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春醪集 豆瓣
8.8 (12 个评分) 作者: 梁遇春 新世界出版社 2005 - 1
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深得英国小品文神髓。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梁遇春的作品依然无出其右,他的写作风格在当代并无传人,坊间许多的所谓的随笔基本上是形似而神不似。也许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梁遇春(1906-1932)是个短命的文学天才,在这个世上他仅仅活了短短的28年。他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除了二十余种外国文学作品译著外,他自己的文字主要就是本这本书了,这也是他《春醪集》和《泪与笑》两个小册子的集合。是作者用情感、学识和思想酝酿而成的春醪。废名普说过:“他的文思如星珠串天,稍纵即逝”。在文中,他谈读书,论学问,聊爱情,议朋友,引经据典,而毫不迂腐唠叨,是纯粹文学的议论,也属于文人的清谈。在小册子中,我们看到的作者是如此热爱生命、赞美人生的,他对待这个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交织在一起的世界并没有用“拍案而起”的态度来批判,而是一种冷漠而鄙夷的方式揭露。
2018年5月9日 已读
休憩126th,杨杨赠我此版,于是重读一遍,颇觉好书就得重读,常读常新,这才发现当年居然没标。梁若比古人,乃是伽罗瓦济慈一类生命高度浓缩,短暂而巍峨的存在,梁以诗人之心著就此本散文,兼有年少的炽烈极端与高才的惊才绝艳。梁笔下多谈生死,兼有情爱,钟情于火焰的自由奔放炽烈与完全,此书虽短,作者完整人格尽出,这是一个拚尽全力的爱着世界,爱着人生,爱着姑娘。炽烈决绝的燃烧着生命,致力让火焰更高的灵魂,暴雨不终朝,梁早早辞世,短暂人生如饮白堕春醪后一场大梦,这对有着死亡崇拜的梁也许有遗憾,但并非苦事,他燃烧过,美过,灿烂过。这本书就是他这个人,我喜欢他
散文 文学 梁遇春 民国 随笔
我的阿勒泰 Goodreads 豆瓣
My Altay
8.8 (18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2018年4月26日 已读
休憩123rd,读完才知道,腰封说的绝对清新居然是务实的描述。这是那一种让文艺清新自惭形秽的清亮干净,十分舒适的感觉,单论此本不输刘亮程的在新疆。据说李娟现在已经不做裁缝不开小店,拿政府补贴住阁楼做全职作家了,好消息啊!
散文 李娟 随笔
三月曝书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林文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1
《三月曝书》是林文月散文作品集,内容包括书香岁月、往事情趣、异国游历、美食佳肴。全书充满了作者对书的情趣,对校园时光、往事故人的回忆,在异国之旅中的感悟,以及飘逸着书香的生活趣事。
2018年1月31日 已读
