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couverLib
当尘埃落尽 豆瓣
Paul à Québec
9.3 (13 个评分) 作者: [加]米歇尔·拉巴利亚蒂 译者: 方圆平 2022 - 8
一个关于如何去爱人、感受被人爱着,以及如何面对失去所爱之人的故事。
保罗是一位漫画家,每年夏天,他都会和妻女前往岳父罗兰在魁北克郊外的小木屋,与亲人们一起欢度假期。
罗兰有三个女儿,都已各自成家。他是女儿们眼中的慈父,对孙辈也有着无限的包容,一家人其乐融融,让小屋里充满欢声笑语。
然而,孩子们并不知道罗兰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当癌症进入晚期,药物治疗已经不起作用,只能在疗养院度过最后的时光,他们才知晓老父亲一直在和病魔做斗争,于是各自放下手中的事情,在疗养院陪伴罗兰走完最后一程。
相聚总是短暂,平静的生活暗藏汹涌。即使是亲密无间的家人,也终究会有突如其来的烦恼、矛盾和身不由己的秘密,因此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加拿大国民漫画家米歇尔·拉巴利亚蒂用轻松幽默又充满伤感的笔调,描绘这个平凡的加拿大家庭中一段充满爱与包容、不舍与离别的时光。
2023年12月12日 已读
如何舍不得,也是要告别的。无论用多温柔的笔触,多努力去放慢时间,读的过程都让人无比悲伤。这里很多的细节非常打动人,绘本的角落,建筑,街区到食物,似乎都映着蒙特利尔的特色点滴。 不愧是著名漫画家,图书馆里他的书,中英法三个版本都有。
VancouverLib 亲情 人生 加拿大 图书馆
迷案重现 豆瓣 谷歌图书
Myrrh garden
7.3 (15 个评分) 作者: 何袜皮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10
人类学博士何袜皮搜集媒体报道、庭审记录和警方公开的资料,重新讲述8个100%真实的案件。罪案或许离奇,但作案动机往往代表了人性中普遍的欲望。
日本福岛县女教师宿舍的便池中,突然离奇出现尸体,凶手究竟是谁?
《杀人回忆》的原型,连环杀手李春在,到底为何成为恶魔?
在美国失踪的中国学生章莹颖,去世前遭遇了怎样的折磨?
杀妻的克里斯和弑母嫌疑人诺拉,又为何对身边亲密的人如此残忍?
……
从这些案件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性:谎言、背叛、嫉妒、恐惧,也有对爱的坚持和对正义的信心。
百万粉丝悬疑大号【没药花园】2020重磅新作!重临犯罪现场,超强逻辑推演,巡行人性迷宫!
2023年12月11日 已读
有的案件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听过,刚刚可以做个比较。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哪怕仅仅有一两个线索的差异,人们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我不太感冒的,是作者在证据,分析,和推理之外,加的自己的价值判断,稍微有点多。
VancouverLib 中国 图书馆 推理 漂在加拿大
白鲸记 豆瓣 Goodreads
Moby Dick
8.5 (39 个评分) 作者: [法]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译者: 高文婧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4
一个男人对抗一头白鲸的孤独狩猎
一个关于复仇、信念与殉道者的伟大故事
《灯塔》作者夏布特畅销作品
美国经典文学《白鲸记》改编图像小说
...................
※编辑推荐※
一艘捕鲸船,一头苍老的白鲸,一位孤独的船长。
一条被白鲸毁去的腿,一柄以信念和雷火淬炼的鱼叉。
一场复仇,三日不眠不休的追捕:最终全船覆灭,白鲸逃亡,仅余以实玛利一人生还,回来讲述这个故事。
◎ “有人死于退潮,有人死于浅滩,有人死于涨潮的最高峰。”——《白鲸记》试图探求的是人和真理、自然与上帝、生与死的关系。
◎ 《灯塔》作者克里斯多夫·夏布特全新力作,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图像小说的成功典范:夏布特对400余页、30万字的原著小说做了一个干脆的减法:就好比剔去鲸鱼的血肉和脂肪,只留宏大的骨架。
◎ “《白鲸记》最令我动容的,是位于‘坚持’和‘疯狂’之间的那条细细的红线。”夏布特再次探讨人与海洋的关系:简洁、有力的黑白线条、明快的空间分割感、兼具效率和力量感的分镜、回肠荡气的对话,凸显了“人”面对自然的英雄气概。
...................
※内容简介※
本漫画根据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记》改编。
水手以实马利和土人好友魁魁格,登上一艘捕鲸船,跟随船长亚哈追捕一头曾咬掉亚哈半条腿的白鲸。他们最后终于在太平洋海域遇见了这头白鲸.经过三天的追捕,全船人在和白鲸的战斗中覆灭,只余以实玛利一人,回来跟世人讲述这个故事。
...................
