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ng - 标记
记事本圆梦计划 豆瓣
Issatsu No Techou de Yume Wa Kanarazu Kanau
7.4 (19 个评分) 作者: [日] 熊谷正寿 译者: 王淑仪 同心出版社 2011 - 7
小小的记事本其实是可以帮助你经营人生、实现梦想的强力工具。为日复一日的空转,感到不安?眼看人生悠悠而逝,感到焦虑?「熊谷式原创记事本」涵括梦想记事本、行动记事本、思考记事本三大部分,是帮助你经营人生、实现梦想的强力工具!一个高中輟学的穷小子,藉由记事本的力量,彻底扭转人生的困境!从二十一岁在记事本写下梦想和圆梦计画起,十五年后终於实现自创公司股票上市的第一个梦想,日本最具影响力的网路公司GMO集团创办人熊谷正寿,详细解析自身从零开始的筑梦经验。让梦想实现的熊谷式记事本哲学将梦想写在记事本里带著走亲手写下梦想,加强对人生的思索可随时翻阅的活页记事本胜过数位记事本将记事本当成扩充记忆体,加快头脑运转记事本的大小以圣经本为标準「一本记事本,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词。迈向成功之途的首要步骤在於立定明确的目标,然后将你的梦想以及圆梦计画写进记事本里。为了不让梦想过了一段时间就被遗忘,一定要让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不论走到哪都将记事本带在身边,让化成文字的梦想或目标,寸步不离地跟著自己,如同身体的一部分,将梦想变成可以渐次实行的步骤。「行程管理」虽是记事本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希望大家也可以考虑用记事本来「管理自己的人生」、「管理自己的生存方法」。
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使用记事本,而是如何通过记事本来实现梦想,成为理想的自己。作者熊谷正寿通过本人经验来讲述如何通过记事本实现梦想中的目标。觉得这本书跟《晨间日记的奇迹》的风格相类似,通过一本书把一个简单的道理讲清楚。是一个以记事本为核心的系统,通过人生金字塔未来年表和三种记事本来实现你的梦想,书中除了时间管理,还包括一些其它的内容,比如读书建议和管理建议等。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在记事本上写下你的梦想和计划。通过三种记事本来实现你的目标,梦想记事本、行动记事本、思考记事本。
2012年9月6日 已读
我对富二代创业之类的真心没偏见,可是既然家里开有餐厅,电影院、房屋仲介、舞厅,自己18岁就当了家族大型柏青哥店店长,就不要强调“没钱,没时间,没学历”好么!另外作者和母亲(是否亲生不详)关系不错的样子,但是家族企业继承人是异母弟弟,总觉得背后有很大的八卦可以挖掘呀
日本 时间管理 笔记本
一课经济学 豆瓣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8.5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黑兹利特 译者: 蒲定东 中信出版社 2008 - 10
《一课经济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社会大众撰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全书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同时,针对那些广为流传的经济理论或学说中存在的谬误,黑兹利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批驳,从而帮助社会大众更了解经济世界运作的法则。
2012年9月5日 已读
作为一个经济外行,我也不知道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主义哪个离真理更近一点。经济学很麻烦的一点就是难以归因,繁荣的时候大家都能找出理由说是自己功劳,衰退的时候....我早就提醒过了不是吗!不过这本书起码作为奥地利学派入门科普读物很不错,推荐
科普 经济学
时间回旋 豆瓣
Spin
8.4 (49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 译者: 陈宗琛 新星出版社 2008 - 4
十月的一个夜晚,泰勒站在自家的后院里观望夜空,却见到群星都失去了光亮,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坦坦、空荡荡的黑色屏障。泰勒与他的好友杰森、黛安一道,亲眼目睹了这惊人的一幕。而这也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太阳如今不再是硕大无朋的天体,而成了一个稀松平常的圆碟而已;月亮也失踪不见了,可潮汐作用依在。随着泰勒、杰森和黛安渐渐年长,太空探测器揭开一个诡异无比的真相:黑色的屏障并非天然生成,而是由外星人留下的巨大不明器物引起的。屏障外面的时间流逝比里面快得多:地球上一年,屏障外就过去了一亿年。照这种速度,太阳的寂亡即将在地球上的四十年之后发生。在末日的阴影下,泰勒与双胞胎渐渐长大,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杰森成为顶尖科学家,用先进科技展开探索;黛安归向宗教,在神学中寻找心灵慰藉;泰勒选择成为了济世救人的医生,却不知道这在世界毁灭时还有什么意义。
2012年8月25日 已读
当大家都知道世界要毁灭了,但毁灭时间既不是漫长到没有现实感的几百年后,也不是毫无准备的三五天后,而是不长不短的四五十年,此时该何以为继?三个童年好友给出了不同答案:或投身科学,或投身宗教,或若无其事继续生活。很可惜宗教在这里被写成了蠢蛋聚会。。。
小说 科幻 美国
回归内在 豆瓣
Homecoming: Reclaiming and Championing Your Inner Child
作者: [美] 约翰·布雷萧 译者: 傅湘雯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 3
