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雕刻大地 豆瓣
Maya Lin: topologies
8.6 (9 个评分) 作者: 林璎 译者: 陈晓宇 / 奚雪松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8
本书是备受赞誉的美国华裔建筑师与艺术家林璎的作品集,以丰富的图片展示了林璎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数量可观的珍贵草稿和手绘图。
从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大地艺术作品,到“汇流”系列景观项目,林璎一直在探索人们体验景观并与之发生联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与历史、地域、集体记忆和自然的本应相互交融的关系。她的建筑作品往往与景观和环境有强烈呼应,也格外重视设计的可持续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作品里,则常常融入了以科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和对这些科学数据的直觉式的呈现。
自20岁左右进入公众视野开始,林璎一直在提出各种思考与构建图景的方式,这些方式抗拒任何类别、流派与界限。她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植入作品之中,以颇具东方特色的柔和与不争的方式表达。
2023年11月5日 已读
我好喜欢林樱啊。她的作品,她的文字诠释,都是既温柔又非常有力量。本来我以为她是有名的建筑师,所以书里会看到她建的楼什么的。没想到她有好多雕塑和室外的景观塑造。她很偏爱水和波浪哎,希望将来有机会能看到她的作品。
看到有两个纽约的私宅设计,好奇住在像美术馆一样的家里,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美国 艺术 雕塑
设计中的设计 豆瓣 Goodreads
DESIGNING DESIGN
8.4 (13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原研哉 译者: 朱锷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 11
设计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长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真是一个有趣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有趣,它分明是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2023年8月22日 已读
用上手越自然,背后设计师的心思越细致入微。日本人在微小处的用心让人印象深刻。
让厉害的建筑师设计补蟑螂的盒子可真有趣,最后成品像给蟑螂建造的玩乐天地(如果你可以忽视粘着疑似蟑螂物体的内侧的话)。
我之前吐槽美国人觉得自己是世界中心真是僭越了,日本人用弹子球理论解释自己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终点集合所在哈哈,天下大同啊天下大同。
日本 漂在加拿大 艺术 设计 随笔
认识建筑:丰子恺建筑六讲 豆瓣
8.6 (12 个评分) 作者: 丰子恺 北京日报出版社丨阳光博客 2017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 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为什么古埃及帝王要耗费巨大心力来建造庞大而笨重的金字塔?
为什么希腊神殿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细沟?
为什么早期的基督教堂都建在地下?
为什么现代建筑越建越高,却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
……
在丰子恺先生看来,伟大的建筑,往往能从直感上给人一种启示,使人心暂时远离颠倒梦想的苦恼,而回顾生命的本源。
这一次,丰子恺先生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积淀,将建筑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的发展关系细细分析,娓娓道来。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古今建筑艺术的魅力,更能窥察其间人心的变化,所以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
本书在《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新版增添图片百余幅,更好地展现了丰子恺眼中的“建筑世界”。
2023年8月11日 已读
外行友好,只是感觉要想欣赏早期的建筑,历史不好可不行啊。视觉纠正那里读着好有趣,希望将来某天能亲眼看看去感受。在丰子恺写书那个时代,纽约才是第二大城市呢,不过电影金刚又已经上映了,柯布西耶正受欢迎,我有一种“张学良听周杰伦歌”的感觉。
中国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科普 艺术
贝聿铭的光影传奇 伊斯兰博物馆 (2009) 豆瓣
Learning from Light: The Vision of I.M. Pei
