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三闲集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鲁迅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三闲集》收作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1932年的《鲁迅译著书目》一篇。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作者生前共印行四版次。《三闲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匪笔三篇,某笔两篇,述香港恭祝圣诞,吊与贺,“醉眼”中的朦胧,看司徒乔君的画,在上海的鲁迅启事,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通信(并Y来信),太平歌诀,铲共大观,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革命咖啡店等内容。
2013年7月29日 已读
修行95th,光靠臆测真不能了解任何人,印象中大先生攻击性极强,加以不轻的强迫症,与林语堂先生还为了战时文学能不能幽默能不能脱离革命谈艺术大战一场。读完此书才发现大先生处于那种有趣的境地,有人写信指责他诱惑人革命,有人撰文指斥他在革命的时期还谈文艺。大先生老实不客气一一回应,明确表示艺术的革命比革命的艺术要好,不必时时地地革命,让我着实有点惊奇。不过也就惊奇了一下而已,因为我一直觉得笔仗打多了很难一直李克忠,总会有负气的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时候的,而且所有辛辣的讽刺都免不了尖酸刻薄,大先生其实不能免俗,平视他就好了
杂文 鲁迅
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Eggplant.place 豆瓣 谷歌图书
7.8 (52 个评分) 作者: 张立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4 其它标题: 闪开, 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国最后一个纯真年代。这本书是对这一纯真年代的终极回忆。
作者老六是生于1968年的“六八式”——所谓“生于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经历青春,在九十年代讨生活、在本世纪负责任”的一代。这本书就是他的一部八十年代微观个人史,由十二章记忆碎片构成——关于麻将、关于校园、关于打架、关于毛片、关于评书、关于电影、关于足球、关于买碟、关于电脑……
其实,何止“六八式”,任何一代人的青春,激情和痛苦都是一样的,他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念之情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青春在什么时代度过,那就是他最好的年代,所以,翻开本书的人,不是被记忆虐待得同声一叹,便是温暖到会心一笑:
我们一直以为活的是未来,其实拥有的只有回忆。
多少人害怕变老,多少人正在变老,多少人已经老了。当一切都已经地覆天翻,精神麻木的现代悲剧大幕拉开之时,多说一句都是多余:
闪开,让我们开始集体回忆。
2013年6月15日 已读
随手标15th,若喜欢吃蛋,则别见母鸡,若喜欢吃蛋,则不必吃鸡屎。老六做编辑做实事都是一等一,令人无比信任的正能量输出者,自己写东西,呵呵后,杨葵大婶儿也一个样,厕上书之选
张立宪 杂文
猪和蝴蝶 豆瓣
7.5 (17 个评分) 作者: 冯唐 作家出版社 2005 - 5
《猪和蝴蝶》收录的随笔,全部是冯唐近年来的代表作。这些随感而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既能让读者忍俊不禁,又能给读者的新的启迪。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像”,他的随笔“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任何一页都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
2013年6月12日 已读
休憩177th,原以为此本全部属于活着活着就老了,结果发现还是有点新东西的,不过越发看低冯唐,自己小圈子里花花轿子人抬人也就算了,还公然把自己捧几个所谓知性美女作家的文纳入此书,,一番恭维过后,还煞有介事的引用他以为的妙言警句,结果,如果他不是在皮里阳秋的反讽,那么他品味很成问题,如果他在反讽,这个人人品很成问题,sigh
冯唐 杂文
