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变形记 豆瓣
8.6 (174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叶廷芳 / 赵登荣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 - 4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 [5] 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2025年7月29日 已读
一百年前就有如此现代的异化和孤独。
文学
第七天 豆瓣
作者: 余华 新星出版社 2023 - 1
★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说
一个灵魂用七天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
一个叫杨飞的人死去了,但他的灵魂似乎还没走远。他循着大雾弥漫的记忆之路前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灵魂:
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他们曾无所顾忌地相爱又被命运分开;
他遇到了住在他隔壁的年轻情侣,他们的希望和失望曾透过出租屋单薄的墙壁滑入他的梦乡;
他遇到了报纸上的一对名人,他们生前不共戴天,死后却快乐地结伴下棋;
最终,他遇到了失踪多年的养父,终于明白了他当年不辞而别的原因……
《第七天》是余华的第五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绝望和温暖交织的作品,“勇敢而不偏狭,幽默而不乏庄重”。孤独的灵魂相遇后,彼此诉说,他们的声音交织成一片故事的森林,终于不再孤独。
“我们围坐在篝火旁,宽广的沉默里暗暗涌动千言万语,那是很多的卑微人生在自我诉说。”
“我们坐在静默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只是为了感受我们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像是一棵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2025年7月29日 已读
余华在《余华文学课:九岁的委屈和九十岁的委屈》宣传的第一个作品是自己出的《第七天》,我便找来看看;我一直对中国的言论自由程度很不满,日本能出《黑箱》,韩国能出《N号房追踪记》,而中国人连铁链女到底叫什么,去哪了都很难知道,更别说能有谁来出书介绍来龙去脉了。还好中国能有余华出这样的书,纪念种种由于社会不公而死无葬身之地的死难者,通过在书中记忆他们,给他们在死后安息的机会;不过据说其实余华写作功力退步了,写作主题好是好,但功力不如过去的自己,也不如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我吃了一惊,我阅历也浅,有空时先读读《活着》吧。
文学
苗师傅文学人生课 豆瓣
作者: 苗炜 2022 - 11
人们在清醒时,更需要白日梦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理解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怪人吗?是因为不存在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要珍惜当下吗?……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许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有关童年、婚姻、女性生活、日常的诗意、烟与酒、工作与消费主义、远离尘嚣的生活可能……
.
以“文学体验”为纲,苗师傅开启了一场读者与读者间关于阅读体验的真诚交流。借由文学和影视作品,他讨论的依然是那些没有确切答案的人生难题:孩子,婚姻和家庭生活,消费主义,“不能宣之于口”的欲望,五官对自然的感受能力,人生中“咸鱼般”的静置状态,人的恶意以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等等。
由主题而论及作品,他在自己读过的上百部图书和电影间跳转勾连,分享给你的,不只是一己私人的阅读感受、一颗被好作品触动而摇荡的心,更是那些人间清醒、温暖灵魂的共通体验。
.
三联中读高人气课程,超10万人感动收听!
不掉书袋,不抖机灵,踏踏实实地把人讲哭了!
《蝇王》《香水》《厨房》《魔山》《双城记》《局外人》《罪与罚》《洛丽塔》《铁皮鼓》《尤利西斯》《八月之光》《瓦尔登湖》《等待戈多》《包法利夫人》《米德尔马契》《傲慢与偏见》《太阳照常升起》《蒂凡尼的早餐》《一间自己的房间》《道林·格雷的画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
2025年6月7日 想读 在书集上买的,或许是优秀的文学入坑书。
文学
西游记 豆瓣
8.9 (34 个评分) 作者: 吴承恩 岳麓书社 1994 - 4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进行了潮弄。这是这部演述超人间故事的神魔小说最突出、最优异的品质,也是它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的最根本的所在。
《西游记》的主旨就是在于政治批判,那就和小说的形象和意蕴不符了。对现实政治的讽刺顶多只是这部神魔小说的附带性的内容,是信手拈来之笔,是讽喻世态人情中的涉笔成趣。一部小说如果不包含丰富的、多元的、在众多棱面上映射出众多意象的内涵,就不成其为多姿多采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不会万古长新。
2025年5月16日 已读
经典不意味着好玩,它和堂吉诃德一样是早期小说,比不过像是大仲马《基督山伯爵》这样成熟的现代通俗小说,怕是只适合还没来得及被现代文学惯坏的青少年读了;我很吃惊地发现原来西天取经队伍有毒,没有羁绊,只有利益交换和胁迫;三打白骨精里猪八戒就是在中伤孙悟空,不可接受;个个神仙和妖怪暴力十足,杀人不眨眼;也有女性为贞节而自尽的厌女情节;我刚读到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就不想再读下去了;不过《西游记的八十一问》解说可以证实西游记是语言,民俗,宗教上的大宝藏,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但文本太长了我挖不动。
文学
西游记的八十一问 1 豆瓣
作者: 李天飞 作家出版社 2023 - 5
2025年5月1日 已读
最近开玩《黑神话:悟空》,发现我看不懂剧情,便开始读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名扬天下的《西游记》了,发现没想象中的好看,于是又开始试图找解读来读,可惜杨照没解读,他倒是居然和梁文道一起合作卖课了,最后发现这本好书。

收获很大,像是西游记甚至可能不是吴承恩一人写成的,而是长达几年百年的多人创作,也缝合了很多民间故事。所以可以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和西天取经的孙行者基本不是同一个人,原著也不讲究宗教斗争,毕竟全看民间的喜好,宗教串门也是常有的事,比如耶稣变成罗汉你敢信。齐天大圣讲究一个本心,唐太宗被勾魂反映了民间公义诉诸地府的美好愿望,如来佛祖原来是以慈悲情怀教化齐天大圣的,如此等等。
文学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豆瓣 Goodreads
7.6 (35 个评分) 作者: [意] 亚历(Alessandro Ceschi) 文汇出版社 2024 - 7
从罗马搬到北京,从零开始学中文,重新做学生。有时失业,有时居无定所,在不稳定中流动。