休憩44th,随着年岁增长,我逐渐修正对董桥的看法,逐渐可以欣赏他的部分篇章,但林文月依然是我欣赏不来的,林号称兼作家学者翻译家三位一体,翻译家实至名归确实不错,学者我不懂不便评价,作家则纯乎圈内人捧出来的,其人文字感觉好,而写作文章水准极差,可称高中生文笔教授文采,平铺直叙枯燥无味几不可读。等到翻译之时,哎,原作者珠玉在前不需布局谋篇林可在小处着眼雕琢词句,于是风情万种。
散文 林文月
青玉案 豆瓣
4.8 (5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董桥记写其集藏古玩的因缘情意,淡笔点染长辈之温情、友朋之相契:梅家灵芝,萱园嫁妆,亦梅先生,乔志高先生,林语堂的半个学生,王世襄的狮子,脂砚斋杏花,倪元璐的字,与陈文岩吹水,老客栈悲歌,徐志摩的旧藏,杨绛先生的来信……富于文人意趣,情韵悠悠,最见精彩。书名借用贺铸名作词牌《青玉案》,老旧的词牌名和他新撰的文玩小品书中重逢,就像一场一见钟情般的艳遇。内地首次引进,精装面世。
近年董桥的新书在装帧上总喜欢花一番心思,仿古典书的皮纸装帧,烫金的封面,实在叫人爱不释手。这本装帧雅致的本子,载有四十四篇董桥的最新文章,带您走进董桥的古董、旧书珍藏的世界。
2018年1月26日 已读
休憩33rd,连读两本董桥实为不智,此本质量亦不如记得与立春前后
散文 董桥 随笔
记得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董桥写自己所藏的新旧清玩,这些有生命、有故事在里头的文人宝贝:如梁启超的遗墨,王世襄的玉钗葫芦,张充和的书画,林青霞的新书……从故事里走出来的,是清玩,更是人物,淡淡地栖身古雅的人物。他的散文是日常的叙事,平淡、平常、平实,清新可读。
在这个文字日渐粗糙化的年代,董桥把玩诗词、古画、闲章、羽扇……文字精致圆熟,具贵族的优雅逸致与文人的婉约多情。
2018年1月26日 已读
休憩32nd,变老的征兆已经不断出现,比如熬不动夜 比如身体扛辛苦能力大大减退,比如实在有点阅读过量导致眼睛开始花,又比如开始真而且真的能品出董桥好处。一言以蔽之曰,只要董桥不玩词藻,便是一流随笔家。本书围绕的文玩,名人墨迹,笺等等,都是我深好之物,可惜玩不起,挣钱之路漫漫道远,这份觊觎则可保留,是为阅读对个人野心与上进心促进之实证。
散文 董桥 随笔
历史盲肠 豆瓣
作者: 南帆 2013 - 3
《历史盲肠》以10余万字的篇幅,围绕作者自身的知青生活,以个人的文化视角,个体性的记忆,描写了作为中国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群体的生活经历,并以历史见证者的身份,对那个延续了十几年的下乡插队运动,作出了集体意识的评判——“知青”是一个历史词汇,是中国当代历史的一段奇异插曲,更是集结在无数知青心灵和记忆中的一段历史盲肠。《历史盲肠》主要包括:松开发条的日子、饥饿惯性、情为何物、一记勾拳、火车驶过田埂、风声竹林夜。
2017年12月30日 已读
休憩371st,此书主体是作者发表于《收获》的六篇专栏文章合集,前言后记为作者出书时增补。直接导致主导思想迥异。前言自哀自怜到偏矫情的程度,又有点过于故作洒脱的撇清。后记则将规模从知青转移扩大到文学爱好者与作家大群体,一样的还是遗老遗少的伤春悲秋抚今追昔,读来令人扶额。但六篇正文实在是恬淡自然无欲无求而韵味十足,让人不得不赞。可见作家笔力可以多么雄健,让自己的多面性每一面都很独特而显得唯一,没看到另一面之前,都难以想象他还有这一面
历史 散文 随笔
深夜谈吃 豆瓣
作者: 韩磊 / 赛马 2014 - 11
微信第一美食公众号“深夜谈吃”首次结集出版! 中国版的“深夜食堂”!
