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
U87 豆瓣
9.1 (166 个评分) 陈奕迅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6月7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继《Live For Today》唱片后阔别乐坛两年,陈奕迅2005年加盟新艺宝后,全力再战香港乐坛!继3月复出乐坛的首场音乐会《新城唱好陈奕迅05'出击音乐会》,并于5月初特别举行大型音乐会“NCMLive 向 Eason 狂呼”,为新碟造势,Eason 在音乐会上大唱新歌11首,现场招待2,500名歌迷,整个制作费过百万元,而是次音乐会“NCMLive 向 Eason 狂呼”将转录成 DVD 随新碟《U-87》附送,回馈多年来乐迷等待他复出多时的支持。
全新主打歌“夕阳无限好”,则由 Eric Kwok 创作,歌词讲述 Eason 当了父亲及转会后的心境及想法,其中他觉得夕阳黄昏才是新一天的序幕,人要向前望,才有更多更想做的事情,因此凡事亦会看得长远些。另一首新歌“不良嗜好”讲食烟问题,他觉得女人不钟意男人食烟是理所当然,出发点都是为男人着想。而黄伟文以 Eason 的写照填了“浮夸”一词,另一首“大个女”则是送给自己的女儿康堤。碟内亦收录了两首国语新歌“新美人主义”及“遇见了你”。
广陵琴韵(一) 豆瓣
10.0 (6 个评分) 张子谦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雨果唱片
张子谦先生古琴艺术初探
李凤云
【内容提要】本文将张子谦的古琴艺术实践分四个方面论述:一、创“今虞”撰《操缦琐记》。张子谦等人于三十年代创立的“今虞琴社”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影响深远;《操缦琐记》是张子谦几十年间撰写的日记体琴学笔记,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二、倡琴歌扬古韵遗风。琴歌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艺术形式,明末以来渐不传。张子谦几十年来挖掘整理琴歌不遗余力,成绩斐然。三、承广陵出自家面目。作为广陵派嫡传,张子谦全面继承了广陵派洒脱跌宕的琴风,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四、广博采不墨守成规。张子谦在七十余年的操缦生涯中,转益多师,广收博采,不耻下问,从善如流,奠定了其在琴坛上的重要地位。
著名古琴家张子谦先生,1899年农历8月29日出生于江苏仪征。早年父母双亡。7岁入塾,塾师即广陵派琴家孙少陶先生。13岁时伯父为他买了一张古琴,和两个堂兄弟正式拜师,跟随孙先生学习古琴。两个兄弟兴趣索然,学无所成,而张子谦于琴则情有独钟,很快掌握了基本指法,从入门琴曲《仙翁操》开始,经过刻苦练习,细心玩味,逐步领悟出了琴中的无限滋味。几年的工夫,广陵派著名曲操《龙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已弹得出神入化,孙先生当时赞之曰“还有点天才”,甚至说“我不如你”。
一、创“今虞” 撰《操缦琐记》
张子谦先生23岁(1922年)离开家乡,到天津中孚银行做练习生,后来转为行员,一干便是五年。这期间不得不中断抚琴,“客津沽辍弹五载”(《操缦琐记》[1])。此后他来到上海,在浦东公茂盐栈工作,“此来海上,携琴自随,始得时一温理。”说来也巧,张子谦正在为“孤陋寡闻,索然无侣”发愁之时,似乎是命运的巧妙安排,原来同楼里就住着弹琴妙手。“甲戌(1934年)秋,获交修水查阜西、庐陵彭祉卿两先生,同居浦左,朝夕聚晤,弦轸乃无虚日。”在当时的琴坛便有了“浦东三杰”之称。查阜西善弹《潇湘水云》,琴界人称“查潇湘”;彭祉卿善弹《渔歌》,有“彭渔歌”之誉;张子谦善弹《龙翔操》,被誉为“张龙翔”。
1936年,他们崇尚明代琴家严天池创立虞山琴派和发展古琴艺术的功绩,谋“来日中华民族之音乐,保有黄炎遗胄之成分”[2],开始商议创立“今虞琴社”,以勉励今人复兴琴乐。三月一日琴社正式成立于苏州。“海上同志既翕然麇集,而全国琴人得通风气者,更数十辈。躬逢盛境,诚为生平所未有。”由于上海社友较多,赴苏州活动不便,在第九次月集时,商定十二月,分为苏社、沪社两地活动。浦东春江路17号张子谦的住所,便成了今虞琴社在上海的地址。从此,先生在工作之余,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古琴事业上,琴、琴友、琴社成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这从他所撰共十册、百余万言的《操缦琐记》中可见一斑(“文革”中遗失一册,其余九册保存完好)。
琴社成立不久,抗日烽火燃遍全国。先生有感于兵荒马乱之中,世事无常,而有关琴坛诸事项,极必要记录以备将来查考,由此便萌生了写《操缦琐记》的念头。他在该书自序中写到:“……嗟乎,羁栖孤岛,飘摇可念。白云苍狗,变幻靡常。鉴往思来,浸浸可虑。既有昔日之胜忽焉而衰,则今日之聚又胡足恃。燕巢危幕,一息苟安。瞻念前途,不知何若。安见聚者不可复散,胜者不可复衰乎。是今日之一举一动,弥足纪念。爰自八月廿一日始,凡会琴、抚琴、习琴、访琴诸端,事无大小,咸笔之于册,以志不忘。所冀吾琴人终不散,琴事终不衰,则余记将永弗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果可使余继续操笔写此者,则一、二十年之后,当大有可观矣。虽然率尔操觚,但求纪实,文词之美瞻固然所计。倘他日以此为琴史之长编,或为大雅宏达之所撷取焉。”我们今天重翻此书,里面很多重要资料确实弥足珍贵,书中记录了三十年间先生与琴界、文化界乃至工商界人士的交往。读之不但可以了解三、四十年代至五、六十年代上海文化界乃至全国的琴坛情况,弥补史料之不足;还可知晓张子谦先生及其他琴家的艺术观点、琴学趣味。由此可验先生当初断言之不谬。
一九三七年,《今虞》琴刊问世,洋洋三十万字和一部分珍贵的图片,“内容包括琴论、琴史、琴曲、琴事记述、艺文等部分,汇集琴诗、琴曲和近代琴人、琴社的资料颇为丰富,并提出了利用现代音乐知识,系统收集整理古琴音乐遗产的主张,在古琴界有一定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其中刊有张先生的论文《广陵琴学过去及将来》,及《满庭芳》、《忆江南》词各一首,还有一副张先生撰写的集琴曲名对联。其时,国难当头,烽烟战乱,张先生等为此书的刊印、发行,历尽艰辛。彭祉卿在《今虞》编后语中高度评价了张子谦、沈伯重的奔走、劳作,认为此书的出版,系“属二君督工踵成之”。然而,战乱使琴社不得不中断了活动。
沉寂了一年后,琴社活动又逐渐恢复。张先生在《操缦琐记》中对这一阶段的记述,感慨良多:“讵好景不常,玄黄易色,风鹤声中(程)午嘉避鄂;一至(柳希庐)走黔;查(阜西)彭(祉卿)二公之滇;余子亦星散不得聚。社址既化榛莽。余之藏琴、藏谱,亦多沦浩劫,此调不弹忽焉半载。追溯旧游,心绪灰冷,以为昔日胜概,殆不可再。不谓今春,如方旧雨,又稍稍来集,踪迹所得达二十余人,于是,琴社有继续召集之举。”1938年8月21日,琴会在上海古柏公寓礼堂雅集。以后,琴社每月定期雅集一次。1939年7月始,又增添了每星期小集一次。讨论琴曲,切磋技艺,互通信息。其间,张子谦得交各路琴人,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友谊。值得一提的是与音乐家沈心工的交往。
