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寻觅中华 豆瓣
8.2 (5 个评分) 作者: 余秋雨 作家出版社 2008 - 5
一路上写的书已经不少。由于读的人多,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盗版狂潮。
作者的书在国内的盗版本,早已是正版本的十倍左右。前些年应邀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演讲,馆方非常热情地把他们收藏的作者的中文版著作一本本推出来向听众展示。但是,作者与妻子不得不苦笑着交换了一下眼色,因为推出来的大多也是盗版本,想必购自中国大陆。
其中还有不少,是盗版者为作者编的各种“文集”。
因此作者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决心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更何况,重访文化遗迹时所产生的新感觉需要补充,很多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需要加入,不少自己已经不满意的文章需要删削。
为此,作者花费不少时间等待以前出版的那些书的合约到期,然后不再续签,让全国各地正版书市场上作者的专柜“空架”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对以前的文章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又增补了不少关及中华文化基本经络的文章。
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
眼下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作者锻铸了它,它也锻铸作者。书里边的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
波普设计 豆瓣
作者: 张承志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 8
作为一次艺术设计的革命,波谱艺术无论在创作思想、技术手段、语言元素上都是根据当时西方生活的具体要求产生的。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艺术界中现代主义思潮占主要地位。战后的艺术仍沉浸在严肃、规范的现代主义形式中,艺术剩下的仅是最低限的抽象与色场,形式主义达到了极致,这种把艺术类似到法典的状况,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与反叛,“波谱”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和设计流派,开始在欧美流行。
全书内容包括波普艺术流派简述,英国的波普艺术,美国的波普艺术,作为国际风格的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作品赏析。
草木春秋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作家出版社 2005 - 9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的来,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了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社将推出一套“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书。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
本书是当代散文大家汪曾祺的精品散文汇集。内收散文五十篇,记人事、写风景、说文化、述掌故,兼及饮食瓜果、草木虫鱼,无不集于笔下。闲淡中有滋味,闲适中有惊威,给读者以文学艺术的审美享受及文化修养的提高。
夜船吹笛雨潇潇 豆瓣
8.4 (21 个评分) 作者: 沧月 新世界出版社 2007 - 5
那一段皇室中的隐秘畸恋,那一段战场上的慷慨悲歌,那乱世中的执着和背叛。
一段皇室中的隐秘畸恋;一段战场上的慷慨悲歌;乱世中的执着和背叛。
这门婚事,本来只是作为政治筹码的权宜之计,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太子军,那么他也付出了一生婚约的代价来获得它——他是言而有信的人,雪崖皇子妃的荣耀将永远罩在这个海盗之女的身上。
至于婚姻的实质——在这个权力变更压过一切的年代,有谁真正在乎它?
别拿畜生不当人 豆瓣
作者: 小宝 2004 - 1
本书内容是小宝的随笔集,包括:布衣石榴、身为上海人、绝对忘年交、霍华德医生、玉观音、科学家莫里斯、成功女士、黎儿流、左右开弓乔志老、失踪的网络作家、女作家谈吃、美国异人、十四爷、第一高手韦小宝、 城里的男人、中年偶像、金钱本色、女特务、优雅的小丈夫、批评家、知道本田凌志的穷人、丽人心事、萨伊德先生见鬼去、村上春树、不过是斯皮尔伯格、《春光乍泄》、响应刘老人、紫气、今年佳人、多凄情、别拿畜生不当人等等。
我把青春献给你 豆瓣
6.8 (12 个评分) 作者: 冯小刚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 - 3
卸下名人的顶戴,大胆诚恳地自嘲,勇气来自于自信———冯小刚把自己交给读者,缺失与真诚一并奉上。走向成功的地图,插上一路颠簸的坐标。文字的冯小刚比银幕的冯小刚更加清晰。