《深夜谈吃》,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
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
从一碗难舍难离的牛肉面到深夜孤独的盐烤秋刀鱼,从武林高手范儿的驴火大师傅到慢悠悠吃着鲜奶米哺的姑娘,从老妈的暗黑料理到父亲心心念念的红烧肉,从炎热大马的肉骨茶,到墨尔本雨后的蛋挞店……
《深夜谈吃》,不止是一本关于吃的书,它,是最温情的疗愈;是浓浓淡淡的乡愁;是父母默默的关爱;是恋人之间的恋爱密码;是地沟油时代的福利;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深夜谈吃》不仅善于在饥肠辘辘的时候虐待你,更蕴含让人流泪的情感。
长大之后才渐渐懂得: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风味是故乡的风味,最好的味道是旧时光的味道。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
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2017年8月30日 已读
休憩218th,多人结集,稂莠不齐,普洱红烧肉几篇动人,这本书停留在美食加情感方能动人的层次,很多篇文章还达到不了。那种最朴素的光写吃就把你馋的口水横流躺不住的老文字是再也没有了
散文
悔晚斋臆语 豆瓣
作者: 陈传席 中华书局 2007 - 3
本书是著名教授、艺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小品文的代表作。全书文章短小精悍,或论述一种现象,或品评一些人舞,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俯视古今、论道中外。其文章,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所推许:“这是一本真正称得上的才子书。它得意,元气淋漓,爆发有力,控制得当,在平常事里悟出的是常人悟不到的东西,又能有常人不可有的说法。”
2017年6月29日 已读
休憩122nd,真才子书,真言行一致,成一家之言者!身体力行“文当包罗宇宙,以天下为花园”、“心小志大”之道。敢于立言,立论每骇视听而能捍卫。此类人,与之交游谈论,读其著述,乃至各列旗鼓,分庭抗礼而辩,思来尽皆妙趣横生,大开思路。我已无法要求更多,未必观点相同,但是非常满意。
散文 陈传席 随笔
山里山外 豆瓣
作者: 王鼎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4
这是抗战期间流亡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以作者的亲历为基础,经过艺术处理,多层次展现抗战时期流亡学生和基层民众生活的纪实长篇。它描写流亡学生的生活实况,他们的感怀、理念、梦想和抱负,以及对前途的焦虑与信仰的空虚。黑暗中见光明,困苦中有诗意。又以另一只眼,观察到号兵、教官、难民、壮丁、保长、山里村民等普通民众境况、心态,堪称抗战社会史。这是一本饱含深情的书:“流亡期间,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和大地有了亲密的关系。祖国大地,我一寸一寸地看过,一缕一缕地数过,相逢不易,再见为难,连牛蹄坑印里的积水都美丽,地上飘过的一片云影都是永恒。我的家国情怀这才牢不可破。”(王鼎钧)席慕容这样评价这本书:“读王鼎钧的《山里山外》,就是在读着一个灵魂在战乱里的烙印,读着一颗心在烈火里的锻炼。流泪是因为他的伤痛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伤痛,微笑是因为幸好他有着一个真诚的灵魂。”
2017年6月28日 已读
休憩134th,人心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鼎公这本有关流亡学生岁月的回忆散文集写的如诗如画,让我更加期待他的回忆录四部曲。
散文 文学 王鼎钧
碎琉璃 豆瓣
8.0 (10 个评分) 作者: 王鼎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6
《碎琉璃》回忆20世纪上半叶山东故乡的人与事,娓娓叙说故乡的亲人、师友以及少年经历,自传色彩浓郁。
这部散文集虽是断断续续、长短不一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是可以串联在一起的,串连成一篇可歌可泣的长文。这本描述战乱时期的作品,隐隐诉说着战火下人们的悲哀。
2017年6月14日 已读
