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ps - 标记
我身在历史何处 豆瓣 豆瓣 Eggplant.place
Où suis-je dans cette histoire?
8.6 (30 个评分) 作者: [南斯拉夫]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译者: 苑桂冠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 - 11
两获金棕榈奖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音乐人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954年出生于萨拉热窝,是世界上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人生正如他的电影:激烈、丰富、不羁,音乐无处不在。在这部回忆录中,他将个人经历与南斯拉夫——这个消失的国度、昔日的祖国——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从上世纪50年代他还是个住在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小孩开始讲起,回望摧毁祖国的那场战争,中间穿插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中取得的成就、与约翰尼·德普的友谊以及对费里尼的仰慕之情……带着电影中同样的真诚与诗意,库斯图里卡向我们讲述了一切。
2021年7月28日 已读
偶然发现的书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完还是对童年生活印象最深:“操tm的南斯拉夫建筑!”还是得补一补相关背景!
人生最美是清欢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林清玄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6 - 3
《人生最美是清欢》(林清玄经典散文集,执笔45周年白金纪念版!)
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首次手绘古风配图,精美四色印刷,附赠作者亲笔题字书签!
1、《人生最美是清欢》林清玄首部人生主题经典散文集,执笔45周年白金纪念版!是迄今为 止最全面、最经典、最值得珍藏的林清玄散文精选集。既收录林清玄经久流传的典藏篇目,亦囊括高考阅读试题。
2、《人生最美是清欢》2016年林清玄最i新畅销百万名篇典藏集,包括千万网友甄选出来的48篇经典篇目,横跨林清玄四十五载散文随笔创作精粹。
3、《人生最美是清欢》林清玄亲笔作序,随书附赠林清玄亲笔题字精美书签,星云大师、于丹、余秋雨、毕淑敏诚意推荐!
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在林老师的茶香里悟道太多。我懂得了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林清玄。——于丹
4、《人生最美是清欢》林清玄首部精美古风手绘图文集,特别订制近50幅禅茶一味美图,禅意与美文独特展现,16开大开本,四色全彩印刷,视觉效果与阅读体验俱佳,翻开每一页,都可欣赏文字与影像交汇而成的美感,是近年来zui值得收藏和赠礼的必备版本。
5、《人生最美是清欢》让我们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以清静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愿你能从浮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不浮不躁,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过好这一生。
………………………………………………………………………………………………
《人生最美是清欢》是林清玄2016年全新散文集,也是其创作45年来首部人生主题的手绘古风图文集。
全书48篇经典篇目,由千万网友精心甄选而成,横跨林清玄四十五载创作生涯,*能代表林清玄作品风格和思想智慧。全书共分为六辑,包括人间有味、活在当下、随遇而安、天寒露重、不忘初 心、从容一生等六大人生主题。
选篇既包括《温一壶月光下酒》《清欢》《白雪少年》《吾心似秋月》等经久流传的典藏篇目,亦包含高考阅读试题《红心番薯》《光之四书》等早期经典作品,其中《光之香》《无风絮自飞》等篇目已入选**高考语文试卷。
林清玄用数十载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智慧不断思考和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后他发现——人生*美是清欢。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在复杂的世界里,愿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人,放下执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2021年6月7日 已读
