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住去边度 - 标记
航线与航船演绎的世界史 豆瓣
作者: [法]弗朗索瓦·舍瓦利耶 译者: 刘且依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 6
《航线与航船演绎的世界史》讲述了人类探索地球上广袤海域的精彩故事:尤利西斯的归乡之旅、维京人的传说、詹姆斯·库克首次登陆夏威夷群岛、郑和下西洋以及现代海洋军事的竞赛等。
借助详实准确的数据、精美的手绘地图,《航线与航船演绎的世界史》将带领读者在数个世纪以来的海上探险之中航行,探秘航海与人类的精彩历史。从远古的海洋探险,到*个运河的开凿,再到今天的极地探索,通向知识和征服海洋的道路充满了致命陷阱和激动人心的冒险,这些无不令我们向往。
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 豆瓣
THE LIFE AND VOYAG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作者: [美]华盛顿·欧文 译者: 代晓丽 2020 - 10
大航海时代拉开了世界全球化的序幕,人类历史因此有了巨大的演进,人类文明的中心由此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区域,可以说,也开启了西方崛起的海洋文明时代。
本书作者是牛津大学名誉博士,有着“美国文学之父”美誉的华盛顿·欧文带着饱满的感情,他以哥伦布的航行为线索,用生动的笔触带我们领略了诸多大航海时代的传奇。向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各国众生相。
DK伟大的世界地图 豆瓣
Great Maps
作者: 英国DK公司 译者: 齐东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7 - 5
当今社会,人们主要将地图看作是定位或导航的工具。无论是纸质地图还是数字地图,它们的任务都是向我们提供附近环境信息或帮助我们*快、*有效率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然而,纵观历史,地图的作用却远不止于此。
地图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地理地形:它们同时也是反映文化、信仰以及伟大的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窗口。这本拥有精美插图的图书选取了60多幅世界上*影响力的地图,向读者提供了反映制图师们构思和描绘他们所处世界的独特视角。《伟大的世界地图》不仅描述了每幅地图的创作原因和创造过程,还通过对地图局部细节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地图所在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纸上海洋:航海地图中的世界史 豆瓣
Océans de papier
作者: [法] 奥利维耶·勒·卡雷尔 译者: 刘且依 2019 - 8
人类对未知之地的向往引领古典时代的学者踏上认识地球的旅程,而航海地图得以验证或否定科学家提出的假说,逐渐勾勒出陆地与海洋的实际轮廓。
本书讲述的正是这段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的探索与冒险的故事,它揭示了航海地图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彼此相连、密不可分。
书中收录了从早期的粗略手绘草图到客观准确的现代地图,读者将目睹生动的航海地图演变历史。更具趣味和意义的是,对地图背后所隐藏观念与动机的解读,更可描绘人类知识更迭与历史发展的鸿篇巨制。
如詩般的動物課 豆瓣
The Human being and the Animal World
作者: 查爾斯・科瓦奇Charles Kovacs 译者: 新竹人智學會 小樹文化 2020 - 1
蘊含著自然界最深的詩意與哲理,
充滿想像力與動物建立最深的情感連結,
一段充滿人文與同理的動物課程
★充滿詩意、哲理,自然關懷與情感連結
★喚起人與大自然連結,看見如詩如畫般的自然美學
★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長,華德福教育最美的四年級(9~10歲)課程
「我們試著以與人類相比較的方式來教導動物,我們完全不會強調比起動物,人類有著較佳且高度進化的大腦,而是強調人類之所以在動物之上,是因為人可以直立行走,雙手能自由活動,而這雙手讓我們不僅滿足了自身的需求,也能夠服務他人。」——華德福教師 查爾斯・科瓦奇(Charles Kovacs)
將動物比擬為人類身軀型態,從情感連結重新認識自然界
學習動物的過程中,如果僅僅介紹各個動物的外貌特徵與習性、分布狀況,對學習者來說便喪失了與這些動物的情感連結,讓我們失去對自然界的同理與關懷,以及我們身在自然界的責任與意義。因此,當我們將動物世界與人類身軀相比較,我們看見的不僅僅是動物與人類在生理上最親密的關聯,更重要的是,我們看見了從內心深處,與每一種動物情感上最深的連結。
