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一往无前 豆瓣
7.7 (13 个评分) 作者: 范海涛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8
10岁的小米,给世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这是关于一群人的故事。这10年是雷军作为创业者升级蜕变的10年,是小米数万员工一往无前的10年,也是跟随小米一路走来的一代人的黄金10年。他们坚持梦想、无所畏惧,哪怕被质疑、被嘲笑,也要毅然站上全球竞争最激烈的舞台。
这是关于一家公司的故事。成立4年估值突破450亿美元成为超级独角兽、仅用3年时间拿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一宝座、创业9年成为最年轻的全球500强公司、创立不足10年营收入已破2000亿……小米独特的商业模式历经时间考验,不断缔造成长奇迹。
这也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在风投系统逐渐成熟、移动互联网全面崛起、产业正在像素级追赶以及消费升级时代来临时,一个国家如何成就创新者的故事。
知名财经作家范海涛与雷军多次会面详谈,并采访了小米初创团队及高管、员工在内等100余位人士,用客观平和的视角,记录了小米创业路上的高光尽欢与低谷沮丧,梳理了独特的管理经验和商业逻辑,真实还原一碗小米粥到世界500强的全历程。
2020年8月24日 已读
看到豆瓣上吹嘘作者是第一位在哥大拿到硕士的华人把我给吓坏……这至少一百来岁了还给雷军可劲舔也是棒棒!百度简介更好笑,第一个拿此学位的中国人,而且是这个门类的最高学位🤔我以后不要脸也可以来这段,第一个“三十岁以下的”“来自江苏北部的”“business/arts/science学位都拿过的”“还找不到工作对人生迷茫的”第一人。啊呸!跑题了,年轻时候不懂事给家人买过小米,然后难用到,以至于这书里出现一次“追求极致”或是团队拼命的举例我都会呕吐一次。
中国 传记 创业 烂书
我在太空的一年 豆瓣
8.1 (8 个评分) 作者: [美]斯科特 · 凯利 / [美]玛格丽特 · 拉扎勒斯 · 迪安 译者: 郑永春 / 门雪洁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长期太空飞行有哪些艰难挑战?
➢宇宙辐射会对人体产生怎样不可逆转的影响?
➢面临与太空垃圾相撞的灾难性风险,宇航员该怎么办?
➢与所爱之人相隔千里,远离地球的安逸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斯科特 · 凯利是一个在太空中生活了近一年的人,是NASA火星计划中颇具野心的任务之一——双胞胎实验计划的参与者,他曾在国际空间站连续生活340天。
斯科特和他的双胞胎哥哥、NASA宇航员马克共同参与了双胞胎实验计划,斯科特在太空生活,马克则留在地球。通过对比他们两人的身体变化,科学家希望能更进一步地了解太空生活对人体的影响。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斯科特4次非凡的太空之旅,以及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成长为航天英雄的传奇历程。斯科特将带我们探索神秘的世界尽头,展现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宇航员将看到什么样的景观,将面对怎样的风险,会有怎样的复杂情绪,又该如何适应这个未知的世界。在斯科特的个人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创造力和意志力的力量,以及银河系数不胜数的壮美奇迹。
2020年6月28日 已读
很酷,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我第一次看人坦陈做选择题的时候要揣摩出题人的心思,尽力去选“他们想要让你选”的答案。严肃的航天事业,却又不乏幽默感。而且居然还在书里硬塞了一盆狗粮。感觉这本和我最近读的另一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是从不同的时间点开始写自己的人生,最后merge到了一起。而我看的另一本纪实,则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人,他们相遇之前的生活,然后随着一章章展开一点点在人生的轨迹上converge。读来真是妙啊妙。
DataAnalyst 传记 科普 纪实 美国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豆瓣
Manhattan's China Lady
5.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周励 北京出版社 1992 - 5
本书不是虚构小说,而是自传性的百事记载、纪实小说。该书结构即显出大手笔的风格,全书由“纽约商场风云”、“童年”、“少女的初恋”、“北大荒的小屋”、“留学美国”、“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六个章节组成,各成一体。从这些章节的名称就可以基本概括出作者周励丰富多采的人生经历了,整部书40万字,读来就像她与你侃侃而谈。她对一个新时代新机遇的大气描写,及对自己戏剧性曲折经历和人生价值观的倾诉,令人在神往之后闭卷三思,跃跃欲试。文学对于时代,对于社会,是有一种无声的“号角”之催化作用的。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海底蛟龙,刚刚浮出水面,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方巨龙已腾跃出海面,让世界刮目相看。谁能否认,十年来,在这骄人的业绩背后,也有着海内外千千万万个优秀的中国女人、中国男人卧薪尝胆,奋力拼搏的心血与汗水?
