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
我们的她们 豆瓣
7.1 (11 个评分)
作者:
韩松落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11
全国100家媒体娱乐版主编联名支持
最懂女人的,永远是男人
南有连岳,北有韩松落
韩松落
我知道她们她们性格中一切虚荣、浮夸、乖戾和摇摆不定的善良,知道她们多么自信和不自信,知道他们是怎样被台上荣光和场后寂寞的落差毁损,因为我就曾是这样的人。
这是《最好的女子》的姐妹版,写的是60多个港台女子。
她们都是正当红和红过的女子,然而时光有限,走红有年,人生真的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当初红到发紫的,现在寂然无人问;昨日爱笃情深的,今天劳燕各自飞。时光带来的,又会一样一样收回去,这就是人生大义。
韩松落以己度人,以情运笔,在她们热闹的人生中读出苍凉,在她们起伏的命运中读出嗟叹,两岸三地女子人生的起落沉伏、悲欢爱怨,都透过他的笔尖传出殆尽,绕纸不散。
最懂女人的,永远是男人
南有连岳,北有韩松落
韩松落
我知道她们她们性格中一切虚荣、浮夸、乖戾和摇摆不定的善良,知道她们多么自信和不自信,知道他们是怎样被台上荣光和场后寂寞的落差毁损,因为我就曾是这样的人。
这是《最好的女子》的姐妹版,写的是60多个港台女子。
她们都是正当红和红过的女子,然而时光有限,走红有年,人生真的是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当初红到发紫的,现在寂然无人问;昨日爱笃情深的,今天劳燕各自飞。时光带来的,又会一样一样收回去,这就是人生大义。
韩松落以己度人,以情运笔,在她们热闹的人生中读出苍凉,在她们起伏的命运中读出嗟叹,两岸三地女子人生的起落沉伏、悲欢爱怨,都透过他的笔尖传出殆尽,绕纸不散。
像邦妮一样爱你 豆瓣
6.6 (7 个评分)
作者:
柏邦妮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
柏邦妮的名字来源于一段爱情——电影《邦妮和克莱德》里面的男女强盗相视一笑,在阳光下身中167枪,倒地而亡,成为60年代好莱坞青春爱情的经典。邦妮有一个论坛叫做“像邦妮一样爱你”,满屏都是她的文,跟帖的几乎都说喜欢,爱她爱得要死。
《像邦妮一样爱你》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成长体验,也是她的青春印记。书还未出来,网络上已经掀起盛大的声势,大家奔走以告,热情期待。有人说她的清新文字要给灰暗颓废的文坛一股旋风,有人说她咆哮江湖的时代就要到来,有人笃定说她会很成功。可是邦妮说:“这些不重要。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结,以及一个开始。”柏邦妮说:爱,是我们惟一的道路。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也记住她!
《像邦妮一样爱你》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成长体验,也是她的青春印记。书还未出来,网络上已经掀起盛大的声势,大家奔走以告,热情期待。有人说她的清新文字要给灰暗颓废的文坛一股旋风,有人说她咆哮江湖的时代就要到来,有人笃定说她会很成功。可是邦妮说:“这些不重要。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结,以及一个开始。”柏邦妮说:爱,是我们惟一的道路。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也记住她!