充滿詩意、哲理、人文關懷,學會與動物共生
《如詩般的動物課》運用最美的類比、充滿詩意的文字,以及彷彿古希臘哲學家般的哲理,帶領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見動物世界。因為對人類來說,動物並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分類,而是與我們共同生存於這片土地、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在這個物質化的社會之下,當我們遍尋不著與大地最親的連結時,《如詩般的動物課》以擬人化的方式來述說動物與人類的互動,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帶出動物與人類交織出的溫馨互動。
(初版書名為《動物》)
本書特色
1. 充滿詩意、哲理與自然關懷的動物課
作者查爾斯・科瓦奇運用與以往不同的方式,將動物課程運用孩子能理解的類比與詩意,看見不一樣的動物世界。認識動物的過程不再只是透過僵硬死板的生物學知識開始,而是充滿人文、自然關懷。
2. 從情感連結,重新認識身邊的動物世界
在《如詩般的動物課》中,作者用擬人化的方式,連結起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情感橋樑,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界的每一道課題與龐大,也感受到人類應該為自然界所付出的責任與義務。在這個物質化的世界中,我們更需要《如詩般的動物課》,學會與大自然共存。
3. 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長,華德福教育最美的動物課
華德福教育深刻理解孩子的心智成長歷程,用孩子能懂得的詩意與哲理,帶領9~10歲的孩子認識與我們情感連結最近的動物世界。讓學習不再是生硬死板的課本知識,而是從自己的身上,看見我們如何與自然界、動物界共生。
各界推薦
【華德福教師群溫暖推薦】
★薛曉華(台灣另類暨實驗教育學會理事長)
★吳宜君(台北市青禾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創校教師)
★姜佳妤(華德福教師、親職部落客)
★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鄭香辰(新竹縣華德福教育學會理事長)
如詩般的植物課 豆瓣
Botany
作者: 查爾斯‧科瓦奇 Charles Kovacs 译者: 新竹人智學會 小樹文化 2019
一段充滿人文、哲理、詩意的植物學
從情感的連結,認識與我們共生的每一個生物
★充滿詩意、哲理、人文關懷的植物學
★喚起人與大自然連結,看見如詩如畫般的自然美學
★從《如詩般的植物課》看見華德福美感教育精隨
★滿足10~11歲孩子想像力與哲思的植物課程
將植物比擬孩子的成長歷程,充滿詩意、哲理、人文關懷的植物學
當我們將植物的種類比擬為孩子的成長,將蕈類比為嬰兒時期、藻類比為學步期、單子葉植物是小學一年級等等,認識植物的過程不再是一段僵硬的知識,而是一段與大地之母、太陽之父的親密連結。作者查爾斯‧科瓦奇將植物類比為孩子的成長過程,在給予知識的同時,也滿足了他們的情感、想像力,以及孩子懂的詩意。
貼近孩子心智發展歷程,華德福教育工作者必備教學引導經典
《如詩般的植物課》讓我們看見華德福教育如何帶領孩子認識人與植物、人與動物、人與世界的愛與美、感受與連結。由動物王國開始,接著進入到植物的世界,然後才是礦物學、物理化學、機械學,從最貼近我們情感的地方開始學起,一起用最深的感受來認識世界,才能我們與這些知識有著最緊密的關聯,自然界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識與文字,而是溫暖的、由內心深處透出對世界的關懷。
在古典浪漫的人文中,重新認識植物的優美
啟發全球無數華德福教育工作者──英國華德福教師查爾斯‧科瓦奇在《如詩般的植物課》中,帶領我們用人文與哲理的方式認身邊的植物以及與植物緊密連結的生物,這本書不僅僅啟發全球無數教師,透過科瓦奇溫暖而又充滿想像力與詩意的敘述,也能讓我們每一個人深深愛上所居住的這片土地,看見人類與動植物之間最親密的連結。
※(初版書名為《植物》)
本書特色
1.充滿哲理、想像力、詩意的植物學
查爾斯‧科瓦奇以充滿詩意、哲理與想像力的方式描述植物界,將植物的演化過程比擬為孩子的成長歷程,讓讀者自然而然在腦中形成影像。在科瓦奇的動人敘述下,植物學有了靈魂,讓我們更愛身邊的大自然。
2.優美的敘述,理解華德福大自然美感教育
《如詩般的植物課》運用著充滿美感的類比,帶領每一位讀者一起欣賞大自然所建構的自然美學。這樣的美飽含著宇宙真理的美,讓我們最親密的植物與動物,理解自然界所創造出來的美感體驗。
3.華德福教育工作者必備教學指引
