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不成问题的问题 豆瓣
8.9 (31 个评分) 作者: 老舍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4
【内容简介】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原载1943年《大公报》,故事发生在抗战重庆树华农场,农场管理者丁场长管理能力不行,但哄人能力一流,精通人情世故,在他治理下,大家整日偷鸡打牌,混日子。树华农场颓势一片,冒牌青年艺术家秦妙斋也掺和进来。留学归来尤主任接管农场后,开始整治作风,大家感到了自律和科学带来的愉悦……
全书收录《不成问题的问题》、《微神》、《断魂枪》、《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五篇,篇篇皆为经典中的经典。
【编辑推荐】
中国老舍研究会推荐
改编电影斩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制片厂官方授权合作
【名人推荐】
我发现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据我接触到的文学情报,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朱光潜
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独特的下层生活经验,使得老舍对北京市民的性格和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老舍作品中的爱与恨同市民社会中的爱与恨是一致的。
——陈思和
老舍显然已经认定,在一个病态社会里,要改善无产阶级的处境就得要集体行动;如果这个阶级有人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求发展,只突然加速他自己的灭亡而已……毫无疑问,老舍是把社会批判当做小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夏志清
老舍与钱钟书,沈从文不同,49年后他以自己的民间性,底层性,世俗性与主流意识形态达成默契。现在还有谁,具有老舍那极端的笔墨情趣呢?——章诒和
江湖人怎么说话,看看老舍的《断魂枪》就知道了。——宁财神(编剧)
毫无疑问,老舍的《断魂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武侠短篇小说——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读老舍《月牙儿》,写得真好。老舍还就是老舍啊。尽管后来有些御用之作,他的写作才能还是不容小觑。——李银河
完全是被书里贯彻的那种温柔敦厚打动:那种乱世里,明知道个人完全无能为力,明明看透了人性里所有的坏和脏,却仍然温柔凝视,不舍不弃,肃穆庄严。——绿妖(作家)
(《月牙儿》)这是老舍最有新意的创造之一,至少这个小说整体叙事话语充分践行了德勒兹和米勒所谓的“重复与差异”战术,比诸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过之而无不及。——肖涛(文学评论家)
2017年12月1日 已读
只补看了《不成问题的问题》,其他几篇是小时候看的。老舍先生的文字真是熨贴、到位,人物特别活灵活现。
中国文学 小说 短篇小说
A Bit on the Side 豆瓣
作者: William Trevor Penguin Books 2005 - 9
William Trevor is truly a Chekhov for our age, and a new collection of stories from him is always a cause for celebration. In these twelve stories, a waiter divulges a shocking life of crime to his ex-wife; a woman repeats the story of her parentsa unstable marriage after a horrible tragedy; a schoolgirl regrets gossiping about the cuckolded man who tutors her; and, in the volumeas title story, a middle-aged accountant offers his reasons for ending a love affair. At the heart of this stunning collection is Trevoras characteristic tenderness and unflinching eye for both the humanizing and dehumanizing aspects of modern urban and rural life.
