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宇文所安 译者: 刘倩 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6
本书为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本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深入浅出地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
《剑桥中国文学史》力图实 践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即文学文化史:相对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分析,更重视物质文化发展——如手抄本文化、印刷文化、杂志与报纸副刊等——对文学的影响;相对于对作家个体的强烈关注,更注重文学史的有机整体性,及对一些倾向和潮流的梳理;相对于以朝代断代、将文学史与政治史重合,则更强调文学、文化的历史自主性;相对于传统文学史致力于将作者和作品定型和定性,则更注重文本的不确定性……因而作者问题,文学的接受史,印刷文化,选集的编纂,文本的制作、流传与改写等等在本书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部新的文学史,是一次重新检视各种范畴的机会,既包括那些前现代中国的范畴,也包括1920年代出现的新文学史所引入的范畴。重新检视并不意味着全盘拒斥,只意味着要用证据来检验各种旧范畴。
——宇文所安
2014年7月16日 已读
修行47th,上部水准不高,讲评与选文均无新意,袁行霈先生一套完胜此书
历史 宇文所安 文学
黑水浒 豆瓣
6.9 (9 个评分) 作者: 吴闲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不读水浒 不知天下之奇
古今天下第一豪书
《水浒传》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
从小说的字缝里,读出重重玄机,揭开梁山社会的一幕幕真相,再现别样精彩。
在充分肯定水浒传价值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中存在的非理性思想与非人道行为……
2014年7月13日 已读
休憩62nd,一本专门钩玄索隐的书,说的东西没一句不是早就知道的,简直是一种耻辱,煮酒话西游的本事今何在,今何在
吴闲云 文学
东坡志林 豆瓣
作者: 苏轼 / 校注 刘文忠 评 译者: 刘文忠 评注 中华书局 2007 - 9
插图本中华经典随笔书系,遴选历代笔记中的经典,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并辅以简注和点评,配以插图,力求从闲话式的文化碎片中,勾勒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岩层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书为该书系之一,为《东坡志林》,书中所载各篇,相当一部分留下了写作年代,较早的是元丰年间,较晚的是元符四年,前后历二十多年,大体上是从被贬黄州始,至元符四年遇赦内徙止,共二百零三篇,内容相当丰富。从中可以窥见东坡的学养、思想、世界观等诸多方面。本次推出的注释点评本保留了全书的原文并加以注释、点评及插图,是体味东坡鲜明个性的绝佳读本。
2013年11月6日 已读
修行128th,第一章宛然神仙文字,就是词中的苏东坡,继而几章略平淡,似乎随手而记,最后一章史论文可惊可笑,土皮史论不如其父毋庸多言,没想到连中平水准都不到,其思想或浅陋人尽可知,或借史事做掩护含沙射影讥嘲时事,短篇史论如果做了此等用途,真是毫无用处,此外,真难以想象说出“商鞅桑弘羊之名在天下者,如蛆蝇粪秽,言之污口舌,书之污简牍”的人也是说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的土皮,就像难以想象写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人也是把怀孕小妾送人的土皮一样,我们爱着自己心中诗人的形象,但还是不要走近去看了,留住脑海里臆想的美丽,给生活一层遮羞布吧
文学 笔记 苏轼
荡寇志 豆瓣
作者: 俞万春 译者: 戴鸿森 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 11
2013年8月4日 已读
休憩217th,这无疑是本政治正确思想正确的书,而情节的单调空洞,人物的干瘪重复就忽略掉吧,从古至今想必很多人欣赏过荡寇志,欣赏的理由毫无疑问都是正确的政治和思想,大义名分既定,文学水平只是末节,立场最重要,而能力次之。所以只能呵呵呵了,坦白说,不多读几本明清小说,读书少的人真看不出四大名著好在哪,这是另一种生在福中不知福
古典文学 小说 文学
托马斯.曼文集-中短篇小说选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德] 托马斯·曼 译者: 钱鸿嘉 / 刘德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5
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国文坛最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他于1929年获诺曼贝尔文学奖。
本书荟萃了作者18篇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从中可领略这位大文豪的整体创作。
