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 石川拓治 译者: 王蕴洁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4
一个切成两半的苹果,放了两年都不腐烂,只如枯萎般越缩越小,最后变成淡红色的干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就是木村阿公的奇迹苹果,不施农药、不用肥料,却比任何高级品种都香甜可口!
木村阿公的“傻瓜哲学”
大家都说,木村很努力,其实不是我努力 ,是苹果树很努力。
一旦为一件事疯狂,总有一天,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我用牙齿换来苹果树的叶子。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孤军奋战,其实如果没有周围人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有今天。
没有比当傻瓜更简单的事了。
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当一次傻瓜吧。
2016年5月9日 已读
当他领悟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时,便以真心去面对苹果树。木村的辛苦,也许是他的心可以真正面对苹果之前,所必须经历的。
日本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豆瓣
やがて哀しき外国語
7.2 (20 个评分) 作者: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4
本书是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之一,共16篇,是作家1991-1992年在美国讲学期间写下的散文,内容均为作者在美国的亲身经历见闻,题材丰富,涉及面广,有对美国社会文化现状的描述,有通过具体事件对美国和日本两国文化差异进行的分析,有作者在美国生活的各种趣闻轶事,还有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恋爱结婚、成名前开酒吧谋生以及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的回顾等等。本书风格一如他的小说,既生动、机智、幽默,又不乏深入的思考,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有趣小书。
2016年4月23日 已读
有越是口若悬河而绝望感越深的时候,而断断续续交谈才息息相通的情形同样存在。
20世纪 日本
遥远的野玫瑰村 豆瓣
8.8 (21 个评分) 作者: 安房直子 译者: 彭懿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 3
《格林童话》般的永恒经典,《小五子》般的温馨伤感 ,凄美而魅幻、伤感而温馨的幻想小说经典、宛若现代版格林童话……
安房直子说,她心中有一片小小的童话森林。
那是一个奇幻的国度,一个精灵出没的世界,那里有狐狸的窗户,那里的树枝上全都落满了白色的鹦鹉,那里听得见女孩的灵魂在嘤嘤抽泣……五十一篇让少年与成人一起着迷、一起分享的魅幻故事。
安房直子(1943-1993)日本著
2016年3月17日 已读
最棒的还是第一篇会做玫瑰香皂的狗獾和帮努力的人实现梦想的比目鱼,但这些终究还是如被蜜蜂蛰和帮猫卖鱼的梦吧。
日本
他们自在别处 豆瓣
いつも彼らはどこかに
6.8 (5 个评分) 作者: [日]小川洋子 译者: 伏怡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11
短篇小说集,全书共包含8个短篇,每篇故事都以动物命名,延续了作者一贯细腻优美的笔触。每篇故事的主人公都可以用“静谧”来形容,比如在超市一角烹调小吃给顾客品尝的推销员,在一家小小的美术馆做前台接待的女子,还有在限食疗养院里接受治疗的女人等等。这些主人公共同的特点就是孤独而安静,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他们的世界都会和某一种动物产生交集。
2016年3月8日 已读
要不是感受到塑造的世界太小也有点刻意,会给四星。禁食的蜗牛那篇挺魔幻的,很喜欢。
21世纪 日本
起风了 豆瓣
風立ちぬ
7.1 (18 个评分) 作者: [日]堀辰雄 译者: 岳远坤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1
★《起风了》精装典藏版,超值价格全新上市!
★大师宫崎骏动画生涯收官之作《起风了》原著
★野间文艺翻译奖得主 岳远坤 倾情翻译
★著名设计师亲绘华丽唯美封面,完美还原令灵魂悸动的书中世界!