學飛的盟盟 豆瓣
作者:
朱天心(文)
/
谢海盟(图)
INK印刻出版
2003
- 7
「起先的心情很單純,我只覺自己甚為有幸得以親自目睹一個人、像一粒種子似的孕育發芽成長的過程,對此即使不擴張解釋(例如從一個嬰兒的成長可猜測推衍人類文明早期發展的原型或縮影等等),也絕對充滿遠超過想像的驚奇和恍然。我竟想撇開做母親的情感、和一個台北長大、三十五歲的小說作者的身分,來觀察記述她,忘掉她是我的女兒,妄想像一個人類學者面對一個異質的部落族群所做的工作……但畢竟,她的一切摸索與學習都深深受著朝夕共處的我的影響,就算我可以努力抽離掉我自己理性所及的部份,但無法褪去一點點與她長期相處所生的深重情感……」「學飛的盟盟」原為小說家朱天心十年前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連載的專欄,記述女兒自出生開始到初進小學期間的成長軌跡和母女互動的片段,簡短的篇幅呈現了幽默生動的觀察記錄與作為母親的惶惑反省,也在嚴謹的小說創作外發揮了她悠然抒情的筆調,一九九四年首次集結出版後,獲得各年齡層讀者的熱烈回響。 全書共分為49篇,從盟盟出世、牙牙學語到七歲多,詳細記錄了一個生命的發展過程。並特別將盟盟獨到的童言童語輯成「盟盟語錄」,搭配盟盟的幼年畫作,在小說家的文字之外,展現了另一個精彩的童蒙世界。
波登不設限 豆瓣
作者:
安東尼‧波登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10
- 4
安東尼.波登行遍天下,從傳奇的巴黎市場,到孟買的街頭巷尾,他穿梭世界各地探險與尋找美食。如今,這位廣受各界喜愛的主廚與電視節目主持人結束東奔西走的旅程,帶回這本圖文並茂的旅行記錄,內含四百多張未曾公開的精彩照片與全新解說,這是一場結合異國美食與瘋狂體驗的世界之旅。
無論是懶洋洋地躺在大溪地的海灘上、吃遍美食天堂新加坡,或是體驗撒馬爾罕要命的按摩院,波登都是一位風趣的嚮導。想知道哪裡可以吃到全世界最棒的烤乳豬嗎?在齋浦爾如何找到合適的酒吧嗎?想找美食千萬別去中亞地區的哪個國家嗎?這本書會告訴你。對崇拜波登的人來說,這是跟著波登上路的大好機會。對旅人來說,這是一本探訪世界彼岸的個性化爆笑指南。
歡迎跟我一起來體驗過去三年的日子:飛機、火車、飯店、大艇、叢林小屋、直昇機……以及其間許許多多美妙的地方。這是一本攝影集,每張照片都有個故事,不止是我的故事,還有陪我上山下海的工作人員,以及我們沿途遇見的人物故事。你會在本書中看到一些得來不易的智慧精華、環遊世界與吃遍各地的實用妙法。我會指出路上一些稀奇古怪的新奇事物,告訴你一些最好與最糟的旅遊餐飲地方。不過,最主要的是,我想帶你看我們跑遍世界各地的所見所聞:二十八國、五大洲、近三十二萬公里馬不停蹄的旅程。
無論是懶洋洋地躺在大溪地的海灘上、吃遍美食天堂新加坡,或是體驗撒馬爾罕要命的按摩院,波登都是一位風趣的嚮導。想知道哪裡可以吃到全世界最棒的烤乳豬嗎?在齋浦爾如何找到合適的酒吧嗎?想找美食千萬別去中亞地區的哪個國家嗎?這本書會告訴你。對崇拜波登的人來說,這是跟著波登上路的大好機會。對旅人來說,這是一本探訪世界彼岸的個性化爆笑指南。
歡迎跟我一起來體驗過去三年的日子:飛機、火車、飯店、大艇、叢林小屋、直昇機……以及其間許許多多美妙的地方。這是一本攝影集,每張照片都有個故事,不止是我的故事,還有陪我上山下海的工作人員,以及我們沿途遇見的人物故事。你會在本書中看到一些得來不易的智慧精華、環遊世界與吃遍各地的實用妙法。我會指出路上一些稀奇古怪的新奇事物,告訴你一些最好與最糟的旅遊餐飲地方。不過,最主要的是,我想帶你看我們跑遍世界各地的所見所聞:二十八國、五大洲、近三十二萬公里馬不停蹄的旅程。
背包十年 豆瓣
6.9 (52 个评分)
作者:
小鹏
中信出版社
2010
- 10
【编辑推荐】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
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
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
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
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
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
励志:关于梦想与成长,自由与坚持
现在人人都喜欢旅行,可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背包十年的作者在10年前也跟所有人一样既没钱也没时间,可他就是凭着对旅行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从一个纯业余的背包客变成了如今的职业旅行者。现在他的旅行不仅不用花钱(有各种赞助),还能赚到钱(卖游记和照片),他的10年背包生涯关于梦想、成长与坚持。是一本现代社会励志的心灵鸡汤。你是否也想复制他的成功之路?