人要走出创伤的幽谷,途径有许多
在这许多走向康复的途径上,
找到内在小孩子是一种跨越问题形态的方法,
无论目前遭遇的问题困难是什么,
当年的创伤是哪一种,
找寻内在小孩均有助益的做法。
成长是一生的事,
追寻、接触关照内在小孩也是持续进行的事,
不要操之太急太切
在著眼于内在世界、情绪取向、过去经验之时,
也不要疏忽了眼前的外在世界,
运用理性功能来平衡自己的现实生活,
才是内外兼修、情理并重的生活方式。
2012年8月18日 已读 又是本评价很高但我完全看不下去的书,打着科学的名义行廉价情感专栏之实。我现在理解纳博科夫为什么对佛洛依德嗤之以鼻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都能扯进这套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意味着本身要么谎言要么废话。
心理 心理学
千面英雄 豆瓣
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8.1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约瑟夫·坎贝尔 译者: 朱侃如 金城出版社 2012 - 2
《千面英雄:奠定坎贝尔神话学理论基础的经典之作》被称为神话学大师坎贝尔的经典之作。追溯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神话系统中与英雄历险相关的故事,并从中揭示出相同的英雄原型。内容涉及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文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艺术及流行文化等不同领域,由此构建起坎贝尔独树一帜 的神话学体系,并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历史地位,成为一代学术宗师。
坎贝尔思想的创造性,在于将人文价值与宇宙性的精神体验,注入当代科学及艺术的诠释中,此一洞见。不仅丰富了神话学的研究领域。更为人类未来开辟出更多想象的空间《千面英雄》自1949年问世以来,已启发并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几代学人,并以多种语言在各地出版,行销数百万册。
2012年8月17日 已读 目录非常吸引人,但实际内容被各种猎奇向神话传说以及佛洛依德心理学充斥,简直像米其林轮胎一样臃肿丑陋。我似乎对这类书都看不下去,同类的《金枝》也没看完
宗教 文化 神话
How We Decide 豆瓣
作者: Jonah Lehrer Houghton Mifflin Co 2009 - 2
Product Description
The first book to use the unexpected discoveries of neuroscience to help us make the best decisions.
Since Plato, philosophers have describe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s either rational or emotional: we carefully deliberate, or we blink and go with our gut. But as scientists break open the mind's black box with the latest tools of neuroscience, they re discovering that this is not how the mind works. Our best decisions are a finely tuned blend of both feeling and reason and the precise mix depends on the situation. When buying a house, for example, it s best to let our unconscious mull over the many variables. But when we re picking a stock, intuition often leads us astray. The trick is to determine when to use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rain, and to do this, we need to think harder (and smarter) about how we think.
Jonah Lehrer arms us with the tools we need, drawing on cutting-edge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real-world experiences of a wide range of deciders from airplane pilots and hedge fund investors to serial killers and poker players.
Lehrer shows how people ar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w science to make better television shows, win more football games, and improve military intelligence. His goal is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that are of interest to just about anyone, from CEOs to firefighters: How does the human mind make decisions? And how can we make those decisions better?