带着鲑鱼去旅行 豆瓣
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
6.9 (23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殳俏 / 马淑艳 新星出版社 2009 - 9
“我重申一遍。你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如果角色从A点到8点所花费的时问超出你愿意接受的程度,那么你看的那部电影就是一部色情片……”
这是著名的《玫瑰之名》的作者给出的一系列建议之汇编:怎样辨别色情电影,怎样过个充实的假期,怎样提防寡妇,怎样讨论足球,等等等等。对感兴趣的读者而言,《绘制1:1帝国地图之不可能》和《五斗橱上的三只猫头鹰》,是了解历史、经济、政治、文学和哲学上重大事件的大好时机。
戏谑,挑衅,怪诞,机智,艾柯对我们从未想过的问题予以解答,又对我们已视为常识的问题之答案进行质疑。《带着鲑鱼去旅行》以艾柯一贯的横溢才华,游走于无用、有趣和出人意表之间。
2013年2月9日 已读
休憩56th.艾柯游戏之作,填豆腐块的小文章,讽刺程度初级,其实就是比较…无聊,门萨娼妓水准
安伯托·埃柯 杂文 随笔
大熊猫看小电影 豆瓣
6.5 (8 个评分) 作者: 沈宏非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 5
《给大熊猫看小电影》收录了沈宏非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思想工作”专栏上最新的随笔80余篇。此专栏自1999年设立以来,广受读者尤其是白领的喜爱。
2012年7月18日 已读
沈宏非这样的人肚子里的料未必深但是足够广,适合拿来做朋友喝酒扯淡,这本东拉西扯的书真是好读啊
杂文 沈宏非
燕山夜话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马南邨 北京出版社 1979 - 4
2012年7月2日 已读
夜读1-4卷,文革阶段果然名不虚传,这等与世无争的文字都会获罪,执笔者无一幸存也是顺理成章,抛去历史背景不谈,这本书的水准大概相当于二流豆腐块写手文集,部分篇章令人啼笑皆非,而大多数只是讲述些极为平常的道理,也有引经据典,但基本上读着不累,丝毫不费脑力,sigh
杂文
李敖闹衙集 豆瓣
作者: 李敖 2000 - 5
李敖不但善骂,而且好斗。他不但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经常替他人出头。闹政府、闹银行;一闹、再闹。从本书所收集的这些文章中,读者可见其性格的一斑。
2012年6月10日 已读
前半本记述李敖和正斧打官司的流水账毫无意义,后半本有关司法的杂文颇有看头,李敖在蒋氏父子专政时代牢底坐穿,台湾民主化渐成潮流以后与正斧战百战百胜,故而让我感觉,李敖先生如今对大陆不遗余力的示好可能是知道谁手段比较狠了,这算是恶人还有恶人磨吧
杂文 李敖
脍炙英雄 豆瓣
作者: 孔庆东 2009 - 1
本书为孔庆东2008年度新作结集。最生猛辛辣的杂文,针砭时弊,纵横古今中西,诙谐幽默,鲁迅之后,少有人及。本书大量篇幅以最大尺度畅谈文革轶事,以爱国情怀反思共和国历史,缅怀先辈英雄,迥异流俗,别有一种历史观。其重磅文章《十大元帅的情缘》《向梁漱溟先生学习》,评人论世,精彩新见纷呈,远胜众多百家讲坛作品。
韩毓海誉其为“马列风骨,毛鲁精神,北大文章,中国气派”;语言学家抱冰庐主人评其“机趣横生,妙语解颐,寓正谊于幽默,弘至道于诙谐,天下博客第一”。
2012年4月3日 已读
孔庆东89年是个不大不小的头目,535后被发配新疆很是苦了几年,98年大彻大悟申请招安,于是出书调职进北大,他是最为标准的心里明白嘴上不说的货,所以有趣的是,在讨论不涉及党和国家的问题时,他睿智明哲渊博豁达,回忆文章,关于鲁迅和武侠史的文章都极见功底,一旦涉及党,立刻立场坚定斗志强,党指哪里他咬哪里,不指的时候也自觉作战,所以他捍卫祖国和党的文字,往往正确的时候用词狠辣毫无气度,错误的时候更是谄媚摇尾奴颜婢膝,近年老孔学术著作渐减而脑残文字增多,江郎老矣,可学老郭
孔庆东 杂文
玻璃屋顶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三七 新世界出版社 2002 - 1
《玻璃屋顶》收集作者1999年以后在网络上写的一些随笔,包括《把人集合起来》、《好人常受苦》、《不可理喻》、《我为什么喜欢猫》、《一个人的示威》、《她爬上了屋顶》等篇。
2012年3月16日 已读
刀尔登所以不如韩寒火,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谑而不虐机锋暗藏不如嬉笑怒骂处处极尽吃香,只能说明大多数人连一点脑子也不愿动,连别人咀嚼过的东西都不满足,只有别人胃液消化充分后的纯营养才够味,这本算得上是刀尔登的代表作了,深刻而老练,尺度把握的很好,充分表现了一个有深度的人的思索和一个有城府的人教科书般的对尺度的拿捏,这本书里东西很多,而且很轻松好读,不由得替他不甘,也把自己曾有过的【你肚子里有货就是不张扬也会被大众所认可接受】的郁闷想法杀死在肚子里,嗝