居首之篇《堕落》是曼处女作,它以女演员和大学生恋爱为材,小说一面世就被人们大为赞赏,这给作者增添了走文学创作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篇小说《特里斯坦》是作者的成熟之作,它以一座疗养院为背景,通过对作家史平奈尔和一位温柔美丽的富商太太间的暧昧关系的描写,反映德国当时上层社会的病态生活。《死于威尼斯》充满诗情画意,文字优美,是作者本人的得意之作,也得到评论界的大力推荐,1971年由英国和意大利合作搬上银幕,影响深远。压轴之篇《马里奥和魔术师》是曼的巅峰之作,由于是一部意味深长的政治小说,一出版就被法西斯当局列入禁书名单;小说不但有鲜明的政治内容,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作者对许多场景都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扣人心弦。本书中其他各篇也有其特点和韵味。
2013年7月3日 已读
休憩194th,阴暗低沉,情节缺乏变化,不是我的菜,但是小说写得也不错,托马斯曼如果是走这种阴暗路线的话我对魔山反而有了期待
小说 托马斯.曼 文学
神巫之爱 边城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神巫之爱 边城》收录了沈从文的中篇小说《神巫之爱》和《边城》。《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用田园牧歌式的笔调,描画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突出人性的美好与心灵的纯净;从而在人生的梦与现实之间营造出一种诗的意境。少女清纯照沅水,手挽清流,身倚吊脚楼;微风略古树,举首遥望龙舟……无不令人神往,遐思无限。
在一般意义上讲,中篇小说通常是就小说的篇幅而言,它是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对于中文作品来说,人们一般将三到十万字左右的小说叫作中篇小说。
在英文中,长篇小说称为novel,短篇小说为short story,各自拥有独立的称谓,而中篇则是novelette,是一个在词义上具有依附性的衍生词,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小于长篇的小说。这表明中篇小说本身还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概念的形成是伴随着其创作的产生而逐渐清晰的。鲁迅先生创作于1921年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这之后陆续出现了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萧红的《生死场》,巴金的《憩园》等优秀的中篇作品。这种影响一直接续不断,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篇小说更是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以致有研究者认为,中篇小说代表了近三十年文学的高端水平。
篇幅与内容含量的适中,既便于艺术操作又易于阅读传播的优势,使得中篇小说很快能在读者中产生影响。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我们编选了这套“中国现代中篇小说藏本”系列图书,选择1919-1949年间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经典作品,既从源头展示我国中篇小说的创作成就,也为读者的阅读和收藏提供一个精良的版本。
2013年6月12日 已读
休憩176th,神巫之爱不如边城,而久读汪曾祺,边城亦不觉其妙了
文学 沈从文
好兵帅克历险记 豆瓣
The Good Soldier Švejk
8.2 (8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雅·哈谢克 译者: 星灿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 4
《好兵帅克历险记》内容简介:帅克其实是个很不出众、很不显眼的小人物。大战前,他是个靠贩狗为生的普通老百姓;入伍后,是奥匈帝国军队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乍一看,对于奥皇帝国军队及其各级长官,帅克几乎忠顺得无以复加。正当捷克壮丁为了摆脱不义战争和充当炮灰的命运,或有意装病、或自毁致残、或逃往外国时,帅克却在风湿症疼得走不了路的情况下,也要坐着轮椅去从军;正当他的同胞对残酷统治他们的奥匈帝国切齿痛恨时,他却公开宣称为效忠皇上,就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他 究竟是怎么“效忠”的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都是好心办成坏事”,帮倒忙。他越是中旬忠顺地执行上司的命令,闹出的乱子就越大,他的上级长官就越给他弄得狼狈不堪,丑态百出,无可奈何。你说他傻吧,他既不受气,也不吃亏,更不低人一等。在帅克的眼里,什么皇上、将军、大公,统统不在话下。
凭着他那张明月般的笑脸,那双天真无邪的蓝眼睛,那副镇定自如的神态,那一套套头头是道的辩解词,总能在极其艰难甚至陷遭处死的逆境中逃出恶魔的手心,化陷为夷。
2013年6月12日 已读
休憩174th,比二十二条军规更到位更上乘的黑色幽默,和堂吉诃德相拮抗的幽默,读时之欢乐之喜感难以形容,帅克这个萌话痨~~~可怜的卢卡什上尉~~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战争?