2012年8月15日 已读
这本书和think fast and slow挑一本看就行了,重合度蛮大。直觉是判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培养直觉的正确性呢,不断的,有纠错反馈的练习。如果理论正确的话,冥想,禅定,打坐之类内省的功夫也可以让直觉更加敏锐
心理 心理学 认知科学
秋水堂论金瓶梅 豆瓣 Goodreads
8.3 (27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1
秋水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咱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咱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个角色具备非人的完美,给我们提供绝对判断的标准。我们还是会对书中的人物做出道德判断——这部小说要求我们做出判断——但是我们的无情判断常常会被人性的单纯闪现而软化,这些人性闪现的瞬间迫使我们超越了判断,走向一种处于慈悲之边缘的同情。
2012年8月12日 已读
金瓶梅好像是大学时候看的,当时感觉是末法时代百鬼日行,粗粝冷硬不及红楼多矣。看着这本评论,才觉得自己看书太粗,准备有时间再重看一遍绣像版。又及,作者竟然是宇文所安的老婆,真神仙眷属
中国 文学评论 田晓菲 金瓶梅
浮生若梦1 豆瓣
8.3 (14 个评分) 作者: 缪娟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7
缪娟殿堂级新作“浮生若梦三部曲”华美登场
将清朝最后一个王爷的乱世绝恋写到极致
一个在风雨飘摇的年月出生的王爷,
一个拿猎枪指着人鼻子抢婚的王爷,
一个亲眼目睹皇后婉容发疯的王爷,
一个醉生梦死却暗守破碎河山的王爷,
一个终其一生都没留下骨肉血亲的王爷……
一生仅此一次的爱恋,一旦错过,便是永恒。
人世间最难以承受的事,不是失去最爱的人,而是明明知道你会失去她,却还要亲手将她推开……
他是清朝最后的小王爷,哪怕大势已去,他依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她是他没有名分的妾,是他的魂,他的梦,也是他的恨,他的不甘。
他与她,虽相爱入骨,却也抵不过一场乱世,一次错爱,一生永诀……
2012年8月10日 已读
文笔老练,背景细节接地气,但是故事轻飘琼瑶范,合起来不上不下的卡那儿了
小说 缪娟 网络 言情
Nurtureshock 豆瓣
作者: Po; Merryma Bronson Twelve 2009 - 9
NurtureShock is a revolutionary new perspective on childhood that up-ends a library’s worth of conventional wisdom. Nothing like a parenting manual, NurtureShock gets to the core of how we grow, learn and live.
The central premise of this book is that many of modern society’s strategies for nurturing children are in fact backfiring – because key twists in the science have been overlooked.
The resulting errant assumptions about child development have distorted parenting habits, school programs, and social policies. They affect how we think about kids, and thus how we interpret child behavior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young. The intent of this book is not to be alarmist, but to teach us to think differently – more deeply and clearly – about children.
2012年7月20日 已读
此书可将市面上各种鸡汤育儿书轰杀至渣,迫不及待推荐给各位死理性派爹地妈咪以及准爸准妈,you will lovit
心理学 育儿
后宫·如懿传 豆瓣
6.1 (30 个评分) 作者: 流潋紫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 4
宫墙深深,壁影朱红,在后宫之中,权位高低一向和皇帝的恩宠挂钩。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恰如那寒冷的冬季,一直冷到人的心底。
乌拉那拉氏的家族背景曾为弘历的侧福晋青樱带来无上的荣耀,然后弘历登基后,后宫及朝廷内权势变化,让她身份尴尬,如芒在背。为求自保,青樱向太后求了新的名字“如懿”,封的名位却是娴妃,住在延禧宫,一时处于失势状态。其实对她来说,一路往下的态势,却是刚刚开始……
2012年7月17日 已读
对甄嬛传,我的评价是又臭又长堆砌/抄袭/借鉴宫斗桥段大全。这次看如懿传是因为女主是历史真实存在的悲剧结局皇后,好奇下来看看。 必须承认,文笔进步很大。皇帝也不是甄嬛传里那个被N多女人玩弄来玩弄去的纯傻逼。宫斗虽然还是打胎,但总算进化出了除藏红花麝香以外的技术
小说 流潋紫 网络 言情
强盗新娘 豆瓣
The Robber Bride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刘国香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5
“单单泽尼亚的名字本身就足以激起以前愤怒、羞辱、莫名痛苦的感觉,或者至少是那些感觉的回声。事实上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清早,午夜——她觉得很难相信泽尼亚已经死了。”
泽尼亚漂亮,聪明而且贪婪;性格中交替着世故和脆弱,贫穷和无情;是男人的梦想和女人的噩梦。而且,她也已经死了。为了绝对地确认,托尼,洛兹和查丽丝还参加了她的葬礼。但是五年过去了,当这三个女人共享姐妹情谊的午餐时,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
“恶意之波像宇宙射线一样从身体里流淌出来,”泽尼亚回来了……
“这是她所有既成方法和关怀的精彩聚集……也许是她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
独立报(INDEPENDENT)
字里行间透着刺激、睿智和洞察力。是阿德伍德对激荡着想象,创造性和才智的痛苦生活的冲动的检视
泰晤士报(THE TIMES)
2012年7月12日 已读
聪明的,善良的,富有的都不如胸脯二两。这本书温暖的地方在于,虽然三个女人都在泽尼亚手下一败涂地,但是她们到底战胜了自己。另外,终于在阿特伍德小说中看到一个正面的男性形象,是个gay...