打火机 豆瓣
作者: 乔叶 2015 - 11
女作家乔叶初以散文写作登上文坛,其“青春美文”为她赢得了大批读者。但十年前的毅然转型,从散文到小说,她无疑是成功的。这可以从她一大批获奖作品得到有力证明。她的小说具有女性写作的鲜明特点和个人风格,平淡中见奇崛,轻丽中见深邃,笔致柔和又犀利,似轻描淡写,妙手偶得,且浑然天成。
本书为乔叶新小说自选集,收录了她近年来的获奖小说,包括《慢的是活着》《打火机》《在土耳其合唱》等名篇。
2017年6月17日 已读
出乎意料地好看,写法虽然中规中矩,但胜在感情真挚、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也很动人。我对乔叶的印象本来还停留在90年代《青年文摘》上的那些所谓青春美文里,还好没有错过这本中短篇集。头两篇加上《在土耳其合唱》和最后一篇最好。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哪里来哪里去 豆瓣
作者: 方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8
“中国短经典”丛书方方卷,收录著名作家方方创作至今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名作。包括《言午》《禾呈》《幸福之人》《纸婚年》《哪里来哪里去》等。
2017年5月27日 已读
方方早期的短篇小说,同名篇目和《一唱三叹》最好。相比起她想着力的描绘知识分子时代遭遇的那些故事,倒还是写底层百姓的那几篇更好看,有情也有笔力支撑。而前者篇目的不耐读,主要体现在语言密度和情节的丰厚程度都不足。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盲歌女阿凛 豆瓣
作者: [日本] 水上勉 译者: 林青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盲歌女阿凛》包含五个故事,分别是《越后筒石亲不知》《桑孩》《盲歌女阿凛》《有明故事》《三条木屋町大道》。越后杜氏出门酿酒时,妻子遭到同村人强暴,她决心忍气吞声,却发现自己怀上了孩子;被逐出师门的盲歌女阿凛带着一把三味线、一副手艺,漂泊流浪。途中她遇见一名逃兵,结伴上路,殊不知不幸正在悄悄降临。水上勉以劳动人民视角描写了背井离乡的酿酒师、沉默寡言的农妇、心灵手巧的鞋匠、无依无靠的盲歌女。坚强、孤独的女性使作品更添一份凄怆。
2016年8月28日 已读
读的第二本水上勉小说集,我非常喜欢。作家始终以写实而不掩同情的笔调刻画底层女性的遭遇,对人物心理的描绘细腻、细致,语言淡却有力度。对于战争的压榨下民生的凋敝也多有表现。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月下小景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 6
《新十日谈》,是作者为本组浪漫故事所取的总名称,以示近于而又异于薄迦丘的《十日谈》。
除序言外,各篇本事均采自佛经故事,经作者匠心巧运,恣意铺排,注入谐趣后,一一指向了现实生活,读之,饶富兴味。
《阿丽思中国游记》为作者所写长篇童话,风致与《月下小景》略近,借童话指斥现世,颇具辛辣。节选数章,供欣赏。
2016年7月11日 已读
佛经中撷取出的十日谈类型的故事。一点感想:沈老的文字自成一家,不论写实还是写虚、涉及还是不涉及时局,总有一种淡然的气质仿佛是超脱于时间、可以恒在的。这点或许跟他后来能够从事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有关。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沈从文 短篇小说
隐秘的幸福 豆瓣
Felicidade Clandestina
8.2 (11 个评分) 作者: [巴西]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译者: 闵雪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6
《隐秘的幸福》是巴西现代经典作家、被誉为“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收录24个短篇,故事简单,具有浓厚的哲学意蕴,主题彼此各异,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隐约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探寻自我抑或自我意识的建立,囊括了克拉丽丝所关注的一切要素:自我、真实、存在、起源、时间、母性、表达……
2016年7月9日 已读 状态不佳,被《蛋与鸡》绕到了之后再读了几篇就不想读了。我不怀疑作者的被经典化有什么问题,毕竟《星辰时刻》写得相当令人震撼。此书中我已读的《长路》、《初吻》等等也都是精妙的佳作。但我在想汉语是否不适于用来进行这种断片式的跳跃而充溢着想法的表达,译介过程本身或许损伤了原文隐秘的流畅性。
外国文学 小说 拉美文学 文学 短篇小说
舞姬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日] 森鸥外 译者: 高慧勤 华夏出版社 2008 - 1
