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mondLib
邻居 豆瓣
火の粉
6.9 (16 个评分) 作者: [日] 雫井脩介 译者: 吕灵芝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5
1.千万别放他进来!!!人性惊悚、熬夜必看、令人窒息的致“郁”佳作,恐怖来袭!
2.日本热门推理作家雫井脩介恐怖书写!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他却……意想不到的故事走向,432页酣畅阅读,与脑洞和恐怖共同呼吸。
3.推翻“边界感”的人际制约,以文字上演“爱即毁灭”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我!的!心!意!呢?!
4.在日累计销量突破720000册,持续热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的日本推理小说口碑佳作!
5.封面细节感拉满!若隐若现的窥视之眼、小丑般笑而不语的嘴角、亦正亦邪的双面孔,是挣扎?还是救赎?是温柔?还是杀意?
6.特邀新锐设计师精心绘制,精美呈现令人毛骨悚然细思极恐的“逼视”“窒息”“操控”感——恐怖艺术,跃然纸上。
7.特别收录彩蛋卡书签,更多细思极恐的细节,由你亲手发掘!
两年前,杀害邻居全家老小最后却被判无罪的武内真伍,突然有一天搬到梶间勋家隔壁当邻居,而梶间勋正是宣判武内无罪的前法官。
亲切的笑容、贴心的赠礼、协助照顾老人……武内的善意很快掳获了梶间家人的心。
但是,自从武内搬来之后,梶间家周遭却接连发生匪夷所思的事件。长寿老人突然去世,相爱和睦的年轻夫妇反目成仇、孩子无论怎么安抚都止不住要夜夜啼哭,甚至对其他幼童暴力相向、家里的窗户总是莫名其妙地被打开、老人的墓碑上突然出现了曾经堕掉的孩子的名字、想要帮助这一家人的男人突然失踪遇害……
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因为一个他们谁也没有料想到的人的存在,直到他说:“为什么你不能接受我的心意呢?”
2024年12月29日 已读
杀人犯是很恐怖的,对吧。可是作者笔下描绘的,四世同堂家庭生活里的种种破事,婆婆和媳妇之间也好,丈夫和妻子之间也好,巨婴儿子……各种小算盘,还有男人从家庭事务中全然隐身的画面,我觉得可比这里的杀人犯让人窒息多了……
RichmondLib withCYTang 图书馆 小说 悬疑
香港百年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雪姬 / Suki Yeung PCuSER電腦人文化 2021 - 6 其它标题: 香港百年:住公屋、飲杯茶、賭馬仔,尋訪在地舊情懷,重溫久違人情味
從大牌檔到老香港風華,從建築丰采到街邊樣貌
收錄超過百幅手繪插畫,貼近香港人心聲的傾吐
一筆一畫繪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見證新舊光景,最暖的溫情細訴 ~
「蛇竇」是什麼?「蛇王」又在哪出沒?人情味大牌檔在哪?
在香港「搭枱文化」很常見,那「藤條炆豬肉」滋味又如何?
茶餐廳、路邊攤檔,港劇和電影裡公屋「師奶」的真實生活是……
原來,賽馬在早期是只有洋人才能參與的活動,華人不能玩!
過去英女王、菲立普親王曾經造訪過的地方有哪些?你知道嗎?
或許,世人已來不及參與香港的那段閃耀,但仍可透過文化和古蹟,去認識與了解她。
沒有過去的建設和付出,何來今天的進步繁榮!
很現實的,正因為社會動盪才使人們開始關注過去,
並重新審視所有歷史,讓人們肯定香港百年的存在。
過去── 那些充滿香港集體印象的百年印記,因時代而逐漸淡忘。
現在── 透過手繪記錄,本書帶你回味經典時刻,重拾久違風範。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自19世紀開埠以來,香港從漁港到國際金融中心,
歷經百年,這段 made in HK 驚豔、璀璨且迷人的發展史。
從香港人的日常飲食文化、街邊建築風格等人文、生活角度,
看前人們如何辛勤開拓,成就了小島東方之珠的繁盛奇蹟,
與後人協力傳承、守護,那將面臨波瀾風霜的美好老味道。
一個香港人的真情細訴 ❤ 一份難以割捨的舊情懷
西元1841年1月26日,是「香港」開埠的日子。
直到180年後的今天,這才發現,原來香港人已默默地關注起自身的歷史了。
某天,百年古蹟因一場清拆工程而被意外發掘並破壞,普通的香港小市民為了保護古蹟,
竟奮不顧身的擋在推土機前,不理會推土機正在運作的危險,也堅持爬上控制台強行阻止。
這為的是什麼?正是用盡自己的方法,
保護香港人所重視的百年歷史,並喚醒人們要積極保育具歷史價值的人事物。
從英國殖民歷史到回歸中國,香港的建築、生活甚至是文化,都值得世人認識和記憶。
★ 承傳歷代的「獅子山精神」,讓香港人的故事永遠流傳 ★
2024年12月28日 已读
有些地方很熟悉,有些地方的话,以后希望有机会去看一看。我对甜甜的豆子实在没兴趣,所以无数次从公和豆品厂前经过都没想过进去试一下,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店名是“荳品廠”,但是剩下来所有的豆制品都用的是简单的这个“豆”字。不晓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
其实是还算温和的一本书。文字中流露了不少对过去的怀念,提到多次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富有“人情味”。我想,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艰苦和人情冷漠本身会不会也是此消彼长的,跟大英帝国来又走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大呢……除此之外,书里其实提到了被殖民者统治的时候,本地人都是二等公民,从日常聚集地到精神病院都是洋人国人分开的,但是又在提到英女王和菲利普亲王的时候表达了发自内心的热爱。
RichmondLib 图书馆 建筑 漂在加拿大 绘本
Americana 豆瓣
作者: Luke Healy Nobrow 2019 - 8
This intimate, engaging autobiographical work from an Irish visitor to the United States recounts the author's own attempt to walk the length of the USA's west coast. Healy's life-changing journey weaves in and out of often humorous reflections on his experiences in America and his development as an artist, navigating both the trail itself and the unique culture of the people who attempt to complete it. For fans of Cheryl Strayed's Wild.
