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9.2 (18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高中甫 / 韩耀成 译林出版社 1998 - 9
一个五月的下午,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信中的语言是一把锋锐而温情的刀,将心尖薄薄的划开。一个陌生女人,一个曾经的邻家少女,一个看不见的女人,她时而飘浮不定,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静下心来读读这部不朽的爱情经典,你会感叹:一个人的爱情,原来也可以如此荡气回肠。
郭松棻集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郭松棻 前衛 1993
郭松棻是一個重視小說的藝術性及美學結構的作家,尤其對於思想深沈、為世俗人罕於知曉的人物角色內心加以剖析、加以洞察。
郭松棻實用獨特的美學轉化手法,企圖將人性的深邃細密幽微複雜刻畫出來,也就是將人際之間性靈志趣的相互感染神通契合表現出來。讓我們在閱讀之初,由於意象、情境、人物的歧出交揉,使得在線索紛雜、理不出頭緒之下已覺眼花撩亂,容易造成閱讀的障隔,不易進入其小說世界,但是在創作手法上的創新,不惜棄簡易而就繁難,這樣的創意與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奔跑的母親 豆瓣
作者: 郭松棻 麥田出版公司
小說家郭松棻,早年因積極投入海外保釣運動,被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晚年又因嚴重中風,仍舊無法歸國,然而他的心念始終懸繫台灣原鄉,使他的小說不斷穿透現實時空,重回他情感根植之處--戰後的台灣。本書選錄郭松棻五篇短篇作品,〈月印〉、〈奔跑的母親〉、〈草〉、〈雪盲〉、〈今夜星光燦爛〉。〈月印〉全篇從女性視點出發,以獨到的美學筆法,細膩刻劃女主角文惠賢淑溫良,但無法克服人性弱點的複雜心靈。其餘摹寫母親意象的〈奔跑的母親〉,以陳儀為主角的〈今夜星光燦爛〉,亦為郭松棻重要代表作。他的文字從記憶中的台灣創生,又成為台灣的時代記憶,郭松棻的小說是台灣文學的一部重要資產。
2014年4月28日 已读
自从知道郭松棻是我一位资深同事的亡夫,就挺想读到他的作品。初看时觉得笔力跟不上情感/情怀,后来发现是因为所塑造的人物往往是历史的幽灵,血已流尽、肉亦风干,徒留印刻着历史遗迹的骨架。作者的悲怀无从明明白白地遣说殆尽,一腔热血也早在几十年的历史飘摇中化作一杆冷却、干枯而细腻的笔。怎么说呢,历史非个人可选,于作家于读者都是同样。
中国文学 台湾文学 小说 文学 短篇小说
从北京到加州 豆瓣
作者: 王蕤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 - 1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写中西文化交错的书,也不仅是单纯记述在美国留学和闯荡的故事,而是一部关于作者成长历程的书。它记录了作者和作者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以及作者从十四岁到二十四岁这十年来从未停止的对精神家园的探索。
寂寞的十七岁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本书分为两辑,主要内容有寂寞的十七岁、金大奶奶、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黑虹、小阳春、青春、藏在裤袋里的手、寂寞的十七岁、那晚的月光、纽约客、芝加哥之死、上摩天楼、香港——九六0、安乐乡的一日、火岛之行、谪仙记、谪仙怨、夜曲、骨灰、蓦然回首等。
台北人 豆瓣
8.4 (15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 8
《台北人》标志着白先勇小说的成熟期和高峰期,十四个短篇小说包含敢作家最优秀的代表作《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集中描述了一在今与昔、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断层中挣扎的失根的中国人。十四个短篇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饱含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充满清醒和无奈的叹息。这种浓浓的历史感与作家圆圆熟的小说技巧、典雅流丽的行文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了《台北人》永恒的魅力。
Fireworks 豆瓣
作者: Angela Carter Virago Press Ltd; New Ed edition 2006
In the short fiction of Angela Carter, the landmarks of reality disappear and give way to a landscape of riotous and uncensored sensibility. The city of Tokyo turns into a mirrored chamber reflecting the impossible longings of an exiled Englishwoman abandoned by her Japanese lover. An itinerant puppet show becomes a theatre of murderous lust. A walk through the forest ends in a nightmarish encounter with a gun-toting nymph and her hermaphrodite 'aunt'. Not simply a book of tales, Fireworks is a headlong plunge into an alternate universe, the unique creation of one of the most fertile, dark, irreverent, and baroquely beautiful imagination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出走的乐园 豆瓣
作者: 黎紫书 2005 - 1
不论是书写略带史话意味的家族故事,或是白描现世人生的浮光略影,黎紫书都优以为之。而营造一种浓腻阴森的气氛,用以投射生命无明的角落,尤其是她的拿手好戏。
——王德威
Wild Nights! 豆瓣
作者: Joyce Carol Oates Harper Perennial 2009 - 4
Through the words of his own 'diary', we watch as Poe succumbs to existential loneliness during a sociological experiment in an isolated lighthouse, stranded for a year with no companion but his faithful dog...Dickinson is brought back to life in an imagined future era, when a husband and wife buy her as a servant-robot/clone, eager for her to write her charming verses while she does the chores...Samuel Clemens (Twain) dotes on his 'Angelfish', a group of young girls aged 10-15 who he insists should call him Grandpa and on whom he lavishes endless gifts...Henry James volunteers in a British hospital during WWI and struggles to overcome his revulsion at the wreckage of the soldiers' bodies only to discover something new and dangerously beautiful in himself...And in the final story, with Papa Hemingway hunched over a table late at night with a shotgun to his chin, we trace back over his angry, chaotic life, his tumultuous relationship with his father and his wives...
