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o - 标记
空的空间 豆瓣
The Empty Space
9.0 (8 个评分) 作者: [英] 彼得·布鲁克 译者: 王翀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 - 11
濮存昕作序推荐,林兆华、赖声川推崇备至
英国国宝级大师、莎士比亚戏剧诠释者书写的传世名著
被译为近20种语言
全新打磨译本,彼得•布鲁克特别寄语中国读者
不走进“空的空间”,无从谈论20世纪以来的戏剧
☆编辑推荐
《空的空间》是英国国宝级导演、现代实验戏剧之父彼得•布鲁 克具有代表性的剧场“檄文集”,是世界公认的戏剧理论经典,对20世纪以来的戏剧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 * *
#彼得•布鲁克语录#
「剧场就是竞技场,能发生活的冲突。」
「我们忘了,戏剧其实有两种高潮。一种是庆祝的高潮,大家一起跺脚、欢呼、大喊、拍手之类的;另一种是沉默的高潮——集体认同和欣赏的另一种方式。我们几乎完全忘记了沉默。沉默甚至让人尴尬;大家机械地鼓掌,是因为不知道还有别的方式,不知道还可以沉默——沉默其实也很好。」
「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是虚构;在戏剧里,“如果”是实验。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是逃避;在戏剧里,“如果”是真相。如果我们相信这个真相,那戏剧与生活就会合二为一。」
* * *
◎ 以开放的空间概念重塑现代剧场,探索莎士比亚的现代与永恒。
◎ 洞察现代戏剧的境遇,直面过去的失败,激励未来的一切潜能。
◎ 观点直率、犀利,叛逆而新潮,有多令人钦佩,就有多令人不快。
◎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获得者、青年导演王翀潜心翻译的全新译本。
☆名人推荐
我告诉布鲁克,中国戏剧界都看过《空的空间》。
——林兆华
当代中国的戏剧导演和他们的作品风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过布鲁克和他这本著作的影响。
——濮存昕
☆媒体推荐
彼得•布鲁克写了一本真正关于戏剧的书。当他谈到自己时,是为了向工匠、严肃的戏迷和评论家传授相关的思想……本书最令人珍视的,是它总是不忘把戏剧的艺术基础、社会心理基础和实践基础作为文化意义的关注点。
——《纽约时报》
彼得•布鲁克谈到了戏剧的过去和现在,它的变化,它的各种形式,谈到了他所看到的及他自己的作品。他以雄辩的口才,带着探险家发现自己进入一个巨大的未知世界的兴奋讲述,但他相信,这个世界是可知的……这是一本很精彩的书,甚至令人狂喜。
——《芝加哥太阳报》
关心当代戏剧的本质和命运的戏迷会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被吸入这个“空的空间”。
——《时代》周刊
这是一本精彩绝伦的书,除了少数热情的必读者之外,还应该有更多人阅读它。
——《每日电讯报》
☆内容简介
《空的空间》是彼得•布鲁克谈戏剧的理论经典,写于1968年。作者在僵死的戏剧、神圣的戏剧、粗俗的戏剧和当下的戏剧四篇檄文中,分享了他具有开放性的舞台空间概念、充满原创力的戏剧观,同时旁征博引20世纪重要的表演艺术大师们的戏剧理念与创作,以佐证他的戏剧观。全书充满激情、标新立异、引人入胜,展示了戏剧如何藐视规则,构建并打破幻觉,为观众创造持久的记忆。
本书问世50余载经久不衰,已被译为德、法、俄、汉、日、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波兰、希腊、阿拉伯等近20种语言。中文版初版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导演入门必读之作,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0年7月5日 想读
谜宫·如意琳琅图集 豆瓣
9.0 (16 个评分) 作者: 故宫博物院 故宫出版社 2018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宫中一位已经去世的御用画师,留下了一本名为《如意琳琅图籍》的遗作,书中有诸多难以理解之处,被称为“无用之书”。渐渐地,此书被人遗忘,下落不明。然而宫中却渐起流言,说此书其实隐藏着琳琅宝藏的下落之谜,称其为能改变命运之物。周本是宫中一位默默无闻的画师,无意中在如意馆的故纸堆中找到了这本《如意琳琅图籍》。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传说中的琳琅宝藏,而寻宝之旅注定坎坷离奇,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宫廷斗争……
2020年6月7日 想读
五個小孩的校長 豆瓣
作者: 享你米拿 / 呂麗紅 點子出版Idea Publication 2015 - 7
收錄逾30張高清劇照,全書彩色印刷!
