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城市广场 (2009) 维基数据 IMDb TMDB 豆瓣 Min reol
Ágora
8.1 (112 个评分) 导演: 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 演员: 蕾切尔·薇兹 / 麦克思·明格拉
其它标题: Ágora / 风暴佳人(台)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日渐衰落,在亚历山大港,多神教的智者希帕提娅(蕾切尔·薇姿 Rachel Weisz 饰)为弟子们授课。奥利斯蒂斯(奥斯卡·伊撒克 Oscar Isaac 饰)对她频频示爱,甚至在剧院大胆表白;奴隶达乌斯(麦克思·明格拉 Max Minghella 饰)也对她颇有好感,但因身份卑微无法启口。与此同时,基督教徒宣扬的自由,让达乌斯的信仰开始动摇,此举令他遭受鞭刑,是希帕提娅为他疗伤,抚慰了他的心灵。时局动荡,在多神教的挑动下发生暴乱,基督教转而取得优势,双方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对峙。后来,接到了罗马统治者的号令,让多神教撤出图书馆,允许基督教徒进入,于是一场残酷的浩劫开始了……
本片为第62届戛纳电影节的非竞赛展映片,取景地为马耳他的里卡所里堡,这里曾是《角斗士》和《特洛伊》拍摄地。希帕提娅原定由妮可·基德曼出演,但因其在《黄金罗盘》中饰演反派,遭到基督教徒反感,因此换角。
经济史的趣味 豆瓣
作者: 赖建诚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 10
继《西洋经济史的趣味》之后,赖建诚教授2011年推出简体版《经济史的趣味》,延续一惯知性、轻松、好读、有趣的风格,该书延伸出“中国经济史”的部分,让读者能更全面地理解、参照、进入与人类生活习习相关的经济世界。本书所挑选的文章,大都轻松有趣,从全世界成千上万位经济史学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出适合大众阅读的文字。全书分为上篇“西洋经济史的趣味”及下篇“中国经济史的趣味”。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 豆瓣 谷歌图书
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作者: [英] 柯律格 译者: 黄晓鹃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其它标题: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
明代中国发展迅速,在经济领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得益于这种传统的早期消费社会的模式,奢侈品消费者的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艺术领域的迅速发展。
图像是该时期主要的奢侈消费品之一,图像不仅以独立的图像环路的形式存在,还出现在墙壁、书籍、印刷品、地图、陶瓷制品、漆盒、纺织品,甚至是华丽的衣裙上,这些艺术品最初只包含一些规则的图形或动植物,后来扩展到描绘自然景观、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事件,以及与文学作品插图所构建出的世界密切相关的场景。
——————————————————————————
本书写作之时,英语国家的艺术史学界正热衷于“视觉文化”的讨论。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围绕以下问题,即有哪些物品或是哪一类图像,此前不被重视,而今却应纳入新近得到扩展的艺术史研究中去。因此,本书以“图绘”这一范畴来连接绘画作品和印刷作品以及诸如陶瓷或漆器这类物品上的图像,这可视为是对那场论争的一个贡献。
——柯律格
尘封核爆 (199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Trinity and Beyond: The Atomic Bomb Movie
8.0 (8 个评分) 导演: Peter Kuran 演员: 威廉·夏特纳 / Edward Teller
其它标题: Trinity and Beyond: The Atomic Bomb Movie / The Atomic Bomb Movie
核试验科教记录片。是自人类发明原子弹、氢弹以来的各种核爆炸记录,采访了许多美国参与核试验的专家,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著名的“小男孩”(广岛)和“胖男人”(长崎)就在这里,不可不看!这部纪录片描述了了从1945年到1963年在美国国内和国外的发展。影片中从解密的材料中搜集来的镜头令人难以置信,剧组人员为这些镜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终使Peter Kuran赢得了2002年奥斯卡科学技术奖。影片描述了核试验在那个年代的整个扩张过程,包括地上、水下、气球上和高层大气核试验的镜头。这些镜头不仅另人眩目,而且使人警醒。这部影片也包含了对“氢弹之父”Edward Teller的一次访谈。影片由 William Shatner解说,背景音乐由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
2011年10月4日 看过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6aEoThTXsc/ 结尾是大大的亮点!