8.5 (13 个评分) 导演: Bo Landin / Sterling Van Wagenen
其它标题: Learning from Light: The Vision of I.M. Pei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占地4万5平方,简洁的白色石灰石,以几何式的方式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古朴且自然。博物馆内收集并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它们来自三大洲,横跨了7世纪到19世纪的时间长河。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的理论,亲自到埃及,突尼斯等地采风。由于担心这个博物馆会被周围环境所淹没,他请求卡塔尔的王储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岛。博物馆内部还有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在其盛大的开馆仪式上,还请来了中国著名音乐家马友友表演。
2023年6月20日 看过
我第一次看贝聿铭的采访讲话,九十多岁了,在镜头前面笑眯眯的,讲几何,讲光影,讲文化。感觉根本不需要听他说什么,从他的神态表情,就能看出来他觉得他在描述的这个东西可好玩可有意思。 原来德州好几个他的作品,可惜了,以后有机会去看看不知是什么时候。不过刚发现我在其中一个里面面过一个下午的试啊哈哈,当时主要是紧张,虽然确实有印象跟我其他面试的政府建筑长得不太一样。要是有身份的话俺就能去那工作了哇。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纪录片 美国 艺术
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或曰表面即错觉而深度亦然 (1988) 豆瓣
A Day on the Grand Canal with the Emperor of China or: Surface Is Illusion But So Is Depth
8.7 (30 个评分) 导演: 菲利普·哈斯 演员: 大卫·霍克尼
其它标题: A Day on the Grand Canal with the Emperor of China or: Surface Is Illusion But So Is Depth
《康熙南巡图》,这幅著名的中国卷轴画描绘了康熙皇帝在1689年第二次访问他的南方帝国。这幅画是由王翚(1632-1717)和他的助手们创作的。霍克尼将这幅画卷更流畅的空间描绘与后来由徐阳和他的助手——乾隆皇帝南巡(1764-1770)——绘制的画卷《乾隆南巡图》进行了对比。
2022年5月29日 看过
艺术让创作者和观看者得以隔空对话。大卫霍克尼太棒了,经他这么一解释,我们这些观众可以自由移动于画面的各个角落,无往不至去欣赏,想象三百多年前皇帝巡游时候的民间胜景。比之西洋画这画里少了边界,于是观众多了无限自由。希望以后有机会带着他讲解的精妙之处去博物馆看看卷轴画藏品。鉴赏时候的配乐我也好喜欢 !
中国 无工作游民 纪录片 绘画 艺术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豆瓣
Lives of the Artists, Lives of the Architects
作者: [瑞士]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译者: 王乃竹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7
面对当代艺术,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
策展人奥布里斯特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有意识地采访接触到的艺术家,并记录下来,至今已经积累了近2000小时的录音素材。谈笑中,他本书收录的是他与19位(组)当代重要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对话,其中包括大卫·霍克尼、吉尔伯特和乔治双人组、格哈德·里希特、路易丝·布尔乔亚、雷姆·库哈斯、奥斯卡·尼迈耶、扎哈·哈迪德,等等。他们都是(或生前曾是)当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被誉为“英国艺术教父”的大卫·霍克尼,当代重要的女性主义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建筑风格独特又备受争议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曾参与修建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奥斯卡·尼迈耶,等等。
在轻松的谈话中,艺术家与建筑师阐述了自己创作中面对的个人及社会问题,具体作品的创作思路,未来的创作计划,乃至对年轻艺术家的建议,等等。通过此书,我们得以看到他们的灵感来源,了解背后的创作故事。
本书的写作方式,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家乔尔乔·瓦萨里《名人传》的启发,没有区分艺术家和建筑师,而是将这些同代人视作历史人物进行记录。而事实上,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早已突破学科的藩篱,在多个领域进行着跨界实践。无论从写作方式还是内容来看,这本书都“很当代”!