《舞姬(森鸥外小说选)》用浪漫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一对异国青年男女纯洁凄迷的爱情故事,最后以悲剧结局,被誉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信使》、《泡沫记》描写了两个洁身自好、追求幸福却又终于不得不牺牲于封建势力压迫的女子;《雁》讲述了一位出身贫苦、受人欺骗的高利贷外室,当有了朦胧的觉醒,决心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时候,希望却化为泡影。无论是描写欧洲留学生活,还是描写日本风土人情,作家笔下都流淌着浓郁的感伤,洋溢着个性解放的反封建热情。
2016年5月20日 已读
跟德国有关的三篇稍逊,在情节刻画和人物深度上都做得不够。《雁》最精彩,叙事结构也不按常理,相当引人入胜。历史小说《山椒大夫》则叙写得颇为跌宕、传奇。从这本选集可窥见森欧外作品的多种风格以及受欧洲文化影响的印记。
外国文学 小说 日本 短篇小说 经典
九重葛與美少年 豆瓣
作者: 李渝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13 - 6
如果文學依舊可以使人面對逆境,從生命的無奈中振作起精神,把日子好好的過下去,那麼寫小說,或者寫作,就仍是一座堅守的壁壘,一道頑強的防線,一種不妥協或動搖的信念。 ──李渝
溫暖的夏日,當黑夜緩慢降臨,白天的浮躁逐漸化為無形,屋舍和行人和九重葛的顏色退出了眼線,緬梔和含笑的花香在嗅覺中愈是馥郁的時候,一條漂亮的白底紅花衣連裙和一件淺色小花上衣,還牽著袖口,在沒有底的寂靜的巷子裡,依舊幽靈似地飄走著,彷彿是記憶。
一篇篇小說,述說著那以想像、自然、動物、宗教、藝術力量所拯救的人生。是啊,如果你注意,將有美的善的真的物事引領前路,就算你的心神軀體再灰黯敗毀,低盪無告,存活下去,總會留下一點為生命而努力的痕跡。
〈待鶴〉以尋鶴為由走過死蔭之谷,〈給明天的芳草〉則寫給荒漫成長過程的孤獨少女少年,〈夜渡〉寫告別現世投向極致的美好嚮往,〈三月螢火〉的主人翁被比自己生命更無由挫敗之人所振奮,〈建築師阿比〉受大自然召喚而堅定腳步,〈海豚之歌〉是同為表演者的人和動物的心靈呼應,〈叢林〉則為現實走到眼前喚起虛妄記憶,〈倡人仿生〉為古代藝師絕美遭難的遺留,〈亮羽鶇〉有一隻漂亮的鳥與即將分離的戀人,〈傑作〉寫小說家的苦心,及三篇〈溫州街的故事〉,〈失去的庭園〉寫記憶之地的消逝,〈水靈〉則是記誌與旅伴共有的少年時光。
那一種純粹的,固執的,耽溺而堅決的,不惜殉之以性命的熱情,獲得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正,現在的豐足的快樂的我們,再不會像前人那樣都變成神經病了。
只有在這裡,你看見了光陰的流逝和累積。
橄欖掉落在地上,你走過時,聽見一顆一顆寂寞地打在門後的泥土地上。
想必是一滿地的了。
人都該在愛還是愛的時節愛過,不是麼?
編:〈待鶴〉的結尾是很光明而昂揚的。
李:有這樣嗎?這樣讀也好,只是我卻覺得結尾寫的是生存而已。年輕時去練十八般武藝,一心以為可以出人頭地,改變世界,現在才明白,原來這些充其量不過都是些生存的拙技而已,到時能保全自己,不被世界吞嚙掉就已經夠幸運的了。我常覺得,例如玄奘西去求經,固然有宗教上的崇高動力,讓自己活下去恐怕是更深沉的目的。李叔同的例子也一樣。人如何和自己和解是最難的。
美國當代畫家Chuck Close在創作的高峰時候中風,經過一段沮鬱時期,把筆綁在手指上努力畫了回來。最近有人訪問他,因他不斷有新作,不斷嘗試不同的畫法而恭維他「有膽量──audacious」,他回答,不是的,是為了存活──「It’s not audacious,it’s survival」;就是這樣的。──李渝和編輯部對談 於印刻文學生活誌(83)
2016年1月17日 已读
特别令人心惊的一本书。创作的年代越临近落幕,作品的谶语意味也越强。因李老师受过美术史训练的缘故,文中常有很多颇具古典色彩的形容颜色的词,异常斑斓可感,但整体的文风却暗示了临近生命终点的萧瑟,又有至少三篇直白地点出了忧郁症这一症结。好几篇读来都不似小说,更像是挣脱了文体桎梏而写就的心灵独白。
中国文学 台湾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婚姻即景 豆瓣
作者: 苏童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收集了苏童的多篇代表作,如《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已婚男人》、《离婚指南》等。从封建家庭中姨太太们的悲剧故事到旧时代妓女的坎坷命运,再到现实生活中人在婚姻中的困窘和孤独,小说处处体现了人性的扭曲、病态、阴暗,男人或女人的恐惧和挣扎,也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冷漠、残酷、阴柔的氛围。
四太太颂莲被抬进陈家花园的时候是十九岁,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地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
——《妻妾成群》
