时代的音乐作品盛况在今日网络平台兴起时已经找不到了,现在没有好的创作者了吗?”我的回答都是:“不,你应该去听听唐映枫的作品。”这真的不是恭维,甚至不是赞美,而是我很确定的结论。好的作品都是耐人寻味的,是需要等待和静心寻找的。这么多年来,唐映枫是我找到的年轻创作者里,最能满足我内心隐密且不可言喻的唯一期待。
——姚谦(音乐人、作家)
两年前我参加《歌手》节目,就挑选了唐映枫与刘昊霖合作的歌曲《儿时》,那首歌一听到就深深被吸引,无论是旋律还是浑然天成的绝佳歌词,都使人久久沉醉。时间会让我们变成自己崇拜或厌恶的人,时间也会将一些隽永的艺术留在人们的心间,我相信唐映枫的文字会随着岁月留在每一个灵魂滚烫的人的心底。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世人的幸运。
——汪峰(歌手、音乐人)
看到《六日改》文字的时候,眼眶中有突来的温热,好像还有点甜。映枫是懂民谣的,也是懂人心的,故而在他的笔下有着书生意和独特的烟火气。世界上没有绝对伟大的作者,只有看透人生百态和浮沉世事的归家人。人生确确实实应该是清醒的,就好像那些曾经不打伞奔跑在雨中的他们,还要不服老地为自己再活一次,何止少年。而他们,就是我和你。
——卢庚戌(歌手)
映枫的感官世界是奇妙的。他的创作,通常都不是发生在大家想象中那种充满气氛的场景里,反而会是在理发店等我洗头的时候在备忘录敲下的几行。他只是将他的视象,他的触碰又或是气味,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收集在记忆中,再规整地放进他的文字里。他的表达于我来说充满了具体以外的生动。他带我穿过创作中既定的结构,看见那个拥有更多纵深及维度的世界。
——黄楚桐(摄影师)
映枫的词作寓机锋于歌谣,化乾坤在微末,他时刻穿行于人类日常处境与形而上绮思的独特共振间,以创作者的变幻之手向我们演示着天真与经验、抒情与思辨、朴素及超逸、自爱或自反。诗人顾城曾写“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而映枫的写作令人动容的是,它告诉我们,尘世上至深的体恤莫过于——歌唱有时,拆毁有时,慧美有时,激变有时,神徘徊如蚁亦有时。
——康苏埃拉(诗人)
唐映枫这一代的文艺青年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在精神上喂饱自己,并逐渐溢出自己的作品与风格,在二○一五年左右,唐映枫与陈鸿宇、刘昊霖、伏仪、愚青等同时代的新民谣创作者和演绎者形成了一个新时代的群像,他们在少年与成年的间隙里游荡,在诗与歌之间表达,也许多年以后,我们回看这几年的历史和作品,他们的表达方式,将影响一代人。那些被星光照亮的,也终将成为星光。
——郭小寒(乐评人)
2020年7月1日 想读
狼蛛 豆瓣
Tarantula
作者: [美] 鲍勃·迪伦 译者: 罗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9
☀内容简介
1965至1966年间,正值创作巅峰时期的鲍勃·迪伦写下了一部难以被定义的作品,在出版之前,书稿就在地下秘密风行。
本书内容以阿瑞莎为贯连全书的主角,采用破格的文学手法写就。书稿读来似断而续,暗藏富于音乐性的节奏韵律;从细处看,似通不通,从整体看,方知其实是 一部架构严谨、逻辑缜密,且甚具实验色彩的文艺作品。本书间接地保留了许多迪伦1960年代所作歌词的雏形,除了直观作者本人的创作思路,更可窥看其知识背景和思想面貌:在书中,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执政期间,美国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各层面交织冲撞的景况,被迪伦以意识流手法割裂、打乱,重新编排,织入不少歌词的原形或变体,以文字唱出非凡的超现实之歌。这是极具实验色彩的文本,也是兰波、凯鲁亚克、金斯堡的交响与变形。
☀编辑推荐
l文乐互融,突破创作体裁边界
一如迪伦在音乐界作出的革新,他也为“在线视听一代”重新复苏了一种古老的文学传统,即辽阔的神话口述传统。本书用语整饬、精确,有一以贯之的数个主题和中心,其语言本身也体现了其所处的音声采录时代。小说的语言为人声而谱写,仿佛可以直接进行现场演出和诵读。迪伦作为唱作人的底蕴,以及作为文学写作者的资质,都在这本书中得以体现。
l行文自成一格,单特孑立
本书语言看似混乱,却是一部内容扎实的实验作品,既可以视其中篇幅为散文诗来品读,也可把它们看作小说。这部作品证实了,人们通常是以“歌手”“唱作人”的身份标签来定义和认识迪伦,这严重地低估了他作为自由书写者的创造力。读者读这部作品,无需将其中出现的人物与现实社会中的同名同姓者一一对应,而应抱着某种幻游精神,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开展一场颠覆文学书写和阅读习惯之规则的冒险。
l寻踪同期音乐作品,本书是留给乐迷的彩蛋