19篇对话,19位(组)艺术家,浓缩了当代艺术的19种面貌,折射出当代艺术的丰富形态。我们亦可以通过艺术家之眼,审视我们生活的时代。
2021年11月21日 已读
这本书读好久了呀。印象最深的是伊朗的女艺术家和采访最后的zaha hadid。要是有配图里很好了啊,不然的话很多讨论对于门外汉会有些dry。建筑师的访谈都很不错,似乎一直绕不开展馆作为建筑和展品之间的dynamics。至于所有的行为艺术家,我都不喜欢。
DataAnalyst 瑞士 艺术 访谈
鸟瞰古文明 豆瓣 Goodreads
L’Antiquité Retrouvée
9.0 (43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克劳德·戈尔万 译者: 严可婷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 - 10
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文明全景
借由细腻画笔,溯着时间之流,触碰千年前的繁华巨梦
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横跨九大地域,近百座建筑群跃然眼前
它们是古代统治者雄心与抱负的见证
也是我们理解古希腊、罗马、埃及文明的最佳途径
🌟 所有伟大的城市,都是在信念与梦想中建构而成。
它们并不只辉煌于历史,其光芒也照耀了后世前进之路。
🌟 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凭借集绘画、建筑与考古学于一身的天赋, 将那些化为尘土,颓成残垣的古老废墟重新修葺。
📕 内容简介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最大的困难和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切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还有曾经辉煌一时却被人遗忘的诸多地方。每一幅图画都是成千上万条信息的结晶,甚至一幅图中浓缩了一座城市数佰年的历史,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通过眼前的复原图,凝视众多文明结晶,我们获得了观察历史的另一个视角,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智力体验。
👩 编辑推荐
☆130幅复原图呈现古地中海文明三千纪的繁华与梦幻
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87个地区与城市,囊括巴比伦、迦太基、雅典、特洛伊、罗马等众多历史名城,将古地中海文明全景呈现。
☆古代城市复原图制作领域巨擘率领的专家团队,用纸笔精准重构历史发生之地
让-克劳德·戈尔万,建筑师,考古学家,曾指挥位于埃及卢克索的“法国·埃及·卡尔纳克神殿研究中心”逾10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发表古代城市复原图数百幅,更有超过千幅作品被阿尔勒考古博物馆收藏。作者及其团队(历史学家、碑文研究者、建筑师、地理学家等)从事专业城市复原图绘制工作30年,每一幅复原图的背后都包含着千万条信息。
☆图文结合,详解城市历史与其建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对城市规划,城市主要建筑的来历、规模、结构等方面的详实说明,深入古代城市的肌理。无形的历史受肉于各有魅力的城市,变得可以被触碰、抚摸。
☆ 地中海古城版“清明上河图”,用艺术的手法呈现历史之美
冰冷的研究成果被转换成生动的水彩画作,错落有致的线条辅以层次分明的淡彩,宏大的景观冲击着读者的视觉感官,让读者以苍鹰的视角看尽古地中海世界的繁华,又给予读者充足想象的空间,带领读者亲临其中,感受其美。
☆各色城市、各式建筑,多角度透视历史
历史不仅仅属于帝王将相,更属于芸芸众生;历史中的城市不仅仅有都城、重镇,也有着边境据点、乡野小镇。从帝王宫殿、神庙到普通人家、磨坊,本书所绘城市不仅是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名城,也有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地区,通过叙述后者平常而不失波澜的的生活,给人们另一个观察历史的角度。
2021年10月11日 已读
自此对东北的洗浴中心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哈哈,不仅是社交功能,原来连冷热浴池都是有上千年的传统的,失敬失敬。另外不得不说,罗马皇帝的审美真的是一以贯之,不管是哪个罗马城市,不管怎样的地形,海边还是山间,一定有一个圆形的竞技场稳稳地坐落在城市外缘。连着浴场,给我一种全民健美又芬芳的气氛XD。
DataAnalyst 历史 法国 漫画/绘本 艺术
波丽娜 豆瓣
Polina
8.6 (7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巴斯蒂安·维韦斯 译者: 张鑫佳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7
在人生的岔路口,面对重重的挫折和迷茫,怀揣最初梦想的我们该如何抉择?
法国2012年度漫画评论大奖作品,带给你关于跳舞、关于成长、关于抉择的心灵触动。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跳舞的故事,一个名叫波丽娜的小女孩,在追求舞蹈梦想的 道路上历经挫折和迷茫。追求艺术极致、 绝不放弃的她,最终功成名就,实现了自我。而她最想做的事情,是与她严苛的启蒙老师,再谱一段动人的舞蹈。
“除了画画,我什么都不会,《波丽娜》表达的其实就是我与绘画的事情。”——作者维韦斯如是说。而《波丽娜》讲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当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失败,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迷茫,可能需要做的,就是回望最初的追求和想法,并如启蒙老师所说:“在高处时,不要急。”
★ 天才漫画家最经典作品: 巴斯蒂安·维韦斯(Bastien Vivès),被称为“法国漫画未来”的天才漫画家。10岁开始练习素描,25岁的作品《氯的滋味》获世界最高级别漫画节——法国安古兰漫画节最佳新人奖。之后的作品《波丽娜》又入围2012年安古兰漫画节评审团大奖,《Last Man》获2015年最佳系列奖。改编自《波丽娜》,由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电影也即将上映。
★ 意味悠长的纸上电影:《波丽娜》以漫画的形式,描绘一个如法国文艺电影般细腻悠长的故事,抒发淡淡的、意犹未尽的诗意。
★ 深刻把捉舞蹈之美:维韦斯以简洁但灵动的线条,将舞蹈之美表现到了极致。寥寥几笔,就能深刻把捉人体舞动的美妙姿态。
★ 原型为著名舞蹈家:波丽娜的原型,波丽娜·塞米昂诺娃(Polina Semionova)是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现任ABT首席,曾为德国国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曾任英国国家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斯卡拉大剧院芭蕾舞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芭蕾舞团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客席艺术家,在全世界各大城市客座演出。
...................