英國華德福教師查爾斯‧科瓦奇的教學中,總是充滿著靈性的啟發。他用孩子最能理解的類比,將自然界的動物、植物與孩子的成長連結。書中的課程敘述讓每一位讀者深深愛上整個自然界,而這樣的教學方法,啟發了全球無數的華德福教育工作者,從科瓦奇的課程紀錄中,我們學會了如何運用靈活而具想像力的方式,帶領孩子學習知識。
4.貼近孩子心智發展歷程的教育指引經典
孩子的學習必須貼近這個世界的發展,諸如「演化概念」這樣的詞彙,對他們來說是無意義的,因為在他們的心智發展歷程中,還沒有抵達足以理解的階段。查爾斯‧科瓦奇深深明白孩子的心智成長歷程,所有教學方式都會以孩子的發展為主,透過不同的描述與類比,以貼近孩子發展程度的語言,帶領他們認識這個世界。
名人推薦
【華德福家長、教師、動植物專家溫暖推薦】
★朱思穎(國立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何新松(北京大學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客座教授)
★吳宜君(台北市青禾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創校教師)
★李慧芳(海聲華德福教育學會文化藝術總監、朝陽科技大學視傳系助理教授)
★姜佳妤(華德福教師、親職部落客)
★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楊平世(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名譽教授)
★鄭香辰(新竹縣華德福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
「華德福教育的美不是天馬行空、任意想像、經不起考驗的美,而是在深刻觀察大自然後所精淬出飽含宇宙真理的美。」──★★李慧芳(海聲華德福教育學會文化藝術總監、朝陽科技大學視傳系助理教授)
「這本書也讓我以全新的觀點認識華德福教育的美與真,以及如何透過學習植物,進而培養孩子對自己與自然的敏銳度及思考能力。」──★★朱思穎(國立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觀看大海的雄壯遼闊,森林的博大生機……讓孩子們有了自己的美感體驗,變得敏感充滿朝氣。就讓美感教育從『童蒙時代』開始吧!透過認識大自然、觀賞動植物、花卉出發,進而成為愛美的人,最終才可以成為愛世界、又愛人生的人。」──★★何新松(北京大學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客座教授)
「只要讀讀這本《如詩般的植物課》,您不但會長智慧,也會更接近植物,更愛大自然。」──★★楊平世(國立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名譽教授)
科瓦奇讲变革的时代 豆瓣
作者: 查尔斯·科瓦奇 译者: 陈文璟 / 李黎 2020 - 10
本书是科瓦奇的讲世界历史系列,虽没有通史的事无巨细,但着眼于那些对西方文明极为重要的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欧洲政治变革,将它们作为西方文明的线索,让中国的孩子了解何以西方人与我们会有如此多的不同。 本册用54个故事,以人类思想的变革和心灵的发展为线索,介绍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世界的风雨变幻。科瓦奇以恰当的历史故事所编织的图锦,对荷兰独立、宗教改革、英靠前战、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和工业革命等,进行了准确而生动的解读,以与众不同,而又更加直入人心的视角,让孩子看清从中世纪人们安于专制统治到现代呼唤个性觉醒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为何发生,哪里出了岔子,思考我们该如何为未来寻找更好的革新方式。
科瓦奇讲天文与地理 豆瓣
作者: [英] 查尔斯·科瓦奇 译者: 王乃立 2013
科瓦奇讲天文与地理:不论是石头、山脉、河川、星空,都有自己的故事。
只要我们愿意仔细去观察、解读,就能发现它们曾经的经历:
也许石头曾经是岩浆,也许山脉曾经待过海底,
也许河川的源头是冰雪,也许星星的位置移动了……
作者使用拟人化的简易叙述方式,从我们身边常见的岩石、高山、星星开始,让我们重新认识地球。
2021年7月19日 想读
科瓦奇讲植物 豆瓣
作者: [英] 查尔斯﹒科瓦奇 译者: 新竹人智学会 2013
科瓦奇讲植物: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动植物、花卉四季更迭的变装,所呈现的“自然美感”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更是代代相传最佳的教材。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美感能力,不仅仅让他们感到一种美的景致,还利用对其美感能力的培养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唤起孩子品德的培养。