★这个故事,献给对未来抱持着不安的现代人。——宫崎骏
--------------------------------------------------------------------------------------
“我从未想过我们会像现在这样相爱。在大家认为一切都已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那带着几分死亡滋味的生之幸福,却因此变得更加完整。”
男主人公与身患肺病的未婚妻节子,一同前往深山中疗养,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深山的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同时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2016年2月10日 已读
我不愿让你安静地死去,依然不断地呼唤你。我这般软弱的心。总是会想到挪威森林里的女一呢。要是让新海诚用絮絮叨叨的语速把内容念完,画面单调点也挺好的,更能显出最后灯光的澄澈和希望来,虽然只是已经断绝了未来的希望感。
日本
活了100万次的猫 豆瓣
9.0 (15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佐野洋子 译者: 唐亚明 接力出版社 2004 - 10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皮花猫。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猫曾经是国王的猫。猫讨厌国王,国王总是发动战争,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只冷箭射死了。国王捧着猫哭了起来,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把它埋在了院子里。
猫曾经是水手的猫。猫讨厌大海,水手带它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来淹死了。水手用网子把猫捞了上来,抱着它大哭起来,把它埋到了一个遥远的港口的树下。
猫还曾经是一个魔术师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偷的猫、曾经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女孩的猫,它被锯死过、被狗咬死过、老死过,还被背孩子的带子勒死过,不过,它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后来,猫就谁的猫也不是了。它成了一只野猫。它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它最喜欢自己了,漂亮的虎皮花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母猫们都想嫁给他,有的给它大鱼,有给它上等的老鼠,它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它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它一眼,一只美丽的白猫。它走过去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它有点生气了,因为它太喜欢自己了。第二天、第三天,它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有一天,它在白猫的面前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我呀,我死过100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它问白猫,“我可以呆在你身边吗?”“行呀。”白猫说。就这样,它一直呆在了花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它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它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走掉了。它满足地说:“它们都成了出色的野猫啦。”“是啊。”白猫说,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它对白猫更温柔了,它想和白猫永远地活下去。
有一天,白猫在它身边静静地不动了。它哭了起来,从夜里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夜里,它哭了有100万次。一天中午,它的哭声停止了。它在白猫的身边静静地不动了。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2016年2月9日 已读
让郭兄来解读的话,每三五年就能有新的看法吧哈哈哈。无需自傲无需自卑无需给予讨好无需远离逃避,在身边就很好了啊。
日本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8.1 (386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09 - 1
他以文字名满全球。
他的“蓝调”令万千人神迷忧伤。
文字是他的符号,“跑者蓝调”何尝不是?
不再是浮华迷茫,不再是旖旎感伤,不再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写了几十年“别人”的文字,他第一次只写自己:小说之外、故事之外、文字之外,均是不施雕琢娓娓道来,清淡如云,宁静如水……
2016年2月9日 已读
"对待持之以恒,何等的小心翼翼亦不为过。" “当不顺心时,就跑比平常更远的距离,以劳累提醒自己不过是有限的人。”有人问咋不写写跑步伤膝盖呢,是忘记这是个日本人了嘛LOL
