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青燈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北島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6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壽的朦朧派當代詩人北島。這是北島繼《失敗之書》另一本散文集,顯於外的,本書藉由同名散文<青燈>對魏斐德(Fred Wakeman)教授致敬;曖於內的則是 期以自栩的內蘊本色。多年過去,北島流放諸國的小故事在他的詩景外側記出現,畫面與俱,他不再是當代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唯有重返故鄉拾起青燈,構築散篇詩境。
2013年4月7日 已读
他乡的天空。。。你读着北岛的文字 尽管会有让人内心安静的力量 但总会有淡淡的凄凉。犹记的场景 他和朋友在慕尼黑 多年前的某天 看着CNN的报道 晚上喝得大醉。
中国 图书馆 大学 随笔/散文
谈幸福 豆瓣
作者: 池田大作 中国文联 2007 - 3
《谈幸福》内容为:幸福并不是梦幻,不是随风吹来,也不是由谁赐给。它存在于,你自身坚定的心灵的耀眼的光芒之中。打开你自身的心扉,幸福由你自身去创造。真实的幸福之花,是开在忍耐的大地上。没有忍耐的幸福,一定会破灭为虚幻的虚荣。所以,作者一直希望尽可能给那些同各种苦难作斗争的友人一些鼓励。作者时常写一些随笔和诗歌,也是出自这样的心情。
其中一些作品,承蒙女性杂志的先驱者《主妇与生活》给予了刊载。以这些作品为主,又穿插进作者近年来写的一些诗歌和随笔,加以归纳整理,就是这本由六章构成的随笔集。
2013年4月7日 已读
拥有日本人独有的一种平和,融会了禅意,读起来觉得内心平静。我这个人,又是常常避免谈到幸福的。总觉的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因此也不作奢望。况且认真生活本身,对我而言,就比谈论幸福本身,有意义得多
人生 图书馆 大学 日本 随笔/散文
老南京:旧影秦淮 豆瓣
作者: 叶兆言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 - 4
翻阅《老南京》这些落满尘埃的老照片,仿佛已经用手触摸到了南京的历史,感觉着它的呼吸。人们会怎么看这本书,是不满意,还是会喜欢?这本书提供了三百多张老照片,用不同的方式重现和再生了南京的历史,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许多图像是真实,更多的却是陌生,不管真实或者陌生,都成了南京魅力的一部分。
2013年4月7日 已读
选叶兆言写南京是对的,笔触温柔,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呵,南京,散不尽的,是六朝烟水气。
中国 历史 城市 大学 摄影
有一天啊,寶寶 豆瓣
9.5 (8 个评分) 作者: 蔡康永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2006
因為一個我很愛的女生,所以寫下了這本書!
“如果有人堅持要為你解說人生,
寶寶,你聽聽就好,不要太當真。
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覺到風時,風才在吹;
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裡,宇宙才存在。”
“寶寶啊,這本因為你而寫的書,常常出現問號,
原因很簡單:我不確定的事很多,
何況我也不想確定那些事。”
“我只是比你早到而已,我也會比你早走。
我趁著比你早到的這些時間,
提醒你一些人生不宜錯過的事,以及另一些,
最好是錯過的事。”
“因為和你說話,
我才有機會常常回想我最初的狀態,
你讓我記起了許多我已經忘記很久的事啊,
親愛的寶寶。”
--蔡康永
蔡康永對生活的態度,有時輕鬆有時莊重;蔡康永看見的世界,有時荒謬有時繽紛。透過蔡康永最深情最溫柔的寶寶日記,你將發現,原來人生有這麼多精彩好玩的『問號』!
2013年4月7日 已读
我想说 有一个人说出了我心里想的。如果你也和我喜欢一样的童话,如果你也和我相信爱上一个人的灵魂。如果。
台湾 大学 随笔/散文
Civil Disobedience and Other Essays 豆瓣
作者: Henry David Thoreau BN Publishing 2006 - 6
Civil Disobedience and Other Essays is a collection of some of Henry David Thoreau's most important essays. Contained in this volume are the following essays: Civil Disobedience, Natural History of Massachusetts, A Walk to Wachusett, The Landlord, A Winter Walk, The Succession of Forest Trees, Walking, Autumnal Tints, Wild Apples, Night and Moonlight, Aulus Persius Flaccus, Herald of Freedom, Life Without Principle, Paradise (to be) Regained, A Plea for John Brown, The Last Days of John Brown, After the Death of John Brown, The Service, Slavery in Massachusetts, and Wendell Phillips Before Concord Lyceum.
