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豆瓣
9.2 (1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福克纳 / 陶洁 译者: 陶洁 编 译林出版社 2001 - 9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多采用写实手法,情节鲜明,戏剧性强,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福克纳对自己的短篇小说评价很高,认为其在艺术高度上仅次于诗歌,因为作家写“长篇小说时可以马虎,但在写短篇小说时就不可以……它要求几近绝对的精确”。
这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福克纳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如《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干旱的九月》等,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风格和主要成就。
诡计博物馆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赤い博物館
7.2 (107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山诚一郎 译者: 吕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6 其它标题: 诡计博物馆
◆当25年前的证据开口说话,才发现凶手一直就在身边!
◆密室大奖NO.1、本格推理BEST10、“这本推理小说好厉害!”榜单作品
◆短篇推理之神大山诚一郎的悬案破解教科书
◆新本格派掌门绫辻行人× 殿堂级游戏设计师小岛秀夫盛赞
🚪内容简介:
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专门收集 无人能解的离奇悬案。
有一对奇怪的搭档,发誓破解瞒天过海的杀人诡计。
□1号悬案:一亿日元面包赎金事件
面包里的骇人钢针,消失在废弃别墅的社长,无人认领的巨额赎金。 动用警力两万余人,嫌犯至今下落不明。
□2号悬案:复仇日记事件
诡异坠楼的女学生,疯狂复仇的昔日恋人。 一本日记堪称铁证,却在数十年后重现端倪。
□3号悬案:交换杀人事件
参与交换杀人的凶手之一突然毙命,共犯藏匿于茫茫人海。必须发现连结两人之间那条看不见的线……
□4号悬案:世田谷区灭门事件
汽油和大火,氰化钾和红茶,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一切疑点指向当年年仅5岁的女孩。
□5号悬案:河畔第二次杀人事件
同样的弃尸地点、同样的凶器、同样位置的血迹、同样年龄的被害人!数十年前的骇人惨案重现,是有人恶意模仿,还是凶手再次挑衅?
🚪名人媒体盛赞!
◆《诡计博物馆》是最高水平的本格推理,既提示线索又难以猜出真相,让人尝尽解谜的乐趣!——饭城勇三(日本书评家)
◆我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了《诡计博物馆》,这是最厉害的大山诚一郎。——小岛秀夫(殿堂级游戏设计师)
◆大山诚一郎的最高杰作就是《诡计博物馆》!——文春文库
◆被岛田庄司监修的年刊《本格推理世界》评选为年度“黄金的本格”作品。
◆TBS改编日剧收视率高飙,由著名演员松下由树、津田宽治领衔主演。
◆快节奏、零废话、神推理!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
◆翻开《诡计博物馆》,看穿隐藏在身边的悬案真凶!
The Bluest Eye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1 (14 个评分) 作者: Toni Morrison Vintage 2007 - 5
Pecola Breedlove, a young black girl, prays every day for beauty. Mocked by other children for the dark skin, curly hair, and brown eyes that set her apart, she yearns for normalcy, for the blond hair and blue eyes that she believes will allow her to finally fit in.Yet as her dream grows more fervent, her life slowly starts to disintegrat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and strife. A powerful examination of our obsession with beauty and conformity, Toni Morrison’s virtuosic first novel asks powerful questions about race, class, and gender with the subtlety and grace that have always characterized her writing.