2020年4月18日 已读
强力意志是好的,随随便便评判他人还真是让我作为读者读了十分钟就开始尴尬。不知文学作品接触多了是不是人就必然会变得抓马十足,还是说更多是因为时代的烙印,作者仿佛不引用一点著名文学或者著名影视作品就没有办法完结自己的任何一句话。一方面因为想到书里提到的的挫折苦难即便有抓马成份也是四五十年前人们的真实遭遇而觉得痛心,另一方面看作者感情方面的经历,曾经一起讨论文学的男人靠不住,讨论绘画的男人靠不住,学习钢琴的男人更靠不住,最后到头来还是学计算机的外国男人是最佳配偶(还TM是别人的男朋友)。。。过了这么多年,怎么感觉很多人生故事还是这个套路,又让我好笑。因为看到圈圈mark想读猛然想起我家书架有陌生朋友送给我的这本书。92年的版本,辗转到了我这儿,有不知是谁的书签,谁的留言,谁的地址,也是缘分吧。
DataAnalyst 中国 传记 美国
天才主厨的绝对温度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日]石川拓治 译者: 叶酱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9
二十五岁才开始学厨的米田肇,三十六岁开了自己的餐厅,开业一年便拿到米其林三星。
他是没有段位的空手道高手,一度想当“会做料理的格斗家”,现在则是“喜欢格斗的厨师”。
他为了在法国学厨,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他有着足以自傲的厨界履历,但那同样也是某种负担。
他光是找开店的房子,就找了一年多。
很多常人觉得容易的事,在米田肇的世界,变得无比复杂。
很多普通人感到无法越过的障碍,被米田肇轻巧地跨越。
笨拙与热情,加上无比的决心。
一位天才厨师的成长记录。
2020年4月10日 已读
敬佩认真到极致的人,永远可以把热爱的事情做得更好。顶级的主厨就是艺术家啊!另外我还是一如既往嫌食评家矫情哎😒
DataAnalyst 传记 日本 美食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真实人生 豆瓣
Agatha la vraie vie d'Agatha Christie
8.6 (27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娜·马丁内蒂 / [法]纪尧姆·勒博 译者: 程卓 / 张园园 新星出版社 2018 - 4
一本讲述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的绘本书。
从消失的一星期切入,以图片配有趣文字的方式展现出生活中的阿加莎和创作中的阿加莎。儿时的教育、初恋的羞涩、离婚时的迷茫、旅途中的见闻、再婚的甜蜜,本书将这些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融入阿加莎的小说创作故事中,立体丰满地呈现出侦探小说女王的一生。
其中还将波洛真人化,让这位虚构人物与他的创造者聊天,二人有分歧、也有体谅,十分动人。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阿加莎图文传记。
2020年2月14日 已读
“你无法创造命运,命运不请自来。”原来那些街头巷尾闻名的小说很多是基于阿加莎真实的生活经历!她居然真被困在过东方快车上二十四个小时!