刀尔登 杂文
中国好人 豆瓣 Goodreads
8.0 (33 个评分) 作者: 刀尔登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 - 2
邱小刚的第一部历史随笔集,共分“中国好人·中国坏人”、“世事·人情”、“以天下为狗任”三辑;在作者的态度是,其实所谓好人也不是那么好,所谓坏人也不是那么坏,中国历来的以道德杀人、以忠压倒孝、以忠压倒仁,以及以所谓大节掩盖小节的评价标准和认识视角是有问题的,“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作者尤其对历史上无论是读书的还是放羊的,都“爱以天下为狗任”的传统抱有深刻的警惕,对海瑞一类道德迫害狂式的人物深恶痛绝。
2012年3月15日 已读
中国标准下的好人和中国标准下的坏人,尖刻的讽刺过去判别世事人情优劣的缺陷,也隐隐透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历史部分写的很浅,议论部分也不算深,合在一起是不错的入门读物,刀尔登喜欢的冷幽默,尤其是冷黑色幽默,往往可以让人会心一笑,嘿嘿,狗不叫,性乃迁
刀尔登 历史 杂文
阅读的故事 豆瓣
8.4 (25 个评分) 作者: 唐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 8
童年的阅读,阅读的记忆与困惑,阅读的方法与知识,乃至于阅读的梦境,勾勒出面对书籍与文字的百般心情,即使书本丰饶的世界有所限制,但仍叫唤出我们共同的心事与希望。以扎实的阅读经验,佐以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文字,用一种极其独特的文体与思绪,书写下与各类书籍的美丽邂逅,以及对书的奇想与期待。犹如作者前半生的阅读传记。
2012年2月14日 已读
近年来少有的读一本非小说类书籍读到一气呵成一以贯之中间完全无中断的直到最后一页,我很喜欢这本书,全面而深刻,作者是个思想者,虽然有时流于形而上,但大多数时候深沉而不隐忍,渊博而不迂腐,而且通达人情世故,熟谙读书道理。最重要的是,他是个我希望成为的那类人,尽管迷宫里的将军不是我喜欢的作品,但它只是一个引子,是不是它其实并无所谓,我们只是交流了阅读的感觉,阅读的看法而已,有趣的是,这其实是本告诉我们阅读体验与阅读方式不可以传授交流的书,属于证明论题不可证的论文,还是本文字内涵并重的好书,我与唐诺相见恨晚
唐诺 杂文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豆瓣
A Wanderer's World
7.7 (21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9
70年代知名媒体人、作家许知远出走远方,悠游他国,从亚洲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文明古国印度到非洲尼罗河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冲突不断战火连绵的巴以地区到雄踞北漠大国依旧的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柏林墙、海德堡岁月的欧洲到传统、教养、自然、安静的剑桥……这部作品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作者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
2012年2月1日 已读
许知远的瞳孔依旧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色,他笔下游记和思索的内容都显得灰暗而消极,印度以色列如此,想赞美的不丹亦然,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俄罗斯游记,对苏联过去与俄国今日的观察思考,有意无意的影射着中国的昨天与今日,这是颗思索着的忧郁心灵,但是,尽管许知远谨慎而有分寸的下笔,他性格的极端仍然显现的淋漓尽致,出于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不满,他对柳德米拉等俄国民运领袖的描写和评价近乎谄媚,而对自己国度值得自豪的部分选择性忽略,他高呼中国出不了索尔仁尼琴这般道德知识的伟人,但是,即使李九莲遇罗克张志新在知识上有所不足,顾准何愧于索氏?许知远为了抨击为了批评,真敢漠视他的存在,他忘记了,在一个非理性为主流的社会和国家,我们如果想改变现实,就要做到理性而公正,否则即使我们改变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又有何用?