2020年6月19日 已读
遇到这样的作品会令读者深感幸运。先用一页纸概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再以200多页的耐心细细叙写来龙去脉,有几位作家的处女作敢这么写?莫奶奶七十年代甫入文坛即现大师气象:飞扬跳脱的叙事(这本书的叙事声音及角度都极其丰富但毫不杂乱),诗意之极的文字,对每个人物都怀有深刻的理解和无限悲悯的同情。捧读这本书,像是在聆听杜鹃啼血的声音。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美国 英语文学
冬泳 豆瓣 Goodreads
7.7 (303 个评分) 作者: 班宇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9
班宇(@坦克手贝吉塔)短篇力作首度成集 阿乙•蒋方舟•李诞•谈波 齐声推荐
《冬泳》收录了班宇的七篇小说。在铁轨、工事与大雪的边缘,游走着一些昔日的身影: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生疏的赌徒与失业者……他们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惯于沉默,像一道峰或风,遥远而孤绝 地存在。
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跪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号啕”。这些个体的光热终将划破冰面,点亮黑暗,为今日之北方刻写一份有温度的备忘。
【编辑推荐】
颇具潜力的青年作家、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班宇的处女作——他曾开设《东北疯食录》专栏,浪游工业之城,展示出恣意独特的语言风格。他曾连载 “工人村”故事集,从细微之处出发,描绘出一幕蓬勃鲜明的悲喜剧。他已在文坛初露锋芒,《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皆可觅得他的身影。
从无名之中捕捞个体,在消逝中追寻永恒——《冬泳》是班宇创造的“昨日世界”,遍布萧索的工厂、失落的赌徒。惯于沉默的北方人在这里显得生机、蓬勃。《冬泳》是写给北方的情书,写给你我的(关于旧时代的)备忘录。
细密诗意的语言;轰鸣里深潜宁静,幽默中怀藏温柔——在声音日渐稀少的世界,班宇仿佛浪漫时代的行吟诗人,以准确、克制、优美之笔,书写强力广阔的歌谣。班宇迷恋写作里的“浮生感”,笔下人物在现实的挤压里普遍带有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在他们身上,除了表演出来的“幽默”,还有深藏不露的玄妙和真实。
【推荐语】
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
——阿乙
班宇有毋庸置疑的小说家天赋。可是,他抵抗住了天赋的诱惑——没有随心所欲地把作品当做情绪的宣泄,或是横冲直撞地滥用富有才情的语言;他又抵抗住了时代的诱惑——没有把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当做题材的富矿,也没有因平庸的文学时代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自我训练,使每一个短篇都纯熟得惊人。天才和有天赋的人的区别,是前者能够独立发展自己,班宇无疑是前者。
——蒋方舟
班宇是聪明的,刻薄的,但不是轻浮的。他显然知道这世界哪儿出了问题,并且没什么希望好转,但他没有选择放弃或轻巧的态度,文字上,他还在苦熬。
——李诞
班宇用他干净、硬朗的笔触,冷静、耐心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端庄肃穆、具有经典品相的短篇佳作。那字里行间的东北寒风,凌厉又温柔。
——谈波
2020年6月17日 已读
凋敝的当代东北终于生动地呈现在文学作品中了。整本书的文字水平都比较高,前面几篇匠气略重,我觉得《工人村》包括的几个小故事写得最好看,简洁且有力。最后那篇《枪墓》也不错,叙事结构上有看头。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官场现形记 豆瓣
作者: [清 ]李宝嘉 中华书局 2013 - 7
《官场现形记》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史、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书中一些章节如制台见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读来令人捧腹。
2020年6月10日 已读
去年上班路上在喜马拉雅听完了一整部。这种章回小说也不怕中途走神,反正下一章就换一个人做主角了。里面讲的好多弯弯绕的门道,真让人感慨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人性中总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
中国文学 古典 小说 文学 经典
厨房 豆瓣 Goodreads
キッチン
