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北回归线 豆瓣
Tropic of Cancer
7.9 (41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米勒 译者: 袁洪庚 译林出版社 2013 - 4
【我的书不是关于性的,而是关于自我拯救的。 ——亨利•米勒】
亨利•米勒的作品中存在着露骨的性描写,英语国家长期拒绝发表他的作品。其早期作品首先在法国出版,1944年盟军来到巴黎后发现了米勒的作品,遂争相传阅,并偷偷带回英美等国,米勒顿时成为美国最富盛名的“地下”作家。直到20世纪60年代年经过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书“不足以引起性欲”,《北回归线》终于在美国解禁。
★ 亨利•米勒——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自由与性解放的预言家
★ 旅居巴黎的变形生活 遭禁二十多年的自传体启示录
★ 精神世界的诅咒“散文诗” 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
★ 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流氓无产者的吟游诗人”在巴黎的孤独吟唱
★ 荒诞人生观、虚无主义思想、离经叛道、凤凰涅槃的完美文本呈现
★ 入围《时代周刊》“1923——2005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 入列《1001本死前必读之书》
★ 入围美国现代图书馆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 入围《卫报》2009年“1000部大众必读小说”
★ 入围Esquire杂志2011年“75本大众必读之书”
《北回归线》是亨利•米勒自传性三部曲之首,描写了米勒同几位作家、艺术家朋友旅居巴黎的生活经历,同时通过对工作、交谈、宴饮、嫖妓等夸张、变形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的内在精神世界,诘问了在这个杂乱无序、肮脏的世界生存的意义。该书出版后吸引了众多读者,19 61年在美国解禁后更是成为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深刻影响了二战后的欧美文坛。
————————————————————————————————
一本十分卓越的书……一部相当辉煌的作品……在洞察力的深度上,当然也在实际的创作上,都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好得多。
——T. S. 艾略特
大概是一个人可以从中求得快感的唯一一本书。
——埃兹拉•庞德
亨利•米勒的小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成形的人物,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象。
——冯唐
我从来没有读过像亨利•米勒这样的作家。他的身上有惠特曼、老子的影子……
——詹姆斯•弗雷
这个时代或任何时代最出众、最具原创力的作家之一。
——《星期六评论》
使米勒在现代作家中鹤立鸡群的,是他毫不含糊地把审美功用和预言功用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赫伯特•里德
米勒是现代作家中能让读者感动落泪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仅仅是出于他个人的情感压力。
——罗伯特•奈
米勒完全掌控了对人性的解读,他因描写性欲横流、杂乱无章的世界而感到快乐。
——《卫报》
今日之美国文学以他(米勒)所做之事的意义而开始,也以此而告终结。
——劳伦斯•达雷尔
现代写作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
——塞缪尔•贝克特
我们这个世纪十或二十部伟大的小说之一,其在意识领域的革新足以媲美《太阳照常升起》。
——诺曼•梅勒
读《北回归线》而洞察人类之无助、人生之悲怆者,智者也;不细察个中原委,惺惺作态,混淆艺术与人生,无思考能力、批判能力者,庸人也。
——译者 袁洪庚
2013年5月6日 已读
修行70th。购入新版实体书,重读一遍,依然大补。不知是不是错觉,感觉比电子书短上一些,后一半汪洋恣肆纵横磅礴的笔锋看的爽死爽死,那种感情充沛,肮脏而有活力的灵魂感觉,真是赞
亨利·米勒 小说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 豆瓣
作者: [俄罗斯] 梅列日科夫斯基 译者: 刁绍华 / 赵静男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2
《反基督:彼得和阿列克塞》的情节移到俄国,发生在18世纪初期彼得大帝改革的时代。小说有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一条是彼得大帝与其长子阿列克塞之间的矛盾斗争;另一条是彼得的政权及其所建立的“新教会”与人民群众当中广泛流行的各种旧教派(特别是分裂教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彼得与阿列克塞的矛盾斗争不是普通的父子冲突,而是体现着尖锐社会矛盾的皇室政治斗争。小说截取了1715年6月至1718年6月这段时间,这是阿列克塞一生中最后的三年,是他与父亲的矛盾达到白热化的三年。小说不仅深刻表现了彼得与阿列克塞之间的斗争,而且通过回忆等手法,全面展示了沙皇父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涉及了彼得大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刻画了异常复杂的彼得形象。
2013年4月27日 已读
休憩138th,尤里安纯然基督与反基督白刃交锋,达芬奇已是一半一半,此书则把基督与反基督作为纯然的点缀与政治交锋的武器,全书脱节严重,前三分之二几乎没有谈到这个问题,而后三分之一突然爆发激烈对抗,因果性并不是十分强烈,也看不到基督之所以胜利的原因,因此结局显得无比突兀而自说自话,这本不算是好书,文笔流畅尚可
基督与反基督 小说 梅列日科夫斯基
武道狂之诗(卷一 之 风从虎•云从龙) 豆瓣
7.6 (18 个评分) 作者: 乔靖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8
号称“巴蜀无双”、以超凡武学坐镇武坛之首的四川青城剑派,却遇上了创派数百年来最大的危机:强大的武当派远征军,打着“天下无敌,称霸武林”的旗号,登山求战!