加拿大 小说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第十三个故事 豆瓣
The Thirteenth Tale
8.0 (25 个评分) 作者: [英] 戴安娜·赛特菲尔德 译者: 金逸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5
从小在父亲的古旧书店帮忙的姑娘玛格丽特,爱好读经典小说和传记。一天,她突然收到著名女作家维达·温特的来信。温特性格古怪而低调,常常编造自己的各种离奇故事糊弄记者,但谁也不知道她的真正来历。可她居然写信邀请默默无闻的玛格丽特来为她写传。
出于好奇,同样深居简出的玛格丽特来到偏僻的温特家。如温特所述,她的母亲伊莎贝拉美丽任性,父亲和哥哥完全听命于她,伊莎贝拉生下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却行为怪异。玛格丽特对女作家的故事既着迷,又困惑。半信半疑中,她开始调查这个家族,依照自己的调查结果将温特讲述的家族故事拼接起来。然而,寻找真相的过程令人胆战心惊,也彻底改变了玛格丽特自己的命运……
2012年7月10日 已读
容易让人联想到《呼啸山庄》的哥特式小说。作者在节奏控制上能力一流,阅读快感十足。比较遗憾的是后四分之一,阴森大屋的秘密暴露在阳光下的过程衔接有问题,XX对埃米琳的爱说服力不足,使整个故事失去了神秘的同时没有换来应有的感动。
小说 戴安娜·赛特菲尔德 英国
消失中的江城 豆瓣 Eggplant.place
8.9 (3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译者: 吳美真 久周文化 2006
我在四個月內完成<消失中的江城>的初稿。我沒有理由寫得這麼快,沒有合約或截稿日期催促著我。我原來可以慢慢來,享受久違的美國生活。但是每一天,我早早動筆,晚晚收筆。記憶驅使我加速寫作,因為我擔心會失去涪陵生活的即時感。此外,未來也驅策著我:我想記錄我對於一個即將面臨巨大變化的城市印象。
在過去二十年,這種轉變感──經常的、無情的、勢不可擋的變化感──一直是界定中國的一個特色。你很難相信,中國曾經給人恰恰相反的印象:根據十九世紀德國歷史學家里奧帕德.范.蘭克(Leopold Von Ranke)的說法,中國是「永遠停滯不前的民族」。現在,這是一種最不正確的說法,而作家所面臨的一項挑戰就是:筆根本跟不上改變的腳步。在<消失中的江城>的第一頁,我寫道:
涪陵沒有鐵路,這裡向來是四川省一個貧窮的所在,而道路路況十分惡劣。如果你想去哪兒,只能搭船,但是你多半哪兒也不去。
但是,當本書在二○○一年出版時,一條通往重慶的超級高速公路已經完成了,幾乎再也沒有人搭船沿著長江前往涪陵了,而一條鐵路幹線正在興建中。涪陵欣欣向榮,來自終將被三峽大壩淹沒的低窪城鎮移民刺激它的成長。我以前經常去用餐的小麵館經營者黃家已經開了一間網咖。我教過的學生分散在全國各地:西藏、上海、深圳、溫州。但是<消失中的江城>──一部永遠停滯不前的書──並沒有提到這些。