2024年12月20日 已读
很厉害,感觉靠着青年人的硬气走下来了PCT。作者徒步的历程,穿插了身为爱尔兰一家移民(又回流)的历史。不过作者的外公吧,作为年轻人见识过纽约了,还决定要回爱尔兰开火车也很神奇。嘴上说着在美国的生活只是survive,所以要回到家乡。然而家乡的mortgage一部分是远在美国打工“survive”的姐姐们承担的啊。
读这历程吧,让我有种是不是不仅仅是一部分中国或是印度人,而是全世界各地都有爱美国(梦)而不得的人。少小离家,错过家乡亲人的婚礼,葬礼,新生的婴儿……这一点原来是四海皆通的。
RichmondLib 图书馆 徒步 漂在加拿大 爱尔兰
自家的深夜食堂 豆瓣
作者: (日)安倍夜郎 译者: 贺包蛋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3 - 9
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深夜食堂》的爱好者们,是否也想在自家轻轻松松享受漫画和剧中的美食呢?
在《自家的深夜食堂》里,四位日本人气烹饪专家贴心为你整理了来自《深夜食堂》的75道美食食谱,让你的自家厨房摇身一变成为正宗“深夜食堂”,烹制剧中专属的温暖味道。
这里有只需5分钟就能快速出锅的精选菜品;肚子咕咕叫时让你大饱口福的料理;身体不适时让人身心都暖和起来的治愈系菜肴;想小酌一杯时的简单下酒菜;还有节食中饱餐一顿也不会发胖的晚餐……
让我们跟着《深夜食堂》的指定食谱,一起动起手来吧!说不定,您自家才是最舒适惬意的“深夜食堂”呢。
2024年12月9日 已读
这里面好多油炸的食物啊!难以想象谁深夜会自己去做炸物,多难收拾啊……不过味噌里加芝麻酱是个好想法,有机会我也去试试。
RichmondLib 图书馆 日本 漂在加拿大 美食
推理十周年纪念特辑 豆瓣
作者: 张宏利 主编 2016 - 10
弹指一挥间,《推理》杂志已经十周岁了,经过十年的磨砺,《推理》已经发展为国内代表性推理类刊物。
《推理》杂志创刊十周年之际,经过精心策划,特别推出这本纪念特辑,为读者呈现一份别样的惊喜。特辑中的十篇佳作来自十位人气推理作家,以十个数字为题联袂奉献一场推理盛宴,用这样一种细数精致的方式,来纪念《推理》走过的十年光阴,并继续下一个十年的辉煌,创造属于国人的推理黄金时代。
《推理十周年纪念特辑》包括《一万次悲伤》《第二次相遇》《三的悲剧》等十篇文章,十篇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推理小说十年来的大致变化,独特设计之余也让我们从中勾勒出中国推理小说的发展历史,稿件中所融合的推理、悬疑及冒险等元素,具备一定的故事性与阅读价值,对于读者来说,阅读的同时也可深入探寻中国推理小说的变化发展轨迹。
这是一本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心选择的作品集,包含了《推理》杂志十周年来推理杂志所登载的优秀推理小说,这些小说情节曲折,内容设置合理,除了具有故事性和可读性之外,还具备一定的历史意义。在此基础上,融合小说本身所包含的现代推理理念及创作元,使其具备可读性和可收藏价值。
2024年11月19日 已读
物理大哥借回来的,我看了几篇。有的太差劲了,我看那不叫推理,叫男人的意淫……我不太喜欢诡述,所以大部分都不算喜欢。
不过有一篇,读的时候发生了有趣的事。我坐在暖和的被窝里读,觉得是一个无限流谋杀案件,书中人物被杀了无数次。最后才意识到,其实是因为我一直在打瞌睡又醒来,而每次醒来读的都是同一个角色被杀的段落。
RichmondLib withCYTang 中国 图书馆 小说
中国神仙画谱 豆瓣
作者: 彫仙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3
这是一本以中国神仙为题材的画册,其中的作品是结合中国风绘画手法进行表现的。本书共6部分,分别为天府群仙、地上群仙、地府幽冥、后天仙真、民间神灵和上古诸神,包含一百余幅作品。书中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中国风韵味,刻画深入,人物形象鲜明。
本书适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喜欢收集画册的读者阅读。
2024年11月19日 已读
我琢磨了一下画画的大哥究竟姓读“雕”还是读“周”哈哈。
读完有个疑问,就是中国的神仙们,这个管辖权的划分这么混乱的吗。有的按方向分,有的按天上人间冥府分,有的按海陆空分……你看光管雷电的的就好几个。另外就是宋元之后,好像就没什么新加入的神仙了,是不是元朝之后道教就没落了呀。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神仙
我有一片星空 豆瓣
作者: (英)马丁·贝利 译者: 徐辛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3
1889年5月8日~1890年5月16日,在弟弟提奥的资助下,凡·高入住圣保罗精神病院。其间,在精神、健康和经济的困顿中,他创作出了《星空》《麦田》《橄榄树》《盛开的杏花》等一系列杰出的作品。本书即从这样一个视角去认识凡·高以及他在精神病院创作的这些名画。马丁·贝利实地走访圣保罗精神病院及普罗旺斯圣雷米小镇,查阅市政档案、病院档案,采访当地相关人士,结合书信等资料,细腻而深入地还原了凡·高在精神病院一年多的生活细节和创作环境,揭开了凡·高这一段人生的神秘面纱。
2024年9月1日 已读
这里面收录了好些我以前没见过的画。有时候,我看他画的天空像在看河流,而看河流像在看天空。
这本书对梵高在精神病院的一年多时光考究得很细致。作者花了很多功夫,尽力复原当年梵高眼中的景色,脑中的思绪,具体到相关画作参照的是哪棵树,哪条路,哪位模特,哪座山头哪个教堂和哪片房屋。我读到这一百多年来游人如织,竞相走他曾经走过的路看他看过的风景参观他可能住过的病房,连油画画作上扫描出来了一只当时野外的蚂蚱都是令人惊奇的大新闻。可是当年他住进医院的时候呢,被自己的病痛和同住其他精神病人的折磨全部时间里,他亲爱的弟弟和弟媳,全家人,好像也没有一个人来看过他。