休憩127th,如歌如画,如此诗人种子却不做诗令人叹惋。所谓彩云易散琉璃脆,王先生自命有一寸土,便有处安置故乡,从未失落。本书也正是心中美好易碎的琉璃屑,吉光片羽。故乡是一个人童年摇篮壮年扑满晚年古玩,本书书眼是此句,王先生打碎心头扑满,将碎琉璃取出如古玩般摩挲把玩,是为此书
台湾 回忆录 散文 王鼎钧
世说新篇 豆瓣
作者: 黄苗子 2006 - 6
“苗老汉聊天”是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小品随笔自选集。 作者言:老汉一生遇的好人多,坏人少,结识的师友都是好人、奇人、 “酷”人、“绝”人。这些好人、奇人、“酷”人、“绝”人中,有学者,如叶恭绰、陈寅恪、启功、王世襄;有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聂绀弩、吴祖光;有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丁聪、黄永玉;有表演艺术家和音乐家,如梅兰芳、石挥、侯宝林、戴爱莲、张权;还有儿时的朋友和老街坊。作者把他们的好、奇、酷、绝端给了读者。
2017年2月20日 已读
休憩43rd,读其他书得知进而购入一读的好奇读物,读至郭沫若颂德一篇终于耐不住性子,文章短而浅,并无余味,类似我辈常为的填空格应需而作的豆腐块,读时难抑不耐与失望情绪,适合老者慢悠悠的阅读
散文 随笔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4 - 1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名家散文典藏)》是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散文选本,收录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汪曾祺的多篇经典散文。
花园、关于葡萄、翠湖心影、泰山片石、赵树理同志二三事、皖南一到、天山行色、遥寄爱荷华、怀念德熙、美国女生、悬空的人、随遇而安、四方食事、故乡的野菜、果蔬秋浓……
《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名家散文典藏)》是非常适合青少年和广大读者阅读的佳作,不管是写凡人小事还是谈花鸟虫鱼,均于不经心中设传神妙笔。
2016年9月4日 已读
休憩118th,老汪并不高产,但散文自我重复现象可真够严重的,一个段子引用多次情况比比皆是,在我看来老汪小说和与吃有关的散文可读性极高,其他倒要等而下之,散文中基本上没有什么物象和情节是小说中没有用过的。老汪散文一个大妙处就是淡淡的那下敲山震虎,如同范闲的姨娘那下不露一点人间烟火气的递银票功夫,但是意义何在呢?论效果肯定不如白刃战鲁迅先生的匕首投枪,还会让很多读者觉得懵懂,读明白的人无非会心一笑,原来在刺讥这件事,让人学的是绵里藏针那一下,论起内涵并无可观,因此么,读老汪还是读小说,读吃来的好些,老汪写吃,是真能把人写饿的。
散文 汪曾祺
山中的糖果 豆瓣
7.9 (27 个评分) 作者: 邓安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6
《山中的糖果》通过“亲人记”“世间记”“回乡记”三个部分,集结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师友,对身边那些人那些事的记录与怀念。作者邓安庆生长在农村,曾游荡于多个城市之间,从事过广告策划、内刊编辑、企业培训、木材加工、图书编辑、互联网等不同职业,阅历丰富,天性敏感细腻,对乡村,对城市,对社会底层的人和事,都有独到而细致入微的体察。作者文笔细腻,语言纯净克制,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将人间烟火娓娓道来,对人物的举止投足和心理刻画生动,性格描述细致入微,使得读者如见其人,如入其境,读来亲切有加。他的文字接地气,带有温度,能够俘获人心。
插画家 “星星的插图”根据书中内容作插图20余幅,画风细腻、生动,乡趣十足,与邓安庆的文字十分契合,相映成辉。
2016年8月16日 已读
休憩106th,邓安庆的姐写的序言,平实而到位,评价自己的弟弟就像理性客观的评价自己一样,没有溢美,没有矫伪,对自己弟弟那种淡淡的自豪感和由衷的关怀体现的很明显,她很了解邓安庆,评价邓“小说常常用力过猛,散文则看上去简单平淡如流水账,实则非常难写”极为精当,决意买邓公安庆作品正是因为读了他豆瓣日志姐姐三篇,心悦诚服,毫无烟火气的市井文章。读罢这本其实没几篇我没读过的书后,深化了我对邓安庆的观点:他出小说集我会微信表示支持与赞誉,大家面上和乐哈哈哈哈,他出乡土散文集我连个屁都不放,直接去买,如是而已
中国文学 散文 文学 邓安庆
今生今世 豆瓣
作者: 胡蘭成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013 - 1