沈心工名庆鸿,字叔逵。1870年生于上海,是我国近代音乐的先驱,乐歌运动的代表。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执教于上海南洋公学附小。他不但经常参与琴社活动,其住所“沧州公寓”也是琴友经常雅集的地方。有时还仰仗其社会活动能力,为琴社排忧解难。张子谦在《操缦琐记》中记到:“(1938年8月29日)午后访草农,偕至沧州别墅晤沈叔逵先生——新社友也。先生精音乐,擅歌,生平作曲綦多,有《心工唱歌集》行世。与之讨论达二小时之久,所言多有见地。琴略能弹,惜未能甚专。出潞琴一,装璜极富丽,惜弦不齐,未克一奏,颇怅。别时蒙赠《心工唱歌集》一册。”
沈心工曾为琴社创作社歌,“二月三日……请其作社歌,居然完成,并亲自交来。社歌命意谴辞均甚佳,分三段。”这份乐谱如今已无从寻访了,甚憾。当年,琴人李子昭逝世时,沈心工也曾创作琴歌作为哀乐,由今虞琴人在追悼会场唱奏。
1939年3月19日,琴社为沈心工七十岁生日祝寿:“午后,景略、守之来,同往叔逵先生处,……拍照后开始祝寿。……寿翁款待极殷,……歌《我的家》曲,阖家齐唱,音调柔和优美,家庭祥和之气充溢眉宇,可钦可羡。”张先生晚年还常常与笔者提起当年同沈心工的这段交往,并称“我和他是忘年交”。
1941年1月4日,今虞琴社在浦东同乡会举行了一场公演,被张老称之为“琴社第一次重大举动”。从《操缦琐记》这天的记录中,可见当时琴社活动状况之一斑:“本日,本社公开演奏。穷十余日之力,各事均已就绪。入座券亦销罄,……往来购券者甚多,券已告罄,无法应付,结果请其留下地址,以备月集时专函请其来听,始怏怏而去。会场迄五时后始布置妥当,台上置屏风八扇,高几四,杂置松树、盆景、瓶炉之属,尚觉幽雅。另装放音机一具,恐后座听不清也。七时,持券者开始入场。……演奏时,秩序极好,喘息俱无,诚为难得。”
解放前后的几十年间,张子谦先生操持社务,为琴社开展正常的活动奔走呼号,得到社内外琴人的一致嘉许。维持一个没有营利的、从事高雅艺术的民间社团,人员、经费、场地、活动安排等等,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1939年2月4日“早接剑丞信,关于社务谬加赞许推崇,阅之甚愧。半年来并未有何建树,略有些微成绩,皆同志诸公匡助之力,余何有焉。”1956年2月28日记:“……谈琴社情形,甚悲观。据云,本月仅收到社费三元五角,房租须卅元一月,不知如何维持。余实一筹莫展。”1959年9月19日“琴社工作,我在五、六年前因纱厂工作紧张,无暇过问。自调入民族乐团后,既有时间又有兴趣。另一方面想到既然专业,更应该对于古琴有所贡献,一定要将琴社搞好,因之奔走推动,不遗余力。……国庆节演出节目,经音协拟定后正加强排练。距演出日期已无多日,不料振平得音协通知,演员经审查后,队中有七人,其原单位或里弄居委会均不同意演出,因之不能参加。……此次变化影响琴社极大,重整旗鼓愈觉困难。虽将来变化难以逆料,然以历来情况揣测,本来是一盘散沙,今则完全涣散。如何收拾,除非有正式领导以彻底改造或者尚有可为,否则必垮无疑矣。”
七十年代末,琴社再度复兴,张子谦先生以八十高龄出任社长。一时间,琴社呈欣欣向荣局面。
二、倡琴歌 扬古韵遗风
中国古代音乐,尤其是古琴音乐,一向有唱奏合一的传统。古有“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载:“《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张子谦先生十分注重传统琴歌的挖掘、整理和新琴歌的创作、发展。曾坦言:“余对于弦歌向来积极,颇思独创一格,发挥古典音乐唯一之精神”。
早在三十年代,张子谦就对琴歌有所注意,其《操缦琐记》1938年9月24日记到:“……琴曲本应歌唱,但废之久矣。颇思研习成功,将来拟正之沈叔逵先生,当可有所发明也。”据樊伯炎先生讲:“1936年,我在上海结识了张师子谦。他弹琴之余,偶可昆曲,而我度曲之余,从张老为师,初学操缦。……张师在《治心斋琴谱》中抄示岳氏《精忠词》之谱试音研究,嘱我订出节拍,我就承担了这一任务,并将不符合吐字行腔之处稍作改动,经张师审定后,由我试唱,张师攻琴和箫,……1939年‘今虞’在沪首次公演于浦东同乡会礼堂。”[3]救亡运动中,“今虞”不时唱响的这首《精忠词》,亦不失为琴人为抗战所做的具体贡献吧。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首歌早已成为了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操缦琐记》中大量记录了张子谦和多位琴人孜孜以求、切磋琴歌的生动景象。试拈几条有关《精忠词》者:1938年12月3 日“饭后,景略来栈[4],同往草农,试歌岳武穆《精忠词》。音节悲壮,谱入丝桐,颇多可取。因填入工尺,暇拟定准板拍,将来亦可吹奏也。”12月12日“午后,冒雨走访(草农),与之研究《精忠词》。点板一过,歌弹数遍,大致赞成,间有一、二句须斟酌,什九已无问题矣。”12月16日“午后,冒雨访景略,……再度改正《精忠词》拍板,可无间矣,闲话至天黑始归。”12月18 日“……伯炎、云孙试唱《精忠词》,声调高低,颇费斟酌。过高则丝竹无音,过低又不足以发挥曲情。数度试歌,始觉稍可,仍有改善处,尚须再度试习。”12月21日“……伯炎试唱《精忠词》,已完全成功。以其天赋歌喉,更觉激昂慷慨,不可多得。”
早年张先生为琴歌打谱,开始“点拍”[5]时,一般是先由其大女儿家璞反复试唱,然后邀请社友吴景略、沈草农等先生共同试弹、试唱。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刊印的《二香琴谱》中有琴歌《梨云春思》,张子谦喜其词,“久拟谱出弦歌”。此歌的打谱工作始终得到沈心工在音乐方面的指导。1938年11月7日《操缦琐记》中记到:“午后访景略,商《梨云春思》。按谱一过,音节觉尚婉转。高音用至七弦一徽,低音多一弦徽外,为曲中少有。通体流畅,有辞琴曲向极呆板,惟此不为辞句束缚,斯为难能。苟歌者得法,必多可听。点定板拍,极有出入。景略不愿贸为之,乃同往商诸沈叔逵先生。承允试定一、二段,能有根据,推衍当较易矣。研究约二小时,始各别去。”几天后,沈心工将整理好的谱子送来。11月15日“邀景略往草农处看《梨云春思》谱所定板拍。试弹、试歌,大致甚好,唯所定节奏,完全根据歌唱,对于指法不无小有出入,如背锁[6]延为慢三板之类,似须加以斟酌。叔逵先生允为完全点定,弥深欣慰,不日当可观厥成矣。”11月30日“午后,偕玉蓉往景略家小坐,试弹《梨云春思》,节拍颇不易斟酌。宜于弹者,往往不宜于歌;宜于歌者,势须改动谱子方能调协。景略有退志,余仍主努力为之。凡一事成功,例须有许多波折,打破困难,自然游刃有余矣。”转年的2月1日“晚谱《梨云春思》,改定第四段板。初点第五段板,命家璞试唱,音调虽平,未尝无可取处。拟再点两段,如大家认为不好,亦只得终止矣。”2月2日“午后访景略,……出所定《梨云》板拍,请校正。景略认为尚好。适张女士来,试歌一、二段,音调仍平,但间亦有可取处。此曲共十段,所谱旧词多系句读平整者,求峭拔自不甚易。且词太长,苟声调高亢歌者,亦难为继。果平平唱出,能得缠绵婉转之致,斯亦可矣。晚归,复点成六、七、八、九四段。十二时始寝。”2月3日“余点定之《梨云》数段,试弹歌,叔老尚认为可用,私心甚慰,当努力完成之”。2月6日“午后,景略以事来栈,同至其寓,细校《梨云》板拍达三小时之久。中有数句大费研究,结果幸皆称意,相与大乐。至此可谓完成十之八、九矣。”就是这样,常常一句就要研究二、三个小时,直至满意为止。数月后,“全曲已臻妥善”,最后再自己抄写、油印,装订几十册,分送本社、外埠琴友和浦东同乡会。这首琴歌的第一次演唱是在1939年2月26日的月集上,由张翰胄女士演唱,“张女士歌极好,大得全体赞许,以众请一度复唱,尤觉佳妙”。在后来的月集和琴社演出中,琴歌《梨云春思》成为保留曲目之一。