历史 纪录片
辛亥革命 (201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辛亥革命
5.7 (122 个评分) 导演: 张黎 / 成龙 演员: 赵文瑄 / 成龙
其它标题: 1911 Revolution / 신해혁명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三百年江山气数将近,内忧外患,时局动荡,正是乱世之际,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变革。以孙中山(赵文瑄 饰)为首的仁人志士意识到只有民主共和才能救中国,他们组成一个个革命政党,旨在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无数革命者流血牺牲,但是更多的革命家站出来与落后的封建体制作斗争,终于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此期间,黄兴(成龙 饰)、黎元洪(姜武 饰)、隆裕太后(陈冲 饰)、袁世凯(孙淳 饰)、汪精卫(余少群 饰)、宋教仁(邢桂栋 饰)、秋瑾(宁静 饰)等各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
2011年10月1日 看过
选成龙演黄兴是个败笔。
历史 战争
西方艺术事典 豆瓣
作者: 詹姆斯·霍尔 译者: 迟轲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5
《西方艺术事典》具有以下特点:工具性——近1200个条目,讲述西方绘画艺术主题和象征形象按照汉语拼音顺序编排,附有英汉条目对照表和索引,便于查阅行文中条目相互引介,各条目于独立之中又相互融通,内容严谨且浑然一体语言简明生动,以最少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
专业性——独辟蹊径,着眼于西方艺术主题及其来源,揭示画面中的故事理解和欣赏西方绘画艺术的内涵,提高审美趣味目前为止国内出版的惟一一部阐释西方艺术主题和象征形象的词典。
通俗性——文明与艺术交互印证,艺术主题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和《圣经》等宗教典籍,而艺术作品又使后者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不仅为艺术专业人士案头必备,也可供文学爱好者和业余艺术爱好者阅读。
欣赏性——一改以图示文、文主图辅的传统艺术辞书编排之法,以图片之数量、选择、质量和大小,来加强图片的欣赏性,还艺术辞书以真正艺术性。800余幅美术名作插图,对大部分词条进行直观的图文对照体察不同艺术家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表现瞬间与永恒的辩证——每一幅作品都是瞬间的情感展现,而正缘于这瞬间美的激荡,艺术作品本身和古代文明都定格于永恒。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 豆瓣
I Married a Communist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菲利普·罗斯 译者: 魏立红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是罗斯“美国三部曲”的其中一部,1998年问世。小说通过两位老人的交叉回忆展开,叙述了二战后美国麦卡锡主义下主人公艾拉·林戈尔德从发迹到挫败,又一个美国梦破灭的故事。
艾拉做过挖沟工人、侍者、矿工,在二战中成为共产主义者,二战后成为广播明星,直到后来与演员伊夫结婚。因为在伊夫与前夫所生女儿的对待问题上二人产生分歧,后导致婚姻破裂。伊夫在一份捏造的文件上签字,污蔑艾拉为苏联间谍,并出版《我嫁给了共产党人》,终结了艾拉的演员生涯,甚至整个社会生涯。
这个故事关乎选择,关乎背叛,关乎复仇。通过对20世纪美国历史的娴熟把握,罗斯描述了二战后美国那个黑暗的年代,揭露了麦卡锡主义越过政治,对普通人最最私密的爱情、亲情与友情生活带来的创伤。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2008)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Der Baader Meinhof Komplex
7.4 (32 个评分) 导演: 乌利·埃德尔 演员: 马蒂娜·格德克 / 莫里兹·布雷多
其它标题: Der Baader Meinhof Komplex / 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
本片讲述了1970年代德国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支队”的兴衰史。由安德里亚斯·巴德尔(莫里兹·布雷多 Moritz Bleibtreu饰)和乌尔丽克·迈因霍夫(马蒂娜·戈黛特 Martina Gedeck饰)领导的德国无政府主义组织“红军支队”,从1972年开始一直从事极左的恐怖活动。在标榜以德国“国家道德腐败”的名义下,该组织试图创建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社会体制。然而他们正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犯下了多起暗杀、爆炸攻击以及绑架的罪行,所谓的人性在嗜血成性的恐怖事件当中消失殆尽。
影片根据记者斯特凡·奥斯特80年代的畅销书改编而成,荣获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009年第66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2009年第22届欧洲电影奖最佳男演员提名等多项大奖。
竹林七贤 豆瓣
作者: 刘雅茹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1