在一九九九年春天回到中國後,我一年至少去涪陵一趟。由於有了高速公路,現在去涪陵比以往容易多了,而我在北京的作家新生活使我可以自由旅行。我經常去拜訪涪陵,然後沿長江順流而下,前往三峽的核心。
在我加入和平工作團的那兩年,三峽大壩一直像是一個抽象物──一個模糊的應許、一個遙遠的威脅。但是每次我回去,它就變得稍微更加具體。到了二○○二年,移民城已大有進展,地貌明顯地劃分成過去和未來,在江岸附近,舊的濱江城鎮和村莊幾乎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儘管中國其他地方都在一股腦兒地進行興建,在江水必然會上漲的地方建造任何東西是沒有意義的。當局任由這些低窪城鎮和村子衰敗,直至一切都荒廢了:破損的磚、骯髒的瓷磚、布滿塵垢的街道。注定毀滅的城鎮和新城形成一個對比,新城是由水泥白瓷磚建造而成的,高高座落於河流上方的山丘上。每當我搭船朝長江下游而去,我可以在一系列的水平帶狀結構中,一眼看出地貌的演變史:江邊屬於過去的陰暗村落、一段將被水庫淹沒的綠色農田,以及上面高處一簇簇展望未來的白色建築物。
我在水壩完成之前的最後一趟旅行,是在二○○二年秋天展開的。我和一位朋友帶了帳篷和睡袋,沿著將近一百年前鑿在江邊峭壁上的古老小徑徒步旅行。天氣好極了,而小徑上的風景令人屏息。有時我們高高位於長江上方,我們所在的峭壁垂直落入三十公尺下的江水之中。每走一段路,我心裡就想:這將是我最後一次看見這條小徑。
我們朝長江上游前進,而且不急著趕路。在小徑走了一星期後,我們參觀了正被拆毀的濱江城鎮。舊城巫山剛剛被拆除,我漫步於瓦礫中,拾荒者在那兒揀任何可能賣錢的東西:磚和鐵絲、草和木頭、釘子和窗框。一群人聚集在一堆營火旁邊,周圍是一棟大型建築物的破牆,然後,我認出了一塊半毀的招牌:他們正在紅旗旅館的大廳紮營,一九九七年我第一次前往長江下游時,曾住在這間旅館。
所有我最喜歡的濱江城鎮都處於各種不同的毀滅階段。大昌的四分之一已消失了,裴市只留下回憶,大溪已走入歷史。有時,我在拾荒者搜刮過後經過一個村子,在寂靜中,我審視被留下來的東西。在大溪,我看到一張加了相框的富士山照片,照片的前景是一大片盛開的櫻花。在清市,我經過了一張墊料加厚的紅椅、一個舊的籃球框,以及一塊殘破的石碑,上面的刻文是上個世紀完成的。一棟被拆去屋頂和窗的房子仍然有一扇閂上的門。在裴市,我向一對夫妻買礦泉水,他們所住的臨時棚子完全是由揀來的門和窗框搭成的。也許這是一個道教的謎語:住在一間由門搭成的房間意味著什麼?
當我到達涪陵時,舊城區大部分已被拆毀,新建的住宅區擠在高高的山頂上,城市龐大的堤防差不多已完成了,而烏江對岸的師範專科學校也正在擴張和改變。老幹部們已退休了,新幹部對外國人比較開放。幾年前,我和亞當抵達涪陵時,最先迎接我們的那位友善年輕人亞伯特,現在已是英文系的系主任。當我去他的辦公室拜訪他時,他拿出我一年前送給學校的精裝本<消失中的江城>。
「你可以看出許多人讀了這本書,」他說。書的封面已經破損,且沾滿茶漬;翹起的角落已經難以壓平,翻書的手指留下了髒兮兮的灰色痕跡。在我手中,這本書顯得十分沈重,像是一個手工製品。我怎麼可能寫出一本看起來如此陳舊的書?