目送 豆瓣 Goodreads
9.0 (29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時報文化 2008 - 7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喜悅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編輯手記
二十多年前讀龍應台《野火集》長大的一代,現都已為人父母,激情理想的青春走到了平淡真實、以家庭為重的生命階段,而當讀到《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時讀者心中不禁要激動:「不是只有理想批判是激烈的,人生中的悲欣交集也有其壯美阿!」
2008年新作《目送》裡除了七十四篇精采散文,更收錄了龍應台以相機在台港中各地所捕捉的人生風景,圖文並茂地呈現「人生」,淡雅運筆寫出花枝春滿的「生活」。
作者曾說自己當上母親後開始上「人生的課」,且自謙成績不佳,而她口中這堂困難無比的課,正是我們所有人必上且百味雜陳的一堂課,正如她在<目送 >一文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從牽著幼子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孩子青春期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父母親中滋味自己為人女兒的過往,人生充滿一去不返的背影與目送,龍應台新書裡處處是我們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今年每個家庭如果要選一本三代共讀的書,《目送》絕對是首選的一冊。
■本書目錄
I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
雨兒
十七歲
愛情
山路
寂寞
(不)相信
1964
明白
什麼
共老
如果
跌倒
--寄K
牽掛
胭脂
寒色
散步
為誰
俱樂部
回家
五百里
菊花
母親節
兩本存摺
幸福
最後的下午茶
II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憂鬱
我村
海倫
火警
薄扶林
黑幫
金黃
杜甫
舞池
手鐲
江湖台北
四千三百年
阿拉伯芥
普通人
首爾
國家
Sophistication
雪白的布
星夜
卡夫卡
常識
淇淇
狼來了
新移民
蔚藍
花樹
亂離
時間
距離
蘇麥
蓮花
慢看
III 滿山遍野茶樹開花
幽冥
繳械
年輕過
女人
假牙
同學會
關山難越
老子
走路
眼睛
語言
注視
關機
冬,一九一八
魂歸
城门开 豆瓣
8.3 (117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9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作者,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于是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同时,作者也把我们带回到他儿时的游戏中,带回到他的读书生活中,带回到他的母校,带回的“大串联”的旅途……他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池,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私语书 豆瓣
7.2 (27 个评分) 作者: 黎戈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 - 3
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
——张悦然
--------------------------------------------
我不混论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语境,我个人写文,是喜欢设想一个自己非常依赖和私密的爱人,坐在我对面,支颐微笑着,听我说贴心话,可以大方地把自己泼出去,这是一个私语境的倾诉习惯,需要那种微弱的光线和一定的暗度,一旦放在众目睽睽的强光之下,凌驾在公语境之上,就像在卧室接待抄水表的人一样,完全不和谐,也没有安全感……我的书应该叫《私语书》。
2013年3月24日 已读
红尘是脏的,书本可以还你净土,书本是苍白的,红尘可以补足你颜色和五味,这样东西还没绞杀完你的生命力么?没事,那还有男人呢。
RA 中国 生活 随笔/散文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豆瓣
7.5 (29 个评分) 作者: 蔡康永 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0 - 4
★蔡康永的第一本實用書!40篇短文,都是讓談話變美味的醍醐味。
「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在意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把說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
因為怎麼說,決定你是誰;說對了話,人生節目就由你主持!
★侯文詠:看電視只是聽「道」,要讀書才能知「道」、學「道」、做「道」、掌握康永的說話之道。
★職業婦女小S:做自己跟沒禮貌常常就是一線之間,每次聽到別人說:「我這個人說話就是比較直。」我就開始冒汗,因為接下來一定會有一些被他歸類為直其實挺刺耳的話出現,例如:「你今天氣色怎麼這麼差?」「最近胖囉?」「怎麼還不結婚?」「你記得我嗎?」(已經面露尷尬還死不報上名)
跟康永哥聊天絕對不會被刺傷,還被他附帶的一兩句小誇獎逗得心花怒放,但又感覺那麼真誠不滑頭,讓人不愛都難!
如果因為懂得說話交到好朋友,又可讓人開心,為什麼不?