很难不感慨多少身前的孤独,和身后的热闹啊。
RichmondLib 传记 历史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森林、冰河与鲸 豆瓣 Goodreads
8.7 (81 个评分) 作者: [日]星野道夫(Michio Hoshino) 译者: 曹逸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12
编辑推荐:
1、“摄影界的芥川奖”得主佳作重现:“一张照片,一盒卷。”甄选120幅标志性的极地摄影作品,记录星野道夫旅居北极二十年光影。
2、作者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首次披露:收录《西伯利亚日志》(1996年6月30日~7月27日),记录星野道夫最后时光的点滴瞬间。横跨白令陆桥,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英雄的最后一抹色彩。
3、六十四开文库本,向日文初版致敬:星野道夫自然文库系列三书,开本小巧,顺纹易翻;通勤旅行,熨帖称手;专色封面,醒目耐磨。熊伴野趣,雪映清凉,身未动,心已远。
内容简介:
《森林、冰河与鲸》是生态摄影师、旅行作家星野道夫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曾连载于《家庭画报》,后因作者在堪察加半岛遭遇棕熊袭击,不幸离世,戛然而止。这部夹杂着人类学田野笔记的趣味的图文旅行手记,被星野道夫研究者誉为高峰和经典。书中,他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开始,一路向北,跨过白令海峡,再向西,完成从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从美洲到亚洲的文化寻根之旅。途中,作者记录下与部族长老的会面,以及找寻神话起源的经过,以及森林、冰河与鲸,三个关键词串联起一个永恒的主题——时间。回到洪荒,从自然中获得直觉与领悟,坚持不懈地用照片与文字去表现真理,以体验和温度,得到幸福。
2024年8月27日 已读
渡鸦是万物的创造者,多神奇的信仰啊。这本书很轻,图书馆刚入手就被我借来了。开本很小,可以平托在掌心。很质朴动人的文字,某页一首印第安人的诗歌,让我读着读着流出了眼泪。
好几张照片是UBC人类学博物馆里与渡鸦相关的展品,就在我现在居住地的几公里之外,感受到了奇妙的缘分。之前去玩并没有特意留心渡鸦,如果我在去逛博物馆之前就读过这本书就更好啦。
最近一个人去林子里转悠得多了些,觉得自己离想象星野道夫描述的,在某时某地,天地之间只有自然和自己的感受更接近了一些。
摘一小段我最喜欢的。“这只看着我的白头海雕没有活在过去,也没有活在未来。那样的时间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活在这一刹那,活在这个瞬间。而我也只凝视着当下的这个瞬间,一如许久以前的童年时代。……不断流逝的现在所拥有的永恒性,还有那寻常事所蕴含的深远,都教我如痴如醉。”
RichmondLib 图书馆 摄影 日本 海洋
斜眼小狗 豆瓣
Le chien qui louche
作者: 艾堤安.達文多 译者: 喬一樵 大辣 2015 - 9
到羅浮宮,除了三寶,你看見了甚麼?
不論是顏色太過造作的夕陽,或是過度僵硬的靜物畫……
那些終其一生未獲肯定、籍沒無名的畫家作品,
究竟有何資格,與偉大的藝術品一同掛在羅浮宮的牆上呢?
甚麼樣的作品,可以送入羅浮宮?
作者艾堤安.達文多於繪製作品期間,幾乎跑遍博物館內每個角落,觀察作品、也觀察人群,最後選擇自己一貫的風格,關注羅浮宮中最不受注目的部分:名作旁受冷落的作品,和被當成隱形人的警衛,加入幽默的生活對白,將這兩者交織成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這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對貝農家三個大男人的描寫,他們一頭熱地希望將祖先所畫《斜眼小狗》展示於羅浮宮中,雖然粗野天真,卻流露出不矯揉造作的真性情。作者從這個角度切入,將學院派藝術與平民藝術、純美術與漫畫之間做出有趣對比,雖有碰撞但絕非銳利的批判,偶有嘲諷但並非相互否定。絕妙的取材與敘事方式,達文多讓他筆下的平凡,具有神奇的滲透力,直抵讀者的內心。
關於【當羅浮宮遇見漫畫】系列
誰會想到,羅浮宮竟然會舉辦漫畫原畫展覽,並出版一系列的漫畫創作?
這個迥異於羅浮宮常態的漫畫創作出版計劃,並不只是一次文化機構與「新興藝術家」之間的委託創作,而是以自由創作的形式,邀請藝術家進行完全屬於個人的、原創的圖像式探索。因此這個活動並不限於某個特定媒材或風格,藉此向當代漫畫藝術的多樣性與豐富致敬,並映射羅浮宮館藏多面向、多重形式的本質。此系列創作計劃從2005年啟動,至今仍然進行中,囊括法、日兩國12位漫畫大師作品,包括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恩奇.畢拉(Enki Bilal)、荒木飛呂彥、谷口治郎等,為這次跨域合作留下珍貴記錄,也成為漫畫藝術愛好者注目收藏的一套夢幻逸品。
中文版目前已出版:《衝出冰河紀》尼古拉.德魁西(Nicolas de Crécy)、《羅浮宮守護者》谷口治郎
圖繪韓國料理 豆瓣
La Cuisine Coréenne Illustrée
作者: 露娜・京(Luna Kyung) / 安芝(Ahnji) 译者: 黃意閔 大塊文化 2022 - 1
讓人食指大動的韓食圖鑑
食材×食器×食譜×技巧×文化
一本搞懂韓國料理精髓
說到韓國料理你會想到什麼?