与市面上的国别体游记不同,这本书是编年体结构。不是描述景点,而是描述一种成长,描述一个青年最绚烂的10年光阴,像朝阳一样,照亮每个心中还有梦想的人。
美国有一个旅行家俱乐部,把世界分成318个国家和地区,但全世界只有9个人走完这全部所有。作者之前的理想就是想成为世界第10人,中国第一人。但现在他对理想进行了微调,就是通过努力,让更多人喜欢旅行热爱旅行。他从三毛、格瓦拉身上获得关于旅行的梦想,他的使命就是把这种梦想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传递。
【内容介绍】
"全书分三个部分,用100个故事串联起10年旅途
故事后会有点评,描述当时的心路历程
并配有大量在旅途中拍摄的精美图片
第一章:背包行天下(2001-2004)
以第一次自助背包旅行起,以第一本书的出版结。描述自由自在的旅途生活。
第二章:艰难的旅行路(2005-2007)
描述在旅途中的颠沛流离,父母的不支持,人生中的最低谷;在黑暗中摸索一条可以把旅行良性循环的道路,因为没有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
第三章:看见自己的彩虹(2007-2010)
在一次破釜沉舟的旅行之后,终于柳暗花明。现在我的生活就是旅行,写字,拍照,再次旅行,而且旅行有各种赞助,不再为钱发愁;也终于获得家人的认可。
【小鹏语录】——摘自《背包十年》
天堂,不过是灵魂自由的人来来往往。
他告诉我世俗的眼光不重要,自己内心的声音才重要;他教会我要去细致观察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谢谢你,文森特•梵高。
我们要相信,自己在某个领域是块真金,这是我们战胜生活磨难的底牌。
无论是否有信仰,只要能够日日自持,控制欲望,善良而不贪婪,怎样将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来丽江,就是为了能好好地哭一场或者醉一场。哭过醉过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对我来说,简单与自由同义。大多数人,一直在做加法,积累了很多,想要放下时,发现自己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想跳已经没有力气。而我因为没有负担,才能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在妈妈心中一定有一张世界地图。那地图上没有国家,没有城市,只有我走过的每一步路。我也知道,我的每一步都踏着她的担心。
旅行者和街头艺人之间有着相通的本质。街头艺人粉墨登场,对他们来说,处处是舞台。而旅行者虽然素面朝天,可在我看来,处处都是人生。
我喜欢和有天赋的人一起旅行,那是在路途之外,另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风筝能否高飞,梦想能否实现,关键不在于线有多长风有多大或者有多少外力的支持与帮助,而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是否乐观,是否坚定,是否专注。
如果把英语比作基本武器,把浅尝辄止地突击学习其他语言比作秘密武器,那自助旅行者打通语言关的终极武器就是微笑了。
相同的地方,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情,但是对不同人施加的影响截然不同。这是别人的旅行无法被复制的原因,也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加尔各答修道院里的义工身份多样,有法国来的学生,有加拿大的司机,来自荷兰的银行家。大家朗声言笑。给某个相熟修女起个无伤大雅的外号,抱怨加尔各答出租车宰客的无良,讨论着两周后即将开始的非洲旅行。大家来这里工作,不但没有任何报酬,还要搭上机票、伙食费、住宿等各项开支。但仍义无反顾地来了,因为大家都明确地知道,帮助别人即是帮助自己,爱别人即是爱自己。
原来,每一个旅行者真的只是一颗孤独行星。原来,孤独是自由的另外一个名字。
我曾经做过八份各种各样的工作,原来我最喜欢最擅长的却只是旅行,然后把旅行记录,再和朋友分享。如果这算一种职业,我能做得比任何人都要敬业和出色。
原来凤凰提供了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把遗忘的时光重新品尝。
他用他的舞步,他的歌声,他的极致,他的独行,把自己的传说变成传奇,把传奇变成神话。其实MJ永远都不会走,在爱他的人心中。
旅行应该是美学建筑学历史学,而绝对不应该是经济学。如果把在巴黎转机就算去过法国,那我绕地球一圈,哪用的了3000美元?
所谓坚强,不是在灾难面前不哭,而是要笑着面对以后。
真正的奢华并不仅是指硬件设施的品牌与造价,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后者虽然看不见,却能让人感受得到。
摄影应该像写作一样,是对一瞬间所见所感的记录,是对一个人成长的记录,永远不要追求被大多数人认可。当一个人自信力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的时候,还有谁会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而在这样的时候,你的信念你的坚持已足以把别人感动。
To dream,为了在年华老去的时候不鄙视自己。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
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
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
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
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
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
励志:关于梦想与成长,自由与坚持
现在人人都喜欢旅行,可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背包十年的作者在10年前也跟所有人一样既没钱也没时间,可他就是凭着对旅行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从一个纯业余的背包客变成了如今的职业旅行者。现在他的旅行不仅不用花钱(有各种赞助),还能赚到钱(卖游记和照片),他的10年背包生涯关于梦想、成长与坚持。是一本现代社会励志的心灵鸡汤。你是否也想复制他的成功之路?