十七岁青城少年剑士燕横,遭武当高手追杀,得身负异国武艺的奇男子荆裂相救。两个同样背负血仇的男人结成盟友,并肩踏上“讨伐武当派”这条险恶漫长的道路。
血与钢铁的征途,于焉展开!
“乔靖夫的小说值得再三重看——而且第三遍才最好看!” 香港才子 倪震
“乔靖夫是我们的新生代,思考独立,古古怪怪又不乏视野,他的出现令我对香港本土流行文化创作再有期待!” 金像导演 陈嘉上
“他笔下的动作影像,一读就令人有开拍的冲动!” 《叶问》导演 叶伟信
“写出罕有的连续动感,犹如用文字拍电影、画漫画!” 漫画达人 利志达
“写尽汉子之间痛快淋漓的热血对话,硬派武斗,魅力非凡!” 动画导演 袁建滔
2013年4月26日 已读
休憩137th,读至卷五而弃,文字情节都是中平,以无过当有功的典型案例,实在忍不住再提起一次以待天倾,提起一次武林旧事。在武侠领域,出现哪怕看得过去的新作都已经接近不可能了,真怀念以待天倾的场面,昆仑和英雄志的剧情和人物。武侠在我,是块已经被嚼没味道的口香糖
小说 武侠 武侠小说
诸神的复活 豆瓣
作者: [俄]德·梅列日科夫斯基 译者: 刁绍华 / 赵静男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2 - 1
本书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背景,反映了这个时期杰出代表人物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生平与创作活动。本书内容包括:白色魔鬼、毒果、女巫狂欢夜会、听凭上帝的意旨、乔万尼·贝特拉菲奥的日记、黄金时代等。
2013年4月23日 已读
休憩136th。这本中看的非常分明,作者完全站在反基督一方,宗教僵化腐朽后对理性,知性和美的压制与摧残在各个方面显现,美好的事物就如同被涂金粉模拟黄金时代的可怜男童,刚刚萌芽便被摧毁。乔万尼我原本以为会变成犹大式的人物,结果他经历了百般痛苦,忍受着宗教洗脑后被理性之美感召又不敢投入的扭曲感,不堪重负而自戕,不曾伤害达芬奇分毫。这本书并不是反基督的檄文,更像是有条不紊的,变换着视角的描绘达芬奇一生的传记,他和马基雅维利的交情颇值得研究,他与蒙娜丽莎的柏拉图式恋情更是动人,这本书与尤里安不同,没有半句为基督辩护的意图,描写手法也只有白描,达芬奇本人面对宗教白色恐怖,面对作品被毁,也只是默默承受,这本书除了描写达芬奇的生活,也延续了尤里安中狂信者胜的思想脉络,告诉我们狂信和愚昧所能带来的,一切悲剧
传记 基督与反基督 小说 梅列日科夫斯基
诸神之死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俄)德·梅列日科夫斯基 译者: 刁绍华 / 赵静男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2 - 1
这部小说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反映了基督教和多神教的残酷斗争,刻画了罗马皇帝尤里安的悲剧形象。
2013年4月23日 已读
休憩135th。读此书时最大的疑问就是作者究竟持何态度。隔靴搔痒不得要领的序完全说错了方向,而作者个人的语录似乎倾向于基督一方。本书中击败尤里安的是略显激进的手段与人民的愚蠢。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尤里安失去民意,人民怀念基督的原因都只是尤里安取消了角斗比赛与其他类似的事情,导致人民感觉生活水平的下降。尤里安手段略青涩粗暴,但将基督教各流放派别召回这一招其实极为漂亮,可以让其内耗,分裂而自毁,而他只是简单的满足于嘲弄其取乐而已。尤里安的爱人左摇右摆如蝙蝠,思想易被推倒如荡妇,尤里安期间有几句评论颇为鞭辟入里,但他所处的实在不是理性的社会,而他没认识到如何利用推动民意,其实他们才不在乎信仰的是耶稣还是多神呢,如果代价给的不够,他们尊重传统,如果补偿收的足够,他们欣然易帜,这就是傻叉的人民们
传记 基督与反基督 小说 梅列日科夫斯基
穿墙而过 豆瓣
A Travers Les Murailles
作者: [法]诺埃勒·凡德瑞 译者: 王琢 谜斗篷 2014 - 8
谜斗篷023
http://www.douban.com/group/murderpen/
------------------------------------------------