呂校長的故事振奮無數乾涸心靈,
讓愛與夢想得以再次飛翔!
全港最低月薪「四千五百元」接任校長,呂慧紅(楊千嬅 飾)頓成全城焦點。
面對殘破不堪的校舍、緊拙的教學資源、學生的家庭問題以及自己的健康危機,
她摒棄個人利益,設法保護幼稚園中最後五個小孩。
教育小孩的艱辛過程中,她卻從小孩身上找回最寶貴的熱誠,
編寫出一段感人至深的動人樂曲。
2020年4月6日 想读
鸟瞰古文明 豆瓣 Goodreads
L’Antiquité Retrouvée
9.0 (43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 译者: 严可婷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 - 10
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文明全景
借由细腻画笔,溯着时间之流,触碰千年前的繁华巨梦
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横跨九大地域,近百座建筑群跃然眼前
它们是古代统治者雄心与抱负的见证
也是我们理解古希腊、罗马、埃及文明的最佳途径
🌟 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是在信念与梦想中建构而成。
它们并不只辉煌于历史,其光芒也照耀了后世前进之路。
🌟 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凭借集绘画、建筑与考古学于一身的天赋, 将那些化为尘土,颓成残垣的古老废墟重新修葺。
📕 内容简介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最大的困难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切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还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通过眼前的复原图,凝视众多文明结晶,我们获得了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智力体验。
👩 编辑推荐
☆130幅复原图呈现古地中海文明三千纪的繁华与梦幻
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87个地区与城市,囊括巴比伦、迦太基、雅典、特洛伊、罗马等众多历史名城,将古地中海文明全景呈现。
☆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巨擘率领的专家团队,用纸笔精准重构历史发生之地
让-克劳德·戈尔万,建筑师,考古学家,曾指挥位于埃及卢克索的“法国·埃及·卡尔纳克神殿研究中心”逾10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发表古代城市复原图数百幅,更有超过千幅作品被阿尔勒考古博物馆收藏。作者及其团队(历史学家、碑文研究者、建筑师、地理学家等)从事专业城市复原图绘制工作30年,每一幅复原图的背后都包含着千万条信息。
☆图文结合,详解城市历史与其建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对城市规划,城市主要建筑的来历、规模、结构等方面的详实说明,深入古代城市的肌理。无形的历史受肉于各有魅力的城市,变得可以被触碰、抚摸。
☆ 地中海古城版“清明上河图”,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历史之美
冰冷的研究成果被转换成生动的水彩画作,错落有致的线条辅以层次分明的淡彩,宏大的景观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感官,让读者以苍鹰的视角看尽古地中海世界的繁华,又给予读者充足想象的空间,带领读者亲临其中,感受其美。
☆各色城市、各式建筑,多角度透视历史
历史不仅仅属于帝王将相,更属于芸芸众生;历史中的城市不仅仅有都城、重镇,也有着边境据点、乡野小镇。从帝王宫殿、神庙到普通人家、磨坊,本书所绘城市不仅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城,也有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地区,通过叙述后者平常而不失波澜的的生活,给人们另一个观察历史的角度。
2020年1月17日 想读
赵桥村 豆瓣
8.5 (40 个评分) 作者: 顾湘 理想国 |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9 - 7
你不断去想象一块土地应有的样子,久了,那应有的样子就加入了这块土地;你不断面对一块土地沉思,久了,精神中就有了这块土地的气息。顾湘的赵桥村,差不多可以看成现实的居住地与想象的家园的交织,因为写得从容舒展,读的人就有了在其间优游居停的欢喜。