另一首琴歌《春光好》,也是张老用力甚勤的佳作。这首歌的音乐取自于《梅庵琴谱》中的《玉楼春晓》,由沈心工填词。当年张子谦初听此曲时,认为“极婉转动听”。1939年1月8日“……往沧州别墅访沈叔逵,请歌《春光好》。是曲以歌为主,演辞音节堪称无间。若以琴谱言,以虚音填实字,似有斟酌余地。景略之意,拟将谱字再略改动,使音韵增强,似无不可。梅庵琴派大都以圆转为主,准此而为,大约不致差谬过甚。”1月12日“饭后访景略,吹奏《春光好》,谱字略改数处,尚觉生动。箫之高低音,亦配合妥洽,惟尚乏人唱耳。”这首歌最早也是由张翰胄女士演唱,“(1939年1月29日)本社举行第六次月集,……新节目《春光好》,张女士之歌极佳,深得四座赞许。”至此,可谓大功告成。以后,在今虞的演出中,又多了一档保留节目。
1959年张子谦撰写了《提倡有辞古琴曲之我见》一文,脱稿后,曾与琴家刘景韶共同切磋、研究,征求意见。1962年5月12日“上海之春”音乐会,著名歌唱家鞠秀芳演唱《阳关三叠》、《湘妃怨》,张子谦、吴振平、沈仲章、范伯炎、高亨为之伴奏。“反映尚好,周小燕谓《阳关》颇佳,《湘妃怨》尚未能结合情感,须进一步钻研练习。余廿余年来,对于弦歌始终有兴趣,总以没有人唱为憾。今得秀芳,诚喜出望外,今后仍拟继续试唱各曲弦歌,是否能普遍提倡起来,端赖秀芳努力矣。至我等伴奏,据反映尚能结合无间,亦出意料之外。”同年,张老随团到北京演出期间,还曾亲自带上海民族乐团女高音沈德皓,访查阜西,学唱琴歌,“承其详细讲解”,演唱水平大增。
1988年,张子谦先生定居天津,笔者追随左右,有幸向张老学得《梨云春思》、《春光好》这两首琴歌,并于1990年“李凤云古琴独奏音乐会”上弹唱,反映热烈。记得当时他曾说,上海民族乐团歌唱家沈德皓演唱琴歌,情、韵具佳,并亲自致函,请她把谱子自上海寄来,供我学唱。琴歌公开演出后,《春光好》还被天津电视台选中,并在“津门桃花诗会”等许多场合中演唱。如今,感念师恩,不禁怆然。
六十余年来,在张子谦先生的倡导推动下,今虞琴社挖掘整理了一批古代优秀琴歌,成绩斐然。1986年曾出版《今虞琴歌》,获海内外琴人的一致好评。
三、承广陵 出自家面目
张子谦先生谦虚好学,从不自满。1938年,琴家徐立荪听张子谦弹琴后不客气地指出“下指不实,调息不匀”,张先生深受震动,当即书写一副对联,“廿载功夫,下指居然还不实;十分火候,调息如何尚未匀”,挂在墙上以自勉。即使成为专业琴家亦如此。他利用全国巡演的机会,每走到一处,便寻访当地琴家切磋、请教。至九十高龄时,每当与笔者谈起同辈琴家,也总是看到人家的长处,常说“此人某些方面比我强,彼人某些方面强于我。”
张先生的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弹琴、吹箫、唱昆曲自不待言,诗词、书法、摄影也有颇深造诣。而这一切又端赖多年来的刻苦钻研。《操缦琐记》1938年9月8日记其练箫情形:“余习雅箫三年余,未尝间断。昔尝就正于巽之、阜西,两兄皆能手也。阜西之箫柔而和,与琴曲之转折、起伏及滚拂、索铃[7]等指法合奏,有独到处。巽之虽不能琴,其箫有金石声,海上推为独步。今二公远去矣,余之艺迄未成。虽知箫之为用,不在手,而在气。换气固难,运气尤不易。一声之出,切忌成直线,需作弧形,运气功深,方可收放自如,起伏有致。至宛转回环,绵绵不断,又非换气得法不名功。”他的摄影作品《伞》,三十年代发表于柯达摄影杂志。友朋间的诗词酬唱,更是常年不辍,直至去世前夕。正所谓“功夫在诗外”,这些均与他的古琴艺术密不可分。
我们今天论其艺术风格,谈其艺术成就,如仅局限于他的演奏,是很难全面把握的。《操缦琐记》中的很多段落,反映出他独到的艺术见解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如早年将琴曲《普庵咒》改编成乐队时,他曾这样记到:“(1938年8月25日)《普庵咒》本佛曲,状钟、鼓、铙钹之声,传法语梵音之意,掺以木鱼、引磬,似亦无伤大雅。余初建议,草农、云孙等附和之,乃有斯举。拟用瑟一、琴二、箫二合奏。木鱼以节之,引磬以扬之。务使各段节奏或疏或密,或重或轻,高低近远,巨细宏纤,一一描而出之。使聆之者如在梵宫佛国中,斯臻妙境。虽然亦谈何容易哉,愿假以时日,娴而习之,庶可得其万一耳。”
琴界一般认为,管平湖先生的演奏以雄浑古朴见长;吴景略先生的演奏以绚丽多彩见长;查阜西先生的演奏更多的是一种感情体验和自我精神的寄托[8]。而以张子谦为代表的广陵琴派则以跌宕不羁见长。以琴曲《梅花三弄》为例,这是各琴派均重的古典曲目,除广陵派以外,在音乐上,尤其是节奏方面,其他各派一般无甚出入。我们以泛音段做对比:
(谱例)
(第二段记谱仅供参考)古琴音乐的个人化特性,以及它的随心所欲,不拘一格,在张子谦的这段《梅花三弄》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可能会涉及“传统的古琴音乐(可以推而广之地说是中国音乐)究竟有何特点?”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
我们常说,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意义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它的历史久远,并由于文人的参与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有更主要的一点,那便是古琴保留并仍在使用着晋、唐以来的记谱方法,如欲一窥中国古代音乐之面貌,考察琴乐是能够得到较满意的答复的。如果撇开古琴音乐而谈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术界称其为“无声的音乐史”,似已成定论。但古琴的记谱法记录的是左右手指法,而于节奏方面则只是一些再简单不过的提示。难道说智慧的中国人没有能力发明记录乐音时值的符号?显然不是。这恐怕与中国人的艺术观甚至哲学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简言之,艺术要自由率真、自出机纾,尽可能少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限制。这才有了古琴的打谱,中国传统的古琴音乐因此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琴谱,经不同演奏者的打谱,由于演奏者不同的阅历,以及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甚至心境的不同,同一首乐曲会出现不同的面貌。中国音乐的这一特点在古琴音乐中表现得或者说是保留得更加充分和完整。另一方面,说到中国音乐的型态特点,尤其是古琴音乐,除了重旋律、重“腔”、“韵”等等,在节奏上也绝少西方音乐那种严格的、有规律性、并在一个时间段内一以贯之的拍子。而是重气口,似说似叙,任性挥洒。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古琴音乐有了这样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后,再来看以上的两条谱例,广陵派的这段泛音(也有人将这一部分视为该曲的主题)演奏,用号称当今最科学、准确的五线谱来记录,则处处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无法准确表达真实的古琴神韵于万一。这也实在不是五线谱的过错,平心而论,用五线谱把这段旋律记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可以说把五线谱的潜在功能发展到了极致。如套用一句当今社会科学界流行的术语,那便是两者不是一套话语系统,在沟通过程中造成很多信息的错位,也是难免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说,以张子谦为代表的广陵琴派,在某些方面更多地保留了古风[9]。