7.6 (16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吉本芭娜娜 译者: 李萍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厨房》——作者的成名作。少女樱井美影失去所有亲人后,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才能安睡,这时,曾受她祖母关照的田边雄一与他的变性人母亲惠理子收留了她,这个病态家庭却使她感受到了温馨。从厨房出发,她慢慢地从最黑暗的孤独中走出来……《满月——厨房Ⅱ》美影开始独立生活后不久,雄一突然来电告知惠理子已死,她闻讯连夜赶去,两人又像过去那样同室而居。随即,她因工作关系外出,他随后出了家门。辗转得知他苦恼的缘由,她终于抛开顾虑,在一个满月当空的晚上送饭到他住的旅馆,借此表明心迹,一个圆满的结局至此终于成就。《月影》 ——作者的毕业创作。少女早月因男友死于交通事故而悲不自胜,每日起来晨跑,但愿稍稍纾解内心的哀伤。也因为跑步,她与奇人浦罗邂逅,从而得见百年一遇的景象:在清晨的薄雾中,她隐约看见男友微笑着朝她挥手作别,然后渐渐淡去。这次特殊的重逢,成全了早月怀念的心,让她从此能够重新面对现实生活。
2020年6月8日 已读
手滑删掉了之前的标注:2020.5.4 很简单的情节和很朴实的文字,写出了与死亡相勾联的种种细致而微妙的感受。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 豆瓣
パラレルワールド·ラブストーリー
7.7 (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王维幸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11
★不论对爱情憧憬还是绝望,都能在平行世界找到答案
他们是坐在两列列车上的乘客,无论如何接近,都处在两个平行世界
★东野圭吾长篇杰作,日文版销量超150万册
★如果有两个不同的身体,就能进入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那该有多好啊!★我在《平行世界爱情故事》中实现了我的想法。书中 还写到了 背叛、嫉妒和人心的复杂,意外地写得很好。这是我的自信之作。——东野圭吾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细腻真实地叙写了爱情中的悸动、占有欲、患得......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杰作,日文版销量超150万册。东野圭吾说:“如果有两个不同的身体,就能进入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那该有多好啊!我在《平行世界爱情故事》中实现了我的想法。书中还写到了背叛、嫉妒和人心的复杂,意外地写得很好。这是我的自信之作。”
内容简介:
我每周固定时刻乘坐同一趟列车。在两列列车平行行驶的时候,我总能看到对面车厢中的一个长发女孩。我喜欢上了她,但当我终于鼓起勇气去对面的车上寻找时,她却消失了。一年后,挚友智彦向我介绍他的女友麻由子,我惊讶地发现,她就是列车上的女孩。
一觉醒来,心爱的女友麻由子和我生活在一起,挚友智彦已经消失了几个月,其他人只说他去了美国,但一封据说是智彦发来的邮件让我发现破绽,写信的并非他本人。
我开始寻找,越来越......
编舟记 豆瓣
舟を編む
8.3 (42 个评分) 作者: [日]三浦紫苑 译者: 蒋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6
怀才不遇的人、不得人缘的人、想换工作的人……
究竟要燃烧什么,才能激发出真正的热情?
传说中的玄武书房编辑部的“编舟计划”,正式启航!
玄武书房拟定出版一部面向当代人的中型辞典《大渡海》,这项工作由阅历颇丰且行事一丝不苟的学者松本老师主持,谁知他最为器重的编辑荒木公平却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回家照顾病中的妻子。此时编辑部中仅有做事浮躁的西冈正志和临时工佐佐木。荒木和西冈多方物色,终于相中了营业部内不善于和人交往却对词语有着敏锐认知度,并且做事极为认真投入的青年马缔光也。浩瀚的词语海洋,马缔与同事们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制一艘驶向彼岸的小船。他们甘于寂寞,却也收获着弥足珍贵的幸福……
2020年5月28日 已读
没有想到读这本书竟然读至热泪盈眶。作者一定是对日本文字和文化有近乎宗教感般虔诚的热爱吧,能把一个编写字典的故事写得这么感动人。读者身为一个敬畏文字的人,也为能遇到这样的作品而深感幸运。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绝对不在场证明 豆瓣 谷歌图书
アリバイ崩し承ります
7.1 (79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山诚一郎 译者: 曹逸冰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5
【编辑推荐】
★破解一切不在场证明诡计,本质是看穿时间的漏洞!
★2019年本格推理BEST10 NO.1
★入选三大推理小说年度榜单:本格推理BEST10、“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
★本格推理大奖得主大山诚一郎继《密室收藏家》之后, 聚焦不在场证明的本格推理杰作!
★《产经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各大权威媒体鼎力推荐!
★不炫学,不啰唆,不落俗套,七个短篇教你一眼看穿不在场证明诡计!
-
【内容简介】
《绝对不在场证明》是本格推理大奖得主大山诚一郎的短篇小说集,包含七个短篇,几乎涵盖了所有不在场证明诡计类型。
有一间古怪的钟表店,不仅售卖钟表,还兼营着一项“代客推翻不在场证明”的业务,一次收费五千日元。
死而复生的被害人、睡梦中的凶杀案、雪地上的三行脚印……凶手利用时间的漏洞,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几乎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束手无策的警察找到了钟表店店主美谷时乃,她的登场能否给扑朔迷离的案情带来一线专机?