与市面上的国别体游记不同,这本书是编年体结构。不是描述景点,而是描述一种成长,描述一个青年最绚烂的10年光阴,像朝阳一样,照亮每个心中还有梦想的人。
美国有一个旅行家俱乐部,把世界分成318个国家和地区,但全世界只有9个人走完这全部所有。作者之前的理想就是想成为世界第10人,中国第一人。但现在他对理想进行了微调,就是通过努力,让更多人喜欢旅行热爱旅行。他从三毛、格瓦拉身上获得关于旅行的梦想,他的使命就是把这种梦想在下一代人的身上传递。
【内容介绍】
"全书分三个部分,用100个故事串联起10年旅途
故事后会有点评,描述当时的心路历程
并配有大量在旅途中拍摄的精美图片
第一章:背包行天下(2001-2004)
以第一次自助背包旅行起,以第一本书的出版结。描述自由自在的旅途生活。
第二章:艰难的旅行路(2005-2007)
描述在旅途中的颠沛流离,父母的不支持,人生中的最低谷;在黑暗中摸索一条可以把旅行良性循环的道路,因为没有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
第三章:看见自己的彩虹(2007-2010)
在一次破釜沉舟的旅行之后,终于柳暗花明。现在我的生活就是旅行,写字,拍照,再次旅行,而且旅行有各种赞助,不再为钱发愁;也终于获得家人的认可。
【小鹏语录】——摘自《背包十年》
天堂,不过是灵魂自由的人来来往往。
他告诉我世俗的眼光不重要,自己内心的声音才重要;他教会我要去细致观察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谢谢你,文森特•梵高。
我们要相信,自己在某个领域是块真金,这是我们战胜生活磨难的底牌。
无论是否有信仰,只要能够日日自持,控制欲望,善良而不贪婪,怎样将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来丽江,就是为了能好好地哭一场或者醉一场。哭过醉过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对我来说,简单与自由同义。大多数人,一直在做加法,积累了很多,想要放下时,发现自己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想跳已经没有力气。而我因为没有负担,才能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在妈妈心中一定有一张世界地图。那地图上没有国家,没有城市,只有我走过的每一步路。我也知道,我的每一步都踏着她的担心。
旅行者和街头艺人之间有着相通的本质。街头艺人粉墨登场,对他们来说,处处是舞台。而旅行者虽然素面朝天,可在我看来,处处都是人生。
我喜欢和有天赋的人一起旅行,那是在路途之外,另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风筝能否高飞,梦想能否实现,关键不在于线有多长风有多大或者有多少外力的支持与帮助,而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是否乐观,是否坚定,是否专注。
如果把英语比作基本武器,把浅尝辄止地突击学习其他语言比作秘密武器,那自助旅行者打通语言关的终极武器就是微笑了。
相同的地方,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情,但是对不同人施加的影响截然不同。这是别人的旅行无法被复制的原因,也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加尔各答修道院里的义工身份多样,有法国来的学生,有加拿大的司机,来自荷兰的银行家。大家朗声言笑。给某个相熟修女起个无伤大雅的外号,抱怨加尔各答出租车宰客的无良,讨论着两周后即将开始的非洲旅行。大家来这里工作,不但没有任何报酬,还要搭上机票、伙食费、住宿等各项开支。但仍义无反顾地来了,因为大家都明确地知道,帮助别人即是帮助自己,爱别人即是爱自己。
原来,每一个旅行者真的只是一颗孤独行星。原来,孤独是自由的另外一个名字。
我曾经做过八份各种各样的工作,原来我最喜欢最擅长的却只是旅行,然后把旅行记录,再和朋友分享。如果这算一种职业,我能做得比任何人都要敬业和出色。
原来凤凰提供了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把遗忘的时光重新品尝。
他用他的舞步,他的歌声,他的极致,他的独行,把自己的传说变成传奇,把传奇变成神话。其实MJ永远都不会走,在爱他的人心中。
旅行应该是美学建筑学历史学,而绝对不应该是经济学。如果把在巴黎转机就算去过法国,那我绕地球一圈,哪用的了3000美元?