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感呼之欲出 语言风格也不大喜欢 直白且自我
退步集 豆瓣
8.2 (130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1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
2021年6月7日 已读
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改变不了,但我还能保留说话的权利,好话说的够多了他妈的 ,我就是要批评。如今似乎连最后的这一点话语也剩不下了。
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 豆瓣
How To Teach Philosophy To Your Dog
7.6 (10 个评分) 作者: [英]安东尼·麦高恩 译者: 王喆 未读·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11
12次遛狗,12个哲思时刻。一个喋喋不休的主人,一个听到哲学术语就头疼的狗狗,一场有趣的哲学脱口秀。学哲学就像遛狗,可以选择不同的路线——朝哪边走,走多远,甚至目的都可以不同。
这是一本狗狗也能“听”懂的哲学导读,当然,这本书是写给人的,而不是写给狗的,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做“对”的事?什么是美好生活?真的有自由存在吗?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者用最生活化的例子讲述身边的哲学,用哲学来理解当下生活。
现在,让我们从“犬儒”开始,走进哲学的世界吧!读完后,你会发现哲学很简单,生活也是。
2021年5月31日 已读
与狗狗的对话有时巧妙有时多余 内容也是有时易懂有时乏味
弃猫 豆瓣
猫を棄てる 父親について語るとき
7.0 (172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烨伊 文治图书 / 花城出版社 2021 - 1
村上春树2021新作,终于完整谈起父亲、自我、回忆与猫。
有些事会随着时间被忘记,有些事则会被时间重新提起。
——————🐈——————
“某个夏日的午后,父亲和我一同去海边遗弃一只猫。”
故事始于猫,也止于猫。
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串起村上家族的往事,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
“正是这一件件小事无穷地累积,才让我这个人长成如今的模样。”

村上冷静书写父亲的整个人生,将自己与父亲漫长的隔阂、决裂与和解转换为看得见的文字,毫不避讳地向读者展示,父亲人生中经历过的动摇与恐惧,如今成为了村上对世界的迷茫与不安。
村上也写到真实的历史,反思战争,批判恶行,思考个体与集体间的对立,找寻单个人生与世界历史间的关联。

自我存在意义的认同、与世界的隔阂、承接家族历史的艰难,这些村上文学的根源问题都在本书中得到展现和解答。这是村上用大半生时间酝酿终于写下的人生之书。

“我拼了命把它写了出来。作为写作之人的一个职责。”——村上春树
——————🐈——————
〇部分推荐语:
【阎连科】
村上春树的《弃猫》,以平实的笔墨写了父亲波澜起伏而又深水静湖的生命,在娓娓的文字背后,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和不言。这本小书真正对应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八分之一的可见在海面,八分之七的不见在海下。与其说《弃猫 当我谈起父亲时》写的是父亲,倒不如说是写了儿子与父亲遥远的距离。这种父与子的距离和距离的空白,才是村上不言的书写。

【止庵】
在我读过的村上春树的作品中,这是最沉重的一篇,虽然篇幅无多。历史的分量,现实的分量,记忆的分量,作为个体活着的分量,都是弥足珍贵、值得书写的东西。

【史航】
原来村上此生也有绕不过去的一段路。他在这条真相之路上一步一步虔敬从容地走着,比他跑步时的身影还动人。

【李敬泽】
没有人知道一只被遗弃的猫是如何回来的。它在家里,但它自闭在它自己的内部,伤口愈合,但它长在了伤口中。
村上春树直截了当地将自己的父亲比为那只弃猫。《弃猫》只是一篇散文,但对村上来说,它就是一部书,关于他的生命之根本的书。
村上一直遥望着父亲,这个人是否杀过人?他经历了什么?
在这样的遥望中,村上形成了他对世界的态度,他的所有小说原来是从这里出发的,他无法信任、无法理解他的世界,他和父亲的联系在于,他也成为了那只自卡夫卡的海边归来的弃猫,永远在而不在,永远在自己的内部流浪。
这个小说家,他一直讲的就是弃猫的故事。他酷爱跑步,这或许也是下意识的身体反应,一个弃猫的奔逃。

【祝羽捷】