在北京电影学院,跟宿管阿姨学怎么切菜;靠白酒和翻译软件交朋友,用蹩脚的普通话录播客;在国产片剧组,见证外籍群演之间为了一句台词的激烈竞争;在广州拍广告,开工前喝早茶,杀青时喝断片;在上海,把客厅当成写作沙龙,创造一个临时的家;困在海南的夏天,和偶遇的豆瓣网友一起看云。

写这本书是为了讲我的故事,或者说,为了搞懂我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这不是政治学论文,也不是社会学调查,写的是我的生活,我和这片土地的复杂相处。
2025年3月21日 已读
和亚华语人跨时空同步完毕!体验到了他人不一样的人生;最喜欢群演这故事;种族主义者真不分国家。
文学
文學關鍵詞100:給入門者的通關祕笈 (電子書) 博客來
作者: 呂珮綾 大塊文化 2024 - 12


  ◎ 為初入門文學讀者或有志創作者所寫的文學概念與專業術語詞彙介紹。

  ◎ 以新手讀者與創作者的需求優先,轉化100個常用的文學詞彙,用每則千餘字的言簡意賅入門引介,將它們從「路障」變成「繩梯」,讓人們能暢快探訪文學殿堂。

  ◎ 由年輕寫作者共同編寫,像是學長姊帶帶領入門,最知道新人哪裡會搞不懂,哪裡會需要出手扶一把。

  走入歧路花園,你需要一份地圖
  由六位青年作家與文學研究者組隊,共同撰寫一本適合入門者的關鍵詞詞典,讓年輕的文學閱讀者與創作入門者,有貼近的語彙及案例來認識文學基礎知識。

  本書的作者群透過營運書店、帶領文學營隊、組織工作坊與社團及展覽等活動,與各年齡層文學愛好者接觸的經驗中發現,許多文學入門者的困惑與煩惱相當接近:缺乏入門的管道,以及因爲用語的隔閡而在遇到困難時滯礙不前。

  透過自身的教學、創作、研究經驗彙整討論,作者群以台灣的社會環境與經驗作為切入點,選擇用「關鍵詞」的形式出發,釐清常見的名詞混淆,弭平創作與閱讀的對話門檻,成為一份「既能涵養,亦能使用」的新手指南。帶領有志於深入理解文學知識的文學愛好者與一般閱讀大眾,深入淺出地增進文學素養與閱讀技巧,對於想進一步創作的入門者,也是基礎技術的奠基良方。

  一・以直述句提供明確的定義(是什麼)與區分(不是什麼),避免越讀越糊塗。
  二・簡要勾勒歷史脈絡,適度提及經典的作家、作品與學者。
  三・盡量以台灣文學或當代流行文本為例,使理論概念能落實到文本裡。