就某方面而言,改變的步調似乎讓當地人比較容易接受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所描繪的世界已經顯得十分遙遠。我的中文家教老師孔明在暑假時把這本書讀完了,使用字典一字一字地讀,因為他不太會說英文。他告訴我,讀到許多勾起美好回憶的那部分時,他笑了。在我拜訪涪陵期間,當學校的官員在當地一家餐館設宴款待我時,他們把我對於昔日宴會的描述取笑一番。「我們不想讓你喝太多酒!」一個幹部說:「你在你的書裡提到我們強迫你喝太多酒。」
「那不是一個大問題,」我說。
「我們當然不想再那樣做!」另一位幹部說。但是另一個人插嘴:「你要不要再喝點白酒?」
在那幾天,我在城裡逛,拜訪老朋友。在銀行那兒,我停下來看錢曼麗,那位我住在涪陵時,唯一與我「約會」過的漂亮年輕女人。那是一個短短的插曲,因為約會一小時後,我就發現她已經結婚了。現在她已經有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她說了每次我回到涪陵時一定會說的話。
「你不認得我了,對嗎?」她問:「我比以前胖多了。」
我說:「妳看起來和以前一模一樣。」
當書中的一個人物變胖了,作者該怎麼辦?「妳看起來很好,」我說,然後我就不再說什麼了。
當三峽大壩的第一階段工程完工,而閘門終於關閉時,我回到巫山。那是在二○○三年六月,在<紐約客>裡,我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一個家庭對於河流上漲的反應。他們已經盡可能地等待了,等在江水上漲之前採收了蔬菜。
二○○三年七月。
傍晚六點,在周家終於將電視、一張書桌、兩張桌子和五張椅子搬到路旁的南瓜田裡,我在江邊立起了磚柱。在新的巫山地圖上,這一片水域叫作滴翠湖。但是,這些地圖是在湖出現之前印製的,事實上,水呈混濁的棕色,而所謂的湖其實是長江的一個入口,在過去一星期,這個入口已漲到三峽大壩後面。周濟恩下一回從他家的竹架棚屋出來時,背上扛著木造的碗櫥。他是一個個子矮小的男人,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女兒。在最近之前,他們一直住在龍門村。新地圖上並沒有這個村子。接下來,周家的一個朋友抱著周家那座以電池供電的時鐘走出來了。和我的腕錶一樣,那時時鐘指著六點三十五分。磚柱周圍的水已經上升了五公分。
看著江上漲就像追蹤時鐘短針的進度:幾乎是無法察覺的。沒有明顯可見的水流,沒有奔騰的水聲,但是每過一個小時,水就上升十五公分。這種變動似乎來自內部,在某種程度上,對於逐漸縮小的江岸上的每一個活動而言,這是一件神祕的事。甲蟲、螞蟻和蜈蚣從江邊成群呈幅射狀散開來。水包圍住磚柱後,一群昆蟲狂亂地爬上乾燥的柱頂,在牠們的小島被水淹沒時,拚命地試圖逃脫。
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水以每小時十五公分的速度上升。這些細節吸引我,直至我把相機的焦距調準了,把鏡頭縮小了:我分分秒秒注意著磚柱上的昆蟲的動靜。當一切都結束時,我登上船,離開巫山。河流已變成湖。
自此我就不曾回去了。這不是我的計畫,而我不確定我為什麼耽擱。也許這是因為我想完成我的第二本書,我擔心舊地重遊會讓我分心。或者,也許三峽大壩的不可改變性讓我感到難過。
但是,我看得出對於異國產生懷舊之情的危險,當這個地方曾被稱為「永遠停滯不前的民族」的家鄉,這種懷舊之情尤其危險。如果當你看到一片地貌改變了,讓你認不出來了,你會感到難過,那麼,當你待在一個不會改變的地方,你會感到更難過。我以前的學生威廉?傑弗遜?佛斯特在畢業後離開他偏遠的家鄉,就像中國各地一億多個鄉下人一樣,他變成一名移居者。他前往東岸繁榮的城市,當一所私立學校的英文老師,步上成功之途。有一年,在假期中回去控望他的父母後,他寫給我一封有關他的家鄉的信。威廉那一代的人幾乎都離開了,他的村子似乎毫無生氣。
回到家時,一切都一如往昔,道路依然崎嶇不平,人們都變老了。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找不到我以前認識的熟人或朋友。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如果不選擇經常性的改變,就得選擇貧窮、惡劣的道路和慢船。我是一個在一九九六至一九九八年期間學會喜愛涪陵的外國人,所以,我很感激我有機會為那兩年留下紀錄,而我懷念我認識的地方。但我也因為大部分的涪陵人對於未來都感到十分樂觀而心懷感激。再度航行於長江之上將是一件愉快的事,即使舊日江水的湍急水流已變成回憶。
——二○○五年十月於北京
2012年7月8日 已读
何伟笔下的中国,有我熟悉的,也有我所不熟悉的。书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个老人说:“今天我们回头看文革,觉得荒谬可笑,也许在未来,人们回头看今天,他们会说一样的话。” 而现在的时代,不用加“也许”,“未来”这些限定词,就已经是段子集合了
中国 历史 文化 社会
巨匠与杰作 豆瓣
Ten Novels and Their Authors
7.7 (2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李锋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8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2012年7月2日 已读
和毛姆另一本《读书随笔》相比,多了浓浓的浓浓的浓浓的八卦味。完整看过的(儿童缩写版不算)只有:傲慢与偏见,高老头,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什么毛姆要拿《红与黑》而不是《巴马修道院》作为司汤达代表作举例呢,不然我还能多一本看过的名著。扼腕
文学评论 毛姆 英国
奢华之色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扬之水 中华书局 2010 - 4
古人打制、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不仅是财富与艺术的合一,也因为它所具有的展示性而成为生活时尚不可忽略的一个风向标。当日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虽方寸之地,却几乎是时代品样之聚珍。本书意图通过对这些小物件儿的寻根溯源,对组成元素的构造解析,勾画出古代饰品设计者的用心和技艺,与时代风格互动的轨迹,最终体现古代生活礼俗的真实面貌。
2012年6月18日 已读
还不错,只是信息量没有想象中大。国人尚玉,金银器总是俗物,不入收藏家法眼,流传至今的宋代金银首饰都是窖藏或者墓葬,窖藏自然不讲究做工,墓葬又无大贵之家,纵观第一册,宋代出土品级最高也就是硕人,只怕不能代表当时金银首饰的顶峰.