《狼蛛》写作期间,迪伦做出了其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三张唱片:《全数带回家》《重访61号公路》和《金发叠金发》,本书中间接地保留了许多迪伦1960年代所作歌词的雏形,新老乐迷可以从这部作品中进行“淘宝”和“考古”,更加全面地了解迪伦的早期创作历程。
☀媒体推荐
“任何我可以唱的东西,我称之为歌。任何我没法唱的东西,我称之为诗。任何我没法唱,有太长不能作为诗的东西,我叫它小说。不过,我的小说没有一般的故事线索。它们只是关于我在某事某地的感觉。”
——鲍勃·迪伦
最后,伙计们,此刻你们正在鲍勃的大脑里呢!催眠一样的嗡嗡声,沉溺自我的喃喃之语——就像一些神经元的门忘了关,所以我们能够看到里面。谁不想窥探一下这颗反复无常的大脑呢?
——戴维·道尔顿(迪伦传记作者)
它不是战斗手册,是这荒诞世界的地形图。
——廖伟棠
把诺奖发给他,就好比给珠穆朗玛峰发一个奖章,上面写着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莱昂纳德·科恩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川菜 豆瓣
The Food of Si-chuan
7.8 (24 个评分) 作者: [英]扶霞·邓洛普 译者: 何雨珈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一餐一饭,体会中华饮食神髓,一朝一夕,烹饪日常生活至味。英国美食作家扶霞,痴迷中国美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潜心研究川菜的起源、发展与烹饪技法。
在《川菜》一书中,扶霞将20多年的经验汇集一册。诸多关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观察分析述诸笔端。全书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锅碗瓢盆到配料香料;从大众熟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当地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在诸多滋味中,也尝到了活色生香的生活。
走进扶霞眼中的川菜,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也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的坐标里认识自己的文化,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
★共赴一席中华飨宴,在餐桌上重新认识中国。穿越山水阻隔,冲破文化障碍,解读英国人眼中的川菜世界,发现我们熟悉却又陌生的中国美食。探究美食背后的地域历史与人文风貌,四川人为什么嗜辣如命?川菜何以广为流传?川菜的原料能够追溯到哪个朝代?四川人的厨房里有什么?……文化巡礼+烹饪技巧+私房菜谱,美食与美食背后的文化渊源,一册集结。
★《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重磅新作,20年川菜烹饪经验集合之作。取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的英国美食家扶霞,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成都,只为一探川菜的美味。经过专业学习与潜心研究,成为了英国的川菜“专家”,也是一位传播中国美食文化的使者。四次获得美食界奥斯卡“詹姆斯·比尔德大奖”,被陈晓卿评价是“非常懂中国菜的一位”,研究中国烹饪及饮食文化20余年。
★56技法,200佳肴,在这里尝到生活。涵盖200道经典川菜食谱、56种烹饪手法、23种独特调味。从熟悉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只有四川人才能吃到的自贡小煎鸡、桥头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脑、蛋烘糕;从锅碗瓢盆、烹饪手法,到配料香料、料理窍门……在家吃自己做的川菜才是真的“安逸”。
★业内高度赞誉。获得2019年《纽约时报》“年度美食图书”、2019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受大众欢迎的图书”、2019年《卫报》“最佳美食书”,《悦游》2019年最佳美食旅行图书,美食评论网Chowhound 2019年秋季最佳美食图书。
★书中专业内容及食谱经过中国烹饪大师兰桂均审定,进一步保证权威性。
2020年6月3日 想读