名人推薦

  何玟珒|作家
  宋文郁|作家
  林新惠|小說家・文學研究者
  曹馭博|作家
  蕭詒徽|寫作者・自由編輯
  鍾旻瑞|作家
  ————推薦

2025年2月6日 已读
此刻我的大脑!塞满了文学关键词……现在我也能在文学上略头头是道了;对其他媒介的批评也大有裨益。
文学
骆驼祥子 豆瓣 Goodreads
骆驼祥子 [Luòtuó xiángzi]
8.2 (8 个评分) 作者: 老舍 译者: 李明生 选题策划 / 王海波 责任编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6
《骆驼祥子(增订版)》作者老舍先生虽然是一个幽默大师,但《骆驼祥子》却是一个悲剧作品。作家没有刻意幽默,而是摹写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走着下坡路,从祥子、虎妞、小福子、二强子、老马祖孙,到曾经威扬一时的刘四爷,都在走向绝望、暗淡。由这些人物的悲剧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大悲剧。《骆驼祥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浓郁的古都风情,市井气息。老舍以北京为背景的作品都有这样的特点,《骆驼祥子》偏重下层劳动者的生活场景,尤其是车夫的圈子,大杂院的生活。这些京腔京韵的北京风情为本书增加了不可代替的艺术魅力。在我国现代诸多知名作家里,像老舍先生这样以平民出身而跻身文坛是为数不多的,而始终保持平民品格,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者,唯老舍先生一人。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后来写作时所用的笔名。他生逢末世,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夹攻下已成残灯末庙,气息奄奄。在他还不满两岁时,父亲就在与八国联军的巷战中阵亡。全家靠母亲替人缝补洗衣作杂工维持艰难的生活,佐饭的“菜”,经常是盐拌小葱或腌白菜帮子,每逢下雨还要坐到天亮以防屋塌。这样的生活使老舍幼年早熟;母亲的勤俭和坚毅,给了他最初的“生命的教育”。老舍是在旧北京的大杂院中长大的,从小接触的是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人力车夫、旧艺人、巡警等下层平民,他们的生活状况、人生态度,他们喜好的娱乐形式,都不都对老舍产生了最原始的影响,奠定了他创作的生活基础和平民化的艺术审美倾向。可那时的老舍没有想到日后会走上创作的路。困交不起学费,他考上了免费膳宿的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作小学校长,敬业尽职,不断被提升。就在这时五四运动爆发了。老舍曾非常激动地回忆五四对他的震撼:“‘五四’运动给我一双新眼睛”;“‘五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他放弃了原来的生活道路,辞去待遇优厚的职位,1924年赴英国伦敦任教,在异国开始了文学创作,回国后逐步确立了以文学为终生职业的思想。从1925年他写第一部作品《老张的哲学》起,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下了800万字的作品,留下了《二马》、《离婚》、《骆驼祥子》、《断魂枪》、《月牙儿》、《四世同堂》、《茶馆》等许多传世名作,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语言艺术大师。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十几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了解和喜爱。《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1936年在青岛写成。老舍从开始创作起,一直是以教书为正职,以写作为副业。到了1936年夏,他辞去山东大学的教职,专心从事写作,用他自己的话说,“《骆驼祥子》是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但作品最初的创作诱困却是很偶然的,那是山东大学的一位朋友来老舍家聊天,随便谈起他在北京时曾用过一个车夫,那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终还是受穷。老舍当时就敏感地意识到“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那个朋友紧接着又说了另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走,又伺机逃出,还偷偷牵回了三匹骆驼。这简单的叙述引起了老舍非常的兴趣,从春到夏,他入迷地搜集资料,构思情节,他还写信给齐铁恨先生打听骆驼的生活习惯。老舍虽身在齐鲁,但自幼所见旧北京下层社会的生活画面活跃在他脑中,给了他灵感和生活背景,一部以人力车夫祥子为中心交织着北京穷苦社会世俗风情的作品很自然地构思完成了。他自己非常满意这部作品,比作是“谭叫天唱《定军山》”。
2025年1月31日 已读
从小就如雷贯耳的文学名著,印象中它描写底层人物;确实是我见过最悲惨的人物塑造了,想了下在那年代也没什么好办法,提高生产力果然才是硬道理;话说老舍是汉化得很彻底的满族作家。
文学 老舍
大典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9 (16 个评分) 作者: 王力雄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12
密不透風的紅色帝國,黨慶大典前夕,沒人料到一場改變歷史的風暴即將來臨
◎ 網路監控大進化的《一九八四》,極權統治新時代的經典!
◎ 《黃禍》作者王力雄最新政治驚悚小說,以中國目前政治的現實為基底來縱其想像,在緊張情節中帶有現世的提醒。
◎ 極權者的完美統治,網路大數據做到了!但越嚴密的極權監控,越可能被反噬。最小的縫隙,會造成最大的潰堤。
◎ 身處龐大強國身側的台灣,任何局勢變化都影響我們的生活,政治小說是帶領台灣讀者了解中國複雜政治運作的捷徑。
◎ 王丹、王德威、余杰、彭文正、難攻博士 推薦
為了辦好黨慶典禮和世界博覽會以彰顯政績,籌備兩個大典成了目前黨政運作的核心,所有人莫不想透過籌辦這兩個大典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國家安全委員會裡的一個組員,為求被上級注意以利晉升,將流感疫情警告提高,上層也藉著防疫運動來整肅對手。此舉引來世界衛生組織介入調查,證實並無異樣的病毒變異。在這風波裡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蘇主任表面上防疫有功,但實際上被各方人馬圍剿,連主席也開始疏遠他。蘇主任知道自己將在大典後被當作代罪羔羊,為求生路,決定用以往監控人民的高科技網路技術,暗中默許心腹人馬來進行秘密計畫,以求自己能在政治風波中脫身,並更上層樓⋯⋯
《大典》情節極度緊湊,設想精妙又可信,在複雜的政治組織結構裡面看到縫隙,而且是一動足以震撼全球的縫隙。書中沒有梟雄出場,沒有集團謀劃,沒有軍隊倒戈,沒有大廈將崩的跡象,只有一個想自保的官僚,一個有野心的商人,一個邊疆小警察,加上一個政治白痴工程師,便可能讓龐大的專制機器土崩瓦解。
專制權力擁有最強大的科技,以前專制者做不到的,今天的專制者能做到;以前的反抗者能做到的,今天已經做不到。《大典》以今日中國的現實狀況為開端,推演當極權統治日益嚴密,挑戰力量不斷式微,專制似乎日久天長,看不到任何變化可能時,卻被幾個自我盤算的小角色掀翻。看似嚴密堅固的帝國,卻可能脆弱得不堪精算後的一擊。
2025年1月24日 已读
非常优秀的敌托邦小说,难得一见地基于现代中国背景,而且惊人地提前至少两年预见了疫情和网格化管理,以及铁链女八孩丑闻;作者王力雄虽然是五十后,但却非常熟悉现代科技,并探讨科技如何为专制助纣为虐,像是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管制等等,虽然有个技术的出现即可删除记忆过于不合理;深入描写了中国政治运作的机制,以及边境的民族冲突,民主化假想充满戏剧且有新意;王力雄还在后序里提出了民主也要发展科技以反制专制,甚至还想出了两种技术并已申请美国专利,很了不起,虽然我自己对人性比较悲观。
文学 王力雄
长安的荔枝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7.8 (280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10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城的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个任务:要在贵妃诞日之前,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2024年11月14日 已读
杨照提出历史界有「微历史」这研究方向,大仲马金庸则能把历史写成小说,马伯庸大笔一挥,合体!微历史小说爆诞,七万字,十一天写作。见微知著,唐太宗给行政机关出了一道难题:从岭南运荔枝到长安来,以搏贵纪一笑。显然以古代的物流科技水平无异于天方夜谭,倒霉小官李善德被迫背这大锅,采取了多重保鲜方法,和动用朝廷上下资源以确保物流,经历千辛万苦,最终绝处逢生,期间更是民不聊生。