——黄德海(《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第17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文学评论家)
——————
2014年,顾湘从上海市区搬到赵桥村,这里靠近长江入海口,面对崇明岛。仅仅二十公里的空间位置偏移,带来独特的心理感受。
仿佛置身RPG 电子游戏,在《赵桥村》中,顾湘在城市寓所和村子的不同地点间漫游,在村外的汽车海与垃圾高原中冒险。她观察到菱在河塘里以斐波那契螺旋线展开,还见证了一场巨大的台风。最终这一切汇成一个数字时代下季节与自然的故事,一曲21世纪都市与郊区日常的咏叹调。顾湘的散文与画作充满细节,仿佛宽银幕电影,放映着当代生活的残破与宇宙永恒的神圣。
2019年12月28日 想读
S. 豆瓣 谷歌图书
S. - Ship of Theseus
7.4 (41 个评分) 作者: [美] J.J.艾布拉姆斯 / [美] 道格·道斯特 译者: 颜湘如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6 其它标题: 忒修斯之船
文豪身份 扑朔迷离
她在图书馆拾获一本《忒修斯之船》,作者石察卡身份成谜,据译者柯岱拉描述,他尚未写完便人间蒸发,生死未卜,留给世人一宗悬案。有人用铅笔写下批注,追寻石察卡真相,她也忍不住拿起笔加入讨论。
文字谜题 真实冒险
书里,失忆的男人被掳上一艘神秘的船,怪异的船员带着他进行毫无目的地却又屡屡预示他命运的航行;书外,石察卡笔下的每一桩背叛、争斗、屠杀都在真实世界中一一发生,而柯岱拉看似颠三倒四、漏洞百出的译注,竟也个个暗藏玄机。
字里行间 杀机重重
两人交换批注,资料越积越多,也越来越走进彼此内心。当他们以为终于快要接近真相,竟发现第三人笔迹,书中人物、作家命运,连同两人的生死,早已一起卷入迷局之中。
《S.》 包含精装古书《忒修斯之船》和23个材质各异的附件,这是两人穿越时空留下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你参与这一趟冒险的重要线索。这是一场超越纸书界限的极致阅读,你将成为悬疑事件的一分子,和两人一同揭开文坛最危险的秘密。
爱书的人啊,尽情坠落吧……
2019年12月13日 想读
几近退色的记录 豆瓣
PALE INK
作者: (美)亨丽艾特·默茨 译者: 崔岩峙 等 海洋出版社 1993 - 7
本书记录了中国人早在公元五世纪和更早的公元前二十三世纪两度到美洲探险的故事。
2019年12月13日 想读
《上海美法租界寻旧》 豆瓣
作者: 项慧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6
近代上海,景观怪异,结构独特,历史奇谲,实在是绝无仅有的异数,不可复制的特例。本书是一位旅居海外三十多年的老上海的思乡之作,也是一部独家视角的上海寻旧指南。作者花费十年精力收集了上千幅有关老上海的旧照片、明信片以及其他资料图片,其中很多图片属首次面世。
本书将视线集中在上海美法租界,作者选用四百三十余幅珍贵的图片,配以生动有趣的文字,形象还原了上海美法租界的历史风貌。
2019年8月18日 想读
我们的防火墙 豆瓣 Goodreads
6.0 (5 个评分) 作者: 李永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1
本书对以中国为首的互联网审查制度,以政治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2019年6月29日 想读
云球(第一部)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白丁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 1
为了研究地球演化和生物演化,地球演化研究所运营着计算机虚拟世界“云球”。运营了十年后,云球上产生了人类社会并达到了农业时代,但是此时演化却出现了停滞现象。而同时在地球上,各种新生科技为地球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地球演化研究所所长任为和他周围的人们,在这个时刻围绕着云球社会和地球社会的演化和进步发生了形形色色的故事。
2019年6月12日 想读
秘境 豆瓣
Atlas Obscura: An Explorer’s Guide to the World’s Hidden Wonders
6.7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舒亚·福尔 / 迪伦·图拉斯 译者: 张依玫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6
比梦境更离奇的全球隐秘之地
风趣与格调并存的旅行书
美国亚马逊地理类/旅游类畅销书榜首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
◎ 编辑推荐
☆ 人类自古就着迷于非凡之境,对荒野与城市盲区的迷恋便是佐证。随着网络与交通日益发达,遥不可及的远方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世界是否已无秘境可言……
在熊熊烈火中重生,存活了上千年的野蔷薇花墙?
用色彩、漫画和打油诗展现死者生平的墓园?
