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塑料天堂:大太平洋垃圾带 (2013) 豆瓣
Plastic Paradise: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导演: Angela Sun 演员: Angela Sun
其它标题: Plastic Paradise: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Plastic Paradise" is an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film that chronicles Angela Sun's personal journey of discovery to one of the most remote places on Earth, Midway Atoll, to uncover the truth behind the mystery of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Along the way she encounters scientists, celebrities, legislators and activists who shed light on what our society's vast consumption of disposable plastic is doing to our oceans -- and what it may be doing to our health.
洪水泛滥之前 (2016) 豆瓣 TMDB
Before the Flood
8.9 (27 个评分) 导演: 费舍·史蒂芬斯 演员: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乔治·布什
其它标题: Before the Flood / 洪水来临前(台)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全新纪录片终于见光,这部电影将在正在进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亮相,今天率先曝光了首款海报,片名从原来的The Turning Point改为了Before the Flood(《洪水泛滥之前》),更加直切主题。这部纪录片几乎就是跟拍了小李作为联合国大使游走世界各地考察环境的过程,马丁·斯科塞斯也有参与制片。
2019年3月4日 看过
小李子很棒。影片触及了“难民”问题的根源实际上是由生态危机造成的资源匮乏和政治动荡,虽然一带而过,却是精准而独特的视角。
纪录片 美国
废物 (2012) 豆瓣
Trashed
导演: 坎蒂达·布拉迪 演员: Paul Connett / 杰瑞米·艾恩斯
其它标题: Trashed
The film is a global conversation from Iceland to Indonesia between Jeremy Irons and scientists, politicians and ordinary individuals whose health and livelihoods have been fundamentally affected by practices such as landfills and incinerators. Visually and emotionally the film is both horrific and beautiful: an interplay of human stories and ecological disruption. But it ends on a message of hope: showing how the risk to our survival can be averted through sustainable pathways that provide economic solutions while protecting our air, water and food resources.
2019年3月3日 看过
近期看的环保纪录片最佳,有一种宁静、悲伤的抒情感。从黎巴嫩海滨垃圾场对地中海的污染,到冰岛和法国小镇的焚化炉,到美军向越南投下的二恶英造成的源源不断的畸形儿童,到海洋旋流中的塑料微粒和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再到回收技术和零垃圾生活模式,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生活废料过剩带来的问题及可能的对策。
纪录片 英国
吃掉它:一个食物浪费的故事 (2014) 豆瓣
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
8.3 (6 个评分) 导演: Grant Baldwin 演员: Grant Baldwin / Jenny Rustemeyer
其它标题: Just Eat It: A Food Waste Story
所有人都喜欢食物。作为人类社会,我们喜欢看各类厨艺节目,美食杂志和各类烹饪网站。那么怎么可能,我们会把接近50%的食物丢弃到垃圾堆里的呢?制片人兼美食家的Grant Baldwin和Jenny Rustemeyer通过这部纪录片,向大家揭示了”食物浪费“这样一个问题,从农场到零售链,直到自家的冰箱橱柜里。在了解了北美每年会有近几十亿价值的食物被丢弃之后,两位导演不再去超市购买食物,而亲自尝试了以被丢弃食物过日子的生活方式。
We all love food. As a society, we devour countless cooking shows, culinary magazines and foodie blogs. So how could we possibly be throwing nearly 50% of it in the trash? Filmmakers and food lovers Jen and Grant dive into the issue of waste from farm, through retail, all the way to the back of their own fridge. After catching a glimpse of the billions of dollars of good food that is tossed each year in North America, they pledge to quit grocery shopping and survive only on discarded food. What they find is truly shocking.
新词汇:
免费素食主义又名飞根主义,(英语:Freeganism)是一种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指通过食用已经被或将要被其他人(如超级市场)扔掉的食物的方法,来实现对生态环境造成最小影响的行为习惯。如果食物的来源不是免费的,这些环境保护主义者只食用素食。
Freeganism is the practice of reclaiming and eating food that has been discarded. Freegans and freeganism are often seen as part of a wider "anti-consumerist" ideology, and freegans often employ a range of alternative living strategies based on limited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ventional economy and minimal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2019年3月2日 看过
画面美而震撼、叙事明快的纪录片。看到食物被生产出来再抵达消费者的漫长过程,直到相当一部分又被浪费,让人流泪动容。
纪录片 美国
东西的故事 (2007) 豆瓣
The Story of Stuff
7.5 (8 个评分) 导演: 路易斯·福克斯 演员: 安妮·伦纳德
其它标题: The Story of Stuff
For most of the world, consumption has been the unquestioned duty of every individual. Then garbage activist Annie Leonard brought her two-hour lecture to Free Range who helped her turn it into a 20-minute animated revolution. Shown in thousands of classrooms, endlessly blasted by Fox News, viewed more than 10 million times, The Store of Stuff finally opens the door to a serious cultural dialog about the costs of consumption.