这书历史背景和《刺客信条・王朝》高同步,看杨国忠和高力士再次出镜,这回充满了压倒性的权势地位。杨国忠说只有弱者才会走流程,所以我才和君主制不共戴天,岳飞精忠报国和颜家满门忠烈都没有意义,自然也不算我的民族英雄。
历史 文学 马伯庸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 豆瓣
作者: 楊照 本事出版 2022 - 9
這本書終於讓我讀懂了《百年孤寂》!
國內專為馬奎斯作品量身打造的解讀專著,
給了我們重讀/初讀《百年孤寂》的理由。
《百年孤寂》是一本奇書,裡面有許多美麗卻難懂的隱喻。
閱讀賈西亞‧馬奎斯,就像走進一座迷宮,
沿途的路標和風景讓人目眩神迷,大歎滿足,卻往往不知該怎麼出去。
迷宮中有許多讓你停下、轉彎,或者原地打轉的機關,
都是賈西亞‧馬奎斯埋下的伏筆與提示。
楊照拿著線頭,帶領我們走進馬奎斯團團圍繞的迷宮。
藉著講述南美洲內戰和政治背景、馬奎斯獨特的童年養成,
福克納如何影響了馬奎斯的創作,馬奎斯擔任記者時觀察到的各地荒謬民情……
楊照不厭其煩,將所有繁複的線索一一收集,耙梳,引證,
指出馬奎斯這部悲觀的命運之書,不僅是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也是一則南美歷史的隱喻。
如果說《百年孤寂》是一部奇書,本書便是解讀此書不可或缺的鑰匙。
為《百年孤寂》提供了入口, 深入耙梳了馬奎斯的養成背景,
以及拉丁美洲一世紀的命運,搭起閱讀《百年孤寂》的橋梁。
◎ 關於賈西亞‧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這塊土地的命運無法改變。這群人的結局已被決定。
但有個小說家寫了這麼一部悲觀的奇書,
為我們在黑暗中開啟了一絲希望。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他的《百年孤寂》是魔幻寫實主義的最佳代表,
為二十世紀文學投下最強烈震撼的奇書。
智利詩人聶魯達盛讚:
《百年孤寂》是「繼賽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之後最偉大的西班牙文作品」。
作家莫言、韓少功、平路、李昂、張大春、朱天心、林燿德、郝譽翔、駱以軍等,皆是其熱情的讀者
賈西亞‧馬奎斯在這部小說中,寫出了一個活人與死人並存的世界,
藉由邦迪亞家族的興衰,反映了哥倫比亞百年以來的紛擾歷史。
誠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小說並非完全虛構,一切皆有事實作為基礎,
《百年孤寂》不但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縮影,表現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具體處境,
他筆下所描寫的孤寂與徒勞,更深刻地觸及了我們的人生狀態。
2024年11月2日 在读 十五多年前,我曾经在百度贴吧看到「X来自未来」自称来自未来,并成功预测了一些比赛结果。我当时十分恍惚,怀疑世界的运行是不是出了差错,很奇怪世界上的大人物为什么没有关注到这个未来人。现在想来他只不过是运气好,押中概率为八分之一的结果罢了。不过多亏了这经历,我还依稀记得我在被理性与科学全面祛魅且禁锢之前,世界有多么不确定。