整个冬天漫长而寂寞,小萼坐在火炉边半睡半醒,想着一些漫无边际的事。透过玻璃窗可以看见院子里的唯一一棵梧桐树,树叶早已落尽,剩下许多混乱的枝丫在风中抖动。
—— 《红粉》
2015年11月8日 已读
《黄雀记》看不下去改看这本,打分仅针对此前没有读过的后四篇小说。还是比较失望的,除了《城北地带》以外,我读过的苏童所有写当代生活的小说都有失焦之感,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语言方面的优势也没有了。善于虚构,不擅写实。
中国文学 文学 短篇小说 苏童
踩蛇 豆瓣
蛇を踏む
7.9 (1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川上弘美 译者: 杨建琴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1
★日本纯文学标杆川上弘美巅峰力作
★“21世纪的紫式部”写尽世人心底欢喜悲愁
★荣获日本文学最高荣誉芥川文学奖
★笔触温润旖旎、灵动幽长
★意味深沉凝重、洞彻心扉
★川上弘美总能以轻柔的笔调描述人生,以都市人的喜怒哀乐为情节,言语现代感强烈,却又充满古典韵味,日文古风之委婉细腻尽显其中。——《新京报》
“既然被你踩到,也就没办法了。”
这句话是用人的声音说的,说完它就化作人形,向我住的房子走去。
本书由《踩蛇》等5个短篇组成,以温润细腻的女性视角冷静、甚至有些残忍地审视人的各个大相径庭的生命阶段,婉转书写灵魂深处的惶恐、沉醉与渴望。或魔幻诡谲,或旖旎感伤,或惊悚骇人,但都自然之极,真实之极,足能令每一位靠近的人心怦然心动……
2015年9月27日 已读
3.5星吧。《寻墓》和《物语,开始》最好,算是有看头。其他几篇其实点子也不错,但叙事和文字方面没跟上,才力不逮、写不透的感觉。觉得可能不会再读川上弘美了。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礼拜二午睡时刻 豆瓣 谷歌图书
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
7.9 (98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刘习良 / 笋季英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3
《礼拜二午睡时刻》
温暖讲述普通人在逆境中的爱与尊严
================
★ 不容错过的马尔克斯经典短篇小说集,略萨、余华、三毛力荐
★ 《礼拜二午睡时刻》入选中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 《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收入美国大学文学课本
★ 除了生活没有别的目标,输了,也输得愉快,别有风格。
★ 这些故事与冷酷的官方无关,关于普通人面对逆境时的作为。
★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那个没有姓名的母亲成了一位永恒的母亲。
★ 诞生了“格兰德大妈”——拉丁美洲文学作品最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
=================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马尔克斯第三部正式出版的作品。共收录8篇经典短篇小说,包括《礼拜二午睡时刻》《平常的一天》《咱们镇上没有小偷》《巴尔塔萨午后奇遇》《蒙铁尔的寡妇》《周六后的一天》《纸做的玫瑰花》和《格兰德大妈的葬礼》。
这些故事将读者带入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用特写的镜头、温暖的色调讲述他们在绝境中如何生活,如何尽自己一切力量在逆境中活出勇气、活得体面、保有尊严且心怀敬意。
在《礼拜二午睡时刻》前7篇故事当中,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十分简练、十分明晰、十分客观。故事虽然平凡简单,但情感深沉、笑中有泪。人物原型和故事主题等大都和马尔克斯的生命有着某种重要的联系。
《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形象来自马尔克斯童年时代记忆中的一个印象;在根据《咱们镇上没有小偷》改编的同名电影中,马尔克斯积极参与剪辑,更亲自在影片中扮演电影院售票员;《周六后的一天》则展现了一系列马尔克斯最喜欢的主题,以瘟疫和人类的孤独为开端……
不同于前7篇,在《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马尔克斯以夸张的笔法和磅礴的叙述,讲述了马孔多独裁者“格兰德大妈”宏大奢华的葬礼,在神话传说方面拓宽了《枯枝败叶》中马孔多的前景,预示了《百年孤独》的诞生。
================
★ 《礼拜二午睡时刻》所展示的是作家克制的才华,这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有可能出现的故事,马尔克斯的叙述简洁而不动声色,他只写下了母亲面对一切的镇静,镇静的后面却隐藏着无比的悲痛和宽广的爱。
——余华