深藏入心的机智在不知不觉中释放,被冯式调侃链接的情感更显深沉。比如,转业回家,他戴上军帽,最后给母亲行的最后一个军礼;比如,最初在产房外见到女儿出世的一瞬,父爱与责任感的附体;与好友梁左的生离死别,无不在他朴素行文的背景上洒下泪花。
冯小刚这本《我把青春献给你》,是利用《手机》剧本创作和开拍之间的问隙创作的。时间紧,任务重,但它别具一格。与别的准自传相同的是,它同样讲述了过去的许多人和事,及与这些人和事的情感。物是人非,或物在人亡,送走和重新寻找的时候,感情是不一样的。与别的准自传不同的是,作者在面对往事胆怯和躲闪的同时,向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不”声中长大,会自己横刀立马,开创出另一条人生和艺术道路。冯小刚过去说过,过去盖起的宫殿中,没有他的位置,他只好在宫殿的旁边,另起炉灶,搭起了一间偏房。问题是偏房越盖越多,越盖越大,越盖越高,渐渐成了一个院落,它就成了另一座宫殿。前年崔永元出了一本书叫《不过如此》,我赞赏老崔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写《不过如此》,是38年长成一根萝卡,现在一片一片切给大家看;现在我们读了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像看老崔切萝卡一样,能够知道老冯家是如何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一砖一瓦盖起了另一座偏房、院落和宫殿。也有些像看动物,初看有些四不像,非狗非鸡,非驴非马,但它像麒麟哪。
在化腐朽为神奇的同时,冯小刚也善于化崇高为平庸,对于这本书,他在自己写的序中说,朋友,没别的,就是把我的青春献出去,逗你解个闷儿;那么作为朋友,现在我用这篇序,把解闷儿还给他本人。最后我想告诉他的是,别忘了,你面前还有一点七公里的路要走,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无穷动 (2005) 豆瓣 TMDB
无穷动
6.2 (64 个评分) 导演: 宁瀛 演员: 洪晃 / 刘索拉
其它标题: Perpetual Motion
大年三十的除夕夜,三个混迹于中国上流社会的成功女性——时装模特琴琴(李勤勤)、房地产经销商夜太太(平燕妮)和才貌双全的艺术家拉拉(刘索拉)——应同样是成功女性的时尚杂志出版商妞妞(洪晃)的邀请,来到她家过春节。
妞妞请客的目的是想找出哪一位是她离家出走的丈夫的情人,而众人也知所赴的是鸿门宴,所以一开始讲话时都很小心翼翼。随着她们对各自情感故事的讲述,妞妞发现谁是她丈夫的情人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某种程度上她和她们是一样的人,在成功自信的外表下,心里所藏的,是那些过去年代遗留下来的不可弥补的情感歉疚和无穷动的欲望。
我在剑桥 豆瓣
作者: 李晓愚 2005 - 5
《我在剑桥》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文字和作者的摄影、绘画作品相结合),真诚地记录下了她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她在剑桥这座世界名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抒写 着青春成长的感动和喜悦,表现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女性的迷人风采。
感官的盛宴 豆瓣
6.9 (9 个评分) 作者: 严锋 上海书店 2007 - 1
此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先生的随笔集,全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他作为一个超级大玩家,从小时候制作飞机模型、矿石机、望远镜,到现在玩电子游戏、电子音乐等等,他以穷其究竟的好奇与热情,把他的业余爱好上升到一种专业的了解程度,从文学的角度看游戏,再从游戏的角度看文学,考察它们之间的分合与同异,探讨电脑游戏和文学之间共生同源的现象。后半部分是他和余华等作家之间关于网络与人性、王安忆的小说、《兄弟》等的对话。
設計私生活 豆瓣
作者: 歐陽應霽 大塊文化 2002 - 11
我們依然需要設計,是因為我們渴望要有選擇。
一成不變的世界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就因為服裝有性感的、優雅的、復古的、前衛的,手機有黑的、銀的、紅的、彩色的,生活才有意思起來。一抹藍,一條弧線,一個奇想,傑出的設計讓世界瞬時改觀。
Marc Newson、Philippe Starck、Hedi Slimane、Raf Simons、Tom Dixon、Ross Lovegrove、村上隆、安藤忠雄……這些我們也許熟悉也許陌生的設計大師背後有什麼創作理念?奈良美智筆下那個大眼睛、看起來總是在生氣的小女孩,什麼時候開始充斥在我們四周?Dior Homme那設計線條極為纖細、連瑪丹娜也為之瘋狂的男裝,魅力何在?