小说 文学 经典 黑色幽默
如何读,为什么读 豆瓣
How to Read and Why
8.4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黄灿然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简介: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导读:
他是批评界的巨人……他对文学的热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麻醉剂。
——《纽约时报杂志》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评论……就好像在读石火电闪般的经典。
——M.H.艾布拉姆斯
哈罗德·布鲁姆是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他激活了他的文学批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其中。
——《卫报》
2013年5月15日 已读
修行76th,布鲁姆是学院派文学评论大师,西方正典正正耽搁我一年半不能终卷,就因为术语太多,表达方式太专业而晦涩,本书比较通俗,术语相对少,然而仅仅是根据布鲁姆的标准,此书如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最为有技术含量,阅读价值的内容全在一个序言一个前言,读来美不胜收,至于内文推荐书目与阅读方式,诚然仁者见仁。如布鲁姆自身所言,在你形成阅读标准之前,他人意见非常重要,在你有了阅读口味以后,最好的意见就是不要听从他人的意见
哈罗德·布鲁姆 文学 文学评论
文艺对话集 豆瓣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本书内容包括伊安篇:论诗的灵感;理想国: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诗人的罪状;斐德若篇:论修辞术;大希庇阿斯篇:论美;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斐利布斯篇:论美感;法律篇:论文艺教育。最后还有题解、译后记: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人名索引等内容详细。
2013年5月14日 已读
修行75th,考虑到年代,此书之划时代的意义伟大无比,而在思想发展数千年后之今日,读来颇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不过在启迪思想吸引人加入思考方面的魅力依旧无双无对。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对话文绝大多数都有相同的特点,就是捧哏者水准过于低下,问题问不到痒处,当苏露出破绽或有遗漏之时不能跟进追杀,令人着急。理想国驱逐诗人此事早有耳闻,而论辩必要性的过程是赤裸裸的言论禁锢。此外苏格拉底的观点绝对化---认为一切都应该为宇宙最高最完美之理式服务--让人烦倦,而且他思想常在两个极端处游走,无视中间环节的存在,没有调和与中庸,最为愚蠢的是,他用自己擅长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去试图解释分析预测感性,然后从理智的角度评价并忠告感性,由此看来,他看似很懂,其实这方面很菜,会饮篇中第俄提玛不客气的直斥其非让我开心不已
哲学 文学 朱光潜 柏拉图
文学回忆录 Goodreads 豆瓣
8.8 (27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口述 / 陈丹青 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本书首次披露的木心先生及其亲属的珍贵照片,由陈丹青先生和木心的外甥王韦先生提供。附印民国版本的世界文学书影,是一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2013年4月14日 已读
修行64th。绝对的败笔,木心生前不许出版此书大有缘故在,彼时木心并无那种胸纳百川,不温不火,洋然沛乎的气度,对很多观点很多人物的表达方式略偏激,说从中看出真实的木心,未必能够,老年木心依然有脾气有态度,与这个却大不相同。此外,这本书作为文学史教材更是大大的不合格,优点是木心阅读量大,列举人物作品全面而中肯,而且木心不时爆发的思想精华更让人连呼赞叹。但是,木心观点倾向性太强,对正值发蒙期学子的最初印象塑造性太强,他们未来为了摆脱这些观点所给予的障碍需要花费无比大的努力,一本合格的,优秀的启蒙读本,教材应该用最中肯,不带观点的语句来推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接触它的美与丑,关键的是,接触它的原型,木心这本书远远做不到这一点,虽然书做的是真漂亮,先生,RIP,丹青兄,这次你做错了
文学 木心 陈丹青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豆瓣
7.9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田秋成 译者: 王新禧 新世界出版社 2010 - 3
《雨月物语》共五卷九篇志怪小说,熔日本民间传说和中国神怪故事于一炉,文字精妙、情节曲折;风格新颖、结构严密,更兼人物性格鲜明、氛围刻画生动,表现手法洗练传神,充满了艺术魅力。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日本近代以前怪异小说的巅峰之作,是“读本小说”的代表作品。