★ 我从来没有受过这样深的感动,《礼拜二午睡时刻》这本书里面说的东西是很平凡的生活故事,可是又那么深刻。马尔克斯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写的是全人类的情感。
——三毛
2015年7月8日 已读
一部由短篇串联起来的马孔多纪事,好读且过瘾,从特别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升华出抽象的情绪、象征和隐喻,并且这种气质在《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达到了顶点。最喜欢同名小说和《咱们镇上没有小偷》、《巴尔塔萨午后奇遇》以及《纸做的玫瑰花》。
加西亚·马尔克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拉美文学 文学
柏子集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1 - 6
看一看水上人的情爱,看一看山里人的情爱,它自然、健康,有时也不免一点苦涩。在有些人眼里,也许还是非“道德”的。
绅士淑女们的呢?不乏“高雅”,可是那份琐碎、做作,难说不有悖于“人性。”
两组文字构成一种对照,“前者单纯,后者复杂”。
2015年5月22日 已读
说自己是乡下人的沈从文的确写起故乡的乡下人更有韵味。这本书里收的《小砦》和《一只船》都是绝顶优秀的小说。语言的生动当然是一贯的优点,《小砦》的故事在不同的人物之间自由发展、流动,令人叫绝,很遗憾这是一个未完成的篇目。相对而言,他写城里人的情爱就透着一股别扭劲儿,也不那么独特,似乎是承载了作家私人生活和一些说教的内容。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沈从文 短篇小说
尘世 豆瓣
作者: 张翎 2004 - 11
张翎写长篇小说的确有许多特色,然而她的中短篇小说也旗鼓相当,毫不逊色。爱情是张翎小说的经,也是纬。《尘世》写的是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故事。际遇鬼使神差,所有应该发生的事情都没有按照善良的愿望发生,所有不该发生的事情却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女人可以像花,女人也可以像树。男人最初被花吸引,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选择了树。《恋曲三重奏》却是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故事。王晓楠在青春岁月里遇到了挚爱张敏,爱情之花虽然灿烂却不免夭折。成了“太空人”的许韶峰使她对生活渐失幻想。然而,她在多伦多遇到的房客章亚龙却带给她一个峰回路转的意外。她的生命在这三个男人组成的恋曲中得到了诠释。在《陪读爹娘》里,爱情却是关于另一个群体的。人生的舞台和聚光灯似乎都是为儿女而设,爹娘从来都是陪衬的,更何况是那些远涉重洋来照顾儿孙的陪读老人。可是在这个故事里,两位陪读老人在看着儿女演出人生戏剧的同肘,自己竟也上演了一出好戏。他们的感情故事在别人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惊讶的反倒是他们自己。《羊》的基调,却是良善的爱。路得、羊阳是善良的,约翰、保罗祖孙牧师和因心脏病而新婚摔死的黎湘平也是善良的。羊阳和路得都渴望得到阳光,但她们的软弱却驱使她们像“羊”那样任命运宰割,人世的苦难与天堂的瑰丽格格不入却偶尔相通。
不能不提的是张翎的短篇小说《女人四十》。这篇获得“十月文学奖”的小说,六千多字的篇幅中蕴涵了丰富的油画似的色彩。从天上“白花花”的太阳,到颊上“血红”的胭脂,到窗台上的“灰鸽子”,到路口的“红灯”,到办公室的“桃红皮鞋”,到咖啡店“黑的”和“金黄的”蛋糕,以及上面覆盖着“鲜红的草莓、翠绿的香瓜片、紫红的樱桃”,随意而夸张的色彩一路铺垫出一个四十岁女人感慨万千的一天。
张翎身居异地,情发一心,执意要走的似乎是一条纯文学的路。在人心浮躁、“快餐文化”流行的今天,这条路也许不太容易。但是,一个人在精神家园中默默耕种、瓜熟蒂落的日子,大约也其乐融融。
2015年3月2日 已读
《尘世》一篇就是《邮购新娘》的母本,所以读起来没有新鲜感。《羊》就是《羊阳》。书中的篇目大都似曾相识,只有《陪读爹娘》有些新意,挺好看的。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Side Effects 豆瓣
作者: Woody Allen Ballantine Books 1986 - 9
A humor classic by one of the funniest writers today, SIDE EFFECTS is a treat for all those who know his work and those just discovering how gifted he is. Included here are such classics as REMEMBERING NEEDLEMAN, THE KUGELMASS EPISODE, a new sory called CONFESSIONS OF A BUGLAR, and more.