杂文 游记 许知远
长舌男 豆瓣
作者: 贾平凹 2011 - 11
《长舌男》精选了贾平凹幽默作品四十余篇。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反映、解剖社会及社会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形态,探索人性在传统文化桎梏下的抗争与人性的复杂性。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充满了机智和诙谐。这是贾平凹作品又一个十分明显的艺术特征。
2011年12月11日 已读
这本书主要是贾平凹旧作的合集,集中体现了贾平凹笔下人物都是真性情,丝毫不加掩饰的本色,这是优点,也是作家套路单一的写照,此外此书代表了一个危险的趋势,有些出版社开始把作家的旧作随意选辑拼成一本书,换上一个新名字出售,在塑封之下,很难发现本质,于是被骗走钱,已经发现的有贾平凹和毛姆,也许还有更多,大家遇到名字不熟的书时千万要审慎,审慎
杂文
青春 豆瓣
7.8 (37 个评分) 作者: 韓寒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2010 - 9
他年少、他敢言、他幽默、他堅持--
他是《時代》雜誌2010全球年度百大影響人物
他的博客(部落格)每日20萬人次瀏覽,開站至今突破4億
他17歲出版第一本書,創下200萬冊銷售記錄
他是個戰績出色的職業賽車手
他是韓寒,是當今世界青春的代名詞。
《時代》雜誌:「韓寒是中國文壇壞小子。」
韓寒的文字,夠壞。
壞在道出平凡百姓的支吾難言,不假思索、真情實意;
壞在戳破道貌岸然者的虛情假意,一針見血、酣暢淋漓。
韓寒改變了文藝的腔調,
使其具有廣大的庶民性與高度的感染力,
口吻幽默、思路清晰、論述淺顯又犀利。
本書還原韓寒的發言、一字不刪,收錄八年來七十篇最具代表性文章:
◆ 青春韓寒
本該在心中的熱血,它塗在地上。──摘自〈青春〉
作為80後(1980年之後出生)的一位率性敢言的年輕人,韓寒保有真誠,娓娓道出疼惜同輩年輕人的心,大膽說出「不要把上一代與這一代混為一談」的言論。
「青春韓寒」選輯,收錄韓寒的價值觀與愛情觀,暢談自我的叛逆與期許。讓我們把酒言歡,共同品味未滿三十歲的無忌「寒」言。
◆ 創作韓寒
讓他們留在那年代吧。他們都只是那個人物輩出的年代裡的小才情。 --摘自〈說徐志摩〉
國中時期即已在雜誌上發表文章,首部小說《三重門》暢銷至今已破兩百萬冊,主編雜誌《獨唱團》一個月內狂銷一百二十萬冊。
「創作韓寒」選輯,且看韓寒從考試寫作文一事談起,用銳利的筆鋒嬉笑怒罵那些僵化腐朽的教條思想,刺激年輕一代重新思考創作的本質並激發更多的可能。
◆ 公民韓寒
爺爺們,你們請盡興。 ──2010年5月,博客貼文〈孩子們,你們掃了爺爺的興〉被刪之後的回應
「刪文」是韓寒的文章最常遭受的待遇。他犀利而詼諧的真知灼見直戳當局的敏感神經,不但讓爺爺們(政府高層)頭痛不已,更讓平民百姓逐漸萌生新的公民意識。
「公民韓寒」選輯,看韓寒自2008年之後,從庶民的觀點、出自平凡生活的體會,進而對中國社會與世界議題展開評論。
看萬千世事,韓寒這麼說:
● 「七天前有記者問我,你覺得這次北京奧運會會給中國帶來些什麼呢?我告訴他,很多混血兒。」
● 「人民需要的是被服務而不是被管理,而官員最需要的是被管理而不是被服務。」
● 對於世博,「如果我讚美他吧,估計我良心不安,如果我批評他吧,估計我寢食不安」。
● 「我覺得不是世博會會給中國帶來什麼,而是中國會給世博會帶來什麼。因為本來世博會並不是一個  規模如此大的展會,隨著資訊流通便捷,世博會正在漸漸式微,是中國將世博會升格了。有點像某些在國內非常火的品牌,經過了宣傳,你穿在身上覺得牛逼的不行,奢華的不行,出國一打聽,原來是二線的。」