DataAnalyst 传记 法国 漫画/绘本
绝非偶然 豆瓣
Not by Chance Alone: My Life as a Social Psychologist
9.0 (17 个评分) 作者: Elliot Aronson 译者: 沈捷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9
●《绝非偶然》的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曾荣获美国心理协会全部三项大奖:杰出教学奖、杰出著作奖、杰出研究奖。他所著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一个性格腼腆、资质平平的小男孩,在无财无势的家庭中长大,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年少时哈佛大学望洋兴叹的“笨小子”,十年后竟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在《绝非偶然》一书中,阿伦森用自己的经历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真义: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
●此外,作者在书中详述了社会心理学许多最具代表性的实验,从理论假设到实验过程再到最后的结论分析,每一步都清晰可见。如果你对社会心理学实验和理论感兴趣,这本书无疑是一顿饕餮大餐。
2020年1月13日 已读
人生是打好手上的牌呀。真诚,风趣,写实验的那几章看得我意犹未尽。本书回答我之前的疑问,心理学家如何对待他们的小孩。。。有啥实验想法都会想要试上一试,作者唯一遗憾的是小孩没有多到可以有control group哈哈XD
DataAnalyst 传记 心理 美国
Mindhunter 豆瓣
作者: John Douglas; Mark Olshaker Mandarin 1997
2020年1月1日 已读
哈哈以这本书结束这一年也不错,敬仰与恶龙斗争的勇士们!以前只知刑侦专家会分析为何凶手会选择某个被害人,或是选择某种方式,却不知他们还分析为何被害人会被选做目标……一来感慨要奉献于事业和大众必然就是牺牲正常的家庭生活啊,二来知道连环杀手最喜大众甲壳虫还是挺意外的,三来以前看电视剧描述小学校长挠小孩脚心我一直觉得编剧为了填充剧情瞎编没想到居然是真实事件!近几十年恶性犯罪率下降,作者想来会很欣慰吧。
DataAnalyst 传记 心理 美国
张国荣的时光 豆瓣
レスリーの時間
8.3 (27 个评分) 作者: 志摩千岁(日) 译者: 秦晶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4
这是一本回忆录式的手记,详细记录了《Leslie的所有》和《庆》这两本写真集采访拍摄期间,作者与张国荣的交往和交流。其中有不少记录都是独家发表,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志摩女士从“熟人之上,朋友之下”的立场出发,详细回忆了与Leslie共事三年间的点滴——从两本写真集的策划制作、东京大阪香港等地签名会的筹办,到其间一同经历的电影《流星语》的拍摄、“热情”演唱会的世界巡回演出,还有私下闲聊中涉及的话题,大到对于香港电影界的评价、对媒体的看法、导演梦想的实践,小到家宅装饰、衣着格调、对于食物的口味、甚至关于胡子的争论……力求用自己的描述为读者还原出一个形象丰富饱满的张国荣。
由于观察角度的设定,志摩女士关注较多的是张国荣为人的一面。因此在《张国荣的时光》这本手记中,张国荣更多是被当作一个普通人而非明星或偶像来探讨。不同于一般的名人明星传记,在这本书内没有历史式的描述,没有二手资料,仅仅集中在志摩女士和张国荣交往的“时光”,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把我所见过的事实、状况以及Leslie的言行,尽量不夹带个人感情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描述出来”。志摩女士没有像fans般地“神化”张国荣,反而视他为一个常人,一个有喜怒哀乐、同样有着优点和缺点的普通人,这样的张国荣更贴近生活、更有真实感,所以,特别令人感动。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本手记记录的是我眼前的Leslie真实的姿态,是我看到的一个真实的Leslie。”其中有不少记录都是独家发表,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2019年12月14日 已读
“但愿我可以没成长”,和我想象中的张国荣是一样呢。
DataAnalyst 传记 日本
我的造梦之路 豆瓣
KON'S TONE 「千年女優」への道
8.5 (117 个评分) 作者: [日] 今敏 译者: 焦阳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5
动画教父【今敏】的执着梦想和坦诚生活
.
日本动画大师【今敏】亲笔随笔集 中文版首次出版
.
收录多幅分镜稿、精美全彩习作
黄金拍档、《千年女优》《红辣椒》原声制作 平泽进中文首次访谈
.
雅众·影事01
========
.
他是日本史上独一无二的动画导演,一生短暂,留下 的动画电影仅有《千年女优》 《红辣椒》《未麻的房间》《东京教父》这四部,却都屡获大奖。作为掌控梦境与现实的天才,银幕上每一帧的虚实交织都是他对既定概念的颠覆。
他扔掉了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一生沉浸于挚爱的事业。生活对他而言就像电影一般,有鲜活的苦涩,也有极致的梦幻。
他的匆匆离去给世界动画产业留下无尽遗憾,但他未竟的千年之梦仍在延续。
.
========
.
今敏以小小的动画获得了最高的赞誉,是日本一位伟大的电影人,也是世界上最敏锐、最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时代周刊》
.