1956年下半年,上海民族乐团欲邀时在纱厂任职的张子谦先生入团工作。《操缦琐记》载:“(1956年11月6日)周惠、刘中一来寓,……意殊诚恳,颇为感动。”“十二月八日:上海乐团调职手续截至昨日始办妥,今日午后离厂。我在纱厂服务前后十八年,今告结束。转至新岗位工作,心情极为愉快。”至此,张子谦先生走上了专业琴家之路,并成为我国在文艺团体里的第一位专职古琴演奏家。同时为上海音乐学院兼课。《操缦琐记》1958年载:“十月八日晨,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兼课,学生有龚一、成公亮、李禹贤。”此后,年复一年,他为上海音院培养了数届古琴学生。
作为广陵琴派的代表,张子谦的琴风形成今天的面貌,与他作为专业琴家、要时时面对观众是分不开的。他虽尊奉广陵派,但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也充分吸收了其他各家各派之所长,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并在很多方面对广陵派有所超越。当代广陵琴派的另一位代表刘少椿,早年与他同出一门,均受教于孙少陶。1955年6月,刘少椿由扬州来上海参加今虞琴社星期日对内观摩演奏会,对数年后两人重逢时的言谈,张子谦在其《操缦琐记》中这样写到:“少椿寓宝森家,晚往访。十余年不见,欢然道故,谈别后情形,都无是处。彼此均头童齿豁。回忆前尘,怅然久之。至弹数曲,少椿谓我之指法已有变更。余初不自觉,细思,言颇中肯。近十年来,余弹各家曲调,无形中不无受其影响,亦势所必然也。听弹《樵歌》、《龙翔操》与余稍有出入,可作一证明。”
张子谦的演奏格调高古,指法凝练而奔放,意境豁朗而深邃。把“情”与“意”融汇在自己的演奏中。以其代表曲目《龙翔操》为例,“它的节奏,通体都用跌宕。结构非常紧凑。分开有时三五乐句或七八乐句成一段落,合起来全曲又一气呵成。有细密处,也有奔放处。圆转随意,收放自如。”[10]张老的演奏,正是在这种多变的、别人听来似无固定节奏的音乐天地中驰骋,乐句与乐句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处理得丝丝入扣,使整首乐曲听来确有“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之感。1984年张老写过一首《听弹‘龙翔’》的五言绝句:“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绕天际。”这实际上是他自己演奏境界的写照。下面试归纳以张子谦为代表的广陵琴派在演奏上的特点:
1、右手下指喜用偏锋(触弦不是手指中间,而是偏右侧)。无论勾、挑、剔、抹,都带斜势,轮指也同样用斜指弹出。由于多用偏峰,使手指触弦肉多于甲,故音色朴实、凝重。
2、过徽。演奏时随着音乐的变化,右手可弹过四、五徽,有时过六徽取音,这种情况多在音色较亮的六、七弦上使用,与散音、泛音形成对比,产生刚柔相济的效果。而按传统的说法是“未有直过五六徽而弹者,此琴之所禁也。”[11]此可证张先生的从艺术效果出发,对古法的大胆突破,
3、吟猱。左手强调吟猱的功夫,也是广陵琴派的一大特色。张先生尝言,广陵琴派“大概以细致柔和取胜,所以在吟猱方面,很少用大猱、急猱,多用细吟、缓吟之类,……最宜于演奏抒情曲操。”《平沙落雁》是广陵派的代表曲目之一,笔者在学习此曲时,先生反复强调要“字字有吟猱,而吟猱不露”。并引《五知斋琴谱》“上下走贯,至若细吟,以及少息,手原暂可不动,将大指藏于四指之下,隐隐吟之,声愈幽柔而音愈沉洁,既无离弦之空,而又无形迹之忙。”如此才能韵味醇厚,听之妙不可言。
4、双撞的特殊使用。在广陵派琴谱中,常有左手双撞的指法出现。张老的演奏强调上弱下强,往来分明,以增强音乐的律动感。(谱例)
5、唱弦。这是广陵派独特的习琴方法,它是根据旋律的音高和节奏,把弦位及左、右手指法名称唱出来。这样不仅便于学习而且有助于音乐记忆。既使手中无琴,也可背弦默唱,虽手上生疏,然数日就能恢复。
6、节奏。如前所述,广陵派琴曲的节奏,多与众不同处,很少用规整的节奏贯穿始终。多为混合节奏,令初听者无拍可击。而正是这种不同单位的混合节拍,可产生一种特殊的律动感,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变化,轻重缓急似在不意之中。这样演奏起来才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四、广博采 不墨守成规
张子谦先生早年曾撰文《广陵琴学过去及将来》,其中写道:“近更欲作进一步之研术,意在博访周谘,融会各长,取长补短,为广陵琴界辟一新纪元。”[12]
如今,我们从《操缦琐记》中便可看出张先生早年乐于结交不同琴派的琴家,如梅庵派琴家徐立荪、浙派琴家徐元白、岭南派琴家杨新伦等。他没有门户之见,更不故步自封,而是博采众长,转益多师。他曾向彭祉卿学习《忆故人》;向查阜西学习《潇湘水云》;与社友李明德研究《墨子悲丝》;与彭祉卿、庄剑丞、沈草农研习《渔歌》;与吴景祥研究《捣衣》;与吴景略研究《广陵散》、《白雪》;与琴子、宝森、少椿研究《樵歌》等等。1962年随上海民族乐团在北京演出期间,曾向管平湖学习《唉乃》;并再次与查阜西对弹《潇湘水云》。
张子谦先生十分重视古琴的打谱工作,几十年来挖掘整理了数十首传统琴曲。他认为古琴的“打谱以探求各家指法,如书法之临帖,然取其精华可矣,故不必字字须有本也。”如此方能与古人制琴曲之意相合。至于打谱的技术方法,“起初先观其断句、进退、吟猱等,蕴酿于心,然后动手。初次绝不能顺流而下,必须经过三番五次,悉心揣摩,稍久,方能入调,再加以细致推敲,自然能臻妙境。”[13]
古人尝言:“琴之为物,乃圣人治世之音,修身养性之器。”就是说,琴作为乐器,它的作用,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口腹耳目之欲”上,重要的是它能通过调整、改善人的心境,来达到优雅社会风气的目的。这虽是儒家“寓教于乐”之“乐教”观的一贯体现,但它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琴的基本属性。古琴本身所凝聚着的一股文化内涵,使你坐在琴前,很容易进入一种悠然神往,物我两忘的境地。待到指在弦上,乐声自指下淌出,确可使人静心涤虑,超凡脱俗。这种感受,非琴人是难以体会到的。可谓“妙处难与君说”。作为乐器,古琴所营造出的那种氛围,也是其他任何乐器所无法替代的。“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这并不是神化古琴,此中真味,有些时候用语言来辨别确实显得无力。古之文人于诸多乐器中特别钟情于琴,恐怕是不无道理的。张子谦深谙其中三昧。《操缦琐记》中多次记录了他时常独自抚琴时所享受到的无限乐趣。“(1938年11月9日)晚归,家人均外出,四壁俱静,不可多得之时也。理琴十余曲,达两小时。身心舒泰,琴我俱忘,一年中不知几度有此境界。余尝谓弹琴与人听,固不足言;弹琴及同志小集,仅供研究,亦不足言;弹琴至我弹与我听,庶乎可言矣。然仍不如我虽弹我并不听,手挥目送,纯任自然,随气流转,不自知其然而然,斯臻化境矣,斯可言琴矣。然此亦仅可与知者道耳。”“(1938年9 月1日)晚膳后,送景略画扇至则均处。小坐,弹琴环境颇幽,略无嚣杂,阶前建兰盛开,幽香扑鼻,弹《渔樵》、《忆故人》二曲,颇有心手相应之妙。怡然若忘,此境固不可多得也。”1945年1月7日“……夜间,独自理琴至一点半钟,万籁俱寂,心如止水,得心应手,肢体畅适,此境久不得矣。归寝已近三时,睡梦中犹有余味焉。”这便是古人最向往的弹琴境界。王维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张先生与之庶几无分别矣。