地处撒哈拉沙漠,掌握文化与学术精华的古老图书馆?
阴差阳错,见证了两位野心勃勃的探险家步入悲剧的老桉树?
90% 的投稿作品因画技太好被拒,只收藏拙劣艺术品的博物馆?
居民越来越少,人偶却越来越多的神秘村落?
☆ 比神话与梦境更离奇的现实世界,就在我们身边。
☆ 位列美国亚马逊 2016 年度地理类/旅游类畅销书榜首;《纽约时报》2016 年度畅销书。
☆ 吉尔莫·德尔·托罗、尼尔·盖曼等人强烈推荐;《纽约时报》《娱乐周刊》、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知名媒体力荐。
☆ 真实与狂想的美妙融合,一本献给地理、历史、探险爱好者的旅行指南。
☆ 从“地狱”到“天堂”,600 多处隐秘的世界角落联结文明与蛮荒,用精彩的故事呈现流动的全球文化盛宴。
☆ 详细的经纬度坐标与 500 余幅珍贵的实景照片搭配,带来身临其境的心动体验。
◎ 内容简介
秘境中往往隐藏着浓郁的情感。它由天堂或地狱演变而来,联结文明与蛮荒。当你因索然无味的日常而感到窒息时,本书能够将你从沙发中拯救出来。
为满足人们对秘境的好奇欲,乔舒亚·福尔、迪伦·图拉斯与埃拉·莫顿跨越海陆,深入荒野,辅以丰富的考据及逸闻,汇总了全球 600 多处隐秘的梦幻景观,意大利的地下神庙、冰岛的精灵学校、中国的水下狮城、日本的人偶村、克罗地亚的分手博物馆、埃及的死人城、南极洲的猩红血瀑,以及委内瑞拉拥有 900 多种口味的冰激凌店……秘境在浮世百态与天马行空间游离,暗示着自然与人类无限的可能性。深入鲜为人知的空间,方能与变幻莫测的世界亲昵接触。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旅行者的时代,“步履不停”已变成潮流,与其追逐大同小异的“热门景点”,不如逃离平庸,在有限的生命里,窥探世界隐秘的面孔。
◎ 媒体推荐
警告:这本书会让你上瘾。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宇宙&文化》栏目
不出三页,你就会被前所未闻却真实存在的奇妙景观惊艳到。
——《旧金山纪事报》
如果这些怪异、荒诞、奇妙的目的地没有让你对旅行充满贪得无厌的渴望,那么你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脉搏。
——《心理牙线》
这本华丽的著作是知名的秘境舆图网站的精华,它将大量奇妙的景观浓缩在了480页之中。对于热爱历史和探险的人来说,这些引人注目的彩色照片会立即激起旅行的欲望。
——《娱乐周刊》
如果你喜欢在旅行时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热衷在度假时寻找新颖的文化,或者对课本之外的历史感兴趣,那么《秘境》就是为你而写的。即使你无法旅行,它也能为你开启一扇窗,引领你进入未曾知晓的奇境。
——《生活骇客》
插图丰富、内容奇特且令人愉悦,这本不落俗套的书将会激发你的好奇欲,带你进行数场现实中及想象中的冒险。
——《波士顿环球报》
《秘境》将全球美妙、神奇、迷人的事物统统收入囊中。对于那些自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来说,这是一份完美的礼物,因为它表明世界上仍有诸多事物值得探索。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今日秀》
阅读《秘境》是一种有趣的探索世界的方式,它能让你深入隐秘、怪异、狂野的奇观。
——《连线》
◎ 名人推荐
我挚爱的旅行书!永远不要在不知道“凶宅”与“地狱”位置的情况下启程!