所谓坚强,不是在灾难面前不哭,而是要笑着面对以后。
真正的奢华并不仅是指硬件设施的品牌与造价,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后者虽然看不见,却能让人感受得到。
摄影应该像写作一样,是对一瞬间所见所感的记录,是对一个人成长的记录,永远不要追求被大多数人认可。当一个人自信力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的时候,还有谁会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而在这样的时候,你的信念你的坚持已足以把别人感动。
To dream,为了在年华老去的时候不鄙视自己。
吃主儿 豆瓣 Goodreads
7.6 (16 个评分)
作者:
王敦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1
《吃主儿》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在北京,有不少人被称之为“吃主儿”。“吃主儿”不是厨师,他们有一套“信条”,您了解了这套“信条”,您就知道了“吃主儿”的独特之处。
介绍“吃主儿”,就不能不讲他们怎么采购、怎么做、怎么吃的种种讲究。本书介绍的这些菜肴大多没用什么名贵原料,有些是老北京的家常菜而今天难得一见的,有些是经“吃主儿”改良而与众不同的,更有令有缘品尝者念念不忘、报刊文字屡屡推介却是偌大京城只此一家的。可喜的是,对这些菜的制作精要,作者可谓倾囊相授。如果您跟着实践,您也可以成为“吃主儿”。
介绍“吃主儿”,就不能不讲他们怎么采购、怎么做、怎么吃的种种讲究。本书介绍的这些菜肴大多没用什么名贵原料,有些是老北京的家常菜而今天难得一见的,有些是经“吃主儿”改良而与众不同的,更有令有缘品尝者念念不忘、报刊文字屡屡推介却是偌大京城只此一家的。可喜的是,对这些菜的制作精要,作者可谓倾囊相授。如果您跟着实践,您也可以成为“吃主儿”。
江城 豆瓣 豆瓣
River Town
9.4 (47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
2001年,也就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
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
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初见即别离 豆瓣
作者:
张亚东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 6
《初见即别离》内容简介:“一个月看似漫长的旅行就这样仓促地结束了。时间有限,行程匆忙。想必一定错过了很多有趣的、值得纪念的事……也不遗憾。不是一直都这样吗?我们错过和不能拥有的总是太多。从一段旅程走向另一段旅程,从别人的地方回到自己的地方,都快分不清哪个是真实,哪个是虚幻。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难熬时光、重大时刻,还有那些我认为绝不能失去的东西,不也都过去了吗?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我们是天生的旅人,不能有片刻停留。就算我们相拥在一起,也依然能觉察到我们正在离散的速度。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离散,爱上这旅途。在此,向出现在我照片和旅程里的人们表达我由衷的感谢和尊重。能遇见你们,不虚此行。”《初见即别离》共有二百余幅作者在旅行中记录下的作品我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压抑、沉闷。《初见即别离》讲述著名音乐人放下所有的头衔和后缀,一个背包,一个相机,一万多公里,此时此刻,张亚东只是在欧洲的一个最普通的旅客。一个月,两百多张亲自拍下的照片,独特、精辟的文字,一本关于旅行以及人生的新书。所以,这本书谈及话题除了旅行,还有关于我们的人生与思考。
暴食江湖 豆瓣
8.4 (15 个评分)
作者:
焦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作者认为“肥胖是美的”,从小就对食物充满热情,他在上海闸北老丰阁,“独自吃了一整桌菜肴”,令服务员都惊异。他“双手各执一端:左手缪斯,右手烹饪,诗与美食,不相上下”。本书自然是靠右手端。感情用事的诗人,自然也可以感情用事地谈饮馔,然而,本书中,诗人却以严肃而庄重的态度发表靠右端的见解——每篇文章的副标题都以“论”字开头:论素食、论螃蟹、论牛肉面、论红酒、论樱桃……直到论餐馆、论厨师、论养生饮膳。其行文也颇有论文气势,起承转合,上下纵横,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但诗人毕竟是诗人,诗人的“论文”也颇有诗意,比如“论素食”,是诗人的愤怒——一段关于吃狗肉的经历而“起兴”的;“论螃蟹”中引李渔,极为生动形象,令人垂涎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