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去边度 - 标记
无印良品管理笔记 豆瓣
作者: [日本] 松井忠三 译者: 刘格安 2021 - 10
这是一手打造无印良品的松井忠三经济管理笔记书。松井忠三将从四个方面:工作本质、领导法则、执行力、扭亏为盈——为管理者和工作人赋能。
也曾在人生路上迷失方向的松井忠三,用了四十年时间,淬炼出了独到的工作与人生哲学,透过本书,他将亲笔与我们分享──
如果你是刚出社会的职场新鲜人,你将从本书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如果你是团队的管理者,你能获得带领组织、培育下属的灵感与原则;
如果你是企业领导人,你更会学到作出宏观决策的精要。
“下定决心,做出觉悟面对一切事物。这就是我这四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原则。”
松井忠三的工作哲学无私公开!
阅读本书,读者将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获得带领组织、培育下属的灵感与原则;更会学到作出宏观决策的精要。
2021年10月25日 想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 Goodreads
How to Read a Book
8.2 (372 个评分)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 郝明义 / 朱衣 商务印书馆 2004 - 1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2021年10月25日 想读
斯坦福抗疲劳法 豆瓣
スタンフォード式疲れない体
作者: [日] 山田知生 译者: 程雨枫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 - 1
斯坦福大学破解并首度公开疲劳的真相
简单到不可思议的普通人日常零疲劳计划
日亚经管类图书第1名、半年销量超21万册
百岁人生时代,不疲劳才能活得更精彩!
◎ 编辑推荐
☆ 日本亚马逊经管类图书第1名,半年销量超21万册!
☆ 百岁人生时代,不疲劳才能活得更精彩!
☆ 全新科学理论+顶级团队实践,世界泳坛女王莱斯基及众多奥运冠军的幕后推手!
斯坦福大学连续23年蝉联全美大学运动水平排行榜冠军、包揽了美国22%的奥运会奖牌,是探索各领域前沿阵地的最高学府,也拥有世界最强的运动团队。
☆ 斯坦福运动医学中心运动防护专家首度公开20年实践精髓,写给普通人的日常零疲劳计划!
全世界*前沿的“IAP呼吸法”能增强细胞自愈能力,改善睡眠质量,从根本上打造抗疲劳体质。
完美契合人体结构和内在机制一整套疲劳预防和恢复法,对非运动员人群也同样有效。
☆ 简单到不可思议,无需专业设备和额外时间,随时保持100%的最佳状态!
科学的呼吸方法和饮食习惯,坐在工位上就能完成的简单动作就能迅速消除肩酸、腰痛、下肢浮肿和眼疲劳等诸多症状。
◎ 内容简介
在家宅一天或者周末补觉为何比上班还累?为何熊孩子总是精力过人?“让自己变得更高”为何会不易疲劳?对此,斯坦福抗疲劳法从“预防”和“恢复”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
斯坦福大学素以“全球最高的运动水平”著称,汇聚了众多世界级运动员。他们为了长期保持最佳状态,从训练到饮食,从休息到心态,都要遵循着科学且高效的独特方法,而这些理念和方法也同样适用于非运动员的普通人。
翻开本书,吸收最新科研成果的IAP呼吸法、超强度工作者的“抗疲劳清醒战略”、日常生活中超简易的抗疲劳姿势、斯坦福式抗疲劳思维,教你轻松掌握“可复制”的超人恢复流程。
2021年10月25日 想读
高效写作 豆瓣
作者: 刘主编 2019 - 5
提笔就怕,写东西没思路,写着写着就卡壳,写得没有条理……这是不少人在写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如何才能高效写作,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
《高效写作 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的答案是:不仅要掌握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更要有科学的写作力训练。为此,按照写作者成长的一般路径,本书精心设计了六章内容,分别是:抓住写作原力—会说话就会写作;找到书写的感觉—从提笔就怕到流畅书写;训练系统写作力—写作就像盖房子;找到提升写作力的方法—写出有质感的文章;写出爆款文案—从“自陶醉式”写作到内容创作;从0到1—写作者的进阶之路。即便是刚刚接触写作的人或者是一直没有找到写作方法的人,也可以按照这个路径,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巧,成为真正会用文字表达的人。
阅读《高效写作 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的方法是“学习—体会—练习”三步法。首先学习书本中的知识点,了解写作方法和技巧,然后通过阅读书中的例子,了解方法的具体应用,*后通过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再次巩固所学知识。每节后面都有针对本节内容的“写作宝典”,这有助于读者归纳、回顾本节的内容。