21世纪 日本
我永远的家 豆瓣
作者: [日] 渡边淳一 译者: 侯为 2015 - 5
渡边淳一最后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
在文中作者追忆了自己从出生到大学时代的生活,包括刚满百日之时,被算命先生断言“命犯桃花” ,到少年时期首次认识到性,再至十八岁时第一次与女性的亲密接触……将自己“性觉醒”的经历坦率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人得以一窥这位大师作品背后的真实。
适逢作者逝世一周年之际,捧读其临终遗作,体味作家波澜起伏的人生,读者对他的文学创作或许会有新的理解与感悟。
2015年12月29日 已读
“外公以前是基督教徒,在他的佛龛中还摆放着十字架。”一秒出戏……“我被香蕉吸引的最大原因就是味甜。它本来是水果却那么甜美,我感到特别不可思议。”所以在你的世界里,水果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纯子还是很让人唏嘘的,然而这是本挂着死人名号捞钱的书,分不想给高。
21世纪 日本
边走边啃腌萝卜 豆瓣
7.8 (26 个评分) 作者: [日] 妹尾河童 译者: 蔡明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4
本书为妹尾河童上世纪80年代应朝日新闻社《周刊朝日》之约撰写的旅行随笔。河童此行是以日人饮食生活的原点腌萝卜为线索,从东京都出发,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儿岛,西达鸟取,不仅一路品尝了从监狱、寺院直至远洋渔船厨房里的腌萝卜,就连民间腌萝卜迷的自制产品也不放过,最后竟至亲自做起薰萝卜来。在寻访腌萝卜之余,河童还不时偏离主题,忽而关注公害、食品安全和医疗保健,忽而又对食盐和竹纸的制作刨根问底,对东北雪国早已消失了的山野猎人也充满好奇……自然,那个记录着一代日本都市年轻人梦想的“樱桃乌托邦”旧址也不会逃不脱他的眼睛。每一次跟随河童旅行都收获不菲,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没有亲口尝到各种独具风味的腌萝卜,但其细致入微的描述已令人垂涎;河童讲述的几个普通村庄的故事,见证了日本人的勤奋和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乡村生活,而河童友人受其嘱托写来的海外腌萝卜报告,也令人依稀感受到日本移民的乡愁。
2015年11月28日 已读
“那都是都市人任性编织的梦想。如果真的有心要打造自己的乌托邦,那应该把原本就住在村里的人完全考虑进去,大家共同来创造更好的村子,不是吗?可他们完全不想跟这个村子打成一片。如果真的有心自给自足学习耕作,一定有办法适应这里的风土人情。光靠自以为是、装出老百姓的模样,哪能办得到啊。”
日本
奥州小道 豆瓣
奥の細道
7.2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松尾芭蕉 译者: 郑民钦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 6
《奥州小道》收录了芭蕉的纪行文章和精美俳句,引导读者领略这位日本最伟大的俳句诗人的神采。芭蕉一生数次出行,凡有美景名胜处,无不留下他的影子和诗句。书中分为纪行文·日记、徘文两部分,篇目包括:《奥州小道》、《柴门》、《寒夜辞》、《送越人》、《温泉颂》、《闭关之说》、《离居之辩》等。
2015年10月14日 已读
兰香熏蝶翅。海边暮色薄,野鸭声微白。江户草庵洗旅尘,夏衣虱子未抓尽。月明割稻在,倘若邀我去帮忙,趁此观玉蟾。棠棣花自落纷纷,可是因为瀑布声?寺中石山白,秋风更比山石白。人不来,终日得闲。——真的算雅?可能翻译的关系,让我觉得挺乱装逼的吧。
日本 预言咏
多田便利屋 豆瓣
まほろ駅前多田便利軒
8.1 (6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浦紫苑 译者: 田肖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0
纵然失去的东西无法完全回来,纵然得到的瞬间一切就已成为记忆,但幸福是会重生的,她会改变模样,悄然来到寻求她的人们的身边。
开便利屋的滥好人多田,似乎极力隐藏着什么不堪回首的过去。高中时出名的大酷哥行天居然变成一个喋喋不休的大怪人。多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使得原本以为会孤独终身的两人,有了一段肝胆相照的悲欢岁月。故事真的很温柔,人生真的很寂寞。
2015年9月29日 已读
以多田这样的方式还多年以前的债也挺好的。虽说没有恶意,可并非没有罪过,是最叫人没办法却绝望的状态。
21世纪 日本
痴女怪男 豆瓣
作者: [日] 远藤周作 译者: 谢德岭 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6 - 9
2015年9月20日 已读
作为初期之作,剧情稚嫩狗血(时不时要跳出来说理)、人物感情单调(心思只有一件事:或拼出一番事业,或救濒死的恋人)、技法拖沓没重点(没完没了没必要的对话)是难免的,但在我看来,却比沉默和深河要来的真诚,所以加一星。平淡却有发展空间的结局也很喜欢。
20世纪 日本
那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江國香織 译者: 陳系美 方智 2006 - 9
笑子回頭說「你回來啦」時的笑容,我打從心底喜歡。笑子絕不會滿臉歡喜地衝出來接我。先是一臉好像做夢都沒想到我會回來的驚愕表情,然後再慢慢漾起微笑。彷彿在說,啊,我想起來了。這讓我感到非常輕鬆而安心。
──睦月

我非常喜歡睦月,所以才會跟他結婚,可是我不相信愛情這種東西,會讓人二十四小時都想跟對方黏在一起。然而話雖如此,我也不想把這個跟睦月說,一旦說出口的瞬間,我會憂鬱到想哭。我究竟是怎麼了?
