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认识建筑:丰子恺建筑六讲 豆瓣
8.6 (12 个评分) 作者: 丰子恺 北京日报出版社丨阳光博客 2017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 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为什么古埃及帝王要耗费巨大心力来建造庞大而笨重的金字塔?
为什么希腊神殿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细沟?
为什么早期的基督教堂都建在地下?
为什么现代建筑越建越高,却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
……
在丰子恺先生看来,伟大的建筑,往往能从直感上给人一种启示,使人心暂时远离颠倒梦想的苦恼,而回顾生命的本源。
这一次,丰子恺先生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积淀,将建筑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的发展关系细细分析,娓娓道来。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古今建筑艺术的魅力,更能窥察其间人心的变化,所以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
本书在《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新版增添图片百余幅,更好地展现了丰子恺眼中的“建筑世界”。
2023年8月11日 已读
外行友好,只是感觉要想欣赏早期的建筑,历史不好可不行啊。视觉纠正那里读着好有趣,希望将来某天能亲眼看看去感受。在丰子恺写书那个时代,纽约才是第二大城市呢,不过电影金刚又已经上映了,柯布西耶正受欢迎,我有一种“张学良听周杰伦歌”的感觉。
中国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科普 艺术
做件玩具送给你 豆瓣
作者: 吴工 中信出版社 2023 - 4
吴工不是作者的本名,因做了近二十年的工程师,总被人称作“吴工”而得名。他跟你我一样,有很多烦恼。烦恼全球变暖和中东局势;烦恼儿子的学区房遥遥无期;烦恼如何照料远在外地的父母;烦恼客户什么时候能变得理智一些……
好在一地鸡毛中,总有光照进来。
手工创作让吴工暂时忘记烦恼重获快乐。建一座童话里的城堡送给儿子,造一段微缩版的长城搬到幼儿园,做一把独一无二的梳子送给母亲,打一把划破星空的小刀送给自己……这些手工看似徒劳了吴工,却都有一个个小故事深藏其后,串起幸福与回忆,尽显无用之用。书中收录200多幅吴工手绘插画,详解制作过程。如果你愿意,也可依样画葫芦。
生活总是免不了狼狈和无奈,但有趣的灵魂让人振作,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
2023年8月10日 已读
手艺厉害,想来在生活中也是有意思的人。但是实在是太韶了,太多读者可能并不感兴趣的context……
我读到后来就在想,其实不用多解释动手做东西究竟是怀念童年,还是亲子时间,或是为了给小孩留下这啊那啊的回忆甚至是去impress老师同学,你做这个,完全可以是你自己非常喜欢享受,不是么。
中国 漂在加拿大 玩具 随笔
克拉克森的农场 豆瓣 Goodreads
Diddly Squat
7.4 (39 个评分) 作者: [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译者: 吴超 台海出版社 2023 - 2
*开着兰博基尼拖拉机去种地,一个植物杀手的另类自然随笔
*亚马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真人秀之一
主角克拉克森分享一年农场生活的鸡飞狗跳
*摘掉小清新滤镜的硬核田园诗,
克拉克森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
和他一起工作挺难的,因为他啥都听不进去。——卡莱布·库珀(农民、拖拉机司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一个当红汽车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一个屡屡登上英国媒体黑榜的暴躁老头,一个分不清大麦小麦的人,一个植物杀手,突发奇想去经营农场。
在播种期赶上几十年一遇雨季,生长期赶上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春季,收割期赶上百年一遇疫情。忙碌一整年,净赚144英镑。
但他从未想过,从他的兰博基尼拖拉机、田野中的鹿和野兔、自己种的小麦做的三明治、自己种的苹果榨的果汁中,居然可以得到如此纯粹的快乐。
本书便是这一年一地鸡毛却也妙趣横生的“田园生活”最真实、生动的记录。
---------------------------------
在农场里糟糕的一天,也好过在办公室里挺好的一天。——杰里米·克拉克森
2023年6月17日 已读
和看纪录片的感受是不太一样的。纪录片有很多直观好笑的片段,而读书会稍多一些讨论。不过这书好短……
农业 漂在加拿大 科普 英国 随笔
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豆瓣
作者: 曹銘宗 貓頭鷹出版社 2016 - 11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就可看到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內容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讀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等。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觀察,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文化。黑金始祖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也列入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今日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切仔麵、牛肉麵節等麵食文化又是從何發展起?台灣廣大的素食人群,或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那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
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民的口味與生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也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星,值得拭目以待。
2021年4月11日 已读
看吃的挺好玩,早年旅游吃了不少里面提到的有趣食物。只是考证是不是稍随意了些。另外别的我就正常心态看了,直到看到说源自四川的麻辣火锅在台湾发扬光大……我???