如何观看世界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译者: 徐达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 - 4
从Google图片到Instagram,从自拍到虚拟游戏,视觉图像在数量上出现大爆炸。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视觉革命。困惑、无序、释放、焦虑同时产生,所有这些会将我们引向何处?本书就是来阐明,我们怎样才能理清这些变化,并且理解它们对我们的视觉世界产生的意义。我们将看到什么在兴起,什么在衰退,什么正在被大家热烈争论。 作者纽约大学教授尼古拉斯o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是视觉文化研究领军人物,他融合艺术、历史、理论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各方知识,与我们探讨:视觉文化是什么?如何从海量的视觉图像里发掘有用信息?视觉文化如何塑造、定义我们的生活,如何帮助我们改变世界?
2020年6月3日 想读
死水微澜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李劼人 译林出版社 2014 - 9
《死水微澜》小说创作于1935年,刚一出版,便轰动一时,郭沫若甚至称李劼人为“中国的左拉”。《死水微澜》曾频频被搬上戏剧舞台和影视屏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在李劼人先生创作小说已经70年后,《死水微澜》被搬上荧屏。
《死水微澜》跳出中国传统小说重情节、重故事的框框,通过一连串的故事,将一幅生动形象的天回镇“市民阶层”的群画像呈现于读者面前,对市民心理的刻画细微入理,惟妙惟肖。
2020年6月2日 想读
天幕红尘 豆瓣
作者: 豆豆 作家出版社 2013 - 6
《天幕红尘》除了继续保存豆豆小说特有的世界背景,商战风云和人生思考之外,政治元素的介入,显得非常突出,从苏联解体,石油大亨罗家明一夜之间破产自杀写起,始终不离“政治”;而叶子农作为一个“西马”的信奉者,独处海外,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终于被海外右翼势力杀害。他的“见路不走”的如禅偈般的哲言,贯穿了全书,神秘莫测,成为人人在破解的一道难题。巨商,演艺明星,海外学子,纷纷登场,场景在莫斯科,纽约,巴黎,匈牙利,中国之间穿梭般展开,全书带给人一种新鲜,浪漫,刺激的阅读冲击力。
2020年5月23日 想读
逍遥游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7.4 (91 个评分) 作者: 班宇 理想国|春风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冬泳》之后,班宇最新作品。
收录七篇风格殊异、深具探索性的中短篇小说,呈现出更为阔大的文学面貌:干冷枯燥的风,空气里的土与尘,即逝的光,喷出的泉水,荡开的地火,不存在的文本,溺水者,迷途者……人物与故事相互嵌套,梦境与隐喻绵延不绝,一切遂变得模糊,如雾中风景。班宇像一位幽暗时代的幸存者,盗取火种、探寻原罪,穿梭于种种混沌难言的人生困境之间,并将之统统引爆,创造出一个个奇妙的神谕时刻。
★所有的化身与倒影,皆你我之名姓。
落魄的小说家、饲养蚂蚁的男人、患病的女孩、追寻彗星的爱人、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那些命运与生活里的历险者,栖身于雷鸣,涉水入云,持着烛火夜行,照亮山海与风。同名小说《逍遥游》列《收获》文学排行榜短篇榜首,获作家李陀长文赞誉:“他把一种十足暧昧的原生态生活原封不动地摆在我们眼前,《逍遥游》让我联想到小津安二郎。”
★为弱小者给予支持,为卑微者延续幻梦。
在盛大的寒冷里,如何保持尊严?被生活击倒之后,还有什么能点亮我们心中的微火?他们渺小、脆弱、几不可闻,又磊落、坚韧、无处不在。那些大时代中艰难挣扎过的印记,那些不可违背的誓言,那些让人恍然出神的魔幻时刻。《逍遥游》所呈现的,是每一个人在俗世生活中的自由渴望,是盛景过后我们的生活正缓缓显露的真实样貌。
★ 在混沌的日常中创造“逃逸空间”,以魔幻的方式呈现不可言说的现实。
北方不是过去,而是未来。七篇小说如同时间晶体,折射出丰富面向,充满先锋意味与实验精神。以虚构抵达真实,并在两者之间保持着精妙的平衡。在生活巨大的轰鸣声中,我们经由他的小说列车逃逸到另一时空,那里有遥远的暮星,失败的郁绿,也有明亮的温柔与落寞,人在山林里穿行,拥抱四季,经过河流,只要我们仰头,便能看见星光随行。
-------------------------