全书以竹林七贤的人生为线索,深入解读了历史上最特殊的改朝换代——“魏晋禅代”的整个历程,揭示出在这历程中,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中国文人们,他们和严酷的政治曾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撞击。全书自司马懿当权起,至西晋建立司马炎登上皇位终,是一段完整的、全方位的大历史。
共犯 (2010) 豆瓣
The Conspirator
7.8 (33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雷德福 演员: 詹姆斯·麦卡沃伊 / 罗宾·怀特
其它标题: The Conspirator / 惊杀大阴谋(港)
故事开始于林肯总统遇刺身亡之后,有八人因为谋杀总统而遭到了逮捕,42岁的玛丽(罗宾·怀特 Robin Wright 饰)是其中唯一的女性,玛丽经营着一间家庭旅馆,而刺杀总统的全部计划都是在这间旅馆的某个房间里诞生的。艾肯(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饰)是一位初出茅庐年轻有为的律师,他奉命为玛丽辩护,虽然艾肯知道就算有他的辩护,玛丽还是难逃死刑的惩罚,但还是决定走一遍流程。
然而,在和玛丽沟通交流后,艾肯渐渐开始怀疑,玛丽真的是无辜的,她只不过是被威胁和被利用的人质。没有人相信玛丽的清白,她的命完完整整的被捏在艾肯的手中。
潘金莲的发型 豆瓣
作者: 孟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潘金莲的发型》一书分“服饰”、“饮食”、“起居”、“鉴赏”四辑,作者对古代的名物、生活细节怀着深深温情,以清丽的文笔、幽微的心思,挖掘意趣、渲染喜悦、旁征博引、乱花迷眼,又每每能以小见大。书中另附有大量精美的彩图,使之更臻完美。潘金莲的发型到底如何?按书中的说法,是“红丝儿扎着,一窝丝攒上,载着银丝髻。”其实从图片上看来,这个“银丝髻”是个窝头形状的玩意儿,潘金莲成天将其顶在头上,还是“美极了”,依照现在的审美眼光来看就未必如此。比银丝髻更高一级的是各种“冠”,是官宦人家的正室夫人才能享受的特权。潘金莲一生没有过戴冠的风光,因为她人生的顶点,只到了够戴银丝髻的段位。
其实本书不是单单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有猎奇的欲望,所以这是一本有着好名字的有趣的书,对古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细节进行一番梳理考据,满足了我们“偷窥古人”的欲望又长了见识。如关于“红豆刨冰”等如今时兴的冷饮,书中考证说在宋代就有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汴梁街头的冷饮摊,青伞下高挂着“香饮子”字样的招牌。《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上还记载了当时的其它饮料:“绿豆甘草冰雪凉水”、“雪泡豆儿水”等,的确与 “红豆刨冰”遥相呼应。
读《潘金莲的发型》,很有欣赏李渔《闲情偶寄》的趣味,充分显示了古人休闲生活的情趣。掩卷而思,时尚、流行也确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帝国的毁灭 (2004)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Der Untergang
8.8 (465 个评分) 导演: 奥利弗·希施比格尔 演员: 布鲁诺·冈茨 /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
其它标题: 다운폴 / ヒトラー ~最期の12日間~
  本片取材自约阿希姆·费斯特2002年的著作《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的私人秘书特劳德尔·荣格同年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 荣格自从1942年被希特勒雇佣为秘书后,转眼到了1945年3月,苏联大军兵临城下,纳粹德国政府内人心惶惶。不但重要的亲信希姆莱和戈林相继叛离希特勒而去,而且军队人手不足,连平民和小孩都被迫送上战场,看不到希望的将军也整日借酒消愁...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和情妇爱娃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达芬奇 (2003) 豆瓣
Leonardo
9.2 (5 个评分) 导演: Sarah Aspinall 演员: Mark Rylance / Che Cartwright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甚至可以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令人瞩目和叹服的天才。他是画家、雕塑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科学家、建筑师甚至军事工程师,在其不到七十年的生涯中,这位卓绝聪颖的天才几乎涉足当时人类所能想到的各个领域,并且留下了至今仍对人类社会有着巨大启发的成果。跟随BBC摄制组,观众们得以领略了达芬奇(Mark Rylance 饰)的童年,他宛如梦幻般的想象力,他所周游的每一座城市以及隐藏了众多秘密的手稿。
特别值得一观的是,现代人对达芬奇其中布下“陷阱”的手稿进行了破解,将羊皮纸上的设想变成现实,如金字塔型的热气球、进退自如的坦克车等,使世人更直观地领略到一位天才巨人的睿智与风采……
达·芬奇的一生 (1971) 豆瓣
La vita di Leonardo da Vinci
8.4 (5 个评分) 导演: Renato Castellani 演员: 菲利普·勒鲁瓦 / 吉欧利欧·波赛提