-
“主张自己有不在场证明的人都会说‘我几点几分在哪个地方’。也就是说,钟表成了主张的依据……既然如此,那么钟表匠不就应该是最擅长解决不在场证明问题的人吗?” ——本书侦探美谷时乃的信条
青蚨 豆瓣
作者: 安顿 2019 - 1
《绝对隐私》出版20年后,作者推出的又一部长篇力作。主人公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在一场大暴雨中因公牺牲。母亲是一名医生,对女儿从小就很严格,甚至有些扭曲。父亲去世后,一个看似和谐的家庭背后的故事一一展开,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小说展现了一个个普通人本真而又矛盾的一面。
2020年5月22日 已读
很好看,安顿的文字也算是我的青春期情意结之一了,那种“青春期没过完”的感觉还是出现在了她年近五十写的这本书中,不过这并不一定是缺点。我不满意的主要是四字短语用得太密集,比较给作家省力但却使语言的节奏感显得较为机械。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周末 豆瓣
Das Wochenende
7.4 (7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印芝虹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不经历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后,约尔克被总统赦免释放。为庆祝他重获自由,姐姐克里斯蒂安娜在柏林郊区的房子组织了一个周末聚会,邀请约尔克的朋友参加。克里斯蒂安娜希望这是帮弟弟开始新生活的好机会,不过,对于参加聚会的人来说,心情复杂,往昔不堪回首。约尔克曾经是德国红军派成员,这个深受极左思潮影响、发端于西德六八年学潮的团体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成暴力恐怖组织,在七八十年代制造了多起震惊世界的绑架、谋杀事件,约尔克正是这些恐怖事件的参与者。与约尔克的相聚,把似乎已远去的种种选择、评判又摆在了大家面前。
约尔克该怎样面对周围的人,怎样认识今天的世界?三天的聚会中,约尔克,他的律师,他的“革命同志”,以前的情人,多年失去联系的儿子,每个人的表现,说话、神态、心情……事过境迁,不仅是约尔克,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自己位置,每个人都再一次面对梦想、责任、罪恶、宽恕、情谊、道德审判的困惑,而今天面临新的恐怖主义威胁的世界让这些不仅仅只是回顾。
2020年5月17日 已读
通过三天的周末聚会来反思德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红色恐怖主义,施林克真的是一以贯之始终在反思大的历史政治问题的作家。故事是好看的,但不知是否由于着墨的人物太多,在叙事和情绪上都不够流畅,作品虽然提着一口气,但那气是散的。语言也无甚出彩之处,尽管阅读量有限,我仍在期待读到一本译成中文后不会显得文字干巴巴的当代德语小说。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德语文学 文学
豆瓣
怒り
8.1 (86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田修一 译者: 岳远坤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7
★因为自信,你才会信任他人;因为缺乏自信,你才会对他人心生愤怒。
★《周刊文春》推理TOP10!书店大奖入围作!
★日本跨界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天才、实力派作家吉田修一,狂销200万册的《恶人》之后最新代表作。
★推理小说的阅读快感;社会小说的思考深度;纯情小说的情感容量 ,爆炸性结尾,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到底!
★同名电影阵容华丽,渡边谦、妻夫木聪主演;《恶人》导演李相日执导。
2011的夏天,东京郊外一对普通夫妇惨遭杀害。
凶手山神一也作案后逗留屋内长达六个小时,并用被害人的血在墙上留了一个“怒”字,方才离去。
案件的凶残性让人发指,其动机则让警方困惑。
一年后,经过微整容的山神依旧在逃。而此时,三地分别有三个来路不明的男子,日渐融入当地的生活。
房总渔港的田代、东京市区的直人、冲绳附近离岛的田中,三个人各与通缉犯山神有着某种程度的暗合。
那些接纳陌生人并付出情感的人们迟迟注意到第二次公布的通缉信息,信任与爱被放到了天平上。
谁是凶手?
你又如何能相信身边的他不是凶手?