回忆从“弃猫”开始,“弃猫”像一种隐喻,无论多么不愿意面对冷峻的现实,残酷的真相总会像猫一样找到回家的路,袭上人的心头,存在于意识内部。这本书简短有力,以儿子追寻已故父亲的经历为线索,从含情脉脉的亲情中揭开了战争的残酷,反思个体和集体之间的矛盾,喟叹历史和人类命运的偶然性。父亲吟诵的俳句,是平凡人生命中的浪漫,驱赶了生命的虚无感,是人性里不愿屈服的温暖。

【荞麦】
从历史的洪流和死亡的缝隙中召唤出父亲。是年老后的村上对自己最遥远的回眺,对生之虚空的叹息。

【蒋方舟】
有句话说“一个人衰老的标志就是开始像自己的父亲”,在这部作品中,村上春树遁入了他父亲的身体里,以父亲的目光去看,以父亲的灵魂去经历,其中的伤感因为父子二人共享同样的记忆而加倍浓重。
2021年5月20日 已读
但是也太薄了 光在周刊上登载就挺好的
鱼之卷 豆瓣
作者: [日] 日本工作舍 译者: 梁蕾 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1
自江户海量的博物名画图谱中精心遴选
180幅笔触细腻、色彩柔美的图片
恰到好处、简洁易懂的文字说明
华丽而缥缈的日本之美与知性一同扑面而来
【内容简介】
江户博物文库系列为由多次获得出版文化类奖项的日本工作舍编纂的一套博物图集,包含《花草之卷》《菜树之卷》《鸟之卷》《鱼之卷》四卷。
书中图片皆遴选自江户时代海量的名画图谱,精致细腻,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图片下方还配有简洁易懂的文字说明。通过阅读此书系,不仅可以鉴赏感知大和之美,还可以拓宽视野、增广见闻。
本卷《鱼之卷》从江户时代的鱼类图鉴中精选180幅鱼图片,分门别类介绍其分布、特征、效用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栩栩如生地展现鱼之美。
2021年5月18日 已读
你想过怎样的一生? 豆瓣
Hundred: What You Learn in a Lifetime
7.7 (69 个评分) 作者: [德] 海克·法勒 文 / [意] 瓦莱里奥·维达里 图 译者: 俞洁琼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11
从0 到100 岁,该学会的人生大事,都在这些生活的小事里了。
◎ 编辑推荐
★ 0—100岁都能看懂的“人生预告片” ,道尽一生心路历程与智慧,让人眼底含泪。
☆ 风靡全球的“心灵疗愈成人绘本”,让心回归简单。没有“应该要过”的人生,只有“想要过的人生”。
◆ 不管你正处在哪个阶段,书中都有与你此时此刻生命状态共鸣的一句话。
◇ 书中的感悟全部来源于真实生活。
作者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她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将他们的所思所感汇集成了这本0-100岁的故事。
● 一岁,一年,一幅图,一句话。
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感悟只用一幅图和一句话来表达。以绘本方式写人生哲学,能给读者更多留白和解读空间,更容易引起共鸣,让读者带入自己的故事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插画奖、葡萄牙绘本插画大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奖、韩国CJ 图画书奖得主纯真手绘。色粉、蜡笔等综合材料绘制,犹如小孩子的稚嫩笔触,突显初生时的纯粹,年老时的通达。
◎ 媒体评论
一岁,一年,一幅图,一句话。道尽人生历程与智慧,让人眼底含泪。——柏林文学周刊
这可能是本年度最美丽、动人的书。——奥地利新闻报
不是简单读读就完了的书,它会陪你经历真正的生活。——纽约书评
◎ 内容简介
本书的诞生源于一份礼物。作者海克·法勒是德国《时代周刊》的编辑,当她看到刚出生的可爱侄女时,突然萌发了创作灵感:写一本独一无二的书,让侄女知道即将要面对的一生。她邀请获奖无数的插画家瓦莱里奥·维达里共同创作,自己则亲身采访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国籍的各色人物,集合成了这本从0 到100 岁的故事。她只问他们一个问题:“生活教会了你什么?”
采访后她意外发现,许多背景差异很大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世界的理解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
19 岁时,会经常讨厌自己。
36 岁时,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
43 岁时,学会了为自己而活。
51 岁时,接受了父母的样子。
75 岁时,学会了遗忘。
80 岁时,感到生命有限,更加珍惜当下。
92 岁时,接受了人终会死亡的事实。
你将逐年、逐页地顺着一生的时间,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小事情。相信,不管你正处在人生哪个阶段,书中都有与你此时此刻生命状态共鸣的一句话。你的人生,走到了哪一年?