今敏辞世以后,我们就觉得日本动画的未来没有了。——电影杂志《CUT》
2019年11月22日 已读
今敏是顶级认真的人啊。读完另外一个思索的点是,是不是日本的文化人年轻时候都要经历一番“要不要自杀”的拷问啊……
DataAnalyst 传记 日本 电影 随笔/散文
北海怪兽 豆瓣 Goodreads
8.1 (78 个评分) 作者: 彭磊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0
《北海怪兽》是彭磊真实的成长经历;
它是这个超人各种怪力乱神的无穷创造力的灵感后花园;
它是70后85前必看的怀旧书,是85、90、00后必读的教科书;
《北海怪兽》就是一部展现了从70年代末至今的各种潮流文化变迁的记录片。
国货/复古风潮终造者的自白书
作为时下大热的国货/复古风潮的始作俑者,新裤子乐队的灵魂人物彭磊通过此书,向我们详解这个潮流现象的始末。一种潮流势必是有沉淀,才有其流行的可能。这将是图书领域出现的首例将国货/复古风潮做出全面、系统、丰富的总结概括发言,大量珍贵、罕见的“老物件”让今天的年轻人傻眼。
李光耀观天下 豆瓣 Goodreads
李光耀观天下
8.6 (42 个评分) 作者: 李光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6
★ 李光耀是亚洲的传奇人物,因为他极强的领导能力和治国才能而倍受尊敬。——潘基文
★ 李光耀对亚洲动态及经济管理的意见及见解,深受世上人尊重。——奥巴马
★ 《李光耀观天下》对世界广泛的课题做了独特和坦率的分析,将半个世纪以来其他领袖向李光耀请教的精辟见解展现于前。——基辛格
李光耀绝笔,每个想认识他的人都应该买一本。
这本书绝不是枯燥的地缘政治论述,也不是全球事务迂回曲折发展的专题报告。
李光耀一生密切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本书中,他凭借其丰富经验和深刻洞察力,对今天世界的形势和20年后世界可能展现的面貌提出看法。相反,在横跨美国、中国、亚洲和欧洲的广博叙述中,他剖析了它们的社会、探究其人民的心理,并提出了有关这些国家未来的结论。
李光耀在书中表达的坦率且往往令人惊讶的观点,使本书成为一本新鲜生动又引人入胜的读物;也探讨了他长久以来最关切的新加坡的未来,并让读者一窥他的私人生活和他对死亡的观点。每章中还穿插了他接受《海峡时报》访谈的问答录,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他的观点。
2019年1月5日 已读
锐利,务实。新加坡人危机意识好强,就地缘来说我觉得新加坡人幸运过香港人。学弟当年报考学校,俺特别诚恳地劝他弃香港去新加坡。
传记 待业 政治 新加坡 随笔/散文
敢问路在何方 豆瓣 谷歌图书
8.5 (8 个评分) 作者: 杨洁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
30年间重播2000多次 老版《西游记》已成为无法逾越的经典
它串联着几代中国人的情感记忆 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影像历史
总导演杨洁83岁高龄首次著书 最权威真实地披露不为人知的拍摄内幕
还原一段被尘封的历史 致敬所有的工作人员和《西游记》剧迷
全新披露200多幅珍贵剧照及工作照
86版《西游记》最权威解读!
时值1986版《西游记》开拍30周年之际,杨洁导演首次著书公开当年拍摄细节。当年激情澎湃的她,立志要把名著《西游记》改编成雅俗共赏的电视剧,因此肩挑重任,与主创人员一起开始了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在选角、选景、拍摄过程中,出现了数都数不清的难事、趣事、神奇事,让人吃惊、担心、大笑、感动!这不仅仅是一本拍摄手记,更是杨洁导演等一代艺术家的铿锵人生,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的时态变迁,读来感人励志,振奋人心!