──笑子

愛情是什麼?幸福又是什麼?

笑子與睦月,在一般人的眼中是一對普通的夫妻。但其實笑子的精神很不穩定,也有酒癮;睦月還有一位同性的情人……各自懷抱著「傷」的兩人,互相關心、尊重、安慰彼此,一起對抗外界的壓力與危險。

所以,愛是「明天、後天,還有未來的日子,我們都會這樣活下去。」

純度100%的愛情小說,喜歡江國香織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2015年3月8日 已读
“抱水”是由于自卑和相互顾忌造成的憋闷。想起祖与占,要不是边缘人的设定不会这么火?
20世纪 日本
柠檬 豆瓣
檸檬
8.6 (17 个评分) 作者: [日]梶井基次郎 译者: 李旭 / 曾鸿燕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 - 5
本书为梶井基次郎生前作品二十篇的结集,以私小说、心境小说为主,内容都近似散文诗,擅长以象征的手法及病态的幻想构织出病者忧郁的世界及理想。包括作者的代表作《柠檬》、《泥泞》、《路上》、《雪后》等。行文优美流畅,凝结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忧郁,如和风细雨般沁入人心。
2015年2月9日 已读
恶之花的小说版——由尸体滋养的樱花,由猫爪做成的粉扑,刻着交媾图案的棺材,踩着海水中的月亮溺死,理想之光、绝望深渊、无聊现实,如恶鬼般渴望着忧郁。
20世纪 日本 需重读
回忆,扑克牌 豆瓣
8.2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向田邦子 译者: 姚东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最令人震动的感情,应是她没有直接写出来的感情,正是因为没有明讲,所以我们在心中了然;最意味深长的吻,也是她没有写出来,却让我们都在自己心里完成的那一个;最温暖的拥抱,是她的故事里一再错过而我们心里依旧迫切期待的那个;最深切的原谅,大概也是没有说出来,却蕴含在眼神里的那一个。这就是向田邦子的世界,这就是她的故事。
作品可谓几近完美,创造了一个独立的世界。向田邦子观察女性的视角与男性截然不同,笔触细致入微,刻画入骨三分,遣词造句也自成一派,可谓日本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1980年第八十三届直木奖评语
2014年10月20日 已读
腿部麻痹难以站立的焦躁和进入热气腾腾的新烧好的洗澡水中时针扎般的痛感莫可名状地混杂在一起。是海苔卷和炸豆腐寿司放凉后的气味。这么会写TUT想起那个把向田邦子和外婆对比的说法,感觉太过偏颇,邦子的拟喻都从生活来,外婆的引典则带着书本的霉甜气,不一样的。
20世纪 日本
十三夜 豆瓣
十三夜
8.3 (3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樋口一叶 译者: 林文月 译林出版社 2011 - 6
古日本女性文学之绝唱
最具古典情怀的近世作品
樋口一叶可能是日本文学史上最短寿的知名作家,但她寄居东京都市的一隅,冷眼看尽世态,将众生的欢愁化为笔底的人物言行,撰述唯恐不及似的与生命竞走。一叶兼具传统文学的修养与近代文学的表现。评论家称她为:“古日本最后的女性”,确实是有其道理的。
2014年7月20日 已读
吾子那篇的女主,性格真是和我像_(:з」∠)_。十三夜虽然最是完整,但那种人不光为自己一时爽而活的理念和我真是太不相同了。日本女的说话真是和和气气周到圆润。剧情其实还是狗血的,半井桃水所谓和文似的文风恰恰弥补了不足。不为读者高兴而写,现在就要这句的鼓励呢,谢谢你!!