“我考虑了所有能够想到的假定。我怀疑所有的人,……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伤者还是健全者。……要是您有办法从逻辑上证明只有我可能是凶犯,我二话不说就去坐牢!……啊,我左思右想,什么都没漏。……我尝试各种排列组合。没用,没用!我发誓,除非是恶魔!”
《穿墙而过》
2013年4月22日 已读
随手标10th。之所以特别喜欢这本,是因为我一直特别喜欢父母特别开通,特别容易沟通,毫无代沟,甚至父母比孩子还时尚还看得开的家庭,可是我没有,所以我期待,唉,一群小古惑仔长大成大叔以后挺着肚子街头砍人的一幕很喜欢,当初看着十几部古惑仔读这个系列,呼呼,恍如昨日
小说 网络小说
总统先生 豆瓣
El Señor Presidente
作者: [危地马拉] 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译者: 董燕生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 6
2013年4月17日 已读
休憩133rd。反集权反独裁主义著作,由于翻译的缘故,堪称本书最大特色与亮点的双关语部分被完全拔除了。而战斗力与感染力丝毫未曾削减,全书浑然一体,白描出的残忍悲凉与顷刻间的剧变,令人笑不出来,此书据说是南美魔幻现实主义最早期的作品,也许吧,因为单就此书描写的内容,说其是现实主义甚至准纪实文学都不为过
小说
十字军骑士(共两册) 豆瓣
Krzyżacy
作者: [波兰] 亨利克·显克微支 译者: 陈冠商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 1
1978年1月第一版,1981年2月第2印
2013年4月17日 已读
休憩131st。偶然邂逅一文,赞扬此书为显克维奇集大成之作,笔力如椽等等。我当时极为惊异,好奇我所读过的这本书是不是只是同名异作,于是重新速读一巡,然后呵呵呵。此书质量不算太差,人物,场面与当时之历史还原度都很够看,但是,动辄出现的【某某被他强烈的虔诚所感动】【这种虔诚深深的打动了他的敌人】之类的句子实在让人厌烦,诚然十字军是宗教军团,彼时正是宗教大行其道之时,但是这种套路化的描写既没有感染力,也没有令人会心的感觉,阅读体验真的很差,那些讴歌此书情节生动剧情感人的蠢材肯定没读过司各特,八成连莎翁也没读过,货比货得扔啊
小说 显克维奇
天渊 豆瓣
A Deepness in the Sky
8.7 (3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诺·文奇 译者: 李克勤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4
数千年搜索之后,人类终于发现了外星文明的迹象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商机,于是,散居太空的人类两大集团同时奔赴外星人所在的开关星系,一个集团是漫游星际的自由商团青河人,另一支称为易奠金人青河人的目的是通过贸易实现共同富裕。而易莫金统治者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凶恶的暴君。
由此展开了一场自由与奴役、镇压和反抗的太空史诗开关星系内,战斗与阴谋,背叛与忠诚,两支人类舰队几乎同归于尽,幸存者仍然继续着殊死搏杀与此同时,行星地表的外星种族“蜘蛛人”也在飞速成长一开始,他们对发生在头顶上的太空战争懵然无知,只关注自己小小世界中的“世界大战”然后,蜘蛛人渐渐有所觉察,最后更是积极主动地参加进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成为斗争中举足轻重的一方……
本书是弗诺·文奇雨果奖获奖长篇《深渊上的火》的前传——故事发生在《深渊上的火》之前三万年,全书以范·纽文为核心,随着情节展开,一步步透露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详述青河人的起源,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深渊上的火》的故事,《天渊》出版后不久便再一次夺得雨果奖,被誉为弗诺·文奇的最佳作品。
2013年4月15日 已读
休憩130th,读约三分之一而弃,此书名气极大,公认硬科幻经典,但我没有体会上去的能力,感觉非常枯燥,简介中说数学家和编程高手会很喜欢这本书,而这本书被称为太空歌剧的原因只怕也是与严格的赋格和平均律相挂钩的,阅读时一直硬着头皮,毫无阅读快感,而江湖风评前半本远好于后半,我只好啊哈哈,呵呵后,然后离去