莱奥那多·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与比萨之间的芬奇村。父亲塞尔·辟埃罗是一位公证人,母亲卡特丽娜是个农家女,达·芬奇是他们的长子,同时也是他们的私生子,生母不久改嫁,父亲又重新结婚,达·芬奇是在他祖父的庄园中长大的。达·芬奇他从小就爱好文学、音乐、数学等课程,还能弹奏一手好风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绘画。1466年,约十四岁左右的达·芬奇到当时著名的画家兼雕刻家委罗基奥的工作室去学画。
1472年,约二十岁达·芬奇己正式成为画家,他的名字已被记载在佛罗伦萨画家行会的“红簿子”上,但他仍旧在他的老师委罗基奥工作室内工作,一直到1476年为止。l480年,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但仅仅工作了两年,到1482年,他便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米兰去。这一段时间,达·芬奇贯注全神于人体研究,姿势与表情、服装与褶襞,以及大自然的环境描写、甚至连一花一草都不随便放过。
从1482——1499在米兰生活的十七年间,达·芬奇以军事工程师、建筑师、画家及雕刻家的身份从事多种创造性的劳动,在绘画、雕刻、建筑、水利工程和机械工程等各项事业上,均取得惊人成就。他在研制、设计飞机和降落伞方面的发明创造,为现代航空运输和军事技术作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达·芬奇从八十年代就开始探索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艺术家企图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庞大的艺术构思。他力图通过刻画人物姿态和表情,来表现画中人物变化多端的矛盾形象
1499年10月,因法国军队入侵米兰,达·芬奇到威尼斯去避难,在威尼斯居留了几个月之后,于1500年回到自己的故乡佛罗伦萨。1506年,达·芬奇重赴米兰,最后于1516年,接受了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的邀请,迁居法国安波斯郊外的克鲁城堡。从此,才结束了他长期的飘泊生涯,而在异国异乡度过他安静的晚年。在晚年,他和最亲近的弟子们从事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以及手稿的整理;却很少画画,这是他创作生涯的“晚期”。l519年5月2日,达·芬奇在该城逝世,结束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
精彩视点:
本片又名《我,达芬奇》,影片的主演菲利普·勒鲁瓦在接演本片前,曾在很多部家喻户晓的影片中塑造多个经典喜剧角色。而在本片中他主演达·芬奇,实现了形象上的大转变。
这部达·芬奇传记片大胆地提出一个假想,把他的生平事迹、绘画作品像解谜语一样生动地组合在一起,并在影片中加入了解说人这一角色。《达芬奇的一生》的拍摄过程可谓是极其奢华。虽然当时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数码技术,但制作人仍然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最真实的效果,结果导致进行大规模的布景修建。而片中的街道和城门也都是用真正的建筑材料搭建。
2011年6月23日 想看 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一些头像画作,仅有寥寥数笔。当你看着它们,你心里想着,所有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这八九条线凑在一个正确的地方,就画出了杰作。哦,是的,你需要精确的把它们画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一点儿的偏差都会让整幅作品失败。
传记 历史 意大利电影 经典 绘画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2003) 豆瓣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7.3 (22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丁·杜瓦 演员: 罗伯特·卡莱尔
其它标题: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 希特勒:恶魔的复活
1889年,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镇一个公务员家庭。青年时期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他的出现与崛起是希望的开端、还是灾难的开始?这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长大后却指挥了德国军队大规模入侵各国,掀起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部电影非常的真实的再现了希特勒的发家史,我们看到,他的确有作为领袖的潜质:爱国,善辩,有远见,阴险狡猾(客观的讲就连希特勒的敌人也是如此),善于收买人心等等。但我认为其在乱局中最终成为大独裁者的基本条件就是两个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出政权”和“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希特勒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这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出发点。