※内容简介※
法国媒体评论漫画联会“2012年度漫画评论大奖” 。
一个名叫波丽娜的俄罗斯女孩,从小展现出过人的芭蕾舞天赋。六岁时,她进入一所著名的舞蹈学校,跟随博金斯基教授学习。博金斯基的教学方法非常严苛,年幼的波丽娜被他深深地影响。
之后,波丽娜在追寻舞蹈的路上历经挫折与迷茫,她离开学校进入剧院,又孑然一身地到柏林流浪……在那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多年以后,波丽娜功成名就,而她最想做的事情,是回到故乡,同启蒙老师博金斯基再跳一段舞。
...................
※名人推荐※
看完《波丽娜》这本描绘芭蕾舞者一生的故事绘本,我不只心弦被触动……我整个人被撼动到瞬时无法言语!舞蹈与人生一样,经常都要面对选择,一旦选了就要自己承担,结果好坏常常也不是一时之间可以论断的。就像波丽娜的朋友威廉为了要帮她下决定时说的:“舞蹈是一门艺术,在其中既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
——流浪舞蹈剧场艺术总监伍锦涛,感动推荐!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非常喜欢。丰沛这个词太好了,是人生经历,是情感,也是认知。我真是太喜欢了!ps谁不同意这男朋友就是个傻X呢……
dataanalyst 法国 漫画 绘本 艺术
张国荣:禁色的蝴蝶 豆瓣
8.2 (10 个评分) 作者: 洛枫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3
对于很多“哥迷”来说,张国荣的舞台表演与银幕形象早已成为一份情结,我们反复听他的歌,重新看他的电影,一遍一遍,回顾他生命蜕变的璀璨历程。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通过作者的理性解读与诗意书写,我们得以了解张国荣是一个很有自觉意识的演员,他明白每个演出的处境,同时更知道在每个处境的限制中能够做些什么,进而让“自我”的演出超越限制而升华存在,在给予每一个角色活泼灵动生命的同时,也使他自己因那角色而蜕变万千不同的姿彩。
《禁色的蝴蝶》可谓迄今为止,以张国荣为主题,最具思想深度的一本著作。既值得海内外“哥迷”珍藏回味,更应该引起广大社会读者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 本书作者洛枫是一位研究流行文化的学者,一位诗龄不短的诗人,同时,她也是一名“哥迷”。这本《禁色的蝴蝶》以张国荣作为演艺者的角度出发,论辩和论证他在舞台上、电影里的艺术形象——或许,先从张国荣的生命历程及其与香港流行文化历史的关联说起,再阐释他的演艺风华。
The Book of the Bird 豆瓣
作者: Angus Hyland / Kendra Wils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2016 - 5
The Book of the Bird celebrates the bird in art with an elegant, international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illustrations and photographs, featuring all kinds of birds from the smallest tits and wrens to colorful exotics.
Interspersed through the illustrations are short texts giving background to the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on bird species. This is the perfect gift for all bird lovers.
画的秘密 豆瓣
Le Dessin
8.5 (112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 译者: 贾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1
荣获瑞士谢尔漫画节最佳作品奖
欧洲漫画界最具实验性的概念型奇才、两届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奖项得主马克-安托万·马修情感悬疑之作
堪比卡夫卡的诡异荒诞,兼具大卫·林奇的超现实主义
...................