《高效写作 培养终身受用的写作力》适合写作初学者、工作中需要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以及写作爱好者阅读。除了基本的写作方法辅导外,本书还涉及职场写作、新媒体写作、爆款商业文案写作、随笔写作、写作疗愈、个人出版等话题,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了解应用写作的各个维度。
2021年10月21日 想读
聪明人的魔法箱 豆瓣
The Smart Solution Book
作者: [英] 大卫·科顿 (David Cotton) 译者: 王小皓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6
本书为解决新问题而写,讲解了68个简单却极为有效的工具,就其定义、使用时机、使用策略、注意要点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和示例。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待解决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
阅读本书,你将能够:
·面对极其棘手的问题也能游刃有余;
·快速确立真实问题并有效解决它们;
·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变得更全面、更有创造力;
·更加自信地做出有效决策;
·让人生变得高效而富有条理。
1.《聪明人的魔法箱》集合68个工具,既有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有创新思维的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协同运用,超值有效。
2.体例完善,书中配有工具应用索引图表,助力快速解决问题。
2021年10月13日 想读
DK高效学习法 豆瓣
作者: 【英】DK公司 译者: 赵北扬 / 张宇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8
◎英国DK公司授权,DK图书体系学习方法类全新作品,邀请7位英国学习方法类专家联合编写,一本书带你全面系统学习全球先进学习方法!
◎全面、系统、实用!覆盖学习·复习·考试全流程,从头到尾梳理学习方法脉络!
◎内含详尽案例、方法讲解、要点小结、资源模板,附录图表可直接复印使用,实用性UP!
◎将学习方法图形化,以“视觉笔记”的模式讲解学习方法,清晰生动、易于理解!
◎硬壳精装!全彩印刷!舒适视觉体验,开启你的高效学习之门!
全书划分为“我们如何学习”“做好准备,设定目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线上学习”“复习技巧”“考试技巧”“应对焦虑”7个章节,从如何管理自己和学习环境讲起,逐步向读者展示了多种学习方法以及高效学习的技巧,并提出了在复习考试与处理情绪等问题上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意见。结合穿插在书中的有趣案例,读者也将学会使用多种有利于学习的辅助工具,让学习变得更容易,更有趣。全书图文并茂,贴合实际,设置了"小贴士""现实世界""名人名言"等模块,提供了更多学习方面的有效建议。不论是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还是在巩固复习的阶段,本书都能帮助大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快速提升学习效率,增加学习乐趣。
编辑推荐:
1. 英国DK公司授权,DK图书体系中目前唯一一本学习方法类全新作品:
邀请7位英国学习方法类专家联合编写,为内容搭建和实际效用保驾护航,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全球的先进学习方法。
2. 一本全面、系统、实用的学习方法视觉指南:
●更全面、更系统:与市面上更多专门针对某种方法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某类问题讲解的学习方法图书不同,《DK高效学习法》是一本覆盖学习全流程的系统性介绍各类学习方法的图书,从如何布置学习环境、怎样选择学习伙伴,到如何做计划、如何保持专注,还包括复习技巧、考试技巧及应对焦虑的方法和措施。
●囊括详尽案例、要点小结、资源模板,实用性UP:不但有丰富的示例与方法讲解,更会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一章中还对全书各章内容要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方便孩子迅速掌握精华内容,同时附有了各章对应的实用图表等工具模板,可以复印后直接使用。
●将学习方法图形化,以“视觉笔记”的模式讲解学习方法,清晰生动、易于理解:发挥DK优势,本书中有大量全彩插图,设计水平和视觉感受大大超过国内其他同类图书。让孩子在阅读中不会觉得枯燥,并以更有效率的图文排布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获取信息,与大量文字为主的教授学习方法类的图书相比,有着明显优势。
DK全新学习方法作品!7位学习方法专家联合编写!总结全球先进学习方法!一本全面、系统、实用的学习方法视觉指南!将学习方法图形化,覆盖学习、复习、考试全流程,从头到尾梳理学习方法脉络!附赠每章小结及资源模板!助力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提升自学硬实力!告别拖延症,战胜考试压力!硬壳精装!全彩印刷!