杨照指出,Márquez 本人则就很长时间一直生活在这种不确定的世界里。他并非想象,而是基于无法预测且千奇百怪的生活经历写出了百年孤独:世界起源于祖辈的开拓,偶尔有外来的 Gispy 来兜售神奇事物;不知不觉之间,家族繁衍了几代,进入国家垄断暴力与政治和商品全球化的时代,部分家族成员莫名其妙地卷入战争,人死了也未必不会复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现实魔幻主义,不同于世界规则十分明确的科幻或奇幻。
文学 杨照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豆瓣
9.3 (12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居伊·德·莫泊桑 译者: 木炜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 - 4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文学大师,以340余篇的创作量和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被全世界读者公认为“短篇小说之王”,与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本书精华收录莫泊桑25篇短篇小说经典代表作,所有著名代表作均包含其中,分为普法战争、悲喜职员、乡村轶事、爱与情欲、怪诞故事五个篇章,既囊括如必读经典名篇《羊脂球》、中学语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外书推荐必读《项链》,也收录让人笑出眼泪的乡村故事《图瓦》、控诉残暴战争的名篇《两个朋友》、文字唯美的《月光》、讲述如泣如诉爱情悲剧的《修软垫椅的女人》等。
「特别附录」莫泊桑晚期在精神疯癫状态中离奇创作的奇幻文学杰作《奥尔拉》
2020年6月10日 已读
中学时代经常看到《羊脂球》,没想到是令人动容的社会欺凌故事;《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也值得一读,前者短短描述了亲情被金钱异化而导致的冷漠,后者以一件小事改变人生幅度之最。其实感觉一半短篇小说读起来没有知乎故事会的精彩,文学价值大概在于描述百姓生活的开创性吧,不过还能看到十九世纪就有碰瓷,荡妇羞辱,阶级差距也算略意外之获。
文学
东言西语 豆瓣 豆瓣 Goodreads
7.8 (66 个评分) 作者: 郑子宁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20 - 4
★编辑推荐
◎普通话与汉语拼音是怎么来的?它们合理吗?
——从南系官话到普通话:国语是如何统一的?
——汉语拼音为什么不好用?
——“抗日神剧”里,日军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怪?
◎如何科学打脸地图炮
——粤语真的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吗?
——台湾腔为什么这么“娘”?
——北京话是满人从东北带过来的吗?
◎你深入考虑过你名字中的奥妙吗?
——李王张刘陈为什么称霸中国姓氏?
——为什么uncle和cou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
——中国姓氏势力分布地图
◎古人到底是怎么说话的?来一场影音现场式的逼真穿越
——古诗怎么读才科学?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南方多江,北方多河?
破解方言与古汉语的密码万花筒
化我们的方言为武器
打脸所有的地域歧视
捍卫你我昂起头颅讲家乡话的权利
以古人的声音为羽翼
踏上真正的穿越之旅
发掘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传统记忆
这里隐藏着一个更本真的中国
◎封面展开即是一张意想不到的民国语言小报。
除了把玩、收藏、炫巧,请勿忘记它还有重要功用——
用古汉语与方言,反击地图炮优越感,告诉他们,我们是方言党!
◎号外号外,寻人启事!
赵元任精通各地方言,每每“口技旅行全国”,郑子宁寻迹古代语音,竟还 “口技穿越时空”——你能找着郑子宁旅行到什么地方,穿越到哪朝哪代了吗?
★名人推荐
全球化浪潮下,今天语言消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所有民族,都有无尽的记忆与传统因之渐渐被我们忘却。语言就如生物基因一样,储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但却长期被人目作“绝学”。这本书化所谓“绝学”为人人可懂、妙趣横生的故事,引领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另一个更本真的世界。
——历史语言学家 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潘悟云
人人都会说话,所以关于语言文字,人人都喜欢说上两句,可惜即使是专家,也很少能把自己的专门以外的常识说清楚。郑子宁费心搜罗来了各方面“专家的常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谈资。
——汉藏语学者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员 龚勋
当今中国流传着诸多关于古代汉语与汉语方言的说法,比如粤语更接近古代汉语、普通话其实是满语蒙古语的产物并非汉语之类的,言之凿凿,流毒甚广。虽然有人拨乱反正,无奈声音太小,效果不大。郑子宁这本书以轻松的语调清楚揭露了这些说法的错误(基于其上的一系列结论也就不攻自破了),向读者展示了真正的语言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如何引人入胜、激动人心。但凡对语言感兴趣,不管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懂多种语言/方言的老江湖,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伊朗学学者 哈佛大学伊朗学博士 张湛
★内容简介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
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绝学”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2021年11月13日 已读