张子谦虽为传统的文人型琴家,但在他身上绝找不到墨守成规的影子。不仅在演奏技巧上敢于创新,在艺术趣味上,也能够紧跟时代。早在三十年代,张先生便同吴景略、查阜西、彭祉卿等人着手乐器改革。九孔雅(琴)箫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在琴箫合奏中,由于传统箫之转调困难而造成的不便。五十年代初,为适应新社会的发展,他鼓励并参与古琴的乐改。在保留古琴韵味的前提下,为加大古琴音量,做了多方面的尝试,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他还积极采用新推出的钢丝琴弦,对新的演奏技法,他也不耻下问。
“文章当合为时而作”,不做时代的落伍者,是张先生自觉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在重视古琴打谱、积极挖掘整理古代遗产的同时,张子谦先生还提倡古琴要反映新生活,要不断有古琴新作品问世。为此,他热忱地欢迎搞音乐创作的同志加入到古琴队伍中来。即使没有新作品,他也乐于将传统琴曲以不同的面貌呈现观众。所以,早在三十年代,除了古琴独奏的形式外,琴箫合奏、琴歌、古琴合奏、琴与瑟、二胡、钟、磬等民族乐器的合奏,甚至是琴歌合唱,他都大胆尝试,努力探索。为使古琴走出狭小的文人圈子,让全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可能欣赏到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古琴音乐,尽了他最大的力量。从抗战时期高唱《精忠词》,到五十年代,张子谦率今虞琴社经常上演的新节目,如:《和平颂》、《歌唱共产党毛主席》、《白毛女》、《蝶恋花》、《玉娥郎》、《沁园春》等,无不体现了他不泥古、不守旧、开拓进取的一贯作风。
1960年4月,查阜西从北京来信,音乐出版社建议将其所著《古琴常识和演奏》一书,和沈草农所撰《古琴自学方法》一书,由张子谦加以改编、合并,统稿、修订后正式出版。经与沈草农磋商,“将全部规模确定,重编目录,然后对两书斟酌去取,务使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等等事项,都落在了张子谦的肩上。为此,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发现问题时,更须往访草农斟酌”,时常是“长谈至深夜甫归”。1961年该书出版,名为《古琴初阶》,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本古琴普及读物。
今天,我们纪念张子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为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应学习他对于古琴事业所具有的满腔热忱和强烈的责任感。我们还应看到,其天才的音乐感悟力,来自于全面的艺术修养,这集中体现在他的打谱实践中。从他打谱的《秋鸿》、《长清》、《楚歌》、《华胥引》、《天风环佩》等曲的音乐中,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其精湛的古琴技艺、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这里面也包含着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于打谱,他尝言“小曲仨月,大曲三年”。这种精神,也应是张子谦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之一。
--------------------------------------------------------------------------------
[1] 张子谦先生于1938年至1966年所记录的有关琴事活动的一部笔记,共十册,名《操缦琐记》。资料翔实,弥足珍贵,笔者将另有专文论述。以下引文如不特别注明,均出自该书。
[2] 见《今虞》琴刊,1937年版。
[3]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上海音讯》1986年第2期。
[4] 张子谦先生时寓公茂盐栈。
[5] 琴乐打谱工作之一环,即划定节奏。
[6] “背锁”为古琴右手技法。
[7] 古琴右手指法。
[8] 参阅《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再论查阜西先生的古琴演奏艺术》,李祥霆文。
[9] 琴史专家许健先生认为,从谱系传承和音乐风格上看,广陵派的《梅花三弄》还保留着五百年前的琴乐特点。
[10]张子谦《广陵琴派的沿革和特点》,载《上海音讯》1986年第2期。
[11] 清·徐祺《五知斋琴谱·指法纪略》。
[12] 《今虞》琴刊,1937年版。
[13] 《上海音讯》1986年第2期。
20世纪中华乐坛名人名曲 项斯华古筝领奏独奏 渔舟唱晚 豆瓣
项斯华
出版发行: 广东星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古筝
我国古代的弹拔乐器,其音色淳厚优美、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筝较琵琶易学,有“千日琵琶百日筝”之说。
项斯华
著名古筝演奏家。她博采众家之长,勇于创新,借鉴了钢琴和竖琴的某些演奏手法,其演奏既带有西洋乐风,又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
渔舟唱晚
是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流传广、影响较大的一首筝独奏曲。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描绘了江南渔船满载而归,歌声四起的情景。
科学怪狗 (2012) 豆瓣 TMDB
Frankenweenie
7.3 (210 个评分) 导演: 蒂姆·波顿 演员: 马丁·肖特 / 凯瑟琳·欧哈拉
其它标题: Frankenweenie / 怪诞复活狗(港)
《科学怪狗》是根据波顿1984年拍摄的一部同名短片改编的,也是首部波顿参与制作的迪士尼动画。
本片采用黑白单格拍摄,并会后期转制成3D形式,为了配合剧情,制作超过200只木偶和道具。
小男孩维克多的爱狗Sparky被车撞死后,他十分伤心。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当老师做用电击 青蛙的方法使其神经抽搐的实验时,他有了救活他的小狗的灵感。于是晚上,他引了天上的雷电电击小狗的尸体,使它复活。重生的小狗吓坏了男孩家的邻居们,他们视这只狗为怪物。邻居们追赶狗时将狗和男孩逼进一间小木屋,失手几乎烧死他们。但小狗却将男孩救出,自己死去。邻居和男孩的父母为之感动,决心再次救活它。他们用汽车发动机制造电能,又一次救活了这只狗……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豆瓣 Discogs