2021年10月13日 想读
钟表馆事件 豆瓣
時計館の殺人
8.4 (113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刘羽阳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镰仓的寂静山林,隐藏着又一处中村青司设计的神秘建筑---钟表馆。馆内上百个不同的钟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惊人地指向相同的时刻并等速行进着;馆外竖立着一座没有指针的钟塔,其钟铃也从未响起过。十年前,馆主人古峨伦典心爱的女儿不幸去世,随之而来的是古峨家另外六个相关人物的死亡。此后,在那沉默的钟塔下,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的幽灵,徘徊在静谧的森林中……十年后,以关注超自然现象而闻名的《CHAOS》杂志社,为了采查亡灵的真相,连同W大学超常现象研究会的几名成员,和一位通灵师一起,步入了诡异的钟表馆。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为期三天与世隔绝的通灵会,却演变成了疯狂的杀戮时刻。随着时光飞逝,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死神的指针最终划破了冷酷的表盘……??
2021年10月12日 想读
这里是中国 豆瓣
7.5 (31 个评分) 作者: 星球研究所 /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9
《这里是中国》由星球研究所近3年积累而成
国内第一部全视野中国地理科普著作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提升国民视野,传承核心价值观
书架上的中国纪录片,文化传承
1 本书 =3 年日夜对内容的精心打磨
1 本书 =365 处极美风光的瞬间捕捉
1 本书 =519 页充满温情的中国故事
1 本书 =1000 小时绘制 53 幅专业地图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到处是景致,处处有故事。这本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深情的文字,描绘祖国山河,让我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2021年9月27日 想读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尹红心 李伟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3
    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奖得主、天才物理学家、纳米技术之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费曼,除精通多门语言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颇深。之所以能在众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因为他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法,是当之无愧的学习大师。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是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教代学,让输出倒逼输入。它对输出思维极其推崇,认为输出就是zui强大的学习力,能不卡壳复述学习内容,才是学全;它对简化思维格外重视,强调找出问题的要害,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认为把高深的知识用平实的话说出来,才是学透。   这不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学霸都在用!  
2021年9月24日 想读
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 豆瓣
作者: 【法】卡琳•西蒙妮(Carine Simonet)著 / 【法】伊莎贝尔·玛格瑞(Isabelle Maroger)绘 译者: 孟艳 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 2021 - 9
- 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 为什么妈妈更喜欢小妹妹?
- 我的父母为什么会生气?
- 我长大后会变丑吗?
- 为什么我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
- 为什么害怕考低分?
……
孩子是通过自己思考问题以及向大人提出问题来发现世界的。
大人能够妥善地回答这些问题,很重要,但这做起来并不容易! 本书收集了60个儿童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生活、亲情、爱情、友情、死亡、学校、家庭、社会交往、恐惧、信仰……
本书提供的答案可以算作一个出发点,每个人都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答案。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还要继续一遍又一遍地思考这些问题。也许今天找到了一个觉得还不错的答案,但明天又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答案。其实,重要的是去思考、分享、发现、娱乐……
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并让你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
2021年9月22日 想读
地球史诗 豆瓣
作者: 苗德岁 2021 - 7
权威古生物学家最新原创力作!
海量知识融汇贯通,跨越地理、生物、历史、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等七大学科!
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北师大教授、清华附中高级教师、优秀科普作家推荐中小学生阅读!