2020年5月13日 已读
一口气读完,真好看。文字浅白,叙事也一点都不花哨,但是一开始觉得啰嗦的地方后来都被证明不是闲笔。四线并进而能令读者注意力不分散且保持阅读兴趣,作家其实非常厉害。悬疑只是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小伎俩,挖掘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悲凉与温暖才是本书的野心所在。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年轻的骨头 豆瓣
作者: 林白 2015 - 9
2020年5月10日 已读
隔了好多年再来读林白,发现仍然是上个世纪的作品更好。《北流往事》和《大声哭泣》都是可以长久流传的佳作,《回廊之椅》也很好,新世纪的《长江为何如此远》也算不错但与前面几篇给读者带来的的畅快阅读体验有明显差距。在前述几篇里,抽象而凝滞的文字没有仅仅流于优美,也没有吞没掉叙事,和故事结合得非常好。其他篇目就真的是乏善可陈了,不能说写得不用力,但让人感觉力有不逮,语言也没有美起来。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一个下午的延伸 豆瓣
作者: 乔叶 2016 - 8
2020年4月27日 已读
3.5星,整体不如《打火机》那个集子收的作品耐读。乔叶的优点是她对底层百姓的关注一以贯之,能写的题材也很广。但短篇小说除了有故事以外,语言和结构上也应当有抓人之处。像《语文课》和《防盗窗》两篇,题材不错,结构却很散、文字也不出彩。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黑色方尖碑 豆瓣
Der schwarze Obelisk
8.6 (5 个评分) 作者: [德] 雷马克 译者: 李清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 - 3
☆20世纪顶尖小说家,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
☆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林语堂、巴金鼎力推荐,影响鲍勃迪伦、王朔的经典名家。
☆雷马克经典代表作,以黑色幽默笔调刺穿战后荒诞现实。
☆1923年,恶性通货膨胀笼罩着德国。被战争耽搁的年轻人深陷于和平年代的混乱与荒诞之中,所见的依旧是形形色色的死亡与绝望。这是关于德国一战后一代人的故事。
--------------
1923年,德国正处于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中。主人公路德维希25岁,热爱艺术和诗歌,他17岁时便应征入伍,和许多同辈一样参加过“一战”,如今在一家墓碑公司里工作,黑色方尖碑是这家公司最有历史也最值钱的纪念碑。战争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战后的艰难生活中,正如本书副标题所揭示的,这是一个关于“被耽搁的青年时代的故事”,这一代人的青春由于他们参加战争和战后过着迷茫的生活而被耽误了。
通过路德维希的视角,书中展现了通货膨胀下不同阶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荒谬现实,规规矩矩做生意,生意做得越多越蚀本,而投机商人却能轻而易举牟获暴利。辛勤工作的普通人却都走投无路,甚至不得不选择自杀。在这种环境中,路德维希和他的好朋友墓碑公司的老板格奥尔格也不得不使用一些小诡计才能维持公司经营并减轻生活的压力。路德维希还在空闲时间兼任家庭教师,并在一家精神病院里为病人弹奏管风琴。在那里他结识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富家小姐伊莎贝尔,曾经因为经济的拮据路德维希的两任女友都离他而去,直到遇到伊莎贝尔他感受到了真正的爱情,在被战争蹂躏的人生和世界中找到了意义。但随着病情的好转,伊莎贝尔已忘记了患病期间的种种,他们最终也只能是隔着阶级鸿沟的陌生人。此时国家政策的调整使通货膨胀骤然停止,纳粹势力也在德国国内逐步上升。路德维希决定离开小城韦尔登布吕克,去柏林做了一名报社记者。小说最后一章用简短的篇幅叙述了当路德维希再回去时已是二战之后,韦尔登布吕克已经在纳粹和又一次的战火中面目全非,人们的命运也被动荡的时代裹挟着,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2020年4月14日 已读
在已读过的雷马克作品中,我觉得《西线无战事》和这一本是一种写实和批判风格,而《凯旋门》与《里斯本之夜》是另一种极其抒情但又克制的风格,我显然更喜欢后一种风格,虽然这本书也非常好看。也不知道是不是不同译者的原因。不过我有英译本,将来可以再体会一下。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德语文学 文学
秋之蝇 库里洛夫事件 豆瓣