《逍遥游》是班宇继《冬泳》之后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七篇风格殊异、故事时间向度横跨三十年的中短篇作品,呈现出更为开阔丰富的面貌。落魄的小说家、饲养蚂蚁的男人、患病的女孩、追寻彗星的爱人、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他们身陷一片大雾之中,在摇摇欲坠的光芒里,却总想着笨拙起舞。这些故事浸润着社会变迁中人们的阵痛与印记,书写璀璨与暗淡、希望与绝望之间,我们真实的怯懦、渴望、困顿和挣扎。溺水者想要上岸透口气,迷途者等待一个晴夜。暗夜不会永远深不见底,因我们一旦选择仰头,便能看见星光随行。
班宇以精湛的叙事深入日常生活的肌理,在混沌之中创造出沉静的“飞升时刻”,形成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语调:如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一般,严苛、寒冷而富于诗意。一切凡俗与苦痛在他笔下变得澄澈如冰,开阔邃远。我们也共同听见了那些被历史与日常掩藏的呜咽,并为之停驻片刻。
2020年5月9日 想读
烧纸 豆瓣 Goodreads
소지
8.6 (230 个评分) 作者: [韩] 李沧东 译者: 金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 - 5
♦韩国电影大师、作家型导演李沧东小说代表作。
♦心怀悲悯的现实主义写作,李沧东的一切电影创作的源头。
♦琐碎的生活暗藏汹涌洪流,直指生命深处的被掩藏、遗忘的一切。
"生命的意义不在天上,而是在现实当中,虽然它很丑陋。"
“我所有的希望,就是能有一点点的改变。这就像是用一 根 蜡烛在传递火种,手递手,点燃别人手里的蜡烛。”——李沧东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李沧东的小说处女作《战利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共十一篇。这些作品都是以城市边缘人和小人物为关注点,聚焦于两类题材,一类是朝鲜战争及南北分裂、光州事件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伤痛,一类是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而往往围绕着生活的细节,如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夫妻之间或婆媳之间的家庭矛盾、大巴车上的风波等等,他拙朴的笔触下隐藏的是这些细小的事件背后巨大的悲剧感。他的作品有一种逼真的写实感,如同他的电影那样深刻地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小说叙事,李沧东手中都握着一把极为锐利的手术刀,他深层剖开韩国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其经受的历史创伤、人性的残酷、个体命运遭受侵害等问题连根拔起。在这部小说集里,他不止是人文主义的电影导演,还是一位心怀悲悯的作家。
2020年5月7日 想读
魔灯 豆瓣
9.2 (36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 张红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8
《魔灯》是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唯一的生平自述,写于作者拍摄完《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结束自己的电影生涯的五年之后。与他的影片同样,本书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透露出强烈的内省。伍迪•艾伦称之为“天才之声”。
在这“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作品中,伯格曼以彻底的严肃性,试图将自己的创作源头与历程和盘托出:童年,父母,宗教,剧场,婚姻与工作。这又是一部现代《忏悔录》,作者坦陈自己的缺点、恐惧、愤怒,青春期时对于纳粹的迷恋,对于性的痴迷,以及导演工作所带来的别样愉悦。二十世纪电影史上一些最重要的时刻,在作者回顾自己的生涯时一一重现,他与卓别林、葛丽泰·嘉宝、卡拉扬、英格利·褒曼等同时代人的交往,和对于塔可夫斯基、费里尼等同行工作的评论不时闪耀其间。
《魔灯》这部反传统自传,在记忆中前后闪回,仿佛一幅视角宏伟而手法细腻的镶嵌画,拼贴出一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乡间的年轻人成长为艺术大师的过程,使读者得以近距离一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灵。
2020年4月25日 想读
剧变 豆瓣 Goodreads