下班舒壓就要吃韓式炸雞配啤酒、回老家總是會扛回一大堆小菜、寒冷的街頭少不了誘人的辣炒年糕,還有因為《寄生上流》爆紅全球的炸醬烏龍麵⋯⋯回想韓劇、韓綜裡韓國人的生活場景,總是少不了這些美食!這些韓國料理不只好吃,也藏有滿滿的文化密碼等著我們了解——
➤ 不只三菜一湯,韓國餐桌上的小菜數量竟有玄機?
➤ 用手捧碗吃飯是大忌!筷子只能拿來夾菜?
➤ 吃飯如果約在菜包飯餐廳,代表我們之間不來電?
➤ 過生日必喝海帶湯,但大考前先不要!?
➤ 要如何用「聲音」來形容一道好菜?
從家常小菜、傳統美食,到街頭小吃,各種美食一應俱全
一秒到韓國,展開一場能吃下肚的文化饗宴!
本書內容涵蓋食材、食譜、手法、技巧、餐桌禮儀、歷史典故⋯⋯一切有關韓國飲食的文化、典故和大大小小知識都在書中,如果你對韓國飲食有興趣,這本書有一切關於韓食文化的解答!
➤ 美味的韓式炸雞怎麼炸?
➤ 要醃出道地的辛奇也有小技巧?
➤ 傳授常備小菜的四種基本技巧,簡單的食材就能做出豐富變化!
➤ 揭開韓國醬料的美味方程式,包飯醬、各式醃醬、沾醬,在家自己調!
豐富圖解配上簡單食譜,讓人人都能輕鬆上手、在家動手做,讓身為烹飪初學者的你,也能悠遊自在探索韓國飲食的文化與知識,邀請你一同探索迷人的韓食風情!
本書特色
★旅法韓國美食家精選逾60道韓食
《圖繪日本料理》姐妹作,內容淺顯易懂,一本寫給所有人的韓國料理全書!
★料理名稱中韓對照+全彩圖解
不只學做韓國料理,更是學語言、學文化!要了解一個國家,就從飲食開始!
★收錄地方特產+各地辛奇地圖
南北韓的泡菜有什麼不一樣?盛產柑橘的濟州島竟然連柑橘都能做成辛奇?一張圖看見韓國風土民情!
2024年7月24日 已读
中日韩的饮食相似之处还挺多的。但是有一点,作者说人家北韩美食比南韩少很多,是因为人家不对外开放交流所以美食总类少,感觉原因里面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餐桌礼仪和生活相关部分读来隐隐不适,加班啦,补习啦,女人不上桌啦,等谁先吃啦……东亚文化手拉手。
原来2022年出的书泡菜就不叫泡菜了,中文名称译作辛奇。本书作者绷住了坚持不谈来源和相似,只有一道菜讲明了是外来食物——元朝成吉思汗的鞑靼牛肉,不晓得是嫌弃呢还是抬举哈哈。
RichmondLib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绘本 美食
香港尋味 豆瓣
作者: Alison Hui PCuSER電腦人文化 2019 - 6
傳承百年的文化美味或許終有一日會消失,
但那些美好,卻會在你的記憶裡留下深刻印記。
街邊大牌檔的小炒鑊氣、推著餐車叫賣的茶樓風景、為街坊上班族供應元氣的冰室平價下午茶、堅持手沖的絲襪奶茶香氣……
這些因時代改變而逐漸消逝的地道美食,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
更是值得你前來探尋的美味與香港情懷。
【本書特色】
第一本由香港人手繪紀錄的經典港食文化書
歷時一年走訪研究,帶你重溫大牌檔、冰室、茶餐廳、咖啡館、茶樓、蛇舖、涼茶舖、
港式甜品的飲食文化與由來,感受百年老舖代代相傳的人情與港式情懷。
◆搞懂餐牌術語、秒懂港式飲食文化,帶你吃最正宗的香港美食!
你知道大牌檔裡的點餐術語嗎?
「冬央」=凍鴛鴦
「C06」=凍檸檬可樂
「茶走」=不加砂糖、不加淡奶,改加煉奶的奶茶
你知道茶餐廳裡的點餐/用餐術語嗎?
「堂食」=在餐廳內享用
「腿通」=火腿配湯通心粉
「加底」=雙倍份量的麵或飯
◆帶你找尋香港人最愛的「鑊氣」,50-90年代美食原汁原味呈現!