本书深谙儿童心智发展的历程,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清楚地介绍了不同植物形态与发展阶段,并与人类精神的层次相比较,兼具“自然教育”、“人文教养”以及“精神内涵”,诗意地传达对宇宙之“美”与科学之“真”的深刻领悟,令人动容。
科瓦奇讲动物 豆瓣
作者: (英)科瓦奇 著 译者: 新竹人智学会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13 - 10
华德福生活馆:http://huadefu.taobao.com/
本书购买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36490662396
内容简介
科瓦奇讲植物: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动植物、花卉四季更迭的变装,所呈现的“自然美感”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更是代代相传最佳的教材。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美感能力,不仅仅让他们感到一种美的景致,还利用对其美感能力的培养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唤起孩子品德的培养。
本书深谙儿童心智发展的历程,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清楚地介绍了不同植物形态与发展阶段,并与人类精神的层次相比较,兼具“自然教育”、“人文教养”以及“精神内涵”,
诗意地传达对宇宙之“美”与科学之“真”的深刻领悟,令人动容。
科瓦奇讲动物:从十九世纪晚期以来,很多人误以为动物王国是建立在凶残的“物竞天择”及“适者生存”的法则上。这一过度简化的进化论,在许多写给孩子的书里都赫然在目。一旦直接或间接地让孩子有了这样的动物形象后,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已经把残暴及无情的自私种子植入孩子的心中。
本书用与人类相比较的方式来教导孩子看待动物,不强调人类比动物有着更高级的大脑,而是强调人类之所以在动物之上,是因人可以直立行走,使得双手能自由活动,而这双手让我们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求,也能够服务他人。由此我们可以引领孩子客观、理性地了解自然界,并同时强化了小孩的社交及道德。
科瓦奇讲天文与地理:不论是石头、山脉、河川、星空,都有自己的故事。
只要我们愿意仔细去观察、解读,就能发现它们曾经的经历:
也许石头曾经是岩浆,也许山脉曾经待过海底,
也许河川的源头是冰雪,也许星星的位置移动了……
作者使用拟人化的简易叙述方式,从我们身边常见的岩石、高山、星星开始,让我们重新认识地球。
苏富比的早餐 豆瓣 Goodreads
Breakfast at Sotheby's: An A-Z of the Art World
8.0 (8 个评分) 作者: [英] 菲利普·胡克(Philip Hook) 译者: 程涵 / 周易(Joey Ellis)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9
●当你看到一件艺术品时,先想知道什么?苏富比高级拍卖师菲利普·胡克告诉你,任何人在观看一件艺术品时,常问的两个问题是:我喜欢它吗?这是谁的作品?而拍卖师则会再加上三个问题:它值多少钱?五到十年后它将值多少钱?如果人们看到它被挂在我家的墙上,他们会怎么看我?其实,现在很多人都会像拍卖师一样,直接关心艺术品的价格而非审美价值。
●《苏富比的早餐》揭示了艺术品与金钱之间复杂且微妙的关系,用一个全新的视角窗口,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世界。在本书中你能了解到: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发展轮廓;艺术品的普遍性价值规律;艺术品与金钱财富的相互纠缠;艺术家和艺术品世界的八卦趣闻。
2021年7月18日 想读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桶川ストーカー殺人事件
8.9 (300 个评分) 作者: [日] 清水洁 译者: 王华懋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 2
推动反跟踪骚扰法案出台的凶杀案件!
是谁杀害了一个女孩三次?
调查记者全程追踪,直击日本官僚体制的结构性罪恶
日本纪实文学金字塔尖之作,日本记者会议大奖作品
◎编辑推荐
“我的女儿被杀害了三次。”
第一次是罪犯,
第二次是怠于调查的警方,
第三次是伤害她名誉的媒体。
前男友跟踪骚扰、买凶杀害 + 警方坐视不理 + 媒体污名化报道,无辜的受害人被一次次推向深渊。
遭遇骚扰和暴力、受到死亡威胁的女性,保留证据,奋力求救,为何无人听见?
饱受白眼的“三流”记者,为何挺身而出,站在公权力的对立面,揭露警方的一个又一个谎言?