※编辑推荐※
一本关于友情的疗伤图像小说,直击人内心最为隐秘的情感。
一部追寻艺术的纸上悬疑电影,揭示命运宇宙中奇诡的真相。
★ 《画的秘密》荣获欧洲第二大漫画节“瑞士谢尔漫画节最佳作品奖”。
作者曾两度夺得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重要奖项。
★ 《画的秘密》是一部罕见的、结合了拼贴、镜像、3D等叙事手法的实验型漫画作品。作者巧妙地调度光线、纬度、时间、记忆,在一个悬念重重又温情治愈的故事中,注入了一个有关命运的哲学议题。
★ 马克-安托万·马修是欧洲漫画界最具实验性的概念型奇才,作品布局严谨、线条极简,用色冷静,画风独树一帜。作者擅于营造硕大的叙事迷宫,挑战读者的逻辑和情感,被业界称之为漫画界的卡夫卡和大卫·林奇。
...................
※内容简介※
挚友爱德华去世了,遗赠给埃米尔一幅画。朋友用智力和情感铸就的画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冰山一角,是一个字谜、一个玩笑,一个通往另一片天地的入口……
画面越深远的地方,微妙的细节就越多,连显微镜也不足以展现其中所有的东西。埃米尔倾尽余生追随画的秘密,将其中的细节复制、放大、临摹、解读。那些在时间流逝中渐渐显现的痕迹,正在悄悄揭开这个令人难以置信且充满诗意的谜底……
...................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充满诗意的作品,从头到尾都渗透着强有力的文学思想。故事氛围很容易让人想起冯索瓦·史奇顿 (François Schuiten) 和贝涅·彼特 (Benoît Peeters) 创作的迷宫般的世界。墨线画风完美无缺,原创剧本引人入胜。
——BDTHEQUE漫画图书馆评论网
《画的秘密》讲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它让读者跟随着爱德华的脚步进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作者绝妙又熟练地使用了黑白风格和光影的技巧,让这本漫画充满了让人惊叹的梦幻感。
——法国亚马逊读者评论
圆圈之书 豆瓣
The book of circles: Visualizing spheres of knowledge
作者: [美] 曼纽尔·利马 译者: 刘勇军 胡忠龙 李鸿元 接力出版社 2019 - 3
这是一本有关圆圈可视化的百科全书,圆圈是一个宇宙性象征符号,代表了完美、统一、运动和无限,唤起人们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自然界中,大到星球,小到细胞、细菌,圆圈无处不在。它们是奇迹的来源,也很快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指导原则,在艺术、宗教、语言、技术、建筑、哲学和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轮子。轮子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发明之一,它改变了人类用双脚定义的空间,推动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升华。
本书从信息可视化角度出发,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勾勒了圆圈数千年演进的历史,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圆圈应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从符号学的角度探究了这一普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规律。本书融科普与审美教育于一体,从人类定居以来的居住地、村落以及城市,到为了与他人更好地交流而创造的表意文字和符号,近300幅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的难得一见的精美插图,让读者在领略多姿多彩的圆圈之美的同时,感受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创造魅力。
葛饰北斋:为画痴狂 (2017) 豆瓣
Hokusai: Old Man Crazy to Paint
8.1 (51 个评分) 导演: Patricia Wheatley 演员: 蒂姆·克拉克 / 罗杰·凯斯
其它标题: Hokusai: Old Man Crazy to Paint / 葛飾北齋:畫狂老人(台)
The first UK film biography of the world-renowned Japanese artist Katsushika Hokusai (1760-1849), whose print The Great Wave is as globally famous as Leonardo's Mona Lisa. With Andy Serkis reading the voice of Hokusai, the film features artists David Hockney and Maggi Hambling, and passionate scholars who study, admire and venerate this great Japanese master.
The film focuses on Hokusai's work, life and times in the great, bustling metropolis of Edo, now modern Tokyo. Using extraordinary close-ups and pioneering 8K Ultra HD video technology, Hokusai's prints and paintings are examined by world experts. In the process they reveal new interpretations of famous works and convey the full extent of Hokusai's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as a great world artist.
Hokusai spent his life studying and celebrating our common humanity as well as deeply exploring the natural and spiritual worlds, using the famous volcano Mount Fuji as a protective presence and potential source of immortality. He knew much personal tragedy, was struck by lightning and lived for years in poverty, but never gave up his constant striving for perfection in his art. Hokusai influenced Monet, Van Gogh and other Impressionists, is the father of manga and has his own Great Wave emoji.