19世纪 日本
都会中的孤岛 豆瓣
8.2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坂口安吾 译者: 黄钧浩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5
本书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坂口安吾的短篇小说集。
2014年5月5日 已读
前三篇极好,后面可能是没继续看的精力了。写的都是无能者,除了死也只能苟活了吧。只是说着有梦的年轻人,离被指摘为废物的那天还有多远呢?举世皆弱者,我那题目没选错,只是写不成他们想看的样子。
20世纪 日本
濒死之眼 豆瓣
ダイイング・アイ
5.4 (6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匡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4
一次意外的车祸使雨村慎介失去了许多之前的回忆。但是,为了查询车祸的起因,雨村开始了细致的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失去的回忆似乎一点点苏醒,而众多玄妙的事件也随之一件件发生。谎言与真相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幕后的神秘人物到底是谁?面对死亡,是该睁大眼睛还是紧紧地闭上?
2014年4月22日 已读
我最烦这些神神鬼鬼的,纯粹弄成看着受害人死前的眼神精神失常了不好吗?和男主肉的那几段又是为毛?其实一开始说是娃娃干的还挺有趣的,话锋一转又全跑远了。再不想看你的书了啊东野!!
21世纪 日本
替身 豆瓣
Another
6.8 (69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成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3
当集体陷入恐惧和混乱,你该如何坚强冷静自救?
二十六年前,夜见山市夜见北中学三年三组某个非常受欢迎的同学突然因意外身亡,极度悲伤的师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全校人竟然决定演一场此人仍旧活在大家的周围,没有死去的“大戏”。那天开始,同学们甚至老师都开始向这个不存在的人打招呼。就连毕业的那天,学校也给那个不存在的人留出了一个座位。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在毕业照上,那个“早已死去”的人却出现在照片里,站在那个拍照时空出的位子上,露出惨淡的笑容……
二十六年后,品学兼优的十五岁少年榊原恒一转学到了夜见山北中学初中部三年三班之前,在医院里结识神秘的同班女生见崎鸣。随后听了二十六年前的恐怖传说和死亡诅咒。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完全陷入被无视、被排斥、被集体欺负的孤独之中!
2014年4月16日 已读
虽说很适合消遣但还是有些胡来的成分吧,首先那个记忆的问题就说不清楚。然后女主那个妹妹只是作为四月死掉的人使用我觉得不大够味,同理的还有男主的父母及气胸病。推理就行了,扯上鬼怪都是自打耳光。
21世纪 日本
哥儿 豆瓣
作者: [日] 夏目漱石 译者: 刘振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3
《哥儿》是一代文豪夏目漱石早期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日本文学有数的作品中最受欢迎、最为人熟悉的小说”。作品以作者在地方中学教书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写成。在这部作品里,夏目漱石有意识地使用了典型、夸张、虚构的手法,通过一个青年自叙的形式,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这个青年从物理学校毕业后到一所地方中学去教书时目睹的邪恶现实,以及后来从这所中学愤然离去的过程,揭露、抨击了存在于日本教育界的黑暗现象。
《哥儿》之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一方面也由于它立足于民族文学的幽默传统,邪正是非表现得十分鲜明。在夏目漱石写作《哥儿》的当时,正是西方自然主义思潮支配整个日本文坛的时期,许多自然主义作家锐意仿效西方近代文学的写作方法,夏目漱石却敢于逆潮流而动,以他丰富的学识和对江户时期平民文学的了解,写出了《哥儿》这部独具个性的作品。日本作家兼评论家伊藤整评论《哥儿》时说,“这是一部将日本式的性格,使用日本式的手法描绘出来的作品”,它“描绘了典型的日本人”,“主人公的乐天性,他的同情心,他的天真无邪,还有其他人物的日本式的肮脏、气量狭小、卑劣、软弱、充英雄好汉,所有这些都的的确确是日本人的真实性格”。