■ 调查记者清水洁全程追踪,秉持“人”的良心而报道,传递受害人的真实声音。先于警方找到实行犯,揭露警察与官方媒体的罔顾事实、操纵舆论的“共犯”结构。
■ 十幅照片还原侦破过程,直击逮捕现场。
■ 本作“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编辑选择杂志报道奖”,被誉为 “记者的教科书”“日本纪实文学的金字塔”。
■ 此案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出台。
◎内容简介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轻女子猪野诗织在日本埼玉县JR桶川站前遭人持刀刺死。
受害者生前因长期受到跟踪骚扰而多次向警方报案,警方却未予重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记者清水洁在调查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依从受害者生前留下的“遗言”的引导,多方走访查证,在警方轻视线索、调查不力的情况下,以记者的身份找到了实行犯,进而揭露了警方对受害者生前报案的漠视、敷衍,以及案发后试图抹黑受害者、掩盖渎职事实的行为。
此案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本书是该事件的全记录。
◎媒体评论
此书除了让我们重新审视公权力的体制内在、媒体载舟覆舟的能力,也揭示了这样的意义:每个人都可能是促成社会之恶的原因,但每个人也都可以有所选择、选择自己不去构成社会之恶,甚至可以交付一己之力成就善的一部分。
——2019台湾OPENBOOK年度好书推荐语
清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记者,曾采访报道过“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足利事件”等大案,放出过许多推翻警方与检方调查结论的独家特写。
——伊藤诗织在《黑箱》中评价清水洁
用这种方式,清水洁在调查上面把警方绝对不愿意别人知道的内幕给揭露出来,当然他绝对来不及救回被害者,但他尽到了作为一个调查记者最重要的责任,他不放弃把警方不愿意被大众知道的事实给揭露出来。这本书值得大家看一下,想一下。
——《杨照读书》
为了回应被害者的「遗言」而开始活动的清水记者,带着甚至是「愚直」的执念,最终将犯人和警察双方逼迫得走投无路,真的很精彩。我认为这才是记者的精神,这就是正义。我不常使用“感动”、“正义”等词语(而我这次使用了),所以我关于这部著作的感想,应该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
——明治大学法科大学院教授 瀬木比吕志
2021年7月14日 想读
保育黃霑 豆瓣
作者: 黃霑 著 / 吳俊雄 編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1 - 6
黃霑,香港著名作曲家、填詞人,對粵語流行曲的發展有里程碑式的貢獻,其填詞的《獅子山下》《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等名曲,傳唱廣大華人地區。黃霑2004年身故後,一班學者啟動「黃霑書房」計劃,花多年時間搜集了黃霑歷年的專欄文章、學術論文、手稿、樂譜、傳真、信件等珍貴文獻,用黃霑留下的材料,探究黃霑行過的路。本書一套五冊,展示了黃霑身世與香港軌跡的交錯、他對流行音樂的心得和見解、與同代音樂人的交往,是研究黃霑至為重要的專集。
第一冊:《黃霑看黃霑》
放大黃霑早年的身世,在他身上慢鏡頭重播香港本土文化形成的經過,記下香港平民的集體前傳。
第二冊:《黃霑與港式流行》
重新嚴選黃霑有關流行音樂的專欄文字,理順次序,對焦「製造港式流行音樂」的過程和奧秘。
第三冊:《黃霑書房 — 流行音樂物語》
整理黃霑手稿,忠實呈現他的足跡,還原一段本土歷史的面貌,為如何在香港做好文化保存,提供線索。
(附錄)第四冊:《黃霑年輪》
將黃霑的生平,以及同代的社會和流行文化大事,以編年表的方式呈現,折射大歷史和小人物在香港曲折的交往。
(附錄)第五冊:《黃霑音樂創作全紀錄》
由黃霑的歌詞手稿、電影上映和唱片出版的資料集合而成,按年份展現,是目前有關課題最完整的紀錄。
2021年7月8日 想读
批评官员的尺度 豆瓣 Goodreads
Make No Law: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8.8 (103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何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7
1960年,因为一则批评性广告,警察局长沙利文以诽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并申请巨额赔偿。两审失利后,几乎被各地政府官员相继提起的索赔逼至绝境的《纽约时报》,奋起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在“《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中力挽狂澜,宣布“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应当不受抑制、充满活力并广泛公开”,维护了媒体、公民批评官员的自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以翔实史料、生动笔触,系统回顾了这起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案件,并循此为线,串接起美国人民争取言论自由的司法抗争历史,完美展现了霍姆斯、布兰代斯、汉德、沃伦、布伦南、布莱克、韦克斯勒等伟大法官和律师的形象。
2021年7月1日 想读
鸟鸣时节 豆瓣
Tweet of the Day
作者: [英]布雷特·韦斯特伍德 / [英]斯蒂芬·莫斯 译者: 朱磊 / 王琦 译林出版社 2021 - 5
自然爱好者的宅家观鸟指南,247种鸟类的故事,274帧精美插图,扫码可听鸟鸣
.....................