Upheaval: Turning Points for Nations in Crisis
7.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曾楚媛 中信出版社 2020 - 4
《剧变》探讨了一个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从个人视角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一个国家解体、一个时代终结。因此,如何分辨危机、应对危机,避免危机,化危机为机遇,实现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剧变,是人类当下面临的主课题。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再一次发挥其历史叙事的顶级水准,带我们巡礼了各国在历史中的危机应对,并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进化等跨学科视角展现了人类自古以来何以应对危机的历史沿革,并谏言国家、企业及整个人类社会如何从个人应对危机的进化逻辑和生理变化中得到启示,以更加多维度的、宽视角地看待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命题。
2020年4月13日 想读
荣国府的经济账 豆瓣
7.7 (23 个评分) 作者: 陈大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7
陈大康,上海嘉定人。1982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理学学士。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博士。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古籍所所长、中文系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馆长,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文学遗产》编委、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明代商贾与世风》、《明代小说史》、《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中国近代小说史论》等。
2020年3月26日 想读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豆瓣
Lectures on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
作者: [德国] 汉娜·阿伦特 译者: 曹明 / 苏婉儿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 11
★ 思想家解读思想家。康德对阿伦特影响至深。
★ 1970年,阿伦特受邀在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讲学,本书主体为当时备课稿的整理。
1969—1971年,阿伦特发表了《共和的危机》中所收的几大名篇。政治判断,是阿伦特晚年思考的核心问题。
★ 这本讲稿中所呈现的内容,被认为是《心智生活》没有写出来的第三卷“判断”的预备。
《心智生活》是阿伦特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因为她要通过这部作品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 这虽然是一本就事论事的讲稿,但通篇演绎的是一个关键词:“判断”。作为人,我们的自由体现在什么地方?是足够多的财富吗?是足够高的地位吗?还是足够高洁的心灵?阿伦特认为,都不是!我们的自由,体现在对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进行“判断”!自由不是封闭的,自由是开放的,有参与,有判断,才有自由。
★ 阿伦特在本书中对“判断”的论述,标志着阿伦特的政治哲学走向成熟,是她核心政治哲学的完成。
★“判断”不是政治家或伟大人物的特有能力,而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动。
系统思考人类的精神活动,是汉娜•阿伦特晚年收官大作《心智生活》的旨意,遗憾的是,终篇“《判断》”未及展开,阿伦特便辞别人世。本书汇编了阿伦特关于判断问题的核心文献,并对她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方向作出了解读。
如何摆脱生命的平庸和自由的虚无?