太后與我 豆瓣
作者: 埃蒙德‧巴恪思 译者: 王笑歌 新世紀出版社 2011 - 4
埃蒙德•特拉內•巴恪思男爵(Sir Edmund Trelawny Backhouse),1873年出生於英國約克郡的列治文市(Richmond),祖上是曾經顯赫的奎克(Quaker)家族,後就讀牛津大學。
1898年,巴恪思來到北京,由於精通漢語、蒙古語和滿語,很快成為《泰晤士報》以及英國外交部的翻譯。
1903年,滿清政府擢升他為京師大學堂(後來成為北京大學)法律和文學教授;一年後成為英國外務處專員。
1910年巴恪思與《泰晤士報》記者 布蘭德(J. O. P. Bland)合作,出版了《太后統治下的中國》(China under the Empress Dowager )一書,風靡世界。該書首次以全面的視野向讀者展示了清朝末年中國帝制上最後一位偉大統治者慈禧太后的形象。
1913至1922年之間,巴恪思把大量珍貴的中文印刷書以及部分卷軸和手稿,都捐獻給牛津大學博多萊安(Bodleian)圖書館。
巴恪思於1944年1月辭世於北京,在臨終前一年,他完成了自傳體著作《太后與我》(DÉCADENCE MANDCHOUE)。在書中巴恪思以回憶錄的形式記錄了他在清朝末年寓居中國的生活。巴恪思身後,《太后與我》的手稿由其友人賀普利(R. Hoeppli)醫生轉交給牛津大學博多萊安圖書館保存至今。本書的出版是該手稿塵封68年之後首見天日。
巴恪思一生中稱自己不但見過許多赫赫有名的文學和政治人物,而且曾與他們同床共枕。他記述了他與不少名人的性交往,其描寫可說細緻入微,包括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保羅•魏爾倫(Paul Verlaine)以及索爾茲伯里(Salisbury)首相 。他所披露的曖昧關係幾乎都是同性戀,衹除了在本書中披露的一人例外,而此人竟是石破天驚的大人物:中國一代專制統治者慈禧皇太后。
解秘中国古代战争 豆瓣
作者: 袁庭栋 山东画报 2008 - 1
本书是《解秘中国古代军队》的姊妹篇,旨在帮助读者解秘求真,用比较准确的历史知识替代从古典小说与戏曲舞台获得的大量不可靠、不准确的关于中国古代战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古代文献记载的研究,探讨了侦察、行军、车战、骑战、水战、阵法等若干方面的细节。本书资料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对中国古代文化爱好者与军事迷来说,甚有帮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豆瓣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Culture and Society in Italy
作者: 彼得·伯克 译者: 刘君 东方出版社 2007
当我们捧读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很容易会联想到文化史大师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不过,本书侧重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社会,而这恰恰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所缺失的。研究布克哈特的学者都知道,布氏对意大利艺术有相当精深的研究。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问世前,他就出版了《意大利艺术品指南》,此后又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最近,根据其遗稿整理成书的《以题材为主的意大利绘画史》也问世了。但不知何故,布氏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并没有对意大利艺术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不啻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荆轲刺秦王 (199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荆轲刺秦王
8.1 (233 个评分) 导演: 陈凯歌 演员: 巩俐 / 张丰毅
其它标题: 시황제 암살 / Der Kaiser und sein Attentäter
战国时代,秦王嬴政(李雪健饰)以统一天下为大业。当时燕国为嬴政的心头之患,为帮助他早日完成统一霸业,赵姬(巩俐饰)献策到燕国假意策动刺杀嬴政的计划,如此一来,秦便有出兵攻燕的名目,争取燕国不战而降的可能。赵姬与燕太子丹(孙周饰)同心谋划刺杀嬴政的行动。执行任务的人选是名剑客荆轲(张丰毅饰),大隐于市的他为此重出江湖。与荆轲接触后,赵姬十分倾慕他的为人。赵姬拒绝再去说服荆轲。太子丹恼怒,将赵姬关押起来。于是,荆轲找到太子丹,提出放了赵姬,他就答应去刺秦王。与此同时,嬴政发现了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他恼怒不堪,甚至挥兵攻打赵国,暴行难述。大殿之上,荆轲却失手……
爱因斯坦与爱丁顿 (2008)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Einstein and Eddington
7.9 (29 个评分) 导演: Philip Martin 演员: 大卫·田纳特 / 安迪·瑟金斯
其它标题: 아인슈타인과 에딩턴 / Einstein and Eddington
爱丁顿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推广者。1919 年,他通过观测日全食时太阳附近星体的位置,证实了相对论。故事发生在德英两国互为敌视的历史背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