DataAnalyst 台湾 美食 随笔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豆瓣 谷歌图书
7.3 (63 个评分) 作者: 庄祖宜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
从学院到厨房、不求学位只求美味
作者与你分享专业厨房背后的秘密
在厨房发现广袤的田野,以食艺色香写照众生面相。
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厨艺学校和餐饮生活的书,更是一本蕴涵着人类学思想的生活小品。
入围2010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
作家梁文道、蔡珠儿、韩良忆、叶怡兰等人满足推荐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作者放弃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转战厨房!
为读者讲述专业厨房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乐趣
听,台湾料理人说厨房的故事!
2018年2月14日 已读
跟人类学什么关系啊……“如果宰鸡中途看到血,那血绝对不是鸡的”这一句好好笑哦。“因为有你在身旁,我什么都不怕。”这一句话好幸福。期望某天读到厨房里的经济学家,(然而所有的师姐们都不做菜……
GIS 台湾 美食 随笔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冯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
本书接续((创世记:传说与译注》,也分上下编。上编研究《圣经》与文学翻译,包括西方解经学传统、中文旧译的舛误类型或"病理机制",并以下编《出埃及记》为例详细说明。《圣经》之外,还讨论一组古希腊、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文学经典,如荷马史诗、柏拉图《理想国》、西塞罗《论老年》、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但丁《神曲》和乔叟《鸟儿议会》。这些伟大作品昭示的古典伦理同自由人格的理想,跟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突出病症-一大学教育和学术的深度腐败、行业道德的全面崩溃-一冶成鲜明对比。作者认为,由此入手提问分析,或可为改革与反思拓开一条新路。 全书插图五十四幅,卷末列有简明的"圣经年表"和"参考书目",都是专为配合读者鉴赏思考书中论及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和经文哲理等问题而精心选编的。
2016年6月17日 已读
虽然嘴巴不客气的时候也有吐槽摸大腿根行割礼什么的恶趣味,但细细翻来还是有有意思的地方,如果冯象一直译下去估计我也都会找来读读。前半部借译经讲翻译理论,后小半部是出埃及记。隐约觉得耶和华折腾那么多无非是恩威并施让以色列人民全心全意相信他,想想这法老和埃及大小民众,也不过是活生生的教具啊!
PhD 中国 宗教 随笔
不安之书 豆瓣
Livro do desassossego
8.4 (5 个评分) 作者: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陈实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 - 1
《不安之书》是F.佩索阿的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画出一个人的灵魂。


自我检验
我们的静默夫人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丧礼进行曲
在隔离的森林里
树林
违祷文
没有实现的旅行(1)
想像的旅行
人工修饰的美学
假期随笔
自传的片断
气馁的美学
不付邮的信
单人纸牌游戏
万花筒
丧礼进行曲(一)
丧礼进行曲(二)
无名战士墓
“占有”的湖(1)
帝国传奇
清醒的日记
佩德罗的田园曲
圆柱列
三角形的梦(一)
三角形的梦(二)
雷雨
雨景
不安之夜交响曲(一)
不安之夜交响曲《二)
荒谬
歌颂荒谬
悲伤的间奏(一)
悲伤的间奏(二)
悲伤的间奏(三)
悲伤的间奏(四)
悲伤的间奏(五)
悲伤的间奏(六)
间奏(一)
间奏(二)
……
2015年9月17日 已读
诗人的生活是爱,孤独和虚无轮番浇铸出来的吧。“生活妨碍表达人生。”是这么回事,多生活,少表达。
PhD 葡萄牙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