梦二画集·春之卷 豆瓣
夢二画集·春の卷
7.8 (1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竹久梦二 译者: 郭尔雅 现代出版社 2016 - 1
日本天才画家竹久梦二处女作首次完整与中国读者见面
====
★《梦二画集·春之卷》,以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2月第1版为底本,依据原版封面以及开本尺寸以及排版顺序进行翻译出版,原书封面及版式皆为竹久梦二当年亲自设计,这是《梦二画集·春之卷》出版106年来第一次在中国译介出版。
★《春之卷》是日本著名画家 竹久梦二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此书甫一出版,旋即在一年中再版四次,销售一空,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书。
★竹久梦二在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梦二式美人”的同时,摒弃前人糟粕创作了大量富于独创性的自由画作。“爱”与“美”是他的诗画核心,他的画作直指人心,令人过目不忘。读者能从他的画与诗中体会到游子的思乡之情、孩子的童真童趣,以及恋人的微妙爱情。
★其中,对丰子恺影响很大的《同级生》这幅画,在本书中首次出现。其他如《?!》等深受朱自清、周作人等大家赞赏的画作也被收录在此。书中绝大部分画作与诗文在国内都是首次出版。
★1909年竹久梦二25岁的时候以处女作《梦二画集·春之卷》崭露头角,此后陆续出版了《梦二画集·夏之卷》《梦二画集·秋之卷》《梦二画集·冬之卷》等。这是竹久梦二的成名作更是代表作。竹久梦二的画风深刻反映现实又自成 一体,诗句也精炼富有韵味,深深影响了我国漫画大师丰子恺,并深受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等大文学家所喜爱,同时也获得现代读者持久的喜爱。
★《或许会有人来》《在咖啡馆》《两年之后》的画题很是有趣,《愁人》《发光的铁道》《给城里的友人》皆是佳作,《壁》却像极了一个怪物,《该去哪里》《信使》《阿照》《破损的毽子、破碎的心》的说明充满了奇趣,《靠在一起》和《归途遥遥》实属杰作,《冷酷的旁观者》《电车站》《后三年》《布告板》《不安的欢乐》《想询问姻缘,又想隐瞒年龄》《小吏日记》《下了船后》《春窗》《武藏野》《残烟》《同班同学》《皓腕凝悲》也是各有意趣。《红与白》的对照很有趣。《夏夜》《要毕业了》《春尽时候,青花短牌最相宜》《蜜月》都是佳作,《井边》充满童趣。《不如归的读者》让人读来愉快,《被考试囚禁》的着眼点实在奇绝。
毕加索:创造者与毁灭者 豆瓣
作者: (美)雅瑞安娜·哈芬顿 译者: 陈子慕 金城出版社 2007 - 1
“天才的艺术家”之外,毕加索是一个怎样的人?金城出版社新引进的《毕加索:创造者与毁灭者》一书,剥掉笼罩在他头上的神秘光环,从生活的角度复原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毕加索:艺术天才对社会充满恐惧和仇恨,喜欢在情人之间挑斗战争,不断偷情,以此为乐。每个跟他有关系的女人的命运都是那么悲惨——不是疯了,就是死了。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了不起、最举世瞩目的艺术家,他的宿命就是超越个人的幸运得失。本书描述毕加索的一生,不仅仅是他的感情际遇,还是一段跨越了91年生活的创作和毁灭的非凡之旅。这个偶像化的艺术家,他的传奇和巫师般的魅力已经毋庸置疑,可是在崇拜、幻想和不知疲倦的背后,其实并不轻松。事实上,毕加索内心的创造天性与毁灭天性之间的挣扎正是他生活的核心。而这二者之间的挣扎也正是本书的核心。毕加索作为创造者的一面是博大而光辉的,他丰富的创造力近乎神奇。毕加索的形象和幻想不但给艺术界,而且给整个20世纪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他作为毁灭者的一面却是个悲剧,所有与他有关系的女人的命运都是那么悲惨:第二个妻子、孙子、多年的情人特蕾丝先后自杀身亡,结发妻子精神失常,《格尔尼卡》时期的情人、艺术伴侣朵拉玛尔精神崩溃——这些只是曾经亲近过他毁灭性性格的一部分人。有超乎人想像的大量证据说明毕加索是个毁灭者。