2019年3月2日 看过
借了同名书,因为签名反对雀巢在加州的森林里非法采水而又被推荐了这部反消费主义的科普电影。非常有教育意义,篇幅短而道理深,适合全家同看。
短片 纪录片 美国
一部关于糖的电影 (2014) 豆瓣 TMDB
That Sugar Film
8.4 (93 个评分) 导演: 达蒙·加梅乌 演员: 达蒙·加梅乌
其它标题: 댓 슈가 필름 / That Sugar Film
为了切断所有相冲突的科学观点,也为了即将到来的为人之父做准备,Damon Gameau决定找出糖对人体健康的真正作用。Damon Gameau是一名澳大利亚演员兼导演,他几年来坚持食用无糖食品,亲自试验一项关于糖的实验。曾经有一段时间,60天内Damon Gameau每天吃40匙的糖,这是正常人平均每天的糖摄入量。食品中自身含有的糖份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因此,甜品、巧克力、冰淇淋和苏打水是不健康的,而果汁、格兰诺拉麦片酸奶以及大量的“光”产品却是无害的。随着实验的进行,Damon Gameau和...
2019年2月22日 看过
某些结论的呈现并不严谨,把相关性直接阐释为了因果。但整体上诙谐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若想继续深入,还可以看片中提及的相关书籍。
纪录片
塑料海洋 (2016) 豆瓣
A Plastic Ocean
8.6 (23 个评分) 导演: Craig Leeson 演员: 大卫·爱登堡 / 希尔维亚·厄尔
其它标题: A Plastic Ocean / 塑胶海洋
发现世界海洋里满是塑料垃圾后,这名纪录片导演调查了该污染对环境的恶劣影响。
2019年2月13日 看过
非常值得一看。Plastic is gonna outlive us all. 被抛弃的塑料制品,最终会回到人体。石油文明,到了该反思和转折的时候了。
纪录片 英国
脸庞,村庄 (2017)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Visages villages
9.2 (688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 让·热内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 让·热内
其它标题: Visages villages / 眼睛相旅行(港)
第4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017)纪录片单元观众选择奖,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导演,纪录片伴随两人驾驶着JR的小货车穿越法国的村庄。一路上他们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后在房子和工厂的墙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画。已申报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2018年6月5日 看过
法国的乡村风景真美,与淳朴的被拍摄脸孔们相得益彰,且是局外人平常难以看到的。影像之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瓦尔达本人的衰老作为本片两大主题,在行走、拍摄、对话和思考中徐徐展开,接近了记忆与时间的哲学命题。瓦尔达愈老愈醇厚、智慧,尽管法国有不少优秀甚至伟大的作者导演,瓦尔达却是我最喜爱的
Agnès_Varda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纪录片
丽芙与英格玛 (2012) 豆瓣 TMDB
Liv & Ingmar
8.2 (10 个评分) 导演: Dheeraj Akolkar 演员: 英格玛·伯格曼 / 丽芙·乌曼
其它标题: Liv & Ingmar / 柏格曼的缪思情缘(台)
2012年芝加哥國際影展「金雨果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迪拉吉阿柯卡爾導演,紀錄影響無數電影工作者的影壇宗師-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幕前幕後的創作歷程。全片柏格曼透過寫給心中「繆思女神」麗芙烏曼(Liv Ullmann)的情書,並穿插柏格曼多部影壇重要作品及幕後經典畫面,引領觀眾揭開傳奇電影羅曼史。
與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擁有超過長達42年情誼的傳奇女星-麗芙烏曼(Liv Ullmann),透過柏格曼寫給她的情書,望現這段影壇浪漫半生緣。柏格曼在寫給麗芙烏曼的情書中,形容這段愛戀是「愛與痛的牽連」……
1965年,柏格曼拍攝電影界公認他最神秘的電影《假面》時,在片場邂逅羞澀的麗芙烏曼,當時他們擁有各自的婚姻,但兩人的愛火一發不可收拾,不僅同住5年並且育有1女,更共同攜手孕育了12部電影作品。麗芙烏曼亦在片中引用她的自傳【變】(Changing)的篇章,為這部紀錄片增添更私密的觸動。多位與柏格曼攜手創造影史經典的合作對象,包括當年也先後與柏格曼相戀的比比安德森(Bibi Anderson)、坎城影展影后英格麗圖林(Ingrid Thulin)等人,皆見證了兩人持續近半世紀,最具傳奇魅力的影壇愛戀之旅……
《柏格曼的缪思情缘》(Liv and Ingmar, Dheeraj Akolkar, 2012)
由印度新锐导演Akolkar编导的纪录片《柏格曼的缪思情缘》,集结一群跨国团队,以传奇女星丽芙乌曼的自传《改变》(Changing)为底,透过阅读书中摘录、柏格曼致丽芙的情书和穿插访问丽芙的镜头,将丽芙与已故大师柏格曼(录音或影像)阴阳两隔的对话,精准地搭上柏格曼经典电影中相应的片段,可谓巧思独具。全片主要于柏格曼在瑞典Faros岛的居所采访拍摄,风光如画,哀婉动人。