從路邊檔攤、冰室/茶餐廳餐點,到涼茶、蛇湯、腸粉、缽仔糕、菠蘿包,
以及揚名國際的雞蛋仔、絲襪奶茶,除了好吃的美味店家指南,更有好看的美食典故與故事。
快打開你對食物與文化的探索好奇,
跟著本書搞懂餐牌術語,走進香港人心中那些最美好的街食回憶。
2024年7月2日 已读
蛮写实,推荐现时在香港的人可以拿一本按图索骥,不一定非要去吃吃喝喝,哪怕仅仅是沿街走过也可以发掘不少乐趣。
除了有趣的绘画,书里还介绍很多点心小食乃至建筑的文化背景。茶餐厅的饮品名字还和七八十年代的娱乐新闻挂钩,想来香港娱乐圈影响深远……
有的地方和我记忆里一模一样,有的地方(比如中环附近那几个哈哈)我只记得大概,应该是早年间和朋友喝完酒,总是在夜里醉意朦胧时经过留下的印象。
我读书的时候,最喜欢的几样,是不加糖的红豆沙,没有蛋的桑寄生茶,还有椰挞(最好是热的)。
RichmondLib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绘本 美食
亲爱的生活 豆瓣
Dear Life
7.8 (4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艾丽丝·门罗 译者: 姚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 - 5
★ 《亲爱的生活》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讲述了别离与开始、意外与危险、离家与返乡的故事,被认为是门罗最丰富、最完美、最具个性的“集大成之作”。
★ 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艾丽丝•门罗
★ 艾丽丝•门罗是非常稳定的作家,所有作品都很出色,但我还是向读者推荐《亲爱的生活》。这是一部最具门罗个性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
★ 她的小说有种独一无二的现实感。——村上春树
★ 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A.S.拜厄特
------------------------
这是关于生活,你能说出的一切。
在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发生。但到最后,这些都不要紧。我们终将原谅这个世界,原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一直以如此善意对待的生活,终将以善意回馈你我。
亲爱的,生活。
------------------------
门罗迄今最棒的作品。——《费城问询报》
近乎完美……再也没有一位作家能用这么短的文字表达这么多的东西。——《芝加哥论坛报》
《亲爱的生活》的故事破坏了既定的写作规则,再一次展示出了门罗短篇小说中心理感受的锋利感、脆弱感以及门罗的大师技艺。——《华盛顿邮报》
充满智慧,令人难以忘怀。《亲爱的生活》是一个精彩的礼物,提醒着我们门罗为什么可以青史留名。——《波士顿环球报》
艾丽丝•门罗是公认的加拿大文学财富。这一部新作,有历史的投射、自传性的素材、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偶尔的怀旧和愉悦的讽喻,再一次证明她名不虚传。——《华盛顿时报》
艾丽丝•门罗不只应该被敬重,更应该被珍惜……《亲爱的生活》与她的前作相比,更丰富、更震撼。——《纽约书评》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不只是在我们的时代,而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2024年6月30日 已读
以前在哪儿听过一句宣传语,“阅读之前,没有真相”,小时候觉得那可真是侦探悬疑小说的最佳广告。
现在读小说,再想起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受。此真相不再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走向,谁杀了人,谁犯了错,谁出了轨,谁又发了疯。而更像是关于读者本身,也就是我自己的真相。在阅读结束之前,我没法知道这个故事会以怎样的方式与我自身呼应,也没法知道期间怎样的细节可以像技术高超的潜水打捞员一般,去到记忆的深海,打捞出我尘封已久的一段记忆,亦或仅仅是一刻感受。
阅读小说里关于生活的可能性,还有随之浮现的关于我自身的,流动的“真相”,让我期待。
RichmondLib 加拿大 图书馆 小说 漂在加拿大
故事便利店 豆瓣
7.8 (29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作品看点
★ 这是一家只贩卖故事的便利店。店长:华语文坛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家骆以军。商品: 40个故事、40个魔术时刻、40种人生启示。营业时间:24小时开放、全年不打烊。Slogan:故事消磨不眠之夜。——走进这家“故事便利店”,取走属于你的人生故事:发光的房间,梦里寻梦,一件很小很美的事,白色的眼泪,爱的告白,陷入奇怪处境的蜜月旅行,弄假成真的顺风车游戏,少女食梦貘,缩骨功怪咖,迷失巴黎的新婚丈夫,张爱玲小说中的魔术盒子,白云机场的诈骗和尚,窘迫又爆笑的爱荷华之旅,充满科幻感的《红楼梦》第30回,流落南方的“未来的祖先”,绿帽丈夫的故事,美猴王的故事,最短暂的爱的故事,火车的故事……故事打开我们心中只有自己知道的那小小的密室,故事为我们留住最好的时光。40个温暖爆笑的故事,像一列有40节车厢的火车,可供我们暂时栖息,可带我们去未知的远方流浪,陪伴我们失眠失神的夜晚与白天。
★ 故事拯救听故事的人,属于这个时代的《一千零一夜》。本书源自“看理想”同名音频节目,开播以来受到无数听众的真挚喜爱,“长大以后再没有机会可以这样听人讲故事了”。——一段美不可言的听故事时光,AI时代人类的故事自救指南。“会讲故事的温柔暴力熊”骆以军,以罕见的幽默与戏谑、坦诚与柔情,讲述一个个像蔓生植物般迷幻感伤又温暖爆笑的好故事,难以言喻又百感交集。一个接一个光焰四射的故事,像一个接一个可以不断穿梭其中的梦境,带我们回到最初听故事的幸福时光。故事让我们知道天地之大、时间之无限、人之渺小,AI时代,故事是人类文明最后的防线。“我们用故事,去扛我们存在的源头,映照人类自己的面貌。在人类无法承受的恐怖、噩梦和哀痛中,在神遗弃我们而去、找不到一丝丝救赎可能的时候,故事却常常在无意中,救赎了听故事的我们。”
★ 小说家骆以军的40堂故事写作课,汇聚毕生说故事的精粹,展示故事的八百万种讲法;亦是40堂经典小说电影鉴赏课,骆以军私家书单片单最全曝光。——琳琅满目的故事货物架:《2666》《三体》《红楼梦》《西游记》《麦田里的守望者》《过于喧嚣的孤独》《命运交叉的城堡》《百年孤独》《心》《传家之物》《无双传》《牡丹亭》《恋情的终结》《雪国》《背叛》《香水》《冰壁》《肉桂色铺子》《获救之舌》《他人之足》《留情》《十诫》《黑镜》《银翼杀手》《千与千寻》《窃听风暴》《源代码》《花与爱丽丝》《姆明一族》《想做熊的孩子》……既有世界经典小说与电影的故事,更有小说家亲历或听闻的真实故事。骆以军以其独特的“故事炼金术”,召唤记忆,编织故事,里翻为外,光变成影,直至浮生如梦,万花入眼。读到最后,你会发现,故事其实就是时光本身。