2015年2月28日 已读
3.5星。虽然是轻松的读物,却不适合连续地读,因为伍迪艾伦实在是太wordy,尤其头晕不舒服的时候,越看越头大。初看会有新鲜感,多读几篇后就觉得有故作幽默之嫌了。当然这老头思维一向很发散,跟他的电影作品倒是挺一致的。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美国
丈夫集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1 - 6
山中人的纯情痴爱,一旦面临着金钱和权力冲刷时,发生着令人震颤的剥落和倾圮,直到化为一滩烂泥。《丈夫》一类文字,寄托了作者深沉而伟大的悲哀。《都市一妇人》诸篇,可见及的是城市人之间一份苦味的甚至是有毒的爱。
2015年2月10日 已读
《丈夫》和《山鬼》太棒了!湘西土语的运用既生动,又造成舒适的审美距离感,跟清淡的叙事一道,创造出举重若轻的氛围,不愧是大家手笔。没打五星是因为不太喜欢《篁君日记》这一篇,现代文学中的这种“猥琐男”形象不管出现在哪派作家笔下,都觉得略为夸张了。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沈从文 短篇小说
山月记 豆瓣
8.9 (108 个评分) 作者: [日]中岛敦 译者: 韩冰 / 孙志勇 中华书局 2013 - 5
这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第一本中文简体版精选集,收录中岛敦《山月记》《弟子》《李陵》《光•风•梦》等九篇代表作。中岛敦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故事,独出心裁,文字优美,探究人性的幽暗与自我的存在,充满现代特质,深获读者喜爱。
【本书特色】
1,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作品中文简体版首次面世,重塑中国古典,让你认识自我,读懂人性的挣扎!
2,《山月记》是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常选篇目,日文版《李陵•山月记》高踞日本“五大杰出小说”榜首,排名超越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和夏目漱石《哥儿》!
【评论推荐】
中岛敦作为对人性的知性的理解者,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穿越性,这种穿越性可以和夏目漱石以及晚年的幸田露伴媲美。
——日本作家 伊藤整
中岛敦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显示了一种成熟和练达,表现了纯文学所具有的高雅与纯正的艺术品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向远
中岛敦学贯中西,不仅深谙中国古典,还精通西方文学和哲学。他的作品不仅有简洁、高迈的汉文格调,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蕴含着他对人的存在及命运的深刻洞见。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郭勇
2015年1月28日 已读
译文的语言雅致优美,有时甚至有古典的韵致,让人更加向往中岛敦的原文该是怎样美好的风味。《山月记》、《李陵》和《光风梦》三篇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名篇。借古人浇胸中块垒并不是新鲜的做法,但如何能写得真挚、坦诚却不流于直白、浅薄,则考验作家的功力。故事中灌注了作家对人生和文学的深刻思考,读来意味深长。一位早逝的天才,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井原西鹤选集 豆瓣
8.2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井原西鹤 译者: 钱稻孙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 - 8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市井小说家——井原西鹤
与周作人齐名的日本古典文学翻译家——钱稻孙
日本文学翻译史上的经典 “浮世草子”的传世译本