《春雨物语》是《雨月物语》的姊妹作,共十篇故事,取材全部来自日本正史或野史轶闻,以物语故事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真实历史、虚构传奇这两大要素,带有浓郁的寓言和讽世色彩。作品中还掺杂了上田秋成的历史、文学观点,是他长年累月注释史籍、古典文学名著的一次浓缩总结,也是上田秋成晚年时,思想认识、人生体悟都达到顶点的力作。其影响力虽不及《雨月物语》,却也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重要一页。
2013年4月12日 已读
休憩124th。雨月物语非常有趣,虽然大多数基于中国古代故事,被改写的很有和风,很有阅读乐趣,春雨物语就差出很多档次,这种读来不累的有趣书籍娱乐身心之感是一等一的
志怪 文学
呼啸山庄 豆瓣
Wuthering Heights
8.7 (56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米莉·勃朗特 译者: 方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呼啸山庄》故事主要内容是,弃儿希克厉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欧肖收养,欧肖的女儿卡瑟琳与他从小友爱,产生了炽烈的爱情。而庄主的儿子亨德莱却仇恨他,老欧肖死后,把他降为奴仆,百般凌辱。卡瑟琳为了得到“画眉田庄”主人林敦的财产资助希克厉而嫁给了林敦。希克厉得知后愤然出走。几年后,希克厉致富归来,使亨德莱倾家荡产,并诱骗林敦之妹与他成婚,恣意虐待。卡瑟琳终因不能同希克厉结合而凄然病逝。
2013年3月5日 已读
修行40th,杰作,杰作,勃朗特姐妹中第一书,超越时代的伟大作品,无论是结构,氛围还是人物心理性格与形象,都难以相信成书于一百五十年前!全书最好的人物是靠自强不息战胜命运的哈里顿,其次是求仁得仁的恶毒者希剌克利夫,他们是同一硬币的两面,巧妙极了。而所有其他人或者是助纣为虐的恶棍或者是和稀泥的滥好人或者是两个卡瑟琳那种被惯坏的脑残大小姐,善良不是招致恶意的理由,而脑残是,那种无节制无底线的任性和纵容让卡瑟琳们和伊莎贝拉的遭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而全书叙述者爱伦大妈那种关键时刻不能坚持,强悍的助攻能力让她成为希剌克利夫最感谢的人,三百字评论这故事太短,写长评又写不出他人所未言处。只能说,傲慢与偏见勉强和这书同一档次,而傲慢与偏见是靠心理细致变化和小聪明讨人喜欢,而这本书,用什么标准衡量都是杰作啊!
小说 文学 经典
傲慢与偏见 豆瓣
Pride and Prejudice
9.1 (5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王科一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傲慢与偏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2012年11月9日 已读
傲慢的中二病不屑解释男,偏见的玻璃心内心自卑矫枉过正女,奥斯丁这本书狡黠的可爱,刻薄但不伤人,分寸拿捏的很好阅读感觉轻松舒适,最有趣的是,达西和伊丽莎白都只是略微的傲慢和有限的偏见,否则怎么可能在一起?另外说实话,这两口子结婚以后每晚估计都是场狮城舌战,
小说 文学 简·奥斯丁
潮骚 豆瓣
8.0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唐月梅 北京出版社 2003 - 4
《潮骚》没有让这对男女恋人超越伦理道德所允许的界限,而在精神即将破灭而尚未破灭之前,求得精神与肉体的平衡。从年轻人的恋爱主题来说,《潮骚》的旋律所显示的高音,最为纯粹。几乎可以认为《潮骚》是一部完美的杰作。舞台本身异常的美,又富含抒情性,人物描写也很有魅力。在所有的日本现代文学作品中,这也是罕见的。
2012年10月3日 已读
好美的一本书啊,三岛笔触的细腻柔软和性格的刚烈决绝是如此之矛盾,哦,我是那样的爱他以至于不知道该对他的死亡抱持何等态度,他希望并得到了一个荆棘鸟般凄艳的死,这很好,但是如若不死,他还会写出多少好东西啊……最后吐槽一句,那只一螫再螫而不死,时机总那样恰好的蜜蜂肯定被新治上身了,恩
三岛由纪夫 小说 文学 爱情
道连·葛雷的画像 豆瓣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Other Writings
8.9 (69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美少年道连·葛雷面对好友霍尔沃德为他画好的肖像,说:“如果我能够永葆青春,而让这幅画像去变老……我愿拿我的灵魂换青春!”这一荒唐的愿望构成了唯美主义代表作家王尔德唯一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的情节基础。不料此言一出,竟一语成谶。环境影响和追求享乐的结果,导致葛雷在自我放纵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直至彻底毁灭。
书中还收入了王尔德的两部中篇名作,基本囊括了王尔德的小说精华。
2012年10月2日 已读
故事一般,文字尚可,间或警句一现,如穷人版毛姆,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本书,因为设定虽然巧妙但是太bug,格雷最后不失常谁也弄不死他的,但依旧打到四星是因亨利这个撒旦式诱惑者做的太成功,格雷自己选择了堕落,没人逼迫,而全书最大的亮点也正在此,它告诉我们,作恶成本太低的话世界将多可怕,暴露了他的悲观而书中对女人的痛诋暴露了他的取向