透过丽芙乌曼澄澈纯净的蓝眼、沉缓而深情的倾诉,我们随之望穿围绕她与伯格曼的碧海蓝天、狂风骤雨、无尽孤寂,以及伤痛逝去后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大师已经远去,丽芙迈入暮年,曾经共同孕育一个新生命(他们有一个女儿)与十二部电影,延续近半世纪情谊的传奇,则由丽芙诗意而悲悯的回溯,巧妙的经典镜头剪辑,影中影外的人生起伏转折,于变幻无常之中留下几许永恒的印记。
2018年4月24日 看过
画面冷冽动人,丽芙的叙述细腻而深情。他们抵达了人与人关系的某种极致,无关男女,亦超越友情。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结,如此真诚且幸运的人才能获得。
IngmarBergman Liv_Ullmann 挪威 欧美商业片 纪录片
芳华纪录片:我把芳华献给你 (2017) 豆瓣
7.2 (23 个评分) 导演: 李伟超 演员: 冯小刚 / 黄轩
其它标题: I Dedicate My Youth To You
电影《芳华》主创访谈。
2017年12月28日 看过 《芳华》果然是灌注满情怀的作品。很想看到更多的分镜头草图,可惜只是一扫而过。
纪录片
舌尖上的新年 (2016) 豆瓣
8.0 (129 个评分) 导演: 陈磊 / 邓洁 演员: 李立宏
其它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 / A Bite of China: Celebrat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这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电影,将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
小贾回家 (2007) 豆瓣
Xiao Jia rentre à la maison
7.7 (14 个评分) 导演: 丹米阳 演员: 贾樟柯
其它标题: Xiao Jia rentre à la maison / 小贾要回家
自《世界》浮出水面后,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终于走过混沌、镇痛的时期,开始迎来新的创作阶段。2006年,贾樟柯凭借《三峡好人》在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勇夺金狮奖,全世界开始关注这个来自中国山西汾阳小县城的男人。法国青年导演戴米安·欧诺为其作品所感动,于是带领团队来华拍摄一部关于贾樟柯的纪录片。
适值此时,贾正忙于《三峡好人》和《东》的发行工作,镜头前,他仿佛更像一个操控全局的制片人,终日马不停蹄。在此之后,小贾及其团队、法国摄制组返回家乡汾阳,闲聊儿时的趣闻乐事、恳谈创作轨迹与初衷,并以这小小的县城为原点,共同感受中国这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2012) 豆瓣 TMDB
所属 : 舌尖上的中国
9.0 (575 个评分) 导演: 陈晓卿 演员: 李立宏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央电视台重点项目,共七集。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 进厨房,走向 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无非是水火关系的调控,而至今世界上懂得蒸菜和炒菜的民族也仅此一家。本集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2016年1月11日 看过
每天晚饭后全家一起看,馋死我啦!
纪录片
哲学王 (2009) 豆瓣
The Philosopher Kings
导演: Patrick Shen
其它标题: The Philosopher Kings
An exploration of wisdom in the heart of America's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Wisdom is found in the most unlikely places.
2015年11月27日 看过
其实柏拉图意义上的哲学王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本片通过记录数位美国大学中的清洁工的生活与工作,聚焦于这些平时我们看不见的人,探讨人生的意义和日常生活的困顿等哲学主题。访谈对象有想帮助家乡提高生活水平的海地难民、在车祸中失去一只胳膊的拉丁裔、新近被离婚的越战老兵、胸怀艺术追求的白人青年
纪录片 美国
逝世后的行程 : 对永生的探究 (2003) 豆瓣
Flight from Death: The Quest for Immortality
导演: Patrick Shen / Greg Bennick 演员: 加布里埃尔·伯恩 / Sam Keen
其它标题: Flight from Death: The Quest for Immortality
Narrated by Gabriel Byrne (Usual Suspects, Vanity Fair, Miller's Crossing), this seven-time Best Documentary award-winning film (Silver Lake Film Festival, Beverly Hills Film Festival)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mind-blowing investigation of humankind's relationship with death ever captured on film. Hailed by many viewers as a "life-transformational film," Flight from Death uncovers death anxiety as a possible root cause of many of our behaviors on a psychological,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evel.