历史 名物 扬之水 文化 民俗
剧院风情 豆瓣
8.8 (2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俞亢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2
朱莉娅·兰伯特正值盛年,英格兰一代红伶。台上,她是拿捏情感的行家里手;台下,她却厌倦了她的丈夫,不服克制她的行为。她先是为一个羞涩又野心勃勃的年轻戏迷的殷勤而欢欣,又因其执著而激颤,狂热而危险地陷入爱河,最终却被年轻的情人抛弃而陷入痛苦的深渊……待她从梦魇中醒来,终于在舞台上找到了她真正的归宿。毛姆用戏谑和嘲讽,“无情地解剖感情,不加怜悯地描述他所看到的这个没有怜悯的世界”。正如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恩所说,这是一部“尖刻的悲喜剧”。
2012年6月18日 已读
这个我看过毛姆小说中最具有喜剧色彩的一部,茱莉亚显然是毛姆本人的部分投影:出身不高,靠着把自身天赋发挥到极致爬到顶层,而且凭借这份天才无视道德,无视责任,无视世间一切规则,过的跋扈嚣张。
小说 毛姆 英国
海妖 豆瓣
8.6 (8 个评分) 作者: 饭卡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5
《海妖》内容简介:宝石、香料、黄金!冒险、战斗、自由!大航海时代到来了! 抢劫教皇法座,PK西班牙无敌舰队,财宝、权势、能力、名誉……一切属于巴巴罗萨•海雷丁,历史上能够真正被称作【海盗王】的男人。这是最好的时代,大航海、新大陆、科技、艺术、黄金、海权;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海盗、教廷、女巫、黑死病、异端审判。血与火的罗曼史,光与暗的协奏曲,这就是——大航海时代。
神秘少年一柄巨镰唤来腥风血雨,海盗帝王黑旗弯刀纵横地中海。从尼克与海雷丁相遇那一刻起,一个大海盗掌握世界的传奇时代开启了。
出身草莽的帝王,蓝血贵族中的海盗,变态船医,忠犬骑士……恶壤中开出的黑暗之花齐聚海妖号,一幅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壮阔画卷铺展在眼前。
海雷丁:……你是女的?不是说神秘少年?
尼克:我只不过没穿裙子,是你自己看走眼。
《加勒比海盗》《海贼王》《大航海时代》,在这里你都能看到!
杰克,阿瑞斯,塞壬,海盗王,金发骑士,红发大叔,镰刀,骷髅旗,在这里你都能找到。
还等什么,海盗迷、骑士迷、冷酷大叔控、女扮男装控们,我们的海妖号即将起航,请迅速买票上船,过期不候!