以重建康德的政治哲学为入口,阿伦特认为:只有作出判断,只有对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运用我们独立的判断能力,世界对我们来说才具有意义。
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动。
顶尖阿伦特研究专家、著名社会主义者罗纳德•贝纳尔编选并讲解。
人们可以说,阿伦特在1960年代发表的文章中所尝试表达出来的判断概念,之所以被本书中的判断理念所“驳倒”,恰恰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反映着阿伦特核心政治哲学的完成。
—— 罗纳德•贝纳尔
2020年3月21日 想读
公羊的节日 豆瓣
作者: [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译者: 赵德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6
阔别祖国三十五年的乌拉尼娅回到了故乡多米尼加共和国。三十五年前,整个多米尼加共和国处于冷血独裁者特鲁希略的统治下,乌拉尼娅的父亲“智囊”卡布拉尔正是这位独裁者的得力助手。三十五年后,卡布拉尔已老,他行动不便,更是丧失了语言功能。乌拉尼娅的姑妈不能理解为何乌拉尼娅从不曾探望自己父亲,面对质问,乌拉尼娅缓缓诉说起三十多年前的伤痛记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阴谋,还有那个毁了她一生的秘密……
略萨用写实的笔法,三线并呈的叙述结构,描述了乌拉尼娅对往事的追忆、独裁者特鲁希略如何开始一天的生活以及一场令人屏息的暗杀行动,揭示了独裁、权势、腐败与性之间的神秘关系。
————————
这是一部小说,不是一本历史书,因此我有很多的自由。……在作品中,我尊重基本事实,但是我对很多因素作了修改和变形,以便使这段历史更让人信服,但是我并没夸张。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一本感情强烈、令人思绪不宁但又引人入胜的书……巴尔加斯·略萨突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的界限,创作了一部充满令人痛心的力量和引起读者长久共鸣的作品。——《纽约时报》
2020年3月19日 想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豆瓣 Goodreads
9.3 (54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7
本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钩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的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名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2020年3月15日 想读
边镇粮饷 豆瓣
作者: 赖建诚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8
作者在汗牛充栋的明代史料中﹐挑选出五份史料﹐全面评估明朝在1531-1602年间北方边防部队的兵力(士兵及牲口数目)﹑粮饷以及中央白银拨款以倍数剧增的情形。作者选题眼光之准﹑气魄之大﹑分析之严谨﹑陈述之清晰﹐都令人敬佩不已。我们读明代史料﹐只见明代君臣论及边防时﹐满口甚么“边饷日增”﹑“边事可忧”﹑“规复祖制”﹐然后是连篇累牍难以解读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重构明代财政内的北部边防开支状况﹐诚然是“显而易见”的研究策略﹐只是知易行难﹐迄今为止﹐能够像作者这样就16世纪明朝北部边防的军事财政状况﹑提出如此全面而具体分析的﹐委实不多。该书的贡献﹐是不容低估的。
2020年3月11日 想读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8.5 (68 个评分) 作者: [美]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陈之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0
孔飞力以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为主轴,将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性议程”归结为三组相互关联的问题或矛盾:政治参与的扩展与国家权力加强之间的矛盾(本书第一章);政治竞争的展开与公共利益的维护之间的矛盾(第二章);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同地方社会财政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三章)。这三组问题并非始于清代,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但却跨越了朝代鼎革一直存在到帝制晚期,并在帝制崩溃后继续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时的基本问题。
孔飞力认为,当政治环境的变化对社会形成重大威胁时,人们便会围绕着种种“根本性议程”开始形成共识。在中国帝制晚期,深植于历史文化之中的种种知识资源,是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下,经过哪些人的努力,导致了向着现代性、具有中国特质的“现代国家”渐次发生转变?孔飞力通过论述魏源、冯桂芬、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思想,结合晚清以来相关的历史叙事,较为宏观地回应了这一问题。
孔飞力对这部《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非常自负。相对于孔的另外三部专著和其他专题论文,这本书确实很不寻常,此书的初稿是讲座稿,孔飞力别的论著均为实证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对一些较为宏观的问题作出正面回答,而不再隐藏在具体问题的研究背后。总的来说,孔飞力治学的宗旨,他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在此书中有最为直接的展现。
书中各章是以作者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系列讲座(1994年)为基础改写而成,1999年先以法文出版,英文版于2002年推出,此次中文版首次问世。
2020年3月7日 想读
血疫 豆瓣
THE HOT ZONE
8.6 (249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24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
埃博拉已经进入网络,开始环球旅行。
卡尔•约翰逊,埃博拉病毒的发现者之一,他在病毒探索史上是个大人物,发现并命名了地球上好几种最危险的病原体。
“大自然并不平静,我很高兴,”他这么说,“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咱们就当大自然很平静好了。所有怪物和猛兽都有平静的时刻。”
“扎伊尔当时发生了什么?”我问。
“我们抵达金沙萨的时候,那儿根本就是个疯人院,”他说,“我们知道那里的情况很糟糕,我们知道我们在和某种新病毒打交道。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像流感那样,通过空气中的悬浮液滴传播。假如埃博拉能轻易通过空气传播,今天的世界恐怕就大不一样了。”
“会怎么样?”