Following the work of the late cultural anthropologist, Ernest Becker, and his Pulitzer Prize-winning book Denial of Death, this documentary explores the ongoing research of a group of social psychologists that may forever change the way we look at ourselves and the world. Over the last twenty-five years, this team of researchers has conducted over 300 laboratory studies, which substantiate Becker's claim that death anxiety is a primary motivator of human behavior, specifically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Flight from Death features an all-star cast of scholars, authors, philosophers, and researchers including Sam Keen, Robert Jay Lifton, Irvin Yalom, and Sheldon Solomon culminating in a film that is "not only thought-provoking but also entertaining and put together with a lot of class" (Eric Campos, Film Threat). Three years in the making and beautifully photographed in eight different countries, Flight from Death is "a stimulating, ultimately life-affirming film, filled with big ideas and revelatory footage" (Jeff Shannon, Seattle Times). Written by Anonymous
2015年11月13日 看过
以弗洛伊德思想为参考,以Ernest Becker的书为指导,从符号学、逻辑学、宗教、文化、社会心理学等角度探讨了围绕着死亡的种种问题。社会文化对人的意义如此重要,以至于当我们面对迥异甚至相反/未被征服的文化时,心灵深处被唤起的是最原始的死亡恐惧。九一一后的反伊斯兰心态即是一个例证。
欧美商业片 纪录片 美国
上帝不再眷顾我们 (2006) 豆瓣
God Grew Tired of Us
导演: Christopher Dillon Quinn / Tommy Walker 演员: John Bul Dau / Panther Bior
其它标题: God Grew Tired of Us / God Grew Tired of Us: The Story of Lost Boys of Sudan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了寻求安全的生活,一群躲避苏丹内战而到处迁徙的孩子漂泊多年后,其中一部分在最近受到美国的政治庇护而定居,开始一连串的文化冲击。
2015年10月29日 看过
对于了解非洲/苏丹难民到了美国之后的心理变化和社会适应很有帮助。第一次知道社会保障只有三个月,之后他们就必须自给自足。作为难民,只能从底层工作做起,也算是另一种美国梦的路径了。其中反映的他们的情感、奋斗、孤立和挣扎,都很真实动人。
欧美商业片 纪录片 美国
疑虑的商人 (2014) 豆瓣 TMDB
Merchants of Doubt
8.0 (7 个评分) 导演: Robert Kenner 演员: Patricia Callahan / Matthew Crawford
其它标题: Merchants of Doubt / 怀疑的商人
  在研究Naomi Oreske 和 Erik Conway饱受赞扬的书后,Robert Kenner (FOOD INC.)进行了一个有趣又缜密的调查:关于支持工业科学的异见者。从宣扬核武器的人,再到烟草制造商兜售伪科学,再到科学变暖的异见者--这个今天最为棘手的科学和政治问题。Kenner揭露了靠工业致富的专业异见者们如何把一些被科学界认定的事实悄悄地神秘化。一系列令人吃惊的气候变暖让异见者们高兴地承认了他们扭曲的心理。Kenner甚至可以找出那些驱使他们的信念。尤其是那些非常保守的美国议员们决定去南极看看那些冰盖。当他被自己看到的所惊呆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守旧派的另一边。
2015年10月20日 看过
对媒体话语的解构虽然不新鲜,但还是很有力。不过这种来自资本内部的批判永远都是软绵绵的拳头,始终打不到资本主义逻辑的根子上去。
欧美商业片 纪录片 美国
佛国记-法显西行 (2013) 豆瓣
7.4 (10 个评分) 导演: 金铁木
经央视精英团队倾力打造的大型佛文化类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法显,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西行取经并将其翻译汉字,传于后世,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动人事迹。全片共分上、中、下三集,每集时长35分钟,采用实景与CG动画相结合的制作手法,带您感受法显的艰难取经之路,引您走进那一段困难重重、曲折动荡的历史,为您重现一幅如梦如幻的异国风情画卷、揭晓埋藏千年的传奇人生,是中国纪录片里程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2015年8月8日 看过
为了匡复佛律正法,六十二岁徒步西行至印度求取戒律真经,七十五岁经印度洋海上返回,之后又译经和撰写《佛国记》。放在今天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更不用说这是1600多年前。顶礼法显法师!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