语言,真是博大精深,总是在变。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十三号一刷;二〇二五年一月四号二刷;满篇语言豆知识,讲的不只汉语,串起的历史文化还挺多,不过我感兴趣的内容也就一半多;所谓标准通用语,其实是中央集权政府所在地的语言,小国也会向大国看齐,譬如新加坡也跟着简体中文的改革;口音也和阶级紧密相关,现在一些民主国家的精英反而努力向平民的口音靠拢;语音变幻莫测,是常态,甚至所谓标准通用语发源地的居民口音也会变得不再符合标准;地名能很顽强地保留着当地方言的痕迹;颜色和方位紧密相关,绝了。
文学
語言癌不癌? 豆瓣
作者: 何萬順主編 聯經
王品服務生:「現在讓我為您做一個上菜的動作」!
阿基師說:「有做一個擁抱的動作,也做到了嘴對嘴的動作」!
你聽過這種說法嗎?
你上台報告時,說了多少次「其實」、「然後」?
這樣的中文到底正不正確?
這種說話現象媒體廣泛稱之為「語言癌」。
不過這樣的語言到底「癌不癌」?
這樣的語言從何而來?
現在就讓語言學家來告訴你!
語言會生病嗎?病了可以治療嗎?
本書由六位語言學界知名教授解讀所謂語言癌的現象,精采分析現代語言的問題,讓你對語言生成的背景更加認識,一窺語言的奧秘!
2021年11月27日 已读
详见长评。
2021年11月27日 评论 读这书令我变得更加宽容语言癌 - 「我做了一个抱她的动作。」这个欧化到不行的句子在台湾火了,我远在大陆都听说过。当时我对这语言癌嗤之以鼻,毕竟我不会花时间多写十三个字做一个对这个语言癌嗤之以鼻的动作。更久以前,我非常推崇 BYVoid 分享过的 《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余光中先生所著。于是平时也非常注意避免写出过于欧化的中文。 不过《东言西语》让我深刻理解到语言一直在变,天下没有所谓真正的语言标准,那些所谓的官方标准反而是统治阶级的工具,现在我也想多听听真・语言学专家的说法。今年九月末在深圳益文书局看到这书,便遂买下,一百元大洋! 和大众常见的认知相反,语言学家不会去制定语言标准,反而是保持距离地观察各种语言现象,分析出现其现象的原因。「我做了一个抱她的动作」其实是有缘由的,因为当事人就是要故意制造出一种疏离感,把自己剥离成客观下的物体,失去了人的淫动机。这么说不太好理解,其实我可以举出另一种对比:「谢谢」和「谢谢你」,显然后者往往要比前者更真诚许多,因为涉及了主语。再比如,如果某人道歉,用了大量主语「我」,那说明了他确实有深刻的反思,「对不起」vs「我做错了」。语言就是这么微妙,不同表达看似同一意思,但并不一样。 还有另一种常见的语言癌,即高档餐厅的服务员经常会说很哆嗦的话,这是因为他愿意花力气让顾客感受到服务感。 再次,语言也一直变得很厉害,余光中先生就写过「非常希腊」这一个诗句,当时也有人激烈地反对,说这不符合语言标准。现在风水轮流转,余光中先生高举大旗以不符合语言标准反对「我做了一个抱她的动作」。I am a Cinese vs I am Chinese 的争论中,我看到过有 native-speaker 支持 I am a Chinese 并举出 Google 名词变成动词这样的例子,以说明语法不是限制,而是现实语言体现出的统计规律。老百姓喜欢,你算老几? 于是我不再纠结于语法标准,英语的口音也不重要。关键是能否正确地表达,即有无 ambiguity,歧义。「猫狗打」就是有歧义,谁知道是猫在打狗是狗打猫还是猫和狗一起打还是一个叫猫狗的新 chimera 在打? 当然,人毕竟有偏好,像我是方块字原教旨主义者,喜欢用汉字表达数字,比如一京二千八百五十八兆五百十九亿六千七百六十三万三千八百六十五个技能。我知道乱78糟是什么意思,也一般懒得去拦别人这么滥用数字,我就是不和他交流是了。同理,虽然 typo 一般本来不影响理解,但大多数人不会喜欢简历会有 typo 的人。
文学
平家物語 犬王之卷(湯淺政明×松本大洋《犬王》動畫原著) 谷歌图书
作者: 古川日出男 大塊文化 2022 - 6
◉湯淺政明✕松本大洋✕野木亞紀子——《犬王》動畫電影原著小說!◉台版獨家!特別收錄松本大洋的動畫人物設定彩稿◉《平家物語》最新版譯者古川日出男,重新詮釋歷史的脫胎換骨之作◉馬欣(影評人)、盛浩偉(作家)推薦,譯者高彩雯專文導讀
盲人琵琶法師✕怪物猿樂師室町亂世中,一段因「能樂」而展開的友情物語追求極致之美,站上技藝頂峰後,等待兩人的是……?
本書是日本知名小說家古川日出男在重新翻譯經典《平家物語》之時,以能樂家「犬王」為題材延伸出的原創小說。犬王(?-1413)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在當時與現今享譽盛名的能樂師世阿彌雙雄鼎立,但卻沒有留下任何作品,箇中原因成謎。作者古川日出男透過精彩的想像,創作了這本書。
故事背景設定在室町時代,平家滅亡後150年左右,小說中的兩位主角分別是:原為海人一族的盲人琵琶法師「友魚」,以及總是戴著面具的猿樂家之子「犬王」。一個為了尋找父親的死亡之謎,踏上說唱平家故事之途;一個想要擺脫身上詛咒,日夜修練著能樂之藝。兩人的相遇,開啟了數十年的友誼,更牽引彼此登上技藝頂峰,但他們的選擇,卻迎來截然不同的命運……。
往復於現實與虛構從戰爭史詩《平家物語》誕生的私小說
《平家物語》是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長篇歷史小說,與《源氏物語》齊名,一武一文,並列日本古典物語文學巔峰。古川日出男翻譯《平家物語》時,共譯出一千八百張稿紙,寫壞兩支鋼筆。過程中一度肋骨痛到起不了床、膝蓋像是被弓箭貫穿般疼痛,他說「我知道這是《平家物語》的作祟」,譯者只能「以身體承接詛咒」。譯完半年後,本書問世。但古川並非「翻完」古文《平家物語》才回頭「創作」,他在現實和虛構間不斷往復,從戰爭史詩中產出自己的原創小說,用個人的方式試圖淨化鎮魂。
《平家物語》的作者不詳,百年來透過琵琶法師的口傳逐漸成形。古川也仿照琵琶法師說唱故事的方式寫成這部作品,以第三人稱敘事,穿插友魚和犬王各自的人生,同時又透過友魚的說唱來表現犬王告訴他的故事。藉由重複短句、增加改行、使用倒置等具有節奏感的文字敘述,讓讀者在閱讀時彷彿聽見琵琶法師的表演,甚至腦中也能浮現清晰的故事影像。
2023年5月2日 已读
只看动画足矣;作者古川日出男貌似地位很高,是继村上春樹的第二人,的确浓浓的日本腔;习惯了台湾的竖排,读起来也很快;借用台湾译者的评价:正是用翻案改編的手法重寫經典的作法;藉由重覆短句、增加改行、使用倒置及巧妙利用句讀的方式,再現了平曲的聲響技法。
文学
素食者 博客來 Goodreads 豆瓣
채식주의자
8.2 (18 个评分) 作者: Han Kang / 胡椒筒 译者: 胡椒筒 漫遊者 2023 - 5 其它标题: 素食者【亞洲首部榮獲國際曼布克獎作品】
管他世界的壓迫與否定,她找到了唯一的出路:成為一株植物。
「我的身體需要澆水。」她的身上冒出枝葉,手上長出樹根……
唯有融入土壤,她才能萌芽重生。