沒有條列式的說話技術,40篇短文,都是讓談話變美味的醍醐味
█從環境猜測人的個性:如果我初次跟別人碰面,約見的地點牆上是有鏡子的,我會儘量讓對方坐在可以照鏡子的位置,這樣就可以看看對方在和你談話的過程中,是對你比較有興趣,還是對鏡子裡面地自己的倒影比較有興趣。
█尖銳問題怎麼開口:問題很尖銳,可以把心裡假設的事,倒推回去兩三步來問。比方說,假設對方在吸毒,倒推回去兩三步:吸毒是因為他不快樂嗎?是因為離婚嗎?可能可以這樣問對方:「離婚以後,是不是過得很痛苦?」之後再問到「所以你有在吸毒?」這樣對方就不會那麼難以承受,他知道你是關心,而不是在審問。
█話題卡住怎麼辦:談話卻卡住的話,其實不必用力挽救,另開一個話題即可。如果在相聚的兩小時裡面,你有三次讓對方開心的笑,那對方應該是絕對不會記得你曾經提過幾個無聊的話題的。
█說話的爆點不要藏在最後:你如果習慣把爆點藏在故事的後面,可能聽你說話的人,熬不了那麼久,就紛紛陣亡了。一個大家不熟的畫家,如果用「兩個手掌大的畫,就能賣兩三百萬」來介紹不是更吸引人?
█讓對方聊自己,他就會覺得有趣:不要說出「我」字。每次想說「我」字時,都改成「你」字或「他」字。你會發現自己,忽然變成一個不斷把話題丟給對方、讓對方暢所欲言的、超級上道的人!
█講好笑故事,不講笑話:講話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她走在一起,會覺得很平常的走路,也是賞心樂事。而講笑話比較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說,但其實很少人喜歡跟一個沒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
█讚美:別人罵你一句,你回罵他一句,這就叫吵架。別人讚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讚美,這就叫社交。
█不想交淺言深的話,應該避開的地雷:第一,對方很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對不熟的人說的。第二,是對方很容易有強硬立場的,談起來容易起爭執的。
█聽懂就問得到:因為人說話,常常是「語帶保留」、或者「話中有話」,你只聽字面的意思,就做決定,恐怕機會就跑掉了。
█讓自己的問題短,對方的回答長:問的問題越具體,回答的人越省力。回答的人越省力,她就越有力氣和你聊下去。
█尖銳問題也可營造談話氣氛:適度的挑釁,絕對能讓談話熱絡,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見被重視、被探討,而不是被一個完全沒原則的人敷衍了事的點頭稱是、應付過去。
█沒興趣怎麼接話:遇上對方提起了一個你完全不想接的話題,不必急著要抵抗,而是輕巧的把對方熱衷的話題,連接到一個很生活的方向,就行了。
█懸疑,讓人想聽下去:跟朋友轉述一件事的時候,每講個幾句,就稍稍停一下,看你朋友會不會問「然後呢?」「後來呢?」如果有這樣追問,就表示你敘述事情的方法是吸引人的,但如果你停頓一下,你朋友卻想都不想,就把話題轉去別的地方,那就表示你講得很沒意思。
█安慰別人:人真的很難「了解另一個人所受的苦」。如果不能了解,就不要這樣說,因為當事人向你傾訴的時候,她只需要你聽,也許她也很需要你給她一點建議,但她可能不需要另一個人宣稱有別人懂她的苦。
目錄
自序 我的說話之道
侯文詠.小S怎麼說?
01 本書是讓很討人喜歡的你,在未來更討人喜歡
02 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03 外表好不好看,絕對不是人生的決勝點
04 沈默沒問題的,沈默很正常的
05 把無謂的勝利丟給對方,懂得認輸的人會說話
06 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裡
07 不會Game Over,讓人接得下去的話
08 話題卡住了,就換話題,不要戀棧
09 問的問題越具體,回答的人越省力
10 聊天時,每個人都想聊自己的感覺
11 問題很尖銳,可以倒推回去兩三步
12 適度的挑釁,絕對能讓談話熱絡
13 不想交淺言深的話,應該避開的地雷
14 硬生生的報出數字,很難給人留下印象
15 是去應酬,不是去打牌,談話空檔是很重要的
16 大部分人心中都會充滿問號──懸疑式說話
17 把故事爆點藏在後面,很容易讓人陣亡
18 幽默像走路,講笑話像翻跟斗
19 傾聽之外,適時重覆對方句中的關鍵字眼
20 帶來驚嘆號,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21 交談不是有獎金的競賽,別急著搶答
22 初次見面,應該說什麼?