小说 弗诺・文奇 科幻
蚂蚁革命 豆瓣
La Révolution des Fourmis
8.0 (9 个评分) 作者: (法)贝尔纳·韦尔贝尔 译者: 武峥灏 / 刁卿雅 新世纪出版社 1999 - 9
异乎寻常的题材吸引力

"蚂蚁三部曲"以蚂蚁为题材。蚂蚁这种老幼皆知,习以为常而无人重视的微小昆虫,在 本书中被塑造成地球上两大社会文明之一,与人类社会文明相提并论,小说从地球生态平衡 的高度,描写了人类和蚂蚁这两大社会文明在谁是于球真正主人的竞争中,从接触、对搞到 合作的史诗般的过程,并第一次向人们乇底揭示了蚂蚁社会文明的神秘迷人惊心动魄的"地 球内部世界",这在民办文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完全超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常识规范。 这种新颖独特的题材特色,具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可以大大激发读者强烈地好奇心理, 从而形成对读者购书的第一吸引力。

"蚂蚁三部曲"绝非科幻小说。正如法国《新观察者》报所说的:"它融合着当今微观世 界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卓越想像,是真正的严谨科学一出色的法兰西民族漫艺术完美 结合的产物。"蚂蚁三部曲内容为法国和欧州多家学校纳入生物课教学大纲,也证明了这一 点。 "蚂蚁三部曲"堪称为一部特殊的昆虫浓厚科知识教科书,书中展示了蚂蚁、蜜蜂、啄大 鸟、金龟子、甲壳虫、蜘蛛、蜗牛……等等几十种昆虫的知识,尤其是关于蚂蚁的知识,更 是博大精深,精彩绝伦,独步天下。

"蚂蚁三部曲"作者贝尔纳·韦贝尔享有"当今世界蚂蚁专家第一人"的美誉,他具有广 博而深厚的昆虫知识,尤其熟悉蚂蚁的一切秘密和非秘密。他在"蚂蚁三部曲"中向读者展示了大量多姿多彩、闻所未闻、真实而迷人的蚂蚁生态学知识,完全是一个严密而系统地科学知识体系,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未读此书,可以说我们根本不了解蚂蚁;读了此书, 每一个读者都可以说成了"蚂蚁专家",在"读者焦急地等待着故事谜底揭晓的同时,我们 已经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所有蚂蚁的习性。"

"蚂蚁三部曲"不仅仅是一部令人愉快地、引人入胜地知识读物,它还是一套在展示迷人 知识的同时,担揭示深刻哲理的智慧书,它通过讲述人类与蚂蚁的故事,提出了人类社会与 昆虫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命运…… 重新认识蚂蚁,正是为了重新认识人类自我! 惊险刺激的文学可读性 "贝尔纳·韦尔贝尔以他超前的昆虫学知识和惊人的小说家天赋 ,成功地调出了这杯少见的闪亮的鸡尾酒,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令他们一步也不愿离开'蚂 蚁三部曲。'"

美国《纽约时报》的这段评语,客观的评价了"蚂蚁三部曲"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文学魅 力。"蚂蚁三部曲"以人类的故事和蚂蚁的故事为两条平蟹⒄沟闹飨撸月煲虾腿死嗟幕?相关系及其命运为共同主题,全书情节发展峰回路转,充满出人意料人的悬念,紧张刺激的 描写,迷人新奇的想像,奇异诡秘的场景,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惊险小说,甚至可以说是侦探 小说,令人爱不释手,恨不得一口气将它读完。毫不夸张地说,"蚂蚁三部曲"的可读性是 超乎寻常的,尤其对于追求新奇刺激的年轻读者而言,"蚂蚁三部曲"确是一份不可多得的 "美味佳肴"。
2013年4月15日 已读
休憩129th,三部曲的第三部一般都会扑街,这本最失败之处在于走上了自己摒弃过的人类学习异类的俗套模式,蚂蚁革命的这个概念非常不成熟,非常拙劣而形而上,只是单纯的赞誉人体细胞与蚂蚁族群各司其职的效果。压根不考虑现实可行性,无法解释单纯的人有欲望的问题,每个乌托邦都是自以为然而又想当然的产物,而在没有可行性纲领的引导下现实化的乌托邦简直就是拿人命开玩笑的痴人说梦,我非常,非常厌恶朱丽,so bitch
小说 科幻 贝尔纳·韦尔贝尔
