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豆瓣
作者: 张贤亮 1998 - 3
我多少次想把这一段经历记录下来,但不是为这段经历感到愧悔,便是为觉察到自己要隐瞒这段经历中的某些事情而感到羞耻,终于搁笔。自己常常是自己的对立面。阳光穿窗而入,斜晕在东墙上涂满灿烂的金黄。停留在山水轴上的蛾子蓦地飞起来,无声地在屋里旋转。太阳即将走完自己的路,但她明日还会升起,依旧沿着那条亘古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
也许我过去见到过她而没有留意,也许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豆瓣
作者: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漓江出版社 1996
<t>关于村上春树不必多说,他那种苦涩而又幽默的语言还历历在目。这回他又把我们带到这个离奇的、独具匠心的故事中去。读村上春树的小说不能说这不是一种享受,正像谷崎纯一郎为他颁奖时的评语:“通过游离世界而创造世界,通过逃避而完成冒险,通过扮演‘无’的传达者而探求生之意义。”
舞 ! 舞 ! 舞 ! 豆瓣
8.1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漓江出版社 1996 - 8
本书写的是一个34岁离婚男人在北海道一家宾馆经历一段奇遇后,邂逅了已成为超级影视明星的高中同学五反田。晚饭后五反田打电话叫来两个女孩。女孩一个叫咪咪,雍容华贵而又清逸脱俗,足以“唤起男孩永恒之梦”。想不到几天后咪咪被人用长筒袜勒死在一家高级宾馆里。因其钱夹中有“我”的名片而“我”被叫去警察署。“我”为庇护五反田而矢口咬定一无所知。后来“我”问五反田是否杀了喜喜,五反田则回答正在就此考虑:“我杀了喜喜,还是没杀”?翌日报载:大明星五反田驱“奔驰”车入海,自杀身亡。我于是离开东京,重返北海道那家宾馆寻找前一段奇遇的续篇。
黄昏清兵卫 豆瓣
たそがれ清兵衛
作者: 藤泽周平 译者: 李长声 新星出版社 2012
本书收录八个短篇。主人公都是武士时代的上班族,每天到藩城里工作,下班回家还得搞些副业补贴家用。藤泽周平擅长透过出身卑微的武士,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刻画得淋漓尽致,人、情、景清淡细腻却纠结人心,即使发生在数百年前的武士世界,依旧引人共鸣。 书中八个故事主人公都很类似,完全没有中国武侠小说主人公英俊潇洒、武艺绝伦、年少多金之类的特性,他们都像普通的野草,平凡、卑微。经常被别人践踏,但却会在那一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让生命只在那一刹那如鲜花绽放,而后迅速归于平淡。
八个故事只讲一件事:一个男人如何“善刀而藏”。这样的故事教人珍重现世,能让你想起同事中的某甲,路人中的某乙。在他们平庸的面容底下,平淡的相处之外,是否也有着动人的故事呢?
2014年6月6日 已读
好看啊,跟中国的武侠和我想像中的武士小说都不同。主人公全是平凡人,有平凡人的缺点和可爱之处,就像每篇标题里所示的,给作品带来强大的生动感。李长声的译笔很关键,丝毫不夹生,读来仿佛本来就是中文作品一般。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大旗英雄传(上下) 豆瓣
有1997年6月1版3印本
6.5 (31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大旗英雄传》又名《铁血大旗》,是古龙一部跨时代的作品,也是使古龙名声大震的作品。此书写于1965年。古龙创作《大旗英雄传》时当盛年,满腔热血。数十万字的文稿,洋洋洒洒,气贯长虹,令人拍案叫绝。
《大旗英雄传》与《浣花洗剑录》、《武林外史》、《绝代双骄》堪称古龙中期“四大名著”,这四部名著不仅在古龙小说系列,在整个武侠文学中,都是重量级的作品。
白玉老虎(上下) 豆瓣
6.7 (27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白玉老虎》(后传《白玉雕龙》)作于1976年,是古龙后期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是他试图力挽狂澜却终于又重蹈覆辙的作品,但即使从没有完成的部分来看,并无愧于经典二字。《白玉老虎》这次失败对古龙的打击非常大,这样一部开篇经典的作品终于无法完成,对任何作家都是一次巨大的挫伤,随之他的后期粗糙作品就开始陆续的出现了。
牛虻 豆瓣
The Gadfly
作者: 艾·丽·伏尼契 译者: 司人译 / 雨辰校译 1991 - 11
出版说明
《牛虻》是英国(籍)女作家艾·伏尼契的代表作,当这部长篇小说于一九五三年首次译成中文出版后,在我国广大青年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了热忱的欢迎与赞誉,无怪乎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巨匠高尔基对这部小说中的爱国精神与革命活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今天,本着繁荣文学翻译事业的精神,更为了满足新一代青年读者的渴求,我们特请了姜亦箴、王振国、赵清智、梁玉琦及田庆轩同志对《牛虻》版本作了新译,并聘请雨辰先生拨冗审校,为文学译苑添上一部新的版本,以飨读者,以期指正。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元月
红字 豆瓣 Goodreads
The Scarlet Letter
7.4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纳撒尼尔·霍桑 译者: 胡允桓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6
《红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八五○年该书问世后,霍桑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公认的最重要的作家。《红字》故事的背景,是一六五○年前后的波士顿,当时的居民是一六二○至一六三○年间来此定居的第一代移民。他们都是在英格兰故土受詹姆斯一世迫害而抱着创建人间乐土的理想来新大陆的清教徒(加尔文主义者),史称“清教徒国父”(又译作“天路客国父”)。清教徒在英国最初是反抗罗马教皇专制、反对政教合一、反对社会腐败风气的,他们注重理智,限制感情,推崇理想,禁绝私欲;后来其中某些教派在北美殖民地却发展到极端,不但迫害异端,甚至连妇女在街上微笑都要处以监禁,儿童嬉戏也要加以鞭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豆瓣 Goodreads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6.9 (149 个评分) 作者: [苏联]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译者: 曹缦西 / 王志棣 译林出版社 1996 - 10
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饱尝了生活的苦难,炼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十月革命爆发后只有十六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无论在战炮火中,还是在国民经济复时期,可察金都表现出大无畏精神,钢铁一般的意志,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对人民的无限的无限忠诚。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负伤以及劳累过度,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被牢牢禁锢在床上,但他占胜了精神与肉体的打击,拿起笔来歌颂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英雄。