★★★★★★★★★
【内容简介】
《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是苗德岁教授为9岁以上的大小朋友撰写的科普作品。作者依托全球一线科学资源,以严谨而生动的文笔,辅以丰富、珍贵的科普插图,系统讲述了地球的起源、演化与变迁、生物演化等自然奥秘,并打破学科界限,融合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文学、英语等多领域 ,带领读者发现科学之美。
★★★★★★★★★
【编辑推荐】
√ 权威科学家,一流文笔,助力孩子阅读与写作
√ 汉语世界首屈一指的地球科学原创作品
√ 通识教育特色,海量硬核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 贴近课堂认知,精准应对小升初需求
√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跨学科思维
当你清理孩子“过时”的书时,这本书可以一直摆在书架上。这部科普作品,孩子至少可以读三次:第一次是小学高年级、小升初阶段,因为它深中有浅,通俗易懂,适合“预热”;第二次是初中阶段,因为它浅中有深,完全配合初中的课堂认知,适合“强化”;第三次是高中以及成人阶段,因为它融会贯通多种学科,饱含科学思维和科研精神,可以“温故而知新”。更重要的是,每次翻开这本书,孩子都可以在阅读世界、阅读生命中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
【名家推荐】
我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优秀科普书籍极少,因而十分羡慕现在的青少年,有幸能够阅读到像苗德岁先生这样的专家学者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科普读物。苗德岁先生的专业背景、文字水平和讲故事能力,使这部书格外地与众不同。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层古生物学家 沈树忠
古人创作的史诗为什么往往会有创世神话的内容?屈原的《天问》为什么会有那一连串追问?人类无休止地探寻地球生成和演化的奥秘,不仅在于她是人类的家园,还在于她是人类的母亲。
——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 赵世瑜
《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一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极适合作为青少年的课外读物。作者苗德岁先生意在激发读者“阅读”天地,而当人们放大思维的时空尺度后,对人生一定会有新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教授 周尚意
在《地球史诗》里,我们可以行地球上的万里路,读地球历史的万卷书。这本书语言亲和易懂,主线、副线相辅相成,既有知识的讲解,又有相关学说和科学家的介绍,是爱好地学的大小朋友的优秀读物,也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教辅。
——清华附中地理高级教师 唐秀梅
地球是一本神奇的大书,这本书里的故事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只是里面的很多语言晦涩难懂。苗德岁老师就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地球史诗的壮丽和精彩。
——果壳阅读策划人 史军
苗德岁先生的《地球史诗》篇幅精悍却容量惊人,不仅图文并茂地普及地球科学专业知识,更博古通今地勾连起诸多科学巨匠的精彩思想,可谓文质彬彬,相得益彰,值得每位地球人用心品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陈楸帆
2021年9月19日 想读
我从哪里来 豆瓣 Goodreads
7.8 (8 个评分) 作者: [德] 萨沙·斯坦尼西奇 译者: 韩瑞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6
☆ 德国图书奖大奖、艾兴多夫文学奖获奖作品!《明镜周刊》畅销榜首,蝉联畅销榜75周!25国语言火热抢读。
☆ 作者生于波斯尼亚,14岁时与父母逃亡到德国海德堡,从波黑战争难民成长为德国文坛新星。机智、疯狂、奇妙、幽默的文风,被媒体誉为“德国当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 贝尔格莱德红星队、飞向太空的山羊、龙守护神、初恋、祖辈墓地中的井水……自由穿行于回忆与现实,在心酸与温暖交织的故事中找回故乡。
☆ 小说叙事的高度革新!最后一章《龙——守护神》是大胆的文学实验,让读者参与到结尾的叙述中,根据不同的线索和阅读顺序,展现小说结局的多种可能性。
——————————
在呈递给德国移民局的履历表上,我写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出生前的几天,德里纳河躁动不安,波涛汹涌。在我人生最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随着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爆发,我和母亲逃亡到德国。我的家族分散地生活在整个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无法融合到一起。
2009年,我回到维舍格勒探望奶奶,第一次和她一起来到奥斯克鲁沙村:一个只剩下13个居民的村庄。爷爷就生在这里,也葬在这里。
在做梦的南斯拉夫岁月,父母仍在樱桃树下翩翩起舞;而沧桑归来,我站在古老的群山中,寻找祖先的起源。
——————————
【评价】
萨沙以丰盈的想象将小说从编年史、现实主义和精确纪事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以极大的幽默感重新呈现了历史的样貌。——德国图书奖评审委员会
《我从哪里来》书写了超越民族的、南斯拉夫理想式的、属于全欧洲的故事。萨沙已成为德国最好的作家之一。 ——《明镜》周刊
如果说德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具有移民背景的黄金一代,萨沙·斯坦尼西奇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德国《世界报》
在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撼动欧洲之际,我们能做什么呢?也许是读萨沙·斯坦尼西奇的作品。——《南德意志报》