2021年5月11日 已读
真特么whitey中产
Folding Beijing 豆瓣 豆瓣 Goodreads
北京折叠
7.1 (60 个评分) 作者: Hao Jingfang 2016 - 7 其它标题: 北京折叠
Folding Beijing is a simple story, yet it carries incredible depth by combing Chinese conventions within a futuristic scenario alongside a powerful message. Quarrels are made in an apartment flat, baijiu is served in a state of surveillance, chow mein alternates with autonomous cars, and a girl has to choose between romance and money. It’s poignant how Beijing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 that decides life for its 80 million citizens, and separates them — even physically — into the working, professional, and ruling class, in which ones birth determines ones future. This alone is an eerie parallel to today, where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ivided, and inhabiting different worlds within the same space — a parallel in which education, fresh air and nutritious food — and even sunlight — become luxuries, just like designer clothing and jewellery. Hao Jingfang’s writing, translated by Ken Liu, is poetic and clean, and carries a political message. It’s science-fictional, but it is the timelessness that gives this story its elegance.
2021年5月7日 已读
竟然没中文条目 我还记得是高一午休时坐在窗台上看完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豆瓣 Goodreads
9.3 (54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7
本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钩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的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名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2021年4月3日 已读
读书太少,书中的观点我也没个准主意,但收获不少!另外看到引援的各朝各代知民间疾苦而上谏的奏折突然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动。
黄金时代 豆瓣
9.1 (13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10
1.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
2.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
3.王小波经典作品集(逝世20周年纪念版),获第13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王小波“时代三部曲”首部。
2021年3月15日 已读
男性的衰落 豆瓣
The Descent of Man
7.8 (60 个评分) 作者: [英]格雷森·佩里(Grayson Perry) 译者: 张艳 / 许敏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6
“我希望,你选择打开这本书,是因为意识到我们需要质疑男子气概,意识到性别不平等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且阻碍着世界的进步。”
——格雷森·佩里
男人,阳刚、坚强、理性、独立、自信、勇敢的代名词。但对一些男人来说,这样的男子气概可能是致命的负担。在英国,四十五岁以下的男性最常见的死因是自杀。从全球范围看,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两倍。这些悲剧的原因不在于男人们的性别,而在于传统社会赋予他们的性别角色:“娘娘腔”免谈,要追寻成功和地位、被人仰望,要独立解决问题、承受压力,要压抑痛苦、掩藏悲伤……
在21世纪,这样的“传统男性”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在《男性的衰落》中,伦敦艺术大学校长格雷森·佩里从自身经历出发,反思传统男子气概的弊端及成因,探索身处新时代的男人应如何改变,才能让自己变得幸福圆满,让世界变得更好。
*****************************************
◇男子气概是什么?如何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一部在英国引起全民讨论的话题之作,《泰晤士报》《卫报》《纽约时报》《GQ》《Vogue》等全球各大媒体一致推荐
◇家暴受害者、异装癖和“标准男性”的自述——
伦敦艺术大学校长、当代视觉艺术大奖“特纳奖”得主格雷森·佩里讲述亲身经历,反思现代社会性别构建,呼吁男性做出改变。
◇你一定能在本书中发现许多人的影子——
“路怒族”,肌肉男,不愿袒露脆弱的硬汉,不接受变化的顽固派……所有人都该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样的男性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
我受过男性个体的折磨,也遭遇过男性性别本身带来的束缚。我是一个男性,学会了同情自己,也希望能同情众多男性。我带着好意写下这本书,希望男人能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取得成功。
——格雷森·佩里
格雷森·佩里在英国掀起了有关男子气概的对话。
——BBC第4电台
谁能比格雷森·佩里更深入地研究传统男性……既是回忆录也是自我宣言。
——《星期日泰晤士报》
对男人的一记警钟,警告他们要在毁灭世界之前平复情绪。
——GQ
一位善辩诙谐的导游,带领我们游览名为男子气概的游乐屋……他是该岗位之最佳人选!