—— 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潘神的迷宫》导演
我以为自己见过世界上绝大部分有趣的角落,但《秘境》证明我错了。你会想在工作日中带上这本书,奔向比梦境还神奇的远方,体验未知的风情。
—— 尼尔·盖曼,《睡魔》《美国众神》作者
大概只有这本书能让我走出舒服的公寓……书中丰富的资讯对探险者而言必不可少,它会使你的旅途充满乐趣与格调。
—— 莉娜·邓纳姆,美剧《衰姐们》的编剧、导演兼主演
《秘境》充满魅力。每一页都展示了隐秘的领域——惊悚、有趣、神奇或疯狂的现实,它总是能让读者啧啧称奇。
—— 大卫·格恩,《失落Z城》作者
在旅行变为购物机会的今天,《秘境》是令人欣喜的解药。数百处惊奇、谜团重重、使人兴奋、灵感爆棚的目的地激励着我们游历得更久、更远……超级棒的旅行指南。
—— 玛丽·罗奇,《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科学碰撞“性”》作者
人生苦短。然而,我们的星球充满了未知与奇迹……《秘境》就是你的向导!
—— 菲利普·珀蒂,高空钢索艺术家兼探险家
2019年6月12日 想读
从大都到上都 豆瓣 谷歌图书
8.4 (65 个评分) 作者: 罗新 新星出版社 2017 - 11
生动还原八百年前元朝两都间辇路的真实面貌,一本多角度的历史大散文。
一座历史名城大都(今北京)和一颗草原明珠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由这条路相连。
这条路尘封了八百年,当年皇帝仪仗浩浩荡荡、溪流清澈、青草茂美、骏马奔腾。如今已是沧海桑田。八百年前的辉煌,隐没在 平凡的村庄和深山荒草间。
这条路是元代的辇路,是皇帝往返两都之间的专属性道路,设有十八处纳钵。
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贯穿长城内外,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享受历史的丰富,探寻生命的意义,重新发现中国。
北大教授罗新,一位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经龙虎台,过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背着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尘土飞扬、山路艰辛,穿行于田垄与山谷间,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我,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历史为职业的人,真了解我所研究的中国吗?我一再地问自己。”
作者的叙述平静从容,充满古典气息,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读来欲罢不能。在作者的讲述中,历史与现实交错,呈现出迷人的色彩。
大历史与个人小历史在书中错落交汇。
在这条路上,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实。一边是遥远的史书上的沧桑印迹,一边是近处几十年的悲喜人生。年少时不为人所知的暗恋,三十年前的半途而废的远足,二十年前暴风雪中被倒提双脚走出黑松林,风华正茂的女学生突然离世,浅淡之交故人的神奇失踪,记忆里一朵牵牛花的摇曳,都因某一地点某一场景,在路上被恍然忆起。作者五十年的人生,也零星散落在这条徒步之旅上。
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
本书汇集了许多的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所引用的国外旅行家的段落,几乎都出自作者的优美译笔,且金句叠出:
“挣扎多年以后,我们明白了,不是我们成就了旅行,而是旅行成就了我们。”
“旅行就好比婚姻,如果你以为你能加以控制,那必定大错特错。”
本书配以精美手绘插图,以及手绘地图,生动表现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
2019年6月7日 想读
创业维艰 豆瓣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8.0 (31 个评分) 作者: 本·霍洛维茨 Ben Horowitz 译者: 杨晓红 / 钟莉婷 中信出版社 2015 - 2
本·霍洛维茨,硅谷顶级投资人,与网景之父马克·安德森联手合作18年,有着丰富的创业和管理经验。2009年创立风险投资公司A16Z,被外媒誉为“硅谷最牛的50个天使投资人”之一,先后在初期投资了Facebook、Twitter、Groupon、Skype,是诸多硅谷新贵的创业导师。
在《创业维艰》中,本·霍洛维茨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以自己在硅谷近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他还谈到了与比尔·坎贝尔、安迪·拉切列夫、迈克尔·奥维茨等硅谷顶级CEO和投资人的交往经历,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以及他和马克·安德森这对绝佳拍档为何能够一起奋斗18年还能合作得这么好。
大多数创业书所说的都是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2019年6月7日 想读
1894,中国纪行 豆瓣
An Australian in China
作者: 莫里循 译者: 李磊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7 - 4
1894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生莫理循,不会说中文,没有同伴和翻译,靠着母亲寄来的四十英镑,自上海沿长江到重庆,然后徒步前往缅甸的仰光。一路沿途记事,写成此书。
就在莫里循旅行结束之后不久,甲午中日海战爆发,中国惨败,古老帝国的命运旋即跌入谷底。在鼎沸的历史浪潮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莫里循笔下的中国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即将要面对无数苦难和挑战而最终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那些生龙活虎的峡江闯滩场景、如梦似幻的驿路客栈风情、弥漫山间的马帮铃声回响,时时在莫理循的文字里复活,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没有装饰的晚清中国的古老图景。透过一位来自遥远异域的苏格兰绅士的眼睛,我们重新回到了1894年的中国。