榮獲國際曼布克獎x韓江
亞洲第一位獲獎作家 探索人類內心壓抑的瘋狂與傷痕之作
◎2023年全新完整翻譯,全新封面設計,新增知名文學評論家許允溍專文導讀
◎美國獨立書商協會排行榜、倫敦標準晚報暢銷文學小說榜
◎韓國小說文學獎、今日青年藝術家獎、李箱文學獎、東里文學獎、萬海文學獎得主
◎小說改編同名電影入圍2010年日舞影展世界劇情片

我再也沒辦法忍受肉的味道。
只有植物能讓我平靜,讓我渴望。
就這樣倒立著,變成一棵樹吧……
在開始不斷做著充滿殺戮和鮮血的噩夢之前,英惠只是個生活平凡至極的家庭主婦,無數失眠的夜晚和夢中恐怖的景象令她飽受折磨,有一天,她突然無法再吃肉、無法忍受肉的味道,成為了一名「素食者」,這個小小的舉動不但讓她的婚姻陷入危機,並且成為一連串失控之舉的開端。
英惠的姐夫是個藝術攝影師,正陷入創作的低潮。他從妻子那裡聽說小姨子英惠的臀部至今還留著胎記,突然產生了久違的靈感,身上彩繪著花朵的全裸男女交合的場景,從此鐫刻在他腦海裡。他想要在英惠的裸體上作畫,並拍攝成影片。英惠成為姐夫的模特兒之後,身上的花朵彩繪竟然讓她不再受到夢魘困擾,也重新燃起她的肉體慾望……
因為小時候一同活在被性情暴躁的父親家暴的陰影下,仁惠把照顧妹妹英惠當成這輩子的責任。然而,她內心其實痛恨著住在精神病院逐漸走向瘋狂世界、把一切丟給她的妹妹。看似開朗穩重的仁惠,也曾有過對生活萌生倦怠和絕望,拋下稚子尋死的舉動。痛苦而壓抑的她,是否能帶著掙扎在噩夢邊緣的英惠,踏上自我救贖新的旅程?