——《纽约时报》
对我们的偏见、喜好和弱点做出的最友善的解剖之一……一位一针见血的优秀社会评论家。
——《独立报》
他说出了我们希望自己早点想到的东西,问出了我们想问的问题。
——《每日电讯报》
精彩绝伦!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英国作家,《岛》作者)
2021年3月1日 已读
书里写的都是我想对我爸说的话,但是我知道说了也就和朝天空放了两个屁一样。以及对于我这个自认为很女性主义的男的来说书里的某几句话还是打了我两巴掌😅
经济学原理(第4版)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格里高里·曼昆 译者: 梁小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8
《微观经济学》的英文原版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六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而前三版的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也一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
在继续保持得理清晰、易于理解的写作风格基础上,曼昆教授在第4版中对全书36章都做了精心修订;同时也更新了大部分“新闻摘录”、“案例研究”和“参考资料”;此外,为帮助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讲解,第4版还极大地丰富了教辅资源。
为方便读者根据课程安排灵活选用,本书第4版中译本分微观经济学分册和宏观经济学分册出版。
2021年2月24日 已读
受选修课老师影响断断续续历时四个月终于读完了!非常通俗易懂,作者语重心长的解释甚至让你从来不用往前翻,让我得以扒开门缝在经济学上一撇。(微观那本看完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8.1 (38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1
他以文字名满全球。
他的“蓝调”令万千人神迷忧伤。
文字是他的符号,“跑者蓝调”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他第一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故事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
2021年1月24日 已读
大半夜不睡觉听自律的春上村树这可有点儿矛盾以及似乎我不适合听书
睡不着 豆瓣
8.7 (63 个评分) 作者: Tango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除了音乐和文字,还有什么能让你感到轻松喜悦,嘴角上扬的?
新浪微博红人TANGO三年来夜夜一幅幽默画,陪伴无数睡不着的人度过无眠之夜。
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坚持,让人在看懂之后会心一笑,成为粉丝每晚必看的治愈源泉。
轻松、温暖、无厘头的奇思妙想,帮你重新发现藏在每个角落的欢乐。
其实,活着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睡不着》作者系微博漫画红人、深夜治愈大师Tango三年心血之作,万千粉丝每晚必看的欢乐源泉。轻松、温暖、无厘头的奇思妙想,带来无限充满乐趣的想象空间,看懂后你一定能会心一笑,发现藏在每个角落的快乐。
成人版《一千零一夜》,都市人解压必需品。
2021年1月24日 已读
好多年前买的,今天才看完,巧妙又有点治愈(但也有的比较sad
活下去的理由 豆瓣
Reasons to Stay Alive
7.7 (92 个评分) 作者: [英] 马特·海格 译者: 赵燕飞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1
新锐小说家马特·海格以文学手法剖白自身心理困境
再现一段克服绝望、走出抑郁的生命之旅
...................
※编辑推荐※
☆畅销全球33个国家,英国报业巨头《星期日泰晤士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No.1,连续46周稳居英国图书畅销榜前10名,英国最大连 锁书店水石书店年度选书,入选《娱乐周刊》2016年必读书目。
☆ BBC、《纽约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电讯报》《观察家报》《赫芬顿邮报》等五十余家知名媒体争相报道,珍妮特•温特森、尼尔•盖曼、S·J·沃森、乔安妮·哈里斯等知名作家击节赞赏。
☆作者马特·海格曾站在悬崖边企图自杀,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在这本书中,他以惊人的准确度再现了与抑郁相伴的种种亲身感受。但这本书非关死亡,而是关于如何在失去一切之后绝地逆转,度过人生的艰难时期;如何在走出困境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更用力地去爱,去生活,去感知生命。
...................
※内容简介※
24岁时,作者马特·海格不幸被命运选中,成为抑郁症患者。本书讲述了这个并不比任何人坚强的年轻人,一点一滴克服精神上的极度痛苦,从绝望中活下来的故事。
在《活下去的理由》中,马特一面以文学手法精确再现那些不被理解、无法言说又撕心裂肺的精神痛苦,代抑郁症患者发出那些不曾被世界听到的呼喊;一面又用举重若轻的笔调,讲述他在爱的陪伴下一次次击退黑暗的经历,向读者分享了一场绝望与希望并存、黑暗和温暖交织的生命之旅。
著名演员乔安娜·林莉称这本书“甚至能救活几条人命”,亚马逊读者称“想把这本书拿给所有人看,因为它说出了自己无法表达的心声”。
...................