作者: (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译者: 黄荭 / 张璐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1
《法兰西组曲》作者惟一描写俄国革命的传世名作,深刻刻画人性与革命之间的挣扎,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沉浮与悲哀。
作为1919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亲历者和流亡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见证了这场革命所带给普通人的巨大影响。《秋之蝇:库里洛夫事件》就是这样一部将笔触对准革命中的普通人生活的伟大作品。《秋之蝇》描写一位纯朴、忠诚的老女佣在俄国革命来临之际,为老东家看守空房、并不远万里追随他们来到巴黎,最终投河自尽的悲惨故事,令人心碎。而《库里洛夫事件》则表现一位革命者为了刺杀革命的刽子手、教育大臣库里洛夫,而改名易姓打入敌人内部,接近库里洛夫,但在了解了库里洛夫其人之后,刺客在革命与人性之间摇摆不定……
《库里洛夫事件》:莱昂·M接到了肃清克雷洛夫的命令,命他处决库里洛夫――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国民教育大臣。但是要完成这一卑劣的任务,这个二十二岁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必须耐心等待九个月:他的上司希望暗杀行动能够引发前所未有的反响,所以需要等到普鲁士大帝前来访问时采取行动。于是,莱昂·M施巧计变身为瑞士医生马塞尔·勒格朗,并成了教育大臣的医生。库里洛夫患有肝癌,受尽折磨。他未来的刽子手前来为他治疗,听他倾诉衷肠,却发现过去别人描述的、“残忍贪婪的抹香鲸”般的大臣并不存在。很快,仇恨让位给了同情。这个恐怖主义者会有足够的力量将行动进行到底吗?在良心的谴责下,他会有胆量投出炸弹吗?数十年过去了,莱昂·M在尼斯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在日记中,他开始回忆起来。
《秋之蝇》:和《樱桃园》中的老仆人福斯特一样忠心耿耿、从不懈怠,塔季扬娜·伊万诺夫娜同样也把自己整个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主人,她看着他们出生、长大的卡林纳一家。当十月革命把一家人从卡里诺夫卡的庄园赶走后,是她挽救了银器和值钱的餐具免遭洗劫。同样也是她埋葬了被一个日后成了人民警察的童年伙伴杀害了的尤里。之后,她穿越了俄罗斯,给避难在敖德萨的卡林纳一家送去了她缝在自己裙子卷边里的主人家传的钻石。她还跟随卡林纳一家去了巴黎,继续服侍他们,在泰尔纳街区逼仄的公寓里,在那里,流亡者就像秋天的苍蝇一样团团打转……
2019年12月28日 已读
时间有限,这次只读了《库里洛夫事件》这个小长篇。笔力雄浑,笔触却又细腻柔和,整篇故事像一声叹息,来自被革命所裹挟的沙俄时代末期的某个角落。读完会觉得幸好有内米洛夫斯基这样的作家记录下了历史洪流中这常常不被听到的一叹。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法国
你的奥尔加 豆瓣
Olga
7.2 (8 个评分) 作者: [德] 本哈德·施林克 译者: 沈锡良 南海出版公司 2019 - 11
★本哈德·施林克继《朗读者》之后的重磅新作
★被誉为近年来德语文学的高峰
★在德国出版一年来被翻译为22种语言
★已居《明镜周刊》畅销榜38周,持续在榜中
★重拾《朗读者》的母题,从一场爱情的侧面切入,展现了一个时代的侧影,让混乱的时代变得柔和起来
★知名译者倾力打造译本,多视角叙事,语言真挚感人,通俗易读
★这本书是《朗读者》的回声,它描绘了一位年轻男人和一位直率、正直的女性的爱情,以及他们和德国的命运。——《德国之声》
------------------------------------------------------------------------------
十九世纪末,奥尔加出生在波兰属地。 青涩时代,她爱上了工厂主儿子赫伯特,但清楚阶层不同,对方家庭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和赫伯特度过幸福的几年后,两人不得不分离。奥尔加去一家乡村学校教书。赫伯特则选择从军,他喜欢周游列国,有一颗驿动的心。
纳粹攫取政权后,奥尔加因病失去听力,在世间辗转流离,这时无人知道,她怀揣着一个怎样的秘密……
2019年12月24日 已读
纸张难以承受的缱绻深情和德国过去百年间的苍茫历史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极具审美愉悦感和历史纵深感的好故事。赫伯特和奥尔加分别代表了德意志精神的两个侧面,前者是崇尚冒险、追逐虚无的死本能,后者则象征了绵长、坚韧的生的力量。当年迈的奥尔加纵火而亡,两股力量形成了最终的交汇。三种叙事角度也在书尾交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人的声音其实在告诉读者:这是历史对它本身所进行的一次回望。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德语文学 文学