《今生今世》是作者的散文体自传,集中描述了一个农家子弟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坎坷命运,多情而又细腻地刻画了自己的生活和爱情。作者身处民国乱世,人生遭遇跌宕起伏,面对世景世情,多有独到的感触,颠沛流离之后,作者却欢喜的笔调来总结和反省自己的一生,在他眼里,人间到处充满惊艳的故事,经历了战争的残酷荡涤,作者揭示了中国的文明其实即是路上有风景,人家有笑语,所以在他笔下,一路展开的,尽是悠悠人世的美丽风景。
作者在书中借对自己的反省,展现出对人、对物、对事的亲切的观照与剖析,他写人物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写风景浩然有色、气象万千。他的文字独创一格,语言华丽,譬如首章《韶华胜极》对自己童年生活及江南风景的描写,虚实结合,极尽妖艳,有别于历代文人。他的文字平淡中有一种妩媚,简单而华丽,是真正的汉风之美,可与沈从文的《边城》相媲。他的创作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书写方式,写实而充满诗意,与《诗经》遥相呼应,又与《红楼梦》一脉相承,开启了中国近代散文别具风格的一面。(引自小北谈《今生今世》)
2016年8月8日 已读
修行17th,终见全本,确属一等一好文字,胡公专擅的六朝骈文四六句式混在流畅散文行文之中,常给人一种猝不及防的新鲜与美感,读到全书八成渐觉肉麻与起腻,但前半本描写家乡部分则毫无这等弊病,端的风瞻华美。胡公其人,简单骂其薄幸斥其为人渣当然没错,就是有点简单粗暴,胡公一身名士气,且高度自我,至于自私,一身舍我之外全部看淡的脾性令三观稍正者难于其共处,然而才子气名士气风流气散发出的罂粟一般的魅力反让他一生女人缘奇佳,他也不讳言,自称见一女便思她为我妻。读前三分之一尚会为胡公言行而怒,后读至此句“原来世间邪正可以如花叶相忘,我做了坏事情,亦不必向人谢罪,亦不必自我悔恨,虽然惭愧,也不过是像采莲船的倾侧摇荡罢了”,此句正是胡公终身批命,他一切举止行为都有了最好的解释,于是后文再过分,我心宁静,不起波澜
传记 散文 胡兰成
未厌居习作 豆瓣
作者: 叶圣陶 1992
2016年7月7日 已读
休憩75th,人怕比,一比则高低上下分明矣。我读散文少,不读此书,便把知堂做常态,没领会知堂之高妙。叶圣陶当然是个人物,可惜此书要么干巴巴无为写而写,要么无真情似说明文记叙文,少数有真情的地方则半数以上有失蕴藉且无感染力。借用俞平伯评叶圣陶原话“不呻吟固不可,呻吟则流于怯弱”极中肯
叶圣陶 散文 民国
万物生光辉 豆瓣
Every living thing
9.1 (16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余国芳 / 谢瑶玲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 3
很多年过去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哈利依然继续奔波在美丽的约克郡乡间。
爱吃薯条的小胖狗,对哈利冷若冰霜的流浪猫,还有让他在音乐会上如坐针毡的跳蚤们……除此以外,这次还新出现了一位令人发噱的兽医助理卡隆,他独树一格的特质以及与动物亲善旳魔力让人拍案叫绝。
本书和前几部一样充满了幽默感、生活中的乐趣,以及作者本人对围绕在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的欣赏和喜爱。
2016年6月21日 已读
休憩67th,万物系列五本绝美的收官,很难找到同样恬淡温柔而灵秀美丽的一套书了。这次重读,极为快乐,年轻浮躁时读不出来的那股脉脉的人情味如今看来那样迷人。而这本是五本中仅次于万物有灵且美的绝佳作,阿里和小黄的故事那样美好,而茉莉的故事则让在地铁上立读的我猝不及防,眼眶湿润,强忍着才没哭出来,真的。我会和我的每个朋友推荐这套书的。
吉米·哈利 散文 自然 随笔
万物刹那又永恒 豆瓣
The Lord God Made Them All
8.2 (21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种衍伦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 1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吉米•哈利回到了家乡。约克郡又出现了很多新面孔,其中最可爱、最惹人发笑的当然非4岁的小吉米莫属。而他的爸爸则带着383头羊踏上了前往苏联的旅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异国时光。
时代在变,惟吉米•哈利不变。他和动物们的趣事依然没有落幕……
2016年6月20日 已读
休憩65th,哈利的苏联之旅与回忆起的其他兽医故事,相较前三本尤其是前两本而言,老年视角的感慨增加,心情也更细腻,尤其是乡村闲适景物描写的直线上升,充分体现了少年浮躁褪去之后悠然恬淡享受人生的和谐状态,这一系列的书非常非常难得,每一本都保持了相当的水准,阅读它们是一种享受