※ 媒体推荐※
《活下去的理由》不是那种普遍意义上的自助书,它反映了个体生命对危机的应对方式,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创造性。这本书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卫报》(The Guardian)
看着这个年轻的生命被抑郁症消耗,本该是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这本书却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温柔抚慰。
——《星期日邮报》(Sunday Mail)
一个关于作者是怎样从抑郁和自杀阴影中回归的温暖故事,在绝望的时候,它能给你带来安慰。
——《新政治家周刊》(New Statesman)
这本书不仅对抑郁者有用,还能帮助抑郁者的父母、伴侣、朋友了解所爱之人正在经历什么。它是希望的灯塔。
——stylist杂志
这里没有心理呓语,只有海格非常真实、接地气,充满智慧的叙述。书中很多句子都能引发联想,让你想把他们摘抄下来。
——《女性健康》(Women’s Health)
...................
※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绝妙的书,那些为抑郁症所苦的人,身边有人受抑郁症折磨的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都应该读一读。
——S·J·沃森(S·J·Watson),畅销小说《别相信任何人》作者
把难以启齿的敏感话题从黑暗中解放出来,并照以光亮。
——麦克·帕林(Michael Palin),英国喜剧演员
我无法用言语表达这本书中蕴藏着多么大的救赎力量。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作者给了我一个温暖的拥抱,他仿佛在对我说:“我保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亚马逊读者
终于有一本关于抑郁症的书真的有用了!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一定会不停地点头,同意作者所说的一切。这里没有心理学家们隔岸观火般的治疗方案,只是在讲述马特·海格与恐怖的黑狗相伴同行的真实经历。它让我流泪,也让我欢笑,我为马特走出抑郁的那些瞬间而欢欣雀跃。
——goodreads读者
2021年1月17日 已读 心会破碎,但却破碎地活着。头脑中出现悲伤的念头并不等于我是一个悲伤的人,我可以穿越暴风雨,感受狂风暴雨,但我知道我不是狂风。以及我也会在黑夜中紧紧抓住信念,过了12月21日,白天就会越来越长。
及格家宣言 豆瓣
The Underachiever's Manifesto
6.7 (49 个评分) 作者: [美]雷·本内特 译者: 周安迪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9
降低期望。
如果你周围没有一个人觉得你在浪费才华,
那你需要反省一下。
减小火力。
这本幽默但正确的智慧小书将像你证明通向快愉快工作,幸福家庭,理想爱情,健康饮食等等的大门是平庸。
拥抱平庸带来的愉悦,采用这些简单的技巧,
用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你是不是感觉已经好了不少?
还好其实还挺好的。
2021年1月13日 已读
放平心态,it‘s ok to be underachieve and screw you perfectionism
高敏感者的安全感 豆瓣
作者: 威廉姆·布鲁姆 译者: 吕红丽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 - 6
安全感是我们实现健康生活、获取成功的基础。我们的身体、思想和这世界无处不在的能量里都藏有它的秘密。在这里,英国全民心灵教育专家威廉姆•布鲁姆博士从安全感的本质、影响安全感的因素、获取安全感的方法及如何实践等方面对高敏感者的安全感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说。具体技巧如下:
★管理好促进安全感和恐惧感产生的荷尔蒙;
★在心中积蓄正面情绪以备不时之需;
★不管周围环境多么艰难,都要追求生活中美好的部分;
★给自己打气,并充满侠义之心;
★正视自己不喜欢的事物;
★当感觉到自己被挑衅时,保持冷静和坚强;
★别把任何事情看得太重;
★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气场,让周围的人感觉受到鼓舞。
2021年1月4日 已读
又和金波在言几又看书了。又是车轱辘话凑字数之作,几十页就能说清楚的废了二百多页的话。本身作者就有点故弄玄虚,翻译重新起个名字添上敏感二字就把10年出版过的拿出来骗钱。能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相当有限。
蘇える変態 豆瓣
作者: 星野 源 マガジンハウス 2014 - 5
2020年12月7日 已读
十分喜欢!在自习休息的间歇看完,原来地狱为啥恶mv是动漫是因为要做手术🥺回宿舍路上赶紧点开它和ギャグ!今年源听得少真是ごめん!