2012年6月12日 已读
很多BL文给我感觉都是BG换个性别而已。这是头一本BG文让我觉得,尼玛换个性别就是BL嘛!大体符合历史以及无节操加一星。
小说 晋江 网络 言情
彭德怀自述 豆瓣
作者: 彭德怀 人民出版社 1981
彭德怀同志是深受我国人民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他英勇奋斗,南征北战,为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新中国的创立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一九五九年,在党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同志蒙冤受屈,被加上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反社会主义等罪名。为了澄清这些问题,彭德怀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一封长信(即“八万言书”)中,对自己的历史作了扼要的回顾,对强加给他的罪名进行了申诉。十年动乱期间,彭德怀同志遭到残酷迫害,丧失人身自由,被长期“专案审查”,直至含冤逝世。为了回答专案组对他提出的许多荒诞无稽的质问,彭德怀同志在他写的几份简历材料中,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对自己作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对种种污蔑之词,作了义正辞严的驳斥,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信念。这些材料,为我们留下了关于他光辉一生的生动记录,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关于中国革命的珍贵史料。
上述这些材料,内容多所重复,对某些问题的记录详略不一。其中,以一九七〇年所写的一份自传式材料较为系统详细。为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我们将上述材料合并整理为这一本《彭德怀自述》。由于上述材料是彭德怀同志根据专案组提出的提纲或问题所写,《自述》中对前期历史的叙述较后期为详,谈到的战友情况也是前期较后期为多。
在整理时,我们以一九七〇年的自传式材料为基础,以其他几份材料做补充,相互参照,统一划分了章节;对文字衔接和标点做了一些技术性的整理;对部分内容做了删节。此外,均保持原貌。
由于《自述》中大部分章节是彭德怀同志在被“审查”期间写的,手头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有的叙述与史实有出入,已加脚注说明,个别事件情节,有待进一步确究。有的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人名、地名、数字、部队番号等,在记忆上难免有差误。特别是对早期历史的叙述,在日期上新旧历容易混淆。对这类问题,在整理时作了必要的校正。
《彭德怀自述》在整理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彭德怀同志生前战友的热情帮助,许多同志提供了宝贵的订正意见和补充材料。有关订正意见,我们已吸收到书中的注文里;属于补充材料的,将供编写彭德怀同志的年谱和传记参考。请有关同志,继续提供资料,帮助我们对《自述》作进一步的校注。
《彭德怀自述》编辑组
一九八一年三月
2012年6月6日 已读
华胥引(全二册) 豆瓣
7.1 (98 个评分) 作者: 唐七公子 现代出版社 2011 - 1
《华胥引(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包括:华胥一引,乱世成殇。琴弦震响于九州列国之上,无声惊动。这是一个发生在乱世的故事。城破之日,卫国公主叶蓁以身殉国,依靠鲛珠死而复生。当她弹起华胥调,便生死人肉白骨,探入梦境与回忆。幻术构成的曲谱里,尽是人世的辛酸与苦涩。而她与亡她国家的陈国世子一次一次于幻境中相遇,身份两重,缘也两重。清平华胥调,能不能让每个人追回旧日的思念,不再悲伤?
2012年6月2日 已读
我还挺理解唐七公子能红的,虽然都是一个模子浇出来的,但有笑有虐,在当下的BG文里也算出挑的了。只是此文硬塞进九州的框架里实在别扭,好像前些日子那个非洲妹妹唱秦香莲的新闻,总觉得哪里错掉了。
九州 小说 玄幻 网络 言情
童话的心理分析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维雷娜·卡斯特 译者: 林敏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童话通常以象征的语言表达出人类在千百年来长久积累和沉淀的经验,人们在阅读童话以及以童话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体认到,我们个人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共同的问题。
作者是荣格心理学派著名心理分析家卡斯特•维雷娜。本书原是作者关于童话在治疗中意义的讲稿。作者在书中用不同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将童话应用到治疗过程中。她选了6个不同的经典童话,并以例子说明它们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让个人深入自己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例如,在小红帽的例子中,作者解释了童年最喜欢的童话和焦虑症状可能的关系。在解释勇敢的小裁缝故事中帮助一个有事业危机的男士从中找到惊人的相关性。安徒生的冰雪女王故事,使一位挣扎于情感与理智的女士找到了出路。在书中她还说明了童话在角色定位、静思想象练习以及在深层心理学梦的解析中的效用。
2012年5月22日 已读
以后我应该设个标准,豆瓣8分以下的不予考虑。这个是荣格派女医生通过童话对病人进行分析的记录,不能说差,但总体给我感想是:察言观色巧妙套话,时不时来几句放之四海皆准的废话(随便在星座血型书里一抓一大把),混个半仙也没啥难的。遥想当年,我也曾被人称作解梦大师!
心理学 文学 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