23 讚賞,觀察對方最渴望的部分
24 自問自答,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想
25 在台上,把人當西瓜就糟了
26 樂在其中,跟長輩「湊趣」
27 如果碰到對方,要求你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28 爛話題,就像默默的聞到有人放了一個屁
29 你不是英國女王,離場不必驚動大家
30 一個人很難「了解另一個人所受的苦」
31 開口找人幫忙時,要「大事化小」
32 怎麼說,讓人不原諒你都難
33 只聽字面的意思就做決定,恐怕機會就跑掉了
34 別人讚美你一句,你就回一句讚美
35 是在鞏固友誼?還是增加彼此的冷漠?
36 黑手黨為什麼要開餐廳?環境是線索
37 聚會只顧炒熱氣氛,不一定上道
38 招待客人別只用錢不用心
39 說話別像網球發射機,只顧發射沒感情
40 傳達感情,不只是要會說話
2013年3月21日 已读
我记得什么时候看得,但是记不得是讲什么了。。。哎,所以只能给三星= =
台湾 大学 随笔/散文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豆瓣
8.5 (12 个评分) 作者: 杨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
做父亲的关注女儿生命的每一步是如何展开,女儿生命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反过来影响父亲对自身生命的感悟和反思,母亲提供了他们父女俩生命历程中的点滴瞬间的照片,这一切都构成了人间最美的画面。
本书以类似对话、日记、独白的散文诗形式抒写父女俩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这不是一个人的创作,是父亲、母亲、女儿,一家三口,共同创作了独一无二的互动文本,爱是弥漫其中的内核。
它是一本情书。杨照明目张胆地背着老婆和另一女孩倾吐心思、反思现实、垦抉记忆、期许未来;其多愁善感,迷惘惆怅,非堕入情网不能办。继《迷路的诗》之后,杨照再一次轻掩住他搏理善辩的滔滔之论,娓娓向女儿述说自己。
2013年3月21日 已读
不如喜欢张大春和朱天心写给自己小孩子的书。不过将来小小萱她爹要是给她写情书,我可是要吃醋的~嗯,想到,如果小小萱有个哥哥或者弟弟的话,我就喊他问樵。
RA 人生 台湾 随笔/散文
软件随想录 豆瓣
More Joel on Software
8.5 (26 个评分) 作者: Joel Spolsky 译者: 阮一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本书是一部关于软件技术、人才、创业和企业管理的随想文集,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将自己在软件行业的亲身感悟娓娓道来,观点新颖独特,内容简洁实用。全书分为36讲,每一讲都是一个独立的专题。 本书从不同侧面满足了软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从事软件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学习与工作需要。
2013年3月15日 已读
(冒着叶公好龙之嫌说)真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啊!#就是在想是不是聪明人都有点mean瓦# 漂亮的例子和比喻手到擒来,帅气得很呢~ #收一本给小小萱看也不错可是想到她能看懂这书我都要衰老得不像话了呀你看我总是在想不着边际的事这可怎么好#
RA 图书馆 科普 美国 计算机
山河岁月 豆瓣
8.3 (13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 2
《山河岁月》成书于20世纪50年代,是胡兰成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将东西方文化进行纵横比照,从两河流域到希腊罗马,从三皇五帝到辛亥五四,从精神到食色,从住房到穿衣,传神地勾勒出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发肤体貌。
胡氏的不少观点,发前人所未发,自成完备体系。他对中国文明先进性的认识是此书的重要观点。胡兰成说,“此著是我的思想与文章之始,其中的发想已树立了我一生学问的体系”。
胡兰成非儒非道亦非佛,但笔法流丽,顿悟成趣,百味回甘,往往看似随手拈来,却辄出奇见。
目送 Goodreads 豆瓣
目送
8.0 (490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我们仨 豆瓣
8.6 (612 个评分) 作者: 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7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花事 豆瓣
7.5 (23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柯莱特 译者: 黄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9
《花事》是法国著名作家科莱特的杂文作品集,也是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作品集。