9.6 (293 个评分) The Beatl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Before Sgt. Pepper, no one seriously thought of rock music as actual art. That all changed in 1967, though, when John, Paul, George and Ringo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their friend, producer George Martin) created an undeniable work of art which remains, after 30-plus year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lbums of all time. From Lennon's evocative word/sound pictures (the trippy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the carnival-like "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 and McCartney's music hall-styled "When I'm 64," to Harrison's Eastern-leaning "Within You Without You," and the avant-garde mini-suite, "A Day in the Life," Sgt. Pepper was a milestone for both '60s music and popular culture. --Billy Altman
梁祝 豆瓣
9.7 (23 个评分) 吕思清 / 上海交响乐团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马可波罗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现代作品之一,呂思清则被誉为:唯一能轻松面对“梁祝”高难度音准又能提供浓郁中国江南情怀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大奖得主呂思清历经近百次的梁祝现场演出,以及三次录音之后,终于录下了千锤百炼,众所期待的“梁祝”。呂思清用更大的气魄和更宽宏的视野,将这段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做了极为深刻的诠释,连梁祝的原作曲家陈刚、何占豪都不禁要热泪盈眶,陈刚更表示——呂思清的梁祝是目前最杰出的!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张精粹大碟呢?
心意 豆瓣
雨果唱片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雨果唱片
中文名称:心意
专辑歌手:雨果唱片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唱片介绍:
作曲、编曲、MIDI、录音、混音、吉他:陈国平/ 洞箫、笛子:谭宝硕/口琴:杨月波/大提琴:鲍平里
NewAge专辑《心意》,雨果99年出品。《心意》是以吉他为主奏的新世纪音乐专辑,由香港的陈国平博士担任作曲、编曲、MIDI、以及吉他演奏。
陈国平现任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副教授及电子音乐中心主任,早於七十年代起在美国攻读音乐,并从事作曲、编曲、指挥、结他演奏及教学工作,1988年获伊利诺州大学博士学位。陈氏作品类型广泛,多次在美国及香港作曲比赛中获奖,并经常被选於世界各地音乐节中演奏,或在电台播放及辑录於CD中。
陈国平除为音乐会写作传统类型乐曲外,亦经常创作类似此辑融汇古典、爵士、流行及多种音乐元素的的NewAge音乐,就如这辑《心意》。
《心意》的创作和制作,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是陈国平精雕细琢的心血之作。从那真挚、平和的乐风中,可以听出他在作曲、编曲、MIDI、和吉他演奏的深厚功底。在他音乐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不着痕迹的心境流露,不刻意、没有惊天动地的铺垫,却能平和的体现出高意境,令人悠然神往。
古筝传奇 豆瓣
中央民族乐团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广西民族音像出版社
中央民族乐团1960年创建于北京﹐是目前规模最大﹐编制最完整﹐水平最高的国家民族乐团。乐团创始人为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和著名声乐教育家唐荣枚女士﹐现任团长为顾夏阳。
象与骑象人 豆瓣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纳森·海特 译者: 李静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7
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份,造成人们常陷与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作者学贯中西,融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人类学多学科知识,大量引用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这些古老的智慧,作为实证论述的基础,除了让人看到整个20世纪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曾经是多么地扭曲,同时也积极正面地提出了人类如何可以寻找到快乐与生命的意义,帮助自己在人际关系、心理层面与道德层次成长。这种有关“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书籍,是国内较少出现的心理学科普作品类型。
2013年1月16日 已读
单纯用“理智与情感”无法去总结。很多的话曾经模模糊糊地在脑海里,他这么说出来之后,豁然开朗。希望自己可以常翻常想。从点滴小事开始做。
RA 心理 科普 美国
口琴电影院 豆瓣
8.9 (12 个评分) Sigmund Groven / 西格蒙·葛洛文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Grappa
.挪威国宝级口琴音乐家Sigmund Groven精湛演出
.最富气质的改编配乐 最抒情的口琴演奏
西格蒙.葛洛文是挪威著名的国宝级口琴大师,他的口琴专辑已经成为挪威的文化遗产,并在世界各地以无数音乐演奏闻名遐迩;作为音乐演奏家与作曲家,他不仅是永恒的,也是当代的。
在这张专辑中,西格蒙精选他心目中最适合用口琴演奏的电影音乐,加上管弦乐团衬底,呈现出这些音乐最优雅而富气质的一面。
这些曲子包括充满地中海风味的“邮差”、气氛悠闲的“巴格达咖啡屋”、奥黛利赫本经典作品‘第凡内早餐’中的“月河”,都会爵士风的“午夜牛郎”、影史卖座冠军“铁达尼号”等电影音乐,再加上改编自盖希文著名音乐剧‘乞丐与荡妇’的“夏日时光”等等;曲目精采再加上音乐保证优质,绝对是一张物超所值专辑!