斯坦尼西奇笔下的每件事都在回答“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在这个美妙的故事中,他并没有直接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以机趣而优雅的方式展开他的想象和经验,并探索了生存的本质问题。——《南德意志报》
萨沙·斯坦尼西奇是我们拥有的最好的现代民谣歌手——《我从哪里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滚石》杂志
机智,扣人心弦,疯狂。这本书已经登峰造极,打开看看,绝对值得!——北德广播公司
斯坦尼西奇以浓墨重彩绘出了祖先的肖像画和自己的生平——没有半点陈词滥调,而是以艺术家的绚烂手笔。——北德广播公司
《我从哪里来》塑造了全新的叙述形式:交织漫游的故事、游戏攻略式写法,令人感动、惊叹、目不暇接。——《法兰克福汇报》
2021年9月18日 想读
索拉里斯星 豆瓣 Goodreads
Solaris
8.6 (301 个评分) 作者: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靖振忠 译林出版社 2021 - 8
🌌这颗星球,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秘密。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塔可夫斯基《飞向太空》原著小说。
🌌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编辑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人类追寻着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遇见了索拉里斯星的蓝色大洋。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忧伤与迷惘,恐惧与执念。而它本身是什么,人类却永远也无法知道。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据此改编《 飞向太空》,铸就电影史上的经典。
🌟被无数人誉为无法超越的科幻神作,设立太空想象天花板,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100周年诞辰纪念版,波兰驻华大使亲自撰写序言。
【内容简介】
索拉里斯星是一颗围绕双星运转的星球,表面被胶质海洋覆盖。根据人类既有的认知,这样的星球的运转轨道应该是不稳定的。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星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这激发了人类对这颗星球无限的兴趣。
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他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一片扑朔迷离中撞见自己已经过世十年的妻子……
【媒体推荐】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莱姆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刘慈欣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
——梁文道
《索拉里斯星》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甚至是一部现代哲学读本。
——戴锦华
莱姆总是能从核心处嘲弄我们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论文、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都烹调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纸背的荒诞语言和荒诞情节,返照我们的世界。
——吴岩
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
——安东尼•伯吉斯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库尔特•冯内古特
相比之下,我们疲惫的宇宙显得苍白无力。
——《华盛顿邮报》
与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说巨人。
——《纽约时报》
2021年9月18日 想读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豆瓣
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A Vision of Life as Play and Possibility
7.5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卡斯 译者: 马小悟 / 余倩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 - 5
在这本书中,詹姆斯·卡斯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两种类型的“游戏”:“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有限的游戏,其目的在于赢得胜利;无限的游戏,却旨在让游戏永远进行下去。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有限的游戏具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游戏会结束。无限的游戏既没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也没有赢家,它的目的在于将更多的人带入到游戏本身中来,从而延续游戏。
2021年9月11日 想读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 豆瓣
作者: 张悦颖 夏雪梅 2018 - 11
本书是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简称“康外”)近五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成果,试图在借鉴世界上极为关注全人发展的PYP课程、世界上极有前景的STEM课程等先进的课程理念基础上,将国际IB课程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的重构。