人间失格 豆瓣 Goodreads
人間失格
8.2 (151 个评分) 作者: [日] 太宰治 译者: 烨伊 武汉出版社 2011 - 12
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胆小懦弱,惧怕世间的情感,不了解人类复杂的思想,继而通过搞笑取乐别人,隐藏真实的自己。后来发现饮酒作乐似乎更能逃避这个世界,于是终日放浪形骸,通过酒精、药物、女人来麻痹自己,最终走向毁灭。他被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终其一生都在自我厌倦下寻求爱,逃避爱,最后只能毁灭自己。
温柔的叹息 豆瓣
やさしいため息
7.8 (10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青山七惠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
《温柔的叹息》是青山七惠芥川奖获奖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的延伸,像极了一名女子成长历程的追踪报道。
小说从主人公“圆”突遇4年来音信全无的弟弟开始。弟弟自说自话搬进姐姐租的房子,从此开始每天记“姐姐观察日记”。姐姐读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是何等的枯燥乏味,纯粹是“复制加粘贴”。于是她决定试着改变现状,同弟弟的一个朋友相恋,接受同事参加忘年会的邀请,慢慢走出社交恐惧症的困扰。遗憾的是,她的男朋友却在这时突然中止两人的关系,这使她再度面临是否还要打开心扉的抉择。
2014年2月9日 已读
日本文学里这派风格是占了很大一席的吧,故事几乎全由动作和对话来推进,作为叙事基本元素的语言似乎仅仅保留了叙事这一基本功能而已,很难让人发现文字上的出彩之处。这本来没什么不好,但当这本书里的故事显得单薄了,这种风格便未免现出了不足,余味太少。这风格用得好的,当推向田邦子。
外国文学 小说 当代 文学 日本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 豆瓣
作者: 梁从诫 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 4
再版编叙:
自一九八五和一九九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编辑出版《林徽因诗集》和《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卷以来,出版界对林徽因似乎日益关注。除各类文集中零散收录了不少林徽因的诗文外,仅我所见到的选集就又有两种:陕西太白出版社编印的一个与梁思成的合集,以及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林徽因》卷;此外还见有传记或类传记两种。然其编、著中的种种问题,实在有负于林。另有(美)费慰梅的《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原是一部好传记,可惜我们看到的译文又不大让人放心。
“百花”这个集子,可能是目前搜集林徽因遗存各类文字最全的了。一九九九年四月,其初版面世。然而由于我工作不力,校订方面留下不少问题,再版时才得以改正。为此谨向第一版读者致以深切的歉意。
林徽因作为一位学者和作家,一生写过的东西比发表过的要多得多,而佚失的文字比保留下来的又多得多。这是中国现代文化界的一个真正的损失。那原因只能从多半个世纪中国辛酸的历史中去寻找,而不能责怪什么人。
这个集子与其它林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既包括了林的文学作品,又包括了她的建筑学作品。兼诗人与建筑学家于一身,本来就是林徽因个人的文化特征,可惜过去的林集多半为文学出版机构所编选,建筑学家林徽因的面貌由是无从充分展现。
本集的另一特点是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信,尽管远不完全,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而且全部是纯粹的私信,从而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有血有肉有泪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有的段落,看得出写的时候是多么急切和激动,不仅字迹潦草,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对于那些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作为她的后人,我也只是从这个意义上才把这些原纯属她个人的东西向读者公开的。
本集还有一个特色,即收录了她的几封英文信。从而可以看到林徽因的另一个侧面。林徽因自己说过,她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因此,英语在她不是一种语言“工具”,而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可以说,没有英语,就没有“文化的林徽因”。
众声喧哗 豆瓣
6.0 (6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1
《众声喧哗》包括著名代表作家王安忆最新创作的小说《众声喧哗》以及6部短篇小说《爱套娃一样爱你》、《释梦》、《林窟》、《恋人絮语》、《闪灵》、《游戏棒》,均为首次成书之作。