蚂蚁时代 豆瓣
Le Jour des fourmis
8.8 (8 个评分) 作者: 贝尔纳·韦尔贝尔 译者: 袁晶 / 韩佳 新世纪出版社 2000 - 1
《蚂蚁》地球上两大社会文明的交锋,至今胜负未分。人类到底是无所不能的神明?抑或是无恶不作的巨大怪物?千百年来的互不了解,惊心动魄地血腥残杀。在这个真正令人震惊的、神密的地球内部,在这部充满奇异和大胆想像的小说之中,作者和读者深深迷陷于蚂蚁的世界中。定价:18.00元

《蚂蚁时代》早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一亿年前,蚂蚁就创造了一个货真价实的社会文明。有最精密复杂的武qi,其城邦及战争之发达,人类至今望尘莫及。本书作者以令人惊异、冷酷的笔法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罪恶、残酷与战争的世界。一个你绝对无法想像的蚂蚁世界。 定价:26.50元

读者小心!读过这部令人震惊的小说,你可能再也不会用原来的眼光看现实了。

《蚂蚁革命》 这是关于地球内部的神秘传说,作者把我们远远地带到了一个引起幻觉的、可怕的空间之中。那里攒动着各种各样的昆虫,它们邪恶、残暴,却又那么富有诱惑力,《蚂蚁革命》不仅是一部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它的悬念小说,更是一部充满知识和哲理的智慧书。 定价:29.50元
2013年4月13日 已读
休憩126th,蚂蚁入侵一段的尺度拿捏很到位,不过火又很好的切合了蚂蚁的认知程度,103号认知人类世界的速度就太不合常理了,作者为了赶剧情时间和过渡到下个环节不得不如此写。地窖十六人的进化速度同样快的不合常理,就算有指导思想第二卷的存在进化或者突变也不是短短一年可以解决的问题。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相对绝对百科全书中关于昆虫奇特习性的描写和简短而不肤浅的评述部分,本书想象力一流
小说 科幻 贝尔纳·韦尔贝尔
蚂蚁 豆瓣
Les Fourmis
9.6 (9 个评分) 作者: [法] 贝尔纳·韦尔贝尔 译者: 蔡孟贞 新世纪出版社 2000 - 1
地球内部最强盛的褐蚁联邦王朝最高统治者贝洛·姬·姬妮王后秘密组建了一支特别的暗杀团,在联邦内部展开了连串酷杀戮行动,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守住一个人类有关的惊天秘密……
2013年4月12日 已读
休憩125th,意外的质量高超,论剧情并不算佳,视角却很霸道,给人一种奇异的感觉,结尾并非乌托邦而只是为第二部留个引子,让这本书从随大流的脱离世俗少数人桥段中拔身而出,不错的书
小说 科幻 贝尔纳·韦尔贝尔
命运交叉的城堡 豆瓣
Il Castello Dei Destini Incrociati
7.7 (3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宓 译林出版社 2008 - 3
《命运交叉的城堡》是一部由图画和文字组合的小说。卡尔维诺选择塔罗纸牌,来构建小说的叙事结构。塔罗纸牌是十五世纪起风行意大利和欧洲的一种纸牌,可供四个人游戏,也可用于占卜。
在中世纪某个不确定的年代,在森林中的一座孤独的城堡里,许多过往旅人前来投宿。这些旅人聚在一起,他们素不相识,都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塔罗纸牌成为他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他们按照每张纸牌上的图画,讲述各自的冒险经历。这些贵族、贵妇人、骑士、农民、工匠、马夫,等等,讲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其中既有关于爱情、死亡、冒险、恐怖的故事,又有被出卖的国王、受伤害的少女等趣闻轶事。他们的命运遭际在这里交叉、联结,城堡便具有了一重象征的意义:“命运交叉的城堡”。
《命运交叉的城堡》最先于一九六九年以豪华版刊印,仅在少数人中间传阅,一九七三年改由埃依纳乌迪出版社推出大众版,得以广泛流行,风靡一时。
2013年4月9日 已读