※媒体推荐※
一场狩猎。最后的伟大狩猎。
猎捕的是什么?
莫比·迪克,巨大的抹香鲸:苍老、古远、巨大,独来独往;愤怒时极为可怕,常常受人攻击;白得像一座雪山。
它当然是一个象征。
它象征着什么?
我怀疑就连梅尔维尔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最妙的地方。
—— D.H.劳伦斯
我希望呈现这条密闭的捕鲸船上的人类处境。
我希望呈现这头虽为主角,但从来不曾现身的白鲸。
比起电影改编里如磐石般不可转折的亚哈,我更希望呈现的,是一个苍老、衰弱而又强大的亚哈,一个像‘人’的亚哈。
——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
夏布特抵达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境界。他笔下的一幅画,足抵千言万语。
—— 《纽约书评》
《白鲸记》是一部神奇的书,充斥着戏剧性极强的场景和对话。这本书对读者是有要求的。
—— 鲍勃·迪伦
夏布特对《白鲸记》的改编让我们看到,图像小说这种体裁可以给一个已经为人所熟知的故事带来更多的东西,偶尔,它还能够突破原故事的局限。
—— 美国漫评人 贾森·塞加拉(Jason Segarra)
《白鲸记》是一种悸动、一种神秘、一种预兆、一种热情、一种生之恐怖与战栗的感觉、命运的不可逃避以及邪恶的巨力,这些都紧紧勒住你的喉咙。你觉得已被击倒在地,但又奇妙地被提升高扬。
—— 英国作家 毛姆
2023年12月10日 已读
这是我第一次读白鲸记,以前在其他引用中常常看到它,大抵是宇航员,船员,或是船长们最爱书籍之一。
这么流行,不知是不是因为整个故事散发出的意味——“surrender?绝不。”是美国人最为崇尚的品质之一。我不怀好意地想,如果船长吃点Psilocybin冥想一下,会不会走向不一样的结局。
VancouverLib 图书馆 图像小说 法国 漂在加拿大
瘋人院之旅 豆瓣
A TRIP TO ASYLUM
作者: PAM PAM LIU 慢工文化 2021 - 6
「那天死掉的不只是他們,還有我曾經那麼健康的心。」
一本讓你分不清楚你在「裡面」還是「外面」的圖像小說。
瘋狂背後的殘酷真實
《癌症好朋友》作者PAM PAM LIU醞釀十年、歷時一年創作、長達336頁的最新力作。取材自作者個人及家庭經歷,搜羅數本精神疾病、創傷名作,以虛構手法描繪出瘋狂背後的殘酷真實。
「我並非某天醒來發覺自己瘋了,如果人生這般簡單就好了。」 ── 凱‧傑米森《躁鬱之心》
救贖沒有可能、人人都在落井下石
當你跟著分不清誰才是瘋子的荒謬情節一步一步走進瘋人院的地底深淵,等著你的是囚於深井中沒有出路的痛苦回憶。救贖沒有可能、人人都在落井下石,而暴力的迴圈亦永遠不會停止。
「我是被病態教養出來的,就像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人該有的樣子。」── 杜斯妥也夫斯基 《地下室手記》
大人請看,小孩且慢!
媲美榮獲曼布克獎圖像小說《薩賓娜之死》,以慎密的結構拆解社會與家庭的暴力,一本突破台灣圖像小說史、等待登上國際的深度作品。大人請看,小孩且慢!
娛樂與深度兼備
PAM PAM 再次發揮其擅長的黑色幽默和卡通式的輕快節奏感,讓你哈哈哈地快步向前,再猛然地給你重重一刀,這次的刀捅得比《癌症好朋友》的更深,娛樂與深度在此證實可以兼得。
名人推薦
「《瘋人院之旅》沒有叫做比較政治正確的《精神病院之旅》,暗示了這本漫畫在面對這個議題時,直白、不美化、不掩飾的作風。」── 林蔚昀(作家、譯者)
「我們只是沒有想像過人生幾個基本平衡點突然少掉一個時,會發生的情形。我們都是牆上的另一塊磚。」── 黃大旺(音樂人)
「血是什麼時候冷卻的?心是什麼時候傷痕累累的?《瘋人院之旅》沒有打算說教,而是透過一篇又一篇讓人發笑的故事背後,光怪陸離的精神病人們的相處,輕輕淺淺地帶出所謂的瘋子們的內心世界。那些看似正常的人們,真的比較正常嗎?在這現實世界裡,總有暴力回應暴力,總有人帶給他人創傷。那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瘋子呢?」── 陳怡靜(自由撰稿人)
2023年11月28日 已读
这比萨宾娜之死可黑暗多了……很辛辣很先锋的的书可惜永远不会引进,如果提前知道这里讲的是什么,我可能就不会继续读下去了。优秀的精神病院图像小说,保证读了让你精神痛苦。
VancouverLib 台湾 图书馆 图像小说 漂在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