《素食者》由三個章節構成,每章分別以不同的視角刻畫行為日趨極端的素食者英惠。在她斷絕食物的過程中,融合了關於暴力、美、欲望、罪和救贖的疑問。書中出現多種意象:絢麗的盛開花朵、直挺的陰鬱樹木、花瓣大小的藍綠色胎記、血淋淋的垂死動物與飛翔之鳥,有性的符號,卻非刻意強調煽情。作者行文如詩,捕捉瞬間掠過的情感來勾勒角色無奈又痛苦的命運,有如一則黑暗預言。
好評推薦
《素食者》是一本會讓人一直想讀下去,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的小說。崩壞的結局在一開始似乎就若隱若現,但我們還是抱著興奮的期待和悲傷的預感繼續往前,就像人生。如果哈姆雷的問題是To be, or not to be,那在《素食者》中就是「吃,或者不吃」。雖然整體的氛圍是壓抑悲傷的,但也因為小說人物的坦率,而讓人有了一種平靜安慰、甚至愉快的感覺。——林蔚昀(作家)
心理疾病患者的內在存著另一個世界。某些畫面、顏色、行為完全是超現實。怎麼產生跟影響的?甚至內化成自己的生存意識,這部小說解釋了一些身為人的悲哀。家庭的暴力、旁人的沉默無援、限於壓力環境而無法脫離、讓己身逐漸平面灰化,成為最不起眼的個體。這種安全其實是欺騙。《素食者》一步步推演出精神領域的偏軌,演繹出人之所以不想為人的過程,或失控的狀態,是一部非常細膩的小說。——顏艾琳(詩人)
媒體評論
● 這個故事恐怖地描繪出身邊人的不可知,即你突然察覺你其實完全不認識身邊的某個人……作品的三段式結構很精彩,逐漸地挖出更深、更黑暗的角落;作者筆法簡潔卻讓人縈繞心頭,最令人難忘的應該是其中壓倒性的故事高潮,一個幻象似的、但情感上真實的片刻,這必然是今年最強有力的故事之一。這是部獨創、擾動人心與令人難忘的作品。——《出版人週刊》
● 這部作品以一種幾近於催眠般的寧靜氛圍,被各種超現實的意象和令人驚恐、卻可辨認出的絕望時刻打斷,緊緊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韓江的書寫,有力地展現了渴望所具有的毀滅力量,以及選擇去擁抱還是否定這樣的力量。故事用了許多幾乎是奇幻式、教人陌生的細節,深入探索一種非常人性的覺察經驗,也就是當人不再滿足於為何生命僅是如此。一部不凡與迷人的作品,筆法優雅卻強力擾動人心。——《柯克斯評論》
● 這是韓江第一部在美國問世的作品(希望未來還能引進更多新作)……小說風格是寫實、心理描述的,絕無留給讀者這是篇童話或變形神話的迴旋空間。我們都喜歡讀女孩的魚尾巴變成了人腿,或胳臂變成了樹枝的故事,但是一個人卻不可能成為一株綠色植物。主角英惠似乎沒有理解,這一切讓她變得危險與受到詛咒。——《哈潑雜誌》
● 簡潔、驚人的小說……作者以優雅準確的筆法,呈現文化壓迫之下的家庭失和,讓讀者在閱讀中變成主角的同謀。——《圖書館期刊》
● 多虧了卡夫卡,這部描述南韓女子在放棄肉食之後,身心上有了徹底轉變的故事,會讓你在閱讀過程中掩口大驚。——《歐普拉雜誌》
● 有一輩的作家,企圖探索每個人命運背後的祕密趨力、野心與苦難的故事,韓江就是其中之一……這部小說處理了暴力、精神失常、文化的侷限,和身體作為最後避難所與私人空間的價值。——《阿根廷時報》
● 這部小說裡那種近於變態的誘惑,源自字裡行間的畫面詩意。它們暴力又情色,彷彿惡夢。整部作品像是充滿了大型花卉的房間,濃濃的麝香味掐住你的喉頭。—《綠色阿姆斯特丹人雜誌》
● 黑暗夢魘、升溫中的緊張、令人戰慄的暴力……這部南韓作品真教人過癮……這是一部官能、刺激和暴力的小說,充滿了強有力的意象、駭人的色彩與讓人不安的質問……逐句讀來,這個故事精彩無比……很難有作品可與之匹敵。——《衛報》
● 這是一部奇特迷人的小說;故事裡充滿虛無,卻也有著抒情。書寫風格收斂,即使是描述最狂熱與暴力的片段亦然。這部作品有著超現實和魔法的特質,特別是在描述自然與身體景觀時,讀來是如此動人,儘管諸多磨難圍繞仍不減其美麗。——Arifa Akbar,《獨立報》
● 這部短短的小說是我讀過最駭人的作品之一……既刺激又富想像力……作者展現了在這個講究禮貌的社會中,自然、性別與藝術如何相互衝撞……那些勇於建立自己身分認同的女人都會被處死。敘事清楚地告訴我們,韓國禮教的壓力謀殺了她們……讓人坐立難安的小說。——Julia Pascal,《獨立報》
● 奇特、優雅的故事……這個後人類奇幻故事最讓人不解之處,是當身邊人都施以壓迫與否定的世界,主人翁似乎是找到了合理出路。——《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 這部小說很快地以它對內心創痛的毀滅性研究,達到了黑暗、威嚇的才華,類似於天才的日本作家小川洋子……這部作品並非只是對於虐待女性的警示故事,它更是對於折磨與苦難的思索,討論躲避與一位夢想家如何逃脫。更重要的是,故事談的是空虛、所有的希望與安慰都將落空後無計可施的憤怒……探索野蠻之美和令人不安的身體。——《愛爾蘭時報》
2024年10月16日 已读
读小说多了,也感觉该接触文学了,正好紧跟时事;全家强迫英惠吃肉宛如轮奸;最喜欢的一段是:「她為人老實,任勞任怨,因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不知道為什麼,面對眼前頹廢的建築和雜亂無章的野草,她竟變成了一個從未活過的孩子。」;韩江在布克奖颁奖礼上的致辞:「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理解无关乎性别,本来是世界级难题。
文学
我在北京送快递 Goodreads 豆瓣
7.8 (176 个评分) 作者: 胡安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3
进入社会工作至今的十年间,胡安焉走南闯北,辗转于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北京等地,做过快递员、夜班拣货工人、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加油站加油工……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记录了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的辛劳、私心、温情、正气。
在物流公司夜间拣货的一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生理印记:“这份工作还会令人脾气变坏,因为长期熬夜以及过度劳累,人的情绪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我已经感到脑子不好使了,主要是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开始衰退。”在北京送快递的两年,他“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30元的送货机器,一旦达不到额定产出值就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但他最终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在事后追忆中写成的工作经历,渗透着他看待生活和世界的态度与反思,旨在表达个人在有限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对生活意义的直面和肯定: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意义。
2023年6月2日 已读
我对世界的认知很有限,我可以想得出来 MIT 学生在干什么,但我不知道非高等教育出身的同龄人在干什么,同理,我对蓝领的工作基本一无所知,这书很好地展现了蓝领的生活百态;原来很多门槛不高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对有限资源即人脉的争取上,快递也不例外,客户在地理上也是有高下之分的,一般只能慢慢积累,前期要吃很多苦;行业卷的话就不光累,收入也不高,此外挨客户的欺负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原来一个打工人能如此漂泊,在十五年换了十五多份工作,内容千奇百怪,足迹遍布北上广十八线小城市甚至越南,除了文学阅历有点积累,怕是一辈子打工的宿命;作者父母又让我想到了吴军一家,不光财富,就连见识上也有天壤之别。
文学
Too Much Happiness 豆瓣 Goodreads
9.3 (6 个评分) 作者: Alice Munro Knopf 2009 - 11 其它标题: Too Much Happiness: Stories
Ten superb new stories by one of our most beloved and admired writers—the winner of the 2009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the first story a young wife and mother receives release from the unbearable pain of losing her three children from a most surprising source. In another, a young woman, in the aftermath of an unusual and humiliating seduction, reacts in a clever if less-than-admirable fashion. Other stories uncover the “deep-holes” in a marriage, the unsuspected cruelty of children, and how a boy’s disfigured face provides both the good things in his life and the bad. And in the long title story, we accompany Sophia Kovalevsky—a late-nineteenth-century Russian émigré and mathematician—on a winter journey that takes her from the Riviera, where she visits her lover, to Paris, Germany, and, Denmark, where she has a fateful meeting with a local doctor, and finally to Sweden, where she teaches at the only university in Europe willing to employ a female mathematician.
With clarity and ease, Alice Munro once again renders complex, difficult events and emotions into stories that shed light on the unpredictable ways in which men and women accommodate and often transcend what happens in their lives.
Too Much Happiness is a compelling, provocative—even daring—collection.
2024年7月11日 想读 诺贝尔文学奖作者 Munro 大概消费了被性侵犯的女儿,惊世骇俗:https://x.com/d01ng_ok/status/1810612801246744952
文学
心殇 豆瓣
作者: 过客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
中国首部关于伪满洲的长篇纪实性作品;
揭开伪满洲的神秘面纱,向你讲述一段尘封在历史深处的真实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个穷孩子赴伪满洲国读书时,历受日本奴化教育寒窗十载期间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书中所叙都是真实历史,所有人物、背景,均为作者亲闻亲见和亲身经历。书中时间、空间和人物有连有断,由五部分组成:(一)小镇风情,苦涩童年;(二)童年的梦,伪满洲国内的罪恶;(三)日本正统教育,强行自幼奴化;(四)大和精神已潜移默化;(五)伪满洲末年乱世。
本书生动地记录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在伪满洲所经历、所见闻的真实往事,或震撼人心,或令人扼腕,或触目惊心,或引人深思,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
2023年11月28日 想读 中国写的满洲国纪实性文学;可能关于满洲国的资料太少了,但我不是很想看充满中国官方叙事色彩的书。
历史 文学
刺杀骑士团长 豆瓣
騎士団長殺し
7.2 (184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我”,36岁,美术科班出身,原本爱好抽象画,多年来为了养家糊口成为专业肖像画画家。结婚六周年纪念日前,妻子毫无征兆地提出已有外遇,要求离婚,于是“我”独自离家开车在外游荡了一个半月,最终应好友雨田政彦之邀,住进小田原郊外山间其父雨田具彦的旧居兼画室,期待通过环境的改变调整心情。
奇妙的事件就发生在搬家后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雨田政彦帮“我”介绍了山下绘画班任教的工作,“我”和班里的两位人妻先后成了情人,经神秘邻居免色的精心策划,和班上的少女真理惠也建立了密切联系。房子主人雨田具彦是著名日本画画家,“我”搬进那栋房子后不久,意外在阁楼发现了一幅雨田具彦不为世人所知的大师级作品,名为“刺杀骑士团长”。
由此,“我”被卷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夜半铃声与古庙洞口、神秘邻居免色涉与绘画班女学生秋川真理惠、“骑士团长”与“长面人”、现实世界与隐喻世界……
村上春树用他擅长的层层剥开的写法,将读者步步引入奇妙之境。
2022年10月20日 已读
村上春树名气轰雷贯耳,最近买了 BOOX,于是就第一本中文书就选他了,也是第一次读他的作品;非现实小说,描写了隐喻世界,看不懂,貌似也没人能完全解读成功;离婚时就去流浪,有点理解;男女关系非常开放,我想想有人妻,妹控,萝莉向,NTR,令我不禁怀疑村上是否为 Hentai 大师;免色这角色太精英了,自律得可怕,总令我想到基督山伯爵,与此同时书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掉书袋攻击,即不停地列举我听都没听过的书籍,绘画,音乐,车型等;有人评价村上春树是典型的西方作家,充满了个人主义,和日本文化是割离的;读这长篇小说累,五十万字,花了十一小时,虽然让我这个没什么阅历的俗人感受到了文学的存在,但没兴致再读一遍了,以后有空再看看别的村上春树作品。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