作为一所公办小学,康外在资金、师资、生源均为常态配置的情况下,以每周4天学科课程、1天综合主题项目活动为架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用系列性、层次性的实践性课程,探索了传授和体验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的操作思路和实践路径,实现小学生的知行统一,成为学校内涵发展中一项有普遍价值和突破意义的实践成果。
本书探索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主题选择和任务群的设计,根据不同的主题探索如何在课程之中融入21世纪对人才关键知识和关键技能的需求。不仅突破了国内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琐碎化的瓶颈,在课程结构上走出一条可行之路;还提供了丰富的任务案例、灵动鲜活的学与教的故事,对校长和一线教师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021年9月5日 想读
项目化学习设计 豆瓣
作者: 夏雪梅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 11
本书是上海市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零起点’政策背景下指向终身发展的儿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培育研究”的研究成果,是基于学习基础素养三年来的理论探索与现场实践。
作者针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现状,选择立足学科、基于课程标准、指向学习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提炼了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四个特征: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以及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创建了包括六个维度的项目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项目化学习时代性、本土化的特点;针对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给出了符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大量项目化学习设计案例和辅助工具,并结合理论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
作者旨在清晰直白地回应:如何才能产生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学习?本书至少在两个方面做了突破:*,它处理了知识和素养在实践中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有价值?什么样的知识可以承载素养?作者在书中从对项目化学习的流程和要素的思考转移到对项目化学习背后的知识观、情境真实性的思考,对这些问题做了回应。第二,这本书跳出了就课堂论课堂的窠臼,将学习设计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整合。
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当前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所亟需,给广大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了明确而清晰的指导和支持。
2021年9月5日 想读
PBL项目制学习 豆瓣
Reinven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Your Field Guide to Real-World Projects in the Digital Age
作者: [美]苏西•博斯 (Suzie Boss) / [美]简•克劳斯(Jane Krauss) 译者: 来赟 2020
PBL项目制学习在全球教育界的发展势头强劲,我们该如何利用项目制学习,以更好地为教育赋能?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并让学习成果更好地与真实世界链接?PBLWorks专家委员会成员、资深的PBL国际教师苏西•博斯所著的《PBL项目制学习》,遵循了一个项目的弧线,引领我们开启项目制学习实践。
《PBL项目制学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项目制学习的准备、项目制学习的规划、项目制学习实践、项目制学习复盘等4部分内容,并对项目制学习未来发展进行了7大预测。不仅如此,书中还有很多将科技手段融入项目中的教学设计和项目构思,并且展示了在不同背景的学校,如新科技学校网络(New Tech Network)和美高科学校(High Tech High)等,教师与学生在智能时代进行探究、沟通、协作,并与课堂外的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共同开展项目的实例与经验。
2021年9月5日 想读
海边的房间 豆瓣 Goodreads
7.6 (215 个评分) 作者: 黄丽群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8
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的代表短篇小说集,十二个坏掉的人,十二个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好故事。小说家熬制典雅细密的汉语,精巧布局,将人间悲欢斩落整齐,写出一个城市畸爱者的幽冷世界:老公寓里的弃女和养父,乡间卜算师与患病的儿子,梦游的宅男,中年独居女人和三花猫……语言的俏皮与一 个个意料之外被冻住的结尾,以及对平凡人事细致入微的体察,构成作品特有的文字张力。无常往往最平常,老灵魂的世情书写,温热冷艳,拨动平凡市井里的人心与天机,失意人的情欲与哀伤,我们日常的困顿与孤独。
◎ 作品看点