休憩122nd,没能读懂,以塔罗为图片配合文字的写法很新颖,所谓命运教程的城堡指的是塔罗牌摆出的牌阵,按照不同顺序不同方向解读,就出现了不同的命运,仔细想想,中间牌阵摆出以后,卡尔维诺做的唯一一件事应该就是随意摆牌,随意解读。我的疑问是,卡尔维诺驾驭这本小说游刃有余,而我读的非常费力,证明他的解读能力在我之上,他臆想的情节极为复杂,但似乎只是为了说明命运交叉,反复无常,将文章搞得这么晦涩何必呢,把这本书拿去和交叉小径的花园作比,可知卡尔维诺终逊于博翁,另外我想吐槽,这群失去说话能力的八嘎就没有一个会写字,非要抢那几张塔罗牌?!!!
卡尔维诺 小说
火星编年史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Martian Chronicles
8.7 (4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陶雪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11
世纪之交,地球上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火星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
虽然前三批火星探险者都死于掌握神奇力量的火星人之手,但不屈不挠的人类终究还是得以在火星上安身立命。火星人销声匿迹,火星俨然成了另一个地球。
而地球老家上的矛盾日益加剧,毁灭性核战一触即发。定居火星的人类心怀故土,纷纷返回地球参战。地球和火星双双走向衰亡……
在火星这巨大的“火红色”背景之上,十三个浪漫婉转的故事会聚成一部独特而神奇的火星编年史。布拉德伯里以诗人般清秀隽永的笔触,渲染出一幅盛极而衰的火星文明图景,读来让人不胜唏嘘。
《火星编年史》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社会批判作品。布拉德伯里以极富创造性的想象力,给人以触及灵魂的震撼和冲击。 该书由一系列独立成章却又内在关联的短篇小说构成,讲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人类移民火星之后,火红色行星上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其中包含了布拉德伯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在各类科幻杂志上发表的十三则短篇作品,作者在一个个小故事之间穿插了承前启后的简短插曲,从而使看似松散的单个故事巧妙地编结在一起,由此串成了一部宏篇巨制。 在《火星编年史》中,布拉德伯里不仅将卓绝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用优美而富于诗意的笔调勾勒出如梦似幻的火星世界,并以舒缓沉静的节奏直抒胸中沉郁激愤的情怀。经年积蕴的文学功底让布拉德伯里宛如一个匠人,把红色行星上神秘、浪漫的故事雕琢成一粒粒莹润的串珠,而贯穿全文的插曲铺垫则像一条纤巧的银链,与辉映着柔光的明珠构成了这件绝世珍宝,令人赞叹不已,感慨良多。
2013年4月9日 已读
修行62nd,不是本硬科幻,没有出众的设定,其实没有什么设定,这本书如同一个精巧的鲁班锁,七宝楼台打碎片片平平无奇,拼在一起天衣无缝,厄舍古屋的续篇很好。只是,只是我在读完海伯利安和你一生的故事之后,这样程度的杰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心灵的饥渴,须知那种杰出科幻给你带来的宏大磅礴的震撼足以让再挑剔的你曾经沧海
小说 科幻
你一生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
8.9 (11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特德·蒋 译者: 王荣生 等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2
这本短篇集收录了特德·蒋迄今为止发表的全部小说。
《你一生的故事》讲述了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着力于最基本的地方:语言。科幻小说界,从来没有人把语言表现得如此细致而富有魅力。在作家笔下,外星人的语言仿佛是有生命的活物。出乎意料、却又早已注定的结局给读者以极大的冲击。
《七十二个字母》创造了一个用“名字”驱动一切世事的世界,这里的科学完全以“名字”为基础,与我们的科学大异其趣。这个另类科学世界要解决的却是最重大的问题:避免人类灭绝。