小说 文学 王尔德 经典
台北人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花城出版社 2009 - 1
《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不但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茶花女 豆瓣 Goodreads
La Dame aux camélias
7.8 (4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小仲马 译者: 王振孙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读者们切莫把玛格丽特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混为一谈,阿尔丰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用小仲马的话来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_个彻头彻尾的娼妇”。但玛格丽特却不同,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j 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眭。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而玛格丽特则完全可以跻身其间而毫无愧色。
2012年8月28日 已读
完全没被感染,完全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与力量,这种程度的牺牲,这种类型的故事太多了,它唯一的好处就是出现的早吧,并没有那种可独立于时代之外,给不同时期的读者以相同或不同的震撼的能力,另外那个时代的男人那种玻璃心灵玻璃身体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仲马 小说 文学 爱情
阴阳师 豆瓣
8.4 (85 个评分) 作者: [日] 梦枕貘 译者: 林青华 南海出版公司 2005 - 1
《阴阳师》是梦枕貘最负盛名的作品,以幽暗遥远的平安时代为背景,虚构了一个神秘典雅的人鬼共处世界。相传,日本平安时代,世界明暗未分,人鬼妖杂相共处。阴阳师安倍晴明,白衣飘飘,儒雅不羁;武士源博雅腰悬长刀,淳朴耿直。一对挚情好友淡漠生死,游走于阴阳两界,在谈笑之间破解桩桩离奇事件,为人鬼解忧。
《阴阳师》中的很多章节见于经史典籍,书中多数鬼怪生前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阅读时,可从中找到许多著名人物生前的若干疑团。
2012年6月25日 已读
全十本达成,非常喜欢的书,和风扑面,恬淡有情致,这个系列不需要多说了只是想吐槽晴明和博雅每次出场总是坐在那里喝酒,吃各式各样的下酒菜,某个渔夫的故事被安排在第二卷应该就是为了让他源源不断的送香鱼来吃吧,嗯嗯,香鱼,应该很好吃?!
奇幻 小说 文学 梦枕貘
国王的人马 豆瓣
作者: [美]罗·佩·沃伦 译者: 陶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6
《国王的人马》是他的代表作,曾获普利策奖,并被搬上银幕。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长休伊·斯的生平为基础,描写主人公威利。斯塔克,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怀着改革政治,造福于民的美好愿望,一步步走上州长的位子。但此后却大搞独裁政治,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在贪污腐败的泥坑里越陷越深,最后遭到一个医生莫名其妙的枪杀……尽管作者声称无意创作政治小说,但是因其对美国社会种种不公正现象的无情揭露,对美国腐败政治的有力抨击,《国王的人马》仍然成为一部寓意深远的政治小说和能够准确反映当时美国现实的社会小说,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活动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2012年6月3日 已读
这本书的前一半都在铺垫,后一半的文字毫无预兆的上升了几个境界,漂亮洗练的文字和清晰准确的情感表达不禁叹为观止,还记得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大四,看到图书馆爱心岛上躺着它,拿走以后,埋头半夜,很少有小说让我这样无原则的喜欢,以至于每次推荐他人时都必定提起,呼,国王的人马
小说 文学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豆瓣
7.7 (29 个评分) 作者: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 8
2012年6月2日 已读
当初读第二卷惊为天人,读第一卷的感觉就比较冷静客观,或者说亮点不及第二卷,但分析屈原和司马迁真的做的很到位,部分观点甚至让我有振聋发聩之感,我真的应该系统的捋一遍这些东西了,另外肥壮在书里划线也就罢了,那些线奔腾澎湃,形状不一,让我破口大骂
文学 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