★无常往往最平常,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代表作,简体首次出版——荣获台湾多项文学大奖、两岸跨世代文学家盛赞、豆瓣高人气期待华语小说《海边的房间》盛夏来袭。黄丽群是台湾新生代小说家代表人物,短篇小说集《海边的房间》荣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等华文奖项,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入选金马影展。简体版首次推出,作者亲选篇目,新增3篇新作,是其二十余年写作生涯的结晶。
★爱的卜算师,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拨动大命运上的小机关——黠慧之心,刁钻之笔,小说家黄丽群熬制典雅细密的汉语,故事精巧布局,卜算爱与命运,将人间悲欢大戏斩落整齐。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温热俏皮,幽冷美艳,拨动平凡市井里的人心与天机,失意人的情欲与哀伤,我们日常的困顿与无常。炉火纯青的汉语之美,沉迷进黄丽群爱的算式。
★城市畸爱者的世界,十二个坏掉的人,十二个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好故事——写给孤独患者的恋歌,人生逆旅中的安顿。 “我写了各种不美的,零星的,凋的,毁的,那些我总是不可克制而一再抚摸的人生小瑕疵。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舒适的位置,就必须自欺,自欺久了就会坏掉。”语言的俏皮与一个个意料之外被冰冻的反转结尾,形成黄丽群作品独特的文字张力。
★“已经很久没有一路直达阅读沸点,皮肤被烫伤的感觉了。”郭强生、骆以军、柯裕棻、张怡微、七堇年等两岸作家盛赞。——“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黄丽群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
◎ 评论推荐
文字有天生的高贵。她的故事如在显微镜下变形虫们不可思议的款款摆动。——骆以军
丽群正是这样的,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她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柯裕棻
丽群的小说让我们听见另一种“为甚么不”的疑问,为什么纯情不可以难以下咽?为什么绝望不可以无聊琐碎?她的小说透露出的不急不徐,不标新立异,不大惊小怪,反成就了一种独特主题——美好的破碎。值得期待的小说还真不多,而我终于等到了这一本。——郭强生
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面对一本书,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下去,生怕要看完了似的,舍不得读太快;一路直达阅读沸点,几乎要烫伤触摸书页的指尖。我惊讶于发现这么好的小说家——黄丽群《海边的房间》真是能定义什么叫杰作的小说集。——七堇年
黠慧之心,刁钻之笔,自慢之人。——傅月庵
文笔细腻尖锐,结构层次清楚,令人惊奇。从未看过女性的嫉妒可以写得这样深沉,这样充满伤害性。——季季
现实最无常,小说人物自己却巴望常态化的人生;无常与常态的辩证,就是黄丽群最新小说集的主要课题。“噢,你也在这里?”张爱玲问。在哪里?就在投资市场中,像黄丽群一样慈眉善目,穿上规范时间节拍的马甲,束紧一点,再紧一点,跟她一起沉迷在她所爱的算式里。——纪大伟
黄丽群《试菜》则“以小见大”,从一个小切口进入,探讨了母爱的复杂内涵。——吴义勤
在台湾,黄丽群拥有众多读者,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在五年之内囊括全岛四次三大报文学奖,更因为她笔尖下的跌宕人生,将故事还原为故事本身,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就是要演给读者看一套悲喜大戏。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是以艾滋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卜算子》。患病的儿子要照顾养父,好似恶疾与衰老猜拳。小说写得从容平稳,将常情中所可能想象的低落层层推进,不战不逃,套用时髦的话说,对于生命终极的虚无好似一盘没下完的棋静止于家庭。这是取巧的题材,但文中有一句话很动人,黄丽群写道“无常往往最平常”。——张怡微
在黄丽群最具声名的短篇小说《海边的房间》里,最具原创性的,并非某种社会新闻和影视剧里见惯不惊的暴力、情欲乃至伦理戏,而是某种作者企图捕捉的“诡异自明性”,如此,我们不绝于口的所谓现实的荒诞离奇遂在小说家这里转化成人世的“天经地义”。——张定浩
这作者握着的哪是笔啊,分明是一把刀。——豆瓣网友 知暖
有种初读阿乙《鸟,看见我了》时的惊喜,却读到了别样的主题。“畸爱”也许是黄丽群这些短篇中最为耀眼的主题,可她却远未止于此。她以成熟的谋篇布局以及不经意的笔调,看似轻描淡写、却实则入木三分地谈许多“可能性”,谈孤独,也谈空虚,抑或等待,甚至是平淡生活中的荒诞与黑色幽默。有些麦克尤恩早期的影子,尤其像极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豆瓣网友 MagicDon
2021年9月3日 想读
浪漫地理学 豆瓣
Romantic Geography: In Search of the Sublime Landscape
7.1 (19 个评分) 作者: [美]段义孚 译者: 陆小璇 译林出版社 2021 - 7
“浪漫”与“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 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作者指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头脑与肌肉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全书以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人性与大地的互动,发掘地理学的诗性潜力。
过分注重细节的地理学需要与浪漫且先验性的洞察力为伴——无论是像威廉•华兹华斯所说的“仿若那寄寓于落日灿烂余晖之中的、渗入万物魂灵的虚无缥缈”,还是如爱因斯坦说的“宇宙的音乐”。
——段义孚
2021年7月27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