班主任 豆瓣
5.1 (7 个评分) 作者: 刘心武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9 - 6
这部短篇小说集汇集了刘心武同志近年所发表的《班主任》,《爱情的位置》,《没有讲完的课》,《醒来吧,弟弟》,《找他》等十二篇小说。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豆瓣
作者: Graham Greene Penguin Classics 2004 - 9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James Wood
Scobie, a police officer serving in a wartime west-African state, is distrusted — being scrupulously honest and immune to bribery. But then he falls in love, and in so doing, he is forced to betray everything he believes in, with drastic and tragic consequences.
2014年5月22日 已读
开始喜欢格林。跟《恋情的终结》一样,我对故事的情节不怎么有兴趣,但被主题所吸引。比伯格曼的“上帝的沉默”深入了一个层次,这本书探讨的是宗教在实践层面上的问题:如何在实行责任与同情的时候不去违反教义呢?主人公就死于这样的追问,因为他发现不可能有圆满的答案,便只好选择了为他所违反了的那些教义而殉道——以自杀入地狱为代价,让自己的困境不再困扰他所爱的人和上帝。那些涉及宗教情绪的心理描写抓人并且可信,而且格林对英语的运用相当看似随意而实则精妙,他的修辞能力相当地强大。这是一本可以反刍很久的书。
外国文学 宗教 小说 文学 经典
我们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叶·扎米亚京 译者: 顾亚铃等译 作家出版社 1998 - 3
《我们》针对的是极权主义的种种弊端。全书采用笔记形式,假借生活在未来世界中的一个模范公民之口,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中各色人等的生活和心态。 在这个攀上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峰”的联众国,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数字为名。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豆瓣
作者: Graham Greene Penguin Classics 2003 - 2
Unabridged on mp3 audio disk. How does good spoil, and how can bad be redeemed? In his penetrating novel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Graham Greene explores corruption and atonement through a priest and the people he encounters. In the 1930s one Mexican state has outlawed the Church, naming it a source of greed and debauchery. The priests have been rounded up and shot by firing squad--save one, the whisky priest. On the run, and in a blur of alcohol and fear, this outlaw meets a dentist, a banana farmer, and a village woman he knew six years earlier. For a while, he is accompanied by a toothless man--whom he refers to as his Judas and does his best to ditch. Always, an adamant lieutenant is only a few hours behind, determined to liberate his country from the evils of the church. On the verge of reaching a safer region, the whisky priest is repeatedly held back by his vocation, even though he no longer feels fit to perform his rites: "When he was gone it would be as if God in all this space between the sea and the mountains ceased to exist. Wasn't it his duty to stay, even if they despised him, even if they were murdered for his sake? even if they were corrupted by his example?" As his sins and dangers increase, the broken priest comes to confront the nature of piety and love. Still, when he is granted a reprieve, he feels himself sliding into the old arrogance, slipping it on like the black gloves he used to wear. Greene has drawn this man--and all he encounters--vividly and viscerally. He may have sai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was "written to a thesis," but this brilliant theological thriller has far more mysteries--and troubling ideals--than certainties. --Joannie Kervran Stangeland
倾城倾国 豆瓣
作者: 凌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6 - 7
2014年5月15日 已读
好看!三天来但觉手难掩卷。一座北方城池之倾,开启了明王朝覆灭的序幕。凌力笔下的所有主要人物塑造得都相当立体,没有好坏、薄厚之分,惟见君王和人臣内心的挣扎、计算。特别有小时候守着广播听小说连播时的那种意犹未尽之感,过瘾!
中国文学 历史小说 小说 文学
局外人 豆瓣
8.8 (74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 郭宏安 译林出版社 1998
《局外人》是加缪小说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最著名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