★ 顾客梁文道、许子东打卡推荐。在这家“故事便利店”,找回我们最初听故事的耳朵、听故事的心,讲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人生的范围有多广,故事的范围就有多广。骆以军的《故事便利店》给我们的就是包含在动人故事之中的无穷启示,以及讲述这些故事的方法。看完这本书,也许我们都能够成为一个更懂得听故事的人,甚至是一个更懂得说故事的人。而且透过听和说故事,我们终于能够懂得了那些人生之中,世界之上那些平常没办法理解,平常没办法用别的形式说出来的东西。”(梁文道)“骆以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故事。同样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一件事情,听他说来就是一个故事。这不只是说话的艺术,更重要的是他观察力之敏锐。骆以军就是有这个本领。”(许子东)
◎ 内容简介
这是一家只贩卖故事的便利店,店长是华语文坛最会说故事的小说家骆以军。在这家“故事便利店”,他为我们讲述40个主题故事,以及包含在动人故事之中的无穷启示:发光的房间,梦里寻梦,一件很小很美的事,白色的眼泪,陷入奇怪处境的蜜月旅行,弄假成真的顺风车游戏,少女食梦貘,最短暂的 爱的故事,南方的故事,火车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世界经典小说与电影的故事,更有小说家亲历或听闻的真实故事,它们关乎父亲、爱、死亡、后悔、安慰、同情、许愿、身体、疯狂、梦境等人类共通经验,打开我们心中那小小的密室,让我们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温暖怅然又回味无穷。
故事是人类文明最后的防线。《故事便利店》是小说家骆以军的40堂故事写作课,汇聚毕生说故事的精粹,展示故事的八百万种讲法。他用其独特的“故事炼金术”,并以罕见的幽默与戏谑、坦诚与柔情,讲述一个个像蔓生植物般迷幻感伤又温暖爆笑的好故事,点亮属于故事的魔术时刻,弥合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还原故事原本的魅力,难以言喻又百感交集。我们用故事,去扛我们存在的源头,映照人类自己的面貌。在人类无法承受的恐怖、噩梦和哀痛中,在神遗弃我们而去、找不到一丝丝救赎可能的时候,故事却常常在无意中,救赎了听故事的我们。
人生的范围有多广,故事的范围就有多广。走进这家“故事便利店”,取走属于你的人生故事。
◎ 名人推荐
人生的范围有多广,故事的范围就有多广。骆以军的《故事便利店》给我们的就是包含在动人故事之中的无穷启示,以及讲述这些故事的方法。看完这本书,也许我们都能够成为一个更懂得听故事的人,甚至是一个更懂得说故事的人。而且透过听和说故事,我们终于能够懂得了那些人生之中,世界之上那些平常没办法理解,平常没办法用别的形式说出来的东西。
——梁文道
骆以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故事。同样的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一件事情,听他说来就是一个故事。这不只是说话的艺术,更重要的是他观察力之敏锐。骆以军就是有这个本领。
——许子东
当骆以军开始讲述生活,他启动的不是记忆,而是想象力。他喜欢那种破的、烂的、倒霉的、短命的,然后那种动物性的、野蛮的、蒙昧的、未开化的。每个字都长着毛。
——张悦然
2024年6月30日 已读
说到拜金女的时候,打比方用的是北京和上海。也许受众是内地人的缘故?其他的话,我发现我还是更宁愿自己去读小说原本。因为我发现我现在读小说,往往读到最后在意的都不是情节。而听别人重述一个故事,跳过的却有可能是最能打动我的部分。
另外,画上的骆以军有点像发福的阮经天,不晓得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父亲家在南京江心洲哎,我记得上面有好多渔港餐厅~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小说 散文
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 豆瓣
8.2 (21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编辑推荐
★ 10余位深刻影响时代的作家、知识分子集体亮相,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年度钜献——知识分子专辑;许知远策划/主创,陈冲作序推荐:
《十三邀》总播放量超 13 亿,数度引发破圈式全民讨论,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极大、口碑极好的访谈节目。图书版《十三邀》为4季内 容首次全番结集,并打破4季区隔,重新划分主题。
本专辑人物包括许倬云、白先勇、陈嘉映、王小波、金宇澄、唐诺、陈志武、西川、许宏、项飚、赫拉利等10余位作家、学者,堪称一场时代的知识盛宴。
★ 当知识分子遇上许知远,从审美的共鸣到知识共同体的重建,将时代观察呈现为更辽阔与深沉的表达
受访者皆是我们时代中,他们有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见识,所以有料;从访谈窥人,他们或谦和,或洒脱,或深情,风格迥异,所以有趣;他们为同一种逝去而叹息,为同一种精神而欣喜,所以有同一种温度:同样关心广阔的人类命运,并奋不顾身投身其中。
★ 树立人物访谈的新典范,以个体为样本,探寻智性生活的无限可能:
作为 “智识上的同路人”,许知远对话10余位我们时代里的标志性的知识分子,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探讨人文与求真,追问意义与价值;也通过不断对话安顿自我,观察世界,寻回精神生活的力量。
★ 《十三邀》在割裂的时代重建对话精神,极大地扩展了知识分子的可能性:
对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与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既跨界又自由,构筑了我们时代迄今为止最为盛大的一场对话的欢宴: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切入历史与当下的议题,从每一份珍贵的个人经验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 与视频截然不同的阅读美学:对话历时4年,文稿打磨历时1年,内容体量远超节目呈现;
跟剪辑后的视频相比,图书版《十三邀》更为细腻、全面地呈现访谈内容,记录下多个未能被视频呈现的精彩瞬间;
嘉宾个人年表+访谈视频二维码+新增大量注释+现场照片,构筑更为纵深的阅读场景;
许知远审视与每位对话者的关系,撰写点睛式人物侧写,亦可视为进入访谈之前的一次导览
通过书籍这一更为人性的中介,读者将不再只是对话的旁观者,而是深度的参与者。
★ 彩蛋! 王小波特别篇,李银河等人深情忆小波;
谭嗣同特别篇,历史学家与新青年对谭嗣同从各种角度的动人解读!