2019年1月1日 已读
当年拍出西游记,真是诸多艰辛啊。想把西游记和西游记春晚回顾一遍。记得以前热爱灌篮高手的朋友们会去镰仓参观朝圣,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可以把西游记的外景地都去看一眼呀(毕竟第一个试播故事捉妖乌鸡国是在扬州拍的!。可怜物理大哥在西游记的插曲循环里,下了半天的棋😄
GIS 中国 传记 电视剧 纪实
褚时健传 豆瓣
8.4 (11 个评分) 作者: 周桦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褚时健,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这是一位将地方工厂发展成世界级行业巨头的能人,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
十几年后,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70几岁高龄重新创业的故事,激励和影响了无数的人,褚橙也被称为“励志橙”。
他的人生几经起落:早年丧父,辍学、烤酒、种地,以此帮母亲谋生;青年,重新求学却遭遇战争,扛过枪打过仗;解放后没能逃脱“右派”的命运,却能埋头搞生产,所在糖厂成为当地条件最好的地方;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将其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褚时健也成为“亚洲烟王”。然而,巅峰跌落……
当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时,已成橙王。拜访、学习甚至膜拜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蜂拥哀牢山……
88年丰富、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过招不断,碰撞不断;他的个人故事紧贴着共和国一个甲子的时代变迁。他的生活里有着生离死别,荣辱变换……人生经历当得上“传奇”二字。
在公众的眼光里,他被塑造成一个充满了豪壮悲情的悲剧性人物,甚至褚橙的成功也显得悲壮。但当《褚时健传》的作者走近褚时健才知道,对于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时健比任何人都显得平静。
《褚时健传》由著名传记作家周桦执笔,历经一年多的走访、调查、创作而成,从褚时健的生平,到他的管理理念、企业家精神,再到玉溪卷烟厂、褚橙等的管理运营,采访之深入,细节之丰富,资料之完整权威,写作之客观理性,值得每一个读者认真品读。
2018年12月12日 已读
生命的强者。作者文笔麻麻,但褚老的一生啊,自成一部热血传奇。年终将至,提前认定这是我今年看到最喜欢的书(你看我一口气看到凌晨三点半也能看出来)。我永远钦佩真诚,认真,疯狂热爱技术的人。讲真,褚老做什么行业,都会是顶尖。这人生,比之shoe dog,此间跌宕起伏人生悲欢,也就热血个一百倍吧。
GIS 中国 传记 创业
我也有过小时候 豆瓣
作者: 任溶溶 2015 - 5
《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是任溶溶的经典散文代表作和最新散文作品精选集。所选作品睿智幽默、富于童趣。一位九旬高龄的文坛泰斗,以朴拙文笔向小读者娓娓道来,让人深切感受其赤子之心。作者站在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老作家的立场,回顾自己具有时代特色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家简单、快乐的个性魅力。作品插图是任溶溶先生儿子所画具有时代特色的插图,可称为典型的父子合作。本书温暖展示作者小时候的珍贵老照片。
2018年12月4日 已读
愿你一颗童心到老。想起小时候在课堂上读和同学借来的童话书,被语文老师当全班面撕了……那本书当年15块,我回家找了一本16块的童话书还给同学。同学第二天找回我1块……(笑
GIS 中国 传记 童年
麦昆 (2018) 豆瓣 TMDB
McQueen
8.1 (165 个评分) 导演: 伊恩·邦霍特 / 皮特·艾德盖 演员: 亚历山大·麦昆 / 伊莎贝拉·布罗
其它标题: McQueen / 英伦坏男孩:McQueen(港)
黑暗,骷髅,浪漫,天马行空,这是人们想到英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时,脑海中瞬时浮现的词汇。这位曾享誉全球,同时也争议缠身的时尚坏小子,于 2010 年在母亲葬礼前夜自缢身亡,年仅 40 岁,留给世人无尽猜想和怀缅。在他身故 8 年后,备受瞩目的个人纪录片今春亮相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以特殊的录像带形式,划分开 Lee(麦昆原名,亲友对他的爱称)短暂一生的不同节点,让人窥见一代奇才丰富曲折的内心。从伦敦东区普通的工人家庭到巴黎、伦敦等地的顶级秀场,反叛惊艳的才华令他一时风头无量,成为重塑流行文化观念的时代旗手。而在光环和盛名之下,抑郁症的长期压迫与亲故相继离世,也让他在世界最热闹拥挤的中心,体味着过山车俯冲般高速坠落的孤独。
Shoe Dog 豆瓣
8.5 (6 个评分) 作者: Phil Knight Scribner 2016 - 4
In this candid and riveting memoir,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Nike founder and CEO Phil Knight shares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s early days as an intrepid start-up and its evolution into one of the world’s most iconic, game-changing, and profitable brands.