阅读本书,不仅仅是怀旧。
2019年6月7日 想读
豆瓣 Goodreads
8.5 (12 个评分) 作者: 周恺 楚尘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5
【编辑推荐】
★90后新锐作家周恺长篇著作,著名作家苏童、叶兆言、于坚、韩东鼎力推荐,原《天南》主编欧宁撰序。
★一个晚清家族,一出袍哥传奇,一场历史风暴,一曲时代挽歌 。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再现了历史烟云下的众生相。
★本书以密码似的乐山方言 写就,充满袍哥暗语、江湖歌谣、民间仪式;细节饱满,叙事如梦似幻。
★这是一部职人之作。作者精研家乡的方志、族牒、掌故等,立体式地复活了晚清四川民众的生活场景。
★书中之众生,平凡如苔草,活得卑微,却执念而行。
【内容简介】
历史如风, 众生如苔, 听江水拍岸, 见人间无常。
本书作者周恺披阅群书,跋涉山川,以大悲悯之心,为当代人讲述了一段消失在历史烟云中的家族故事。
话说晚清年间的四川嘉定(乐山),富商李普福家财万贯,妻妾六房,却无一子嗣承续香火,正巧碰见一户桑农生了对双胞胎,便抱养了其中一个,取名李世景,而另一个孩子后来被取名为刘太清,从此两兄弟际遇悬殊。
小说以两兄弟的不同命运为线索,再现了蜀中百年前的地方风情和民间野趣。茶馆、染坊、饭铺、酒肆、青楼……市井之气,喷涌而出;袍哥、山匪、买办、纤夫……江湖之上,人来人往。阅读此书,如闲坐茶馆,听人摆龙门阵,千头万绪,真假莫辨。
2019年5月31日 想读
幕后产品 豆瓣
7.9 (16 个评分) 作者: 王诗沐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 - 4
网易云音乐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了红海突围,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实现了用户量行业前三,这一切离不开背后的核心人物王诗沐。在《幕后产品:打造突破式产品思维》一书中作者(王诗沐)将自己做产品过程的心路历程、细节决策、思维模式等鞭辟入里地分享出来,阅读本书就像高手手把手地教你做产品。
《幕后产品:打造突破式产品思维》不仅是一部严谨的用户型产品经理全阶段成长指南,还深度解读了网易云音乐等产品的经典案例,讨论和分享了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方法与思维方式等。通过本书一窥优秀产品幕后,感受与它们一起成长和进化的体验,带你打造突破式产品思维。
《幕后产品:打造突破式产品思维》不仅适合产品经理阅读,也适合从事互联网产品相关工作的人阅读。
2019年4月8日 想读
智能商业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曾鸣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1
《智能商业》由马云作序推荐。《智能商业》是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曾鸣,对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趋势做出革命性解读的作品,披露了其对于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和判断。
2006年,曾鸣教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参与阿里巴巴集团及各重要业务线,如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计算、菜鸟等的发展,被业界称为阿里的“军师”。
基于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几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思考,曾鸣教授在《智能商业》中提出了未来30年新的商业模式——智能商业。
在线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能商业的三个创新方向,纵观当下异军突起的企业,无不是在这三个领域有极大突破。“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是新商业生态系统的DNA,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有智能商业的新物种才能生存和发展。
2019年1月28日 想读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 豆瓣
Mapping Human History: Genes, Race, and Our Common Origins
作者: (美) 奥尔森 译者: 霍达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2
在历史上,喜欢把别人归类的习惯给人类带来了不少苦难。整个族群被屠戮或被奴役,原因只在他们的肤色或眼睛的形状。
本书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但这里所谓的历史是一种和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历史。我们大部分人不是自命为西班牙裔人就是中国人,不是白人就是黑人……也许我们和这种种分类都有点关系……有些人认为,一个族群的侵略性、宗教性和发明能力不可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一定是和遗传基因有关的。
但遗传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并不是实情。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他们只在最表面的地方有差别。基因研究还证实,所有人类都彼此相连,无论是强盛的汉人、在各地殖民的欧洲人、散布全球的犹太人,还是猎捕羚羊的布什人,全部都是同一人类家庭的成员。