《众声喧哗》写的是市井小民,延续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写实的细腻笔触。
妻子去世后为排遣寂寞开了一爿 小小纽扣店的欧伯伯,高大俊拔、有些口吃、在妈妈姐姐们的宠溺中长大的年轻保安“囡囡”,离家出走、泼辣能干的东北女人六叶,在上海滩喧哗和光怪陆离的背景里,上演了一段市井传奇。喧嚣中有静寂,卑微中有真实生活的质地;绵密的写实中,又超拔而出清澈禅机。
6个短篇小说中,最近的一篇写于2012年11月。
2013年11月22日 已读
早已熟悉了王安忆这种进一步退两步的细碎写法,谈不上好恶,只是早就腻了。好看还是有保证的。2000年之后的作品最喜欢「启蒙时代」,因写法略为冷峻一些。除「众声喧哗」,其余几篇与其说是小说,倒更像散文。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王安忆 短篇小说
老妓抄 豆瓣
7.8 (51 个评分) 作者: 冈本加乃子 译者: 萧云菁 重庆出版社 2012 - 6
「今后,在文学的世界里,像冈本这样丰盛而深奥的女性,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出现?!我不禁感到我身边的温暖都消逝了。」
──川端康成
冈本加乃子以非常华丽绚烂的笔触,表达了女性对生命的热情与渴望。
——文洁若
悲伤随着岁月年年加深,
我却越发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川端康成最惋 惜的文学奇女
新井一二三最钟爱的作家
成熟名作她个性刚烈,生活奇特,却能以平稳细腻的笔触,娓娓叙述着女性的恋、稚、慈、灭,放射出飘邈慈悲的光环和蛊惑生命之极光。
她总是将头发梳成西式发型,穿着和服,带着忧郁 的表情。
她的唇,有如年轻女孩般微翘,
当嘴角分别往两边靠拢时,就会露出笑容,然后再度回到忧郁的表情。她的双手直直地垂在修长身体的两旁,走起路来就像在轻甩脚踝一般。有时她会一直逛着同一个地方,有时又像风筝线一样,突然飘到远处的卖场里伫足。除了大白天的空虚感之外,对于其他事物,她似乎毫无知觉……
累积财富之后仍充满生命活力的老艺妓,看中出入自家的电器行青年,在保障青年生活不虞匮乏下,让青年尽情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发明工作。描写同时拥有如清纯少女般天真无邪的思想、以及老女人的执着妄想,被称为首屈一指名短篇小说的杰作。本书收录日本国民必读作品〈家灵〉,描写怀才不遇的雕金师,对自己无法达成的梦想所怀抱的悔恨。收录冈本加乃子成熟期作品共九篇,深度凝视女性对性的感叹、没落望族的悲哀、生命的悲叹……。
《家灵》一篇选入日本教科书,为日本国民必读作品。
2013年10月25日 已读
大部分故事的情节本来都可以高潮迭起的,落笔却清淡得不得了,娓娓道来,说的却又是一个“情”字,对人的、对事的、对器物的。我相信任何文与人一定都有反差,喜欢这种反差大的。翻译上有一些小瑕疵,恨自己不识日文啊。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隔壁女子 豆瓣
隣りの女
7.6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向田邦子 译者: 张秋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是五则在追寻与放弃中摆荡、思索幸福或不幸、游走于信任与背叛,关于爱情与家庭的故事。 向田邦子以细腻的观察力剖析男女间的爱欲纠葛,深刻描绘猜疑、谎言与寂寞,在不尽的余韵中令人回味再三。 她怀着秘密的恋情猝然而逝,却为我们留下最美丽深刻的爱情佳作!因为无法拥有,才会渴望自由和独立。
向田邦子在该书中说:“女人一旦结了婚,这两样就全都失去了。不能够爱上别人,谈恋爱也成了滔天大罪,在以前甚至会被杀头。结了婚的女人,都是做好赴死的决心才谈恋爱的。”
2013年10月22日 已读
除了《隔壁女子》稍弱,其余四篇都是相当杰出的作品,尤其是《核桃的房间》和《春天来了》。那些平凡甚至卑微的女子的曲折心事被写得如此细密,像衣服上密密麻麻的针脚。虽然琐碎,却并不啰嗦,生活的丰富性被自然地呈现。不同故事的情节之间的重复性也不让人讨厌,倒似是有了反复咀嚼的况味。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十三夜 豆瓣
十三夜
8.3 (3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樋口一叶 译者: 林文月 译林出版社 2011 - 6
古日本女性文学之绝唱
最具古典情怀的近世作品
樋口一叶可能是日本文学史上最短寿的知名作家,但她寄居东京都市的一隅,冷眼看尽世态,将众生的欢愁化为笔底的人物言行,撰述唯恐不及似的与生命竞走。一叶兼具传统文学的修养与近代文学的表现。评论家称她为:“古日本最后的女性”,确实是有其道理的。
2013年10月1日 已读
故事短小精致,文字简洁却丰润。最喜欢《浊江》、《大年夜》、《比肩》和《暗樱》等几篇。是女性特有的那种细腻观察和娓娓道来,又因注目底层而显得深厚、隽永。但樋口一叶毕竟二十四岁上早逝,作品在挖掘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深度上仍稍嫌不够。译文据说比较能反映樋口特色,美中不足的是林文月刻意过多,造成少量句子文法不通。本以为是匠心翻译所致,读了前言后记才发现她本人的文章也是如此文白相间到几乎怪异。算是此书的一个遗憾吧。
古典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