《领悟》描写了人类智力发展到极致时的所思所想,以及这种超级智慧的终极目的。
《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则描写天使下凡对人世的影响:火灾、意外、伤亡,用最客观,同时又是最出乎意料的角度描写天堂和人间……
2013年4月7日 已读
修行60th,史前推此书,无与伦比的杰作,仅靠短篇封神,与无数大师并肩的一方诸侯,,阅读这种作者全神贯注写出的杰作,如同在温暖炉火边与作者本人抵足而谈,我对作者个性与心理的认知已经很深刻,长评明日送上,睡觉去也
小说 科幻
南回归线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米勒 译者: 杨恒达 / 职茉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1
《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米勒在这部主要描写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的作品中,运用音乐、性以及一种达达主义式的感觉错乱来不断追求自我表现的狂喜。
本书除了最初的一大部分和一些以空形式出现的不规则的段落划分以外,只有两个正式的部分:插曲和尾声,都是借用了音乐的术语,似乎整部作品是一首表现自我音乐情绪的完整乐曲。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亨利·米勒在本书中首引了法国中世纪道德哲学家彼得·阿拉伯尔的话来说明他写此书的目的:“男人女人们的心往往激动不已,也往往在痛苦中得到安慰,这是实例而不是言辞的作用,因为我很了解一个痛苦的目击者会做出某种语言上的安慰,所以我现在有意于写—写从我不幸中产生的痛苦,以便让那些虽然当时不在场,却始终在本质上是个安慰者的人看—看。我这样做为的是让你通过比较你我的痛苦而发现,你的痛苦算不得—回事,至多不过小事—桩,从而使你更容易承受你痛苦的压力。”
2013年4月4日 已读
修行58th,前三分之一的讽刺和批判急于求成,过犹不及了,后三分之二回归正常并不断向上攀升,亨利米勒我行我素的意识流,跳跃思维与诡奇的比喻都是标志性的杰出,不过这本总体而言比北回归线差出一筹,另外翻译辛苦的把泛滥的cunt和偶尔出现的vagina翻译成窟窿眼儿或者是眼儿,实在是太尼玛古怪了,哪怕按中国人习惯翻译成洞或者穴也可以啊
亨利·米勒 小说
玫瑰之名 豆瓣
The name of the rose
8.4 (17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林泰 / 周仲安 重庆出版社 1987 - 9
艾柯48岁时发表的《玫瑰之名》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已被译成35种语言,总销售达1600万册。曾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梅迪西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是当时耗资1600万美元,由奥斯卡获奖者让·雅克·阿努达执导,影帝肖恩·康纳利主演的。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侦探-哲理-历史小说,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之外,书中充满了各种学问,涉及神学、历史学、政治学、犯罪学,在政治上表现了教皇与国王的冲突,在宗教上反映了圣经中有关犯罪的预言,还涉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
2013年3月31日 已读
修行56th,我抱着极大的预期来读此书,阅读过半时犹自不能满足,威廉无论在能力或是气场上比较名侦探都差出一截,宗教方面的炫学分寸拿捏的很好,很有启发性,但没有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至于罪犯和杀人手法在第五人死去时已经清楚的无以复加,原本以为如此而已的本书在最终揭盅之时猛提了个档次,这是披着推理外衣的宗教问题讨论,这是在宗教问题讨论铺垫下对知性与知识的讴歌,罪犯动机的独特,罪犯和侦探对动机的共识,与最后那极为著名的阿德索处理断简残编之方式一样迷人,我辈书蠹,至此不得不会心一叹,然而,无论推理,炫学,核诡,符号学或是对书籍与知识的重视,真的都算不上顶级水准,这本书每个环节都是中平略上,总和之水准真的称不上绝顶,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不过,是本不错的好书无误