作者说:我从没和诗人马拉美本人有过交往。他长满络腮胡子的可爱、尊贵的脸曾从我身边经过。我从未见过埃里克·萨蒂,他总是用力排挤我的一个前夫。我从没见过莫泊桑,他执意要在某顿所谓的“花酒”之后跳到马恩河里去,以免充血身亡。我从没碰到过巴尔贝·道尔维里所谓的长了鳞片的傲慢的魔鬼……然而,我很高兴在那些年间做他们的同时代人,如果不说是他们的朋友,仅仅作为见过他们的人。一天,被他那帮当地赶猎物的同伴独自留在一条美洲豹出入的小径上,他等得百无聊赖。抬起头,他看到上面有一簇兰花……一朵别致的兰花。它像极了一只乌、一只螃蟹、一只蝴蝶、一个魔法、一个性器,或许甚至还像一朵花。惊艳之下,猎人放下猎枪,并非不冒生命危险地爬了上去。他果到了兰花下来,正好看到朝他走来,朝没有武器、空空两手的他走来,一只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美洲豹,它被露水打湿了,做梦般地打量了猎人一眼,继续走它的路。在依然阳光灿烂的阿尔卑斯山脉上空,一团酝酿着暴风雨的云朵,蓝得像一只野鸽子,碰着山峰。很快,满月将在星辰的白雪中潜行,直到黎明时分,那些在白天始终闭合不开放的沙地上的白百合,将变成蓝色。
蔷薇岛屿 豆瓣
7.9 (43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5
安妮宝贝的第一本图文书,记录了作者从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一路行走,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及写下的字,其间穿插了很多有关亲情的回忆,
撒哈拉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撒哈拉的故事
8.7 (288 个评分) 作者: 三毛 皇冠出版社 1976 - 5
三毛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
由12篇精采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
其中<沙漠中的飯店>﹐
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
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字﹐
自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
風靡了全世界的中文讀者。
昨日书 豆瓣 Goodreads
7.9 (29 个评分) 作者: 马世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2
不要轻易打开这本书──
乐音响起,时光倒流
记忆将瞬时汹涌,世界还是世界,我们却不再是我们……
四年前,詹宏志曾专文推荐马世芳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他说马世芳彷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他写往事,让我们想起曾经沸腾亦或荒凉的青春,不能自拔。他的广播,两岸乐迷逐集录制珍藏,甚至盗版私卖;他的文字,总在我们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潮声。他为音乐找到深情的语言,没有马世芳,台湾的音乐语言将多么失色,多么失温。2010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台湾六年级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辑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余篇,并配置三十余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物件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

曾经相信的那种永远不能遗忘的深刻情感,终究还是被遗忘了。时移事往,当我的文字终于刊载在十七岁那年只敢遥遥仰望的版面上,世界和我都已经改变。或许最悲伤的部分是在梦想成真那一刻你才发现自己对它早就不在意,并且发现它的实相其实跟生命中诸多猥琐细节毫无分别。而在此之后,你再也无梦可做了。
——马世芳

马世芳像很晚才“发育”的年轻人,就像我读他的书感觉里面含含糊糊的、心有不甘的,断断续续的写,我都觉得他的意思好像是:“我都已经快四十了,我的花,怎么还没有开?我的人生,怎么还没有奔放呢?”
——陈升
花香的尘世 豆瓣
作者: 卞太 2005 - 8
《花香的尘世》由三四十篇颇具诗意的散文串成,主要记录了作者对童年及乡村生活的回望:老牛老马、瓜地坟地、房屋院落、野花野菜、父老乡亲、耕种生涯,中国北方乡野生活的单纯、质朴在作者的记叙中一一复现。尤其是那些对童年生活体验的记述,更是能穿透具体生活场景直达内心,勾起人无尽的回忆。本书还配大量的绘画与摄影图片,这些图片以另一种表现形式,充分呼应、生发文字的意境,使整本书有着不一般的震撼力和整体效果。
无目的美好生活 豆瓣
7.8 (16 个评分) 作者: 洪晃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 - 1
《无目的美好生活》是洪晃继《我的非正常生活》之后的另一本散文作品。她在书中宣扬了一种“生活的乐趣都在过程里面,而目的只是在长长的过程之后一秒种的高潮”的想法。该书虽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才能过上美好日子的生活指南,因为美好的生活有千万种形式,而达至美好生活的路径也有万千条,但是它却是一本读着乐,写着也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