In 1962, fresh out of business school, Phil Knight borrowed $50 from his father and created a company with a simple mission: import high-quality, low-cost athletic shoes from Japan. Selling the shoes from the trunk of his lime green Plymouth Valiant, Knight grossed $8,000 his first year. Today, Nike’s annual sales top $30 billion. In an age of startups, Nike is the ne plus ultra of all startups, and the swoosh has become a revolutionary, globe-spanning icon, one of the most ubiquitous and recognizable symbols in the world today.
But Knight, the man behind the swoosh, has always remained a mystery. Now,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memoir that is candid, humble, gutsy, and wry, he tells his story, beginning with his crossroads moment. At 24, after backpacking around the world, he decided to take the unconventional path, to start his own business—a business that would be dynamic, different.
Knight details the many risks and daunting setbacks that stood between him and his dream—along with his early triumphs. Above all, he recalls the form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his first partners and employees, a ragtag group of misfits and seekers who became a tight-knit band of brothers. Together, harnessing the transcendent power of a shared mission, and a deep belief in the spirit of sport, they built a brand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2018年11月8日 已读
好些重要的人物Bowerman,Strasser,Woodell,Johnson……形象都描绘得异常立体,跃然纸上。我是对球鞋几乎毫无兴趣的人,十几年来Nike/Adidas/Puma发音都是错的,但看这本书却津津有味。虽然不知为何写到八十年代Nike上市之后戛然而止。米有细写和乔丹的合作,血汗工厂神马的。我很喜欢作者字里行间展现出的不动声色的幽默,让我想起何伟的文风。我最喜欢的一小段是在跟日本人打官司时候,Phil每天给儿子讲完bed time story,他会坐回到客厅的recliner上,给曾经并不亲近的老爸打电话讨论案件,time for his own bed time story. 最后一章写身边人的离去和bucket list,我又俗套地一边听着一边哭了。好真诚的一个人。
Audible 传记 管理 美国 英文
Kitchen Confidential 豆瓣
8.9 (8 个评分) 作者: Anthony Bourdain Harper Perennial 2001 - 8
When Chef Anthony Bourdain wrote "Don t Eat Before You Read This" in The New Yorker, he spared no one s appetite, revealing what goes on behind the kitchen door. In Kitchen Confidential, he expanded that appetizer into a deliciously funny, delectable shocking banquet that lays out his 25 years of sex, drugs, and haute cuisine.From his first oyster in the Gironde to the kitchen of the Rainbow Room atop Rockefeller Center, from the restaurants of Tokyo to the drug dealers of the East Village, from the mobsters to the rats, Bourdain s brilliantly written, wild-but-true tales make the belly ache with laughter.
2018年8月22日 已读
"Your body is not a temple, it's an amusement park. Enjoy the ride."所谓人生得意,这样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他会自杀。他怒骂的时候永远锐利毒辣,可也难掩骨子里的nostalgia和极偶尔一闪而过的温情。之前还好奇为啥Anthony那么忙居然还有时间念自己的书,听着听着我发现除了语速爆快之外,他应该最享受的就是毫无顾忌地脱口而出各种cursing words吧,这些词听着绝对真情实感= = 波登大叔,希望你已经尝试了所有你想要的未知生活,R.I.P.