阿道尔夫 豆瓣
ADOLPHE
作者: [法] 贡斯当 译者: 黄天源 漓江出版社 2019 - 5
人生漫旅,好书伴你。
宝物压舱,好货沉底。书虽曰旧,读之弥新。
《阿道尔夫》最新修订本
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
心里分析小说的发端
普希金为其倾倒 冰心亲笔题签
本书被誉为妇女界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出身上流社会的阿道尔夫受虚荣心驱使,热烈追求P伯爵的情妇爱蕾诺尔,终使她堕入情网并抛家弃子与之厮守。讵料阿道尔夫逐渐厌倦情感深笃的羁绊,试图谋求解脱,致使爱蕾诺尔抑郁而终。
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在感情世界的态度与遭遇,揭示了社会与人心的病态,赞颂真挚爱情和真诚人性的同时,深刻鞭挞虚伪与阴谋。
因其引人入胜、令人心碎的故事情节,2002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2019年12月22日 已读
阅读中时时对人物有一种熟悉感:伟大的文艺作品总是描摹“原型”的,不知有多少后来的文学家都曾从这本书当中汲取过营养。在精神分析尚未出现的年代,贡斯当精准地叙写了一个典型的schizoid型人格者内心的挣扎。渴望亲密却又害怕被占有,亦是西方文学当中的一个经典主题了。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法国 经典
地下室手记 豆瓣
9.8 (9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臧仲伦 / 曾思艺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6
《地下室手记/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说选》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说集,精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五部中篇小说代表作:《穷人》《白夜》《斯捷潘齐科沃村的居民》《地下室手记》《鳄鱼》。
2019年12月20日 已读
之前论及一个个案时,Dr. M提到了《地下室手记》这篇小说。阅读过程中我时时想起电影《小丑》的主人公,精神上的“寒热病”,好像一个多世纪以来并没有什么变化,自我的牢笼,走了这么久也仍然没有走出来。这是每个人的困境。陀氏之所以伟大,其中一点在于每个人读到他的文字,都能够映照出自己。
俄罗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经典
光芒渐逝的年代 豆瓣
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
作者: [德] 欧根·鲁格 译者: 钟慧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6
《光芒渐逝的年代》这部长达426页的家庭小说讲述了东德一家四代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直至本世纪初近半个世纪的经历。祖父威廉和祖母夏洛特属于信仰共产主义的一代,希特勒上台之后全家逃至苏联,后在苏联共产党指示下移居墨西哥,1952年返回年轻的民主德国,并积极投身共和国建设。父亲库特幸运地逃出斯大林时期的沃尔库塔劳改营,和苏联人的妻子伊蕾娜返回小市民的民主德国,作为一名声望颇高的知识分子,他虽偶有不满,但还是坚信民主德国的可改造性。而对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作家本人的化身)及其孙子一代来说,民主德国已过于狭隘——亚历山大恰恰选择了1989年祖父90岁生日之际逃向了西柏林。从祖父、父亲、儿子到孙子,民主德国逐渐衰退,四代人对民主德国的感情和信仰一代淡比一代,这也正是小说名字“光芒渐逝”的隐喻所在。
2019年11月30日 已读
多线程、多角度叙事带来一种复调感和立体感,也使读者能深入这一家族小说当中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首章和终章却在提醒读者,亚历山大这个人物其实是作家在作品中的化身,也是多线索叙事声音的最终落脚点。这部作品写出了既宏大、复杂又私人化的历史感,比同名电影更加宽阔且深刻。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德语文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