本书包括日本江户时代小说家井原西鹤的两部“浮世草子”,皆为描写町人(工商业者)社会现实生 活与风俗人 情的“町人物”。《日本永代藏》收集了商人依靠机智节俭,发家致富的故事;《世间胸算用》刻画了或贫或富的町家度过年关的光景。意在为町人持家、发家提供鉴戒,形象地反映了日本人勤俭节约、精打细算的民族。这类专门的经济题材的小说,在世界古典作品中非常罕见。
西鹤对社会世态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文笔谐谑生动,叙述紧凑。使得人物性格、风俗习惯跃然纸上,节庆祭典、器物衣食也宛如彼一时代的再现。
译者钱稻孙学识渊博,涉猎音乐、戏剧、美术、医学,精通日、意、德、法文;文采与译才兼修,文学素养深厚。译文始终贯彻元明小说的风格,凝练传神;文字风格诡变,遣词用句巧妙,增译补注匠心独运,成就了一个日本文学翻译的高标。
夫妇善哉 豆瓣
7.8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织田作之助 译者: 于婧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2
化妆品店继承人维康柳吉与年轻美貌的艺伎蝶子私奔。中幕风卧床的父亲得知柳吉的丑事后,和他断绝了关系。柳吉和蝶子很快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中。蝶子到小饭馆当临时女招待,每日辛苦赚钱,而游点手好闲的大少爷柳吉则在家吃白饭,还不时外出游玩。得知妹妹的丈亦将倒插门成为维康家的继承人后,柳吉直奔自家数日未归,最终柳吉被逐废嫡,他准备和蝶子一起好好白头喜老。两人开了一家小关东煮店。不料柳吉突患肾结核住院,为了筹措医药费,蝶子卖掉了小店。出院没后柳吉去温泉疗养,费用又都是蝶子辛劳所得。痊愈后的柳吉借了钱,和蝶子一起经营咖啡店来……
2015年1月7日 已读
有意思的书。每篇的叙事节奏都很快,较少有详尽的对话描写,心理交代也是几笔匆匆带过,营造了一种匆促、混乱的感觉,勾勒出战后关西地区的普通百姓生活。各种东西的物价、人物们花了多少钱是个重要话题,民生之凋敝、谋生之艰难以及人情之可贵,全在其中。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相遇 豆瓣
8.2 (12 个评分) 作者: 格非 译林出版社 2014 - 2
《相遇》收录格非二十余年来中短篇小说十二篇,是他的最新自选集。
他早年以短篇小说引起文坛瞩目,《迷舟》、《青黄》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这些故事以优雅精纯的语言和清晰缜密的细节呈现出无比真实的生活质地感,同时又让微妙难言的意绪如迷雾流淌,仿佛义山诗境。伟大作家的天分从一开始 便显露无疑,并在后来的岁月里持续滋长,衍生出更为完美的作品。
在这个集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作家对于汉语古典之美最为纯正的继承,也可以看到,曾经托生于博尔赫斯、普鲁斯特的智慧在另一个文学天才身上的再生。题名相遇,既是取篇目之名,也暗示作品中多重影响的自然交融。
~~~~~~~~~~~~~~~
格非的写作既有鲜明的现代精神,又承续着古典小说传统中的灿烂与斑斓。他的叙事繁复精致,语言华美典雅。这种话语风格所独具的准确和绚丽,既充分展现了汉语的伟大魅力,又及时唤醒了现代人对母语的复杂感情。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授奖词
格非的小说是历史文化叙事与个人欲望叙事的完美结合。他优雅地铺陈历史,冷酷地节制欲望,使之成为一种迷人的若有若无的气息般的存在。
——潘帕
《相遇》是格非最好的短篇,是写满蒙藏佛教最鲜活的短篇,有限的文字,满纸无限的开始和可能。
——冯唐
2014年12月26日 已读
4.5星。我对格非的喜爱不是建立在文字层面上的,尽管他的语言在当代作家中可以归入精致那一挂。我喜欢那种雾里看花的氛围和突如其来的一些能把读者又从缥缈之境拉回现实的词语,比如人名、地名和一些对当下的指涉。后者与前者既相冲突又相融合,并在这种矛盾性之中建立了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与联结。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这是格非的独特之处。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格非 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