许倬云夫人孙曼丽谈婚姻生活中的趣事,六千字长文首发,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许倬云。
.
◎【名人/媒体推荐】
你们做(《十三邀》)节目,经过网络发散出去,是可以代替学校教育的。我希望更多人做。传播知识,刺激思想,引导风气。
——许倬云(历史学家)
作为观众,十三邀让我看到了一系列有趣的心灵;作为被访者,十三邀让我直接进入公共讨论,打开了新的思考空间。
——项飙 (人类学家)
十三邀影响很大,批评也不少,正常。我喜欢许知远不惮显露自己,包括自己的弱处,这想来也是真诚对话的应有之义。
——陈嘉映(哲学家)
.
◎【内容简介】
在当代生活中如何解救自我?史学大家许倬云谈论着人心之自由;
如何重寻我们生活中的消失的“附近”?人类学家项飚给出了新的理解与建议;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哲学家是什么感觉?陈嘉映剖白个体经验与求真渴望;
对现实无能为力怎么办?唐诺讲述着自我的挣扎与书写的永恒。
……
许知远与10余位国内外重量级作家、学者深入对话,集结成一本珍贵的当代人文访谈录。从许倬云到白先勇,从金宇澄到赫拉利,跨越国籍与时代,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等多个领域,探索从个体到社会的众多议题,成就一部有料、有趣、有温度的访谈录。他们说过的智慧、愤怒、偏激之言,都来自同一种脉搏:对广阔的人类命运的关怀。在流量至上、技术笼罩,人文主义节节败退的今天,这样一种不合时宜的精神,久违了。
——“你说什么时候这种价值混乱才会过去?
——“要在里头能够让自己喘得过气来,自己能仰着头说我不怕这,不怕那,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
2024年6月24日 已读
之前对许知远不感冒。图书馆有这么一本我随手就借回来了,还不错。项飙那篇有意思,有机会我想找他的书来读一读。
不过我感觉让许自己一个人在那儿表达,就能看见油花隐隐浮上水面哈哈。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访谈
食虫植物观赏与栽培图鉴 豆瓣
作者: 夏洛特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 7
光说有些植物会吃虫就已经够吸引人了,何况为了捕虫吃虫,它们还特化出各种奇特有趣的器官!
除了一般人非常熟知的捕蝇草的捕虫夹、猪笼草的“水桶陷阱”,茅膏菜和捕虫堇也是分泌黏液的捕虫高手,瓶子草由叶子卷成的“甜筒”让昆虫无法抵挡,螺旋狸藻的根部更能特化成螺旋状迷宫,在土壤里大快朵颐!
这些食虫植物制造陷阱,打造迷宫,造网捕虫,由叶子特化而成的捕虫利器成了园艺爱好者培植观赏的臻品挚爱,至今已培育出许多奇艳无比的种类。就栽培而言,食虫植物各有特殊的生育环境,许多种类更是对气候条件非常挑剔。本书作者以长年的多国游访与培植经验,介绍了各种食虫植物的习性与栽培要领,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了认识食虫植物、栽培食虫植物的全面指南。
2024年6月16日 已读
这本书好精彩的!看得我大饱眼福,果然风骚的植物还得去热带找!猪笼草好神奇啊,是如何集华丽,猥琐和恐怖于一身的!茅膏菜我看了也喜欢,闪闪亮晶晶✨我还从来没见过真的食肉植物呢,好想亲眼看看。读到后面好遗憾,亚特兰大植物园有很多从佛州引进的瓶子草和茅膏菜,我错!过!了!
有两个地方看得我会心一(苦)笑,可能要是翻译了不是咱文化背景的还get不到。因为这本很大一部分在科普要如何种植嘛,给了一个建议是“如果你的家人不允许,你就不要去圆这种梦”,家庭和谐第一位啦。还有一个地方是答疑,种植的过程中要不要主动喂虫子,作者说“你可以拿在你家厨房找到的小蟑螂去喂它们哦”,我:🫠
RichmondLib 台湾 图书馆 摄影 植物
醫生哪有這麼萌 豆瓣
作者: [臺] Nikumon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 - 4
實習醫生在醫院裡都在做什麼呢?
緊張忙碌的工作實況 × 逗趣幽默的生活點滴
收錄最精采的實習生活片段!
披上白袍,他是認真努力的實習醫生
脫掉白袍,他是呆萌的人氣漫畫家Nikumon
用漫畫記錄在醫院實習的點點滴滴,
都是笑中帶淚的精采生活。
有了神人級學長姊的照顧,就能一帆風順了嗎?
醫生值班的時候又是在忙什麼?
面對不同的病人,要處理不同的問題,實習醫生要如何應付?