异见时刻 豆瓣
Notorious RBG: The Life and Times of Ruth Bader Ginsburg
8.2 (93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琳·卡蒙(Irin Carmon) / [美] 莎娜·卡尼兹尼克(Shana Knizhnik) 译者: 骆伟倩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9
《异见时刻》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九人”之一)金斯伯格的图文传记。
鲁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于1993年由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为大法官。是继桑德拉·戴·欧康纳之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亦是目前唯一一位犹太女性大法官。鲁思·金 斯伯格的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的争取、维护与保障。
“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Notorious R.B.G.)是粉丝们对这位女大法官的爱称,模仿的是美国著名说唱歌手克里斯托弗·华莱士(Christopher Wallace)的别称。
书中内容一部分是传记,一部分是画集,还有一部分是金斯伯格的案件记录。通过穿插采访、插图、网络热词等素材,对金斯伯格的一生进行了精彩回溯。
本书获得《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杰弗里·图宾、知名法政译者何帆推荐,《纽约时报》畅销书,获得《波士顿环球报》《时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等书评推荐。
——————
“金斯伯格大法官之伟大,与性别标签和女权立场无关,也与自由、保守之争无涉。她的人生,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也有金石可镂的坚持,始终贯穿着正直、顽强、善良、敬业等人类美好品质。如果您对生命真谛或法律精神抱有困惑,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何帆,《大法官说了算》作者、《批评官员的尺度》《九人》译者
“轻松、有趣、令人深思的法官生涯记录,解释了为什么新一代如此拥戴金斯伯格。”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
“卡蒙和卡尼兹尼克对金斯伯格的法律生涯进行了有力的描写,尤其是她的标志性异见时刻……凭借着她强烈的诚实、坚定的真实以及天生的时尚感(那些颈饰),金斯伯格作为一位文化偶像,值得拥有自己的庞大粉丝群。”
——凯特·塔特尔,《波士顿环球报》
“这本严谨的书为金斯伯格挑战性别成见的开创性案件提供了新的视角。”
——路易斯·梅尔林,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副法律主任
“如果你喜欢金斯伯格,本书作者会让你爱上她,金斯伯格不仅仅是一个女权主义英雄,更是一个真正的人。”
——米歇尔·鲁伊斯,《时尚》
“一个谦逊、好学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这本书可能写得比较好玩,但是值得去认真阅读。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好故事和赞誉的最好范例,很难不为之动容。”
——詹妮弗·西尼尔,《纽约时报》
“这本有趣又认真严谨的书为了解我们时代最为重要的民权人物之一带来了新启示。这是流行文化和严肃学术的融合。我打算送给我的两个女儿一本。”
——吉尔伯特·金,普利策奖得主
多么精彩的书啊:带批注的案例!迷人的照片!为什么她喜欢整晚写作!作为律师打赢的一连串大案,以及她如何选择这些案件!她如何让比尔·克林顿哭泣!我以为我了解金斯伯格,事实上我错了。一本了解这位卓越的法学家的伟大读本,完全可以大笑着读完。
——雷切尔·玛多(知名美国政治新闻女主播)
2020年11月17日 已读
虽然有些wikipedia的味儿但还是比读完又跑去看了一遍的纪录片详实,读到了很多困境下斗争的细节和夫妇甜蜜的好玩瞬间,看来RBG的余波得在我脑海里盘旋几天了。务实、严谨、温文尔雅从不被愤怒占领大脑高地的学习/工作狂RBG大概我辈只能仰望。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豆瓣
What Does It All Mean?
7.8 (3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托马斯·内格尔 译者: 宝树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 - 2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在美国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齐名,是哲学入门的必读书目,已被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版。在这本小书中,当代西方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内格尔用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静的洞察力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思考的真正旨趣。他告诉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希望你对生活的审视,就从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开始。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的目的不是要给出答案——即使我本人认为正确的答案——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易的方式把你引向哲学问题。与其先学上一大堆哲学理论,不如首先对这些理论所要尝试解答的问题产生困惑:
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
我们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
身体与心灵的关系是怎样的?
词语的意义何在?
我们有自由意志吗?
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
什么样的不平等是不公正的?
死亡是否意味着终点?
生活的意义何在?
2020年11月12日 已读
好多夜里的睡不着都被讨论到了,讨论的范围也比我自己独自钻牛角尖来得广,突然觉得平静了许多。对于出生之前所缺席的漫长岁月我们安之若素,那么对于我们死之后就不复存在,又有什么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