● 「有人擔憂,山寨文化普及以後,中國將徹底淪為一個山寨大國。我認為,這樣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我們就是一個山寨大國,對山寨下手就是一種過河拆橋……任何經濟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從山寨開始的,忘記山寨就是忘本……可以說,沒有山寨就沒有新中國。山寨是歷史發展的必經過程,山寨可以建立新文化,但靠山寨做到有前途就比較困難……其實很好理解的,你的老婆就是壓寨夫人,你的二奶就是山寨夫人,你說怎麼辦。」
● 「我們可憐的中國作家,中國導演,已經被諾貝爾和奧斯卡逼傻了。我建議這兩個獎項特設給中國的獎。如是男藝術家,可給安慰獎,如果女藝術家,可給慰安獎……」
2011年11月25日 已读
【青春】【这一代人】等几篇短小精悍辛辣醒人,实在是有功力,可惜这本书和杂的文一样,是一段时间博客的合集,所以有的没的都在写,龙蛇混杂,拉低了整体水平,我还是很坚持的认为,写写博客一段时间结个集就是畅销书的,中国只有韩寒和张佳玮,小宝什么的都不够班
杂文 韩寒
书生傻气 豆瓣
作者: 易中天 2010 - 5
书生总归是会有一点意气,也总归是会有一点傻气的。没有傻气,就没有意气。没有了意气,也就不成其为书生。
本书系易中天品人鉴世之杂文集。品李泽厚、顾准、陈寅恪,鉴既往之公众性文化事件,辩锋犀利、嬉笑怒骂,不屈不挠、一片赤诚。易中天云,是为书生之傻气。
2011年11月21日 已读
前108页三篇评述学人文字极其给力,李泽厚一篇质量上乘,而写顾公准写陈公寅恪两篇几近荡气回肠,读这两篇文时我掩卷起身在室内疾走七八次,心潮起伏不能自已,而后半本为随便找来的一些文字的合集,评述时事者多,质量一般,拉低了整体水平,但前边三文可读性实在太强,必将重读数次【又及,个人认为当今世道,把自己博客文章拢拢出书就能洛阳纸贵人手一册的只有韩寒和张佳玮,两个笔力雄健思维跳脱而又如老母鸡般稳定高产的八嘎
易中天 杂文
闲看水浒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十年砍柴 同心出版社 2004 - 6
我们的祖先造字组词很有智慧,将强盗说成“绿林人士”和“草莽英雄”,将做强盗说成“落草”,这种命名大概不仅仅因为强盗总藏在深山中,也许还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处事原则更接近人类的共同发源地――大林莽中的诸多动物。
百姓和小吏、小吏和小官、小官和大官、大官和皇帝之间发生争端,决定输赢胜负的不是理也不是法,而是彼此所掌握的暴力资源。整个大宋似乎由大大小小的梁山构成,奉行的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原则,出手的自然不是法也不是理,而是钱、权或者拳头和斧头。
人们鄙视男盗女娼这两种职业的同时,暗含着承认他们也是一种买卖,无非是特殊的买卖。一则是刀口舔血的买卖,一则是皮肉生意。二者的共同特点是:都在出卖人类最基本也是最后的资源――生命和身体!也就是说用生命和肉体博钱。
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公道是那样苍白。不是所有的梁山人都像李逵那样,惟一的语言就是暴力,他们曾经想到合理的程序、公正的结局,可是大宋没有满足他们最起码的企盼。
2011年11月10日 已读
初读此书,以为只是简单的阴谋论,往后读去,渐入佳境,水浒中事大多细细想来若合符节,早在读金评水浒时已经有的想法被他连贯的串联起来,并添加了很多新意,水浒中很多当时读时没加注意的细节如今看来都很有深意,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或暗示人物性格,权谋倾轧与厚黑处世果然深入中国人的血液啊,这文不敢写长评,因为他把话已经说得很透,而且评论延伸开去只怕就要抨击时事了,最后,施耐庵先生笔力着实不凡,有春秋功力,寥寥几字,入木三分,此书可读
历史 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