.“他让听众浑然忘我。”(瑞典,Ostgota Correspondent)
.“他吹的巴哈是优雅的代名词。”(阿拉斯加Anchorage,每日报)
.“口琴好像被他完全控制,和人类内心的各种情感共鸣且发光。”(旧金山.新闻)
.“一场最细致且震动人心的演出。”(东京,口琴评论)
.“他如诗般的演出令人深深感动。”(荷兰,Den Helder, Noordhollands Dagblad)
.“杰出的演奏家遇上不凡的乐器。”(指挥家Gordon Wright)
.“神奇的一个半小时…”、“来自天神的启发…”、“一个完美无瑕的音乐诗人…”、“他的音乐抚慰我的
What's Going On....? 豆瓣
9.1 (152 个评分) 陈奕迅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陳奕迅自從於2005年回歸樂壇後,一直追求質素的慢工出細貨而見稱,因此令廣東碟《U 87》、《Life Continues》及國語碟《怎麼 樣》均廣受歡迎。萬眾期待已久的2006年Eason年度大碟粵語唱片《WHAT'S GOING…ON?》終於上市。隨碟附送製作特輯DVD 「What's going on with Eason?」(全長30分鐘),讓樂迷可全程追擊錄音過程,還有三首主打歌新MV。
率先派台推介歌「裙下之臣」乃歌頌女人之作,出自Alex San及黃偉文手筆,又一首繼「夕陽無限好」後大熱之選;至於感人之歌「富士山下」則是大碟的點題之作,正如一句「無論你在富士山下或獅子山下,都應該擁有一張……」,而歌者悲哀情懷在歌詞中表露無遺。另外,慢版「不如不見」和主打之一「白玫瑰」也是值得留意之作。
2013年1月16日 听过
这首歌,说是“喜欢一个人,犹如你喜欢富士山。你喜欢富士山,却无法一个人拥有他。如果你抛不低,你就只能让自己走过这座山。” 曾有心,不妨作穆罕穆德。
RA 流行 男声 香港
名侦探柯南:第十一名前锋 (2012) 豆瓣 TMDB Bangumi
名探偵コナン 11人目のストライカー
5.8 (310 个评分) 导演: 静野孔文 / 山本泰一郎 演员: 高山南 / 山崎和佳奈
其它标题: 名探偵コナン 11人目のストライカー / 名侦探柯南第16弹:第11位前锋(台)
阳光明媚的一天,东都体育场正进行一场东京Spirit和大阪钢巴的精彩足球比赛,江户川柯南(高山南 配音)、灰原哀(林原惠美 配音)、阿笠博士以及少年侦探团的伙伴们齐齐到场呐喊助威。城市的另一边,事务所内的毛利小五郎(小山力也 配音)却接到一通恐怖袭击的电话。经过一番努力,小兰(山崎和佳奈 配音)终于摆脱新一解开了犯人留下的暗语,成功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此之后,警方和毛利一方锁定了数名嫌疑人,并随之展开调查。与此同时,躲在暗处的犯人继续策划新一轮的袭击,前所未有的大挑战,争分夺秒的对决,裹挟着无数怨恨的袭击强势袭来……
本片为日本J联赛创立20周年纪念作品,现役选手三浦知良、远藤保仁、今野泰幸、楢崎正刚、中村宪刚等人为片中本人的形象配音。
2013年1月15日 看过
足球场和彩蛋我都还蛮喜欢。就是忽然觉得柯南和小兰之间都不像爱情了。
RA 动作 动画 日本 电影
我可笑的情人 豆瓣
9.3 (81 个评分) Chet Baker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5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lue Note Records
听Chet Baker的音乐要把灯光调低,要有一瓶威士忌陪伴身边,要戴上耳筒;唱片在沙沙走动,你会听见他说,Let"s Get Lost。让我们一起迷失,迷失在幽幽的小喇叭声中,迷失在一个心碎浪漫主义者的浅吟低叹之中。 Chet Baker,一个俊朗迷人的美男子,一个爵士乐历史上的早熟天才。在Bruce Weber为他拍摄的传记电影《让我们一起迷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生。他最早从军队中学到音乐常识,退伍后在Be-bop鼻祖Charlie Parker的乐团中作过短暂的停留,23岁时,和低音色士风手Mulligan一起录下Cool Jazz着名的演奏《我可笑的情人》(My Funny Valentine),凭此曲一炮而红。这首老曲子在Chet Baker发挥之下重新焕发了生命,它简单而含蓄,几乎是不动声色地,但却深深渗入你的听觉之中。成名后的Chet Baker组成四人爵士乐团走遍美国各地;六十年代后,又只身前往欧洲,把Cool Jazz的精髓加入更多的欧洲和声,令爵士乐在欧洲获得更大的推广。Chet Baker就象是一颗燃烧着的流星,散发着令人不可思议的能量,带着一种致命的速度向神秘不可知的地方冲去。1988年5月13日,有人在阿姆斯特丹发现他堕楼身亡,一代爵士大师就这样撒手尘寰。 电影《让我们一起迷失》在Chet Baker死前三个星期拍完,Chet Baker曾说拍摄过程给他带来了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但他还未来得及看到这部电影就悄然而别了。1990年,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提名。 Chet Baker是一个自我主义者。他沉湎在自己的生命与音乐之中,对周遭世界置若罔闻。他的演奏和歌唱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就象是一个内敛式的磁场,听者只能被他的音乐吸进去,而他从不迁就听者。他的小喇叭就象一个街头失意的醉汉,在感觉的世界中到处游走,不时迸发出一些即兴的火花,幽暗低回,带着一种令人落泪的宿命感。就象那个失落的年代一样,Chet Baker的音乐迷失在岁月的隧道里,但至今我们仍听得见他醉人的回声。 无论如何,这是一张不能错过的Jazz经典。
我的歸屬 豆瓣
7.6 (34 个评分) 莫文蔚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13年1月18日 出版发行: 環球唱片
吉他遇上古箏 上海品味爵士
東西方交界處 浮現完美品蔚
Karen Mok 莫文蔚
Somewhere I Belong 我的歸屬
挪威爵士巨匠布格威塞托夫製作
日本爵士大師渡邊貞夫跨刀演奏
12首莫文蔚獨特的爵士品蔚
把流行變爵士: While My Guitar G ently Weeps, Wicked Games, Moon Over Bourbon Street
把爵士變流行: A fine Romance, Funny Valentine
包括2首國語作品:”夜上海”, 以及全新創作”傾國傾城”
首批德國進口發燒片!珍藏音樂的你、最後的歸屬
關於莫文蔚 – Somewhere I Belong
世界是她的舞台,舞台是她心中所嚮往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之中,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可以將人生變成一場夢境,可以將複雜的情感化為深刻的感動,只要你擁有自信,勇於挑戰,多年來,莫文蔚在舞台上施展魔力,成為華人流行樂壇與影壇的超級巨星,三度榮獲台灣金曲獎最佳女歌手,出任百老匯音樂劇「吉屋出租」亞洲巡迴公演的女主角,榮膺2008年傳遞北京奧運聖火的火炬手,這一切的榮耀與成就,印證了舞台永遠是莫文蔚最完美的歸屬。
2013年,莫文蔚站上更高的舞台,發行進軍國際舞台的首張大碟【Somewhere I Belong】,這是她的第一張爵士專輯,一張瀰漫西方爵士樂的絕代風華,同時散發古色古香的中國音樂風情的作品。
大學校園的日子,莫文蔚迷上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與艾拉費茲潔羅(Ella Fitzgerald)的歌聲,情不自禁的墜入爵士音樂的世界,當莫文蔚走進上海一間原木材質的傳統錄音室,灌錄【Somewhere I Belong】專輯,憧憬許久的爵士音樂情懷全然釋放,盡情地的唱著柯爾波特(Cole Porter)的"Love For Sale",蓋希文(George Gershwin)的"The Man I Love",還有金球獎影后蜜雪兒菲佛在電影「一曲相思情未了」中唱紅的"My Funny Valentine",這些自1920、30年代開始流傳的美國當代流行金曲,莫文蔚認為爵士樂不該局限於古早時代的歌單,她相信爵士樂的即興風采也存在於流行搖滾與電子搖滾,於是,她將搖滾詩人史汀9Sting)的"Moon Over Bourbon Street",克里斯艾塞克(Chris Isaak)的"Wicked Games",來個令人心醉,迷惘的搖擺唱作。
勇於創新的莫文蔚更在披頭四的經典名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中,搬出自己在中國青年交響樂團時期勤練的古箏絕活,以古箏音色重現艾力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在原曲中那段令人潸然淚下的吉他獨奏旋律。喜歡出其不意的莫文蔚也在英國電子樂團波提斯黑(Portishead)瀰漫放克神采與神祕氛圍的名作"Sour Time"中,找到另類爵士的詮釋空間,甚至還襯上東方音樂色彩。
相對於美國1920、30年代的爵士搖擺樂風潮,享有東方巴黎美譽的上海也有過歌舞昇華的年代,莫文蔚選擇以中國金嗓歌后周璇的傳世金曲"夜上海"唱出屬於東方的爵士韻味,同時也展現歌曲創作才華,譜寫饒富懷舊氛圍的復古流行歌曲"傾國傾城"。
莫文蔚的爵士樂專輯【Somewhere I Belong】,賦予了爵士樂跨越地理界線與文化藩籬的類型音樂精神,創造一個別具東方人文風采的爵士音樂舞台!