本书探索世界广大区域的基因故事,现代人类从最初出现到现在的历史,也追踪了语言的起源和分化,告诉我们人类如何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的种族和民族。
2018年12月24日 想读
体验引擎 豆瓣
Designing Games: A Guide to Engineering Experiences
8.5 (12 个评分) 作者: Tynan Sylvester 译者: 秦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 3
1972年,雅达利公司推出了街机游戏Pong。之后,游戏行业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和几许轮回,依然方兴未艾。多少年以来,无论是俄罗斯方块,还是魔兽世界,游戏制作者面临的挑战都始终如一,即如何为玩家展现出最佳的游戏体验。
本书是一本有关游戏设计的技术类书籍。从表面上看,本书的重点在于游戏的设计,规划,平衡性,界面,市场等要素。然而实际上,本书的核心正是游戏体验。如何通过游戏设计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以及如何真正从内心打动玩家,才是作者的真正目的。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虽然涉及了许多游戏行业的专业课题,内容却轻松易懂,耐人回味。而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开始,逐层深入。所以,无论读者是游戏行业的从业者,还是游戏爱好者,都不妨一读。说不定在某一页,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
2018年12月20日 想读
中国互联网公益 豆瓣
作者: 陈一丹 / 吴朋阳 周子祺 马天骄 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 - 1
公益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公益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起全球瞩目。
本书由“中国互联网教父”陈一丹等创作,以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撰写而成。本书回顾了中国互联网公益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从互联网公益的本质、国内及国际典型国家的创新与实践、新科技与公益结合的未来场景等方面,首次对互联网公益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为广大公益组织转型、政府对公益组织的管理乃至未来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本书不仅有大量国外一手资料,也有互联网公益平台负责人、典型慈善组织理事长等许多行业专家的独家访谈内容,对于希望了解、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企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本书提供了重要参考,是一本必读书。
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
陈一丹先生及腾讯研究团队创作的《中国互联网公益》立足于总结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历程,并拓展分析国际大势,定位重塑原子化社会连接,揭示“感-理-融”三重文化内核,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中国与全球互联网公益的未来做出了富有创意的探索,是公益领域不可多得的专著,必将对互联网公益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徐永光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互联网公益从web1.0开始——通过机构官网或门户网站,以很低的成本向公众广播公益信息,又经历了web2.0——“传播+募捐”,在线募捐的“选择性、便捷性和透明性”为所有慈善机构插上飞向世界的翅膀,现在到了web3.0——“传播+募捐+公众参与”的泛行动时代。有了数据分析和运用,互联网公益3.0可以创造一个人人可参与的生动活泼、公开透明、高质量有效运行的慈善新生态。这是《中国互联网公益》一书为我们呈现的互联网公益的美好状态,书中介绍的许多案例也支持了这样的判断。
薛澜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当代互联网已经渗入到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公益事业也不能例外。作为专职投入公益事业的腾讯创始人之一,陈一丹也许是最能参透互联网时代与公益事业融合秘诀的人了。由他领衔的《中国互联网公益》通过回顾中国互联网公益大潮的兴起与国际互联网公益多元发展的历程,为我们生动刻画了互联网重塑社会连接的内在机制,展现了互联网公益事业的发展规律和逻辑,揭示了互联网公益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中推进社会建设的巨大潜力。《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出版必定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王宽诚讲席教授
公益不是作秀不是娱乐,是尊重生命是人心向善。人与人之间从来不该是弱肉强食的关系,人类的群体属性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守望相助。我们对公益事业的付出或许不能改变事情本身,但至少会让我们的内心发生改变,爱与善传播起来的能量,会让世界更美好而温暖。《中国互联网公益》中的方法论让公益变得“人人可见、时时可捐”。腾讯用互联网技术赋能公益,唤醒越来越多人内心的善,让更多人感受到爱,让更多人思考更有意义的人生——这是技术创新驱动的社会福祉,书中的每一个行动,都值得尊敬!
2018年12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