吉米·哈利 散文
乱翻书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五岳散人 2010 - 11
当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文化时,文化也会呈现出另外一种样貌。
本书以杂谈的形式,通过剖析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习俗、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武侠小说中的江湖规则以及历史上的现象和事件等,探寻真相,纠正误解,帮助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使我们对于通常所接触的文化和现象能够明辨是非,去芜存菁,使我们的文化得以良性传承。
作者观点犀利独特,一针见血。富有哲理的论证与推理,让人们看到在一些寻常现象背后的文化深意。看似平实幽默的语言散发着些许冷峻,戏谑间透露出作者入世的真诚。本书也彰显了作者的博学功力,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民生等领域。
本书由乱翻书、乱弹琴、杂乱说、胡乱活四大部分组成,分别对一些史书、武侠小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现实中各种文化现象;目前生活中的故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严密的论证得出结论。告诉人们应当怎么合理地看待我们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尽管大部分是在写历史,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2015年11月19日 已读
休憩116th,读此书前,五岳散人在我心中形象是微博大V穷极尽相中一员,和人约架的公众人物,真性情有脾气失之粗俗。读完这本书,他的形象丰满高大起来。此人逻辑思维极清晰,头脑清楚敢说敢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个不错的家伙。评分这么低,想必一部分人是因为固有形象所囿而看低他,另一部分人就把杂文的点到为止不必说的太烂太细当做浅尝辄止,啧啧,这个死胖子应该不会在意这些吧,毕竟胖子总是比较洒脱豁达的。
散文 杂文 随笔
父子大学 豆瓣
作者: 范福潮 2013 - 9
过去的人怎样读书?过去的人读什么书?过去的读书人怎样思考?作者在《父子大学》中给予一一还原。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私塾式教学的国学科目,也可以现场聆听私塾中的先生和学子的对话,甚至可以置身其中,接受私塾教育。这便是读书人的原生态。
2015年11月13日 已读
休憩112nd,书海泛舟记必然是我最爱书籍前五,这本比之大有不如,直到读到最后一篇伤逝,父亲突然真情流露的问了句“我死了,你哭不哭?”猝不及防潸然泪下,打湿了书页,这样的一个父亲,再也不会有了
回忆录 散文 范福潮 读书 随笔
那些人 那些事 豆瓣
作者: 《万象》编辑部 编 2011 - 11
《那些人 那些事》编辑推荐:“我是奉太太之命说话的”,你能想到这是从胡适嘴里说出来的吗?即使已满头华发,年少之趣依然未减。
夫人江冬秀在旁说编辑推荐:“你打扮打扮,年纪轻得多,也很漂亮了。”
胡适笑着说编辑推荐:“江冬秀小姐,我从来没听过你说我漂亮,从来没听过你说我漂亮的话呀!”
此时的胡适夫妇均已年过七十,论结缡的岁月,计已超过四十四年。这样的日常对白,很自然地形成了一幅幽默的漫画,想来可爱至极!
《那些人 那些事》是《万象》杂志首次推出的分类主题式作品集之一,内容上多似以上胡适夫妇间对话般亲切自然、怡然自得,所选入的人物亦多为近代各领域的翘楚,以及在思想、人生方面对当下具有借鉴和收藏价值的事迹。
翻阅全书,循着先辈的足迹,品着那浮沉一梦的岁月,忽觉,所有的激情,皆源于一颗心的躁动。就像《那些人 那些事》封题上所述的那样编辑推荐:
望尘事,杨柳荣枯,拂过眉间,
心悸一刹,只为卿狂!
2015年7月26日 已读
休憩69th,三四块钱在中图199-100搂的一单居然充满了这样的好货,今晚做梦也会笑醒,万象读了两年后没继续下去,现在有这么一套干货在,实在是满足。这本书的主题是怀念名人,夏志清和张爱玲占据了大半篇幅,而全书最佳一篇是张隆溪写杨绛,有关袁寒云一篇的观点则与他书大相径庭,有读头。本书最让人满意的一点是,即使是最差的一篇,也还算得上是不错的文章,因此这个夜晚我过的非常惬意
万象 散文 文化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