▼编辑推荐▼
◆ 宅家观鸟指南,自然文学典范
《鸟鸣时节》按月份排序,用优美、灵动的文笔依次介绍了一年当中有代表性的247种鸟类,其中200种在中国也有分布。它鼓励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聆听四季之歌,重建与自然的联系。
◆ 秉承英国深厚的博物学传统
作者布雷特·韦斯特伍德(Brett Westwood)、斯蒂芬·莫斯(Stephen Moss)是英国知名博物作家、BBC自然史节目制作人和资深观鸟爱好者,他们用优美而通俗的科学语言描述鸟类的外形与生活史,以饱含诗意的文字记录生态环境的变迁,每个篇章都是凝练而优美的散文。
◆ 提供发人深省的保育案例
《鸟鸣时节》通过游隼、燕隼、赤鸢、红背伯劳、反嘴鹬等鸟类的经典保育案例,指出气候变化、栖息地消失和盗猎对鸟类生存造成的深刻影响,从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土地的关系。
◆ 含274帧精美版画插图
英国知名画家、版画家卡里·阿克罗伊德(Carry Akroyd)为《鸟鸣时节》特制258幅黑白鸟类插图和16幅表现生境的彩色插图,形态准确,风格复古,意境悠远。
◆ 扫码可听鸟鸣
译林版《鸟鸣时节》配有赏心悦目的视听资料,每个章节开头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查看当月鸟类的学名和特写照片,聆听有代表性的鸟类鸣声及相关音乐作品。
◆ 知名鸟类学家力荐
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马敬能(John MacKinnon)作序,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主编刘阳倾情推荐。
◆轻盈柔软,便于携带
内文和彩插分别选用65克、75克进口北欧蒙肯纸印制。全书色彩柔和,质地轻软,方便在户外或旅途中随手翻阅。
.....................
▼内容简介▼
鸟类看似毫不起眼,却总能唤起人类深刻的情感共鸣。我们在杜鹃的叫声里听到夏日临近的脚步,从家燕的剪影中看到乡愁。
《鸟鸣时节》以BBC同名精品广播节目为蓝本,选出247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用优雅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它们的外形、鸣声和生活史。书中穿插民间传说、诗歌、艺术,呈现出鸟类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还介绍了英国鸟类保育的经典案例,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书含有274帧精美插图,扫码可欣赏鸟类的照片与鸣声。
.....................