Nikumon要用自己的畫筆創作,傳達最真實的感受。
◎特別收錄
網路討論度破表,短篇漫畫代表作:黏菌你好、小兒科、Tone‧音調
粉絲敲碗最期待:刺青哥外傳
豹变 豆瓣
8.4 (21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1) 《豹变》——木心生前的“心愿之作”,木心身后的“木心小说选”
木心的短篇循环体小说《豹变》十六篇,属于汇集而成的长篇作品,不是短篇小说集,而是现代主义文学常见的一个类别。可参照海明威短篇汇成的《在我们的时代》(In Our Time)。同类书在国内出版的较少,但在20世纪世界文学里,已有安德森、海明威、福克纳的著作,这样结构成书。
相比海明威,木心也是擅长短篇的作家。2011年,好友童明翻译的英文版木心小说An Empty Room(《空房》)在美国出版,而这个短篇循环体小说计划,则早在1993年夏天,木心与童明(今《木心诗选》编选者)即已全部酌定中文版《豹变》这十六个短篇,在挑选并重新组合之后,就是一本完整的小说,木心的心愿也在此。这是飞越二十多年的“文学之约”。
(2) 《豹变》——木心的“一本薄薄的厚重礼物”,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
《豹变》首版的印刷纸张,自欧洲引进,触感自然,色泽柔和,便于纸质版的翻阅,也接近木心早年的民国书籍体验。书名“豹变”,源自《易经》“君子豹变”,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全书则交织着《哥伦比亚的倒影》、《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巴珑》、《爱默生家的恶客》等木心著作,这是一本薄薄的厚重礼物。
木心有俳句,“我常与钻石宝石倾谈良久”,其眼光独到,看重的多是思想家,如老子、孔子、耶稣、蒙田、爱默生、尼采等。这碎片体也是欧美先锋派的创新之一,现代诗歌最突出的碎片体,当属艾略特的《荒原》,它以审美的陌生感挑战惯性思维,唤回现代生活时常忘却的美学经验,又在美学思维的探索中将碎片接了起来。短篇循环体小说,妙处也可相参。
木心的短篇循环体小说《豹变》,不是短篇小说集,而是一种特殊类别的长篇小说,根植于欧美现代主义的先锋派。
按木心生前的心愿,《豹变》 依次收入十六个短篇——《SOS》、《童年随之而去》、《夏明珠》、《空房》、《芳芳No.4》、《地下室手记》、《西邻子》、《一车十八人》、《同车人的啜泣》、《静静下午茶》、《魏玛早春》、《圆光》、《路工》、《林肯中心的鼓声》、《明天不散步了》、《温莎墓园日记》。各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成为有着自己的结构原则的特殊作品,海明威著作即有此类 a short story cycle,照英语译为“短篇循环体小说”。
《豹变》的故事描写的是个体的人,大致看得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几个人生阶段。私人经历又对应着战前、二战、二战后、建国后、打开国门等阶段,需要在这些历史背景中思考。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阶段:走出国门后的西方世界。
此外,《豹变》收入编选者童明的长篇代序,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下,如何看木心文学的世界性,从中也可见童明跟木心从1993年夏酝酿,先有美国英文版An Empty Room(《空房》)的十三篇出版,到木心诞辰九十周年,终有中文版全貌十六篇问世,这是飞越二十多年的“文学之约”。
书名源自《易经》:“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豹变是由弱到强的过程,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
2024年6月10日 已读
借这本书是因为前一天看偶像剧,男主角说女主角像一只豹子,还有就是读骆以军的时候读到了木心。
我喜欢看木心写纽约。不过总体来说不如小时候喜欢读他的文字了。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小说 漂在加拿大
电影迷的奇幻之旅 豆瓣
作者: 东海一族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22 - 6
一个求职不顺的年青人,无意中参加了一个电影公司的招聘,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他并不知道,他已经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
一个海外归来的富家小姐,因为家族意志而选择了一份普通的职业,可是命运却一次次将她推向了悬崖边,懵懂无知的她是否会延续父母意外离世的悲剧?
打开《电影迷的奇幻之旅》,带你进入一个比电影还要精彩离奇的梦幻世界!
2024年6月7日 已读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因为我也自诩半个影迷,就没多想借回来了。
怎么说呢,感觉从旁观者的角度,全程观察了一个(号称)男作家的顶级&低级意淫,比质量差的网文大概差一百本地摊文学吧,问题是我还看到有疑似抄袭的部分。
这里面跟电影最大的关联可能是用了点所有人都知道的台词,和一些非常好莱坞的剧情,感觉这本书的存在,我不知道是更侮辱作家,还是更侮辱影迷。让人生气,还标价58块钱,漂洋过海来到了加拿大的图书馆,这纸拿去做成compost垃圾袋都更有价值。
RichmondLib 图书馆 小说 漂在加拿大 烂书
50个世界各地的幸运传说 豆瓣
小さな幸せがみつかる 世界のおまじない
作者: [日]龟井英里 译者: 宋春晓 / 英尔岛 上海三联书店 2023 - 1
本书介绍了至今仍在生活中沿用的50个幸运魔法,配有美丽的插图,内容涉及世界各地习俗、民间传说和神话等等。光是看着本书蕴含魔法的可爱插图都能命人幸福感倍增,也非常适合作为礼物来送给特别的人。
++++++++++++++++++++++++++++++++
本书首发搭配上海三联书店独家设计的的文具产品(和纸胶带、贴纸和迷你卡片套装),给每日的学习生活注入可爱温馨的幸福气息!
2024年5月18日 已读
在图书馆偶然翻到借回来,这里面的插画也太可爱了, @亚露 你估计会喜欢!虽然传说估计就是随便选选,不然光中国就能给你整500个出来轻轻松松……
看完感慨,这世界上,果然还是痴男怨女的信念最强啊,还有中国重阳登高作者画了个雪山啊哈哈。
RichmondLib 图书馆 文化 日本 漂在加拿大
随园食单 豆瓣
袁枚
7.7 (11 个评分) 作者: 陈伟明 / 袁枚 中华书局 2010 - 9
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作者以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14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我国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自问世以来,这部书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
2024年5月2日 已读
三百年前的人啊,感觉比咱们大部分人吃得精细多了!很多菜式听着很熟悉哎。
话说比起书里的食不厌精,感觉袁枚无意间提到在X大官X将领X文人吃的私厨XXX,暗搓搓秀出来的交游广阔更让人印象深刻= =
居然没有讲水果哎,可能过去保鲜长途运输能力不太行吧哈哈。
RichmondLib 中国 图书馆 漂在加拿大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