小说 艾柯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7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2013年3月26日 已读
随手标4th,值得一遍遍读的书
小说
暗潮·射程 豆瓣
作者: [日本] 井上靖 译者: 唐月梅 1987 - 11
2013年3月22日 已读
休憩119th。暗潮水准平平,射程却有意思,描述二战后一个青年依靠投机从起家到破产的全过程,读完对当时社会的有趣状况会有明确认知,井上靖其人之文颇为有趣,笔下主角的行为难以揣测,对心理的描写也淡淡的令人容易忽略,经常会给人一种好像没什么了不起的放在一起却很好看的感觉,不过有时候也会如天平之甕一般,淡淡的淡淡的好像就没了
井上靖 小说
茫茫黑夜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库尔特·冯尼格特 译者: 艾莹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
冯内古特参加过二战,在对德战役中被俘,关在小城德累顿的一个屠宰场地下冰库做苦役,又赶上了盟军的大轰炸,十三万五千德国平民葬身火海,爬出地下以后,被分派了挖尸体的工作。那些尸体被烤得像姜饼一样。姜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圣诞节小点心,用蜂蜜、红糖、杏仁、蜜饯、丁香等烘焙,成品焦黄色,装饰有彩色的糖霜,经常会被做成人形。所以这个比喻还是蛮形象的,
从军经历并没有什么好吹嘘的,那个时代,没上过战场的年轻男人是少数,而无论怎么样悲惨的经历后,只要没有死,生活都将继续。冯内古特说,“如果我过去生在德国,我想我会成为一名纳粹分子,到处殴打犹太人、吉卜赛人和波兰人,穿长靴踩遍雪堤,暗地里用良知使自己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
事情就是这样,在作家生涯里,这个家伙用的总是这样心平气和的语气,像苦涩的微笑,和淡淡的自嘲。被残酷事件折磨过又在现有生活中继续默默体验着悲伤的人,所共有的那种表情。一个马上就要被吃掉的人形姜饼,如果也有感情的话,它大概也会有这样的表情,这样的语气,而点缀的糖霜,就是它偶尔说出口的几句笑话。
那位沦为纳粹狂热宣传机器的剧作家,臭名昭著被通辑着的战犯,另一个身份是美国间谍,通过广播将密码向盟军泄露出去。这个事实如此隐秘,直到生命的最后,才侥幸得到了一纸无罪的证明。这个故事,是讲述得悲壮还是悲惨只有一步之遥,可是小说的主角用自寻死路,证明了他的悲剧在这个荒唐的世界面前,其实无关紧要。
经历过战争的人们,都在到底是仇恨还是遗忘之间徘徊。他们的悲剧已经形成了,像人类历史一样既然刻下就无法更改。而历史总是循环的。持着悲观宿命论的老人们终将死去,连同他们曾经用来抵抗世界的爱情之床一起消失。年轻的一代仍在迷惑着求解:这个世界究竟出现了什么么毛病?是某种化学物质在作怪么?才使得人们互相残杀?
主角把一位追捕他的前军官、现在的酒鬼奥黑尔揍了一顿,此人把向纳粹余党复仇作为毕生唯一事业,却愚蠢到赤手空拳,以为仅凭正义感就必能胜利,结果被打得差点连胃都吐出来。主角对着那摊呕吐物说出了自己的答案:“罪恶在哪里?正是每个人心中无限制的仇恨,那种自己认为得到上帝支持的仇恨。正是每个人心中的这一部分觉得各种各样的丑恶那么有诱惑力。”
很不幸,主角就曾经从事着一个向世界宣扬着仇恨的职业,尽管从另一个角度,他同时是个可敬的地下英雄。用当间谍可以合理地精神分裂,可以尽情表现演艺天赋来做理由,并不能抹灭他内心的罪恶感,抵销所有过往生命中珍贵之物的丧失。于是,他在自由到来的前夕,把自己绞死了。
2013年3月21日 已读
修行50th,阅读版本是83年初版,译者序臭不可闻,不值一哂,冯内古特写了本极为老实,不以技巧取胜的书,如此书简介所言他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像苦涩的微笑,和淡淡的自嘲。写那些被残酷事件折磨过又在现有生活中继续默默体验着悲伤的人,如是而已
冯内古特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