Audible GIS 传记 美国 美食
毕加索:创造者与毁灭者 豆瓣
作者: (美)雅瑞安娜·哈芬顿 译者: 陈子慕 金城出版社 2007 - 1
“天才的艺术家”之外,毕加索是一个怎样的人?金城出版社新引进的《毕加索:创造者与毁灭者》一书,剥掉笼罩在他头上的神秘光环,从生活的角度复原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毕加索:艺术天才对社会充满恐惧和仇恨,喜欢在情人之间挑斗战争,不断偷情,以此为乐。每个跟他有关系的女人的命运都是那么悲惨——不是疯了,就是死了。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了不起、最举世瞩目的艺术家,他的宿命就是超越个人的幸运得失。本书描述毕加索的一生,不仅仅是他的感情际遇,还是一段跨越了91年生活的创作和毁灭的非凡之旅。这个偶像化的艺术家,他的传奇和巫师般的魅力已经毋庸置疑,可是在崇拜、幻想和不知疲倦的背后,其实并不轻松。事实上,毕加索内心的创造天性与毁灭天性之间的挣扎正是他生活的核心。而这二者之间的挣扎也正是本书的核心。毕加索作为创造者的一面是博大而光辉的,他丰富的创造力近乎神奇。毕加索的形象和幻想不但给艺术界,而且给整个20世纪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他作为毁灭者的一面却是个悲剧,所有与他有关系的女人的命运都是那么悲惨:第二个妻子、孙子、多年的情人特蕾丝先后自杀身亡,结发妻子精神失常,《格尔尼卡》时期的情人、艺术伴侣朵拉玛尔精神崩溃——这些只是曾经亲近过他毁灭性性格的一部分人。有超乎人想像的大量证据说明毕加索是个毁灭者。
作者哈芬顿是作家、演说家、宣传家,现居美国,出版过多本国际畅销书,还被拍成电影。为了撰写本书,她本人和研究助手亲赴巴黎、巴塞罗那、法国南部以及其他能够找到毕加索生活的见证人的地方,进行了数百次的采访记录。这些没有被毕加索神话蒙蔽眼睛的见证人尽管起初不愿意讲,后来还是在采访中向我们吐露了天才毕加索的黑暗面的种种事实。
2018年5月10日 已读
有才华所以就是“受折磨的灵魂了”?明明就是一个性虐狂加上恋童的死变态……第一次读别人的传记让我觉得无比恶心的。
GIS 传记 艺术 英国
我,花样女王 (2017) 豆瓣 TMDB
I, Tonya
7.9 (398 个评分) 导演: 克雷格·吉勒斯佩 演员: 玛格特·罗比 / 塞巴斯蒂安·斯坦
其它标题: I, Tonya / 冰之骄女(港)
托尼亚(玛歌特·罗比 Margot Robbie 饰)成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之中,和母亲(阿丽森·詹尼 Allison Janney 饰)过着相依为命的日子。托尼亚的母亲是一个冷若冰霜而又独断专行的女人,她在年仅3岁的托尼亚身上看到了她成为一名花滑运动员的潜力,就这样,小小的女孩被送往了由戴安(朱丽安妮·尼科尔森 Julianne Nicholson 饰)执教的花滑队里,开始了训练。
托尼亚的全部童年几乎都是在冰上度过的,直到有一天她在溜冰场遇见了名为杰夫(塞巴斯蒂安·斯坦 Sebastian Stan 饰)的男子,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杰夫改变了托尼亚的人生,却也成为了她的灾难,从此托尼亚要面对的,除了日益艰巨的训练外,还有来自杰夫的拳脚。在一场比赛中,托尼亚完成了冰上三圈半的跳跃动作,成为了美国第一个完成了这个动作的运动员,托尼亚因此名声大噪。
2018年1月10日 看过
刚好之前和圈圈在san jose看了个现场,虽说是男子的,看这部电影感受更深。虽说这部电影主观性也非常的强,还是很成功地讲了一个故事。说到爱那些抓马,谁能比得上美国人,最后大众的目光不也瞬间转到了OJ身上,切。
GIS 传记 电影 美国 运动
茉莉牌局 (2017) TMDB 豆瓣
Molly's Game
7.0 (239 个评分) 导演: 艾伦·索金 演员: 杰西卡·查斯坦 / 伊德里斯·艾尔巴
其它标题: Molly's Game / 决胜女王(台)
茉莉·布鲁姆(杰西卡·查斯坦 饰)年轻时专注滑雪,水平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然而在选拔赛上却不幸摔成重伤丧失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之后她决定在读法律学院之前给自己放一年的假,于是就跑去洛杉矶当了女招待,结果意外地进了组织牌局这一行。凭借自己的聪明头脑,茉莉在八年间通过开设赌局赚了数百万美元。来她赌局的都是一些好莱坞巨星和富豪巨贾,包括本·阿弗莱克、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等。
本片根据茉莉·布鲁姆本人2014年出版的回忆录改编。
2018年1月3日 看过
语速快得让我又开始质疑自己听力退步了……men can never make your life earlier,系咩?
GIS 传记 电影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