“人类会少很多。假如一种病毒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那么你想控制住它就非常困难了。我心里想,假如埃博拉具备高致死率,又能通过液滴传播,那么全世界就不存在安全的地方了。与其在伦敦歌剧院被传染,还不如去爆发中心工作呢。”
“你担心那会是一次威胁整个人类的危机吗?”
他盯着我。“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种能抹平人类的病毒。”
“唔,我想有这个可能性——当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我并不担心那个。更有可能的是这种病毒有能力按比例减少人口。比方说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九十。”
“人类被杀死十分之九?你不担心?”
他脸上闪过一丝神秘的沉思表情。“假如一种病毒能减少一个物种的密度,那么这种病毒也许还是有用的。”
这就是大自然。仔细想一想,从河流到海洋,大自然充满了杀手。
2020年3月5日 想读
事实 豆瓣 Goodreads
Factfulness: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 - 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7.8 (69 个评分) 作者: [瑞典] 汉斯·罗斯林 / [瑞典] 欧拉·罗斯林 译者: 张征 文汇出版社 2019 - 4
◆比尔•盖茨送给全美大学生的毕业礼物:一人一本《事实》
◆避免情绪化决策!
◆颠覆你思维方式的神作,正在席卷全球!畅销近20个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典、西班牙、意大利、荷兰……
◆《金融时报》《书单》《自然》等多家媒体赞誉
◆汉斯•罗斯林的TED等演讲视频点击量突破2000万次!
*****************************
★汉斯阐释的四个收入等级的框架,正是我致力于全球事业这几十年来也在思考的,但我从来没有像汉斯这样清晰准确地表述过。我今后会用《事实》的模型来推进工作。——比尔•盖茨
★汉斯为我们讲述了人类悄然无声进步的奇迹,只有他能做到。但是,《事实》做的远不止于此,它还解释了为什么进步往往是不为人知的,并教导读者如何清楚发现它。——梅琳达•盖茨
★《事实》包含了丰富的数据,读起来却相当轻松。它矫正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并解释了思考方式如何导致我们对世界产生误解。——史蒂芬•平克(畅销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作者)
★《事实》为这个复杂世界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导航工具,是消除消极和绝望的真正解药。——《自然》
★在汉斯的手中,数据会唱歌。全球卫生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变得十分生动。全球发展的大局展现在我们眼前,传递出一些令人惊讶的好消息。——TED
★精彩……书中的内容凝聚了汉斯毕生心血,充满热情和学识……每一页都体现了他的演讲技巧和对数据的喜爱。还有谁会选择“人均拥有吉他数量”的图表来作为人类进步的代表呢?——《金融时报》
★在这个全球都充满焦虑的时代,竟出现了一本如此振奋人心的书。——克里斯蒂娜•哈德曼,《泰晤士报》
*****************************
【内容简介】
避免情绪化决策!
认识情绪化本能,作出相应改变,摆脱非理性的困扰,重新把能量投入建设性的行为中!
--------------------------------
◆避免一分为二:如今不应再把世界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国家都是中等收入国家,而这种传统分类方式很容易让你在现代社会痛失潜在市场;
◆避免以偏概全:在一些城市街头,你会看到很多盖到一半的房子。很容易认为这是因为盖房子的人失去了资金支持,或是做事毫无计划。其实这是房子主人储存财富的聪明办法;
◆避免单一视角:美国人均卫生支出名列世界第一。然而美国并非全球最长寿的国家。美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排在第40位;
◆避免情急生乱:“你必须现在就行动,否则就来不及了!”这句话只会带来压力和焦虑。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后仍然会有机会。
--------------------------------
一旦你拥有了《事实》提供的思维方式,你就能:远离焦虑、变得乐观、充满希望、变得理性、发现潜在的商机、作出有效决策。
2020年3月5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