2013年1月15日 听过
敷上眼膜 悠悠地听完了整张 只是 那首My Funny Valentine还是去听Chet Baker吧 听完感觉骨头都要酥掉了哎
Jazz RA 女声 香港
河流 豆瓣
8.9 (23 个评分) Bruce Springstee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Sony
Bruce Springsteen在他的第五张专辑里探讨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即人在孤独中彼此寻找安慰的感觉,于是诞生了他的第一首Top 5歌曲《Hungry Heart》(饥渴的心),这首歌唱到了无数都市人的心里,加上Bruce随后举行的长期巡演,这张专辑在美国热卖了500万张,在欧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张专辑本来想起名为The Ties That Bind,不过Bruce想来想去,觉得这个名字太过直白,于是用了The River,而这首歌也确实具有专辑同名歌曲的实力,非常动听。
本专辑在滚石杂志评出的500张历代最强专辑中排名第250位。
我們都能幸福著 豆瓣
6.4 (16 个评分) 郭靜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2年12月7日 出版发行: 福茂唱片
純愛天后 郭靜Claire 2012全新幸福大碟
【我們都能幸福著】 Keep Loving
放下是一種懂得 快樂是一種選擇
我們才能一直 都幸福著
純愛不敗 單身不壞 幸福不難
10首輕熟系精緻情歌 品嚐各種幸福的況味
林俊傑、徐佳瑩、Color可樂、蔡旻佑、陳小霞、姚若龍、Fran、王雅君、黃婷
黃金團隊聯手打造音樂幸福光譜
幸福不是絕對,不是誰的專屬
不是只有溫暖的、無憂無慮的才叫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課題
對自己真實生活的體認、並接受
心中依然保持單純愛的感受,依然看見每種當下的美好
或許這也是一種更實在的幸福吧!
執愛你所選擇的 熱愛你所夢想的 珍愛你所擁有的
相信愛、繼續愛,讓我們都能幸福著…
純愛天后郭靜第6張專輯全新幸福大碟《我們都能幸福著》,
以「幸福」為主軸,探討表現出各種幸福的可能。
幸福是一種由自己定義的感覺,沒有絕對模式,沒有限定對象。
其實快樂就是種選擇,不同的人、在不同生活、愛情的狀態下都可以擁有幸福:
能愛在一起是甜蜜的幸福、分手放開彼此是釋然的幸福、一個人也可以擁有單身小確幸…
只要心中一直懂得愛,其實都可以離幸福不遠。
2012年歲末,一起用郭靜的歌聲溫暖你的心,
聽見最內心的聲音,尋找最自己的幸福!
你,也聽見幸福了嗎?
2013年1月13日 听过
幸福从来不容易。少听这种情歌,就是第一步~
RA 台湾 女声 流行
悲惨世界 (2012) 豆瓣 TMDB Min reol
Les Misérables
8.5 (1161 个评分) 导演: 汤姆·霍伯 演员: 休·杰克曼 / 罗素·克劳
其它标题: Les Misérables / 孤星泪(港)
贫苦的冉·阿让(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 饰)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偷走了收留他过夜的主教的银器潜逃,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他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他,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开始新生活。但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罗素·克劳 Russell Crowe 饰)却一心要找他麻烦。在得知了芳汀(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的悲惨遭遇后,他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阿曼达·塞弗里德 Amanda Seyfried 饰)。八年后,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饰),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无赖德纳迪埃(萨莎·拜伦·科恩 Sacha Baron Cohen 饰)和他又狭路相逢,而多年来从未放弃追捕他的沙威又出现在他的面前……
2013年1月8日 看过
我想我只能给你,街角的祝福。|激昂而悲壮。多次流泪。 I am glad that I am still young, and brave.
RA 电影 美国 音乐
H3M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8.5 (194 个评分) 陳奕迅 类型: 廣東歌/香港流行樂
发布日期 200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 2009 Cinepoly Records Co. Ltd. / ℗ 2009 Cinepoly Records Co. Ltd.
在這張 2009 推出的粵語專輯,香港音樂鬼才陳奕迅決定回歸簡單,抒情曲風帶來一首首動聽的情歌《七百年後》、《於心有愧》以及《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陳奕迅擁有低沉乾淨的嗓音,表達豐富的情感,高超的唱功和演唱張力,使人著迷於他的歌唱魅力,讓你淪陷他的歌聲中。
Sedution 豆瓣
Boney James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1995年10月10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 Wea
2013年1月4日 听过
看到这么一句词。“况是风柔夜暖。 正燕子新来,海棠微绽。 不似秋光,只照离人肠断。”
Jazz RA 男声 美国
Love The Way You Lie 豆瓣
8.8 (118 个评分) Eminem / Rihanna 类型: 说唱
发布日期 2010年8月20日 出版发行: Interscope (Universal)
Just gonna stand there and watch me burn,
that's alright because i like the way it hurts..
Just gonna stand there and hear me cry,
that's alright because i love the way you lie..
love the way you lie..
online:
2013年1月4日 听过
咳咳。。。以前一直以为这歌叫。。。我喜欢你躺着的样子 ~_~
RA 女声 流行 男声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