▼名家推荐▼
《鸟鸣时节》是一本妙趣横生的书……本书所描述的247种鸟类几乎也都分布在中国,或是与中国的鸟类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马敬能(英国生物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
《鸟鸣时节》用通俗而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鸟类是地球演化出来的独特动物类群,更是连接人类与自然的重要情感纽带,因此需要我们不遗余力的研究和保护。
——刘阳(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教授、中国鸟类学会理事)
这本美丽的书令人不忍释卷,优美的行文与卡里·阿克罗伊德的插图使它成为难得的珍品。
——《BBC乡村档案》
我喜爱这些非同凡响、包罗万象的诗意描述。阅读这本书,让我想要踏出家门,亲眼看看那些鸟儿,亲耳聆听它们的鸣声。
——米兰达·克列斯托夫尼科夫(BBC自然史节目主持人)
对于200多种鸟类的简短描述,组成了这本美妙的书……你随时都能翻阅书卷,在匆匆一瞥中将鸟儿和它们的歌唱带进你的生活。然而一旦你拿起它,你将发现自己会忍不住一篇接一篇地读下去。
——马克·埃弗里(鸟类学家、博物学家)
2021年6月28日 想读
追随羽翼的人:鸟类学先驱奥杜邦 豆瓣 谷歌图书
Audubon, On The Wings Of The World
9.0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法比安·格罗洛 编 / [法国] 杰雷米·罗耶 绘 译者: 罗莲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 - 4
“当他画完美洲的鸟儿的时候,他会回来的。”
飞向美洲丛林,追梦羽翼的世界
美国国宝级鸟类图鉴创作者
痴迷于大自然的博物学先驱画家
宛如羽毛般温暖鲜艳的图画
生动还原美洲鸟王奥杜邦的丛林探险之旅
荣获2016年国际地理节“优秀地理漫画奖”
🦅编辑推荐
“现在就把这些鸟儿画下来,尽管如今它们还成千上万地生活在世界初创时的宝地,因为我恐怕,很快就会变得太迟了。”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美国国宝级鸟类图鉴的创作者,全世界鸟类学家对他的工作了然于心
2010年,一本完整版的初版《美洲鸟类》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735万英镑售出。这本印刷于19世纪三十年代的画册,总印量只有不到200本,现今很多都已残缺不全,这也使它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珍贵、最稀有的印刷古籍之一。
在这本被全世界鸟类学家誉为“鸟类圣经”的杰作中,收录了435幅鸟类肖像画,包含25个全新的品种、12个新亚种和6个现已灭绝的品种。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曾三次引用它。
它是一个人的毕生心血,这个人就是鸟类学先驱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不想当樵夫的画家不是好博物学家,一个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体
破产蹲监狱、与妻儿长期分离、在丛林中遭遇独眼黑熊、跟随印第安人学习打猎、观察小鸟击退巨蟒的攻击、遭到见财起意的陌生人袭击……奥杜邦的一生可谓传奇。
他从小痴迷于鸟类,跟随父亲从欧洲到达新世界后,更是如同发现了鸟类的新大陆,从此立志用画笔清点和记录北美的全部鸟类。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探访美洲处女地的冒险家、一位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博物学家。
奥杜邦笔下的鸟儿仿佛是活的,每一只鸟都与真实鸟类比例相等,这导致《美洲鸟类》的开本达到了66厘米x100厘米。他开创性地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鸟类的解剖学结构,将艺术与科学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还原一个色彩斑斓的人物
钻进中空的树干,观察上万只栖息其中的雨燕;看到遮天蔽日的迁徙鸽群从天空飞过,持续三天三夜……编剧法比安·格罗洛以奥杜邦的经历和笔记为灵感,融合幻想元素,为我们讲述了这位传奇鸟王精彩纷呈的冒险之旅。
黑雁、蓝松鸦、白头海雕……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洛基山……画家杰雷米·罗耶则用鸟儿羽毛一般的色彩,奥杜邦作画常用的水彩与粉蜡笔结合的技法,诗意流畅的镜头,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幻世界,一个遥远的、再也回不去的鸟类天堂。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用画笔记录美洲鸟类的博物学家奥杜邦的一生。
让·拉班、富热内、拉福雷、让-雅克·奥杜邦、约翰·詹姆斯·奥杜邦,他有多个名字,多重人生。他的经历复杂而传奇。作为举世无双的鸟类学画家,探访美洲处女地的冒险家先驱,作家以及美国现代环保先锋,他名垂青史。
本书以他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尤其是以他所著作品为依据,讲述了这位伟大的鸟类学先驱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希望借此呈现出一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不仅仅是一段史实。
2021年6月28日 想读
周作人作品集(第二辑)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著 / 钟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20 - 11
《周作人作品集》(第二辑)共20种22册:
1、《知堂文集》
2、《周作人书信》
3、《苦雨斋序跋文》
4、《药堂语录》
5、《药味集》
6、《药堂杂文》
7、《书房一角》
8、《秉烛后谈》
9、《苦口甘口》
10、《立春以前》
11、《过去的工作》
12、《知堂乙酉文编》
13、《希腊女诗人萨波》
14、《鲁迅的故家》
15、《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6、《鲁迅的青年时代》
17、《木片集》
18、《知堂回想录》(上、下)
19、《知堂杂诗抄》
20、《饭后随笔》(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