作者哈芬顿是作家、演说家、宣传家,现居美国,出版过多本国际畅销书,还被拍成电影。为了撰写本书,她本人和研究助手亲赴巴黎、巴塞罗那、法国南部以及其他能够找到毕加索生活的见证人的地方,进行了数百次的采访记录。这些没有被毕加索神话蒙蔽眼睛的见证人尽管起初不愿意讲,后来还是在采访中向我们吐露了天才毕加索的黑暗面的种种事实。
2018年5月10日 已读
有才华所以就是“受折磨的灵魂了”?明明就是一个性虐狂加上恋童的死变态……第一次读别人的传记让我觉得无比恶心的。
GIS 传记 艺术 英国
黑暗之星:H.R.吉格的世界 (2014) 豆瓣
Dark Star: HR Gigers Welt
8.3 (12 个评分) 导演: Belinda Sallin 演员: H·R·吉格 / Leslie Barany
其它标题: Dark Star: HR Gigers Welt / Dark Star: H.R. Giger's World
H·R·吉格,被称为“异形之父”,曾担任《异形》的美术设计,并因此获得奥斯卡的最佳视觉效果奖。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电影界,也影响了音乐、雕塑等多个领域。这部纪录片带你了解吉格的创作及心路历程。(介绍:蓝影志)
2017年3月15日 看过
哥特美学。签名会上个个都是纹身黑眼线骷髅头……膀圆腰粗的大汉看见偶像签完名痛哭失声,也是很感人的。
GIS 瑞士 纪录片 艺术
谈美书简 豆瓣
6.0 (16 个评分) 作者: 朱光潜 北京出版社 2004 - 1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对打破左的教条主义,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的一系列禁区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2016年5月13日 已读
先双手合十庆幸一下没有人强迫我去学毛邓三。如果扔掉里面的阶级斗争和马克思主义(大约占80%吧),其实这是一本很棒的书。想想估计老爷子在文革的时候被强迫受了无数教育写了无数检查。真是心酸。
中国 美学 艺术 虚度人生
敦煌壁画复原图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史敦宇 / 欧阳琳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3 - 7
莫高窟是座被埋在大漠之中的宝库。20世纪40年代起陆续有学者艺术家前赴研究,在此扎根落户、奉献余生,子辈孙辈终生守护国家文物。《敦煌壁画复原图》即是一家三代敦煌艺术研究者的心血之作。本画册按年代排序,筛选复原画作170幅,带您一览美丽庄重的艺术文化瑰宝!
2015年12月16日 已读
好棒好棒!细细看小马儿的表情,都是趣味。想来真是要感激尽力把这些过往的风俗,审美及日常留存下来以及保护的人们,让今天的我们可以慢慢品味欣赏。
PhD 漫画/绘本 绘画 艺术
英國,這玩藝! 豆瓣
作者: 莊育振 / 陳世良 東大 2007 - 10
當你還著迷於泰納氤氳朦朧的風景畫時,法蘭西斯.培根那咆哮的教皇立刻發出了高分貝音量將你徹底驚醒,因為YBA的藝術狂潮正向你直撲而來……
別懷疑,這正是英國!
古典 & 前衛 高貴 & 純樸 理性 & 感性
如果你的英國印象還停留在白金漢宮前的禁衛軍,或者你只關心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在哪裡?那就讓本書精心設計的這趟英國藝術旅程,帶你從「視覺藝術」與「建築」的角度出發,深刻體驗大不列顛帝國的傳統與現代。
視覺藝術篇:作者莊育振以其留學英國的親身體驗,將抽象思緒與情感轉化為具體的文字,除了分享解讀倫敦視覺藝術的另類方式,更將觸角延伸至英國各地,如:東盎格里亞的康士坦伯之鄉、英國西南角康沃爾的海角樂園、中部大港利物浦的海洋藝術城與多元並蓄的中部大城曼徹斯特。這些各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區性美術館,正默默扮演著當代藝術教育第一線的角色,與前衛的倫敦共同為二十一世紀的當代藝術揭開序幕。
建築篇:作者陳世良以留學英國的專業建築理論背景,透過流暢幽默的筆調,從哥德大教堂的戲劇性、巴洛克與新古典的自我主張、格拉斯哥的麥金塔傳奇,到百家爭鳴的現代、後現代主義與引領風騷的高科技風格,帶領讀者彷彿親臨現場般地感受英國建築的多元魅力。看見英國建築的語言,就如看見世界的語言,有些霸道、有些高傲,但真的很精彩,你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