在歐陽應霽筆下,一幅幅設計界的精彩速寫,像是令人目不暇給的創意與美感之萬國博覽會。他與讀者分享的領域涵蓋傢俱、產品、時裝、音樂、電影、雜誌、玩具、旅行、美食……一會兒帶我們到巴黎的伸展台上,一會兒深入知名流行生活雜誌Wallpaper的幕後製作,一會兒解讀對切.格瓦拉的崇拜現象,一會兒探索簡約的意義。
設計與生活的關係難以分割。多一分對傑出設計的認識,我們的生活就能多一分樂趣,和選擇的自由。
半飽-生活高潮之所在 豆瓣
作者: 歐陽應霽 大塊
半飽,其實就是未夠,就可以留有空間餘地,可以隨時隨地繼續小吃;
半飽,也就是差不多了,是饞嘴你我的一種刻意的幸福的吊詭;
半飽,就可以永遠保持一種不止追求美滿的慾望;
半飽,就可以修練一種自主控制的健康平衡的法術;
半飽,是與貪得無厭飽食終日的過去決裂;
半飽,是與機靈小聰明敏感大智慧馬上擁抱。擅長將設計理念與日常生活完美結合的創作人歐陽應霽,這會兒將他的創意舞台搬到了廚房,展現他在美食方面的長才,並以「半飽」概念實作推薦了32道料理。
一反傳統,《半飽》先以甜點開始上桌,然後是麵包、湯品、米飯、涼拌、魚肉、麵食、下酒菜......每一道菜都有故事,每樣食材都能帶出一種生活的氛圍。歐陽在作菜的過程中注入了熱情,也體現了作菜的樂趣。端出的一道道美食,同時也是一場不斷追求探索與發掘驚喜的生活冒險,令人迫不及待嘗試。一如他在家居、設計方面展現的品味與創意,歐陽的廚房同樣精彩萬分。
「太飽很辛苦,滿足過份就沒有了期待。」
「半飽」讓人既能堅持節食,又不必放棄美味;對事對物可以永遠有期待,始終有餘裕再容納其他美好的事物。半飽,其實很貪心。
一个人走 豆瓣
作者: 鞠庆 2004
一起走吧
泰国。丽江、大理、虎跳峡。越南。原始森林。香港。喀斯特地貌……我所走过的地方,都是你可以触及到的地方。不需过多体力。不用太多金钱和时间。总是去了又回来,回来了又去。
好多的经历,都是你经历过或者即将经历的。不同的是,我的文字,为旅行增加了十份明亮而感性的记忆。
一个都市女子不遗余力的简单行走。
44篇文字,既独立成篇,也连为一体。
你可以任意翻阅,也可以依序完成。
文字到173页就完结了。但是行走是停不下来的 新西兰奥斯曼国家森林公园,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黄昏,中国最美的农村婺源……
这是我的下一站,下下一站。
我们会在这些地方擦肩而过么?如果你正好读到我的文字,如果我们正好相遇,那么一起走吧,天道酬行,前方一定是落英缤纷……
回家真好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欧阳应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8
“你可以走出房子,但你总要回家。”
――Witold Rybezynski,Home: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一个家的装饰风格,不仅反映居住者的喜好与生活质感,也直接影响居住其中的日常心情。本书介绍的大陆、港、台三地精彩的家和家中精彩的人物,能够启发我们对家的想像。
家,不只是栖息的住所,一个舒适自在的家,能提供我们能量和灵感,让自我展现,并且是家人与爱人乐于安顿身心的据点。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家居设计的专家和造访者,欧阳应霁捕捉了这些家中令人赞叹的设计,发掘了家与舒适的关系和意义,也让我们体验到恋家、爱家的价值。
回家,是件幸福的事。
花影 豆瓣
作者: 周瘦鹃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 - 5
本书从周瘦鹃诸多写花的散文中选出,以四季分辑,并配以切题的摄影图片或古画,精印成集。书中文章篇幅虽短但涵蕴丰盈;知识丰富却又要言不烦,让人既有知识上的收益,也让人体会到了作者潜在流淌的个人情感。但这情感又把持有度,谦和柔婉,并不强予而能细润读者心田。至于涉笔成趣,那是显现了作者语言功力根基的雄厚;文风委婉、平实而使人绝不产生强抑感,读文章如轻凉微风拂面,享有一种柔静中的美感。

迎春花
仙客来
无名英雄蒲公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杏花春雨江南
西府海棠
杜鹃花发映山红
但有一枝堪比玉
花光一片紫云堆
蔷薇开殿春风
梨花如雪送春归
国色天香说牡丹
易开易谢的樱花
绰约婪尾春
花雨缤纷春去了

荷花的生日

芭蕉开绿扇
崖林红破美人蕉

秋兰进满一堂香
闻木犀香
我爱菊花
秋菊有佳色
陶渊明与菊花
雁来红
水边双艳
仲秋的花与果
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梅花消息
探梅香雪海
我为什么爱梅花
得水能仙天与奇
玉立竹森森
山茶花开春未归
虚构的热情 豆瓣
作者: 苏童 2003
《虚构的热情》这篇文章可以看做苏童的创作独白:“一个人瞬间的独语成为别人生活的经典,一个人原本孤立无援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字覆盖了成千上万个心灵。这就是虚构的魅力,说到底这也是小说的魅力。”无论是一个场景,还是一个女性的表情、动作,还是用文字对一个街角的素描,在苏童笔下都显得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